楼主: 梅朵儿

[推荐] 古风

[复制链接]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个场景写鸡童,又换了一副笔墨。写“中贵”,处处虚笔烘托;对“鸡童”却是用实笔从两个方面进行正面描写:一是写服饰。“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斗鸡人与宦官不同,他是缓辔放马而行,好象故意要显示他的权势和服饰的华贵。在“亭午”阳光的照耀下,他们的车盖衣冠何等光彩夺目!二是写神态。“意态由来画不成”,一个人的神情本来是很难描绘的,尤其是在短小的抒情诗里。但李白写来却举重若轻,他先用了一个夸张的手法,把笔墨放开去,“鼻息干虹蜺”,虹蜺即虹霓,鼻息吹动了天上的云霞,活现出斗鸡人不可一世的骄横神态;继而,诗人又把笔收回来写实:“行人皆怵惕”,行人没有一个不惶恐的,进一步用行人的心理把鸡童的势焰衬托得淋漓尽致。真是传神写照,健笔纵横。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洗耳翁”指许由。据皇甫谧《高士传》说,尧曾想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接受,认为这些话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边洗耳。世上没有了象许由那样不慕荣利的人,谁还能分得清圣贤(尧)与盗贼(跖)呢?诗人鄙夷地把宦官、鸡童等佞幸小人看成是残害人民的强盗,同时也暗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不辨“尧与跖”。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通过对中贵和斗鸡人的描绘,深刻讽刺了佞幸小人得势后的嚣张气焰,对当时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
诗的前八句叙事,后两句议论。叙事具体、形象,饱含讽刺,最后的议论便成为愤慨的自然喷发,一气贯注,把感情推向了高潮,由讽刺佞幸小人,扩大为放眼更广阔的现实,丰富了诗的内容,提高了主题思想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竟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   
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华鬓不耐秋,飒然成衰蓬。古来贤圣人,一一谁成功。   
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   
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拏。   
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   
圣贤共沦没,临歧胡咄嗟。   
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   
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白首死罗绮,笑歌无时闲。   
绿酒哂丹液,青娥凋素颜。风尘凋素颜,大儒挥金椎,   
琢之诗礼间。苍苍三株树,冥目焉能攀。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赏析】   欲知李白这一首诗的妙处,且先看诗中这一故事的由来。《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镐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另外,《汉书。五行志》引《史记》云:“郑客从关东来,至华阴,望见素车白马从华山上下,知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遂至,持璧与客曰:为我遗镐池君,因言今年祖龙死。”《史记》所载的故事前后比较完整,用了一百零三个字。《汉书》抓住故事的中心,只用了五十个字,而且由于素车白马从华山而下这一点染,增强了神话色彩,但仍然只是文章,而不是诗。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翻文为诗,主要以《汉书》所载的故事为根据,写成了这一首诗的前六句。其中第二句是原文所没有的,实质上诗人把原文凝炼为二十五个字,字数压缩了一半,却无损于故事的完整性,并且诗意盎然,诗情醰永。这就不能不佩服诗人以古为新的手法了。一起“郑客西入关”一句,为什么不依原文写为“郑客关东来”呢?这是因为是“关东来”只表明出发地,却不能表出目的地,而“西入关”则包括了“关东来”,平平五字,一石两鸟,极尽简括之能事。第二句“行行未能已”原文没有的,诗人增添了这一句,便写出了郑客“行行重行行”的旅途生活,“未能已”三字则又点出了道远且长,言外还暗示秦法森严,行路程期有所规定,不敢超越期限的那种惶恐赶路的心情,就这一句平添了无限的情意,也就是诗之所以为诗。接下去“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两句与文章的叙述次序恰恰相反。这并不是因为受押韵的牵制,而主要是用倒笔突接的方法,先把鲜明的形象送到读者的眼前:“唉!来了一位白马神人!”然后再补叙原委。这样写法接法,也是诗的特征,而非文章的常规。第五句“璧遗镐池君”把原文“持璧与客曰:为我遗镐池君。”十一字删成五字,凝缩得非常精致。镐池君指水神,秦以五行中的水德为王,故水神相当于秦朝的护国神,华山神预将秦的亡征,告知水神。第六句“明年祖龙死”,祖龙即指秦始皇。不必点明,即知为华山君传语,简洁了当地预报了秦始皇的死耗。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六句,只是李白复述故事,其长处也不过是剪裁点染得宜,而还不足以见此诗之特点。此诗精神发越之处,主要在后四句,李白的超人之处也在后四句。
东晋诗人陶潜曾写过一篇《桃花源记》,后来的诗人极喜引用,“世外桃源”几成为尽人皆知的成语。李白想象力过人,把这一故事和上面六句中的故事,掺和在一起,似乎桃源中人所以避秦隐居,就是因为他们得知郑客从华山君那儿得来祖龙将死、秦将大乱的消息。所以七八两句用“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轻轻地把两个故事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一起了。“秦人相谓曰”之前省去了郑客传播消息,因而行文更加紧凑。“相谓”二字写出秦人传说时的神情,活跃纸上:“吾属可去矣”一句则写出了他们坚决而又轻松的感情,这些都是此诗神妙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诗人以“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两句结住全诗。“春”字,承桃花春开,取春色美好之意。用“千春”而不用千秋,说明他对桃花源的赞美。这两句反映了李白对桃花源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恶。是啊,一旦进了世外桃源,就永远与这混浊纷乱的人寰相隔绝了。
诗人写诗时可能预感到安史之乱的某些征兆,所以引喻故事,借古喻今,以表遁世避乱的归隐思想。结笔悠然而止,不再写入桃源后的如何如何,不但行文简洁,而且余音袅袅,也令人起不尽之思。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恻恻不忍言,哀歌逮明发。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   
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   
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   
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身。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   
安得郢中质,一挥成斧斤。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盈满天所损,沉冥道为群。   
东海沉碧水,西关乘紫云。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傍。   
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   
朝鸣昆丘树,夕饮砥柱湍。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   
幸遇王子晋,结交青云端。怀恩未得报,感别空长叹。   
朝弄紫沂海,夕披丹霞裳。挥手折若木,拂此西日光。   
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飘飘入无倪,稽首祈上皇。   
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一餐历万岁,何用还故乡。   
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寄形宿沙月,沿芳戏春洲。吾亦洗心者,忘机从尔游。   
周穆八荒意,汉皇万乘尊。淫乐心不极,雄豪安足论。   
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瑶水闻遗歌,玉怀竟空言。   
灵迹成蔓草,徒悲千载魂。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八荒驰惊飙,万物尽凋落。浮云蔽颓阳,洪波振大壑。   
龙凤脱罔罟,飘摇将安托。去去乘白驹,空山咏场藿。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踘瑶台边。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当途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赏析】   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当作于天宝初李白在长安时期。唐代从开国到这时共一百二十多年,与诗所言年数不合,“四十”二字可能有误,以古人诗文中常举成数而言,当为“二十”或“三十”。  
开元、天宝年间,进入了历史上所称的“盛唐”。一方面唐王朝登上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另一方面也渐次呈露出由盛转衰的危机。诗人以特有的政治敏感,以他的诗笔,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繁盛中充斥着腐朽的真实的历史画卷。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23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