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梅朵儿

[推荐] 惠淇源《婉约词》

[复制链接]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鹊踏枝谁道闲情①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长病酒②,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③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释】  ①闲情:闲愁。实际指爱情、相思。  ②病酒:饮酒过量,醉酒。  ③青芜:丛生的青草。  【评解】  这首《鹊踏枝》,把“闲情”写得缠绵悱恻,难以排遣。  词的上片着重写爱情。词中人物为相思所苦,憔悴不堪;下片着重写景。而杨柳依依牵愁,畔草青青惹恨。全词情景交融,意蕴深婉。这首词并不着意刻画人物的外在形象,也不经心描写具体景物或情事,而是把笔墨集中在创造缠绵凄恻的感情境界上,形成了冯词的独特风格。  【集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深美闳约”。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可谓沉着痛快之极,然却是从沉郁顿挫来,浅人何足知之。  冯煦《阳春集·序》:翁(延巳)俯仰身世,所怀万端,缪悠其辞,若显若晦,揆之六义,比兴为多。若《蝶恋花》(即《鹊踏枝》)诸作,其旨隐,其词微,类劳人、思妇、羁臣、屏子郁伊怆怳之所为。翁何致而然耶?周师南侵,国势岌岌;中主既昧本图,汶不自强,……翁负其才略,不能有所匡转,危苦烦乱之中,郁不自达者,一于词发之。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这首词是描写相思之情的。隐约地流露出作者对南唐王朝衰败的关心和忧伤。  谭献《谭评词辨》卷一:此阕叙事。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命女春日宴,绿酒①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注释】  ①绿酒:古时米酒酿成未滤时,面浮米渣,呈淡绿色,故名。  【评解】  词写春日开宴,夫妇双方祝酒陈愿。词以妇人口吻,用语明白如话,带有民歌情调。末两句以梁燕双栖喻夫妻团圆,天长地久。全词浅近而又含蓄。  【集评】  《柳塘词话》:冯正中乐府、思深语丽,韵逸调新,多至百首。有杂入《六一集》中者,而其《阳春集》特为言情之作。此词清新明丽,语浅情深,有民歌风味,无亡国哀音。  徐釻《词苑丛谈》:南唐宰相冯延巳,有乐府一章,名长命女云:“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其后有人以词改为雨中花云:“我有五重深深愿。第一愿且图久远。二愿恰如雕梁双燕,岁岁得相见。三愿薄情相顾恋。第四愿永不分散。五愿奴留收因结果,做个大宅院。”味冯公之词,典雅丰容,虽置在古乐府,可以无愧。一遭俗子窜易,不惟句意重复,而鄙恶甚矣。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①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②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注释】  ①日长:春分之后,白昼渐长。《春秋繁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②慵困:懒散困乏。  【评解】  前人谓“冯词如古蕃锦,如周、秦宝鼎彝,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此词写仲春景色,豆梅丝柳,日长蝶飞,花露草烟,秋千慵困,画梁双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时的心情,则仅于“慵困”、“双燕栖”中略予点泄,显得雍容蕴藉。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南园美景如画,春色撩人。写景句含婉转之情,可谓情景两得。词家之妙诀也。 清平乐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①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②春寒。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平乐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①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②春寒。   【注释】  ①砌:台阶。  ②特地:特别。  【评解】  双燕穿柳,池水新绿,已经春满人间。这首小词,通过江南春景的描写,委婉含蓄地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孤寂。独倚朱阑,那楼头新月,砌下落花,不禁勾起相思之情。全词以景托情,辞语雅洁,意境清新。“罗衣特地春寒”,雅丽含蓄,饶有韵致,令人揽撷不尽。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纯写春晚之景。“花落春寒”句论词则秀韵珊珊,窥词意或有忧谗自警之思乎?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纯写景物,然景中见人,娇贵可思。初写雨后池满,是阁外远景;次写柳院燕归,是阁前近景。人在阁中闲眺,颇具萧散自在之致。下片,写倚阑看月,微露怅意。着末,写风振罗衣,芳心自警。通篇俱以景物烘托人情,写法极高妙。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①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①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注释】  ①忍:那堪,怎忍。  【评解】  正当春花怒放,携手观赏时,失却了“游春侣”!独自寻芳的心情,纵有笙歌,也不免愁肠欲断。眼前蝶戏林间,燕穿帘栊,更使人不堪思量。词中用“各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寂。“绿树青苔半夕阳”韵味无限,耐人寻思。全词情景相渗,构思新颖,风流蕴藉,雅淡自然。体现了冯词的特色。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通首仅寓孤闷之怀。江左自周师南侵,朝政日非,延巳匡救无从,怅疆宇之日蹙,“夕阳”句寄慨良深,不得以绮语目之。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触景感怀,文字疏隽。上片,径写独游之悲,笙歌原来可乐,但以无人偕游,反增凄凉。下片,因见双蝶、双燕,又兴起己之孤独。“绿树”句,以景结,正应“满目悲凉”句。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凝 喜迁莺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帷①。建章②钟动玉绳③低,宫漏④出花迟。春态浅,来双燕,红日渐长一线。严妆⑤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   【作者简介】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少好学,年19,登进士第。初仕后唐,继为后晋宰相。凝生平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有“曲子相公”之称。有集百卷。其长短名句《红叶稿》,又名《香奁集》。  【注释】  ①锦屏帷:锦绣的帷屏。  ②建章:汉代宫名。这里泛指宫阙。贾至《早期大明宫》诗:“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③玉绳:星名。  ④宫漏:古时宫禁中用以计时之铜壶滴漏。  ⑤严妆:妆束整齐。  【评解】  和凝当后晋全盛之时,身居相位。故而他的词多承平“雅”、“颂”之声。这首小词,抒写了宫中生活的情景。上片以“晓月坠”、“宿云披”、“钟声”、“宫漏”,生动地描绘了春宫破晓时的景色。正象他在《薄命女》中所写的天曙之状:“宫漏穿花声缭绕,窗外星光少。”生动形象,情辞俱佳。下片写晨起理妆之所见所感。红日渐长、鸟啼燕飞,春意浅上花枝,隐约地透露了人物的情思。这首词意境新、语言美。  【集评】  《草堂诗余》:此词与《小重山》词意相似。乃承平《雅》、《颂》声也。  《北梦琐言》:凝少年时,好为曲子词,布于汴洛,洎入相,专托人收拾焚毁不暇。契丹人夷门,号为曲子相公。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满子正是破瓜年纪①,含情惯得人饶②。桃李精神鹦鹉舌③,可堪虚度良宵④。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   【注释】  ①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②饶:饶恕。这里有怜爱之意。  ③桃李精神鹦鹉舌:伶牙利齿,美丽多姿。  ④可堪:哪堪。  【评解】  一位体态轻盈、艳丽多情的少女,眉目含情,风彩动人。诗人通过这首小词,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全词描写细腻,抒情委婉。自是《香奁集》中之佳作。表现了和凝词的特色。  【集评】  徐釻《词苑丛谈》:晋宰相和凝,少年好为曲子。契丹入彝门,号为“曲子相公”。有《河满子》词曰“正是破瓜年纪”云云,亦《香奁》佳句也。  栩庄《栩庄漫记》:“却爱蓝罗裙子,羡他长束纤腰。”为和词名句。其源盖出于张平子《定情诗》,陶公《闲情赋》,尚在其后。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煜 忆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①,车如流水马如龙②。花月正春风。   【作者简介】  李煜,南唐后主,字重光。中主李璟之子。在位17年。降宋后,被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毒死。他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教养的文人。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章无不擅长。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决定于他独特的艺术成就。他用清丽精炼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词成为抒情言志的新体诗,对后世词坛较有影响。  【注释】  ①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园。  ②车如流水马如龙:极言车马众多。  【评解】  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游乐时环境的优美,景色的绮丽,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这首小词,“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在艺术上达到高峰。“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的高妙手法,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统观这首小词,构思新颖,环环相扣,通首都用白描手法,语言明净流畅。  《唐宋词鉴赏集》:李煜笔下这个欢乐而又使他悲苦的梦,可以使作品置身于唐宋诗词作家创造的形形色色的“梦”的画廊之中。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车水马龙”句为时传诵。当年之繁盛,今日之孤凄,欣戚之怀,相形而益见。  陈廷焯《别调集》卷一云:后主词一片忧思,当领会于声调之外,君人而为此词,欲不亡国也得乎?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①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②。   【注释】  ①砧(zhēn):捣衣石。寒砧:寒夜捣帛声。古代秋来,家人捣帛为他乡游子准备寒衣。  ②栊:窗户。  【评解】  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砧声不断”、“月到帘栊”,从景中透露出愁情,情景交融,轻柔含蓄,耐人寻思。这首小令,语言新,意境新,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曲名《捣练子》,即以咏之,乃唐词本体。首二句言闻捣练之声,院静庭空,已写出幽悄之境。三句赋捣练,四、五句由闻砧者说到砧声之远递。通首赋捣练,而独夜怀人情味,摇漾于寒砧断续之中,可谓极此题能事。杨升庵谓旧本以此曲名《鹧鸪天》之后半首,尚有上半首云:“塘水初澄似玉容,所思还在别离中。谁知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案《鹧鸪天》调,唐人罕填之。况塘水四句,全于捣练无涉,升庵之说未确。但露珠月弓,传诵词苑,自是佳句。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通篇无点题之笔,但处处写离情,情包含在景中,从景中透露出感情,极为含蓄,意境清新,是李词中内容较健康的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  ①清秋:凄清的秋色。  【评解】  这首小词,通过写景,抒写离愁。上片写秋夜“独上西楼”的景色;下片写凄凉寂寞的心境。“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把抽象的离愁别恨具体化、形象化。全词写得精炼、深刻而又自然。用简短朴素的语言,创造出极美的意境,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成就。也是作者卓越艺术才能的体现。  【集评】  黄昇《花庵词选》: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思路凄惋,词场本色。  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破之浅,不破之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句妙。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写别愁,凄惋已极。“无言独上西楼”一句,叙事直起,画出后主愁容。其下两句,画出后主所处之愁境。举头见新月如钩,低头见桐阴深锁俯仰之间,万感萦怀矣。此片写景亦妙,惟其桐阴深黑,新月乃愈显明媚也。下片,因景抒情。换头三句,深刻无匹,使有千丝万缕之离愁,亦未必不可剪,不可理,此言“剪不断,理还乱”,则离愁之纷繁可知。所谓“别是一般滋味”,是无人尝过之滋味,唯有自家领略也。后主以南朝天子,而为北地幽囚;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心头所交集者,不知是悔是恨,欲说则无从说起,且亦无人可说,故但云“别是一般滋味”。究竟滋味若何,后主且不自知,何况他人?此种无言之哀,更胜于痛哭流涕之哀。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后阕仅十八字,而肠回心倒,一片凄异之音,伤心人固别有怀抱。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6 09: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