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9|回复: 0

[注意] 联格撷珠——标点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小子
发表于 2008-5-27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哈哈儿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录校:哈哈儿  ]
 
  所谓标点法,即在对联中突出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多以符号代替数字使用,以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下面是1976年“四·五”运动悼念周总理的一副对联:

  ?
  !

  全联仅用两个标点符号成联,隐含着极深沉的意义。上联一个“?”,下联一个“!”,如果不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事件中,是难以评断其内在的含义的。全联没有文字却胜过千言万语。可说是楹联史上最短的对联。

  请看下联:

  ? ?? ???
  ! !! !!!

  1949年,南京大专院校举行反饥饿、反内战游行,国民党特务镇压学生运动,打死两名学生。在举行的追悼会上就有这样—副无字联。对联巧用12个标点,并采用层盖手法,问叹相对,悲痛交织,情感层层递进。上联是向反动当局质问,血泪控诉;下联是写向反动势力讨还血债的决心,真乃“此处无声胜有声”。

  1948年3月,南京政府召开国民党代表大会,中央大学教授乔大北撰写一联嘲讽之:

  费国民血汁已?亿;
  集天下混蛋于一堂。

  联语直抒胸襟,愤不可遏,骂得痛快淋漓,有理有据。作者为国人鸣不平,怒目之态跃然纸上。上联的一个“?”是说南京政府盘剥了人民多少资财,本来就是一个未知数,不得而知。作者的无限愤懑,也许就在这一“?”中。


--------------------------------------------------------------------------------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路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7 05: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