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98|回复: 19

[汇编] 【世象百态】寻找黄世仁?一个女大学生的奋斗......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09-12-2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不小心,“黄世仁”成了最近的热门人物——当然,这次和他对戏的不是杨白劳和白毛女,而是当代女大学生,另别上一个“90”后热门标签。事由如下:文艺评论家熊元义在一公开场合提到“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观点,现场“90后”女生小谢站起来说:“如果黄世仁生活在现代,家庭环境优越,可能是个外表潇洒、很风雅的人。加上有钱,为什么不能嫁给他呢?即便是年纪大一点也不要紧。” 众生哗然,口诛笔伐——只是,当代女大学生不嫁黄世仁,当走何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节提要】:
也许,我们在谈论当代女大学生嫁黄世仁的问题时,先要搞清楚黄世仁的前世今生。在一些人眼里,黄世仁已不是什么地主恶霸,而是有钱人的代名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世仁曾是《白毛女》中的恶霸地主


黄世仁是《白毛女》中的恶霸地主,他一心想霸占佃户杨白劳的女儿喜儿。除夕之夜,黄世仁强迫杨白劳卖女顶债,杨白劳被迫喝卤水自杀。此后,喜儿被抢进黄家,遭黄世仁奸污。喜儿与同村青年农民大春相爱,大春救喜儿未成,投奔红军。喜儿逃入深山,过着非人的生活,头发全白。两年后大春随部队回乡,找到喜儿,伸冤报仇。两人结婚,过着翻身幸福的生活…






黄世仁是《白毛女》中的恶霸地主,他一心想霸占佃户杨白劳的女儿喜儿。除夕之夜,黄世仁强迫杨白劳卖女顶债,杨白劳被迫喝卤水自杀。此后,喜儿被抢进黄家,遭黄世仁奸污。喜儿与同村青年农民大春相爱,大春救喜儿未成,投奔红军。喜儿逃入深山,过着非人的生活,头发全白。两年后大春随部队回乡,找到喜儿,伸冤报仇。两人结婚,过着翻身幸福的生活。

如今三十岁以上的人大都看过《白毛女》,而且多半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咬牙切齿看完的,从此种下了阶级仇恨的种子。据说当年在“解放区”,有战士被戏中的故事激怒得差点开枪打中了演黄世仁的演员,足见其感染力之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白毛女》激发了几代人对“旧社会”地主阶级的仇恨。一部戏能如此深入普及如此脍炙人口,并对人民的思想産生如此大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堪称首屈一指。

作爲在《白毛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尽管谁都没有见识过“黄世仁”和“喜儿”,但多年来大家几乎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在我们的印象中,象《白毛女》这样的悲剧在“万恶的旧社会”一定多如牛毛。直到看到世界周刊和《中华读书报》等媒体上的有关揭密文章,我才知道多年来我们深信不疑的《白毛女》,原来完全是创作出来的。

据《中华读书报》2002年4月3日发表的“白毛女的故事”一文介绍,《白毛女》的题材来源于晋察冀民间一个关于“白毛仙姑”的传说。大意是讲在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抗战时,有些“根据地”的“斗争大会”常常开不起来,其原因就是村民们晚上都去给“仙姑”进贡,使得斗争会场冷冷清清。西北战地服务团的作家邵子南首先注意到了这个题材,爲配合“斗争”需要,把村民们从奶奶庙里拉回来,他编了一个戏曲剧本,主题是“破除迷信,发动群衆”,此爲《白毛女》的邹形。

不久,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周扬看到了这个剧本,尽管他对原剧本主题局限于“破除迷信”感到不满,但却从中看到了一种新的东西,尽管他一下子还说不准确这新的东西到底是什麽。

很快,周扬决定由"鲁艺”创作并演出一部大型舞台剧,就以"白毛仙姑”爲题材。创作班子很快搭了起来,由"鲁艺”戏剧系主任张庚总负责,编剧仍爲邵子南。邵子南在他原先的戏曲剧本的基础上,很快就写出了剧本的演出本,主题当然已经不是民间传说中的行侠仗义,而是反映阶级剥削给劳动人民造成的沉重灾难。但试排几场之后,周扬很不满意。他认爲无论从立意还是从艺术形式和表演格调上讲,《白毛仙姑》都没有走出旧剧的窠臼,缺乏新意懘耍他明确提出:"鲁艺”要在党的七大召开之前,创作演出一部大型的新歌剧《白毛女》;要赋予新歌剧以新的主题,体现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以鼓舞人民的斗志,去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张庚根据周扬的意见,果断地调整了创作班子。编剧换成了从"鲁艺”文学系调来的贺敬之、丁毅。接受《白毛女》的创作任务后,贺敬之很快就以诗人的情怀和戏剧家的表述力,完成了新的剧本。新剧本确立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样一个新的主题。可别小瞧这十六个字,它通俗、形像、琅琅上口,老幼皆宜,其极度的夸张不但没有导致对其可信度的怀疑,反而极其切合改朝换代之际,民间那种含混而非理性的对“旧”的憎恨和对“新”德期盼,称得上是文艺爲政治服务的杰作。

1945年4月28日,也就是中共七大召开的前一天,《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来自全国的527名正式代表、908名列席代表以及延安各机关的头头,几乎倾巢而出,观看了首场演出。

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第二天一早,中央办公厅就派专人来向"鲁艺”传达领导的观感。第一,主题好,是一个好戏,而且非常合时宜。第二,艺术上成功,情节真实,音乐有民族风格。第三,黄世仁罪大恶极应该枪毙。

中央办公厅的人还就第三点意见做了专门的解释:"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也就是反抗地主阶级剥削的问题。这个戏已经很好地反映了这个问题。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将退爲次要矛盾,阶级矛盾必然尖锐起来上升爲主要矛盾。黄世仁如此作恶多端还不枪毙了他?说明作者还不敢发动群衆。同志们,我们这样做,是会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呀!”中央办公厅当时没有明确这是哪位领导同志的意见,直到很久之后演员们才知道,这实际上是刘少奇的观点。在以后的演出中,黄世仁、穆仁智就被当场枪毙了。

就这样,带着对地主阶级的满腔仇恨,一股《白毛女》旋风迅速席卷了延安,席卷了陕北,席卷了解放区,最终席卷了全国。到了文革时,几乎每年除夕,当人们排着长队去领取严格按人头配给的一点年货时,都会从无处不在的喇叭里听到《白毛女》的旋律--那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忘了“万恶的旧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今天他成为少数女性的择偶标准


按照今天的价值判断,“黄世仁” 也不再是恶霸地主,他们取得财富已经受到社会的允许和鼓励。“黄世仁”成为“有钱人”的代名词,他们有房有车、收入颇丰、事业有成。在这种情境下,“黄世仁”成为一些女孩择偶的标准和心仪的偶像…




“喜儿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这是几年前一个小学生在看完电影《白毛女》以后发出的疑问。如今,这个疑问又一次摆到了人们面前:14日,《文艺报》资深编辑、著名文艺评论家熊元义到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讲学,和学生探讨流行文化相关话题。熊元义提到,“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观点近来在年轻人中流行,这表明人们由上世纪40年代对群众疾苦的同情,演变成而今对权钱的膜拜。(10月15日《长江日报》)

“嫁人就嫁黄世仁”,“黄世仁”成为少数女孩的择偶标准,被奉为心中偶像。这一现象在挑战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现代女孩对金钱的膜拜,反映了她们在择偶上的误区。

当年,白毛女不会嫁给黄世仁,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因为他们代表了两个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阶级。白毛女如果嫁给黄世仁,只能过着没有尊严、没有地位的妾婢生活,毫无幸福可言。时代决定了白毛女心中的白马王子只能是大春,她憧憬的只能是“男耕女织”这样简单幸福、不受压迫的田园生活。

在现代社会里,社会成员不再以财产和阶级来划分,他们有着平等的地位和人格;按照今天的价值判断,“黄世仁” 也不再是恶霸地主,他们取得财富已经受到社会的允许和鼓励。“黄世仁”成为“有钱人”的代名词,他们有房有车、收入颇丰、事业有成。在这种情境下,“黄世仁”成为一些女孩择偶的标准和心仪的偶像,也就无可厚非。至于有人痛打黄世仁,恨嫁黄世仁,企图让黄世仁成为永远的“钻石王老五”,那只是偏激的仇富思想在作怪。

当然,当代白毛女是否应该嫁给黄世仁,关键看他们之间的感情和缘分,看双方是否“对眼”、“来电”。如果只是羡慕对方的金钱和财富,只是贪图安逸享乐的生活,宁愿做个“二奶”、“三奶”,图有一个华丽空壳的婚姻,这就值得人们反思和忧虑了。

一千个白毛女心中就有一千个白马王子,现实中,到底哪个适合自己,相信每一个女子心中都有一个标准,而我们大可不必将有钱人简单地脸谱化,给他们乱贴标签。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哪些人可能是当今的黄世仁呢?


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的比例最大,占31%。尽管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总人口中占有较小的比重,但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的比重却排名第一。 专业技术人员位居第二,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25.2%。


从年龄角度看,高收入群体中比例最高的是30-4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7%。该年龄段的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精力充沛,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而成长起来的。其次为40-5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1.3%。该年龄段的人经验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事业有成,收入较高而且稳定…




改革开放在中国已经走过二十多个年头,这一过程其实就是社会经济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个人之间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政策导向的主观结果,也是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客观要求。一个新兴的富人群体已渐成形,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那么,现有的高收入群体都是哪些人?他们的收入来源和资产状况如何?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将高收入现象作为一个研究课题于2000年7月,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广东、云南、陕西、湖北、辽宁10个省市对9956户城市高收入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

-城市富人谁唱主角

谁是富人?什么标准算高收入?这就是第一次高收入专项调查碰见的首要问题。国家统计局城调队的曹子玮博士告诉记者,高收入的界定有绝对与相对两种标准,比如说按家庭资产或者年收入达50万元、100万元来划分,这就是绝对标准;但这种标准难以解决的问题是收入高低的相对概念,北京的一般收入者到了西部可能算得上高收入;而中国富人到了美国,却可能什么也算不上。这样他们就确定了以相对标准为此次调查的依据。最后经过计算,他们确定以1999年全国城市住户经常性调查中10%最高收入家庭的户均可支配收入为高收入户的底线———3.2万元,实际操作的标准是3万元。他说,我们的调查找不着高收入的源头,但我们选择了从收入的去向来确认,这样在以3万元为底线的同时,又同时增添了有房有车这两项参照对象。这样,能够最后入围调查人数的样本由三部分构成: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拥有商品房或者拥有私人汽车;虽没有商品房和汽车,但户收入远远高于3万元的家庭。

-领导和技术人员

分列前两位

以此为标准,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9956户城市高收入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从职业角度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

调查结果表明,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的比例最大,占31%。尽管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总人口中占有较小的比重,但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的比重却排名第一。

专业技术人员位居第二,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25.2%。几年前人们还谈论过“脑体倒挂”现象,而今专业技术人员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比重迅速扩大,这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技术市场化的结果。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尤其是IT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其收入也大幅度提高。可以说,“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历史。

-学历低反而收入高

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上半年城市高收入群体人均月收入为5467元左右。其中,伴随着知识和技术的市场化而形成的“知本家”脱颖而出,迅速致富,人均月收入逾万元,成为城市高收入群体中的佼佼者。

据分析,从学历角度看,城市高收入群体中收入最高的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去年上半年人均月收入为11034元;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人均月收入为7947元,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初中文化程度的人,人均月收入为5592元。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均月收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人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已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靠资金而非劳动取得高收益;排在第四位的是大学文化程度的人,人均月收入为5512元。

从年龄角度看,高收入群体中比例最高的是30-4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7%。该年龄段的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精力充沛,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而成长起来的。其次为40-5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1.3%。该年龄段的人经验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事业有成,收入较高而且稳定。排在第三的是20-30岁的人。该年龄段的人所具有的知识与技能较新,年轻而且富有开拓精神,相当一部分人是IT业的从业人员。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无论是现有投资还是未来投资,高收入家庭都把目标瞄准了股票:有26.2%的高收入家庭已投资于股票;投资于商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占16.1%;国库券占8.4%。2000年上半年职业股民的人均月收入8491元,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列第二。列第一的是私营企业经营者,人均月收入13445元。

据最新统计,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过万元的只有广州、上海和北京,其中广州人收入最高,达13967元,其次是上海人,为11700元,再次是北京人,为10350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节提要】:
如今,富豪征婚美女如云,女人择夫也以房、车、地位为标准。女大学生们这样呼唤——“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宁做二奶,不嫁穷人”。这是当代“白毛女”在寻找当代“黄世仁”?这样的喜儿婚姻生活会幸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嫁黄世仁的女生说了一句真话

一切向钱看,过富人生活,享富人待遇,逐富人荣耀!在一个全民逐利、浮华奢侈、世风不古、道德溃糜的社会,我们有何颜面指责女生的婚嫁取向呢?即使贬斥这位女生的女生,说不定黄世仁想娶她还怕别人占先呢…





最近,不少媒体、网络都对华中师大女生小谢称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展开了“批判”,言者自有自己的道理。

黄世仁,一个恶霸地主,哪一个女子愿意嫁给他?但是,仔细分析,持这种观念的人只是从传统的道德观念出发,按照“凝固”的婚嫁原则分析问题,并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依我看,就现在的世风和婚嫁道德取向,想嫁黄世仁的女生绝非少数,而且人数还不少。这不是我无中生有,我们可以看看周围,嫁给“黄世仁”的例子还少吗?

黄世仁,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戏剧人物,在剧中,我们并没有看到黄世仁有多个妻子的事实,他只是欺男霸女,为讨债逼死了杨白劳。这又怎么了?按照今天的法律,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杨白劳没有钱选择了自杀,怨不得人家黄世仁,即使在今天黄世仁也不会被判刑。白毛女不会嫁给黄世仁,是因为黄世仁是“杀父”的仇人,如果白毛女和黄世仁无冤无仇,谁又能保证白毛女不愿意嫁给黄世仁呢?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今天的社会,像黄世仁这样的富人还少吗?我看不少,而且随处可见。这些人有的为富不仁,有的恶行万端,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打骂员工、克扣工资、欺男霸女、侮辱贤良,我们不是就有富家子弟压死人说“不就是赔几个钱吗?”就以重庆市抓住的几个黑恶势力头目来说,哪一个不是恶贯满盈的黄世仁?我们的社会不是没有黄世仁,而是有很多的黄世仁有保护伞,被官员保着、罩着、护着。如果重庆市这几个黑社会头目不被抓,而且公开征婚,说不定就有女生排成长队。这些年富豪征婚美女如云就是例证。因此就有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宁做二奶,不嫁穷人”的“名言”。回头再看看我们的社会,为人做小者有之,为人当后者有之,老夫少妻者有之,为什么?还不是白毛女嫁给黄世仁的翻版?这里只是其他女生想嫁黄世仁没有说出来,而这位女生只是说出来而已。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怨不得我们的女生,要怨只能怨我们的社会,其因根盖整个的社会价值取向使然。

一个社会的婚嫁取向,是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紧密相连的,比如上世纪50年代,一般女孩子都愿意嫁给干部、工人;到60、70年代,变成了军人、工人、司机,再到后走,到80年代,就变成了干部、万元户;从90年代后期开始到现在,首选的婚嫁对象又变成了富豪、公务员,因此就在全国出现了富豪征婚团。我们如果不信可以到各地看看,但凡富豪、明星、名人,有几多还是原配夫人?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整个的价值取向——一切向钱看,过富人生活,享富人待遇,逐富人荣耀!在一个全民逐利、浮华奢侈、世风不古、道德溃糜的社会,我们有何颜面指责女生的婚嫁取向呢?即使贬斥这位女生的女生,说不定黄世仁想娶她还怕别人占先呢!

这是一个可悲的社会价值取向信号,也是一个堕落的社会价值取向信号,要找原因,很多,要消除它,何难。我是抱着悲观思想的。除非这个社会提升诚实劳动者的应有待遇和社会地位,其他都枉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现在的黄世仁未必看得上女大学生

富豪们最喜欢的职业女性:国际航班头等舱空姐、财经类记者或者电视节目主持人、跳舞/骑马/潜水/高尔夫教练 、私人营养师/医生、艺术家,如果不是还不如走开…





嫁给有钱人:富豪们最喜欢的职业女性

1号职业:国际航班头等舱空姐

胡润调查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富豪热衷到国外去旅游。芝华士“阿拉斯加冰钓”的场景是富豪们追求的高品位生活。还有什么比无聊而局促的长时间飞行更能让他们渴求到一些温柔和照料呢。

2003年,日本的全日空航空公司在上海招考空乘,消息一出,有四五千位女孩报名参加。她们需要经历的是体检和面试。单体检,就淘汰大部分人选:“牙齿不整齐”、“牙齿偏黄”、“有过敏性鼻炎”,都会被记录在案;声带异常者淘汰;早搏或者心动过速都会被淘汰;外八字脚淘汰;脊椎弯曲淘汰;身体有开放性伤口和冻疮者淘汰;720度翻滚的“转椅平衡测试”不过关淘汰……

在一系列的体能测试和检查后,就是外语水平的考试,沟通能力的测试……如果你都能通过,而且在培训及工作过程中表现突出,外貌清丽,恭喜你,可以去头等舱等候你的富豪了。

目前北京的富豪喜欢美国,上海的富豪多愿意去法国等欧洲国家。国内航线中,三亚和云南是国内两个最受富豪欢迎的旅游地。

2号职业:财经类记者或者电视节目主持人

财经媒体从业人员被认为是最容易嫁入豪门的职业之一。接触有钱人是她们的工作要求,而撬开有钱人的嘴巴似乎是撬开他们心扉的最直接途径。而体面的职业背景和充足的智慧以及人脉更是与富豪匹配的筹码。

只是要成为一名记者不难,要成为一名主持人也不难。但是,如果要让富豪们接受你的采访,首先你得成为一位“名记”和“名主持人”。也就是说,你必须是许戈辉,才会有足够多的名人和你面对面。在此之前,你充其量只能嫁给富豪们的秘书——因为你顶多就只能拨通他们的电话了。

只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个职业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是媒体从业者的尖锐和敏感往往在婚姻市场上拉低竞争力,因此“女记者嫁入豪门”的戏码并不常见。

3号职业:跳舞/骑马/潜水/高尔夫教练

运动是富豪们的专属时尚。他们用这种方式调养自己的身体和心情,同时把它发展成一种新近的时髦交际方式。

当一个富豪成为你的学生,你就击溃了他的心理优越感。伴随这种崩溃而来的是他对你的依赖和崇拜。而运动所产生的利必多是最原始催生情感的武器,汗水和酒是最容易滋生感情的液体,运动场无疑是最佳选择。

要进入这些行业都不难,你只需要有足够的兴趣和天分即可。选择就业的公司才是最需要被考虑的因素,相关高级会所是个最稳妥的选择。

4号职业:私人营养师/医生

这种职业用的是“乘虚而入”的老办法。这个世界上可以缺少任何职业,只有医生不可或缺,因为它与生死相关。

但是,私人营养师比私人医生更容易达到目的的原因是:人们只有生病才去找医生,而随时都应该咨询营养师——而且病人的心情显然并不太合适谈情说爱。

5号职业:艺术家

富豪们常出现在各类型的艺术场合中——无论他是否真的是一位艺术爱好者。艺术家在一起讨论赚钱,有钱人在一起讨论艺术,都是缺啥补啥。

金钱和艺术是一种最完美的互动,前者需要后者提升品位,后者需要前者证明价值。企业家出摄影集,政客研究书法,连暴发户都要画两笔国画。有钱人在业余时间频繁出现在各种艺术场合,艺术的道路遭遇到爱情的分叉口,变得顺理成章。

6号职业:古董鉴定师

古董一定是一种有钱人的游戏。而古董鉴定师的专业素质同样是支撑你在富豪面前不卑不亢的“背背佳”。这个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出现过断层,现在有部分大学又重新开这门学科。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古玩鉴定人才的门槛并不低,不仅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比如书画、文字学、工艺美术史等方面,同时还需要有对陶瓷、文房四宝、竹木牙雕等方面的品种分类的鉴定能力。

与此相关的职业是古董拍卖师,让人欣慰的是,若做得出色,虽然具备嫁给有钱人的条件,也会同时具备“不必嫁给有钱人”的底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场游戏倒有可能:女在校生被“包养”

那么“富人”的成就感在哪里?无非是“彰显财富、提高品位、寻求贪婪、为所欲为”,而能够同时满足富人多种需求的人为数不多,女大学生就象富人“心中如花的羔羊”,是满足他们多种欲望的最佳人选。被包女大学生在“包头”和“养主”的眼里,只不过是可怜的猎物和寄生虫。对猎物和寄生虫来讲,哪里有什么尊严可言? …






上班族,每天挤着快线,在人流车往中赶往公司上班;家庭主妇,每天算计着家长里短,在超市大减价的时候疯狂出手。丈夫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中,却往往被家中的琐事纠缠得休息不宁;妻子带着满心的期盼等待丈夫,却经常迎来一身酒气。这,就是臼井仪人在他的经典漫画《蜡笔小新》中为我们描绘的日本,甚至是韩国、新加波、泰国、马来西亚——自然还有中国——等亚洲家庭的缩影。

诚然,真正日本家庭的状况,并不如画家笔下般夸张。但是,人们可以轻易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有谁不曾在灯红酒绿的城市夜景中产生迷失感?有谁不曾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细微中烦不胜烦?有谁不曾因职业路上的挫折而灰心丧气,有谁不曾为年轻是机遇的错过而摇头叹息?不过,尽管野原家经常陷入种种麻烦当中,但是这个令人困惑的家庭却能在日本的“漫画、电视剧登场的理想家庭”评选中占据三甲。而这,得益于臼井先生笔下的温情脉脉。

《蜡笔小新》是以小孩为主角一部成人漫画,或者,像大多数评论者所说,是一部“成人童话”。然而,小新显然不会仅仅因为可以肆无忌惮地讽刺妈妈“洗衣板”或随心所欲在公共场所搭讪美女而引人共鸣。小新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嘲笑社会风俗的反讽者,是一个拒绝成人世界的冒险家。他心宽体胖,一口吃光整盒小熊饼干;他无忧无虑,可以准时看动感超人;他无视传统,无视规矩,随便开樱田家的冰箱,每天赖床赶不上幼稚园娃娃车,到鱼店买酱油,把便便遗在小裤裤。他觉得当一个小孩就很好,因为美丽的大姐姐会喜欢摸他的马铃薯头,因为可以一直完有趣的诈死游戏,因为可以在街上大模大样地光着屁股。更令人羡慕的是,如此不拘一格,放浪形骸的他,却可以左右逢源,四处吃开。在家中有父母疼爱,幼稚园有富家女倾慕,在家外有娜娜子姐姐照顾和摩洛达西共和国皇子尊敬。他的狗仔式游泳可以连爸爸都胜过,他随便屁股一扭就无意中把足球送进大网,他更能在T型台或话剧场率性表演而大获好评。他家中背负三十年房债,然而机缘巧合有机会出国旅游——关岛、夏威夷、韩国、活跳跳王国……甚至时空转换去到战国时代或动感超人真实存在的另一个地球,甚至成为了拯救人类战胜机器人的神奇英雄。

小新的神话,给人以一种舒适的安慰。即便是上了小学开始“懂事”的孩子,也已经学会了能愁善感自作多情,遑论已经步入社会的成人们。在现实社会有太多的面具需要我们带上,有太多的禁忌需要我们注意,有太多的伤害需要我们承受。唯有小新,以其天生的大大咧咧,我行我素,将成人的规矩置于脑后。他小孩子的身份,使得其他人无可奈何。而小新万事无所谓的“无为”精神也帮助他克服了常人的恐惧——路边的小混混,纹身的大老板、凶恶的犯罪分子……也帮助他化解了多余的烦恼——英语班成绩退步、在家深宵不睡、在人潮涌涌的场合感到不安……小新身体力行地教道,做人应是如此坦率。但是,除了天真的小朋友,还有谁会不避忌繁琐的日常伦理?

小新能够如此地开朗乐观,恐怕也是家族的遗传。广志有空啖啖小酒,就觉得人生快慰不已;美伢更加坦然,心安理得地躺着看电视、午睡或者与邻居太太喋喋不休;连宠物小白,都懂得自得其所地独自散步。臼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简单而不失和谐的家庭。经济也许不宽裕,丈夫不是高职,妻子也不算贤淑,孩子更加令人头痛。但是在纯挚的亲情维系下,野原家纵是曾因为大风吹倒房子而被逼到公寓的小房间暂度时艰,也无改他们与生俱来的乐天性情。在狭隘的鸡飞狗跳院中,野原家依然笑声不断。回顾当今社会,叛逆、离异、冷战是很多家庭常有的姿态。这时野原家站了出来,以独特的方式维护传统家庭观的尊严。这又是一个无数人对《蜡笔小新》深有感触的原因。

因此,《蜡笔小新》既是反传统又是维护传统的。而这一正一反,其实都是落在了对天然的人性之乐的追求上。传统伦理中,既有对天然性情的顺应和恪守,也有对人格意志的规限和修饰。如此,维护的是发自本心相互爱护爱戴的人伦温情,反对诸多无聊透顶互相披着人皮面具的繁文缛节。臼井尝试把现代社会的斑驳陆离剥下,还原人的自性。他创作了一个并不远离现实的乌托邦。说它不远离现实,是因为春日部市的人还是会遇到困难——广志的痔疮、美伢的水桶腰、园长的黑社会面容、松坂老师的独身、风间的补习社功课、正男的胆小怕事、妮妮的妒忌心……但结局总是美好的——广志痔疮康复、美伢故作不知、园长得到小朋友爱戴、松坂老师找到牙医男友、风间考上东大、正男永远是乖孩子、妮妮与小爱和好……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故事之一是十和田离异的故事。十和田是广志国中时的暗恋对象,在会考前一日广志表白遭到拒绝。悠悠十多载过去,广志在外建立起美满的家庭,十和田却变成独身带着两个孩子。在这个故事的结尾,臼井采用了一个精彩的蒙太奇手法,一边是十和田在后来的同学聚会想对广志说,当年听到表白的她十分高兴,一边是小新与几个在广志故乡新交的朋友依依惜别,而其中正有十和田的孩子。臼井告诉我们,年轻时期我们或许会错过值得终身珍惜的人,但是日后在机缘下,这份感情会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就如广志与十和田上一代的感情,转投到年轻一代的小新们身上。曾经的遗憾,也许能在日后得到相应的弥补。

然而,这部漫画被称之为“童话”,也可知臼井的美好愿望其实是空中楼阁,遥不可及。虽然人物角色的际遇终归是好的,但有些东西则相对很遗憾了。说的是野原家的宠物犬——小白。善良的它曾勇救婴儿犬,省下自己的食物去喂流浪狗,照顾被狗主遗弃的小猫……可是,每每小白找到一个寄托的时候,无情的命运却把这短暂的幸福都掠去。婴儿犬还好,得好人家收养,流浪狗却命丧于车轮下,小猫在饥饿与病弱中离开了世界。实际上,臼井借小白的命运向沉浸在童话中的读者作了含蓄的提醒,现实终归是现实,没有人可以永远快乐,命运的车轮将强逼你接受生活给你带来的种种不快。在一段网络热传的《蜡笔小新十三年后》的同人FLASH动画中,十三岁的小白迈入了风烛残年的年纪。最终,在小新的热切拥抱中,小白噙着眼泪与幸福离去;小新以及野原一家,却眼睁睁看着朝夕相对的家庭成员,撒手人寰。对的,小白会逝世,小新还会长大。他会变成“铅笔小新”(《铅笔小新》是《蜡笔小新》番外篇“小新上小学”的题目),继而会变成中学的“圆珠笔”小新、大学的“钢笔小新”、工作后的“签字笔小新”。到那时,没有人会再对他怜悯、对他谅解。他要不断地挣扎,像他的上班族爸爸曾经那样,去为房贷、为汽车、为衣食打拼。

臼井十分仁慈,他知道小新的命运是这样,但他不忍道出。于是,连载了18年的《蜡笔小新》,主角始终还是一位5岁的淘气孩;在漫画中已经出现了多次庆祝新年的场景,多次寒暑春秋的更迭,小新却依然是不想长大的小新。这本漫画本来就是为了描绘成年人的梦想而创作,小新长大了,还能口没遮拦,还能率性而为,还能无往而不利,还能成为读者们那个羡慕不已的5岁小天才吗?

我从不愿意想象一个一本正经的小新。什么时候小新正经了,就意味着小新要负责任了,要面临种种人生路上的坎坷了。虽然,以小新的智慧,他应该能坚持过去,但是,小新代表的真我真性情已经消失,他变成新之助,或者野原君,是一个人才,一个要为应付不同场面摆出不同姿态的人才。

看《蜡笔小新》看到入迷处,与其中人物同悲同喜。总是带着喜悦美满的心情掩卷,可是深夜回想,却是一种沉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节提要】:就业压力大,求职大学生因此自嘲:我们已经沦为按堆儿论价的贱卖“大白菜”。而在择业性别歧视的今天,女大学生更成了“拒无霸”。也因此,她们有了另一个形象称呼——蚁族——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生存艰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24 02: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