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85|回复: 122

[推荐] 《红楼梦忆》——电视剧《红楼梦》拍摄散记(邓云乡著)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0-11-1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

邓云乡教授,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
上海红学界元老,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民俗指导。




青少年时期,先后在北京西城中学、师范大学和私立中国大学求学。
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教山西大同中学,天津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工作。
1953年10月起,先后在苏州电校与南京电校教书。
1956年1月在上海电力学院教书,至1993年退休。

邓云乡教授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
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勤于撰述。
退休后,以其亲身经历的事件或与他有涉的人,
或事缘为诱因,或描绘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民风民俗之变化,
或明清以来文人文事钩沉,探究众说纷纭的历史文化现象,潜心著书。
邓先生是极个别能让历史“活”起来的学者,既渊博厚重,细研历史文化,
又细致闲情,深通民俗风情。云乡身后,谁能继之?
呜呼,先生生前,默默无闻,如今人们才愈来愈觉出他的价值。

邓云乡著有:《燕京乡土记》、《北京的风土》、《红楼风俗谭》、《北京四合院》、《清代八股文》。
还有散文集:《书情旧梦》、《秋水湖山》、《花鸟虫鱼》、《吾家祖屋》等。
《邓云乡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套含《鲁迅与北京风土》《燕京乡土记》《文化古城旧事》
《宣南秉烛谈》《红楼风俗谭》《红楼识小录》《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忆》《水流云在丛稿》
《云乡琐记》《云乡漫录》《清代八股文》《云乡话书》《云乡话食》《北京四合院 草木虫鱼》《诗词自话》共16本。


邓云乡先生指导搭建的宁荣街景


民俗指导邓云乡先生和扎小辫儿的林妹妹陈晓旭


87版红楼梦之所以经典、耐看(仅国内就播出800多次),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礼仪、道具、场景等方面细节的真实,
让人真切感受到原著记述的人物所处生活环境和社会历史氛围。
这与邓云乡等专家潜心研究、一丝不苟、精雕细琢是分不开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忆》——电视剧《红楼梦》拍摄散记

前言

    1987年6月27日,我自北京十三陵天寿山饭店参加“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学
术研讨会”归来,感到十分欣慰。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拍摄完成了,第一轮播映
也即将结束了,这次学术研讨会就是为此而召开的。主办单位有中国电视剧艺委会,
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电影报、中国红学会。研讨会上,大家发言热烈,我听了后
自然受益很多。而令我深有感触的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拍摄完成,播映后
获得广大观众的观赏,这件事本身,不论从红学研究,还是从电视艺术的成果来说,
都是值得重视的。

    我作为一个《红楼梦》爱好者、研究者,有幸参加了《红》剧的拍摄工作,这
确实是一个很不容易获得的学习机会。曹雪芹的《红楼梦》,本是一部集中华民族
文化大成的书,是融中华民族艺术风格于一炉的书。作为一部小说,它的深度、高
度,文化内涵和艺术境界,可以讲是任何其它艺术形式难以超越的。电视连续剧
《红楼梦》,虽然说据原作改编,编导者又力图展现原作面貌,但是,真正作起来
又谈何容易!纵然是努力、严肃、认真地去追求,结果或许也只能是在某种程度上
展现了原作的精神。其中,有神似之处,有形似之处,有近似之处,自然也可能有
背谬之处……总之,小说《红楼梦》和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绝不可能完全一样。
而其间的差异,来自历史的差距。生活的差距,艺术才华的差距……有许多东西是
可望而不可及的。况且还有种种条件的限制,又怎么可能希望事情的结果都尽如人
意呢?但毕竟它获得相当的成功,这又是使人感到十分兴奋的。

    几年来,我随《红》剧拍摄组,天南海北,亲自体味到拍摄工作中许许多多的
甘苦。现在,看到荧屏上展现的一幕幕“红楼”画图,当时拍摄的种种情事,便时
时浮现眼前。前景历历,禁不住梦魂牵绕。在我的记忆中,在个人心灵的“荧屏”
上,也有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展开;正如明末张宗子《陶庵梦忆》序言中所说:
又是一番梦忆!荧屏上的画面,保存在录像带上了,记忆中的画面,又怎能让它成
过眼云烟,不予保存呢?——此《红楼梦忆》之所以作矣!

    当然,这不是什么大著作,无宏论之可发,无“超前意识”之可谈,说不上宏
观,也说不上微观,只是零散地记录些《红》剧拍摄的经过而已。所忆,所记,都
是些拍摄过程中发生的趣闻琐事,因之又名为“散记”。在《红》剧拍摄过程中,
随剧组到各处,偶然兴之所至,发起酸气来,也写了一些诗词。有随时发表了的,
也有未发表的。这些诗词,不少已引用到《梦忆》诸篇短文中了。至于未引用的,
觉得弃之可惜,便自选其可存者,汇成《红楼吟草》,附在这本书里,或许不曾辜
负了当时的诗心!

    此外,年来各种报刊约写有关《红楼梦》和有关“红楼电视”短文的很多,在
朋友们的催促下,长长短短也写了不少。因为都是零星的断篇残简,所以名之为
《红楼零简》,作为本书的第三部分,统统奉献给读者,也是野人献曝之意吧!

    因此,这本小书共有三个部分:一是《红楼梦忆》,二是《红楼吟草》,三是
《红梦零简》。在这部书里,当然以第一部分为主,其余皆可作为附录视之。承巴
蜀书社诸同志不弃,给本书以出版的机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987年7月小暑后一日
                                                记于沪东水流云在轩雨窗下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惜别词

《红楼梦》电视连续剧9月21日在河北省正定县新建“荣国府”“荣宁街”拍
完最后一个大场面,外景基本上完成了。剧组大队人马撤回北京,再补拍一些零星
影头,便将全部完成前期工作,转入后期制作。我提前一天回到北京,翌日即乘车
回沪。

来去匆匆,思想上整天考虑的是如何安排好时间。赶回上海,一面忙于新学年
开学,学生上课,一方面又因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周年纪念,园林局友人,文管会友
人都曾委托一些事情要帮忙办理。“俞樾故居”曲园前面春在堂、乐知堂部份已经
修复,需参加开放盛会。这个时期,十分忙乱,忙得我似乎没有意识到“红楼”电
视已经拍完了,大家要分手了,依依悄别之情,一时还未在我感情中浮现王扶林导
演来了封信,我读着信中的词句:
陈希同市长不忘《红楼》在倡建大观园的功绩,二日中午在一家很有
特色的饭店宴请剧组领导和演员,王蒙、艾知生二位部长也应邀参加今天
下午三点在彩电中心大门口全体合影留念,并聚餐、联欢。三年来的创作
生活,同志们共患难,同甘苦,到今天眼看分别在即,不免要动情。这三
年,您是见证人,也是艺术创作的指导者、参加人。我想也会有不少感慨,
若有诗兴,不妨来它一首。我想电视杂志一定会拍手欢迎的。

这时我忽然感到有些黯然了,“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我忙乱的思维忽
然得到突破,惜别之情涌上心头了。我写了一首词,谱的是《水调歌头》:
三载月明夜,客里过中秋。新添华发双鬓,都是为红楼。记得黄山云
海,多少锦城秀色,千古说悠悠。收拾荧屏上,滋味在心头。
访古郡,兴营造。拟公侯。荣宁府邸,深深庭院又勾留。宝黛痴情万
种,阿凤繁华过眼,花落水东流。惜别情无限,“真假”似云浮。

在词前,我加了一段小引:
为红楼电视,甲子于黄山太平,乙丑于成都灌县,丙寅于正定古郡,
客中三过中秋。重阳前,镜头均已拍竣;导演王扶林兄来书索词。回思三
年中为“红楼”同甘共苦,今幸而成功。唯分手在即,离情不免继之。故
谱小词赠之。

这样,用小词抒发了我的惜别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白发“红”缘

“新添华发双鬓,都是为红楼”,虽然不是好词,但我说的是实话。由1984年
2月开始,在苏州甪(lu)直拍序集的镜头,到1986年9月底全部完成,实足用了两年
零八个月的时间(除去演员训练班等准备工作、案头工作时间不计外),共拍万把个
镜头,严寒酷暑、起早摸黑其辛勤劳累,真可以说是笔难尽述。导演王扶林同志两
三年来,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他头发白多了。我也明显地看着他两鬓自发增多,“莫
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但这不是“等闲”白了,而是为“红楼”白了。为了
祖国这份伟大文学遗产——《红楼梦》的普及,为它变为更形像的电视艺术,新添
几缕白发,是值得的。“白发”是三年辛勤艺术生涯的甘苦见证,也是三年辛勤艺
术生涯的欣慰收获。

说是三年,其实还不止三年。早在1982年秋天,在上海漕河泾上海师范大学
(当时还叫上海师范学院)召开的第三届《红楼梦》学会年会上,王扶林导演就特地
到我房间中找我谈话,讨论把《红楼梦》改编成电视剧、筹备拍摄等问题。屈指算
来,实足也还不到三年半的时间。他现在两鬓花白,而当时却还是头发乌黑,风度
翩翩呢。

这是我和他初次见面,是红学会秘书长胡文彬兄介绍的,但他并未同来。二人
初见面却都是自我介绍。当时谈到最后,一致感到:把《红楼梦》拍摄成电视连续
剧,是极有意义的。但是原作的艺术界境太高,改编拍摄,条件距离太远,困难太
多了。当时他还说笑话:不但钱是个无底洞,不知要花多少,而且这个宝玉,一会
儿谈诗论文,象个大人,一会猴在凤姐身上,倒在王夫人怀里,象个孩子忽大忽小,
似男似女,上哪里去找呢?

在第三次红学会期间,我们谈过两次,此后,一隔就将近一年半,再未见面,
也无联系。1983年秋,在南京开红学会年会,扶林兄未来,只遇见编剧之一的周雷
兄,告诉我剧本已写好,准备开拍了。我听了很兴奋,但因同此工作无关系,只是
一般的祝贺而已。其心情不过象—个一般的“红迷”,特别关心此事而已。

我怎么会和《红楼梦》电视剧再结艺术姻缘呢?那是在1984年春节前五六天,
天气很冷,我正在我那六点三平方米的小屋中哈冻写稿。忽然一阵叩门声,我拉开
房门一看:一位不认识的、穿棉军大衣的姑娘站在门前,自称是《红楼梦》电视剧
组的工作人员,带来了编剧周雷的亲笔,找我有事。我一看信,原来是要我去苏州
“准备”一条二百年前的街道,街上要布置种种摊贩……

事情很突然,但我义不容辞。第二天下午,我和三位同志一齐赶到苏州,开始
结“红”缘。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姑苏岁暮

多亏了苏州老友,画家、诗人王西野兄帮助,使我能在苏州广结“红”缘,完
成了剧组的任务。

那天下午,我们匆匆赶到苏州,下榻姑苏饭店。当晚,即和西野兄研究工作,
要布置一条二百多年前的姑苏小街——《红搂梦》中写的是:“这阊门外有个十里
街”。实际可以看出是以“七里山糖”的山塘街为背景的——都应该有一些什么摊
贩,先草草作计划:什么卖桃花坞年画的呀,卖虎丘泥人的呀,支着绣床卖苏绣的
呀、卖糖粥的“骆驼担”呀以及卖花、卖鸟、测字、算命等等,一下子罗列了几十
种。这时离开拍不过半月左右。这些古老的摊贩、稀奇的道具,该到哪里去找呢?
决定第二天邀请几位能帮忙的开个会。

恰巧第二天是星期日,又是农历腊月二十七,家家忙着准备年菜。而那天又下
着大雪,事情很急,只好包了个车,冒雪挨家把客人从厨房中请了来。都是熟朋友,
大家一听说拍《红楼梦》电视剧,都感到很兴奋,愿意主动帮忙。

苏州刺绣研究所主任、著名画家、刺绣专家徐绍青兄,把所中珍藏的乾隆年间
木版桃花坞年画和康熙、乾隆年间的绣品、帐沿、衣裙、荷包等都拿了出来,并由
研究所中年轻的女刺绣家来担任临时演员,届时摆摊表演。苏州博物馆领导也大力
支持,拿出馆藏清代前期的虎丘泥人——俗名“落架”来参加摆摊,并由馆中的一
位会捏泥人的老先生充当临时演员。这种泥人就是《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所写:
“一出一出的泥人儿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
与薛蟠毫无相差,宝钗见了不禁笑起来了。”

这些用泥捏的人头像,加上粉彩,与真人面部颜色神情一样,身体不用泥捏,
而是木架子,外穿小衣服,衣服还可以按季节更换,配上小桌子、小椅子,象生活
行乐图一样。我读了几十年《红楼梦》,还是第—次见到这样的泥人小像。

沿街叫卖赤豆糖粥、馄饨等的“骆驼担”也找到了。这种古老的竹制小贩担子
在苏州街头已消失多年,这次好不容易找到一付。这种担子造型特殊,两头翘起,
一头下面可放小火钵,上置锅子,保持温度,一头有小架子、小柜等,可放碗、筷、
调匙等;中间毛竹片扁担,扛在肩上,十分轻巧。而放在地上,样子象匹骆驼,所
以叫“骆驼担”。这种古老的带有江南地方色彩的吃食担子,也象北京旧时的馄饨
担、杏仁茶担一样,使用功能是多方面的。但北京的是木制,而“骆驼担”则是竹
制,更为轻巧。

在电视播出了,看见荧屏上的“十里街”、“甄士隐”门前的摊贩,
不禁想起前景,感到真象是昨天的事一样。

虎丘泥人



骆驼担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十里街·葫芦庙

早在我去苏州之前,剧组美工人员已经开到水乡古镇角直。经过个把月的努力,
场景十里街、葫芦庙、甄士隐府都搭出来了。剧组人员是过了春节陆续南下的。全
班人马到齐,已经是灯节之后了;而且先在嘉善一所旧宅子中拍了一些甄士隐家中
书房内的镜头,然后才来到角直。

甪直,这个姑苏城东南六七十里路程、金鸡湖畔的小镇,却是大大有名的。从
现代来说:它是叶圣陶老先生年青时教书的地方。叶老的创造生涯,是从这里开始
的,早期在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不少都是在这个幽静的小镇上写成的。当年到这里
不通陆路,只有水路,要坐着脚划船,哗啦哗啦地划来。

甪直,有极著名的古刹保圣寺。庙中的罗汉据传是唐代杨会之所塑,是我国最
古老的塑像,比著名的元代刘元塑,还要早二百多年。半世纪前,这著名的罗汉堂
已残破不堪,罗汉像也只剩下八尊。后来叶恭绰先生倡导,由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
生设计施工,把残破的罗汉堂,改建成为陈列馆,加了防火、防水措施,总算将这
珍贵的古文物保存下来。而更重要的是对塑像本身,未加任何修补粉饰,保存着原
有的神态风格。这就叫作“整旧如旧”,是保存古文物的典范。可惜的是,不少人
不懂这点道理,使不少古建筑在修缮中反而受到破坏。

甪直,如再往上追溯历史,那就更久远,可以远溯到唐代。名诗人陆龟蒙的故
里,斗鸭池的所在地。不过这些不必多说了,所要说的只是《红楼梦》。

《红楼梦》一开始写的不是京城,却是苏州:
按那石上书式: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这
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皆
呼作“葫芦庙”。庙房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

“甄”者、真也,“费”者、废也,“士隐”者、事隐也。读者可鉴,《红楼
梦》是假的;而这姑苏城、阊门等等却还是真的。但在今天苏州阊门外,又如何能
找到二百年前的仁清巷、葫芦庙呢?——自然这又是假的了。

角直小街,不足一丈宽。古老的石板路,却很热闹,路顶头便是河,狭窄的小
街尽头对着一座高高的小石桥,在石桥搭一个小牌楼,写上三个字,便是十里街了。
街中间转进去,一条短巷,一座古刹,便是著名的保圣寺,寺门换块用“米波罗”
塑料作的匾,就是葫芦庙了。妙在庙门前有座古老的石井,而且还有井亭,正好让
小沙弥打水,古老的意境多么理想啊!

“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梦》中,真真假假,谁能弄得清呢?第一、二集
中有不少镜头,请观众在荧屏上细细地去观赏研究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开机典礼

在甪直除去拍十里街、葫芦庙、甄士隐家门前诸场景外,还拍了一场贾雨村升
了县太爷,“乌帽猩袍”,坐着大轿上任一这场戏是在角直东南面河道上一座古老
的大桥上拍的。轿子缓缓地由桥上下来,镜头推近,现出纱帽红袍、端坐在轿中的
贾雨村的上半身。贾雨村一出来作官,《红楼梦》第二回写道:
原来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进士,
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

“大比”是在京城举行的“会试”,春天举行。先在贡院(即国家考场)考,取
中的发一榜,再到皇宫考,分出等级。三等的泛称“进士”,分配工作。“内班”
在京城各部报到,分配当差。“外班”到会省的县中作县丞(相当于副县长)、教谕
(如教育局的职责)、以及小县知县(全称“知某某县事”。官场中客气称呼叫“大
令”。百姓称“县太爷”、“大老爷”等)。然后再升知县或大县知县。所以原文
叫“今升了本县太爷”。知县是七品官,下面还有八品、九品的小官,到“九品”
为止。下面极小官吏均叫作“未入流”了。孙悟空的“弼马温”,就是“未入流”。
贾雨村穿明代的官帽。乌纱帽,大红圆领,七品补子。但《红楼梦》作者预先声明
他的书无朝代可考,所以不明写明代或清代官服,只写“乌帽猩袍”四字。猩是
“猩猩红”。据说染红色加“猩猩血”之后,可以永不掉色。

顺便说个笑话:演贾雨村的刘宗祜同志人很高大,美工同志租的那顶轿做的很
结实,都是好木头,份量很重。角直中学的同学作临时演员抬轿子,十分吃力。而
拍摄时,一遍两遍拍不好,坐轿的“官”很舒服。而把抬轿的同学却给累坏了。现
在想想,还感过意不去。

拍这场戏时,作为整个《红楼梦》电视剧拍摄的开机典礼。总监制戴临风、电
视剧制作中心阮若琳、副总监制胡文彬、编剧刘耕路等几位同志,都由北京赶来参
加。在大桥下面,摆了一排椅子,面对拍摄现场。地方领导和大众电视等报刊的记
者也都来了,看热闹的群众也很多,场面十分热闹。

这天天气很好,但过了一天寒流来了。原想“二月春风似剪刀”,谁知江南水
乡农村春天的寒冷,是十分“结棍”的。北京的客人以为南方比北方暖和,换上春
装,衣冠楚楚地到角直来了。而角直小地方,没有有取暖设备的高级旅馆,只有江
南式的客栈、招待所。住在上下飕飕透着冷风的小客栈中,在北京暖气房间住惯的
人,犹如置身于雪柜中,实在受不了,都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了。最后闹元宵、
火烧葫芦庙等大场面他们都未参加。

甪直最后大场面,直拍到午夜三点多钟才结束。完成了《红楼梦》电视剧最早
序集的拍摄任务,实际等于“练兵”。这时宝、黛、钗是谁还不知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记得祝愿词

如果用工业上的术语说《红楼梦》电视剧的拍摄,那它就是流水作业,或是多
条流水线同步进行。在角直拍摄的同时,找演员的人员已在全国各处开始一一“选
美”了。

坐惯办公室,或习惯于上班、下班三班倒的人,是很难想象影、视摄制组的工
作时间和工作条件的,在摄制现场中,没有什么上班、下班、星期天休息等等。演
员没有戏时,还可以休息、看书学习等等。而导演、摄像等工作人员,那只要一到
现场,是一刻也不能分神的。需要工作几个钟头,就得全神贯注“战斗”几个钟头。
一如第一、二集中出现的闹元宵、龙灯、喷火等场面,原来资料拍得很多,那场戏
几乎紧张了一个通宵。有时沉重的摄像机要扛在肩上,跟着场景转,而且还要爬高、
跪下来、矮下身来……亏得摄像李耀宗同志是位棒小伙子,体力差一些是干不了这
个的。说真的,这活儿真比拍电影的摄影师费力多了。

不止此也。在奇冷、奇热、风中、雨中、泥泽中都要拍摄。如在《红》剧的
《简介》中,凤姐死后被狱卒拖着尸体在雪中行走的场面,那便是在东北哈尔滨野
外雪地上拍的,零下三十度,摄像机在露天工作二十分钟,便拿到房中暖一暖。一
进热屋子,摄像机外壳便象雪柜中的冰室一样,立刻蒙上一层雪白晶莹的霜。其它
读者可以想见了。由此一点,我也想起电视剧《今夜暴风雨》拍摄的艰苦程度。坐
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是否能尝到这些滋味呢?

甪直拍摄告竣,回到苏州,小住二三日,但并没有闲着。在网师园、寒山寺各
拍了一些镜头。一、二集中,有一个甄土隐抱着小英莲摘“吊金钟”的镜头,就是
在网师园拍的。

拍完之后,又到天池山、同里等处采景,这可以叫作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吧。
因为这样大的戏,要找一些理想场景,不花很大的精力去采景,是不行的。不过这
两处采景结果,未能找到大量理想的镜头,便匆匆而去了。只在同里一所破旧的明
代古老宅子中,推开里院前小门,忽然一片红光呈现眼前,原来是一株高过屋檐、
有一二百年树龄的盛开的木棉花,招展于料峭的春风中。我笑着对摄像李耀宗同志
说:“这不是《红楼梦》中的场景,倒象是《聊斋》中的意境……”这一瞬间红艳
艳的光华,给我留下深刻的梦幻般的记忆。

这次我送给导演王扶林兄一首《满庭芳》。词云:
甲子逢春,红楼旧梦,先生自是情亲。一天烟雨,佳节过吴门。依样
葫芦景物,华灯照,疑假疑真。痴心在,东风欲舞,白发亦销魂。
涕痕。知几许,葬花翠袖,修竹一罗巾。把场面安排,妙手传神。莫
负芹翁十载,谁记得,黄叶孤村。向空碧,银河万里,珍重问兰因?

开拍时的这首祝愿词,和今年写的惜别词,正好前后辉映。

苏州网师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开讲江南风俗

早在1984年8月初,在苏州角直拍序集时,编剧周雷同志就对我说,他就要赶
回北京准备演员训练班的教学工作去了,并约我安排好时间,去北京给演员讲课。

几周之后,接到他的来请,说是演员学习班已经开学,十分隆重。当时王昆仑
老先生还健在,也来出席了开学盛典。王朝闻先生、周汝昌先生等都来参加了。信
中还说:原约我讲“北京风俗”等等,现因这一专题,已请朱家缙先生讲了,要我
讲一下《红楼梦》中的“江南风俗”。

4月上旬,我到了北京。剧组演员训练班驻地,在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残石后
面,一个全是平房、小有庭院的招待所,记不清是什么单位办的了,不过也无须我
替它扬名,因为它后来自己大大地扬了名。那便是在6月份发生了食物中毒事件,
不少剧组小演员都送了医院,差一点出了人命。

头天到了北京,第二天就开讲。题目就是“《红楼梦》中的江南风俗。”

招待所中没有教室,讲课的地方是一间大会议室。听讲的人,有的坐沙发,有
的坐折叠椅;讲课的人坐在沙发上,面对大家。坐在沙发上讲课,在我大半辈子粉
笔生涯中,却还是头一次。不过这也有缺点:边上靠墙竖了一块黑板,要站起来写
字,就比较费劲。

沙发前放了一个茶几,茶几上放一台录音机,一边讲、一边录音。管录音的是
后来演湘云的郭霄珍,她原是安庆黄梅戏剧团的小演员。当时我并不知道,只看见
个穿着黑色线衫的朴素的圆脸小姑娘,提着个录音机,一声不响,腼腆地坐在茶几
边椅子上,把录音机放下,插上电源插头,又上好带子——一切都较文静、安详,
似乎还没有显现出“湘云”的豪爽劲儿。

我本人是北方人,而从小却和世居北京的南方人作邻居,长大了又久客江南,
岳家也是浙江人,风俗之南北异同,在情趣上感受也特别深。在前人的文学历史作
品中,南北异趣的作品,我都有深切感受。既喜欢吃饺子,也喜欢吃圆子;既领略
“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苦寒,也钟情“飞人梅花香不见”的清冷;既爱读《燕京岁
月》,也爱读专写吴下风俗的《清嘉录》……从某种程度讲,我是一个“南北和”,
但从某种程度讲,我又是个“南北异”。

像我这样的人,讲“《红楼梦》中的江南风俗”,不是天造地设吗?坦率的老
王卖瓜,还是可爱的——读者以为如何呢?

《红楼梦》中风俗习惯,大部份都是北京的,也有不少部份是受江南影响,其
故安在呢?很简单:“北京风俗”不等于北方风俗。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代的那
个北京城——也就是明成祖永乐年间修的那个北京,到他写出时,已作了三百五、
六十年首都。江南人、江南风俗大量影响首都,《红楼梦》中怎么能不写到呢?这
次讲稿,后在北京续成,曾经发表在刊物上,现在收在《红楼风俗谈》一书中。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 课内课外

在我讲课之先,北京不少先生们都已讲过了。不过他们儿位都家住北京,讲时
接来,讲完送走,没有住在所中的。只有我是从上海来的,讲在所中、住在所中,
比较方便。但远道而来却不容易,因此应周雷兄之嘱,又讲了好多次,这都是在原
定讲题之外的,如各种游戏、诗词格律等等。可惜这几次讲课,事先未写好讲稿,
而讲时却又偏偏没有空白录音带了,没有录音,事后未能回放笔录整理成文。

因我住在所中,不但讲课方便,随叫随到,而且提问方便,学员们随时可以到
房间来找我,这样很快便和学员们熟悉起来了。真象曹雪芹所写,这些学员们正是
“混饨世界,天真烂漫之时”。虽然学员们实际年龄比曹雪芹所写大观园中的女孩
子略大些,但也大不了多少。有几个当时只有十六七岁,个别大的也不过二十三、
四岁,一般都在十八、九和二十之间,真可以说是锦绣年华。得到这样一个学习机
会、讲课的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又是这样富有思古幽情的学习地方,真比上什么著
名大学还难得。

她们和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东北远到哈尔滨,西面远到成都,江南南京、
上海、扬州、杭州、安徽、合肥、安庆,还有远到南宁、昆明的……祖国各地,济
济一堂,都是未来的“大观园”中的娇客。

因为我是江南来的,不少南方的便和我谈“乡谊”,如后来演袭人的袁玫。她
是安徽省黄梅剧团青年演员,家住安庆,在上海拍过电影“女驸马”。同我聊天,
总是“咱们南方”如何如何了。这样的姑娘也还有好几个,前期演迎春、后来考上
电影学院的金莉莉,是杭州郊区余杭县的农村姑娘,更欢喜和我谈杭州。本来么: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伶牙俐齿的杭州姑娘,老实说,她也不大象“二木头迎春”。

与此相反,北京姑娘,知我是“老北京”,说的一口京话,谈起来便也同老乡
一样了。学员中不少位都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如演妙玉的姬培杰、演司棋的古彤。
古彤怯生生地拿了她写的旧体诗习作本子给我看……

演凤姐一举成功的邓婕,原是四川省川剧团的青年演员。正好住在我隔壁房间,
和金莉莉、袁玫同室,谈起川剧,十分兴奋。多少年前,全国戏剧汇演,我看过名
川剧演员演出的《秋江》,近年又看过川剧电影。谈论兴高采烈之际,承她不弃,
为我在走廊中曼声细唱《活捉王魁》中焦桂英的唱段而且还走了身段,没有乐器伴
唱,反而更清、更淳……


当年-----这是古琴老师在教张莉和另一个女演员学古琴,----
你知道那个女演员是谁吗?薛家大少奶奶夏金桂是也!----叹一个,连夏金桂都要学古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23 19:2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