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6|回复: 0

[注意] 联格撷珠——换位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小子
发表于 2008-5-27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哈哈儿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录校:哈哈儿  ]
 
  换位法是为了某种需要,故意将句子中的词语作对换位置的一种修辞方法。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可国民党军队却一退再退,大吃大喝。当时有人写一副对联讽之:

  前方吃紧;
  后方紧吃。

  这副对联通俗、直白、语句精短。仅八个字,一个“前方”,一个“后方”;一个“吃紧”,一个“紧吃”,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两种势态。上联“吃紧”,指情况紧张。下联做了—下换位,则变为大吃大喝,不可终日的意思。稍动一字,差之千里。从中不仅领会作者遣词之妙。同时,也悟到了中国汉字的神奇魔力。看来好联不在辞众,而在意法之妙。

  1905年,慈禧七十大寿,章太炎为此写了一副寿联: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全逢万岁祝疆无。

  作者在联尾,故意将“有庆”、 “无疆”二词做换位处理,其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联尾句变成了只为一人祝寿歌舞,却使黎民百姓膏血全枯;下联尾句变成了每次到慈禧庆寿之际,总是被割掉疆土之时。作者对慈禧进行了尖锐、辛辣的讥讽,无情地揭露了慈禧不顾百姓死活和国土沦亡的卑劣行径,得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乾隆五十五年,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乾隆一行北巡热河。一日,在万松岭住下,准备去承德为自己祝寿。随行的有纪晓岚等几位重臣。其中有一位叫彭羡门的出一上联,想难一难纪晓岚。联曰: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此联很有深度,这年正是乾隆八十岁,而十八公喻指万松岭的松树,故将松字拆成“十八公”,与前面的八十正好颠倒换位,纪听后,随即以对: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帝王所居之所称“九重”,时逢重阳节又称“重九”,也正好与“九重”换位。此句实属难得,非大家不能为之。


--------------------------------------------------------------------------------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路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7 09: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