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江清月近人

[汇编] 浙江文化风景名胜---西湖情韵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文化风景名胜-杭州西湖十景之三潭映月

 




[全屏欣赏]


 

中秋月圆

自古良辰美景

西湖五点六平方公里的水面上(现6.7)

那一天的天上

一轮圆月

却道两种情(景)致

如果说“平湖秋月”的精华是水中观月

那么“透风漏月”

则是“三潭印月”的神韵所在

一如那在水中静默不语的三座石塔

三潭印月

这个已成为杭州西湖标志的建筑

本身就是一首哲理诗

三潭究竟如何印月的

历来有不同的几种说法

一种是说

中秋月圆之夜

浩月升起

从三潭上倒映出湖面

此时

月光、水光交相辉映

月影、塔影溶成一片

即所谓

“月光映潭,分塔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

第二种是说

夏秋黑夜

在三个石塔内点上蜡烛

用薄纸封住圆孔

烛光透过薄纸从三个潭中的园孔中透出

远远望去

宛如许多小月亮

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

闪闪烁烁

形成奇妙的印月景观

第三种是说

清初陆次云曾看到过西湖旧图

所谓三潭印月是画工画着三座小石塔

每座里面

各悬一月影于中

他怀疑月光所印 何独三潭

顺治九年,就是一六五二年春

有一晚上

他和友人在将台山顶凝望

见湖中有三大圆晕

出现在放生池左边

他询问和尚

和尚说这就是“三潭印月”

他悟出“印月”的道理

“其似月而非真月”

另有一种说法

据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杭州湖山》记载

站在“我心相印亭”外的岸边

把眼睛作为三脚架上的测量远镜

先看居中一塔

塔的五个园孔中恰巧有两孔相对

视线从中穿过

只见一片圆圆的水光

再望左右两塔

也可从圆洞中看到波光绰影

这是因为三塔的位置和岸上的立脚点

分别连成直线

形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

立脚点也恰好是三线之交

如果在灿烂的月光下

通过塔上的园(圆)孔

也可(以)看到引在水面上的月晕

形成一幅众月交辉的美妙画面

北宋元佑四年

公元一零八九年

苏东坡任杭州知州

疏浚西湖

筑成“直通南北两山春”的苏堤

为使西湖长治久安

在堤外湖水最深处

立了三座瓶形石塔

名为“三潭”

下令三塔以内

不许侵为菱荡

以防湖泥再次淤积

三塔以外

募人种菱取息

作为修湖的资金

南宋时

祝穆、马远等将这里名为“三潭印月”

从此成西湖十景之一

不过

东坡所立三塔

并非现在的三塔

旧址也不在现在三塔的地方

据志(史)书记载

那时的南(三)塔在苏堤的第三桥

就是望山桥左侧

中塔在第四桥

也就是压堤桥的左侧

北塔在第五桥

也就是东浦桥的左侧

三个塔之间相距很远

东坡所立的三塔

在明弘治年间

(也)就是公元一四八八年至一五零五年间

被当时的杭州地方官捣毁

仅留下了三个塔基

明正德三年,公元一五零八年

杨孟瑛复竣西湖

连这三个残存的塔基也都被掘去

明朝万历三十五年

公元一六零七年

当时的钱塘县令聂心汤忽发奇想

想在西湖里面建造一个放生池

于是就仿东坡募民浚湖的故事

取葑泥在湖中堆放一个小岛

又在岛外筑一条环行堤埂

使其(它)成为“湖中之湖”

作为放生之所

这就是小瀛洲

他为了恢复三潭旧迹

于明天启元年

公元一六二一年

又在堤南湖中

重建了三座石塔

从此

这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湖

墙内交交牙牙

竹节千竿

桥的这一头

有康有为题额“竹径通幽”

在九曲的回廊上行走

被日光投射的身影

一个伟岸,一个纤弱

仿佛是当年的康有为

在西湖上

执西湖船娘之手

共饮朝花夕露

许是沾了西湖水的灵秀

一个二八年华的西湖船娘

竟叫叱咤风云

显赫一时的清末维新派领袖

已经年近七旬的康有为

一见倾心

并且害了相思病

不久

有好事者撮合

康有为终于在丁家山

迎娶了西湖船娘为七姨太太

那已是清末民初的旧事了

被延长的时空

被渲染的情爱

总有在曲曲折折中落尽的时候

于是走过黛瓦碑亭

走过人生的精彩

在九曲的另一头

到达彻悟的彼岸

不必言说,彼此意会

“我心相印”

是禅语,是理解,是一切走过后的释然

庄子说,唯道集虚

虚,心斋也

一段鹤发红颜的恋情,是风月

湖心亭上

湖山似画,别有风月

湖心亭

小小岛屿,月照波心,太虚一点

又因为外在全湖中心

旧时有湖心平眺一说

最初

岛的面积很小

万历二十八年

公元一六零零年

增广此岛

四周叠石,植以花柳

同时加建了喜清阁

经过这番经营

这个原来颇为荒凉的小岛

顿时成了游览胜地

游人望之如海市蜃楼,烟云吞吐

明朝的张岱说

恐腾王阁,岳阳楼无其伟观也

清朝时

湖心亭曾大修一次

康熙还亲临岛上题亭额“静观万类”

题楼额“天然图画”

到了孙子乾隆辈

对西湖的喜爱和祖上康熙一脉相承

那次乾隆御驾湖心亭

又有墙头千叶桃

风动落花红簌簌

乾隆心动

随手写下了“虫二”二字

皇帝说

有谁能知朕的心意

众大臣一时无语

乾隆为大臣的才疏学浅正待发作

那一旁的纪晓岚却不紧不慢地说了四个字

风月无过

正如中秋月夜的三潭

恰恰是因为石塔本身建构上的虚空点

使天上的一轮月亮

在透、漏之中

幻化成无数个月亮

吸纳了无边风月

这种虚幻却又真实的月夜美景

是对“唯道集虚”哲学观的物化阐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文化风景名胜-杭州西湖十景之雷锋夕照

 




[全屏欣赏]


 

 

雷峰夕照

夕照山上一道以雷峰塔为中心

由塔影、青山、湖光、

夕阳组成的美景

旷达的西湖南面

南屏山印证了雷峰塔

以苍凉的砖塔之身

寄托了吴越王恢弘的江山社稷理想

四百多年间

雷峰塔持守夕阳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正值圣贤孔子诞辰二千四百七十五年之际

雷峰塔轰然倒塌

雷峰塔倒之后

鲁迅曾预言

将来在民康物阜的时候

雷峰塔还会再造的

公元二零零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新建雷峰塔举行盛大落成典礼

三天之后

灵隐寺、普陀山、法喜讲寺

的几位高僧共同主持了

佛螺髻发舍利供奉法会

雷峰塔供奉的佛螺髻发舍利

和陕西法门寺的佛指舍利

北京灵光寺的佛牙舍利

合为世所罕见的佛门圣物

雷峰塔影消失了七十多年之后

重新塔起金轮

历尽黄昏

塔,起源于印度的建筑形式

伴随着佛教一经流入中国

民众就赋予(了)它种种文化隐语和象征

高耸突兀,直插云天

直拔向上的艺术形象

将人的视线和思维引向奥秘的苍穹

启发人对宇宙无限的感受

体现了至高的宗教精神

雷峰塔的精神价值

伴随着神话《白蛇传》的流传而衍生

当法海将白娘子扣入金钵

镇压在雷峰塔下

雷峰塔成了宋绍兴年间佛性的符号

而白娘子则是人性的写实

残阳血色下的雷峰塔

融合在宗教和神话的氛围中

作为一种时空景观

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

成为西湖建筑文化史上的千古绝唱

隔窗,依稀可见的

是一个王朝的岁暮

残缺的莲瓣须弥座

浮雕九山八海

还有那青苔石癣的长廊

无不指证那个风雨飘飘摇的时代

公元九(百)七(十)五年

吴越王钱弘俶的宠妃黄氏喜得贵子

那时 南唐后主李煜

因为一阙虞美人,命赴黄泉

同样境遇的不国主吴越王朝也是摇摇欲坠

就在这惶恐之际

黄妃得子

钱弘俶似乎从中看到了江山前途

于是造雷峰塔感恩佛主

雷峰塔名为皇妃塔

又因为塔处在当时的西关门外

故又有“西关砖塔”之说

雷峰塔初建时

计划造十三层

因财力不敷

只造了七层

塔初建成

又去掉两层

最后改建成五层八面砖塔

在西湖著名的三塔中

雷峰塔虽然不及六和塔壮丽雄伟

气象万千

但比起对岸那纤细瘦削的保俶塔

它却显得颇为雄壮

这三座古塔命运不尽相同

六和、保俶二塔岁迭遭毁坏

都是随毁随修,虽历千年

却仍风姿依然

只有雷峰塔在明嘉靖年间

公元一五二二年至一五六六年

被入侵的倭寇纵火焚毁后

再也没有修复

火劫后的雷峰塔

仅留下一个被烧成赭色的塔心

从此颓然苍老

顿改旧日风貌

有人把它比作醉眼惺忪的醉翁

也有人把它喻为正襟危坐

暝目入定的老僧

这就有了

雷峰颓塔紫烟中

潦倒斜曛似醉翁 一说

雷峰塔建成后

无论是劫前的抖擞雄姿

还是劫后的龙钟老态

它都给西湖平添了许多风韵

每当夕阳西下

落日将隐入山际之时

南望雷峰

在岚翠掩映中

塔影横空,满湖金波

媚冶艳丽,仪态万方

所以自南宋以来

“雷峰夕照”就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塔倒塌后

在砖孔内发现藏有《宝箧印经》

印经开卷文写着

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王钱俶造

此经八万四千卷

舍入西关塔砖

永充供奉,乙亥八月等语

此经出土后

远近传为奇迹

很多流入上海及日本

当时杭州商会会长王芗泉

得到了一个完整经卷

大井巷懿(yi)文斋裱画店主人许某

便借来仿刻了一幅木版

刻工甚精

印刷出来一模一式

毫不走样

此板并不冒为赝品

乃为复制品

补助流传,有益无损

当时连裱价在内

每卷只售银币一元

价廉物美

销售颇广

购买这幅经卷木版挂在堂前

这在当时的杭州城里

成了一种时尚

雷峰塔

以它独有的魅力

在中国历代文豪们心中

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徐志摩说

我不爱什么九曲

也不爱什么三潭

我爱在月光下看

雷峰塔静极了的影子

我见了那个

便不要性命

这是审美的雷峰

在诗人心中的那不可动摇的地位

当《白蛇传》中的法海

作为一种强权的象征

出现在神话故事中

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

作为佛教信徒的法海

为什么会在成型于

宋代的神话故事中

作为负面形象出现呢

当汉代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

一经衍生出中国的佛教法门

并在民间广泛流传时

佛教信徒始终以

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形象出现的

连玉皇大帝都指斥

多事的法海和尚形象的出现

从一个则面反映了当时

人们的宗教崇尚和道德趋向

宋代

尤其是到了南宋

道教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这就是法海和尚成了邪恶势力

象征突现出来的社会背景

如果说雷峰塔是

“雷峰夕照”的标志

那么 蕴涵在“白蛇传”

神话传说中关于生命意识的觉醒

和对永恒与自由的理想追求

则是“雷峰夕照”精神的眉眼

天宫开启,訇然作响

地工无语,豁然开朗

当人站在雷峰塔顶的中心

仰望天宫

不能不叫人遐想

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精辟

雷峰新塔是继承和创新

历史和现代

自然和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一座绚目的“文化塔”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文化风景名胜-杭州西湖十景之断桥残雪

 




[全屏欣赏]


 

断桥残雪

仿佛一个悲剧故事的结尾

以残缺的形式

将曾经的完美

完整地再现出来

西湖十景大都以山水情致动人以心

但是断桥残雪

却是以悲剧的力量慑人心魄

断桥残雪

凝聚太多悲剧的元素

实在是悲剧精神砌垒的风景

既非桥断

又何故偏偏称为断桥呢

断桥荒藓涩,空院花落深

那时苏堤尚未筑成

孤山茕(qiong)立

白堤是由城里去孤山仅有的路

断桥是第一桥

也是进入湖中的第一桥

可能是言路绝之桥

和孤山相映而称断桥

这是第一种说法

还有月色释雪说

明末张岱在《西湖寻梦》中写道

堤上遍植桃柳

树皆合抱,行其下者,枝叶扶疏

漏下月光,碎如残雪

以解释“断桥残雪”之名

再有一说

雪后初霁

登临宝石山上

遍地银装

湖光碧澄

皑皑白堤如练

少倾

东方日出

映照湖山

迎日桥面

枳雪融解

致使断桥顶面露出一痕

好似长长白练至此而断

这时青枝竞秀,积雪未消

远处丛山,一片琼瑶

这是关于“断桥”的第三种说法

断桥残雪的久负盛名

不仅因为雪景绝佳

还得益于神话传说《白蛇传》

如果说雷峰塔是

《白蛇传》悲情故事的结局

那么断桥则是

《白蛇传》悲剧诞生的地方

那一日

在四川峨眉山修道千年的蛇仙

思凡下山,到了杭州

万花如绣翠缤纷

行行遥望钱塘边

这化为白娘子的蛇仙

竟贪婪起人间天堂的美景来

行至断桥

一心想在人间寻夫的白娘子

一眼相中了许仙

于是

就在断桥

白娘子作法下雨

那许仙果然如预料之中前来借伞

最终促成了一段人、仙之间的姻缘

白娘子虽然嫁夫生子,舍命救夫

终了还是没能得到人间的幸福

白娘子的悲剧命运

在残阳血色的雷峰塔下

凝练成一种悲剧精神

在《白蛇传》的故事中

爱和死,永远一致

求爱的意志以

甘愿赴死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白堤另一端和断桥遥相呼应的

也是一座桥

这西冷桥

借了一个歌妓而流芳

这歌妓

因为花月其人可铸金

叫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

因此

南齐以后,慕才亭下

一千多年前的诗人李贺

有“幽兰露,如啼眼”的墓歌

就连那当下任杭州剌史的白居易

也在慕才亭下

叙说“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这轻吟浅唱

走过唐宋

走过元明清

成就千载芳名留古迹的格局

一直到今天

人们还在讲述西冷的六朝韵事

那一天

家住西冷桥畔的钱塘歌妓苏小小

乘着油壁车

和京城官僚之子阮郁在西湖边不期而遇

四目相对,一见倾心

不日

那阮郁就登门求婚

娶了小小为妻

那一天

是一千多年前的南齐时代

然而

苏小小最终在抑郁之中命归黄泉

到死 都不明白

那去了京城的郎君

为什么一去杳如黄鹤

再也没有回到西冷桥畔

苏小小的人生悲剧

是一个审美的生命

在韶华青春时的悄然陨落

诚如鲁迅所说

悲剧就是将(有)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

毁灭给人看

断桥残雪所在的白堤

一端的断桥

承载着《白蛇传》的分量

另一端的西冷桥

蕴涵了苏小小的风月

而白堤

就是白居易悲剧人生的人格化身

白堤

所以叫白堤

是杭州人以自己的方式

表达对白居易永远的敬慕

西湖的水

旱时干涸,雨时横流

白居易为杭州人修筑钱塘湖堤

疏通城中六井

其实白居易主持修建的湖堤

在宝石山东麓向东北延伸到武林门一带

今天的白堤

在白居易任杭州剌史之前已经存在

但是

怀念白居易的情节代代相传

原来的白公堤随着城市的变迁消失了

人们就把桃柳相间的湖堤认作了白堤

白居易爱杭州的切切之情

浓缩在他的诗篇中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有哲人说

悲剧的美感,在于所展示的生命之美

不是出自逻辑或道德名词的判断

或理性的衡量

而是那(一)种强烈的生命力自身

断桥残雪

一条白堤,两座名桥

像是一部翻开的史书

它让我们读到西湖的情怀

西湖的梦想

西湖的过去和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新十景_11吴山天风

 

 




[全屏欣赏]


 

吴山天风

俗话说

无“井”不成“市”

井是解读吴山天风的一把钥匙

吴山是被井水滋养的山

吴山是井里的吴山

吴山脚下的路

有大井巷和小井巷

吴山脚下的井

多过二百四十眼

是诠释吴山的一条捷径

更是吴山文化特质的象征

《儒林外史》第十回中

吴敬梓以马二游吴山线索

将当时吴山的市井风貌勾勒得栩栩如生如生

翻井吴山的历史画卷

市井百姓,江湖八门

是吴山天风的人文元素

如果说西湖是一种士林文化

那么井里的吴山

透出的则是一种

处于西湖边缘的市井文化

从城隍阁极目眺望

越过绿意葱茏的树林

一面是被填埋的南宋太庙遗址

另一面是曾经穷奢极侈的皇城

皇宫宅院的地基上

竟然孕育出一朵中国市井文化的奇葩

着实有些令人诧异

吴山

春秋时吴国的南面疆界

为了和越国区分

称为吴山

吴山西起“万株松树青山上”的万松岭

东至于“城上高楼接天霞”的镇海楼

也就是鼓楼

是宝月、峨眉、紫阳、七宝、云居等小山的总称

吴山山体蜿蜒起伏

绵延数里

在杭州城墙没拆的时候

是城内最引人流连的胜地

然而就是这城里的吴山

到了山顶

却可以看得见沧海的日出

钱塘江江上的帆影

西兴的烟树

城里的人家

有史料说

当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时

吴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一个岬角

那时

在这个海湾捕鱼的渔民常在这山上晒网

所以初名叫“晒网山”

春秋时

吴越争霸

越战败

杭州市区属于吴国

后来吴王夫差屈杀吴国大夫伍子胥

沉尸于钱塘江中

吴人可怜他

就在这里立祠纪念

因而吴山又有“伍公山”、“胥山”之称

五代时

武肃王钱鏐又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城隍庙

从此杭州人统称这里为城隍山了

吴山天风所以入新西湖十景名目

是因为在中国市井文化的发展史上

吴山占有一席之地

南宋偏安杭州后

市井文化的一天成就

就是将娱乐商品化

是这一历史演变的前沿舞台

小锣书先前叫“锣先锋”

以唱为主,兼有说白

这一行的鼻祖要算杜宝林

他能编善唱

往往上午发生在杭州的新闻

下午就成了他说唱的内容

民国十三年也就是一九二四年

大军阀孙传芳攻占了杭州

这年正碰上杭州大旱

西湖水干和雷峰塔倒塌两件事

杜宝林就在“小热昏”说唱中

巧妙的把这两件事和孙传芳联系起来

说孙传芳就是

当年镇压白娘娘的法海和尚转世

书说到精彩处

忽然停了

叫煞住

为什么

卖这个关子

是为了卖梨膏糖

小锣书就是在说唱和叫卖声中

实现了娱乐商品化的历史过程

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这种地方艺术逐渐在民间衰落下来

新建成的河坊街

商铺鳞次栉比

这些酒楼茶馆是

市井人生休闲文化的集大成处

观赏性娱乐的介入

促成了市井文化的丰富多彩

正是最具观赏性形式的庙会和街艺

创造了市井内部的默契

庙会借神的名义

实际上是平民集娱乐

贸易、祭祀、休闲于一体的

综合性市井活动

当市井活动一旦在自然景致

这道天然画慕上生动起来

吴山的市井

便有了从骨子里透出的风雅情韵

极目阁

沉香暗动

雕栏玉砌

回廊环绕

这个名字

流淌着唐朝王之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灵感渊源

登阁远眺

才见得高楼广厦陈述今生今世

转眼间

江水风帆西湖烟雨直叫人顿首往事前尘

巫山十二峰

一组平地崛起的峭石

这组峭石生得奇特

玲珑削瘦

如山峰林立

人们拿它比之长江巫峡的十二峰

笔架、香炉

棋盘、象鼻

玉笋、龟息

盘龙、剑泉

牛眠、舞鹤

鸣凤、伏虎,形态逼真

公元一七二八年,清雍正六年

浙江巡抚李卫在此建亭

题额为“巫峡峰青”

现在亭虽然不存

但这组峭石却一如往昔

感花岩上“第一峰”

是北宋大书法家米南宫的手笔

原三茅观附近的岩石上

也刻有“吴山第一峰”五个字

“昊山第一峰”出典于完颜亮的诗句

北宋时

著名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

极状杭州的繁华和西湖的美丽

金主完颜亮读后

垂涎于杭州

顿起投鞭渡江作南侵之想

这是公元一一六一年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完颜亮密谴画工施宜生潜入杭州

画了一张西湖图

带回去做成屏风

并画上自己的像

策马立于吴山绝顶

上面题诗

万里车书盍会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

立马吴山第一峰

灯火家家市

笙歌处处楼

城里的吴山

西湖边的市井

与纯粹的市井文化相比

少了一点江湖气息

多了一点风雅品位

这就是吴山的市井

市井的吴山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新十景_12满陇桂雨

 




[全屏欣赏]

 


 

南宋词人柳咏在《望海潮》中

描绘繁华钱塘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就是这纸上赞花的词

竟然引得金人问鼎,胡马南窥

公元一一六一年,金正隆六年

十一月初八丙子

金主完颜亮

几次南侵未果之后

再次将觊觎化为行动

在采石督兵渡江

结果被宋中书舍人

虞允文组织的军民击败

完颜亮最后被部下杀死在桂花树下

桂花情结

从此一了百了

这是历史

然而桂花那不能不叫人爱的样子

却已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完颜亮对于桂花的爱

是垂涎于被桂花装点的江山的话

那么历代文人对桂花的爱

则是出于对桂花本身的折服

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

对桂花也是情有独钟

在《湖山怀旧录》中

他这样描述从杭州人嘴里听来的情形

秋草半黄,堆金缀玉

满山桂子烂开,桂树延绵四五里

偶来此地,如入香海

每值月白风清,万籁俱寂,云外香飘

距山十余里人家得闻之

桂花历来被杭州人所青睐

一九八三年

由市民投票

桂花被选上了杭州市市花的宝座

满陇桂雨

就指的是满觉陇,石屋洞一带的桂花

以香飘十里之势

成为杭州赏桂胜地的景点

每到秋风送爽

桂子飘香之际

杭州人便三 五成群

到满觉陇赏桂喝茶

满觉陇

因为吴越时建的佛寺满觉院而得名

满觉陇也俗称满家弄

明朝以前就盛产桂花

是西湖的赏桂胜地

同是喝茶

满陇桂雨和龙井问茶这两大品茶胜地

喝茶的方法不尽相同

满陇桂雨喝茶

不仅品龙井茶

还要在茶水中加入桂花

叫做桂花龙井茶

和茶水相陪的小食

也都带上了桂花

有桂花糖、桂花年糕、桂花藕粉等等等等

秋风乍起

枫叶翻红

当龙井的茶事渐渐清淡下来时

满陇桂雨的茶事猛得热闹起来

杭州人爱将林黛玉式的美女

叫做桂花身体

桂花那叫人怜、叫人爱的模样

立刻生动鲜活起来

满陇桂雨的茶事

不象龙井问茶

四季都有

这里的茶事

一年一季

只有在秋天

桂花盛开的时候

茶事才热闹一阵

这享受

稍纵即逝

倒是应了桂花骨子里的特性

与满觉陇相距一公里

有石屋洞在石屋岭南麓

岭畔冈峦重叠,树木丛杂

岭上矗立着一座敞亭

名为石屋亭

坐在亭内

透过枝叶扶疏的绿树

可以看见风姿绰约的西湖一角

元朝诗人徐集孙有咏石屋岭诗

阁峭寒云护,岩深野水闲

石屋岭上就有苏东坡题名的摩崖石刻

所以徐集孙又有

“玻仙留墨在,姓氏有无闲”的诗句

过去

这里有一座五代时吴越王所建的大仁寺

因为寺内有石屋洞

所以人们习惯称它为石屋寺

解放后重修石屋洞时

拆去寺宇

改建成了一座幽雅园林

进入大门

是一个占地三亩的庭院

园中右侧

在桂树掩映中

建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桂花厅

左侧靠粉墙处

筑有一座朱柱黛瓦的半亭

跨过亭旁的圆洞门

可以通向另一个芳草如茵的幽静院落

有“南山第一洞天”之称石屋洞

洞中有洞,洞洞相连

摩崖石窟就深藏洞中

五代后晋开运元年

也就是公元九百四十四年

洞内最先开凿了石刻造像

此后又先后在四周洞壁凿五百十六身罗汉

中有释迦佛像

石室洞石窟造像在宋代和清代都被损毁过

到文革期间

更是被当作“迷信”

被破“四旧”凿毁

一九九五年

石屋洞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

现在看到的这些石刻罗汉

采用的是清嘉庆年间

也就是一七九六至一八二零年

常州天宁寺从杭州净慈寺引去

模渍入石的样本

样本代表了国内五百罗汉造像的最高水平

十里香海

几度秋去秋来

这苍老的桂花树

这年年复活的桂花子

这无影无踪的桂花香

是由怎样的沃土培育

又是怎样的雨露滋润

那喝茶的人

也许从来不曾想过

踩在他们脚底的

是一千多年前魏晋六朝的艺术

摩崖石窟石屋洞的摩崖石窟造像

和慈云岭等摩崖石窟

为同一时代的石窟艺术

为什么传统上重“道”轻“器”的民族

自汉魏以后如此青睐摩崖石窟

汉末魏晋六朝

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混乱

民众最痛苦的时代

在社会动荡,政治黑暗

儒学衰微的汉魏之后

迎来了士人时精神追求

和审美自觉这一时代的来临

这一时期

中国社会文化

渴求一种寄托信仰的形象

佛教虽然主张“法身无相”

但是为众生说法

又必须“托形象以传真”

魏晋审美哲学的意象说,形神论

以及“神与物游”等思维观念

促进了造像艺术的发展

在“天人合一”传统思想观念的引导下

摩崖石窟和自然山林相通融的

宗教艺术精神得以高扬

寓意了儒、释、道同于天地山岳

永恒不朽

满陇桂雨

满纸不见一个香字

却通篇弥漫着馥郁

它所蕴涵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人文精神

就像它的名字

不见弘扬

却从悠远的历史

向现在和未来强劲地蔓延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新十景_13玉皇飞云

 




[全屏欣赏]


 

玉皇山北向西湖

南近钱塘江

东接凤凰山

西连南屏 大慈诸山

山体挺拔高耸

山顶常有云雾绕飞

如若在晨雾舒展

宿雨初收之时

登上西南角的登云阁

但见脚下烟雾轻浮

乱云飞渡

江湖、山峦、平畴

一片迷蒙

玉皇飞云景目由此而生

玉皇飞云的神韵

非有淡定高远,厚重淳古之心

莫能领略

晴云时的玉皇山

春云如白鹤

其体闲逸,和而舒畅

夏云如奇峰

其势阴郁,浓浓叆叇而无定

秋云如轻浪飘零

或(如)若兜罗之状,廓静而清明

冬云澄墨惨翳

玄溟之色,昏寒而深重

玉皇飞云

如雨、如尘、如烟、如气,似有而若无

如果说

山以水为血脉

以草木为毛发

以烟云为神采

故山得水而活

得草而华

得烟云而秀媚

那么玉皇山那一份

苍古而不失活力的秀丽

完全得益于山颠飞云

玉皇飞云

事实上是中国传统文化

崇尚“气”之意象的缩影

天地氤氲

文物化醇

有山岳峰岭

必有烟雾云蔼

那云

轻而为烟,重而为雾

浮而为霭,聚而为气

是山川之气的总和

林海亭

玉皇山的门户

即使人间四月芳菲尽

这里依然山中甲子无春夏

或许得了云气滋养

就是秋天

山岭两边依然草木葱茏

拨开飞云

玉皇山随处可见吴越遗韵

南宋典章

慈云岭南坡

白云飞渡

两龛石窟造像

赫然袒露山间

公元九百四十二年

五代后晋天福七年

工匠们在堪舆宝地笼神龛

这两尊神龛

是西湖诸多石窟造像中

最古老 最精美的石刻艺术之一

一九六三年

玉皇山麓还发现

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刻星图

盖在五代昊越国王钱元瓘的墓顶上

全图以北极为中心

外面刻四个同心圆

最小的一圈直径四十九点五厘米

表示北极附近常年可见的界限

内(一)刻拱极星

有四个星座

每个星座由邻近的若干颗星星组成

它比世界公认的最早的石刻星图

公元一二四七年

南宋淳佑七年的苏州石刻天文图

还要早三百年以上

慈云岭上

古台芳榭

飞燕蹴红英

才有吴越弦瑟

又闻南宋云和

一道山岭

两朝帝王的郊台

足可见玉皇山气韵中非凡的天质

倒是那登云台

吴越王祭天之地

几经更名

数度沧桑

直到清代

一位高士在这里建起慈云道院

从此一锤定音

整座玉皇山也随之成为杭州的道教胜地

这慈云岭右侧

有紫来洞飞座半山间

最抢人眼的

要数洞口的倒挂绝壁

这窄窄的石阶

仿佛有着魔力

竟叫人变得顽固

执意要从绝壁的这(一)头去往另一边

台阶已经光可鉴人

也难怪

这上面

毕竟烙了一千多年的脚印

这是一方风水宝地

要不

南宋的皇帝何以要选在这里躬耕

凭栏俯瞰

越过习翠枝树梢

南宋籍田,八卦田

中阜规圆,环以沟塍

至今不紊

遥想当年

南宋皇帝

只贪恋隔江犹唱后庭花

何曾思虑过稼穑的艰辛

所谓“躬耕”

不过是骗骗人的把戏罢了

不过

那八卦阵田

倒是给后人留下了一道赏玩的风景

取了“天一生水”之意的天一池

建于清朝

和七星缸有异曲同工之处

曾经有方士说

玉皇山乃离龙之祖

因此杭州城里多火灾

清雍正年间

浙江总督兼巡抚李卫

听信方士之言

铸七只大铁缸置于山腰

按北斗星象排列

缸外壁浇注符簶

内注满水

每到初一十五

就派人上山省视

水浅则注满

取坎治离龙之意

用以消弭杭城火灾

玉皇山所以不能和灵隐、三竺一样兴盛

就是因为它的高

它的狐峰独立

不和其它的低峦浅阜连接在一起

特立独行之士

孤高傲物之辈

大抵不为世谅

终不免饮恨而终的事例

可以以玉皇山的冷落来证明

而飞云缭绕的玉皇山

多少年来

却始终如一

春山澹治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静而台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新十景_14云栖竹径

 




[全屏欣赏]


 

云栖竹径

素以深山古寺,竹径磬声而称胜

清代西湖十八景

就有“云栖梵径”一目

云栖在五云山之西

山高坞深

气爽地湿,林茂竹密

旧传山上有五色瑞云盘旋

经久不散

云栖竹径意出于此

云栖竹径

四时如画

春天

破土竹笋

枝梢新芽

一片嫩绿

夏日

老竹新葟

千株攒簇

万棵摇曳

秋天

山含古木

黄叶绕地

夹径萧萧

冬日

翠竹镶玉

飞鸟啄雪

三国魏末

七个思想文化的先行者

集结畅游竹林

越名教而任自然

非汤武而薄周孔

竟至湮没了“正始之音”

这七人

就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

竹林玄学昭示的林下风流

形成了一道旷古未有的精神文化现象

深刻影响了中国哲学、文学

和美学史的发展

竹林七贤虽远在中原白鹿山

从未杂指云栖竹径

但是一千多年来

这竹林精神

似滔滔江水

从中原流入江南

植根于云栖竹径

云栖坞自古有三宝

方竹、楠木和灵芝草

这方竹看上去圆融

其实生有棱角

《方竹铭》称颂说

行方而知圆

虚怀若谷

劲节可风

潇洒不俗

这做派

正是竹林七贤以自然为哲学底蕴

放任狂诞人格姿态的形象写照

黄花深巷

红叶低窗

那是四百多年前的一户杭州人家

这个博士弟子

俗姓沈

名祩宏

他的书房里放置一顶

乌纱帽和一顶僧帽

每当他带上乌纱帽引镜自照

就自语“不象 不象”

戴上僧帽再照

就连说“象(啊)象(啊)象”

有一天

偶然失手打碎茶杯

忽然醒悟

于是

世相一笔勾销,作歌寄意,弃而专事佛

喜欢云栖环境清幽

更是受了竹林精神的感召

沈祩宏于是在此结茅居住

他终日默坐

在胸口挂一块铁牌

上写“铁树若开花,方与人语”

新篁旧竹几度

等到铁树开花那(一)日

这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沈祩宏

已经成(就)为莲池大事

云栖的竹径

深渊悠长

曲折回转于翠竹和大树之间

这小道

是清康熙时的御道原状

中间为米色平整石板

两侧用小碎石弹砌

在碎石和石板之间

用黑砖镶出两道黑线

黑线以内的石板路就是御道

专供皇帝行走

其他人众

不论是高官贵戚

还是布衣百姓

都只能行走在黑线之外

假如擅自进入

就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公元一六八九年

清康熙二十八年

云栖竹径临幸康熙御驾

康熙此后又三到云栖

赋诗题额

赐大竹名为“皇竹”

时隔四十三年

乾隆南巡来杭

六到云栖

一入云栖

洗心亭和洗心池

跃然眼前

沿着竹径再往上

就是回龙亭

回龙亭以北有双碑亭

过去亭里有康熙、乾隆御碑各一块

因而得此名

从云栖竹径到双碑亭

竹子渐次退却

古树群落凸现

双碑亭的北面

竹径的尽头

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下的

就是遇雨亭

相传康熙皇帝游历到这里时

遇到一场大雨

于是康熙干脆坐在亭中欣赏美景

“遇雨”名字由此而来

亭内立有康熙诗碑

钱江风雨促前旌,竹树缤纷细草萌

夹岸黎元瞻拜切,频施膏泽惬民情

坚贞可以配松柏

劲挺可以凌霜雪

清瘦可以顶寒风

淡泊可以拒蜂蝶

高节可以干云霄

虚心可以友顽石

中国历史上爱竹成廦的不乏其人

晋王子犹称自己“不可一日无此君”

苏东坡则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画家文与可为了画竹

不避风霜雨雪

终日细心观察竹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姿态

结果任意挥洒

神形毕具

被苏东坡称为“胸有成竹”

郑板桥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把心都扑在了竹上

结果总结出了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的画竹经验

云栖的山石碑亭竹枫和五云山相接

五云山

在西湖群山中

仅次于天竺峰、白云峰的第三座高山

虽是高山之巅

却有一马平川地

四周竹树环绕,芳草如茵

过去在这座山顶上有一座古朴的真际院

又叫五云寺

创建于公元九百六十六年

北宋乾德四年

旧时的盛景

今天尚存的还有古井三口

银杏树一株

这三口古井也很奇特

虽处于山顶却大旱不涸

泉清水洌

山顶的银杏

也是西湖著名的古树之一

大可五人合抱

高达二十一米

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树龄

现在这棵树虽中空却仍枝繁叶茂

而且树内生树

是西湖古树中最为奇特的一棵

登五云山远眺

层层山峦如大海波涛汹涌

不禁令人想起

遥望远岫青千迭

满山林木自妖娆,的诗句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新十景_15九溪烟树

 





[全屏欣赏]


 

九溪烟树

泛指九溪十八涧(那)一带

九溪十八涧的名字

张岱在《西湖寻梦》中解释说

因溪流九折而出

因而得名

其实

所谓九溪

是因溪水自杨梅岭发源后

两路水系

一路沿杨梅坞山麓顺流而下

一路自老龙井沿溪谷深涧奔流而来

两路溪流在流经途中

汇合了东西两边的青湾、宏发

方家、百丈、唐家、佛石、云栖

渚头、小康等九个山坞的溪流之水

“九溪”之名

就出于(自)此

而十八涧

是指九坞溪水之外

涓涓溪流

不知道有多少

十八

言数量极多之意

这些细流汇入九坞溪流之后

一路穿绕林麓

湍急下泻

统汇集于九溪茶室之前

形成了这里山环水绕(山绕水环)的独特景色

九溪烟树

虽然不见一个山字

郁达夫却到出了其中的秘密

九溪的好处

不仅在水

还在于山

在于这“青翠还像初春似的四山”

关于这点

比郁达夫早半个世纪的俞曲园

更是做了绝妙的描述

他在公元一八七三年谷雨那天

与陈竹川、深兰舫游九溪十八涧后

题写了“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的传世楹联

半个多世纪前

一个秋晴的下午

郁达夫和朋友在九溪十八涧小坐

那天行得特别快的是那轮秋日

早就在西面的峰旁躲去了

谷里虽掩下了一天阴影

而对面东首的山头

还映得金黄浅碧

似乎是山灵在预备

去赴夜宴而铺陈着浓妆的样子

郁达夫昂起了头

正在赏玩着这一幅

以青天为背景的夕阳秋山

忽听见耳旁的老翁以富有抑扬的

杭州土音计算着账说

一茶 四碟 二粉 五千文

这一串话有诗意极了

就回头来叫了一声说

老先生你说啥话语

我说 你不是在对课吗

三竺 六桥 九溪十八涧

对上了一茶 四碟 二粉五千文了么

许是因为山水的滋养

一个茶农的话语

竟也充满了意境

历史上

在西方

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文化传统

强调人对自然地统驭 主宰 超越

以及以物理学为中心的自然科学的发达

山水等自然世界

仅仅被当作实用和被征服的对象

而在中国

以山水为主的自然世界

自魏晋以来就被当作一个艺术观照

审美愉悦的对象

在西方自然科学发达的社会

自然山水被科学 理性所分解

而在我们的农业文明古国

人们把山水当作一个

充满生机 气韵浑然的整体

同体于自然

进入物我冥合的境界

九溪烟树

草木蔚秀 人烟旷绝

幽阕(que)静悄 别有天地

自非人间

九溪十八涧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知道 水往低处流

水流具有强烈的冲刷搬运作用

假使地面非常平坦

雨水降落即成为一薄层 “面状水流”

顺着地面的原始倾斜流动

当遇到障碍就会向两边扩散

并在土粒石子间的空隙集聚起来

产生水流较为集中的“股状水流”

从而加大了冲刷力

使地面出现小沟

并逐渐形成长形的凹地

地面水又会沿着凹地周围的斜坡

向中心部位集中

成为许多 “线状水流”

水流集中到一定程度后

就发生下切

水流切出

从而形成一个如漏斗状的盆地

盆地以下一段

由于两侧水流的汇集

也逐渐形成线状的沟谷

水流夹泥带沙冲出谷口

岀谷后地势趋于平缓

泥沙沉积呈扇面形的 “洪积扇”

这就是一般多次分支的

山区溪流形成的概略

九溪十八涧穿绕在葱茏起伏的峰峦间

上有漏斗状龙井盆地

中有线状谷沟

下有洪积扇堆积体

穿越龙井泉的断层

向龙井漏斗状盆地伸长

在棋盘岭到狮峰的一个南北走向断层

也穿过盆地

地下水经这些砂岩破裂带

在龙井盆地交汇

而四周山岭坡面上无数细小水流

同时向盆地中心汇集

这便形成了

“万壑争流下九溪” 奇妙景观

郁达夫和茶农对完话

付账起身

向右走上了去理安寺的石砌小路

理安寺原名法雨寺

相传为五代时的吴越王所建

南宋时

理宗赵昀游幸这里时

曾在寺中祈祷 “国泰民安”

故改名为 “理安寺”

明弘治四年

(也)就是公元一四九一年

寺宇被山洪冲毁

直到明万历年间才于重建

清咸丰时 又被毁

同治后又才渐次兴复

过去寺(里)内藏有来自印度

斯里兰卡等国的

舍利子和贝叶经

等佛教中的珍贵文物

寺内法雨岩下的法雨泉

是由岩上渗出的泉水下滴而成的

明朝诗人吴之鲸

曾称颂此泉之清洌甘美

实出虎跑之上

理安寺后的山岩上

过去还有松颠阁 符梦阁等胜景

这两个阁都建于明朝

明朝书法家董其昌为松颠阁书额

现在这些都是刚刚新修建完工的

古人说

山之姿态 得树而妍

山之骨骼 得石而苍

山之营卫 得水而活

九溪十八涧兼而有之

正如 “大象无形” 一样

西湖景致中

九溪烟树

是一个比较寡淡的景点

没有圣贤墨宝

也没有恢弘的寺宇

有的只是自然的山山水水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新十景_16黄龙吐翠

 




[全屏欣赏]


 

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

有黄龙洞

黄龙洞中有贴泉池在悬崖间

龙口喷水

珠帘倒挂

这就是黄龙吐翠

清代杭州二十四景中

有黄龙积翠一目

黄龙吐翠脱胎于此

据《西湖游览志》记载

过去夏雨初霁

常有神物黄龙蜿蜒卧于松上

所以称为黄龙洞

有一个传说

说的是南宋淳佑年间

江西黄龙山有个

名叫慧开的禅师来此结庵

一日忽雷声震地

山后一块大石头豁然裂开

清泉涌流而出

人们以为这是江西黄龙山的黄龙

随着慧开和尚一起居留在这里

从此就把这里称为“黄龙洞”

慧开字无门

所以又叫“无门洞”

黄龙吐翠从最早的佛教之地

演变成道教胜地

又发展成为今天的民俗文化公园

始终可以寻得其中地龙脉

贯穿着龙地主题

黄龙洞“无处不龙”

头门两侧蓝底金字楹联

黄泽不竭 老子其犹

意思是说黄龙的口泽不竭

也寓意黄龙山慧开禅师的教泽不竭

同时又可以理解为自黄帝以来

道统延绵如深泽不竭

堪称妙语双关

《史记》记载

孔子曾就“礼”向老子请教

事后孔子说

鸟 吾知其能飞

鱼 吾知其能游

兽 吾知其能走

至于龙

吾不能知

其乘风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

其尤龙耶

从全联的内容看

有兼颂佛道两教的意味

从楹联的字面上看

上下两联都有意识的把“龙”字隐去

特别是下联

不仅没有写成“老子犹龙”

而且

不惜句子结构上的不完整而

写成了“老子其犹”

可谓造语奇特

隐去“龙”字

寓意老子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既强化了黄龙吐翠头门的象征意味

又渲染了道观的神秘气氛

孟科娟在黄龙洞这道头门里

进出已有八九个年头

她天天在这幅门楹下面走过

但未必知道其中的含义

对于她来说

黄龙洞禧园中的禧园台

江南梨园模式仿造的戏台

成了她人生的全部舞台

这里每天上演经典越剧折子戏

这些越剧戏迷是这里的老常客

他们或对酒当歌

或喝茶赏戏

或抒发雅兴浮生偷闲 暂忘世事

方能获得禧缘

台上的人唱的忘情

台下的人听得动情

古色古香的禧园

隔着“九龙窗”

九龙窗寓意漏窗

是园林艺术中的一种表现手法

也就是利用墙上的敞窗

一来扩展墙的空间感

二来沟通墙外的景物

同时给游人提供步移景异的动态结构

看这些蟠龙翻腾的姿态

有一种要破窗而出的气势

园里有清吟阁 行云楼

一和阁 栖鹤斋 文缘阁等古朴的小楼房

有茶馆 棋会 书画 酒坊

泡茶的水

恰是杭州四大名泉之一的

黄龙洞白沙泉

黄龙洞现存的格局

和主要建筑 山石 水池等

是在一九二二年

广东道教会的众道友出资修葺(qi)的

黄龙洞的假山

全部用浑重的黄沙石

依天然山势叠砌而成

为西湖假山洞景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假山(的)半腰是人工砌成的山洞

称为“黄龙古洞”

内奉石刻黄龙祖师像

山顶为“卧云洞”

雾气弥漫

飘飘渺渺

投缘池中的六个古装孩童

分别代表

财缘 情缘 姻缘 文缘 仕缘和子缘

抬着古铜币中间的四方孔

称投缘孔

大家有什么心愿

只要心里默默祈祷

然后就投币

假如投中中间的方孔

即为有缘

投中的越多

说明缘分越深

二门 “积翠仙馆”

正对主殿

原为奉祀太清道德天尊老子

举行法事大典的太清宝藏

现在已经改成 “月老祠”

正中月老雕像

手执尺牍和红线

慈眉善目

为百姓指点姻缘

历史上苏杭一带都有月老祠

香火很旺

黄龙洞的月老祠是

国内文革后首个恢复重建的

祠内还放有

清代著名文学家俞曲园等人

搜集创作的一百条姻缘签

全文大都出自

《诗经》 《左传》等

文辞华丽

有“诗签”之誉

这套诗签经过专家重新考证 注释

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姻缘签

方竹园里

有“黄龙童子”雕像

走出方竹园

正对面是黄龙洞的传统主景

一个苍劲古朴的黄色大龙头

口吐清泉 下注入池

这就是当年慧开和尚求雨时

巨石开裂 清泉喷涌的地方

泉石旁一块玲珑山石

刻有 “有龙则灵”

背面刻 “水不在深”

引自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

黄龙洞洞天福地

本是道教文化的产物

而今却和佛中之缘结庐

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儒释道

三教合流的文化特征

黄龙洞成为道教的洞天福地

绝非偶然

这和道家思想尊崇老庄

极力主张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有密切联系

就象越剧清婉的曲调

如今已成为黄龙洞不可或缺的

元素一样

禧园也已成了孟科娟人生中

举足轻重的组成

她说

同样唱戏

在禧园的台上

和其他剧院的舞台上

感觉就是不一样

在禧园

总是唱得很投入 很用情

她以为

或许

这一生都离不开禧园的舞台

走不出黄龙洞的山界了

许多年过去了

那些天天来听戏的戏迷中

有一些熟悉的面孔不见了

又不断有新的面孔出现

他们依然一早就等在禧园

找(一)个好座位

直听到太阳下山

方才散去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 西湖新十景_17龙井问茶




    [全屏欣赏]


    龙井问茶

    是杭州人的一种生活喜好

    一道杭州人生活习俗的风景

    上龙井的路有许多条

    三聚亭是其中之一

    三聚亭

    是地名 也是一座街亭的名字

    《西湖志》中记载

    位于云栖和梅家坞的岔路口

    因为是梵村 云栖和天竺三条路的汇合处

    所以得名三聚亭

    公元一七五二年

    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杭州

    西湖四面群山起伏 松篁交翠 林茂花香

    皇帝一时高兴

    就在路边一处亭子停下车马

    赏山阅水

    这个亭子 就是“三聚亭”

    一个龙井村茶农

    恰好赶上了皇帝御驾

    赶紧跪请皇上顺道去龙井村的农家

    尝尝明前新茶

    那个朝代

    龙井村的路 “天竺已幽阻 风篁更盘纡”

    三聚亭

    恰如暗夜中的灯

    引导乾隆的脚步入了龙井

    一壶龙井香茶

    啖之淡然似乎无味

    饮后觉太和之气

    弥沦乎齿颊之间

    那好口感

    乾隆再也不能释怀

    到龙井喝茶

    享受自然山水风光

    北宋时的杭州就已经很成风气

    当时一些豪门贵族 文人墨客常常为之

    直到“三聚亭”偶遇御驾

    龙井茶被乾隆降旨为贡品

    明前龙井

    在齿间余香缭绕

    乾隆对龙井茶的欢喜之心

    还没有满足

    喝了茶不算

    还要将茶树看个明白

    面对满山坡的翠绿

    满肚子诗文的乾隆

    钦点了十八棵茶树

    而今

    多少年过去了

    岁月沧桑

    龙颜不再

    而十八棵御茶树却依然青葱

    三聚亭

    是旧时龙井茶农进杭州城的唯一出路

    对居住在狮峰山背面的

    梅家坞茶农来说

    更是走出大山的必由之路

    八十四岁的茶人梅大德

    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

    清末年间

    由他的爷爷梅春洪创建的

    “春记茶庄”

    在梅家坞收购第一担茶叶后

    就是经过三聚亭

    买卖做到杭州城

    到了大上海

    到了广袤的东北

    如果说

    乾隆皇帝临幸龙井村

    是日后龙井茶成为贡品的契机

    那么

    “春记茶庄” 则是梅家坞茶农

    第一次突破狮峰山的桎梏

    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向自由贸易的生产方式

    迈进的第一步

    梅大德喜欢来三聚亭

    他常常在黄昏的夕阳中

    看见年轻时的自己

    在一个又一个(的)春季

    把在梅家坞收购的大批茶叶

    经过“三聚亭”

    运出大山

    说到龙井茶的炒制方法

    还是和乾隆有关

    乾隆下江南

    每次都到天竺 龙井和云栖等地

    看茶农采制龙井茶

    多次品尝之后

    皇帝佬儿得出结论

    龙井茶的“无味之味 乃是至味”

    他顺手摘了鲜叶

    夹在书中

    回到皇宫后取出一看

    茶叶被压成扁形

    但芸香四溢

    毫不逊色

    龙井茶从此就按照乾隆的意思

    改变炒制手法

    形成了现在独特好看的外型

    龙井产茶

    起始于元代

    龙井茶有“狮龙云虎”之别

    就是指狮峰 龙井 云栖 虎跑等地

    所产的茶叶

    其中以“狮峰龙井”为最

    色绿 香郁 形美 味甘

    人称“四绝”

    龙井茶好

    不仅因为天赐良田和山泉

    更重要的是得了人文的滋养

    乾隆御题 “龙井八景”

    为人们增添了品茗的话题

    公元一零七九年

    北宋元丰二年

    高僧辩才禅师从天竺回老龙井寺养老

    立清规张贴在寺内

    殿上闲话

    最久不过三柱香

    山门送客

    最远不过虎溪

    他在寺旁建了 “远心庵”

    因此也被称为 “远公”

    独处其中

    苏东坡在杭州当官时

    专程往龙井相访

    走时

    辩才相送

    边走边谈不觉已过了虎溪桥

    左右急叫 远公 送客已过虎溪

    辩才闻声 举头一看

    身子已在风篁岭下

    辩才笑道

    杜子美有云 与子成二老 来往亦风流

    从此

    改虎溪桥为过溪桥

    还建了过溪亭

    以纪念这段佳话吧

    龙井村有三口 “龙井”

    关于正宗的龙井究竟在哪

    至今没有结论

    从范围上划分

    龙井有两个

    风篁岭前称为里龙井

    也叫下龙井

    过风篁岭为外龙井

    也称老龙井

    现在里外龙井都还完好的存在

    里龙井在龙井茶室

    也就是过去的龙井寺内

    是一个圆形泉池

    外龙井一说在翁家山北坡

    井圈上至今留有 “龙泉”

    “葛洪遗迹”字样

    另有一说

    是十八棵御茶坡地后面

    原胡公庙旁边山崖边的一个水池

    石壁上至今留有“老龙井”字样

    还有叫人看不明白的是龙井泉

    它天下无双的绝妙处

    是用一(根)棒棍搅动井内泉水时

    水面上就会出现一条分水线

    仿佛游丝一样不断在水面上左右摆动

    然后慢慢消失

    春记茶庄

    留给梅大德老人许多追忆

    一九五七年

    春记茶庄

    旧址辟为周总理纪念馆

    茶庄没有了

    梅大德还是把一张无形的茶叶

    交易网传给了侄子辈

    而今

    他们通过电话做茶叶买卖

    因为三条路汇合处而得了

    好名的三聚亭

    从松篁掩映中小路边的亭子

    变成了现在无遮无拦

    朝天大路旁的亭子

    而今

    喜欢来龙井问茶的

    不独为杭州人

    就是上海 苏州和南京人

    也喜欢在周末

    赶到龙井来喝茶

    毕竟

    地域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

    即使城市不同

    但同样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润泽

    龙井问茶的流行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常青于大众的

    一个缩影

  •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10 23: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