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44|回复: 13

[汇编] 探索发现 八集大型文化纪录片《问道楼观》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3-7-3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3-7-4 09:40 编辑
 
 
  
 
大型文化纪录片《问道楼观》是曲江影视继《大明宫》《法门寺》之后推出的又一部人文历史力作。
 
该片以老子在楼观台著写《道德经》的过程为故事主线,
 
全篇八集共分八个主题——《经出终南》《百经之首》《无为而治》《以奇用兵》
 
《国教为道》《大美无形》《养生之道》《道妙永恒》。
 
整部纪录片将历史人物(老子)、人文景观(楼观台)、自然景观(终南山)三位一体,
 
将道法自然的风范贯穿于具象画面之中,创造出仙风道骨的诗意,演绎了发人深省的思想,
 
通过镜头宣传楼观、介绍西安,制作精良,大气恢弘,不失为中国当代纪录片的翘楚之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3-7-4 09:41 编辑
 
 
其解说配音的情感、字腔、音效融为一体,更凸显了文本之悠远高深的意境……
 
在炎热夏日,这不失为开启心灵的精神佳作,仅闭目聆听即可心静气爽……
 
特把这部悦心增智、美不胜收的好片链接至此,与朋友们共赏纪录片作者们慧眼慧心演绎的国学经典..... {:1_496:}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3-7-4 10:38 编辑

第一集 经出终南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d99e08bb-b84f-48d2-8d1f-22989f7f2c32&AutoPlay=false


这是终南山中一道不算巍峨的山岗,两千五百年前,一位孤独的老人来到这里留下一篇五千余字的经文飘然而去。从此,这里便有了道院,有了仙人。千百年来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山谷中,老人写经的历史已渐渐变成了传说,但道的精髓由此传承下来。伴随着漫卷的云雾升腾变幻赋予了这里一种波澜不惊内敛含蓄的独特气质。因为那位老人后世的访道者将这里奉着心中永远崇仰的精神圣地。因为那部经文所有的中国人都将这里视为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诞生地。老人的名字叫做李耳,经文的名字叫做《道德经》,而这里就是终南山古楼观。

公元前771年,周王朝的都城镐京被来自西方的犬戎攻陷。姬宫涅,这位一生崇尚爱情的周天子在呼吸停止前的一刻也没有想到为了博得眼前没人的一笑,他付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毁掉一座城市,葬送了一个王朝。骊山脚下的连天烽火如同一位孤寂的舞者独自在空中摇曳,遥望着那座已经覆灭的王都,同时也宣告着一个礼乐天下的结束。不过,已经雄踞华夏二百七十五年之久的周王朝在这场可怕的劫难中并没有灭亡,而是东迁到洛邑开始了新的统治,史称东周,但是赫赫宗周的威名却随着镐京城一起灰飞烟灭。各国的诸侯开始崛起,周天子仅仅成了一个尊贵的称号再无法拥有往昔的权力。古老的中国大地自此迎来了五百年的动荡岁月,而中华民族则在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从童年走向了成熟。

两千五百年前的终南山一片苍茫,这郁郁葱葱的群山千万年来安静而祥和,与身旁滔滔流水的渭河一起默默守望着关中大地。一天,一位名叫尹喜的中年人来到了这里打破了终南山守护了许久的宁静。尹喜是于东周王庭中的一名大夫时任函谷关关令,此时的东周王朝经过两百余年的苦苦挣扎,已经变得孱弱腐朽。混乱的朝政让尹喜心灰意冷他不愿继续在这个乱世中随波逐流。

公元前517年,尹喜离开了函谷关来到西方秦国的终南山中避世归隐。在一片地势绝佳的山麓上,尹喜搭建了一座草楼。这位对于未来有些迷惘的王室官员开始将目光从正在经受苦难的大地投向了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两千五百年前的天空,清澈而透明,灿烂的银河悬挂于大地之上,尹喜将尘世的烦恼抛诸身后感悟着天地交融的灵气陶醉于星起星落的无穷变幻。如果不是一个历史的偶然恐怕尹喜的一生都会自得其乐于楼观的天地之中。

这是一个初夏的凌晨,在隐隐的雷声中,尹喜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绚丽景象。东来的紫气让尹喜大惑不解,因为他熟知天象,所以他知道紫气象征着圣人。天上的意象预示着会有不凡之人从东方而来,而这位圣人会是谁呢?尹喜的心中没有答案。为了迎接来自东方的圣人能够当面聆听他的教诲带着满心疑惑的尹喜结束了隐居的生活从终南山的草楼回到了自己的任所——函谷关。

尹喜日夜守望在关楼之上企盼着圣人的到来。一天,斜阳西赤一位皓首白须的老者从东方来到关前。尹喜心中知道,他等候的圣人到了。出关相迎的尹喜恐怕并不知道他与老者的这一次会面竟会引出中国历史上一段最负盛名的佳话,紫气东来的传奇由此而生。这位老者就是后世中国人家喻户晓的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

根据当今学者的考查进行推测,公元前571年,老子诞生在涡河北岸的陈国相地也就是今天中国河南省和安徽省交界的地方。据说老子的几代祖先都是贵族曾担任过各国的史官,这样的家庭背景对老子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幼年的老子,聪颖好学,举止言谈中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沉静。不过到了老子这一代李氏家族的家境已经衰落,想要依靠家族的力量为老子寻得一名优秀的老师,在当时看来似乎有些遥不可及,但是一个天才的诞生总是离不开命运的眷顾,老子也不例外。一天一位老人来到老子的家乡发现了老子独特的气质,老人从这个有些早熟的孩子身上看到了惊人的悟性和对于知识的强烈渴望,于是老人便收老子为学生并且分文不取,义务地为他开启了一扇通往智慧的大门。这位老人就是出国的大学者商容。

商容是所有关于老子的史料中唯一有过确切记载的老师,虽然有关商容的生平史料中也没有说明,但从日后老子的成就来看这位善良温和的老者在那个贤者辈出的时代里也必定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古籍《高士传》中曾记载了商容与老子的一段对话。

“经过故乡时要下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经过故乡要下车这是表示不忘故乡,不忘根本的意思。”

“从高大的树木旁边经过要小步快走,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这是要求我们要尊老敬老。”

年幼的老子在师从商容的数年时间里不仅学到了宝贵的知识,还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老子人生的起点为他瑰丽而又波澜壮阔的将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557年,十五岁的老子为了能够得到更高层次的修习,开始了游学生涯。老子从家乡来到东周王朝的国都——洛邑,此时的洛邑远没有旧都镐京的威严大气,但因典籍的众多让这里成了天下读书人的圣地是春秋一座思想最为自由开放的城市。当时有一位学者称“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

在老师商容的推荐下老子拜见了周王室中掌管文教的官员顺利进入周朝官办的学校,太学。太学是当时天下的最高学府,汇集了许多学者贤人治学严谨而开放,思想通达而自由,在这里老子除了认真研读传统古代经典外还四处求教,学习了天文、地理、人伦等方面的知识。伴随着洛邑城里的晨钟暮鼓老子的学业日益精进。十年的太学生涯让老子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睿智的青年。

公元前547年,老子凭借着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的学术才华,于东周王庭中担任守藏史一职,地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兼国家档案局局长,掌管天下的图书典册和重要文档。浩若烟海的典籍和先贤著作,让渴求真理的老子如鱼得水,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书籍使自己的内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在这一方斗室之中,老子以书为伴一待就是数十年。

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国大地正处在一个礼崩乐坏,战乱频繁的时代。周王室日渐衰微,诸侯间互相争霸,百姓苦不堪言。连年的战乱和残酷的社会现实使醉心于先贤王道中的老子也不得不将视线转向了民间,他深深感受到百姓的疾苦和贵族的残暴。这一切促使老子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作为一名精通礼制的学者老子最初的政治思想是希望周王室恢复王权让整个国家回到礼乐统治天下的时代,但是此时的周王室能够找回逝去已两百多年的荣光吗?看着钟情于歌舞美酒的周天子,老子心中矛盾的期盼着。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宴请晋国大臣籍谈,在觥筹交错的席间周景王借着鲁国敬献来的酒具向籍谈所要其晋国的贡品来,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籍谈尽然已晋国很少接受过周王的赏赐为理由拒绝了周天子。关于这次宴会也许只是周景王无数宴会中最为普通的一次,但是他却让负责记录周王一言一行的老子对振兴周王室地幻想彻底破灭。自觉失了颜面的周景王气愤异常,他列数了王室赐给晋国的器物,讽刺世代掌管典籍的籍谈是数典而忘其祖。堂堂周天子不思进取,向诸侯们乞讨度日,王朝的威望已一落千丈,不可挽回。

一个怎样的法则才能够真正使土地变得宁静,使人间变得太平而生命的意义又在何处呢?在一片迷惘中老子开始了对天地间真谛所在的探寻。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诞生。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还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老子认为《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代表着宇宙中所有事情的阴阳平衡,揭示了自然界阴气阳气的运行,彼此消长与转化,生生不息而又无穷变幻,而这正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的诞生让古老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道理性的光芒,这是东方文明在思想文化上的一次大觉醒。此时的老子因其独创的道家思想已名闻遐迩声波海内被天下人尊称为智者,不过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就是智者也不能改变其命运的坎坷。

公元前516年,周景王驾崩。王子姬猛与王子姬朝因为争夺王位的继承权在王室内互相搏杀。经过一番血腥的战斗,王子姬朝被逐出了王宫,不过不甘心失败的姬朝为了报复将要继位的周天子,他洗劫了周王朝中最为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一大批保存了数百年的周朝典籍被抢掠一空随着逃亡的姬朝一起流散到楚国,这是周王朝自迁都以来最为巨大的劫难。数个世代积攒下的文明记载连同周王朝那残存的辉煌一起荡然无存。空空如也的守藏室仿佛掏走了老子对周王室的最后一点眷恋。老子知道守藏室毁了他与周朝的缘分也尽了。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史记》上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一个孤独苍老的身影沿着邙山南麓往西边行去离开了中原故土,从此不再回返。

当尹喜得知顺紫气而来的圣人就是名闻天下的老子时心中不胜欣喜,因为尹喜知道如果能够得到这位贤者的指点他将会解开心中所有的困惑,但老子对尹喜的求教不置可否,尹喜心中十分焦急,因为他知道这位老人即将隐世,聆听智者的教诲只此一次,不容错过。不过一个偶然的事件让尹喜的问道之心有了转机。由于离开洛邑过于匆忙老子忘了带关蝶,依照周律没有关蝶不准过关,这正好给了尹喜一个绝佳的机会。

《史记》记载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从《史记》描述的内容来看尹喜似乎是在强迫老子著书,可是从五千言《道德经》的一字一意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至高的境界必定是在最愉悦的心境下一气呵成的,哪里会是被逼出来的呢?让我们大胆的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

“先生认为,道是一切万物的本源吗?”

“道生于混沌元气,元气产生阴阳,阴阳混合成万物,它们既无形存在而又按一定的法则运作,延绵不断,无穷无尽。”

“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先生将遁世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先生之智著为书?喜虽浅陋愿弃官求学追随先生。”

公元前516年的一天,正式辞官的尹喜悄悄离开了函谷关,他与老子向着自己曾经结草为楼的终南山西行而去。从这时起,终南山与老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注定了终南山与中国道文化相交相融的历史宿命。关于老子对终南山的第一印象我们今天已不可得知,但我们不难去猜度来自平原地区的老子在面对这片巍峨雄奇连绵不绝的大山时,心中那激荡汹涌的澎湃之情。这里常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山顶让老子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那一排排层峦迭嶂的巅峰或许就以为着自然的高远至境。在与天相接的绝顶修身问道才是自己最终的理想。

公元前516年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年,而位于终南山由尹喜所营造的楼观也注定要成为世界文明史上最值得记忆和追寻的地方。两千五百年前终南楼观上那一盏光焰黯淡的青灯将注定成为照亮人类理性文明进程的不灭光焰。伴随着终南山中那飘忽不定的山岚雾气,老子书写下那足以令后人敬仰与骄傲的第一行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3-7-4 12:21 编辑

 

问道楼观(二)百经之首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c1446c4f-e82d-459a-806d-9f3ff73f82ff&AutoPlay=false

  

 

    

公元前399年的一个黄昏,苏格拉底在雅典的监狱里喝下了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过这位被德尔斐神坛称为最有智慧的人在合上双眼的时候心中并没有遗憾。因为苏格拉底知道他的学说不会因自己的死亡而终结,而是会随着学生们的传播影响到希腊各个城邦。在爱琴海两岸他将成为一个传奇,但是苏格拉底并不知道早于他117年前的古老中国有一位老人用睿智的思想创造了一个更为辉煌的传奇。就在这座群山环绕的古楼观之中曾经升起过一道哲学的曙光照亮了整个东方的天空。

楼观说经台的夏天是个多雨的季节。烟波浩渺,雨雾交融,群山壑谷尽掩于茫茫的云雾之中。一条条清澈的小溪自河谷中蜿蜒而下汇集到终南山北麓的渭水之中,滋养了这条孕育出华夏文明的伟大河流。

两千五百年前同样就在渭水的岸边,老子曾伫立于此。他望着奔流不息的河水思索着有关道的真谛。清晨的渭水之上升起一层淡淡的水汽如梦如幻,让老子不禁想起了八年前在另外一处水边他与一个年轻人的对话。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也不知该于何处。”

“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融为一体。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这是自然的规律,为什么要悲伤呢?”

“我是担忧当今天下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而不治,所以感叹人生短暂来不及建功立业于世啊!”

这位感叹时光飞快流逝的年轻人就是被后世中国人奉为万世师表的圣人儒家思想的创始者——孔子。

“仲尼,为什么不学习水的品德?”

“水有什么品德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

“先生此言使丘顿开茅塞。”

公元前524年的春天,二十七岁的孔子携同弟子南宫敬书一路颠簸着进入周都洛邑。孔子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观看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学习道德之规。因此拜访熟于礼制的王家守藏室之史老子,便是此行最重要的安排。在王宫中的祭祀殿内中国历史上两位享有盛名的思想启蒙者见面了,但是老子与孔子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想象中智者间的妙语连珠、机锋相对,而是在浑厚的编钟声中两人肃穆不语。因为教授周礼在那个古老的时代是最为庄严而神圣的仪式。周礼的规则和严谨深深打动了孔子,他在这以推崇等级严苛细节而著称于世的一套行为中看到了希望。在孔子的心中也许只有恢复周礼才是这个混乱迷惘的时代里唤醒人心安定天下的必由之道。

白奚教授:“对于当时的世道啊,这个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有共同的感受就是都是天下大乱,或者天下无道,但是这个原因他们的理解又不一样。孔子认为这个主要是由于周礼的破坏,礼崩乐坏。因此他认为,如果恢复了礼乐文明为礼乐制度,那么社会就会回到原来比较好的状态。”

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曾这样记述过老子对孔子的告诫。

“老师,这金人身上刻着‘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

“这些字的意思是说做人要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密藏不让别人看见,虽然富有却像什么也没有;德高的君子往往像个愚钝的人一样,毫不外露。”

“可是现在这个时代礼崩乐坏,只有广大士子挺身而出去不折不扣地恢复周礼,让人们懂得仁义,这才能让天下安定啊!”

“其实宣扬仁义,只会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混乱。仲尼,如逢时则可一展胸中之抱负,如不逢时则应顺自然之理,不必以己之身强托于人。”

王立群学者“儒家是讲究尊卑等级,因为他认为,只有个人和整个社会都严格地按照尊卑等级来做这个社会就安定了,一旦这个等级秩序被打乱了,这个社会就会动乱。”

对于孔子恢复周礼的执着和坚决,老子没有更多地苛责,反而是孔子的温良谦恭敏而好学让他赞叹不已。在老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个有为的青年才俊如同一只智慧的凤凰。

“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凤鸟之文,戴圣婴仁。”

三个月的周礼学习转瞬即逝,老师与弟子到了分别的时候,老子将孔子送到城门之外。

“我听说富贵的人送别人金钱,我不富不贵,没有钱送给你,只有几句话权当作送别的礼物。当今世道,聪明而深察的人,他之所以遇到要丧命的灾难是因为喜欢嘲笑别人的缺点。为人之子别以为自己多么高明,为人之臣别以为自己多么了不起,希望仲尼你能够牢记。”

孔子带着兴奋而又失落的心情离开了洛邑。兴奋是因为问礼的收获,失落则是源于老子的劝告,而老子此时却隐隐预感到了孔子那崎岖坎坷的未来。

孔子从洛邑回来后将自己关在房中整整三天没有说话。他的学生很奇怪就问老师是怎么回事。孔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丝线去钓它,能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乘风云上天的。我见到的老子他就像龙一样深不可测啊!”

这时的孔子对于老子所说的道虽然信服但还不能完全领悟,因为他还年轻需要用岁月来打磨自己的理想。

公元前516年,当老子应尹喜之请在终南山传授道德五千言的时候,孔子也正乘坐一辆马车急匆匆的奔向齐国准备向齐景公宣讲自己的经世之学。在临淄的齐侯大殿之中,孔子面对着虚心求教的齐景公侃侃而谈,第一次提出了恢复周礼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国理论。孔子本人的卓绝才华让齐景公大加赞赏,但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却丝毫没能打动想要一心恢复霸业的齐国大臣。孔子在无情的现实面前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失败,在离开临淄城的那一刻,孔子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大道隐没了”这或许就是对老子当年教诲的一种怀念吧。

晚年的孔子曾这样总结过自己的一生,他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求学到三十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孔子二十七岁时问道于老子,在随后的三年中对老子开示的思悟还是获益匪浅的。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中国进入战国时期,弱小的诸侯纷纷消亡,七个强大的国家开始了天下一统的争夺。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空前绝后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中国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群星闪烁的时代。在漫长而痛苦的社会变革中出现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思想解放、个性张扬,在学术领域互相辩难。因为各种学说的众多庞杂,所以史称百家争鸣。

白奚教授“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出现百家争鸣呢?我想主要是由于社会上的不统一。没有一个专制的王权,所以这个思想,人们的思想受到的制约比较少,思想比较开放,比较活跃。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思想家们都提出来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纷扰而自由的乱世里,孔子的儒家学说日趋发展壮大,门生信徒遍布各国。他的著作语录也开始被世人奉为经典。但是儒家汲取道家思想的脚步却始终没有停止。

公元前290年,临淄这座曾经让孔子失意的齐国都城里发生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在以学术氛围自由开放著称的稷下学宫里即将展开一场由齐王自主持的争辩。辩论的双方,一位是鲁国大学者孟轲,一位是来自赵国的年轻士子荀况。不过他们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名称那就是儒家门生。这是一场关于儒家思想如何吸纳道家思想的辩论。辩论的题目就叫天道言人事。

白奚教授“从孔子到孟子,他们这个天都有神秘的道德属性,到了荀子这里呢?这个天就被还原成了自然之天,这样一种思想之源就明显受到了道家自然观的影响。”

辩论中,荀况凭借着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驳斥了孟轲以人道为本的理论。在齐王与众士子的一致评判下,荀况赢得了辩论的胜利,让他成了儒家门派中新一代翘楚。而这场辩论最大的成果就是正式宣告着儒家思想将对道家理论进行系统地吸收与融合。自此以后儒道相合,儒家本体理论的构建中有了道家思想的印记。

在东方哲学建立的初期,道家学派和儒家学派以其浩瀚的聪慧和绝伦的思索为中华民族打开了一道人文思想的大门。老子与孔子,这一龙一凤,一正一奇,共同构建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几千年来它一直滋润着中华文化成为了所有中国人身上无法割舍的文化基因。

王立群学者:“在中国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间,儒道两家始终是互补的,甚至于包括在一个人的身上。他可能青年时期是儒家思想为主,道家思想为辅的,但是到了他的晚年,他可能道家思想为主,儒家思想为辅了。儒道两家的思想历来是互补的。”

在先秦时代,荀况是第一个将道家思想引见给世人的学者。不过第一个为老子著书立说的人却不是他,而是他身边最为出色的学生——韩非。

公元前234年,身为秦国客卿的韩非被同窗好友李斯诬陷谋反,盛怒之下的秦王嬴政将他投入死囚。蒙受不白之冤的韩非不甘心命运的捉弄,他渴望活下去,因为创造一个法治的天下是韩非平生最大的梦想。就在这个时候,李斯在他的面前出现了,这个以狡诈著称的秦国廷尉对韩非说只要他写出最优秀的策论就能够得到秦王的赦免。幼稚而天真的韩非再次相信了自己的同窗。在幽暗的牢狱之中,心存希望的他将胸中的才华全部释放出来,写下了数篇传诵千古的精彩文章。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解老》和《喻老》。

老子所著写的道德五千言在先秦时代的名称就是以老子的名字命名的,而在东汉道教建立之后,这本书才改名为我们今天熟知的名字《道德经》。《解老》和《喻老》正是流传至今最早解释《道德经》的文字。韩非在这两篇文章中用寓言体的方式揭示了《老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其中我们今天熟知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就是在诠释《道德经》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不过福祸相依的人生哲理很快就降临到韩非自己身上。由于韩非写的策论文采四溢,见解高远,李斯看到后心中十分妒忌,昔日的同窗成了今日李斯心中最为害怕的对手。在一个深秋的夜晚,他亲手为韩非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凄凉的句号。

公元前233年,为了防止秦王会再度起用韩非,李斯以秦王的名义赐给韩非一杯鸩酒结束了这个战国最后一位大家的生命。韩非的死不仅是学者个人的悲剧,还是这个大动荡的时代里最后的挽歌。

公元前221年,分裂了五百年的华夏大地归为一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帝国——秦建立了。在这个新的国家里,皇帝代替了神的地位。皇帝的意志成了天下臣民行为的唯一准则,任何敢于挑战皇帝权威的思想都被视为异端邪说。

公元前213年,随着一道圣旨从咸阳皇宫中发出,中国历史上一次惨烈的文化浩劫开始了。奉秦始皇的命令,天下除农书、历书、秦朝史籍、法家学说以外,所有学派的著作统统烧掉,与此同时四百六十一名以儒家门生为主的士子被一同送向了死亡。一扇由诸子百家开启的思想自由大门从此关闭,百家争鸣的开放时代也一去不返。但是以果敢暴虐著称的秦始皇并没有将老子的《道德经》列入焚毁之列,因为秦始皇知道他眼前的这份竹简,三百年来已经随着众多学说的借鉴和学习融入到了世人的血液当中,无论多么大的权力都无法将道的精神抹去。

白奚教授:“那老子这个道的概念的提出,或者围绕道建立的这个哲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哲学有一个飞跃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哲学它的理论思维水平得到了一个极大的提高。因此老子这个道的学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上的一个最高成就。”

这里是楼观的说经台。相传老子曾在此处为尹喜讲经说道,说经台的得名由此而来。

历史的沧海桑田已让我们看不到昔日高台巍峨的踪迹,唯一不变的就是这颗存活了两千六百年之久的银杏古树。它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两千多年来它随遇而安、无为无欲,聚集了终南山的灵气,也见证了历史的荣光。根据当时学者们授徒的惯例,尹喜在楼观南方约千米的小丘上筑起了一座高台恭请老子为其传道。这是历史上老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公开宣讲自己的道家学说。与当时各学派有所不同,老子的讲台之下没有成百上千的学生门徒,仅有弟子尹喜一人,但是老子并不知道他的思想在此后的两千五百年里将会影响着一代代想要寻求真理的人们。

关于老子讲经说法的具体过程,今天已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去想象当老子面对着终南山中的渺渺雾气感受着天地之间的浩然博大时,他的声音必然在悠远的天际回荡。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这如同天籁般的声音中,这座海拔只有五百九十米高的山梁同老子一起成为了令后人不断追寻的哲学之巅。终南山古楼观的名字在以后的岁月里传遍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3-7-4 12:20 编辑

 

问道楼观(三)无为而治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9d5f2797-1ac4-4112-9721-90e445f15156&AutoPlay=false

 

 

 公元前89年,西汉征和四年,六十七岁的汉武帝对天下颁布了一道诏书。诏书的内容让大臣们非常震惊,因为这是一封亘古未有的皇帝《罪己诏》。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

汉武帝的一生是在无比自信和骄傲中度过的,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位以雄才大略著称的皇帝写下了《罪己诏》,又是什么让他追悔不已?这或许是一次皇帝的心血来潮,也或许是一个庞大帝国反思的开始。

公元前202年,乌江边的一抹鲜红让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终于有了最终的结果。布衣出身的刘邦击败了时代贵族的项羽成了整个天下的新主人。一个全新的帝国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史称西汉。然而此时的刘邦并没有得到一个帝王应有的快乐,因为他知道自己接手的是一个怎样的天下。

陈静研究员:“西汉的建立是在长期的战乱之后,社会非常凋敝,民不聊生。凋敝到什么程度,那《汉书 食货志》有一个形象的表述,叫做自天子不能具驷醇,将相或乘牛车。这句话的意思是连天子都配不齐四匹一样颜色的马,而将相呢马车都没有,只能乘牛车。”

初生的汉帝国贫穷而脆弱,塞外匈奴的阵阵马蹄声又一次一次地让整个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如何才能使这座刘姓江山强大起来,刘邦和他的臣下门非常迫切地需要寻找到一条途径,但是有效的治国之术在哪里呢?刘邦眼前并没有现成的答案。这是史书中从未记载过的一天,也许是一位或几位我们今天已经不知道是谁的大臣来到了刘邦面前。他们向自己这位尊贵而又有些不学无术的皇帝推荐了一种新的治国理念。这个理念非常简单只有八个字,那就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这是两千五百年前,老子与尹喜之间的一段对话。

“老师,何为无为而治呢?难道君主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了吗?”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白奚教授:“老子认为天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每一个社会个体,它都有能力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它是不需要外在的力量的干预的,外在的力量的干预不但对事情不好反而会把事情弄坏,所以老子就主张无为嘛。”

“老师,君主究竟应该怎么去治理一个国家呢?”

“治理大国就像烹调小鱼一样,不要经常翻动,不然小鱼就会被翻烂了。”

白奚教授:“小鱼很小很嫩,水分很大。你在烧制的过程中搅来搅去没几下子它就烂了。”

陈静研究员:“其实无为而治也有很积极的表达,就是顺势而为。所谓顺势而为就是各种客观的条件提供给一个作为的可能,然后作为者顺着这个情势而实现他的目标。”

出身市井的刘邦最为人称道的就是拥有极高的洞察力。他认可并接受了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汉帝国的未来就在这一刻变得光明清晰起来。

王立群学者:“汉初实行的这个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是两点。第一是鼓励老百姓去种地,就是恢复农桑,政府要鼓励他;另一方面就是减轻赋税采取了十五税一的办法。用这种办法减轻负担,用减负的办法让百姓的负担减轻。主要是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他才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再生产中间去了。”

在刘邦的治理下,汉帝国开始慢慢恢复元气逐渐发展起来,但真正让无为而治发挥巨大作用的却不是刘邦本人,而是他的儿子和孙子,这就是后世著名的汉文帝和汉景帝。

汉文帝刘恒将无为而治的国策进行得更加彻底。他停止了所有的对外战争不再大兴土木,更不以任何名义干扰老百姓的生活,让民间自由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渐恢复汉王朝终于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祥和景象。日益富裕起来的汉帝国不仅改变了千万百姓的命运,还让一位女人寻找到了自己一生坚守的政治理想。这个女人就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这是一个不为时人所熟知的女人,但正是她让汉帝国始终没有偏离发展的轨迹,亦步亦趋的朝着辉煌的方向走去。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之子刘启即位,史称汉景帝。此时的窦太后业已双目失明,对于她来说坚持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不仅仅代表了她对故去丈夫的爱和怀念,更关系到帝国子民的幸福安乐。在窦太后看来无为而治就是要一切顺其自然,让百姓自己发展,而身为统治者只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匡正就已足够,不能过多的干预民间的生活。

“最高明的统治者民众,只知道他的存在。统治者谨言慎微不随意发号施令,天下之事自然就会成功。”

陈静研究员“无为和自然应该是一对概念,它们所针对的是不一样的,那无为呢?是对着统治者或者说是执政者,或者管理者而言的要求他们少干涉,而自然更多的是代表了一般人的愿望表达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由他们自己来决定,由他们自己来选择。”

窦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坚定的黄老思想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帝国继续执行着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并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经过两任皇帝四十一年的治理,汉帝国终于迎来了太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王立群学者“文景之治的基本思想就是政府要尽量地减少作为,就是采用小政府的做法让老百姓自己去处理自己的经济生活,这样农业生产就会得到恢复。因为政府一旦管事的话必然要加重百姓负担,这是文景之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减轻百姓的负担,从十五税一变成三十税一。”

《汉书 食货志》中对这段时期有过这样的描述:城乡的粮仓都储满了粮食,各级政府财政都有多余的钱财,京师国库的钱积累到巨万连串钱的带子都已朽坏,国家储备粮仓的粮食因为太多只有堆在仓库外面,大街小巷都有马乘母马出行的人都羞与熟人聚会,看守城门的士兵都有好粮好肉吃,人人都十分自爱不敢触犯法律,办事都以义为先。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去世他的儿子刘彻继位,此时的刘彻年仅十六岁,但这是一位充满着雄心壮志的少年。他与垂帘后的祖母窦太后有着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因为刘彻想让自己手中的庞大帝国拥有与其国力相匹配的地位和尊荣,然而年轻的刘彻能够如愿吗?

王立群学者“汉武帝即位初年以后的话,这个时候他的祖母窦太后还在,他急于想推行儒家的这个政策。他重用了当时的一个叫申公的儒生,而且还起用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给汉武帝提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应当说不坏,但是触犯了窦太后。这个建议是什么呢?就是说今后国家有大事皇帝直接处理不必向太后去报告。这一下子把窦太后惹恼了,窦太后一发怒就把王臧跟赵宛罢了官,然后给他们下到监狱中间要治他们的罪。汉武帝这个时候还很年轻,力量还比较单薄,他还没有力量和他的祖母进行较量,所以他做了暂时的妥协。”

西汉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长安城的未央宫中年逾七旬的窦太后度过了自己人生最后的一个黄昏。此时的她本该毫无牵挂,因为一个盛世的帝国已经崛起,大汉的光芒将照耀到四方,但是窦太后心中却忐忑万分,她担心面前那个皇座的主人会用无比的热情将整个国家带入到一个不可知的未来。

公元前135年,一生坚守无为而治的窦太后去世,同时也是西汉帝国统治方针的分水岭。从这一年起整个帝国的国策从无为变成了有为,被后世尊为汉武帝的刘彻要将大汉的雄风刮遍四方。在大漠的孤烟中,大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阴山以北,同时使南方的夜郎南越政权归附汉朝,使得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以后重归中国版图。

汉帝国的威名播照万里,世仇匈奴已被击溃,大汉铁骑所向披靡。皇帝的荣耀与尊严在一次次地征讨攻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汉武帝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可是在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却是一个伟大王朝再也无法背负的代价。

《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过一次战役的得失。公元前119年,西汉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两路大军北击匈奴。卫青斩首近两万,霍去病歼敌近七万,但出塞击敌的十四万军马能回来的却不满三万。从此以后,汉朝因为马少再也不能大举出击匈奴。

王立群学者:“这个打仗的代价一个是死人,战争的死人,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前方打仗,后方要不断运粮食,运送战争物资,这个过程中间也要死很多人。所以史记记载是海内户口这个减半,这个数字准不准确现在不好说,但是至少造成了国内人口的大量地减少。”

公元前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奉命出征大宛,全军二十四万人回到玉门关的却不足两万人,而这一切只是因为汉武帝想得到数十匹名贵的大宛良马。

公元前90年,李广利率领六万大军再次出塞进攻匈奴结果一败涂地,李广利投降匈奴,士卒死亡数万人。

王立群学者:“汉武帝这个四十年对匈奴作战也把从文景以来七十多年来的积蓄几乎在他执政的几十年中间几乎给消耗用尽了,打仗就是烧钱,那么烧钱你肯定从那个军费的开支、军饷的开支,还有战略物资这些的消耗必然就导致这个社会财富的大量的损失,所以到武帝的晚年,国家的财政已经不足以支持战争了。”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六十六岁,他骄傲的内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可是疲惫的国力再也无法支撑新的战争。自此汉帝国中止了与匈奴的战争不再出兵关外。刘彻一生追求的梦想就在这颓唐枯竭的国力中无可奈何地破灭了。

公元前89年,长安城的未央宫里在细雨中一片迷茫,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汉武帝在满心的追悔中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皇帝《罪己诏》,决定停止朝廷苛暴的政策不准再随便征战,全力从事农业生产。不过这道充满诚意的诏书并不能挽回大汉王朝走向衰败的命运,帝国曾经的盛世无法归来。

“老师,为什么有很多聪明的君主最终会失败亡国呢?”

“要想治理好天下而又妄意施政的君主他们为什么会适得其反是因为天下万物不能凭一人的欲望而有所改变,轻易妄为的发号施令让国家处于动荡之中,这注定会让君主失败啊!”

公元前87年,六十九岁的刘彻在苦闷与自责的矛盾中停止了呼吸。他将一生的功过抛诸脑后任由后世评说,但是就在这一年冬天,匈奴人再一次入侵汉帝国的边界给汉武大帝的一生画上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句号。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无声的演变中有为政治逐渐取代无为政治,儒家思想成为历代帝王治国的主要手段,不过老子和《道德经》所流传下来的治国之道却一直没有被世人所遗忘。

公元626年,李世民登上大唐皇帝的宝座成为唐王朝第二任皇帝,年号贞观。就在李世民即位的同一年,来自北方的突厥大军兵临帝国的首都长安。新生的唐王朝立国仅仅八年后就面临着覆没得危机,此时的唐王朝没有选择倾全国之力与强大的突厥人决一死战,因为这时国家的国力薄弱不具备足够的实力与突厥抗争,战事一开必然国毁家亡。李世民选择了老子的思想来解决眼前的困难,他使用《道德经》中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方法来回击咄咄逼人的突厥军队。长安城外李世民独自一人与突厥大军签订了盟约用谈判的方式换回了和平,化解了帝国的危机。度过难关之后,李世民将唐王朝发展的重心放在了恢复国力中,不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国家变得强大呢?李世民苦苦寻找着答案。一天,大臣魏征前来朝见李世民。这位曾当过道士的名臣对苦闷中的皇帝说了这样一番话:“无为而治,德之上也。治国的关键在于一切顺乎自然让百姓自正自化”。魏征的建议打动了李世民的心,自此,与民休息、清净无为的思想成为唐王朝的国策。老子的治国之术为日后帝国的崛起做好了精神上的贮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君王若能遵守道的无为天下将自归安定。”

白奚教授:“老子这个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不妄为,就是尽量地减少那些和避免那些不适当的过多的不必要的这种人的作用,让事物自己发展自成其功。”

唐帝国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下经过数年的发展迅速恢复了国力,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盛世,史称贞观之治。据史书记载贞观年间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贞观四年整个国家只有二十九名死刑犯,到了贞观二十二年死刑犯仅仅有两名。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流存至今的唐人陶俑中接近那个伟大的时代。从他们脸上的安宁和笑容里感受来自大唐盛世的气息。

以道治国,以柔取胜,无为而无不为。唐王朝最终成为公元七世纪的世界大国,这是中华民族的黄金时代。老子的思想再一次为中华文明的鼎盛辉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广保研究员“唐代是很注意用道家的这种理念来治国。这道家理念还是我们刚刚提到的一个就是无为而治,还有一个就是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各文明的挑战。”

在历史不断地进程中,凡是拨乱反正的时代老子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思想就会给统治者以智慧,使天下苍生受益创造文明盛世的奇迹。

两千五百年来,老子的无为而治不仅为中国历代的统治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直到今天对于当今的政治家们也依然具有启迪的作用。

老子在终南山的生活与俗世隔绝,他可能想象不到,他留下的那五千多个字会在未来的两千年中被人们反复琢磨。不过老子懂得自然是深奥不可测,同时又是充满活力的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和理解。

日月风雨,天地万物,这其中没有一件事是神或者人有意识地安排的,但它又是如此的和谐,如此的完美。它来自神秘之处,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智慧去解释它,只知道它具有着让文明一次次涅槃重生的力量,因为这就是“道”。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3-7-4 12:22 编辑

 

 

问道楼观(四)以奇用兵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1ab17b05-4b0d-4c8a-ab14-3b0b2ac1f331&AutoPlay=false

 

 

春秋末期,诸侯间连年的征战和杀戮使田园荒芜民不聊生,古老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大战之后必有大荒。兵者,乃不详之器啊!”

当老子感叹着战争为老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时绝不会想到,就在以后的岁月里由他所创立的道家思想竟会被中国的兵家所吸收成为东方战争艺术中最为精妙的至高法则。

两千五百年前,终南山的楼观说经台和今天一样云雾缭绕。在青山翠谷中独享着一份格外的幽静,但是在终南山的云雾之外却是一个烽火连天充满杀戮和混乱的世界。

自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起到春秋末年三百年中,中国大小战役不计其数,近百个诸侯之国陆续灭亡。战争是这个动荡的大时代里所有苦难和混乱的根源。

“老师,天下纷乱不堪皆因战事而起,那么如何才能消除战争呢?”

“战争是由人的私欲所来,没有过度的私欲才能没有了战争。”

“老师,您是如何看待战争?”

“兵者,不详之器也,不得已用之。”

“您是觉得战争是应该存在吗?”

“我反对一切无道之争,不义之战,不得已为之那是保国为民之战。君子要以天下之大道辅佐君王,不以兵强于天下方能不战而胜。”

李如龙研究员:“老子主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于是就有人很轻易地认为老子是反战主义者,这一观点似是而非。实际上老子并非绝对反战,他主张在不得已时才战。”

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并没有一味的反对战争,而是强调要进行正义的战争,不过只要是战争就会有胜负之分,改如何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呢?睿智的老子为世人提出了一种方法。“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也许人们对于老子的话很难理解,但在老子同时期的一位军事理论家则将以奇用兵的思想进行了最为生动的解释。一句兵者诡道也为今后所有战争的原则做了一个绝佳的注脚。他就是被后世誉为兵圣的孙武。

公元前506年,来自吴国的大军攻陷了楚国的王城郢都。指挥这支军队的统帅是吴国两位著名的将军伍子胥与孙武。在这场战役中孙武与伍子胥共同率领吴国水陆两军六万人充分运用兵者诡道也的兵家理论千里奔袭实施战略大迂回,突入楚国边境迫使楚军仓皇应战。经过五次战争,五战五胜以六万兵力大败楚军二十万人,让这个昔日称雄于天下的泱泱大国三百年来第一次尝到了灭国的危机。

孙武成功地运用了自己的兵学思想和指挥艺术帮助吴国西破强楚称霸于诸侯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孙武所著写的用兵心得更是受到了天下诸侯们的追捧,这就是后世兵家的第一经典《孙子兵法》。

李如龙研究员:“诞生于春秋时期的兵圣孙武,他的军事思想尤其是军事哲学思想正是由老子的军事思想影响而产生。所著兵法十三篇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著作,也是一套饱含着道家精神的哲学典籍。孙武所著写的这部兵书共有十三篇,其中所描述的战争世界里充满着无穷变化。一阴一阳相互转变,不仅说明着形与势的相通,还充满着道家思想中的辩证哲理。

李如龙研究员:“《孙子兵法》同样开宗明义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孙子以兵为国之大事其出发点就是慎战。他的非礼不动,非得不用,非为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充分体现了他的慎战思想,这一点可以说与老子异曲同工。”

关于老子与孙武为什么在学术上有如此相通的地方,老子是否为孙武指点过迷津,历史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两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没有任何资料显示他们有过学术上的探讨与往来。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那个群星璀璨的先秦时代里,两个伟大的哲学家在精神和思想上不谋而合,大道相通了。

当道德五千言从终南山中流传到世间的时候,诸侯们的战争并没有如同老子想象的那样渐行渐远,反而是更加地频繁与惨烈,而老子本人的军事理论原则也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一次足以改变中国历史格局的庞大战役中,老子以奇用兵的思想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公元前262年,天下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杀声震天的韩国长平。战国七雄中武力最为强大的秦国与赵国在这里互相博弈,共计百万的大军都在为一个目标而奋勇厮杀那就是彻底地击败对方。骁勇善战的赵军在最初的战斗中被更加无畏的秦军打得节节败退。经验丰富的赵国老将廉颇坚壁以待秦军以不变应万变让秦军损失惨重,却又无可奈何。赵军的防线坚守了三年,战争进入不分胜负的胶着阶段。此时秦赵两国都已不堪重负经济几近崩溃,油尽灯枯的两国都谋求速战以摆脱困境。

在老子的战争思想中,所谓以奇用兵的奇就是要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尽最大的可能去使用计谋,用最利于自己的方式来取得战争的成果。精明的秦国君臣首先运用谋略来打开缺口为漫长的战争创造新的战机。秦王公开宣称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假借赵王之手换下廉颇将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推向了赵军主帅的位置。于此同时秦王征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统帅近六十万秦军前来作战,这几乎是秦国全部的兵力,不过与赵军不同这是一次机密的调任。秦王亲自下令有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

年轻气盛的赵括改变了老帅廉颇的战略方针积极筹划一次猛烈的进攻企图一战而胜歼灭秦军,然而踌躇满志的赵括却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了一个用兵的大忌,因为对于一个统帅来说敌情不明贸然出击正违背了老子的军事原则。

“轻率会丧失根本,急躁会失去主宰,统帅最大的灾祸就是轻敌啊!”

赵括带领赵军展开了铺天盖地地进攻,不过这却让精明的白起看到了秦军胜利的曙光。

“老师,何为弱?”

“弱则为柔,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那柔如何能克坚呢?”

“你我座下之石千沟万壑全凭觞觞流水之力,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李如龙研究员:“老子的一个重要的军事论断就是柔弱胜刚强,要实现柔胜刚,弱胜强是需要智慧和力量的完美结合。”

白起深知眼前的赵军实力强大,但主帅赵括却没有实战经验还急于求胜,所以他决定用示弱的方法不与赵军展开正面决战,想用最小的损失来赢取战争的胜利。

李如龙研究员:“白起预料到赵括初来咋到对秦军的战斗力心中没底一定会对秦军发动试探性进攻。他利用赵括高傲轻敌的弱点迅即展开歼灭赵军的部署。”

公元前260年八月,对秦军动态茫昧无知的赵括统率赵军主力向秦军发起了决死的出击。两军稍事交锋秦军的部队便开始后撤,鲁莽的赵括不问虚实立即率军实施追击。当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设阵地后遭到了秦军主力的顽强抵抗。

李如龙研究员:“用诱敌之计佯败而走,同时安排两股兵马两万五千人以抄赵军后路构筑坚固营垒以抵御赵军的进攻。用五千轻骑插入赵军营垒将赵军截成两段并派兵断其粮道,最终完成将赵军诱出壁垒加以消灭的目的。”

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军事理论让白起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牢牢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战争中昨日的攻方变成了今日最为坚决的防守者。整整四十六天的围困,赵军粮草断绝军心动摇,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整支部队。绝望之中赵括孤注一掷亲率赵军精锐部队强行突围。在漫天的箭雨中他用生命换来了自我的解脱。失去主将的赵军彻底丧失了斗志,四十万被饥饿和死亡所控制的军队全部向秦军投降。而就在这一战之后关东六国再也无法抵御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

李如龙研究员:“从战术角度讲,白起一再佯败后撤达到了令赵军倾巢出动的目的。调空了赵军后方方便了两只秦军实施迂回阻击从而赢得了整个战役的胜利。将老子以柔克刚,以奇用兵的兵学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

老子的战争理论不仅在东方的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地体现,就在遥远的西方世界也有许多聪明的统帅他们虽然没有阅读过老子的《道德经》,但在作战中却暗合着老子的军事哲学,而这让他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公元1812年六月,六十万高唱着马赛曲的法军突然侵入俄国境内,这是一支不可一世的军团,因为他们的统帅就是当时被誉为欧洲战神的拿破仑。俄国军队在法军强大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法军迅速向俄国腹地进军,短短的一个月幅员辽阔的俄国就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不过如果以老子的观点来看,战功赫赫的拿破仑在决定侵略俄国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步向了失败的深渊。

“老师,为什么那些能征善战的国家会很快灭亡呢?”

“这是因为他们取得了太多胜利的缘故啊!”

“为什么胜利太多还会灭亡呢?”

“太多的胜利会让君主骄傲自得敢于天下为敌,兵强则灭。凡是以道治理国家的君主都不会用军队强行争得天下。”

但是此时的拿破仑正野心勃勃,志得意满,因为势如破竹的法军让他相信自己很快就会赢得战争的胜利。在这个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年迈的库图佐夫将军担任俄军总司令。人们希望这位独眼瘸腿的将军能在一次决战中击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不过临危受命的库图佐夫上任后的第一个命令就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库图佐夫没有选择与伟大的拿破仑进行光荣的决战而是继续指挥俄军大踏步地后撤实行坚壁清野的军事战略。库图佐夫的命令被当时几乎所有的俄国人所不能理解,但是他的这次决定却符合了老子的作战思想,因为老子曾说过。面对强大的对手想要削弱他就要先让他暂时扩张,想要夺取他必然先暂时给予他。今天的我们不知道库图佐夫是否读过老子的《道德经》,但历史证明库图佐夫的军事策略为俄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12年9月13日,俄军全部撤离莫斯科,几乎所有的莫斯科居民也随同撤离。在一片火海之中法军进入了莫斯科,然而此时的战争主动权却已不知不觉地转到了库图佐夫的手中。

“老师,为什么您说善于用兵的人行军没有队列,奋起时没有挥臂,手中没有武器,交战没有敌人呢?”

“尹喜,没有就是空。因为空方才可以因势利导腾挪转移,因敌之变而变。”

“好一个变字,万千气象守于其表,藏于其中,顺时而动。”

“其实守与藏胜过争与露,争天下在智不在勇,在隐不在显啊!”

李如龙研究员:“老子认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就是说善于做将帅的不逞他的勇武,善于作战的将帅不带怒气上阵,善于克敌制胜的不同敌人正面交锋。《孙子兵法》同样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认为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一个真正的善战者没有智慧的名胜,也没有勇武的战功,他的胜利是在别人不知不觉中取得的。”

隐而不露的库图佐夫让拿破仑无可奈何。法军进入俄国后军粮的运输变得十分棘手,但是在库图佐夫坚壁清野的战争策略下,法国人连一粒俄国的粮食都找不到,饥饿的阴影开始笼罩法军。

1812年十月,俄国的冬天似乎提前到来了。10月19日莫斯科迎来了第一场大雪,为了寻找粮食和温暖的住所,拿破仑决定放弃莫斯科,法军将要撤离到南方去。不过在严寒和饥饿的驱使下撤离变成了溃退。在法军撤离的途中,库图佐夫率领俄军主力堵在了法军的归途上。强大的攻势让绝望的法军彻底崩溃。骄傲的拿破仑被自己的欲望和自然的力量所打败,这位欧洲战神的野心被埋葬在了俄罗斯那漫天风雪之中。

李如龙研究员:“拿破仑的军队就是在不断追击撤退之敌时以及对一系列城市的占领中完全消耗掉了自己的力量,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他的部下大多死于饥寒交迫,可以说他不是完全被人力所败,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被对手利用自然之道所打败的。库图佐夫通过使敌方过度地消耗而自取灭亡。他有没有看过《道德经》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的战术策略有老子的兵学思想却有惊人的契合。”

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库图佐夫远远不如拿破仑富有强烈的个人魅力。因为拿破仑比库图佐夫更像一个真正的英雄。但是在老子的世界里战争中是没有英雄的,因为战争就是社会的灾难人类欲望的产物,而真正的勇士是不会爱战争胜过爱一切的。老子认为时间最大的悲哀就是战争,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痛苦的根源。

“善于当统帅的人从不炫耀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从不逞一时怒气,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从不轻易与敌人交战。”

在老子的信中最高明的统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不战而胜是最大的胜利,而能够避免战争的人才是世间真正的英雄。

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帝国开始崛起,四处杀戮掠夺的草原铁骑让亚洲各国的百姓处在血与火的恐怖之中。

公元1220年初春,全真教第五代掌教丘处机和他的弟子们行进在前往漠北的路上。对于这次旅行,丘处机心中忐忑万分,因为诏见他的是新兴蒙古帝国的最高首领成吉思汗。丘处机不知道自己将要面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帝王,前途山高水远凶吉莫测,但当看到沿途百姓的悲惨遭遇,年过古稀的他下定决心一心向北,为就救民于水火劝说成吉思汗停止杀戮恢复和平。

这是一次传奇般的见面,八百年前在茫茫无边的中亚草原上丘处机一共三次正式在成吉思汗肃杀的军帐内讲道。关于丘处机具体对成吉思汗说了些什么历史并没有留下完整的记录,但是又是历史给出了最准确的答案。

自公元1223年起,成吉思汗从中亚撤军同年停止了对中原各国的侵扰,被蒙古铁骑蹂躏已久的黎民百姓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苦难的黄河两岸在此后的十年里没有大规模的厮杀与屠戮。

作为一位精通道家思想的智者,丘处机秉承着老子的精神仅凭一己之力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因为丘处机心中始终没有忘记老子曾经发出的感叹。

“兵者不详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唯有不争,天下才莫能与之争啊!”

而老子所说的恬淡正是她心中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和平。

丘处机临见成吉思汗前曾写下过一首诗,一份博大的道家情怀尽在其中。

“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我之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至太平。”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3-7-4 10:51 编辑

问道楼观(五)国教为道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20e340a5-c92a-48d2-a31f-8c32ff218ac7&AutoPlay=false

 

    这是楼观宗圣宫内一处安静的角落,一千多年来这些业已残破的石碑和雕像一直默默地守护着一份特有的宁静。历史的风雨沧桑已让今天的我们看不出它们昔日的模样,不过正是这些躺卧在凄凄荒草中的残垣断壁见证过一段曾经的传奇。在这个传奇中包含着一个伟大王朝对一个宗教的礼敬,而正是这份礼敬曾开启了终南楼观一段最为鼎盛的光辉岁月。

两千多年来,道人们在终南山的山巅迎接着天地之间所蕴含的真气,追寻一种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在他们看来这巍峨的山峰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冥冥中的力量会指引自己参悟的方向。虔诚的道人相信这种力量源于两千五百年前来到这里的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在尘世中的名字叫李耳,中国人都尊称他为老子,在神仙的世界里他的名字就被恭奉为太上老君。

自老子著写道德五千言以来直到东汉之前的七百年里道家思想受到了历代人们的尊崇,但这一时期的老子在世人眼中依然只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哲人。

公元184年,中国历史又一次走到了风口浪尖,东汉王朝近两百年来如梦般的繁华被饥饿的起义军彻底粉碎。华夏大地上处于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混乱之中。在这个百姓颠沛流离的乱世里,有一个渴望天下太平的人把目光投向了老子,不过这一次想起老子的不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也不是独霸一方的诸侯,而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第八代孙张道陵。

公元186年,张道陵来到了今天四川省的西部开始了自己的传教生涯。在青城山中张道陵将《道德经》奉为本门第一典籍自号天师,所以教派的名称就被命名为天师道。自此中国本土第一宗教——道教,就在一个乱世中诞生了。

任法融道教协会会长:“原来是道家的思想最后形成了一种实体,成有组织,有原则,有制度,有体制形成一支教。这个道教的道就还是以道老子黄老的思想。道家的思想跨过了几千年就形成了道教。”

公元191年,张道陵的嫡孙张鲁在接任第二任天师后开始奉老子为太上老君,作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尊神供教徒朝拜。就这样历史从传说变成了神话,那位在终南山的楼观里为世人留下充满哲学智慧光芒的老子完成了一次由人到神的华丽转身,正式走向了神圣的宗教祭坛。此时的楼观因为老子身份的不同也开始了由道家之源向道教之源的转变。

早在东汉张道陵创立天师道之前,楼观就有许多高人隐士在此隐居修道。天师道出现以后随着奉道者移向关中地区与隐居在楼观的修道者自然融合,在三国末期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以老子为唯一最高崇拜的道教教派——楼观道。

终南楼观上仙音渺渺信徒众多,渐渐成了寻仙问道者心中的圣地,然而刚刚形成规模的楼观道在不久之后就遭遇了一场重大的危机。

公元320年,西晋灭亡,草原上的民族纷纷涌进中原,长江以北一时间杀戮四起,中华大地再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动荡时代。在这个痛苦的乱世中,楼观的道人们四散逃难仅有寥寥数人留了下了。这些我们今天已经不知道姓名的道人们将楼观道的教义代代传承,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因为他们楼观的香火得以保存,一直延续到盛世的再次来临。

公元618年,历经四百年分裂与战乱的中国终于迎来了统一的曙光,大唐帝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也就在这一年终南楼观迎来了一位皇帝的拜访。刚刚定都长安的唐高祖李渊也来到楼观中建醮祈福。皇帝的荣耀照射在这已寂寥了三百年的楼观台中,让它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不过这不是楼观最辉煌的时刻,因为此时李渊看到了老子的神像。

公元621年,唐武德三年五月,李渊接见了一位吉善的晋州人。吉善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他说在梦中见到一位白发老者,老者让吉善转告李渊说:“替我告诉大唐的天子,我是他的祖先。今年平定各路叛贼后,他的子孙可以享有一千年的国运。”吉善还对李渊说梦中的那位老者自称姓李名耳曾在终南山中修炼。这是一个精心杜撰的梦,李氏皇族拥有部分的鲜卑血统。李渊需要一个有威望的汉人先祖来安抚天下的民心以便维护新建帝国的统治。

公元626年,唐武德八年,李渊正式颁布历史上著名的《先老后释诏》。在这道诏书中李渊制定了道教为首,儒教次之,佛教为末的三教次序,确立唐帝国奉道教为皇家宗教的崇道政策。这是自东汉道教建立以来第一个辉煌的顶点,被奉为一个庞大帝国的最高信仰。

在李渊的巧妙布局下,老子成了大唐皇帝的先祖,道教成了帝国的第一宗教。楼观的地位也开始步入了皇家的核心范围。在颁布《先老后释诏》的同一年,李渊下旨将楼观改名为宗圣宫,并赐田十顷,米两百石,帛一千匹用以重新修建庙宇。楼观昔日破旧的房舍开始拆除,一个好大的皇家工程开始进行。经过历时两年的辛苦修筑,一座终南楼观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群出现在了世人的眼前。宗圣宫整体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在终南山的相衬下宛如一处人间仙境。《大唐宗圣观记》里曾对它做出这样的赞叹“崇台虚朗,招徕云水之仙。广大配乎天地,光华方诸日月。”这里既是神的庙宇,更是道人们心中描绘的天堂。自此古楼观高道云集香火鼎盛,一跃成为大唐帝国道教的中心。楼观被世人誉为道家祖庭。老子的思想在历时一千年后,又一次为这座低矮的山梁赋予了巨大的荣耀。

离楼观大约三公里的就峪口有一处隐蔽的道观,名叫延生观。相传唐玄宗的妹妹玉华公主曾在此地寻仙修道追求永生。玉华公主自号玉真仙人,她是一位充满着自由主义和烂漫主义情怀的皇家女道人。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延生观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年轻富有才气的诗人们与玉真仙人品尝着山泉水煮过的香茶,弹奏着西域来的琵琶,欣赏着奔放热烈的舞蹈。他们共同见证着大唐帝国空前绝后的艺术精神。

公元732年,李白在延生观写下一首名为《玉真仙人祠》的五言诗来赞颂这位不拘一格的公主。“玉真之仙人,时住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就在李白作诗的这一年,大唐帝国进入了全盛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黄金时代。此时道教的荣光也在这如日中天的国力中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巅峰。唐玄宗李隆基开始大力提高道教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他不仅再次重申道教为帝国的第一宗教,还亲自拜祭老子将老子追封为大圣祖玄元皇帝。李隆基还曾在宫中多次宣讲《道德经》以自己为表率弘扬道教。

公元737年,李隆基将亲自注解的《道德经》颁行天下,设置玄学博士,为全国的士子讲授道教理论并将《道德经》内容列入科举考试的范围,成为唐帝国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同时李隆基将宗圣宫改名为宗圣观,将这座皇家宗庙推向了道家第一祖庭的崇高地位,此后并以宗圣观为源,天下所有的道教宫院都以观来命名。在大唐天子的倡导下道教进入了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终唐一世近三百年间,道教在国家中的地位不曾改变,始终受到世人的崇敬。不过这时的道教已与大唐的国运紧紧连为一体,多么灿烂的繁华都抵挡不住一个王朝衰落的宿命。

公元880年的冬天,出生草莽的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了帝国的都城长安。大唐王朝自此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公元907年唐帝国灭亡,一个盛世就此结束。长安的硝烟飘进了终南山,风光无限的楼观随着这个伟大的帝国一同从辉煌走向了衰落,曾经仙音缭绕的终南山从此归为平寂,在时光的风雨消磨中终南山往昔的荣耀已渐渐成为历史。大唐帝国时期的鼎盛繁荣也已成了人们口中的传说,但是终南山中的道人们如同他们的先辈一样始终坚守着心中精神的理想。而在公元十二世纪时,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终南山三百年的孤寂。这个人俗家名字叫做王嚞,不过他还有一个颇为灵动的道教称号王重阳。在金庸先生著名的武侠小说《神雕英雄传》中,王重阳是一位独步天下的武林高手,而真实的王重阳有没有绝世的武功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可是由他在活死人墓中所悟到的道家学说却为道教的鼎盛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学说的名字不叫《九阴真经》而叫全真。

初创时期的全真教徒大多过着清修苦炼云游乞食的生活,但正因为如此却逐渐吸引了一部分信徒,也赢得了一些中下层官吏的敬信和保护。据史料记载王重阳共有七名弟子,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全真七子。王重阳的弟子们大都与他一样讲究自我的修炼,追求少思寡欲的正心修真,唯独这位名叫丘处机的弟子却以一己之身积极入世为日后全真教的大放光彩做出了最大的推动。

公元1217年,丘处机成为全真教第五任掌教,此时正值金元之交是中国大地血火纷飞,生民涂炭的苦难年代。很多人都为寻找心灵寄托纷纷加入全真教,但这只不过是全真教进入全盛时期的开始。

公元1219年,一位名叫刘仲禄的蒙古官员来到终南山中,他要给丘处机送一封信。这封信是当时蒙古最高统治者成吉思汗的亲笔信。在信中成吉思汗言辞恳切地写道:“我仰慕仙人已经很久了,您道法高崇神妙莫测又得长生之法。我年逾耳顺,心中时常惶惶非常渴望能见您一面,不知能如愿否。”丘处机接到信后颇感为难,全真教一向主张清心寡欲、清静无为,不希望与乱世中的政治有任何瓜葛。为此他曾先后拒绝过金和南宋的邀请,但丘处机审时度势认为蒙古统治者很有可能一统天下,为了全真教的发展他最终决定应诏远赴漠北。

1221年的初春,七十三岁的丘处机不顾年迈体衰踏上万里征程开始了一年多的西行之路。这是一条艰险异常的坎坷之路,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编撰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了这段不平凡的旅程。西行中的艰苦不可言说,时常还要受到沙尘暴流沙的袭扰。最艰难的时候车子陷到风雪里,马儿停滞不前,人想挪动一步都很困难。

1222年初夏,丘处机终于到达了大雪山即今天的阿富汗都库什山,见到了久候于他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见丘处机果真是仙风道骨便开门见山的向他讨要长生之术和长生不老药。

张广保研究员:“丘处机就讲我有这个卫生之道,世上并没有长生之药,有一套养生的方法,然后他真把全真教这套养生的方法向成吉思汗做了介绍。”

虽然丘处机开出的这些秘方并非成吉思汗真正所需,也没有完全得到他的认可,但他对成吉思汗的劝导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汉人的残酷杀戮。清朝的康熙皇帝曾对此赞颂道:“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当丘处机于1223年请准东归时,成吉思汗下令让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赦免全真门下道士的差役赋税,至此全真教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蒙古帝国的国教。

公元1224年,丘处机从漠北抵达燕京被请住在天长观,此时身为蒙古国师的丘处机以成为北方道教的第一风云人物。《元史》曾这样记载:由是玄风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敬仰,学徒云集。天长观也改名为长春观即今天北京的白云观。这所历经千年的古观至今还奉祀着丘处机。传说他的遗蜕就埋藏于此观之中。全真教在丘处机之后经过数代全真掌教的苦心经营,全真弟子遍布天下声焰隆盛,而全真教的祖庭终南山也在此时声名大振再一次受到了世人的关注。

元太宗为了表示对全真教的礼敬决定在全真教的开山之地修建一所道观,道观的名字初定为灵虚观,后又为了纪念祖师王重阳而起名为重阳宫。这是一所庞大无比的道家庙宇。一个新兴帝国的虔诚之心尽在其中。据《陕西户县县志》记载重阳宫殿堂建筑共计约五千零四十八间,东至东甘河,西达西甘河,南抵终南山,北近渭河。全真道徒往往云集于此最盛时有近万人之多,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的尊称。但正当全真教走向顶峰的时候也因为自己的声名为不久之后的衰退埋下了伏笔。一双猜忌的眼睛正从元大都的皇城内投向了终南山中的重阳宫。随着全真教徒日益增多,作为统治者的元朝皇帝开始坐立不安。

公元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大都城中主持了一场关于僧道两教的大辩论。

张广保研究员:“当时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这个民众是信仰全真教的或者是受到全真教庇护的,那这个就妨碍了忽必烈对这个汉地民众的一个有效治理。所以他对这个是很忌讳的,就等于有一种统治力量在威胁着他。因为这个政治的原因到忽必烈时期他一定要治理一个打压政策。”

在这场辩论中,元宪宗明显偏袒佛教的立场使全真教以失败而告终。全真教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近百年来发展的鼎盛局面随之宣告结束。终南山中,又一次归于寂静。

今天的楼观宗圣宫内因为历经无数的兵灾人祸已到不到原先的模样,只有一条长长的中轴线和几棵千年古柏静静地供我们怀念和想象。从宗圣观遗址旁边那些已经重新修建过的庙宇房舍上,或许还能依稀看到昔日繁华的影子。

但唯一不曾改变的就是这座承载着老子和他的追随者们精神寄托的大山。千百年来它与虔诚的道人们一起坚守着自己生命的梦想,在茫茫天地中追寻着大道的孤独和信仰的永恒。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3-7-4 10:52 编辑


问道楼观(六)大美无形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ad577e54-0ae1-435a-9356-98aa059f0be5&AutoPlay=false

 

 

 

  这是一个关于梦的传说。庄子在恍兮惚兮的梦中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天地自然中翩翩起舞无拘无束。当庄子从梦中醒来竟不知是自己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里变成了自己。如梦似幻间,人蝶不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两千三百年来这个梦一直萦绕在中国文人雅士的心中,他们感悟着生命的本真和自由的灵魂,不能忘怀宇宙万物中那至真至善的壮美,在茫茫天地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只蝴蝶。

早春的终南山是一片雾的世界。千百年来楼观的道人们在这片若隐若现的山岚雾气中寻找着与天地万物相通的契机。在他们眼中宇宙是人身体的外化,它因为与人同体而与人相亲,因为与人相亲而成为诗意和审美的存在。这样的参悟方向正是来自于两千五百年前曾隐居于此的老子。

“老师,我听您说天地间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他们是不是就像这四棵大树一样比肩而立。”

“我看见土壤里长出了庄稼,于是把种子播散了进去。土壤需要上天的阳光和雨露于是才能孕育出果实。这些不就是大自然教给我们的道理吗?所以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自然。”

在老子的思想中认为自然是天地间不变的规律,是万物相通的法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才是道家的最高境界,而在寻找如何天人合一的过程中道家美学就此产生。

“老师,自然乃万物之本,道乃自然所生,而人是否应该遵循这个不变的规律?”

“正是。人乃天地所生,人所要做的就是合于道将生命的本真不断地向道归根复命,而天之大道就是有与无的循环往复,在是与不是之间徘徊交替。”

终南楼观里的老子并没有将美直白地告诉给世人,因为他更醉心于天地之间的虚无大道,而在老子逝去的三百年后一个逍遥不羁的中年人将老子的道之大美呈现给普罗大众,为后世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烙上了深深地道家精神的印记。这个人就是那位梦蝶梦人不分的庄周,世人皆称他为庄子。

出生于战国时期的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的小吏生活贫穷困顿,但他却鄙弃权势名利一生率性自然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真正的美就在自然里,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要去体察自然感悟天地与人之间的契合。庄子的梦蝶正是让人融入万物之中与宇宙相始终,在物我两忘的过程中才能体悟美的真谛。在亦真亦幻的人生旅途中庄子始终远离俗世的烦恼,在天地中感受着美的存在成为历代中国文人向往自由的精神楷模。庄子之后的数百年里道家美学思想一直对中国的艺术家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它始终依附于儒家正统思想之上没有自成体系,直到公元三世纪末期道家思想才在一片礼教崩坍的乱世中开始为世人,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而后者无数的美学之路。

这个头不大却音量不小的板胡是在嵇琴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嵇琴是后人们为了纪念一个伟大的音乐家而给来自于西域的胡琴重新起的名字,这个音乐家就是嵇康。

嵇康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文学家与音乐家,在中国艺术史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以旷达自由的个性著称于世。他崇尚老子与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一位道家思想真正的践行者。嵇康身处的魏晋时期是一个干戈扰攘政权蝶变的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朝纲一片混乱。文人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因此他们开始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的形式来派遣苦闷的心情,竹林七贤成为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

身为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正是当时世人争相崇拜的明星偶像,他潇洒飘逸从容淡泊将道家所具有的精神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行了最佳诠释。嵇康远离混乱的政治世界反对矫揉造作的礼法准则将目光投向了道家的自然,追求自由的放达的人生境界,在宁静中寻找着心灵的依托。但是又有谁知道这位特立独行傲然天地间的嵇康心中有多么的苦闷与孤独,面对残酷的政治现实他不愿意妥协求安。他选择了道家的离尘遁世将情感寄托于山水江湖之中,放飞自己那早已不堪折磨的疲惫灵魂。

三国末期古琴已渐渐融入了道家清净无为淡然超远的思想,展现出古琴高雅的艺术风格与飘逸的美感境界,而嵇康将琴的旋律赋予了一种游心虚无的道家意境,崇尚自然关注个人内心的情感与天地的交融。竹林中纵情放达的嵇康将自己心中对自然的感悟化作缥缈无形的音律,在短短数年之中嵇康创作了古琴曲《长青》、《短青》、《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受到了世人的喜爱和推崇。

“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嵇康放达的音乐与庄子的道家美学不期而遇了,在共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道路上时间与空间早已没有了限制。嵇康是如何从天地自然中获得音乐灵感的,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他在游戏人生般的音乐创作中还是始终学不好现实的人生游戏。

道家的哲学理论滋养了嵇康的艺术才华,但是他提出的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道家政治主张却挑战了当时国家以名教治天下的统治理念。

公元262年,嵇康因为朋友的缘故被已掌握政权的司马家族以不尊礼法的名义处以死刑。他虽然一生畅游物外,却始终没有躲过世俗的龌龊与卑劣。

古人说:“琴者,心也。”高高的刑台上嵇康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在一波三折的琴声中世人听不到生命将逝的悲苦,只见到了乐者那豁达而包容天地的胸怀,让人们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死生。人琴合一,情琴合一,与天地合一。《广陵散》从此成为千古绝唱而嵇康的精神不死。

在嵇康死后的近一百年里司马氏建立的那个王朝标榜名教治国的西晋王朝在野心与背叛的屠杀中土崩瓦解。汉人的王权到了长江的南岸,而北方大地成了胡人的天下。现实的痛苦让衣冠南渡后的文人士大夫越发醉心于老庄之道。司马王朝先前妄图扼杀的那种自然风度此时已成为社会崇尚的潮流,道家美学在当时人的眼中已是审美的唯一标准。

老子认为美在于体验,在于感悟,在于天人合一。因此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文人士大夫们纷纷在艺术创作时从自然万物中获取灵感。

每一个晴朗的清晨,终南古楼观的说经台前都能看到有人来这里练习书法,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们所用的墨是清澈的泉水,而用来书写的纸就是脚下的青石板。书写在中国的传统中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而且是与精神世界的一种联系方法,而将这种意境达到最高巅峰的人就是被后世誉为书圣的王羲之。

王羲之出身于东晋的名门望族,自幼就受到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东晋时的文化士族几乎都笃信道家学说,王家也不例外,而正是家族的道家信仰对王羲之未来的书法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道家美学的指引下成年后的王羲之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他的书法追求平和自然,潇洒飘逸的意境。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来形容王羲之的书法“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公元353年,东晋永和九年初,时任会稽刺史的王羲之离开循规蹈矩的官宦生活与自己的朋友宴集于浙江山阴即今天的绍兴兰亭。在兰亭的杯酒微醺中王羲之望着涓涓不断的溪水,感受着山水之美,体悟到自然玄妙的真谛。他忘记了俗世的烦扰,也忘记了声名的负累,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用自己手中的一管笔挥写下了千古杰作《兰亭集序》,登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高峰,为日后行书的创作开创了一代先河,树立了美的典范。

这是王羲之创作的《兰亭集序》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为后世书家必学之帖。它那遒美劲健的笔姿,疏朗静雅的字态,从容平和的气息令人心神往之。其中的二十三个之子每一个都迥然不同变化万千。

《兰亭集序》的价值不在其书,而贵在其法。王羲之在不激不厉,节奏疏朗的用笔中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精神和美的追求。这是人与心与天地相通的不朽之作。

王羲之是一位幸运的天才,得益于出身世家,得益于天赋非凡,得益于道法自然。他对于自己的书法曾做出过这样的描述“夫书者,玄妙之技也。自非达人君子,不可得而述之。”这玄妙正是老子心目中那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

随着王羲之书法的通行天下,一股清新的道家文风也开始悄然改变着以华丽浮夸骈文为代表的东晋文坛。

在南齐刘勰所著写的《文心雕龙》中对东晋的文风有过这样的描述:“天文,地文皆是自然天成,无需要人工雕饰。人文出于人心的自然,即所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公元406年,一位中年文人独自离开繁华的城池向着偏远的山中走去,这位文人就是刚刚弃官返乡的陶渊明。当时东晋朝廷已经腐朽不堪,陶渊明心怀家国天下却无人赏识。他出身寒门,人生抱负难以施展。陶渊明做官为民的思想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彻底破灭,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最终踏上了归隐田园之路。

陶渊明回到了一个从未用心观察过的天地,看到了没有沾染过尘世污浊的自然山水之美。他心中苦闷的精神和悲愤的感情便在这足以娱情解忧的青山绿水间寻觅到了可以寄托和安放的处所。出世的陶渊明将自己的心寄情于山水自然之间,表达出道家的清幽高远以及本人精神世界的向往。诗人对自己归隐后的生活做了生动地描写。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些别人都瞧不上眼的乡村,平凡的事物,乡间生活在诗人笔下却是那样的优美、宁静,显得格外亲切。陶渊明的诗放佛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胸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平和悠闲的心境和平和淡泊的物镜浑融一体,有若天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公元426年,六十二岁的陶渊明在理想与现实的痛苦挣扎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是一位倔犟的老人,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一生与诗为伴,开创了中国田园诗歌的一代诗风。陶渊明一生执着的田园梦想成为历代中国文人反抗乱世,退避归隐的旗帜。

陶渊明口中所吟诵的田园风光和山水景色,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已不复存在。我们只有从这些古代遗留至今的丹青中寻找着诗人们曾经称颂过的秀美山河。这一幅幅的古帛里我们可以发现天地万物竟能有这样简约而又意境深远的表达。

老子曾说过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在道家思想中这至美的境界正是有与无的相互转化。美不在于内容形式的复杂变换,而在于观赏者能否感悟到无穷想象的意境,这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中一个独具特色的理论,而在画中最能体现这一法则的画家就是被后世之人成为八大山人的朱耷。

公元1644年,清军大举入关,在明王朝之后成了紫禁城的第二任主人。身为明朝宗室子弟的朱耷国毁家亡,心情悲愤,他为此落发为僧,中年之后又改为道士,一生逍遥于世俗生活之外。朱耷出家之后自号八大山人,他是中国水墨写意画最为杰出的代表。在他的作品中,道家的有与无得到了最大的想象与发挥。八大山人以大笔水墨画写意画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构图上八大山人取法自然,笔墨简练,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八大山人的画使人感到小而不少,这就是艺术上的巧妙。康熙十六年所作的《河上花图》是他一生作品中仅见的长篇巨制,也是他笔墨最多,布局最复杂的一幅,但他仍然体现着少的原则。开卷的一丛荷花总共超不出三十笔,笔减而意繁,一开卷便引人入胜,寥寥数笔却神形毕具。

一生愤世嫉俗的八大山人在绘画时将情感与技巧高度结合达到了无法而法的境界,这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更是道家美学的根本所在。

“有无相生,知白守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画面上留下大片的虚淡空白,这一片的无会令观赏者生出无限遐想,画面上有形质的山水草木向无形质的虚空开展延伸达到了咫尺内山水寥廓的效果。经过视觉与想象的统一让人感受到从有限到无限,从形质到本体的超越境界。而作者自己则融入到了这一山一峰之中。天地就是自己,就是天地。

那是一个完美而自由的世界,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那里人生的烦恼与痛苦不曾存在,唯有畅怀于心的翩翩起舞。

在漫天的缤纷中,人的心只需要忘记。忘记功名,忘记利禄,忘记滚滚红尘,忘记时间的更替,更忘记了自己。逍遥于天地之间,感受着大美的无形与永恒。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3-7-4 10:54 编辑

问道楼观(七)养生之道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d9f227de-2e53-48fb-8eb1-d7592f20bc6d&AutoPlay=false

 

 

     

雨后的终南山云海奔潮恍若仙境,几千年来无数来到这里的人们都相信这里就是神仙的居所。他们一次次来到这座大山期望自己的生命能与天地一样长久,这也许是逐梦的人生起点也恰是回到终点,在无数次循环往复中长生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呢?

西安,一座中国西部的大城市,它虽然已不像盛唐时期那样显赫,但是依然繁华热闹。就在距离西安城西南部仅六十公里的地方,在那片叫做终南山的神秘山林中直到今天还有一群人在过着隐秘的修行生活。

李御清是楼观说经台的一名道医。这一天的清晨,他与往常一样早课后在终南山中游走寻找一些野生的草药。因为李御清相信在这座颇具灵气的大山里一草一木都拥有着非凡的功效。

在一千五百年前,另一位道家的医生和他一样也在这座山中寻找着治病的良药和养生的方法,这个人就是被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孙思邈出生在隋朝末年,因为世道的昏乱他一直隐居在终南的山林之中,直到隋朝灭亡唐朝开始。

唐代是一个非常推崇道家的时代,当大唐的皇帝们坐稳江山开始享受盛世的繁华之时,对长生不老之道有了几乎狂热的推崇。在封建王权的时代里唯一的“真命天子”拥有着整个国家的土地、财富,甚至所有臣民的生命都是他的私人财产,可是这些皇帝们却经常在拥有了一切之后开始变得忧心忡忡,甚至充满了恐惧。因为有一件事情是占有天下的财富和权力也改变不了的,那就是死亡。

唐代的几任皇帝都曾在皇宫中进行过化黄金冶丹法的活动,上行下效很多文臣武将也都拒绝不了长生不老的诱惑纷纷炼丹药服硫磺。朝野上下兴起了服食丹药的风潮,可是这些由重金属炼成的丹药从来没有帮助人们实现过长生不老的期盼。

戈国龙副研究员:“葛洪的《抱朴子》为代表,他就提出了一个外丹的理论,就是假外物以至坚固,就是我们凭借着外在的这种事物的力量来坚固我们自身的肉体,那么我们就可以设想外面的东西什么是比较坚固的能够永存的呢?最开始我们想到就是金银,这些东西它本身是不变化的,所谓的变化是看不出来的。那么炼丹家们就设想如果我们能够造出一种类似金和银这样的一种东西能够摄取到我们人体里面让我们肉体每个部分慢慢地就跟它同化了,那么我们肉体不就也坚固不变了嘛。”

据史书记载孙思邈曾经在唐朝宫廷中做过一段时间的御医,亲眼看见朝野人士中不少人因为服食丹药而中毒,深知丹药不是帮助人们延年益寿的良药。孙思邈曾对唐太宗说过宁食野葛不服五石。丹药的毒性太大,这种炼丹的药方应当立即销毁不能久留,但是以从谏如流著称的唐太宗最终还是没能听从孙思邈的劝说,五十岁的时候因为服用丹药而去世。

失望之极的孙思邈再一次回到了终南山中想重新为世人寻找一条通往长寿养生的道路。显然对孙思邈来说长寿的秘诀与丹药没有丝毫的关系。

在今天终南山的药王庙里有一块石碑上刻着《孙真人养生铭》。孙思邈在这部养生铭中说:大怒损伤肝脏之气,思虑过多容易耗伤人的精神,而身心处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才是人养生的重要条件,如果修身养性并生活在理想的自然之中平常之人亦可达到本来应该享有的天年。

戈国龙副研究员:“不管是从养生的角度也好,从修炼的角度也好人与外在的自然环境肯定是相互作用的,相互联系的这样一个关系。虽然我们看见的是这样的一个肉体,但是肉体里面它是有更精微的成分就是有那个气场,有它的能量场,还有更高的就是它的信息,它的精神活动。”

当帝王们和后世的人在追求长生不老的时候,其实道家的先驱们早已经看透了生和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在还没有成为人之前只是气,在死之后化为了气,这是不可改变的天道,必须要坦然面对。孙思邈在终南山中隐世不出探究医理,终年一百零一岁。

尽管长生不老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可两千年来还是不断有人来到终南山寻访传说中的仙人,或是自己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避开现实世界的喧闹,让自己的内心获得一丝平静与安详。

在才完药的午后李御清要去拜访他的一位朋友,这是一位佛家弟子。终南山既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佛教八大宗派的创立地。在终南山中无论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的修行者,所有人都和平相处。朋友款待李御清用的是自己栽种的蔬果和用山泉水泡的茶。他们和当年隐居在这里的老子一样认为回归自然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因为懂得养生的人不会追求物欲的享受,而付出自我本真的代价。这是终南山中最早的隐居者老子的观点。老子不问世事专心于自我的修炼,他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牵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位道家创始人所说的道法自然是什么呢?是后世的人所追求的长生不老的方法吗?

戈国龙副研究员:“老子讲的自然就是道本身是自然的,道法自然。道本身没有一个人为的造作,没有主观的意志,虽然道是万事万物之根源,所有的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的作用,但道本身是没有这个人为的分别,没有后天的造作,它是完全自然而然的,所以这个自然从最高境界来说是道的境界。”

这里是终南山古楼观的炼丹峰,今天锋顶的炼丹炉是明代所建。据说老子当年就是在这里炼丹最后终于得道成仙的。在今天看来老子的炼丹成仙只是后世阴阳家们穿凿附会的传说。因为在老子生活的时代里炼丹之术还没有诞生,不过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却来自于一些历史资料的记载。

在《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中司马迁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三百余岁,以因修道而养寿也。

戈国龙副研究员:“那么对于老子具体活了多少岁,我们现在是很难考证的,但从老子的思想来说,从老子讲的那套修炼养生的方法来说不要说活一百六十岁,活更长的时间都有可能。因为我们这个生命,它本身能活多少岁这个是一个固定的局限性的。从《皇帝内经》就说了就是我们人为什么会早折早夭,是因为我们有很多损坏生命的行为,违背了生命的自然规律,而生命本身应该就是长寿的,但是我们没有尽其天年,没有得到它应该享受的寿命。”

太极拳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功夫和拳术,它看起来没有凌厉的招式,但是在它的平静中却蕴藏着极大的力量。很多人对太极拳能够四两拨千斤以柔弱胜过刚强而感到惊讶,可是这对于道家的学徒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为老子曾经说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没有比水更柔软的东西了,可是攻击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胜过水。太极的柔软就来源于老子的理论,柔弱的东西具有最大的力量也最能够自保,因为它不像坚硬的东西那样容易折断。

李御清在终南楼观学习太极拳已经十年了,但是他从来没有用太极拳攻击过任何人。一般的功法大多数属于外家拳,功夫讲究刚猛威武以克敌制胜为目的,而道家练习的功夫叫内家拳都是非常柔和绵软的,是向内求身心平和统一,对外求天人合一的养生功法。如何去感受和运用气是学习太极拳很重要的一点。

在白天和黑夜李御清都要练习太极,那是因为不同的时间带来不同的练习效果,这种特殊的练习方法同样来源于先秦哲学家的智慧,那就是阴阳。

大凡光明向阳,动态、刚健都可归于阳;凡是黑暗,被阴、静止、柔顺都可归于阴。古人看山川万物发现太阳升起的时候,大地一片温暖,此时朝阳的地方更加明亮,因此便形象地创造出阳字,而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大地重归寂静,所以便创造出阴字,形象地说明了阴阳与日月的关系,而老子将阴阳变成了一种哲学。老子首先明确提出阴阳属性普遍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他将气的理论和阴阳的哲学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宇宙的大图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皇帝内经》吸收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观点将天道运用到人事,认为宇宙是个大天地,人身是个小天地。中国古籍《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天字的:天从一从大。在早期的象形文字中“天”字是一个人张着四肢,这是一个“大”字,但是其上加画了一横代表人头上的天。在道家信徒的心中风雨寒暑是天的四种情感,三百六十五日是天的骨节,春夏秋冬是天的四肢,圆形的星空是天的头,方的大地是天的足。当物理性的世界完成了身体性的改造后,人生小宇宙,宇宙大人身的说法似乎也变得生动而玄妙。要想懂得养生之道就要先明白阴阳共存,天人合一的道理。

“老师,天与人为何会合一?”

“万物源之于道,生之于道。天与人各为万物之一,出于同源其本相通,怎不会合一呢?”

“那么天与人如何合一呢?”

“人要用虚静之心来感悟天地的规律让自己的生命归复自然的根本,只有致虚极,守静笃,才能做到身与心的和谐相通啊!”

在李御清看来老子所说的致虚守静才是真正认识自我和世界的根本之道。在道家的世界里清晨的钟声敲醒沉睡是开静。黄昏的鼓声收敛杂念是止静。一天之中修行者合着自然的节奏修养生息以求人身小宇宙与天地间的对话,达到阴阳圆融的和谐境界。

戈国龙副研究员:“宁静当中有很多这个生机,有很多妙用,只有在真正的宁静当中生命才回归到它自己的根上去,所以道讲息,讲静,佛要讲空,道要讲无,这些概念都指向一个宁静的状态。在宁静当中身心会得到一个有序化,一个和谐的发展;在宁静当中精神会得到一种能量的充实;在真正的宁静当年生命会找到它的安顿,找到它精神的家园。”

所以养生之道一定是建立在阴阳平衡道法自然的基础上的,那些执着的寻仙者带着过多欲望逆天而行,他们的每一次努力只能让他们离天道越来越远,到最后也只剩下令人扼腕或贻笑大方的故事了。

人身上的病好治而心病难医,那些所谓的仙丹治疗的都是我们的心病。千百年来外在无穷尽的欲望诱发着人们对生命无限的贪念,却偏执地疏忽了一些简单的根本。因为老子早已说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才是得道的秘诀。据说当老子隐居终南楼观的时候吃的是自己种植的食物,穿的是自己织的布做的衣服,活到了一百多岁。很多人慕名而来求问修道养生的方法。

“请问我要怎样才能达到养生的至高境界呢?”

“养护生命的规则就是随顺应合听其自然。我有三宝:一曰柔慈量力而行;二曰俭约去贪去欲;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顺时而动,这就是养护生命的方法了。”

对于老子来说任何欲望都是摧毁人的心智不利于养生的,更不要说追求成仙这种不切实际的妄想。

“任何灾祸没有比不满足更大,任何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过分。知道满足的满足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

戈国龙副研究员:“如果对自然的心态来讲就是如果再扩展开来就是说你在任何一方面,比如说你的求职,你的工作,你得适应你自己本身的才能,你能做什么去找到那个自然的位置,但是如果我们离开了我们本身的一个自然条件去奢望一个你不适合的东西,那就会造成纷扰。”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不是也忽略了这种简单的道理了呢?现在的世界是浮躁的,我们正处在传统与现代接轨的时代,新观念新思潮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于是我们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同时却迷失了自我到不到人生的支点。为谁活着,为什么活着,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则为今天人们的困惑给出了最为朴实的答案。

“过多的美景让人眼花缭乱,过多的音乐让人头晕耳鸣,过多的饮食让人没有胃口,只有节制地控制欲望才可以修养身心不会背负太多的负累。”

戈国龙副研究员:“就是人的生命如果要得到真正的安定,或者真正的安身立命是不能简单地从后天的追求外在的物质欲望中得到满足的。老子也明确指出这样去追求欲望它本身是一个引起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引起了人自身的纷扰不和谐引起社会的矛盾的一个根源。”

其实越是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候面对纷繁杂乱的社会,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诱惑我们越是要守住自己的心灵空间找到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找到真实的自我。

“名声与身体哪个更可贵,钱财与身体哪个更重要,获得与失去哪个更有危害,只有知道适可而止量力而行,人的身心才能长久平安啊!”

戈国龙副研究员:“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讲无为。无为就是让你放掉那些东西才能无为嘛,放掉你思想里面那么多执着,那么多牵挂。”

今天生活中的人们为工作而谋,为前途而谋。由于情志被压抑,人体就会百病丛生,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放下身体和心灵的负累,让生命在晨钟暮鼓的轮回中休养生息。

戈国龙副研究员:“那么真正的放下是智慧,是要对宇宙人生的奥秘。宇宙人生的真实有洞察,有洞见,有看到了万事万物。本身的虚幻而看到道的真理才能够放下。”

又是一天的清晨,李御清开始了每日课后的采药之行。在李御清心中终南山的山山水水,一动一静皆浑然天成。人处于当中应当顺应它,尊重它,静思它,体悟它,寻找生生不息无处不在的自然规律。因为我们现代人的心灵对自然的感悟正在退化,也许我们需要重新理解自身生命价值的规律。

日月光华中深邃宁静的终南山孕育在天地万物的护佑中等待着一个新的轮回。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3-7-4 10:55 编辑

问道楼观(八)道妙永恒

 

 

http://v.ifeng.com/include/exterior.swf?guid=6903007d-1a08-489b-a9b1-dd29389ce2d0&AutoPlay=false

 

公元1062年,宋代大文豪苏轼来到了终南楼观,当他面对着山中的渺渺雾气时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

“剑舞有人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此后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诗人的心与每一个来到楼观的游人一样对这座承载着大道精神的山梁充满了景仰之情。这份情这是来自于对道家思想传承千年的感怀,也是来自于对那位曾在这里写下《道德经》的哲人老子的一种追思。因为道就在他们的心中,千百年来从未改变。

“老师,何为道?”

“道主宰着宇宙天地万物生命,它虚空杳冥不可言说。”

“老师,那么道在何处?”

“道,先天地而生,无处不在。你看那云起雾落交替流转循环不已,这都是道的存在。”

这是两千五百年前老子与尹喜之间的一段对话,从这些言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身为老子学生的尹喜对于道还是有着不解的困惑。此时,老子在尹喜的陪伴下于终南山的楼观之中已度过了整整一年的时光。老子每日里除了撰写经书之外便是对尹喜解惑授道,逍遥自得于这山水之间。尹喜的困惑让老子发现大象无形的道玄之又玄,世人理解起来颇有一些难度。如何让人们领会道的精髓,如何让道的思想传于后世,老子将视线投向了自己的书案。书案上这一卷竹简是老子一年来所著写的道家心得,他将自己平生关于宇宙万物所思所想都融在其中。老子心中知道这卷书到了该拿出来的时候了,而他自己是不是又该再一次远行了呢?老子心中没有答案。

一个初秋的早晨,尹喜和往常一样来到老子的房间准备向自己的老师请礼问安。这是古时学生每日对老师必行的礼仪,然而老子的房间内空无一人,尹喜四处寻找着老子。空空的房间中只见一卷书静静地摆在书案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青色的竹简焕发出黄金般的光芒。这是一切有关《道德经》问世的记载中公认的情景,在所有的描述中都说老子为后世传下了一本承载无穷奥妙的哲学著作,但是与此同时也为历史留下了一桩公案。因为老子自此以后便没有了踪影,史籍中找不到任何关于他著写经书之后的记载。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中曾这样描述过老子最后的身影。

“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著史严谨的司马迁没有为我们给出准确的答案,他只是写出了一个巨大的历史空白让后世的人们苦苦追寻。从此老子所传经的终南楼观成了一个历史的节点,让这位传奇的老人有了最为神秘的走向,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引发出世人无穷的猜测和想象。

公元184年,张道陵建立了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并奉老子为道教的最高真神太上老君。走上了神坛的老子让他的信奉者们崇敬万分,信徒们认为这位至圣的神仙在由人飞升为神的过程中一定还有着不同凡响的经历。有了这些神奇的经历才能证明道家真神的不朽功德,以此彰显道教的崇高的地位,而老子留下的历史空白为道家信徒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契机。

公元306年,一位神色匆匆的道人来到了位于长安城中的一座寺庙里,他是天师道中的祭酒——王浮。祭酒是天师道管理具体地区宗教事务的首领,晋朝时来自印度的佛教已成为能与中土道教并驾齐驱的宗教之一,双方为了争取更多的信徒经常展开教派之间的大辩论。王浮正是为一场辩论而来,辩论的对手是当时著名的僧人法师帛远。王浮在这次辩论中对佛教起源的问题率先发难,他拿出了中国道教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本经文《老子化胡经》,即所谓老子写完《道德经》后离开了楼观来到了印度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了佛教。

这是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辩论,因为在此后近一千年的时间里,老子化胡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

老子去了印度化身为释迦摩尼也许在今天看来这有些不可思议,甚至像是天方夜谭,不过这种奇特的臆想却反映了那个时代思想的变化。

这幅画是宋朝画家石恪所绘的《虎溪三笑图》,它讲的是净土宗祖师慧远与东晋大诗人隐儒陶渊明以及道教南天师陆静修三人相互讲经论道的故事。从画中我们不难发现道释儒三家在南北朝时开始互相影响融合。道家思想不仅已被世人普遍接受而且在上层知识界已和佛教及儒学取得了相互容受的和谐。

戈国龙副研究员:“我们中国的这个宗教观是比较兼容的,比较开放的,相当于是多元主义的。那么王阳明就说儒释道都是我们这个房间里面的三个方面嘛。我们为什么要死死守住这个房间呢,那都是我们的家。我们家本来就是三个房间,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这三个房间。”

王浮的《老子化胡经》,但从文化意象上来看,它正是道家兼收并蓄无所不容,无所不包的思想体现,并没有为老子的去向提供一个合理的说明。当老子化胡的争论渐渐销声匿迹的时候,关于老子的去向又有了新的传说。《大明一统志》中对这个传说进行了细致地描绘。老子与尹喜师徒二人分别在即,尹喜恳求老子带他一同云游天下,但不知是何原因老子拒绝了尹喜的请求,不过老子在临行前留给尹喜一句话。

“千日之后,于蜀中青羊肆相寻。”

三年之后,尹喜来到了蜀地在成都城中四处寻找老子的踪迹,但始终不见其踪,最后尹喜在一头青羊的带领下见到了已化身婴儿的老子。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中饱含着对老子精神不死的美好愿望。老子喜欢将道的精神形容为初生的孩子,在他心中只有至柔至弱的婴儿能与道的本质相通。《道德经》中曾提到:“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归复于婴儿,专气至柔,能如婴儿乎。”人们用故事的形式传达着对老子的感怀,在他们心中化身为纯净的婴儿才是老子的最好归宿。

戈国龙副研究员:“老子讲的复归于婴儿,这其实是一个隐喻。我们不能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回到婴儿的状态。如果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回到婴儿的状态婴儿有什么好的呢?婴儿是那个智慧还没有打开完全混沌的状态,从修道的角度来说他跟那个圣人的这个觉悟的状态不是一个层次的。圣人是经过了人的自我的发展,经过了人的问题再回到一种自然混沌的状态,这个时候是厚德混沌是一种觉悟的智慧。”

千百年来世人用各种各样的传说猜测着老子离开终南楼观后的去向,但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到终南楼观。这里曾是老子鄙世隐居的起点,也是他最终堙没于历史的终点,或许能在这里找到一个不同的答案。

这座山的名字叫做大陵山,它名字的由来起源于山下一座低矮的小墓,传说中这所墓葬的主人就是老子。郦道元在《水经注 渭水篇》里曾这样写道:“就水注之,水出南山就谷,北迳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昔李耳为周柱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莫知其所终是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因为老子在楼观里失去了所有的历史记载,但是这并不说明老子从此离开了楼观。

终南山中的灵秀俊美能让老子驻足于此著写《道德经》,同样也能让老子流连忘返于这山山水水之中。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猜想当老子将道德五千言授予尹喜后自己便在终南山这个自由天地中与自然相融合感悟着道的精神。正如他自己所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历史上有一个小小的细节还能让我们知道老子也许一直生活在终南山一带。庄子是道家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将老子所提倡的道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他是现今公认的老子思想继承者。庄子的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意思是说老子去世以后有一个叫秦佚的朋友来拜祭他,大哭了三声之后就离开了。

从老子朋友秦佚的名字中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推断,老子去世前很有可能生活在秦国。因为秦不是上古自有的姓氏,应该是秦佚以其所在的国家而起的姓名,而且古时因为交通不便普通百姓不会也没有条件去很远的地方拜祭朋友。老子与秦佚两人相隔的距离理应不远,而春秋时期的秦国统治的核心疆域正是终南山楼观一带,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子终逝于秦,他没有遁世远行。

当历史逐渐变成了传说时,那么传说就会逐渐变为神话。在楼观一带关于老子的去向依然还是有着玄妙的说法。

位于大陵山上的吾老洞,在当地村民的眼中是整个楼观中最为神奇的地方。相传老子就在在这里羽化成仙,脱肉身飞升于神界。幽幽的洞口,深不可测,据说此洞能与成都青羊宫相通。民间的传说总是充满着理想与浪漫,但无论老子最后真正归于何处,终南楼观都将是老子传奇一生的节点。因为老子在这里所讲授的《道德经》两千五百年来已深入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们每个人多的心中也许或多或少都曾受到过道的启发,而终南楼观曾见证了这个伟大的过程。

“见素抱朴,荣辱不惊,上善若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器晚成,无为而治,虚怀若谷,天长地久。”

老子也许不会想到他那充满智慧和辩证思想光芒的《道德经》五千言如同一把钥匙为人类打开了通往宇宙世界的大门。

卢国龙主任:“老子这个道实际上是试图涵盖着人文理性及向宇宙伸展,就是我们这个人文理性的道它有一个更高的依据就是自然的法则。那么这个对中国哲学你说它究竟有什么影响就是一句话,它到现在为止还是应该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它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决定了我们的价值观念,不是说封闭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对宇宙的理解,它决定了我们理解这个宇宙,理解这个世界的方法思维进度。”

《道德经》蕴含的哲学思想不但滋养了中华民族,而且在传入欧洲后卫西方的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从十六世纪起西方就将《道德经》翻译成多种文字版本,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圣经》之外,就是《道德经》。

德国从十八世纪至今流传着一句谚语,左手一本《圣经》,右手一本《道德经》,你将无往而不胜。《纽约时报》曾经搞过一个活动评选古今世界十大作家,老子位居榜首。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随着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来临,社会各个结构以及各个阶层都面对着日新月异的改变,但正是这种高速的生活节奏让当今国内与国际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身与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衡与危机问题。

老子认为世间万象各自独立存在,彼此存在着差异、对立,甚至矛盾,而万物的生存与发展又都离不开相互之间的和谐统一。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这是说人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慧,和合不同智慧的光芒协调同一目标下的步伐,消除引起失谐的锐利之处,排解造成失序的各种纠纷便可造就玄妙的协同,这就是和而玄同。老子用“和”这一个字揭示了天地万物共同的发展规律,唯有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才能使人心获得抚慰,让世界彼此圆融。

戈国龙副研究员:“广义的修道,它是一种智慧的遵行,是一种生命意义的探行,就是人应该怎么生活,人们怎么样才能真正达到一种我们现在讲和谐,就是一种和谐的境界,而这种和谐不光是我们肉体的和谐,还包括我们心里的和谐,包括我们身心之间的和谐,精气神的和谐,然后再扩展到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最终是宇宙的普遍的和谐,就是道的和谐。”

也许有人说老子的学说过时了,他的无为是消极的,是对科学文化进步起到反向的作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可是当在工业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发现纯净的大自然已日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当工业化的进步以大自然的破坏和毁灭为代价时,人们产生了各种深刻的反思。

王卡研究员:“我们的生活不要去破坏自然和我们人之间的关系,而要想方设法维护和保持我们人和自然界一体关系。”

白奚教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道家就认为这个自然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就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人来自于自然,人只是万物之一。”

社会学家视图寻找一种人类与自然共存的文化,他们发现老子主张的道法自然正是以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协调世界为根本。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不将个人意志强加于自然,这才是真正的无为,而这个原则却早在两千多年前由一位老人为今天的我们做出了意义深远的启示,并提醒着不远的将来。

“老子,道与德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

“道,是这个宇宙万物衍生的根本规律,而德就是要尊道而行。”

“那么该如何才能尊道而行呢?”

“道之所以被尊重,就是它对万物生长顺其自然不加干涉,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发万物却不自恃其能,生养万物而不去主宰,这就是最为深厚的德。”

戈国龙副研究员:“老子的思想是一个根源的思想,是一个对宇宙、对生命、对整个存在的奥秘的一种揭示的思想。这种思想,这种道是超越时空的。所谓超越时空也不受空间的限制。”

两千五百年来,岁月荏苒,朝代更替,楼观说经台却一直矗立在终南山中,它因老子赢得了世间的尊崇,又因老子经历了岁月的萧瑟。始终没有忘记这座庙宇的不是给过它显赫威名的历代君王,而是千百年来始终追随道家思想的朝拜者。他们仰望追寻的也并不是这些肉眼看到的巍峨殿堂,而是盘亘在他们灵魂深处的那份对老子的崇敬和对天地万物的礼赞,因为道的精神在这里永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16 19: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