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网上清风

[汇编] 从《87版红楼梦》看古代礼仪、习俗、服饰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出喜与出火”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谁知凤姐之女大姐病了,正乱着请大夫来诊脉。大夫便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病。”
王夫人凤姐听了,忙遣人问:“可好不好?”医生回道:“病虽险,却顺,倒还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
凤姐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
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
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贾琏只得搬出外书房来斋戒。


“见喜”也称“出喜”,是患上天花,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预防措施,
很多小孩就是生天花而夭折(曹雪芹的幼子就是这么死的),
但是一个人只要得上一次天花,就有了免疫能力,以后就不会再得。
因此当时人对小孩出天花有一种矛盾心理:就像面对一个险关,
知道通过了就再没有这样的险情,又担心一旦过不了,
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就连用词也多了忌讳,用“见喜”来代替。

痘疹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包括水痘和天花。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发病。在科学不发达,
医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死亡率极高,曾被视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口。
当时人们面对痘疹,除了竭力去医治外,就是求痘疹娘娘保佑。
桑虫猪尾(桑虫就是蚕)
所谓“茧如豆,破可出;猪短尾,不久长”,讨口采罢了,还是得吃药。


痘即豆,故古人忌讳。煎炒需豆油,有豆便是不吉,故忌之。
再者生病者忌荤腥,从医学上讲也要忌之。
痘疹娘娘相传是专管小孩痘疹的神。
康熙得过天花,经过十二天才好,痊愈举行“送圣(痘疹娘娘)”仪式,
在民间,也有出痘十二天后要举行“送圣”仪式的。


斋戒,就是夫妻分房,不能行房,禁欲净身,
以示对痘疹娘娘的敬意,求得保佑,早日去病消灾。



其后原著写到:
那个贾琏,只离了凤姐便要寻事,独寝了两夜,
便十分难熬,便暂将小厮们内有清俊的选来出火。

这儿的“出火”就是今天大家说的BL那类事情;
随后才发生与多姑娘的偷情之事。




87版在当时社会环境下,
对出火这种“少儿不宜”情节作了回避
是完全正常也可以理解的,
而N版“忠实于原著”,非要表现,却把出火拍成了为贾琏打火罐,汗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婚庆用品

自不必说大红双喜是少不得的 ,由两个“喜”字组成,代表喜相逢。好事成双,
不同一般的高兴和喜庆,也表示给新人带来好运气和幸福生活。


筷子一双、碗两个(用红绳捆好),称子孙筷及子孙碗,寓意早生贵子。



婚姻神:合和二仙。在我国传统的婚礼喜庆仪式上,常常挂有和合二仙的画轴。
画上两位活泼可爱的孩童,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圆盒,盒中飞出蝙蝠,背景为云纹。
意为“和(荷)谐合(盒)好”;云纹形若如意,绵绵不断,
意为如意长久,蝙蝠”寓“遍福”,象征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绵无边。
龙凤红烛。左边画的是龙,右边画的是凤。 下面还有一柄玉如意。


木雕床屏画,雕刻多是“八仙过海”、“麒麟送子”、“和合二仙”、
“金龙彩凤”、“喜上眉梢”等喜庆吉祥的题材,这个是八仙过海。


红漆箱,是专门装小件红妆物品的,是婚嫁专用的礼仪用具,
雕刻喜庆吉祥动植物和人物故事,这张,镏金包边上面有花形图案。
彩绘鸳鸯盒,装针线用的一种精致小盒子,既美观又实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发表于 2010-11-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清风兄这个帖子想不成精品都难啊!{:131:}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清风兄这个帖子想不成精品都难啊!
行天 发表于 2010-11-8 21:54



    林林总总,众多细节的真实,边帖边学。{:03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连环


九连环是一种流传于山西民间的智力玩具。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
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曾以玉石为材料制成两个互贯的圆环,“两环互相贯为一,
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后来,以铜或铁代替玉石,成为妇女儿童的玩具。
它在中国差不多有二千年的历史,卓文君在给司马相如的信中有“……七弦琴无心弹,
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怀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的句子。
周邦彦也留下关于九连环的名句“纵妙手、能解连环。”
明清时期,九连环已经比较普遍,
《红楼梦》中就有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描写。




构造
  九连环流行极广,形式多样,规格不一。其制作,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
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
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联贯子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
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得法者需经过8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的九个环套入一柱,
再用256次才能将九个环全部解下。此外,也可套成花篮、绣球、宫灯等状。

这是黛玉在解



袭人还带回家教母亲玩



正因为解九连环很难,所以也用来比喻那些困难、复杂的事物。
如李琼唱的《山路十八弯》
“哟……大山的子孙哟.....
爱太阳喽,太阳那个爱着哟,山里的人哟……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水路九连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摔丧驾灵

《红楼梦》第十三回:“又有小丫环名宝珠的,因秦氏无出,乃愿为义女,请任摔前驾灵之任。”




摔丧:指摔丧盆子或摔丧罐子,旧时的丧礼;


驾灵:主丧的孝子在灵柩前领路。指亲丧时,当孝子的礼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房与陪房
古代社会,有条件的大户都有妻、妾和通房丫头。
(一般情况下,妻子须同意甚至帮助丈夫纳妾,这是妇德的要求。)

通房就是通房丫头(一般是陪嫁过来的丫头中的),旧时指名义上是婢女,但是又服侍男女主人的房事,
并在女主人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房事或女主人不方便时与男主人发生性关系。


比如: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一回,周瑞家的到凤姐这边送宫花时,贾琏正和熙凤在行房,
书中写道:走至堂屋,只见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房中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
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忙蹑手蹑足往东边房里来,
只见奶子正拍着大姐儿睡觉呢。周瑞家的悄问奶子道:“奶奶睡中觉呢?
也该请醒了。”奶子摇头儿正说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
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

另外,在《俏平儿软语救贾琏时》时,贾琏虽要求欢,平儿却不敢(无凤姐同意);
所以发生后来凤姐讥笑二人为什么一人在屋里、一人在外边,平儿顶撞凤姐一事。
  再如,薛蟠娶了夏金桂后,陪房丫头宝蟾后来就成了通房丫头。
(香菱是开了脸的小妾)
妻子是正式的,过去讲究门当户对,所以妻都是大家的女孩,能跟着男主人出席大场合,
管理所有家务事.她的孩子,一般都是大少爷,将来要接管家里事物的,从小就比较受重视.
姨娘是妾,地位上不如妻,要被妻管理,出身也没那么讲究,她们的孩子,
除非非常有出息,否则都是管管家小买卖,或者给大少爷帮忙的.
通房连名分都没有,有些就是主人看哪个丫头漂亮,就占过来了,平常照样还要干活,
比一般丫头过的稍微好点而已.有孩子好点,没孩子,老爷一死,分家产的时候根本没份。


通房丫头的地位要低于妾。只有办了手续的通房丫头才能称妾。
通房丫头在性事上和妾差不多,地位却不如妾,但要高于一般的丫头。
《红楼梦》中平儿就是是贾琏屋里的通房丫头,袭人也可看作是宝玉屋里的通房丫头。


陪房:

古代有钱人家的小姐出嫁时从娘家带过去的奴才,即活的嫁妆,
如果是单身的丫头则叫陪房丫头,如果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全家跟着小姐到夫家的奴才则叫陪房,
如贾宝玉母亲,王夫人从娘家带过去的奴才周瑞一家子就叫陪房。
——《红楼梦》第六回:“ 刘老老 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 周大爷 的。烦那位大爷替我请他出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5 12: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