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重剑无锋

[汇编] 【醉卧沙场】酒场乾坤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漫天飞舞 于 2009-12-30 21:52 发表 偶做个中介吧   有个叫雪夜醉酒的家伙,等着天下雪了,好好滴醉上一场,估计看见你这儿的活儿他会很开心   据说他长得不错,还是个篮球中锋呢


醉酒哥哥是很帅,但我们只招女生,漂亮的女生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发表于 2009-12-30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醉酒哥哥可以专门负责招待来喝酒的女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漫天飞舞 于 2009-12-30 22:14 发表 醉酒哥哥可以专门负责招待来喝酒的女宾啊


好,先任命飞舞为大堂经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红桃八---水妖
发表于 2009-12-3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长知识,不应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酒场上尴尬人的尴尬事


  常在酒场行走,难免出现尴尬事连带人也尴尬。有些尴尬属于偶然性突发性,一般不可规避;有些尴尬则是人为因素所致。如果用心留意,完全可以掌控,只因临时少根弦,才犯下低级的尴尬失误,当然与低级趣味还差一大截。

  我遇到最低级的尴尬事,全怪自己印象记忆深刻,与某人酒场相见,或许记不住人家的姓名,但是对那人的体表及酒场环境印象极清。下次又见面时,即使人家忘记了曾经一起喝过酒,我也能主动认出对方,并且在哪喝的酒有谁谁谁参加,也能说得有鼻子有眼,弄得人家很尴尬。不过,碰到人家不配合,无论我怎么提醒,人家就是不认账没记性,反而弄得我特别尴尬,最后自找台阶下。有时找不到合适的台阶,真是尴尬的爹与尴尬的妈过火,尴尬得我无地自容。

  朋友对我讲过两件事。第一件是他们吃海鲜,桌上有一小碗略带颜色的水,专门用来涮手指头,为了去腥除渍。有位老兄不懂行,以为这是碗醋,用勺喝了一口。其实多数人并不清楚那碗水的作用,偏偏有好事者忍不住吱声,带着嘲笑的口气说那是洗手水喝不得,弄得在场人陪同当事人一起尴尬,酒场在尴尬中结束。第二件是吃炒菜,席间加了一道肥牛火锅,服务员有点大意,她把液体酒精碗放在桌面,转身端其他辅料。也就转眼的工夫,有位哥们儿用勺喝了口。大家尴尬地望着他,尴尬的眼神比话语还伤人,那哥们儿尴尬地说不难喝不难喝。桌上飘起一阵尴尬的笑声。

  有些尴尬事过去若干年了,想起来还是充满尴尬滋味。大概七八年前吧,我与几个同事到市里办事,事情办得十分顺利,我们准备庆贺几下。乡下人没有见过大世面,觉得兜里揣着一千块钱,应该吃遍城里无问题。特意选择上好的酒店,随意点了八道菜,问服务员报出最好的酒。服务员不假思索说出“水井坊”,当时没听说过“水井坊”,心想还不知哪个作坊生产,好不哪去就贵不哪去,关键我们还能充回“大尾巴鹰”。服务员几乎一路小跑拿酒去。三杯下肚,觉得“水井坊”酒香味爽浓而不辣,难怪服务员大力推荐,没觉怎么喝瓶已见底。我下意识里觉得要出问题,但在酒精的刺激下,也没再多考虑。几人酒性高涨,竟然喝了四瓶“水井坊”,最后又用啤酒冲几冲,才恋恋不舍地结束酒场。我学着城里人的派头,嚷着埋单埋单,那感觉别提多带劲。等到服务员报完账单,我们尴尬地全傻了。此时才知道“水井坊”几只眼,原来它跟茅台、五粮液一样是一线品牌,而且城里大场合正流行喝“水井坊”,却让我们赶个正着。服务员将我们拿了个整的“老赶”。我兜里钱不够,几人凑也不够,服务员跟在屁股后面,不弃不离。人都让我们丢尽了,无奈之中,我尴尬地给城里同学打电话求助,这才走出尴尬的场面。

  因为“水井坊”很对我的胃口,又有一次尴尬的经历,我总想总以耿耿于怀的心态,在“水井坊”上找回面子。如果碰到大小财主吃客,我绝不客气地点“水井坊”,虽然为了摆气派,更多的是报当年尴尬之仇。

  前些日子,一位很财主的同学请客,问我喝什么酒,我说“水井坊”。他说不就拿“双国标”说事的“第一坊”吗,有什么好喝。我说谁喝谁知道。结果就餐的酒店没有,弄得财主同学尴尬万分,最后几乎动用“黑社会”的硬态度,逼迫领班派人到“水井坊”专卖店购进两瓶。谁知越喝越顺口,酒喝干并未尽兴,尴尬而止。要以我们平时的酒量和酒作风,十个人喝一箱应该没有多少问题。但是面对上档次上层次的文化品牌及酒店环境,我们没有勇气猜拳动斗酒。就像社交场合见到高雅尊贵的女性,多么粗放的男人,都不忍说粗话带脏字。“水井坊”堪称酒中仙子,下回再骚扰财主同学,我一定捎瓶战利品回家,不怕尴尬走一回。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酒场选酒最固执的人


 写下题目后,我偷着笑了三下,如果被巩俐看见我的笑,她学习唐伯虎精神好榜样,从县城购物广场追到乡下,再追我到单位,最后执著地追到网易博客里,我就惨遭没有事继续偷着乐。哈,真有点想美事,不过美一般与美人联系在一起,谁不愿意设想几回。我准备写别人的固执,却好笑自己的固执,酒场百态开盘以来,我摆脱各种主客观因素,一路不停地坚持过来,甚至比较佩服自己的固执劲头。正是这种中性的固执气质,鼓励我下定决心写完百篇,不达目标誓死不屈。这里有必要先界定酒场上的固执概念。我眼中手下的固执,并非绝对性格的层次,它内存酒因子,所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都与酒沾边有染,不是把酒强暴就是向酒投降,一时半时不能定位是优是劣是喜是忧,姑且沿着酒线路,一点点向前推进,直到固执到顶到头,也不知能否表达出固执色彩。

  久坐酒场与人酒交往,经常见到这样的人,他们喝酒总是坚持一种酒不动摇,或喝白酒或喝啤酒或喝红酒,只要自己认定下来,无论别人怎么劝敬,他们都不会改变喝酒界别。比如我吧,一年到头喝啤酒,明明知道喝啤酒的坏处,像增大将军肚,像提升尿酸指数,像冬天温度过低易伤胃,但是我还是乐喝不疲,基本上不沾白酒。为了打赢酒官司,宁可自罚多喝啤酒,宁可超大限度的提高白啤比例,不喝啤酒以外的酒十多年。我的朋友小P,一瓶干红喝到底,有时在小酒店吃酒无红酒,他怕请客人尴尬,自己专门自带红酒,也不喝红酒之外的酒。

  要说酒场固执,恐怕没有比喝白酒的人更固执。有种人喝白酒从不挑剔牌子,高档的茅台、五粮液不在嘴下,低端的“小刀”、“小烧”、二锅头们,喝起来照样滋滋有味。但是,他们喝白酒不换酒不掺酒,好像一条禁令般束缚着,历经酒场痴心不改,比起专喝啤酒的人还坚强。他们夏喝三伏不嫌热,冬喝三九正当时。酒好酒坏咱不挑,只要白酒就能飘。看着这种人的悠然自得的酒表情,羡慕死周边人。想学人家风度,没有二三十年的喝酒实践与积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酒场上最正宗的操作是喝白酒,显示请客人的热情周到,并有意识地调节几圈气氛。因为按照中国的酒文化,没有喝白酒的酒场,一般不算真正意义的酒场。由于啤酒的大面积介入,人们有意无意地将二者嫁接,许多时候习惯白酒当先锋,喝出情绪与动力后,再让啤酒灌灌缝。然而,有种人特别不适应此喝法,他们坐在酒场上喝酒,不怕喝多喝高喝醉,就怕两种以上的酒掺着喝,每喝必不舒服必大小醉。深受掺酒喝之苦,这种人记吃也记打,誓死不搞啤加白加红加黄,那种固执的作风,令外人不敢继续劝下去。

  我至今弄不明白,有一种人不知是讲究还是牛逼,他们喝酒与抽烟一样,只喝一种牌子,宁可不喝或以饮料代酒,他们决不喝第二种牌子的酒。我们的一个老乡长,他参加各种场合非“老白干”不喝,我绝对不是为酒厂做广告。知道他的酒力后,一些场合都提前准备“老白干”,有时别人喝其他牌子,他独自一人也喝“老白干”。当然有些场合他不能做主,请客人并不知道他的酒力,他就让司机从后备箱拿来自带酒。用老乡长的话说,喝酒一辈子,就和“老白干”对脸。现在老乡长退休了,据说他家的储藏室里,至今还存有不少在任时的酒。

  还有一种最固执的人,不是喝酒品牌问题,而是喝酒作风问题。他们喝酒自成一套模式,或者说一种尺度,要么擅长喝快酒,喝慢了不行,要么喜欢喝慢酒,喝快了不行。相比之下,喝快酒的人比较豪放义气,他们为了场合需要,还能改变喝酒方式。而喝慢酒的人,要想改变他们的喝酒进度,就是一场战争式折磨。我的同学老W,性格慢慢悠悠少言少语,喝酒也恍恍腾腾,甚至有点黏糊。每回有他在场,都会多少破坏些酒场气氛。与他喝酒不能喝大杯喝大口,他不是不喝,而是磨磨蹭蹭,要等他好长时间。无论别人怎么激发催促,他不为所动,只到他认为该喝下时才喝完。就因这个固执的毛病,同学们聚会都不愿意叫他参加。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酒场上借酒发挥的五种人


 我常说酒是性情水,不知道别人是否说过,反正我会永远这么认为。遥想当年陶渊明以酒度日解烦闷,李白酒后诗百篇,杜甫先生也喝成烂眼病也不悔,他们借助酒的性情力,写下大量传世入俗的诗篇,至今读起来还意境悠悠。不过现代人的酒场,早已失去古道古风,滑行在急功近利的跑道上渐行渐远。许多时候酒水成了中介与道具,不同人借助不同的酒场合,表达自己欲说还休的心事,有时好有时坏,有时达到预期目的,有时起到相反作用。下面点化几下酒场上借酒发挥的五种人。

  1借酒献佛,献上美好的祝愿。借字当头,我首先想到了借酒献佛,也就是通过喝酒传达一种心情,表示一种期待,献上美好的祝愿。酒场的组织者与东道主,当然是酒场的主力军,他们通过有自己特色的形式和方式,敬上几杯主题酒,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而那些客人或非主力军们,也不会放过难逢的机会,借着别人的酒,顺手牵羊地玩自己的人情。有些时候借酒献佛的人,比东道主的收获还要大,他们在计划外的场合,完成自己计划内的事情。比如酒场上的人为自己办过事,还没来得及答谢;比如自己正有事相求酒场上的人,还没来得及联系;比如想与初相识的人套近乎;比如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凡此等等,借酒传情是最好的选择,有了几杯酒下肚,什么样的佛都好对付了。

  2借酒维系感情。酒中寄存了人类多维的感情,兴味盎然时喝上几杯,会进一步提高快乐指数,达到人有喜事精神爽的高度。如果遇到烦恼与挫折的愁心事,就需要用酒来安慰来发泄,虽然经常出现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局面,这才是原生态的酒品质。酒可以助人为乐,也能激发消极细胞,后者往往比前者更爷们儿。所以我敢断言,借酒消愁的人古代最本色,今天也不乏一些专业户,他们特别习惯在逆境或不顺心时灌酒,用酒来发挥愁绪,麻醉自己别多愁。由于酒与愁适销对路,借酒消愁只是喝酒人的一相情愿,多数时候达不到预期。变态的愁绪乱七八糟,很可能破坏掉酒场的和谐与融洽,既影响了别人的情绪,说不定把酒场搅黄了,众人不欢而散。无论如何要求,借酒消愁要不得。

  3“借酒杀人”。有些人喜好“借酒杀人”,当然不是把人杀死在酒场,而是借酒的力道灌醉人,笑看醉酒人失态出洋相,或醉得一塌糊涂如死人般。这就叫借酒杀人。在他们(或她们)眼中,酒就是一把液体的刀子,关键时候可以派上用场,拿出杀人不见血的招数,把眼中钉、肉中刺们放倒在酒场,醉中才知死滋味。我多次见到过这种人,他们记恨谁或对谁有意见,从不表现在嘴上脸上,而是善于用酒说话,或独立作战,或联合出兵,于不经意间把目标灌多灌醉,外行人一般还看不出门道。谁若与这种人交恶,等于太岁头上动土方,非找倒霉不可。“借酒杀人”的人最阴险,一定要小心别着了他们的道。

  4借酒添精神。朋友曾经和我说过这样的事,他在外地工作好长时间才回趟老家,每次回家他都要找同学们喝场酒,这样回家后才有话对父亲说。因为从小养成的惧父情结,见了父亲没话说,只有喝点酒后借酒还魂壮胆,可以与父亲说上好长时间的话。父亲开始不理解,还怪朋友轻易不回老家,回来一趟还找外人喝酒,后来父亲看出了门道,说朋友不喝酒和他没话说,他老人家主动给朋友操持酒,爷俩的话题越说越多。酒场上也有这样的人,不喝酒时文质彬彬少言少语,好像患上轻度缺酒型抑郁症,一旦喝开酒,只要三杯下肚,借着酒的冲动就增添了精神,话见多酒见密,绝对有别于平时,临场发挥出超高水平。酒场过后进入正常工作和生活,他们又变得沉默缺言。这种人有点酒来疯,没有酒当动力支持,发挥不出精气神来,为了不破坏酒场气氛,应该让他们喝点酒。

  5借酒发挥人。这种人善于勇于敢于借酒言心情,在酒的掩护下,向有关人发起进攻。用句成语形容他们,叫做借酒讽今,再通俗下就成了借酒撒疯。我始终认为,酒场上真正物理意义的醉才叫醉,多数醉是下意识的装醉,因为许多人醉后骂别人怎么不骂自己。回归本题,这种人多数时候并没有醉,他们在故意地表演醉态,这样说话办事能无遮拦,其实他们心里很明白,主要想把压抑的想法与观点说出来,即使说话有些过分和无理,清醒后把责任推给酒,酒后的话可以用酒抹杀掉。偶尔地借酒玩回醉把戏,在自己痛快的同时,也许还能够取得酒场上人的同情理解与欢呼,如果形成模式与习惯,理由再充分硬朗,也没有多大意思,反而讨人厌。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酒场上最爱抢酒喝的五种人


我经常说酒场是个小社会大舞台,游转其中的人们形形色色很有意思,即使拿出参佛悟道的执著劲头,也永远永远参悟不透。我只好看到哪分析哪研究哪,以点带面以面引点,写出真实有趣的酒场百态。总结与综合是我的强项,非亲身经历照样能构建酒场的基本框架,我喜欢故我写。

  1好像几辈子没见过名酒贵酒的人。有种人坐到酒场上很没出息,不是对女人们想入非非,而是对酒水的高低好坏十分敏感。如果酒水比较一般或一般靠下,这种人就表现得消极被动应付酒,缺乏酒热情导致酒冷淡。其实他们并非不能喝,只是嫌酒的品位与档次不入口。如果酒场只上两瓶顶级名酒,平均分配到人头不足量,这种人便露出贪婪的真面目,不用敬劝抢着喝,左一杯右一杯,打圈碰杯又自罚,为的是多喝几杯好酒,至少要达到平均数,超额越多越上算。等到名酒告罄要换普通酒时,这种人已经喝得差不多,再也没有先前的兴奋劲,重新回归默然玩深沉。这种人见好酒才抢酒,与其说是名酒情结深入细胞,不如说他们抢没出息。

  2急于用酒向上司表态的人。这种人最普遍最现实最世俗,不过许多人却免不了这种俗,往往在讥笑别人酒势力的同时,自己大玩特耍酒势力游戏。这种人平时与上司的工作交流,大多局限于正规正常的程序,没有机会进行近距离的面对面交流。因而当他们(或她们)能与上司喝酒时,绝对挖空心思地给上司留下深刻印象,抢酒喝无疑是成本低见效快的措施。该敬不敬的酒抢着敬,该喝不该喝的酒抢着喝,只要上司满意和高兴,他们(或她们)根本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上司高兴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其实在上司面前表现出的抢酒劲头,就是为了讨好为了巴结为了投靠,酒态度有时也决定命运,抢酒喝就是一种对上司的态度,有些上司特别在乎下级的酒态度,该抢不抢也不对。

  3别人请客特邀到场作陪的人。请客时总爱邀上几人陪酒,选择陪酒人不是任意找个就行,后边也有潜条件。一是关系铁,二是能喝酒,三是很周到,四是特豪放,五是最捧场。只要具备其中的三个条件,绝对是把陪酒的好手。因为与请客人关系铁,就要无怨无悔无条件的带头喝酒,喝出热情喝出气氛喝出目的。这种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抢着喝,要抢在主人客人前面敬酒劝酒,他们的任务之一要让客人喝好,如果有必要还要把客人喝倒。这种人有抢酒的责任、有抢酒的实力、有抢酒的性格、有抢酒的招数、有抢酒的心理准备,他们不抢酒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为了取得几全其美的效果,谁也阻止不了这种人抢酒步伐。

  4出于特殊原因未能坐满酒场的人。这种人属于看事知趣的人,虽然讲究谦虚谨慎的作风,但是喜欢用性情的表达意愿,一旦自己没有达到酒场的硬标准,便动用抢酒喝的态度弥补过失。比如人家邀请多次因故未到场,第N次坐到一起了,没等请客人说什么,这种人抢着喝道歉酒,还连带着抢敬其他人,似乎只有抢酒喝才能弥补旷酒事故。比如有的人临时有事想早走,又不好意思走,便把走意融进酒中用酒说话,这种人抢速度干杯打圈多喝,希望以酒态度取得在场人的理解,往往也能见实效。比如有的人没按时到场,酒场进度过半或结尾才到场,这种人心里过意不去,也不做过多过细的解释,坐到酒场抢酒喝,不管三七二十几,先自罚接着敬再打圈,以扎实认真的酒精神打动别人,由于喝酒过快过猛,早到的人们反而不好意思,也就没有人与之计较了。

  5怕弱者喝醉主动分担赞助酒的人。这种人是酒场上最善良、最义气、最实在的人,我基本上属于这种人,偶尔在酒场上抢酒喝,大是出于对弱者对败者的同情与救助。以我的心理考察描写这种人,主要抢在以下几个小层面。某甲不能喝酒也不喝不了,可某丙非逼人家喝,把喝不喝上升到是非高度。某甲无奈举杯如端药,这种人知道某甲的酒量,抢过酒杯替着喝,别人劝多少这种人抢着喝多少,直到取得大家的认同。有时因敬酒劝酒太到位,酒场出现僵局,虽然与这种人无关,他们看不下去,不是抢其中某人的酒杯喝,就是抢着赞助酒,直到把酒问题处理完。当然这种人的抢酒法,有时会遇到麻烦,多喝白喝不讨好,甚至付出酒外的代价,但是与我一样的这种人,该抢酒时还抢酒。心中有酒场大局,有时就顾不上小自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夏沁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1-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用优美的年轮,

编写成一册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日历;

年年,我都会在日历上的这一天,

用真诚的祝愿,

送去祝福:

元旦快乐,心想事成。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发表于 2010-1-3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重剑无锋 于 2009-12-30 22:20 发表 好,先任命飞舞为大堂经理
一下子就让俺当官了呀

 

关键是,你这里不会就俺一个光杆司令吧?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7 08: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