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重剑无锋

[汇编] 【修身齐家】家范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跟上重剑写贴的速度阅读,日久不觉就会收获起来。
看译文即可,不是考古哈: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累世同居,亲密无间
  【原文】刘君良,瀛州乐寿人,累世同居,兄弟至四从,皆如同气。尺布斗粟,相与共之。隋末,天下大饥,盗贼群起,君良妻欲其异居,乃密取庭树鸟雏交置巢中,于是群鸟大相与斗,举家怪之。妻乃说君良,曰:“今天下大乱,争斗之秋,群鸟尚不能聚居,而况人乎?”君良以为然,遂相与析居。月余,君良乃知其谋,夜揽妻发,骂曰:“破家贼,乃汝耶!”悉召兄弟,哭而告之,立逐其妻,复聚居如初。乡里依之,以避盗贼,号曰义成堡。宅有六院,共一厨。子弟数十人,皆以礼法,贞观六年,诏旌表其门。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译述】刘君良,瀛州乐寿人。他们家好几代都同在一个大家庭中居住,即使是四从的兄弟,也和同胞兄弟一样亲密和气。哪怕是一尺布,一斗米,大家都是共同享有。隋朝末年,天下发生了大的饥荒,强盗贼寇非常多,刘君良的妻子想要自己分开居住,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将庭院里一棵树上的两个小鸟调换鸟巢放置。这样一来,两窝鸟就打了起来。刘君良一家人都觉得很奇怪,刘君良的妻子于是对丈夫说:“现在天下大乱,到处都在争斗,连鸟都不能在一起安居,更何况人呢?”刘君良认为妻子说的对,就与兄弟们分开来生活。过了一个多月,刘君良明白了妻子原先的计谋,便在晚上揪住妻子的头发骂道:“破家贼就是你!”他把兄弟们都招呼来,哭泣着把分家的真实原因告诉了大家,立刻将他的妻子休回家,众兄弟又向开始那样聚居在一起。乡里的人都依靠他们,以防备盗贼。刘君良的大家庭被称做“义成堡”。他们的住宅共有六个院落,但只有一个厨房。刘君良的子侄辈合起来有数十人之多,但都能以礼相待。贞观六年,唐太宗颁布昭令,旌表刘家。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团结就是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和睦之道:忍忍忍
  【原文】张公艺,郓州寿张人,九世同居,北齐、隋、唐,皆旌表其门。麟德中,高宗封泰山,过寿张,幸其宅,召见公艺,问所以能睦族之道。
  公艺请纸笔以对,乃书“忍”字百余以进。其意以为宗族所以不协,由尊长衣食,或者不均;卑幼礼节,或有不备。更相责望,遂成乖争。苟能相与忍之,则常睦雍矣。
  【译述】张公艺是唐代郓州寿张人,他家九代聚居,北齐、隋朝、唐朝都表彰过他的家族。麟德年间,唐高宗到泰山封禅,经过寿张时,驾临张公艺家。高宗召见张公艺,问他家能够和睦相处的方法。张公艺拿来纸笔,在纸上写了一百多个“忍”字进呈给高宗皇帝。他的意思是说,有的家族之所以不能和睦协调地相处,或者是因为家长分派衣食不公平,或者是因为上下尊卑的礼节有疏漏,这样,家庭内部互相责备,产生怨恨,便形成了矛盾和争斗。倘若家人都能够互相忍让,那么家族成员就能和睦相处了,整个家族也能长盛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家和万事兴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发表于 2009-10-31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要像重剑学习了,我的进度太迟缓,昨晚晕晕滴,今天又昏昏滴;P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小前锋
发表于 2009-10-31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们留下的古训,认真学习!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饭,专吃大坏蛋。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选错题材了,这东西喜欢的人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7 13: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