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网上清风

[汇编] 从《87版红楼梦》看古代礼仪、习俗、服饰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辇道(辇,nian,三声),


辇道又叫御道,指皇帝所坐的步辇经过的路。辇道之前是没有装饰的,
因为帝王坐车从上面过,后来由于出现了抬着走的步辇,
不需要这个实用性了,就雕刻各种图案(龙、祥云等),装饰功能代替了实用功能。



步辇,帝王所乘坐的代步工具,通常称为"辇",本来和车一样是有轮子的。
秦以后,去掉轮子,由马拉改由人抬,一般称作步辇,更多了一些典雅和休闲的气息。
唐代画家阎立本《步辇图》表现了辇的样子。
帝王坐在辇上由人抬着从辇道上过(辇道只能帝王经过),抬的人要走在辇道两边。


上面的《步辇图》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吐蕃王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向大唐求亲,唐太宗接见。左边红衣是禄东赞,右边辇上是唐太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这么多是为了引出这个画面,这里大观园大门有两条辇道。注意辇道是皇家才能用的,
元春嫁入了皇家,从而使贾府成为了皇亲国戚,大观园是为元妃省亲而建造的,所以可以有辇道。
   但元妃所用的辇道还是不能像皇帝所用的那样铺设在皇宫正对大门的位置,
只能在两边设成窄小的长条形,以示和天子的区别。

      在古时候,建筑台阶的层数同样也有严格的规定,古代的台阶层数不能超过九个,
因为九这个数字在古代被认为是极数,皇帝才能用。
    王公贵族只能用七或五(亲王级别用七较稳当),这里,台阶只有五层,因为元妃只是妃子,
不能用皇上才能用的九。这里,贾府造了五层,亦是表示谦虚。

(大家对比看前面“刘姥姥进大观园叩拜门卫时”先前“敕造荣国府”的台阶,
只有三层,而大观园是元春封为妃子后为省亲所造)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台阶的高低和层数表现在多个方面,这是体现地位的。
在皇家有“正殿的要高(多)于侧殿的,三大殿(上朝的地方)的要高(多)于三大宫(妃嫔的寝宫)的”,表示朝重于寝。
      

在民间,“正房的要高于厢房的,厢(侧)房的要高于走廊的”。老版的做的很对,
请看,贾府里面,正房或大门一般五层台阶,厢(侧)房一般三层台阶。
怡红院大门五层台阶:


潇湘馆的正房五层台阶,厢房只有三层台阶。
这是潇湘馆的正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蟹八件



甄士隐知道贾雨村抱负不凡,于中秋之夜邀请贾雨村饮酒赏月,
当时应是文人雅士间的高雅情趣,书中没有具体提到菜品有那些,
但当时--明清时代,文人雅士品蟹乃是文化享受,赏菊吟诗啖蟹时,
人人皆备有一套专用工具,苏沪杭俗称“蟹八件”。
故甄老爷准备这蟹八件招待贾雨村应在情理之中。




国人食蟹的历史,最早又可追溯到西周时代。从《周礼》和晋代《字林》记载可知,我国已有两千七八百年的吃蟹历史。
自古以来,食蟹似乎是一件大有讲究的雅事。早在明代,能工巧匠即创制出一整套 精巧的食蟹工具,从3件发展到8件。
据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记载,明代初创的食蟹工具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8种,(鼎盛时期甚至达64件)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腰圆锤、小方桌、镊子、长柄斧、调羹、长柄叉、刮片、签子。故称之为“蟹八件”。
古人发明食蟹工具后,吃蟹成了一件文雅而潇洒的饮食享受。
以小巧玲珑的金、银、铜餐具食蟹,妙趣横生,可以说是一种逸致的高雅餐饮活动。



这些食蟹工具一般用铜制作,考究的则用白银制作。
因为从坚韧度来说,金虽贵重但硬度不及银,而铜又很容易污染食品,
所以按理说,上乘的“蟹八件”也应该是白银制的。
其工艺极为精巧,刮具形状有点像宝剑,匙具有点像文房中的水盂。
盛蟹肉用的是三足鼎立的爵。这些食蟹工具,
又都配有圆形或荷叶形状的盘,盘底下有雕成龙状的三足。
后来晚清的蟹八件又演便成了苏州女的嫁妆之一。





这是士隐在用蟹八件其中一件(签子)拨蟹肚里面的肉。
古人真是讲究,想想现在,吃完蟹黄吃蟹肚里白肉时,
都那么狼狈,满手油腻,脸上挂渣的,哎……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里也写有,贾母携众于藕香榭设螃蟹宴;
吃完了还要用“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洗手,有点奢侈。

螃蟹不仅有很多种吃法,而且吃的时候也讲究技巧。
分“文吃”和“武吃”,看薛姨妈说“我自己掰着吃香甜”,
这一个“掰”字就显得太老土了,典型的“武吃”。
再看凤姐鸳鸯她们的连吃带抹更是武的不得了。
而甄士隐、贾雨村以及宝玉、众姐妹就是文吃。

吃了螃蟹后,宝玉笑道:“今日持螯赏桂,亦不可无诗。我已吟成,谁还敢作呢?”
所谓的“持螯”,早在《世说新语》里就有记载“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
所以古人把吃螃蟹美称为“持螯”。看宝玉所做的“持螯诗”: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黛玉自然把自己的才情也展露一翻,并赞扬螃蟹死了也要斗争的性格: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宝钗的诗就更加的让人奇怪了,具有讽刺意味: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手软了,待续,明天是主要人物服饰方面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兄辛苦了,这篇帖子作的很好,谢谢分享,回头给你加精!
行天 发表于 2010-10-11 19:49

    嘿嘿,问好行天{:131:}




红楼梦人物关系图


简图






详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发表于 2010-10-1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软了,待续,明天是主要人物服饰方面的
网上清风 发表于 2010-10-11 22:37



    慢慢来,不急,精品不在一时急。{:131:} 清风兄辛苦了。{:042:}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发表于 2010-10-12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啦,谢谢楼主{:131:}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0-10-12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好,不多言,收...{:015:}

谢谢清风...{:131:}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扒灰与养小叔子

红楼梦第七回、电视剧第三集焦大在贾蓉面前高声叫骂:
“你们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王熙凤即刻叫贾蓉堵住焦大的嘴



宝玉不解问其故



凤姐马上阻止加恫吓



所谓“扒灰”--又称爬灰,是一个形容乱伦的词语,
而且是专指公公和儿媳之间发生性关系的乱伦。
清人《吴下谚联》释其由来云:「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
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
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后来,清人李元复所著《常谈丛录》中补充解释说,
爬灰是污媳的隐语。在地上爬行会弄脏膝下,膝媳同音,污膝就成了污媳。

焦大当着贾蓉骂,是指贾珍与秦可卿乱伦的事,其后事露,秦可卿上吊;
意思就是“你老子给你戴了绿帽子,你还不知道?”


关于这点有一个反证:可卿死后,贾珍哭得泪人一般,
甲戌本旁边有一句脂批:“可笑,如丧考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养小叔子”

有两种解释,
一是指儿媳妇与公公乱伦后生下的孽种,
二是指为嫂与小叔子(甚至侄子)有乱伦行为。
而凤姐对这后一句可能更为敏感,

因为焦大很可能是骂贾蓉与王熙凤之间也不干净。

关于王熙凤跟贾蓉的暧昧关系:
  1.第十一、十二回贾瑞调戏凤姐,凤姐设套让他往里钻,
坑得这下流胚在胡同里灌了一夜北风,
最后去收拾这垃圾的正是贾蓉贾蔷两兄弟。试问,凤姐这么隐秘的事情,
怎么会随便交托贾蓉去办(贾蔷是跟贾蓉混的,这里他可以不考虑)?
各位怎么想?这是一般正常婶子跟侄子的关系么!

况且在与贾瑞说话间,
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两个强远了.
我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胡涂虫,一点不知人心."
---虽故意撇开与贾蓉的关系,却挑起贾瑞的幻想,
更明明白白的表白欣赏贾蓉一表人才。。。。



2.上条还隐晦点,后面曹公有更直接明白的暗示滴!

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打秋风,凤姐接待她时,
蓉哥儿奉父命来跟凤姐借玻璃屏风。大家细看曹公怎样写这里:
贾蓉笑道:‘我父亲打发我来求婶子借玻璃屏风,摆了就送过来~~’;



凤姐推说“晚了,昨儿已经给了别人”(注意表情很。。。。)

贾蓉听着,嘻嘻的笑着,在炕沿上半跪道:‘婶子若不借~~婶子只当可怜侄儿罢’”

凤姐笑道:‘也没见你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偏我的就是好好的。’

贾蓉笑道:‘那里有这个好呢!只求开恩罢。’



凤姐道不无柔媚地说:‘若碰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



这张更是娇媚无比。。。



“这里凤姐忽又想起一事来,便向窗外叫:‘蓉哥回来。’
~~~~贾蓉忙复身转来~~~那凤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的神,
又笑道:‘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来再说罢.
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应了一声,方慢慢的退去.”


——这已经不是长辈跟晚辈的正常神情语气了吧!
何况还“这会子有人” !若无人,又是怎样的亲热厚密呢?!

3、贾琏偷取尤二姐后,凤姐打闹宁国府,
对尤氏尤骂又拉有揣,
在贾蓉的跪求下渐渐“心软了下来”,
可见贾蓉在凤姐面前有相当脸面且怜惜(其跪);

4、凤姐骂“放你娘的屁”这最粗鲁的话是骂谁?(见前图)
还是贾蓉;这在全书中只这一次,且后面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不是关系特别亲密的男女之间,不会这样的。
如同人们经常用“你这冤家”、“该死的”。。。骂自己的老公一样。


其实,大家可以环视一下在自己单位里,
被老板骂的最多、最凶的人往往就是老板最放心、最信任的人!

5、在第七集里,贾蔷向贾琏讨到苏州采买戏子的差事,
贾蓉勾点凤姐肩膀极力撮合,
最后凤姐表态支持,贾琏方未反对。
若非等闲关系,贾蓉安敢如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0-10-1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楼主辛苦了!从中能学到很多知识,看了一半,有时间再来细看。{:131:}
87版无论从人物,服饰,语言还是音乐等各方面都是用心在诠释巨著,
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生动,最爱林妹妹了,那气质神韵再无人能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5 03: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