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风清扬

[汇编] 《红楼梦》之薛宝钗篇

[复制链接]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九回

  原来这夏家小姐今年方十七岁,生得亦颇有姿色,亦颇识得几个字。若论心里的丘壑泾渭,颇步熙凤的后尘。只吃亏了一件:从小时父亲去世的早,又无同胞兄弟,寡母独守此女,娇养溺爱,不啻珍宝,凡女儿一举一动,他母亲皆百依百顺,因此未免酿成个盗跖的情性:自己尊若菩萨,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在家里和丫鬟们使性赌气、轻骂重打的。今儿出了阁,自为要作当家的奶奶,比不得做女儿时腼腆温柔,须要拿出威风来才钤压得住人。况且见薛蟠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制,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又见有香菱这等
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因他家多桂花,他小名就叫做金桂。他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二字来,凡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他因想“桂花”二字是禁止不住的,须得另换一名,想桂花曾有广寒嫦娥之说,便将桂花改为“嫦娥花”,又寓自己身分。如今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如今得了这一个妻子,正在新鲜兴头上,凡事未免尽让他些。那夏金桂见是这般形景,便也试着一步紧似一步。一月之中,二人气概都还相平;至两月之后,便觉薛蟠的气概渐次的低矮了下去。

  一日,薛蟠酒后,不知要行何事,先和金桂商议。金桂执意不从,薛蟠便忍不住,便发了几句话,赌气自行了。金桂便哭的如醉人一般,茶汤不进,装起病来,请医疗治。医生又说:“气血相逆,当进宽胸顺气之剂。”薛姨妈恨得骂了薛蟠一顿,说:“如今娶了亲,眼前抱儿子了,还是这么胡闹!人家凤凰似的,好容易养了一个女儿,比花朵儿还轻巧,原看的你是个人物,才给你做媳妇。你不说收了心,安分守己,一心一计,和和气气的过日子,还是这么胡闹,喝了黄汤折磨人家。这会子花钱吃药白遭心。”一席话说的薛蟠后悔不迭,反来安慰金桂。金桂见婆婆如
此说,越发得了意,更装出些张致来,不理薛蟠。薛蟠没了主意,惟有自软而已。好容易十天半月之后,才渐渐的哄转过金桂的心来。

 自此,便加一倍小心,气概不免又矮了半截下来。那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婆婆良善,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先时不过挟制薛蟠;后来倚娇作媚,将及薛姨妈;后将至宝钗。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每每随机应变,暗以言语弹压其志。金桂知其不可犯,便欲寻隙,苦得无隙可乘,倒只好曲意俯就

一日,金桂无事,因和香菱闲谈,问香菱家乡父母。香菱皆答“忘记”,金桂便不悦,说有意欺瞒了他。因问:“‘香菱’二字是谁起的?”香菱便答道:“姑娘起的。”金桂冷笑道:“人人都说姑娘通,只这一个名字就不通。”香菱忙笑道:“奶奶若说姑娘不通,奶奶没合姑娘讲究过。说起来,他的学问,连咱们姨老爷常时还夸的呢。”

  欲知香菱说出何话,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十回

话说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哧两声,冷笑道:“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般清香的。但他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金桂道:“依你说,这兰桂花,倒香的不好了?”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的香可比。”一句未完,金桂的丫鬟名唤宝蟾的,忙指着香菱的脸说道:“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陪笑说:“一时顺了嘴,奶奶别计较。”金桂笑道:“这有什么,你也太小心了。但只想这个‘香’字到底不妥,意思要换一个字,不知你服不服?”香菱笑道:“奶奶说那里话?此刻连我一身一体俱是奶奶的,何得换一个名字反问我服不服,叫我如何当得起。奶奶说那一个字好,就用那一个。”金桂冷笑道:“你虽说得是,只怕姑娘多心。”香菱笑道:“奶奶原来不知:当日买了我时,原是老太太使唤的,故此姑娘起了这个名字。后来伏侍了爷,就与姑娘无涉了。如今又有了奶奶,越发不与姑娘相干。且姑娘又是极明白的人,如何恼得这些呢?”金桂道:“既这样说,香’字竟不如‘秋’字妥当。菱角菱花皆盛于秋,岂不比香字有来历些?”香菱笑道:“就依奶奶这样罢了。”自此后遂改了“秋”字。宝钗亦不在意。

。。。。

薛姨妈听见金桂句句挟制着儿子,百般恶赖的样子,十分可恨。无奈儿子偏不硬气,已是被他挟制软惯了。如今又勾搭上丫头,被他说霸占了去,自己还要占温柔让夫之礼。这魇魔法究竟不知谁做的?正是俗语说的好,“清官难断家务事”,时正是公婆难断床帏的事了。因无法,只得赌气喝薛蟠,说:“不争气的孽障,狗也比你体面些!谁知你三不知的,把陪房丫头也摸索上了,叫老婆说霸占了丫头,什么脸出去见人?也不知谁使的法子,也不问清就打人。我知道你是个得新弃旧的东西,白辜负了当日的心。他既不好,你也不该打。我即刻叫人牙子来卖了他,你就心净了。”气着,又命:“秋菱,收拾了东西,跟我来。”一面叫人去快叫个人牙子来:“多少卖几两银子,拔去肉中刺、眼中钉,大家过太平日子!”薛蟠见母亲动了气,早已低了头。金桂听了这话,便隔着窗子,往外哭道:“你老人家只管卖人,不必说着一个、拉着一个的。我们很是那吃醋拈酸容不得下人的不成?怎么‘拔去肉中刺、眼中钉’?是谁的钉?谁的刺?但凡多嫌着他,也不肯把我的丫鬟也收在房里了。”薛姨妈听说,气得身战气咽,道:“这是谁家的规矩?婆婆在这里说话,媳妇隔着窗子拌嘴!亏你是旧人家的女儿,满嘴里大呼小喊,说的是什么!”薛蟠急得跺脚,说:“罢哟,罢哟!看人家听见笑话。”金桂意谓一不做,二不休,越发喊起来了,说:“我不怕人笑话!你的小老婆治害我,我倒怕人笑话了?再不然,留下他,卖了我。谁还不知道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你不趁早施为,还等什么?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做什么去了?”一面哭喊,一面自己拍打。薛蟠急得说又不好,劝又不好,打又不好,央告又不好,只是出入嗳声叹气,抱怨说运气不好。

当下薛姨妈被宝钗劝进去了,只命人来卖香菱。宝钗笑道:“咱们家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妈妈可是气糊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着我使唤,我正也没人呢。”薛姨妈道:“留下他还是惹气,不如打发了他干净。”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和卖了的一样。”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不愿出去,情愿跟姑娘。薛姨妈只得罢了。自此,后来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自断绝。


  那时金桂又吵闹了数次,薛蟠有时仗着酒胆,挺撞过两次。持棍欲打,那金桂便递身叫打;这里持刀欲杀时,便伸着脖项。薛蟠也实不能下手,只得乱了一阵罢了。如今已成习惯自然,反使金桂越长威风。又惭次辱嗔宝蟾。宝蟾比不得香菱,正是个烈火干柴,既和薛蟠情投意合,便把金桂放在脑后。近见金桂又作践他,他便不肯低服半点。先是一冲一撞的拌嘴;后来金桂气急,甚至于骂,再至于打。他虽不敢还手,便也撒泼打滚,寻死觅活,昼则刀剪,夜则绳索,无所不闹。薛蟠一身难以两顾,惟徘徊观望,十分闹得无法,便出门躲着。金桂不发作性气,有时喜
欢,便纠聚人来斗牌掷骰行乐。又生平最喜啃骨头,每日务要杀鸡鸭,将肉赏人吃,只单是油炸的焦骨头下酒。吃得不耐烦,便肆行海骂,说:“有别的忘八粉头乐的,我为什么不乐。”薛家母女总不去理他,惟暗里落泪。薛蟠亦无别法,惟悔恨不该娶这“搅家精”,都是一时没了主意。于是宁荣二府之人,上上下下,无有不知,无有不叹者。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氏之红楼梦完毕,余者高鹗所续不做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0-5-1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码出这么多文字扬子辛苦了 回一帖细细拜读扬子的红楼心得


心痛不如坦然面对,想开,看淡,自然微笑,感谢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的啦,粘贴过来再阅读整理,书由厚读到薄,最后形成几条简要的资料卡片。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0-5-14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 看红楼梦我最不喜欢的人物就是薛宝钗了 我不喜欢宝钗虚伪而会做人复杂的性格 她虽有大家闺秀卓越的气质 也显示出沉静淡泊 温柔和平的性格 但 另一面又展示了她心灵深处隐藏着性格中虚伪的特点 表里不一的性格反映出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宝钗不像黛玉真情流露 她太工于心计 处处讨好贾母的欢心 在自己的生日宴上点贾母喜欢的戏 点要贾母爱吃的甜点与菜 而且 很会抓时机表现自己 表面上的无心恰恰反映出宝钗她的用心 又刻意拉拢人心 而是常常深隐心机 虽然不能说宝钗是阴险奸诈和搞阴谋诡计的人 但是 最起码她也是封建礼数的帮凶 在生活中 看起来她表面上为人随和 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看起来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  用她深隐的心机赢得贾母的欢心 所以她如愿嫁的给了宝玉 如果说她不这么做也许她就不能嫁给宝玉 但宝玉又是叛逆的 是蔑视世俗的 她的做法反而拉长她和宝玉的距离 可以说 在宝黛钗的婚姻中 因为封建礼教 她成了胜者 但在宝黛钗三人的爱情中她又是失败者 说到底薛宝钗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最终逃不出同悲的命运.....
心痛不如坦然面对,想开,看淡,自然微笑,感谢所有!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就是来批驳如上说法的,看来还真没选错题,很多人都有上面的偏见{:1_406:}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0-5-1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就是来批驳如上说法的,看来还真没选错题,很多人都有上面的偏见
风清扬 发表于 2010-5-14 00:36

这一帖儿一直远观着,看到扬子这个回帖儿,忍不住进来了...{:043:}

记得很清楚,2005年曾在一个社区的文化版推介了闫红的《误读红楼》。

《红楼梦》问世到今天,评“红”、讲“红”、考证“红”、藉题发挥“红”甚至靠“红”吃饭者可谓多矣,但自称“误读”的却只有闫红。

认识她是在天涯社区,是网上的著名写手,所用笔名“忽如远行客”或“尔林免”。

她的《误读红楼》颇为大气,不拘一格,语言很干净。她把自己放进去读,有胆量且自信,也读出点自己的玩艺儿来了。

我这里想说的是:文人是文人,分三六九等;同样,读者是读者,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红楼梦》的所有阅读也都是“误读”吧。

所以,若扬子规整这份素材是为了写出自己的感想以批驳雨声们的“误读”,出发点就值得商榷哦。
因为,结果不言自明,肯定是谁也说服不了谁...{:058:}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众百个人物形象,其中的金陵十二钗个个都很独特。读雨虽历观《红楼梦》三遍均未卒读,至八十余回抛书,但说到《红楼梦》中人,最喜欢的女性有两个,一个林黛玉,一个史湘云。

喜欢林黛玉是因为尽管在很多人看来这个人物有些病态,但这样一个喜欢思考的女性悲情者,其灵性是其他人物无法比拟的。

而史侯家千金史湘云,虽身世的不幸与黛玉有许多相似之处,却是心理最健康的。她的乐观、自然、纯真、善良、旷达、明智以及潇洒与超脱,都使她在金陵十二钗中光彩异常。虽候门出身,却两袖清风、一身轻松行走于天地之间。也许,在她身上,寄托了曹雪芹对美好人性的一种追求吧。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0-5-14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扬子再去看刘心武揭秘红楼梦。。。。。{:1_406:}
随喜随欢。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0-5-14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红楼梦》的所有阅读也都是“误读”吧。”

读雨说的是。俺感觉吧,宝钗的贤淑大部分出自所受教育和习惯。看她行事为人,很认可的。她和其他十二钗一样,大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但是捏,俺就莫名其妙地喜欢黛玉,不喜欢宝钗抢了黛玉的位子。因为她不适合宝玉,她适合同样的封建礼教下的所谓正人君子。而宝玉和黛玉才是同命鸳鸯。

本来也喜欢湘云的爽朗豁达。但就是因为她向着宝姐姐,不向着黛玉,所以俺就不喜欢湘云。嘿嘿,喜欢不喜欢,就这样没有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4 15: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