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歆如芷水

[汇编] 我的家乡--聊城(1楼视频)

[复制链接]

有为九子能

独来读网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湖河游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很高兴有机会为大家服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对各位领导和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聊城是“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光秀美,今天我要和大家去领略家乡迷人的风采。下面我们要乘坐游船沿东昌湖、京杭大运河环游古城,并参观孔繁森纪念馆、山陕会馆。希望大家注意安全,也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背靠广大中原地区,是山东进军中原地区的桥头堡,是中原进入山东、到达出海口的必经之地。聊城辖8个县(市区)和1个经济开发区,面积8715平方公里,人口570多万。21世纪初,聊城市委、市政府以“五城同创”为契机,大力发展经济,优化环境,加快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聊城已由上个世纪默默无闻、破旧困难的小城镇,一跃而成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冀鲁豫周边地区商贸中心城市,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07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2436美元,聊城在山东西部率先崛起,成为了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优势明显,其影响力和辐射力越来越大。

 

(看到孔繁森纪念馆)这里是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孔繁森这个名字,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孔繁森是聊城人,更是我们聊城人的骄傲。

他参加工作30多年,其中在西藏工作10余年,以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情,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塑造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和拥戴。然而,1994年,孔繁森同志在赴新疆塔城地区考察途中,被一场车祸无情地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去世后,中央授予他“九十年代的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号召全党、全国人民都来向他学习,并在他的故乡聊城建设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孔繁森纪念馆现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新时期党员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各位领导,朋友们,孔繁森纪念馆到了,请大家下车,随我参观。(略)

 纪念馆的参观到此结束。请大家上车。

(经过湖滨公园)我们现在经过的是湖滨公园。10年以前,如果您来过聊城,一定还记得这里遍布着低矮的平房,堆积着成片的垃圾,环境恶劣。上个世纪末,聊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江北水城”的宏伟目标,斥资3亿多元,拆除了湖西3万多平方米建筑,建设了占地1600亩的湖滨公园,并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今天的湖滨小桥流水,绿草茵茵,园林小品,点缀其间,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这是腾龙广场,广场中的腾龙雕塑是由两条腾龙和祥云组成的,象征着富贵祥和,事业发达。同时,龙主水,临湖而建,相得益彰。广场与南边的金凤广场遥遥相对,共同体现出“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同时它也象征着我们整个聊城市的发展,将会有一个巨龙升腾似的腾飞;聊城人民会把自己的家园——“江北水城”建设得更加美好。

(到达水城明珠大剧场)各位来宾,我们面前这座圆形的建筑就是水城明珠大剧场。它临湖而建,是由聊城市政府规划,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兴建的一处现代化的大型文化设施。大剧场自2004年2月29日开放以来,已成功接待了国内外100多个艺术团体的300多场演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众多省、部(委)的领导,以及许多外国游客、著名演员,都在莅临水城明珠大剧场后给予了高度评价。水城明珠大剧场建筑风格独特、科技含量极高,实现了艺术与应用的完美结合,成为了江北水城的新地标。下面让我们一起步入这艺术的殿堂,去感受现代高科技带给我们的震撼。(略)

好,参观完大剧场后,请大家随我上船领略优美的水上风光,开始我们的水上旅程。

游艇马上就要启动了,请大家扶好坐稳,注意安全。

(全体上船后)

尊敬的各位来宾:

欢迎大家登上**号游船。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水上之旅现在开始。

迷人的聊城,美在水上,丽在波中。在这片流水成韵的天地里,浪花和云霞共同绘就了聊城的道道胜景,孕育了永不凋谢的水城景色。这里河是吟唱的歌,湖是流彩的画,城是优美的诗。

“一湖翡翠千重秀,清风潋滟荡古城。”您现在看到的就是风光旖旎、闻名遐迩的东昌湖,东昌湖又称胭脂湖,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中“胭脂”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东昌湖始掘于宋熙宁三年,筑城取土而成,城外自然成河,恰似一条美丽的玉带环绕古城。它与杭州西湖、南京莫愁湖并誉为我国三大美女湖。东昌湖水域面积6.3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相当,是南京莫愁湖的18倍;平均水深3米,蓄水量是杭州西湖的2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东昌湖岸边杂草丛生,沼泽满地,垃圾随处倾倒。东昌湖像一位蒙尘蒙垢的少女,靓丽的风姿荡然无存。九十年代后,巧借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聊馆高速公路三路建设用土和新建的聊城电厂用水,投入资金1.1亿元,对东昌湖进行清淤整治。

可以这样说,在中国长江以北,还没有哪一座城市拥有这样多的水,它南依黄河,是中华母亲河的乳汁滋润了这片肥沃的土地。纵观聊城全境,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黄河在南部奔腾咆哮东去,古运河从中部蜿蜒曲折穿过,卫河从西部挟风裹浪北流;马颊河、徒骇河纵横交错,东昌湖、鱼丘湖交相辉映。仅聊城市区,湖、河水域面积就多达13平方公里,占市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这一优势是中国北方城市无法比拟的。湖水相连,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聊城,不愧为中国长江以北的第一水城。

大家请看,我们的右前方就是舞凤广场,与刚才介绍的腾龙广场遥相呼应。广场群雕主要由双凤雕塑、百鸟朝凤浮雕柱及凤城传说浮雕墙三组雕塑组成。凤凰是中国人民喜爱的吉祥之物,聊城是一个与凤凰有着深远渊源的城市,古有凤凰城之说。“凤”是聊城的象征。舞凤广场取义于此。同时,它与北边的腾龙广场遥相呼应,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平衡的格局,并且共同体现了“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

相信大家都清楚,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无山无海无边关,特色在哪里?聊城人思索着、寻找着撬动城市发展的支点。一次次高水平的战略研讨会、城市规划修编会,一个个真知灼见的发言、给人启迪的报告,将聊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视野,引领至新的境界。

聊城的个性在于水,水是聊城的魂!聊城的底蕴在古城,城是聊城的根!要建设强市名城、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发挥水的优势,做足做活做好水的文章,把水的灵性融入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城市定位方面,在原有“江北水城”的城市品牌基础上,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这一品牌,并在“江北水城”、“北国水城”、“北方水城”三个品牌的基础上,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运河古都”品牌,致力于打造融南方水韵和北方风情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辉映、现代文明气息与历史厚重感统一的旅游目的地。

围绕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市委、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强化水系建设,深度开发城区内东昌湖、古运河、徒骇河三大水系,全面贯通城区水系,并把水引至每个社区、每个居民小区,实现区区通水、户户面河,充分展现“城中有湖,湖中有城,湖河相连,城湖河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

现在,我们即将穿过前面这座南关桥进入东湖区。

大家请看,我们的左侧是南关岛,占地4.9万平方米,原来这里是一片居民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种状况是因为刚刚拆迁结束,我们准备通过招商的方式,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把它开发建设成集休闲、娱乐、观光、疗养为一体的高档旅游度假区。整个区域的地上建筑物以二层为主,局部不超过三层,建筑形式为灰瓦坡顶,墙体色调以白色为主,整体格调同古城区相互协调,彰显古朴典雅之风格。

在东昌湖的东南水域有大大小小十多个岛屿,我们右侧的月亮岛占地100亩,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这些散落在湖面上的小岛,是我们在开发时留出的湿地,星星点点,面积共计约三万多平方米,现在已经成为鸟类栖息繁衍的乐园。每逢秋末冬初,百鸟云集湖面,或结群嬉水,或婉转啼鸣,水潺潺兮同飞鸥鹭,光荡荡兮玉美无边,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画面。

 

现在大家请向左看,湖水中的这片陆地就是我们的东昌古城,古城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正是因为这座拥有沧桑历史的古城,我们的水才有了凝重的内涵,江北水城才闪烁着灿烂的文明。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为聊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市辖区现有古迹446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

现在我们看到高高耸立在水城中央的建筑,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岳楼。光岳楼高大雄伟、巍峨壮观,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楼。位于古城中央的光岳楼,东昌湖环绕四周,登上此楼,豁然开朗,古城、东昌湖、运河风貌尽收眼底,徐徐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六百多年来,光岳楼,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士官大夫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清康熙、乾隆皇帝几次下江南都通过京杭大运河路过东昌,多次把光岳楼作为行宫,在楼上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墨。1974年,郭沫若为纪念光岳楼建楼600周年重新题写了匾额,著名书法家启功、溥杰等也先后为光岳楼题字。六百年来,光岳楼历经风雨,依然挺拔屹立,阅尽人间春色,它象征着我们聊城昂首奋进,不断走向强盛。

(进入运河)

大家请看,我们前面这座桥是龙湾桥。穿过这座桥,我们就进入了运河。

在我们船下静静流淌的就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隋唐至明清时期贯通我国南北,全长1700多公里的交通大动脉。

在我国有两大人工工程令世界瞩目——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它自北京迤俪南下,横贯鲁西,直达杭州,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穿京、津、冀、鲁、苏、浙六省市,是我国历史上主要的水运航道和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为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伴着昔日的桨声,聊城曾有过400多年的昌盛,古运河见证了昔日东昌繁华景象,又见证着今日聊城重新走向辉煌。近日的大运河,两岸店铺林立,河堤绿柳成荫,河中轻舟碧水,已成为聊城最为靓丽的风景线。

追溯历史,聊城得名于水,兴盛发端于水。聊城因古聊河而得名。明清时期,得益于京杭运河的漕运之便,聊城“船楫如云,帆樯蔽日”,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如今,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打造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的总体思路,保护、开发古运河,让这个曾为聊城带来四百年繁华与昌盛的黄金水道重放光彩。

在我们左前侧,您看到的这座古朴典雅的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带动了聊城经济。当时的聊城百业兴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商人云集,沿运河建有山陕会馆、苏州会馆、江西会馆、赣江会馆、武林会馆等八座会馆,其中山陕会馆就是由当时的山西和陕西商人为了“祀神明、联桑梓”而建立的,是国内现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会馆。几百年来,她一直静静地屹立在古运河畔,见证着聊城的风雨沧桑,兴衰变革。

好,请大家下船,共同参观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山陕会馆。

(全部下船)(略)

 

(全部上船后)

窥一斑而见全豹。光岳楼和山陕会馆,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我们聊城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它们是聊城丰富历史积淀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见证。水滋润了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园林,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中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聊城下辖的东昌府区、高唐县、阳谷县都是《水浒传》中重要的故事发生地,现存的文物古迹众多,著名的武松斗杀西门庆的狮子楼、武松打虎的景阳冈至今保存完好。《金瓶梅》更是以临清市为背景,详尽地描述了当时临清的城市风俗,文化、商业、饮食等特点,名著中的许多描写还能在今天的临清得到清晰的印证。

前面左侧是崇午驿大码头,是清朝康熙皇帝登岸的地方。码头长17.5米,宽5.8米,呈“巨”字形,设踏跺两处,左右设上下台阶。明清时期,聊城商贾云集,码头一带漕船络绎不绝,停港待卸的商船绵延数里。从大码头南望,只见船鹭相连,帆樯蔽日,宛如一幅宏丽壮阔的图画,故有“崇武连樯”之称,为聊城古八景之一。(其他为"光岳晓晴、巢父遗牧、绿云春曙、古瓮铺琼、圣泉携雨、仙阁云护、铁塔烟霏")

再往前,左侧是乾隆小码头,是乾隆皇帝登岸的地方。因康熙南巡在大码头登岸,乾隆不敢与爷爷平起平坐,故又建小码头作为登岸处。小码头由青条石垒砌,规模要比大码头小得多,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大家看,台阶最上层青石上有圆形穿孔,大家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那是系缆绳的地方,至今还保存完好。

运河沿岸,古楼、古塔、古寺接踵比肩,石雕、石刻庙宇遥指相望,可谓书香随波涌,堤岸多琴亭。

京杭大运河在明清时期为聊城带来了400多年的繁荣,后来由于陆路交通的发达,漕运走向了衰落,聊城也失去了运河商业重镇的地位。区内的古运河河道淤积严重,垃圾遍地,完全不具备了漕运能力,两岸建筑陈旧低矮,布局杂乱无章,昔日的繁华丧失殆尽。本世纪初,市委、市政府在确立了“江北水城”建设目标后,把穿城而过的运河开发,作为建设江北水城的重点工作之一。从2004年开始,投资3.3亿元,通过清淤、拓宽、绿化等系列手段,分期对城内段运河进行了开发打造。截止目前,古运河城区段13.6公里河道改造全部完工,沿河建有可供游船停泊的9处码头、20多处直通水面的亲水台阶,古老的运河又焕发出了年轻的生命。

右侧是闸口码头,岸边建有闸口广场。广场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其中绿地3000平方米。广场上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是人们休憩、游玩的好去处。著名的无税碑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清·康熙年间,刑部侍郎任克溥告老还乡。哪知东昌府(今聊城市)连年遭受水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更使百姓怨声载道。

任克溥三次上书皇帝,要求减免官税,赈济灾民,均未得回复。正当他为此忧心如焚时,京城传来消息:“皇帝南巡将路过东昌。”他立刻转忧为喜。

这天,康熙帝的龙舟行至东昌府东闸口附近,突然触物搁浅。康熙帝令东昌府速派水工清理河道。不大会儿,水工捞出一块刻有字迹的石碑。康熙帝来到碑前辩认字迹,随口念道“今日无税。”任克溥忙双膝跪倒叩谢隆恩,康熙不解。任克溥答道:“万岁体恤灾民,免去东昌赋税,我岂能不为家乡父老谢恩!”康熙略一沉吟,当即说道:

“古碑显现,亦是天意,就照此办理吧!”从此,东昌民众免去了一大负担。其实,这是任克溥冒着欺君杀头之罪预设的计谋。他让家人探明了龙船到达东昌的准确时间,于头天夜里将石碑投入河道之中,故意让康熙来念。东昌知府把“今日无税”碑立在东关运河南岸,并修了版楼。从此,凡在此码头装卸货物者,均不纳税。以致于在东关大码头一带形成帆樯如织、百货囤聚的景象。

左侧立于河岸的闸北古槐,传说是隋炀帝役民初凿大运河时所植,已有1400余年的树龄,现在我们看到仍是老干虬枝,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运河沿岸,像这样保存完好的古槐还有七、八株,如王口古槐、会通古槐、吉市古槐等,《诗经》曰“中庭有槐,富及三世”,运河沿岸的这些古槐见证着江北水城曾经的兴盛和悠久的历史。

朋友们,到现在呢,我们已经过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桥。在古运河城区段共建有21座风景桥。凡有河流的地方,就必定有桥,大桥、小桥、长桥、短桥、亭桥、廊桥,造型新颖,风格别致,已成为水城的一道风景。前面这座桥名为望月廊桥,跨径25米,宽10.4米。

传说,嫦娥奔月途经东昌,被此地城池风光所迷,在此小住,后羿追嫦娥至此,嫦娥已奔月离去,后羿望月兴叹,醉卧此地,嫦娥念与后羿夫妻一场,抛下一衣襟为其遮身挡寒。衣襟落地化作今之廊桥。

桥上建有亭廊,廊顶雕梁画栋,彩绘栩栩如生,是古运河文化的一个缩影,每天都吸引着大批游人驻足观赏。

古运河优美灵秀的独特风光,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倾情赞美,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美不胜收。有词曰:

河上波起绿含娇,柳丝拂舟春灵巧。天光水色亲人意,说不尽无限好。绿野吟歌微笑,蓝天成画飘飘。看兰舟画舫如梭,载不尽黄金道。流水多少事,千秋美景不老。聊城水上竞美妙,好一片碧波芳草。

河是吟唱的歌,湖是流彩的画,城是优美的诗。各位朋友,您是水城的尊贵客人,美丽的水城一定会激发您的诗兴,何不吟水作歌,放情抒怀,让水城铭刻下您的美好诗篇,为水城增光添彩。

大家请看,在我们左侧屹立湖畔的是护国隆兴寺的宋代铁塔,始建于北宋时期,共13层,通高15.8米,塔基座石雕精湛,是我国为数极少的金属佛塔,在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上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据说当时东昌护国隆兴寺要铸一座高10米的铁塔,当铸到第六层的时却无法再铸了,因为溶化的铁水到不了上面就凉了。主持造塔的方丈急的团团转,工匠们更是一筹莫展,这时,寺里来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头,方丈见他仪表不俗,有心施礼请教,老人笑道:“我已是土屯脖子的人了,还中用?”话音一落,早已不见人影,方丈惊诧一阵,恍然大悟。根据老头的指点,采取用土逐层屯积在上面化铁浇铸的方法,十三层塔很快铸成了。据说那白胡子老头就是天上的神仙太上老君,至今,虽寺庙已无,但铁塔仍存。

请看右侧,古运河将从这里一直延伸,通达济聊高速公路。如果古运河全线贯通,我们就能乘船直达北京城了。

过了这座桥,我们再次进入了东昌湖。

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东昌湖微波荡漾,碧水青青,小舟点点,湖中的小岛,绿柳雕岸,亭聚荷香,蜂蝶嬉戏,惹人情怀,让人流连。湖水碧波荡漾,湖畔绿柳成荫,鸟鸣鱼跃无限风光,诗情画意泛舟湖上,不是仙境,胜似仙境。让我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老的文明、悠久的文化,造就了聊城无数的名人志士。自古以来,聊城人才辈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唐初名相马周、哲学家吕才,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义学家’武训,抗日将领张自忠、范筑先,当代国画大师李苦禅,著名学者傅斯年、季羡林等,均为聊城人。其中傅以渐是清朝入关后,第一次科考的头名状元,做过康熙皇帝的老师,他为人平实,不摆官架子,倡导和谐睦邻。

当年他的家人与邻居发生了宅基纠纷,傅家写信求助在当朝做官的傅以渐,傅以渐看后回书:“千里来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一看,赶紧让出三尺宅地,邻居也很感动,也让出三尺,就形成了六尺的胡同。后来康熙皇帝来到聊城,听到老师做的这件事,非常赞赏,提笔为胡同写下四个大字“仁义胡同”。现在在古城区内,“仁义胡同”仍在那里传播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讲述着做人的道理。

新的历史时期,聊城又涌现出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人民满意的检察官白云和感动中国的杰出青年徐本禹等英模人物。

我们现在正在通过的是北关桥,这是从北面进出古城的主要通道。

水凝灵气,水聚人气,水揽财气。以水为媒,我们从0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和“水城之秋观光周”等大型节庆活动,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东昌湖水深3-5米,湖面宽阔,水质清澈,非常适合水上体育项目的开展。每年的节庆活动期间,我们都要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F1摩托艇比赛、中美划水对抗赛等一些大型的国际水上体育赛事。这片水域就是水上体育赛事的主赛场,北面的大堤就是主会场和比赛起点。比赛时,发令枪一响,湖上舟艇竞发、百舸争流,运动健儿显身手;岸边锣鼓喧天,众人呐喊,热情观众齐喝彩,水面、岸上构成了一副欢乐祥和的动人图景。

前方亭然立于水中的这个小岛,名叫胭脂岛,是因《聊斋志异》中胭脂的故事而得名,故事中的胭脂就是古城中人。传说胭脂经常在这个岛上以湖为镜,对湖梳妆,所以人们又把这个岛叫胭脂岛。大家可以看到岛上的望月亭,亭内绘有《聊斋志异》中胭脂故事的连环画。

大家请往东南方向看,在这里我们可以水上近距离地感觉古城的格局。古城始建于宋朝,呈正方形,边长1公里,以光岳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主干道成十字形,其他大街小巷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构架。东西南北四面城墙垂直相接,周围被湖水紧紧环绕,从空中俯瞰,古城象一个巨大的棋盘漂浮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正是由于保留完好的古城格局,聊城才被国务院授予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殊荣。我们看到的北面这条公路和西面这条公路,其实就建在北城墙和西城墙的旧址上。经过沧桑的历史,多年的战事,古城墙已不复存在,但是水城的格局却丝毫没变。古城区居民,至今仍保留着白墙、灰瓦、硬山坡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进入古城去感受一下古城独特的格局。当你走在那已经斑驳的青石板上,看着一座座古老的民居,一条条绵延的街巷,你会想到什么呢?

 

大家请看,我们前方这座雄伟的大桥是2003年落成的西关桥,又称东昌大桥,为21孔石拱桥, 象征着跨入21世纪,所以又称世纪拱桥。古时,人们是经吊桥进入古城区,现在连接古城和新城的纽带就是横跨在东昌湖上的四座关桥了。西关桥是在原西吊桥的原址上修建的,它是我市城区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桥梁,桥全长322米,宽15米,用青石砌成,桥上筑有优质汉白玉拦板266块,均雕刻有栩栩如生的《水浒》人物故事图案,漫步东昌大桥一个来回,就如同看了一遍《水浒传》。东昌大桥(西关桥)、北关桥、南关桥、东关桥,通达四极,拱卫古城,宛如玉龙出海,又似长虹卧波,气势恢弘,美丽壮观。

大家请回头看,东昌湖北岸耸立着一幢幢高楼,那是我们的新城区。历届市委、市政府为了保护古城格局,严格控制古城区建筑的高度和层数,确立了在古城之外建新城的思路,使得东昌古城这一历史文化的见证得以完整保存。近年来,聊城以打造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为目标,围绕提升江北水城品牌,精心规划水城靓点,以高水平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区开发建设累计投资100亿元,完成拆迁300万平方米,建设了运河博物馆、文化广场等一大批精品工程,新增城市绿地面积478公顷,新增城市道路498万平方米,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大幅度提升,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工作通过了国家技术核查。古城座水中,新城绕水建,古城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新城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新城、古城遥相呼应,共同构建了“江北水城”的大格局,悠远的古代文化和动感的现代文明在这里实现了和谐统一。

今后,聊城将按照“城建靓市”、“三产兴市”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我们将围绕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目标,全面启动古城恢复与开发,启动南关岛开发项目、运河商业文化项目建设,水上梦幻世界等系列工程,建设高星级江北水城休闲度假酒店等接待设施。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增强吸引力,最终把聊城建设成为以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目的地。不久的将来,大家将会看到一个更加美丽动人、更加充满活力、传统与现代结合更加完美的江北水城!欢迎大家再来水城做客!

现在,我们整个湖河游就要结束了。游艇马上就要靠岸了,请大家等船停稳后下船。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09-11-28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丫丫是聊城人,难怪小嘴巴蛮利落的呢...:lol

 

周末快乐...:a015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发表于 2009-11-28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嗨 导游还很专业呢:lol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5 11: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