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8|回复: 8

尊赏塔尔寺

[复制链接]

百毒不侵的天蝎
发表于 2009-5-7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城鲁少尔镇的莲花山一沟两面坡上,据省会西宁市26公里(西塔高速18公里处),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意为先有塔后有寺,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也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和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整个寺庙群没有我们常见的院墙,只用彩色的经幡圈起来,简单地界定了区域范围,又和寺庙的风格协调一致,似乎表明佛和人没必要区分的那么清楚,前一步是人,后一步为神,这之间的距离很近很近。


前门


俯看塔尔寺


    我们是清早到达的,寺院的正门还没开,由一个毛遂自荐的导游带着,我们绕到一个侧面的车行门交了停车费进去,塔尔寺建筑繁多,乍看眼花缭乱,入乡随俗,怀着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参观和朝拜转经一样,都是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的,而且,稍微懂规矩的人都知道在寺庙里不能用手指点佛像,也不可以踩踏门槛,更不能胡乱说诋毁宗教的话。
    八宝如意塔是最先进入视线的,它位于寺前广场。据说,这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于1776年建造的,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喇嘛、信徒和游人来这里绕行一圈或三的倍数圈来祈福!





    小金瓦殿又名为护法神殿。初建于明朝崇祯四年(即公元1631年)。寺中回廊陈设野牛、羊、熊、猴等标本。据说,这些走兽标本象征一切恶魔鬼怪已被神征服。

小金瓦殿


殿外上香的喇嘛


    平顶的藏式建筑是和青藏高原干旱少雨的气候相适应的,典型的藏式建筑外墙大面积采取“蜈蚣墙”、藏窗、鞭麻层的做法,既有实用性又具有装饰性。鞭麻草是高原常见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来呈白色,我们看到的鞭麻层是将鞭麻草晒干,切碎,上色之后,运用在建筑物中。鞭麻具有减压、吸湿、抗震的作用,是藏传佛教寺院在建筑时就地取材的一个典型。

深红色的部分就是鞭麻层


 

   小花寺又名长寿佛殿,是为七世达赖喇嘛念长寿经而建的,故名长寿佛殿。传说达赖喇嘛为该殿开光时撒了一把吉祥米,便化作满天的花雨落下。这也是该殿又名“花寺”的来历。它是一个独立的小院落。院内种有菩提树,树叶茂盛,浓荫蔽日,清洁优雅。




  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其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大金瓦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进入大金瓦殿内,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因塔而寺指的就是这座塔。据说最早这里有一棵菩提树,塔是在树外包起来的,前些年工人维修时发现它还活着并把根系延伸出去,殿前的那棵大树就是它的后代。在大金瓦殿门口的走廊上,好多个虔诚的信徒在五体投地地磕长头,不弃不馁的,据说只要在这里许愿,还原的时候就要磕十万个才算心诚,所以,有的人自带干粮,几个月几个月的在这里跪拜,把下面的木板都磨凹出人形了。



金色屋顶的就是大金瓦殿

殿前叩拜的人们


  大经堂是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是塔尔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其建筑面积近2千平方米,是拥有168根大柱的大型经堂,初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座诵经。内部陈设非常考究,饰有黄、红、绿、蓝、白五色的幡、帏和各式天花藻井,还有珍贵的大型堆绣挂佛、刺绣佛;梁檐上绘有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殿内大柱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整个经堂五彩缤纷,富丽堂皇,威严庄重。我们去的时候,一个还愿的信徒在点酥油灯,说是要点1000个,以表心意,殿里柔和的光线,荧荧的一碗碗灯火,是否象征着佛的博爱可以遍暖人心?


大经堂


李嘉诚先生赞助修缮的藏经楼

遍知殿

大拉让宫,也叫吉祥行宫,在塔尔寺的最高处,

是达赖和班禅的行宫,也是历任法台的寝宫


通往吉祥行宫


    塔尔寺诸佛殿装饰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人们称为艺术“三绝”,其中尤以酥油花最为有名。酥油花是用酥油塑制而成。据说每年的酥油花都是寺里的艺僧花费几个月的冬季时间雕刻出来的,展览一年,来年冬天重塑。而酥油花随着季节的不同,尤其是气温的升高会逐渐融化,所以,酥油花刚刚制作完成的时候最为精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塔尔寺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灯会,总有很多游人千里迢迢赶来参加,届时,喇嘛们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摆到寺外广场,让成千上万的人们观赏。



    壁画,是各个殿宇墙壁上绘画,它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的染料采用天然石质矿物,因此具有色泽鲜艳,经久不变的特点。塔尔寺的壁画属喇嘛教画派,因此具有浓厚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画面构想巧妙,布署适然,色调和谐,工艺精湛,手法细腻。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为美术界所称道。现仅存18幅罗汉作品藏于大经堂内,手艺已经失传,后人仿制的堆绣明显平白、呆板。由于寺内严禁拍照,所以,这两种艺术品没能获得照片。
    在塔尔寺游览,随时都有下课的喇嘛路过身旁,他们不太看行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似乎心不在焉,导游说,他们都是很小就来到这里侍佛的,有的人会在这里呆一辈子,也许因为佛祖是从其母右肋下诞生的,所有喇嘛无冬立夏都把右肩裸露在外。我不知道太执著会怎样,记得在哪本禅书上写着:佛说执著是累。在大金瓦店内导游的一句话让我如醍醐灌顶般顿悟,进而又大糊涂,她说:在佛的心中众生平等。多好啊,一听都让人心里敞亮,大家都是平等的,就是说,捐灯油的和不捐的,跪拜和不跪拜的在他眼里真的一样吗?真的有这么大度的神仙?也是阿,如果佛的境界与常人没两样的话又何能成佛?那为什么很多信徒还要用一生为代价来侍奉修行?我想这不是佛对众生的要求不同,而是众生百相,对自己要求各异,如此说来,我虽不是信徒,但我决不会为了一己之贪念,求财求才而跪,佛祖也罢,基督真主也好,推崇的都是我心向善,充满欲念的我们点点去做就好,修行不在形式,在于灵魂的约束和进步,由心而发的罪过需要由心而发的善良来渐渐控制。

发表于 2009-5-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不在形式,在于灵魂的约束和进步,由心而发的罪过需要由心而发的善良来渐渐控制。 素素说得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甘首五朝臣

发表于 2009-5-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是无神论者

所以去到西藏每到一佛教圣地都走马观花

在塔尔寺正遇上下雨

更是随意拍几张到此一游完事

但在雪域高原

你又无时无刻不被那神圣的宗教信仰

所震撼

微笑,并坚持微笑,一直到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夏沁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5-8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寺规模不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发表于 2009-5-8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震撼
回复 使用道具


莫问四书意

发表于 2009-5-8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的游记是我喜欢的风格,图文优美又有自己的韵味,赞一个。
我喜欢喝淡淡的茶,淡淡之中才品出它余味的清香,淡淡的苦才是它原来的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发表于 2009-5-9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名鼎鼎的塔尔寺,今得看的仔细。电视片不如素素PP全景观赏呢!末段话有哲理。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回复 使用道具


百毒不侵的天蝎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睡莲花开 于 2009-5-8 14:34 发表 偶是无神论者所以去到西藏每到一佛教圣地都走马观花在塔尔寺正遇上下雨更是随意拍几张到此一游完事但在雪域高原你又无时无刻不被那神圣的宗教信仰所震撼

 

在西北,我时时被伊斯兰教徒和佛教徒震撼着,那种感觉跟都市里谈宗教是完全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百毒不侵的天蝎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茶淡香 于 2009-5-8 23:16 发表 姐姐的游记是我喜欢的风格,图文优美又有自己的韵味,赞一个。

 

谢你喜欢,最近看不到你来论坛活动了哈~~~ 不会又有了好的收藏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1 16: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