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6|回复: 13

【萨苏】我们公司的邦女郎 (儿童略微不宜)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09-11-18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十年代初期,来中国的外国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家不再把人家当猩猩大象欣赏,也开始把人家当“人”看了。这一当人看,就看出不少意料不到的事情来。

萨在北京某公司干的时候,从英国来了个审计专家叫James Bondal,小伙子名儿就起得好,就多俩字母,不然整个儿一007。虽然差一点点,这名字已经相当引人注目。

小詹本人酷似欧文,小伙子很英俊,不过大家也就是酒桌上拿他开开玩笑,说有大问题比如拿不下毕马威就让我们的詹姆斯.邦去办好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注意他,原因是这小子带了个媳妇太漂亮,大家光注意“邦女郎”顾不上“邦”了。

小詹的太太叫Sherry Bondal,但是在公司里,大家最初只称她“邦女郎”而不用她的名字。这“邦女郎”大约二十四五,和小詹一起来北京。两个英国蛮子新婚燕尔蜜里调油,到了咱九门提督属下教化之地水土不服,经常弄出点儿什么当街拥吻之类让人民警察侧目的事情来 – 那时候警察眼界也不开阔,对这种动作非常敏感,我们公司一对夫妻曾经屡屡遭到警察和联防的骚扰 – 那位太太是个加拿大籍华人,夫妻俩晚上散步经常给当成扫黄目标。不过那时候的警察也开始暴露出欺软怕硬的倾向,小詹两口子动作更大胆,就从来没被抓过,原因大概是怎么看都不象本地产品吧。

也许是真正夫妻感情太好一会儿都不愿意分开,也许是北京当时缺乏适合西方人的娱乐活动憋的,来了不久邦太太就闹着要到我们公司来找补差。谁说鬼子清正严明的,詹姆斯和大老板凯瓷一阵子嘀咕,就把媳妇弄到我们这儿干Logistic了。

说起来也不算太过分,因为“邦女郎”以前也干过这一行的

这下子可热闹了。

原因是此女是当时北京少见的金发碧眼女郎,而且到今天也得承认是靓妞儿一个,明眸皓齿,长婕细腰,初来公司戴一顶白色遮阳帽,真如芍药笼烟。适时外企成立不久,职工多是年轻人,单身的占大多数,一群恶狼中忽然投入个Blond如何能不引起遐想翩翩,波澜阵阵?而这“邦女郎”活泼得很,和弟兄们挤眉弄眼,四处放电,大有来者不拒,老少通吃的架式,她那老公竟然懒得管!

更要命的是当时的座位安排是两人一个小房间,“邦女郎”旁边更需要放一个熟悉公司和本地情况的,上边让自愿组合,弟兄们差点儿掐起来。美女是一个原因,当时大伙儿上进,想找正牌子不列颠女郎练练英语也是真的。

说起来老萨也有资格,Logistic和IT当时属于一个大部门。但是我没敢凑着个热闹。

倒不是矫性,萨有过敏性鼻炎,对酷爱各种香水的洋人敬谢不敏。有的洋人也实在过分,弄的香水味道古怪,不仅是萨一个人吃不消。财务部有个Victor,抹了一种叫做什么“堪萨斯乡村”类型的东东来开会,不到五分钟,我们的秘书红楣就恶形恶状的跑出来,说:受不了,Victor那家伙怎么闻着跟村儿里的牛一个味儿?

没摸清情况的时候,咱还是退避三舍吧。

但积极分子在在多有,最终有位小区拔了头筹,得意洋洋搬东西去和美女会合。

都以为这小子要准备流鼻血了。

谁知道第二天中午吃饭,就听见这位跟老大叨咕,说换回来行不行?

嗯?怎么回事?

找小区问,这小子吞吞吐吐嘴里没一句实话,就是脸色有点儿白,汗毛都立着,跟受了惊的猫一样。

看来大庭广众是没法说了,难道这小子被邦女郎给怎么怎么了?大伙儿想象力丰富了一下午。

到快下班,老大说换我旁边的浩浩替小区。

这边对小区的事情正添油加醋,天马行空呢,不由得浩浩不紧张,这孩子胆儿老实,拉了老萨去和小区打探。

说来说去,浩浩急了,说你不告诉我是怎么回事我就是不搬。

最后,小区叹了口气,说得,说实话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我有点儿不适应。

原来,这“邦女郎”人实在是挺不错的,所谓把小区怎么怎么了纯属谣言。上午小区欢天喜地搬进去,邦女郎很客气,公的私的两个人聊得很热闹。

聊着聊着,就出了问题。


什么问题呢?


这位邦女郎非常热情,调了一杯咖啡递给小区,还提醒他调咖啡的时候必须最后放牛奶,否则不好喝。感激中小区伸手去接,不留神抓在了人家的手上 – 小区顿时觉得有点儿怪异。


低头一看 – 啊?这女孩子的手背怎么毛茸茸的,跟狼爪子似的?


错谔中抬头看去,今天“邦女郎”穿的是一件大开胸上衣,很性感。。。


注意到小区的目光,“邦女郎”还满不在乎的把胸挺了挺,满骄傲的样子。


“你小子好有眼福。”听到这儿,兄弟拍拍小区,道,疑惑这家伙一向看见漂亮女孩子就跟钉子一样,这回怎么表情不大对阿。


嘿嘿,小区一声苦笑 – 我那儿有什么眼福,看得我一哆嗦。


原来,靠近细看,这位明眸皓齿,芍药笼烟的邦女郎。。。领口露出的地方竟然长满一根根金黄色的毛发,又粗又长,根根透肉!


当时对 西方人的近距离观察机会太少,小区的心理素质又比较差,和想象中的美女近距离接触,骤然看到的却是这样一幅光景,反差太大,当时就变成这样子了,而且一个 上午都没缓过来。每次看“邦女郎”,老有一种看某种猫科动物的感觉,不看,还忍不住好奇。一来二去,“邦女郎”也感到他的目光怪异,已经问了他好几次“What’s wrong?”


为了证明小区说的是真话,那天特意凑近注意了一下,果然,这“邦女郎”的确让人想起电影里看过的大草原来。


其实,现在知道,这不过是一种误会。这几天“邦女郎”忙着安家,和詹姆斯找房子,买家具,一通的忙活,一时自己的化妆打扮就没有太上心。


要说咱们中国的女孩子,忙起来顾不上化妆什么的,也是有的,甚至也未必是坏事,古代不是有“素面朝天”这样的说法么?


但咱们这位邦女郎是秧歌路萨克孙人阿,那情况就大大的不同。西方人的毛发重,几天不打理,当然胸前手背的毛发,就蓬蓬勃勃的生长起来了。。。


也就是那几天的事情,但结果就是吓跑了一个小区,在公司内部,还得了个“毛姐”的外号。


其实,接触多了,慢慢就知道这不过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家也慢慢适应,此后公司里面西方职员越来越多,即便脸上的毛毛打了卷也没有谁被称作毛哥毛姐的,“邦女郎”落了这个外号,也冤枉得很。


第一个吃螃蟹的,总是给人印象深刻吧。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深随笔 – 一代的宿命

“レイク”是一家刚刚被我所在的公司吃进来的日本企业,因为项目原因,在那里的机房干了几天。

走在楼道里,后面传来什么沉重东西移动的声音。回头看去,原来是佐川急便的一辆平车从电梯那儿蹒跚而来,平车上放着两台服务器和一台光端机。

一愣之下,忽然想起来今天“レイク”有一个数据中心撤点,几十台机器都要搬回来,这种事情自然就要麻烦快递公司了。

闪在一边,两个推车的工人一边小心翼翼的走过,一边因为碍了路迭声谦恭地道歉,这两个人都上了些年纪,但都很强壮,鬓角花白挂着汗,工作服的背心一片湿印,让我忽然醒悟到外面的天气可不是二十五度,日本早已经进入了盛夏了。

走到机房,又看到这两个工人,已经在卸车,一百多公斤的服务器,两个人喝一声便抬起来,规矩的抬到地方,整齐的码在壁角,那儿已经有了十几台同样的机器,根据我所知道的情况,恐怕下面还有十几台等着他们抬上来。两个人的动作紧凑,毫无拖沓,只是毕竟东西够分量,不免有些气喘吁吁。日本的蓝领工人多半做活勤恳实在,不会偷懒,显然这几十台机器的搬运码放都是这两个加起来超过一百岁的老工人的活计。

负责中心撤点的工程师加地是这几天刚认识的,这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背着手,悠闲的站在一边,只偶尔不耐烦地指挥一下机器码放的位置。

不能说这加地的悠闲没道理,你拿这份钱,就得干拿这份钱的活儿不是?说起来你能吃这碗饭,还是加地这样的客户照顾你呢。

不过,作为一个中国人,还真有点儿看不惯,假如加地也是个中国人,大概兄弟一句话就蹦出来了 – 帮把手能把你累死阿?跟你爹一个岁数的。。。

文化不同,这句话没法说,加地的做法在日本天经地义。

我叫过秘书延川,让她送两杯冰茶来。

两个工人有点儿吃惊,推辞不过接了冰茶,听延川讲是我让送来,极感激地鞠躬道谢。

看着两个略微佝偻的背影走去,心中的感触无法言语。

日本的等级观念森严,象这样的蓝领工人来写字楼连普通的电梯都不可以走(中国的饭店也不允许服务员走客用电梯,但执行起来远没有日本这样严格自觉。),看得出来,两个搬运工人对在写字楼里工作的主儿有着一丝羡慕。

其实,他们也许想不到,起码我的心里对他们也未尝没有一丝羡慕。

羡慕人家眉宇之间流过汗之后那份踏实,那份泰然。

累的确是很累,但是把东西送到,来回的路上却可以毫无心计地侃山,肆无忌惮地说笑,上班来卖的是力气,下班走愿意上小酒馆喝两盅就喝两盅,愿意排队买烤白薯就排队买烤白薯,别的就不必去想,省了多少脑筋。靠的一双臂膀天生的力气,又哪里用日日苦学那些冒出来的新技术?-- 虽然明知明年这些东西就可能又成了不受人待见的过时玩意儿。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子若是鱼呢?会不会羡慕在岸上舔爪子的狗熊?

子非熊,也不是不可以羡慕熊之乐的。

冰茶的味道很好。

可是项目下来,那种千头万绪,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感触,又哪里还能顾得上冰茶是否好喝?

萨挺喜欢自己所作的工作,PM这一行有很多挑战性的东西,成就感也不是一般的强。时不时的老板看到萨对着项目嘬牙花还要调侃两句 – 萨?不用担心,会有办法的,中国人么。。。

这个时候也只有苦笑。

记得二战时候德国人开发的二十响大镜面驳壳枪可以连发扫射,火力强劲不亚于袖珍冲锋枪,却无法得到德国国防军的订单,理由是这种枪开枪的时候枪口上跳,连发的时候几枪射出就成了冲天炮,这种扫射毫无威胁。兵工厂下了血本,也没能解决这个枪口上跳的毛病,自然订单也就失之交臂。

然而中国军队却用大镜面打得日本兵叫苦连天。吃惊的德国人反过来询问中国人,结果中国兵用一个极简单动作让德国人眼镜碎了一地--腕子一转把枪横转90度放平连发射击,枪口上跳,恰好造成射出的子弹打出一条弧形弹带。。。

其实,中国人做PM项目管理的优势,也不过就是多一点这类不按常规出牌的发散思维而已,中国人也是人,所有做项目时候的焦躁,无力,想骂人,冷不防一身冷汗,等等,和其他人一样完全不能避免。


一次喝多了,和朋友说起来,讲道:项目管理这一摊阿,是不应该让我们来干的,应该用专业人才。


何谓专业人才呢? 朋友问

军统特务。

阿?何出此言?!

哼哼,君不见渣滓洞看守所进门处那段话吗?充分说明军统特务适合做项目管理。

哪段话?“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胡说,那是共产党的词儿啊。渣滓洞里面的原话是:“长官看不到,听不到,做不到,想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听到,做到,想到。”

嗯,这和做项目没关系阿。

怎么没关系?把那个“长官”换成“客户”,这段话就是PM的座右铭阿!

唉,千头万绪。。。

其实,PM的确辛苦,那作什么不辛苦呢?

公司的老板是管PM的,看来人财物都是他管着,应该比我们过的轻松吧。

实际上,至少我们公司的老板看不出轻松来,我算是习惯了到公司的时候那家伙已经坐在那里,走的时候他还是那副一脑门子官司的形象。手长在别人身上,腿也长在别人身上,皇帝不急太监急,老板急了职员也不一定急,今天的职员,也都是数泥鳅的;那么,能管了老板的,大概就只有“官”儿了。可是,无论贪官清官,都不免对当老板的调侃几句 – 你多轻松阿,无官一身轻。。。

辛苦,也许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吧。


晚上回来,已经十一点过,抱起还在门前等着,不肯睡觉的女儿,忍不住轻轻在她耳边说一句 – 小东西,到你这一代,可不要再象爸爸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发表于 2009-11-18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冲着“儿童略微不宜”进来看看

 

不就是说老外毛发较重嘛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瀛观医

萨的那口子小魔女是学药的,而且为人比较热心,所以经常充当志愿者Volunteer,帮助在日本的外国人看病求医。上个星期,小魔女就帮了一位肯尼亚来的黑人坎贝尔先生。

坎贝尔先生在当地是个牧师,还开了一所初级学校,这次到日本是来募捐的。坎牧师在肯尼亚空气清新绿色食品,每天和邻居的狮子大猩猩一块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地做运动,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不应该和医院打交道。不料日本饭菜口味太甜,弄坏了牙齿,只好去看大夫,魔女就去帮着作了翻译。

第一次带坎先生去看病是上星期一,去了以后坎先生对日本的医学大为叹服,佩服得五体投地。原因是看一个牙居然可以把光纤摄像头放到牙洞里去,拍出几十张照片来分析,看得在非洲拿阿斯匹林当万能药的坎先生目眩神迷,口中连连称赞。魔女听到人家对她祖国的医疗事业如此推崇,回来自然转述一番,飘飘然颇为自豪之态。

第二天坎先生的牙就补上了,好像用的是一种什么类似快干水泥的东西,果然效率高。

然而,这几天小魔女就不愿意再提坎先生的事儿了,说起来支支吾吾,似乎还有点儿脸红。萨开始也没在意,可巧今天魔女出门修车,萨就接到了坎贝尔先生的电话。问他什么事,坎先生说想麻烦魔女带他再去看牙。不是已经补上了吗?萨有点儿奇怪地问。

是啊,补上了,可三天前我打了一个喷嚏,它就掉出来了阿,现在我的脸都肿了,象老家的河马一样,哎悠悠。。。

其实摊上这种事儿并不是坎贝尔特别倒霉,前些天萨还在帮助一个中国来的兄弟打官司,这位老兄在大阪某医院开刀取胆结石,日本大夫态度极好,就是一个不留神把旁边的肠子碰破了,直到第二天疼得半死才重新检查发觉问题,差点儿把小命绕上。至于某人歪着脖子去医院看落枕,等上几个钟头照了几分钟紫外灯又给歪着脖子打发回去这种事就更司空见惯了,这只不过是日本存在的医疗问题的一角而已。

几次回国,听朋友说起国内的医疗问题已经成为千万人头痛的大事。谈论起来,朋友们对医疗腐败,“白衣魔鬼”等等痛切之极,至于原因么,有激进的兄弟则指责部分中国大夫病人都素质太低,大夫医德败坏,病人有便宜就占,素质上不去,那就没法解决这个问题。

谈过之后,就不免好奇聊聊国外的情况,说起来,在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应该早已解决了医疗上存在的类似问题吧?萨听了不禁苦笑,其实医疗问题在日本也是一样的令人头疼,有些事情它的确解决得很好,但也有些中国解决不了的问题,日本也同样没法解决。至少对于素质的看法,萨不太能苟同,其实,有好多事和素质的关系或许是不大的。看看日本医疗制度解决了和没法解决的问题,我觉得颇有借鉴的价值。

若说优点的话,日本的医疗体制堪称先进,涵括全民的保险制度,巨额的资金投入造就了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类医院,而长期的人才培养又养成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医生。这些,拿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逊色。在中国受到沉重抨击而至今依然屡见不鲜的天文药费,红包问题,在日本是看不到的。日本看一次病,通常药费在人民币一百元以下,如果对比收入的差距,这个数字是相当低廉了。而日本的大夫绝对不会收红包,哪怕是我因为女儿出生高兴给大夫送花,大夫也收得很勉强,最后弄了个花瓶把花插好,放在门厅里让大家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解决这两个问题是靠素质高么?当然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我所见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制度。

日本为什么不会有勒索性的药费呢?原因是日本大多数医院所开药物都要到附近的药房购买,而本院只提供少量必要的制剂。这样,腐败药价的致命原因 – 卖药回扣,在日本就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无论你开多少药,病人都不会让你医院的药房多赚便宜,既然没人能知道病人会到哪里买药,甚至买不买药,这回扣如何给起呢?

日本大夫不收红包,那更是严格的制度使然。日本大夫如果收礼,会受到开除的严厉处分,而有这个“案底”的大夫,再被其他医院雇佣的可能性就基本为零。日本的大夫和律师一样,都是摇钱树一样的好职业,需要多年苦读,外加一系列严格的考核才能穿上白大褂,谁会舍得拿自己这样美好的前途当儿戏呢?

说起来,这些方面,中国的医药改革要是能参考一下,无疑会有事半功倍的好处。

不过,有些事情就微妙多了。

比如泡病号。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泡病号曾经是一个大问题,不过随着今天国营企业纷纷消失,这个问题也慢慢的不那样明显了。

有趣的是在日本观察了一番以后,发现日本人居然也泡病号,而且方兴未艾。

和中国不同的是日本泡病号的主要人群是老头老太。

在日本,虽然医院众多,但照样人满为患,时常可见医院的门厅走廊里挤满了候诊的人群。仔细看来,老头老太占了大多数。是不是这些日本老人都身体特别不好呢?其实日本的老人人群可能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他们多半是闲不住,食物上由于长期习惯少油少盐,多食海产品,所以心血管疾病的概率相当低。我们邻居八十多岁的老先生还去存车处当义务管理员呢,风雨无阻。这么多老人光顾医院有不少纯粹属于泡病号,日本有报刊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

日本的医疗保险并不是负担全部的医疗费用,对不同年龄的人其比例也不一样,总的来说是要照顾高龄者,这样,到七十岁老人的医疗费用基本就全部由保险承担,不用自己掏腰包了。日本的老人和儿女关系比较淡薄,看孙子的事儿非常罕见。退休了空闲时间很多,人老难免这儿那儿有些不舒服,到医院又不用花钱,还能有一点社会交流,没事去泡医院当然不奇怪。

不过医院可是照样收费的,如此一来,就给日本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带来了巨大负担。有人说当年中国人泡病号是素质问题,日本国民素质高不高评价不一,反正这件事上也没有高到为了考虑国家的保险制度不去医院的地步。这种弊病谁都看得出来,却没有哪个政治家敢于在此处动土,弄个制度来匡正一下,减少医疗方面的负担。因为这种“匡正”虽然有利于国,却不会得到好评。老人们不会喜欢不说,年轻人虽然是间接的受益者(医疗保险的资金都是他们纳的阿),也不会欢迎,因为谁都有老的那一天么。

于是只好让医院的门厅里继续充满读着小说等待和大夫小护士交流一下的老头老太们。

从这个角度说,日本的泡病号问题,只怕比中国的更难对付。

如果说泡病号这类问题应该归结于患者,那么,前面说到坎贝尔先生那样的遭遇,责任则在医院无疑。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说日本的医生都是经过高等医疗教育的,而且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一个喷嚏就掉出来的补牙技术或者取胆结石扎破肠子好像不应该是他们的手笔。然而事与愿违,这种事儿就真的发生了。分析起来,这又是日本医疗的另一个罩门 – 公立医院的大夫,不收红包不受礼,手艺却不敢让人恭维。

日本的医院分为公立,私立两种,公立医院,往往都有极宏伟的大楼,市立医院常比市政府大,令人望之肃然起敬。这里装备极为精良,CT,核磁共振,阴极射线管等等设备几乎属于必备之品,然而不幸的是,上面所说的类似讲笑话的事情,就大多发生在这些富丽堂皇的公立医院里。

究其原因,却原来是中国多年前就开始叨唠的一个词 – 铁饭碗。

日本的大夫待遇优厚,然而还是略有区别,一般在公立医院的大夫,收入要低于私立医院,因为私立医院目的是赚钱,赚得多了,大夫们的好处自然也多些。而公立医院大夫们的收入是固定的,只要不贪污索贿,即便出点不大的医疗事故也是行内监督,不会丢了工作,那是有保障的铁饭碗。铁饭碗好是好,可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好看坏一个样,那大夫们还有多少提高医疗技术的积极性呢?于是日本公立医院的大夫们给人的印象就是循规蹈矩,但干活的积极性不高,至少患者是没有多少“消费者是上帝”这类感受的。没有积极性,那么日本公立医院的大夫们技术水平上出些问题,对患者敷衍一点,也就是正常的了。(这一点,常有人抱怨中国医院的工作人员态度不好,不负责任,大概,原因也是差不多吧。)

当然,一些日本大学附属的医院,则普遍被认为医疗态度很好,原因也简单,那儿的大夫多半还有科研的任务,人生很有奔头,自然没有普通公立医院大夫那种暮气喽。

如果是这样,可能有朋友说,都搞私立的,不就好了?

私有化,的确是一条好办法,打破铁饭碗么,中国人领教过了。

然而有那么句话怎么说?---“世界上没有万用良药”。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8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私有化,日本不是没有私立医院,而且到处都是,对比于公立医院的铁饭碗,私立医院的收入就该叫做金饭碗了。

而这打饭碗的金子从何而来?当然是看病的患者带来的了。私立医院的大夫们对自己的手艺都是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到私立医院看病,那感觉简直是“宾至如归”,护士们亲切恭敬,大夫恨不得跟你拍肩膀称兄弟,令习惯了国内医院服务的朋友常常感觉怪异。有趣的是往往你第一次去的费用还颇为低廉。不吓跑顾客,放长线钓大鱼,日本私立医院的大夫们都聪明得很。

不过,私立医院也有私立医院的问题。

限于规模,设备往往不如公立医院是一条。“一切向钱看”就是另外一条了,萨就亲身经历过一次日本大夫“一切向钱看”的手段。

那还是刚到日本的时候,因为萨对日语一窍不通,需要学语言,小魔女也在读书,所以有半年左右萨从生活到医疗都是日本政府包干。也就是这段时间,萨因为和坎贝尔同样的原因,到了一家叫做弓仓病院的医院看牙。

看病的大夫弓仓先生已经上了年纪,态度十分和蔼,看过我的那颗牙齿,便和我聊了起来,不一会儿弄清了萨看病的钱百分之百都是日本国库出,老头马上说你等等吧,我给你检查一下,看看别的牙有没有问题好不好?

这种事我干吗反对呢?

于是弓仓大夫就叮叮当当在萨的嘴巴里鼓捣起来。过了半天,老头住了手,萨抬头一看,感觉老头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不禁吃惊,问大夫是不是咱的牙里有什么大问题。老头摆摆手,回答说小兄弟您的牙好得很啊,居然,嘿嘿,就这一个需要修的。

语气里面竟然似乎有点儿遗憾。

咱也没多想,转眼间老头就和我侃起中国来,看来他好像对中国很有兴趣。

接着就告诉我下个星期来复诊。

这次诊察就。。。完了?

完了。弓仓大夫点点头 – 牙的事情弄不好终生都会痛苦的,我要为你负责,下次来,我给你的牙消消毒,咱们看看怎样补。

当然,我是不用付费的,这段时间我的医疗费用都是日本的医疗保险负担,老头自会去要钱。

好一个负责的大夫阿。萨心里赞叹,转身走了。到门口,弓仓大夫还殷切地追出来说,这个牙不治不行,一定按时来阿。

萨道了谢,隐约觉得有些怪异。

几个月以后才想明白,让我觉得怪异的是弓仓大夫当时的眼神很不对,居然带着两道金光。。。

第二次去,就是消消毒,然后让我下次再来。

第三次去,做了些表面处理,用棉球擦了擦。然后让我下下次再来

第四次.。。然后让我下下下次再来

这也太慢了。不过萨也没什么可抱怨的,反正这些天也是赋闲,弓仓大夫工作认真,同时很友好地每次都和萨做几分钟日语练习,对中国的文化十分仰慕,经常讨论些诸如乾隆到底有几个妃子之类的问题。和老头家的狗也交上了朋友,大夫说这只狗可不得了,以前和狗熊搏斗过。讲狗斗熊的故事老头讲了两个星期,每次都是关键地方收口,等我下次去了接着讲,倒有些听评书的乐趣呢。

老实说,去国怀乡,那段时间倒是这位大夫那儿让我颇有些亲切感呢。

弓仓大夫说,你这个牙问题不仅在龋齿,而且刷牙的方法不正确,这样吧,在我这儿看看正确刷牙的录像。

弓仓大夫说,补你这个牙,我要让你一辈子都能用它,咱们用什么材料好?用白金合金吧,这个东西最可靠。

真是个好大夫啊,让人感动。萨的眼里老头的形象越来越高大。

就这样一个牙补了几个月,补好后老头还不断地让我去复查,包括检查萨每天刷牙的习惯是否正确。

有一天,萨对老头说:我下个星期去上班了,以后可能不容易经常来复查,是不是可以告一段落?

老头愣了一下,说恭喜恭喜,那样的话以后有事打电话来吧,随时候教。

可是我分明听见老头叹了一口气,满失落似的。

我还以为他舍不得我这个小朋友呢!

回过头来,老头问我,我这儿还能配眼镜,你要不要配一副?两天就可以取。

看牙我配眼镜干吗?谢过了老头的好意,我还是拒绝了。

等到我要走的时候,感到老头有些欲言又止。

终于,老头开口了 – 你要是有朋友看牙,也是医疗全吃保险的,不要忘了介绍过来阿。

萨点点头,走出老远才觉出这话里面有问题。

后来才知道,那几个月,因为我那颗牙,每星期老头都从保险公司扣十几万日元的医疗费呢!日本的医保政府支持,一般情况下不跟全吃保险的计较,因为这种人多是穷人,一不留神得罪了就是给对立面送选票,谁说日本人脑袋不灵?这钻民主空子的本事学得快着呢!

怪不得老头舍不得我走啊!

直到今天,每当我用舌尖舔到那颗价值一百多万的牙,都有一种万分怪异的感觉。

虽然感觉怪异,但那牙用了六七年了,的确至今牢固异常。

那是,一百多万的牙阿。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09-11-18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长篇连载:victory
张扬青春个性 展现魅力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莫问四书意

发表于 2009-11-1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标题想起吊带马甲的那个系列“色眼看办公室的男人们”,文笔斩截,入木三分,读来轻松有趣。

 

不过再怎么适应,经老萨这一描写,也够骇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6 17: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