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77|回复: 7

[汇编] 【文化沙龙】这些词,你知道吗 …… “杯具洗具”窜红 成09网络流行语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09-11-2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以说,在互联网乃至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很多新事物、新词汇。

 

或者说,文化的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读雨将在不定期的“文化沙龙”中介绍一些文化动态...

 

 

[wma]http://c2.api.ning.com/files/FYM1bsE320CdCdVZV6TVqsCY5-lupex9iLXCQ9pBeghUg6Y6*mKPw47VOe-n9BYV/IMILoveU.mp3[/wma]

 

 

 

 

 

 

 

这些词,你知道吗?

 

 

 

  绿客名词。一些热爱生活,崇尚健康,酷爱户外运动,善待自己也善待环境的人。

  例:下班关手机,点菜要维C,周末必出游,随手带垃圾。别说这是绿客在作秀,但这个带有夸张意味的顺口溜,的确很形象地描述着绿客的时尚生活。

  CC名词。反对物欲享受,追求心灵健康,希望以自身价值创造新的文化生活方式的人。也称文化创造族CC即英语
culturecreative的缩写。

  例:可以说,CC族是深度优质生活形态的打造者和新新文化风格的开辟者。

  辣奢族名词。英语luxury 的音译,指狂热追求名牌的人。他们将名牌作为购物的首要标准,为名牌省吃俭用,当喜欢的东西求之不得的时候,心里就像辣椒辣过一样难受。

  例:辣奢族个性宣言:把生活过得很巴黎

  她曾经也是一个狂热的辣奢族,去法国留学,一个月把自己一年的学费全部花光,因为没钱吃饭只能去餐馆打工。(2008321日新浪网)

  甲客族名词。指利用私家车车身做广告并收取广告费的人。给车身打上广告,就像给车穿上了马甲,故称。

  例:近日,网上新冒出了一群靠卖私家车车身广告挣钱的甲客族,并且有专业的甲客网为其招揽生意。

  在
南京、青岛等部分城市,以车养车的甲客族正悄悄兴起,沪上部分商家也开始试水私车车身广告,最高者一年可获近万元的广告费。

  考碗族名词。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他们把公务员的工作看成饭碗,并根据职位所在机关层级不同分为金饭碗银饭碗铜饭碗铁饭碗

  例:就业压力使得考碗族逐渐壮大,而今年考纲公布的一再推迟使得不少培训机构纷纷调整方案,把授课培训的重头戏都安排在了五一,造成这个黄金周南京公务员培训班市场异常火爆。

  阿尔法女孩指许多方面的能力和表现都在同龄男性之上的年轻女性。阿尔法是希腊字母中的第一个字母,故称。该词源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金杜伦的著作AlphaGirls

  例:韩国平均每10名二三十岁年龄层女性中,就有3人认为自己是阿尔法女孩

  海蒂族名词。指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享受生活的都市新女性。海蒂,英语HEIDIS (Highly EducatedIndependentDegreecarryingIndividuals)的音译。

  例:和年龄在2030岁,讲究尽情享受年轻生命与消费欲望,并勇于表现自己的海蒂族不同,……

  华漂动词。指外国人在
中国生活或工作(含戏谑意)

  例:曾在重庆和青岛取得成功的李章洙选择了北京作为自己华漂的第三站。

  π型人才指至少拥有两种专业技能,并能将多门知识融会贯通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字母π下面的两竖指两种专业技能,上面的一横指能将包括两种技能在内的多门知识融会应用。

  例:针对最新市场需求和未来趋势,前不久八维对外推出“π型人才工程,培养专业能力精湛、外语能力过硬、综合素质一流、符合市场需求的两专多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π型人才

  钝感力名词。语出日本作家渡边淳一20072月出版的新作《钝感力》。直译为迟钝的力量,指的是拥有迟钝而坚强的神经,不会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而产生情绪的波动,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
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的力量。

  例:在我看来,钝感力是一种大智,要求一个人不要对所有事都敏感,都百分百予以反应,而是抓住主要矛盾,专注个人目标,不要拘泥小节,不要对别人的冒犯耿耿于怀,避免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生活的智慧。

  话题广告一种专门针对博客的广告形式。博客作者在自己选择话题所写的文章中加入广告链接,就可以获得收益。

  例:所谓话题广告,是去年美国一家新的公司Reviewme率先尝试的一种新广告模式。在该平台上,博客主可以自由选择话题,并且将自己对话题的认识和理解发表到博客中,只要在文章中加入广告链接,就能够获得收益。

  晒黑动词。指将社会上
黑暗的事例披露在互联网上。

  例:近日,在网络论坛上,这类晒黑信息越来越多,晒客中的晒黑族异军突起,成为晒客中最抱团、加盟人数最多,发展最快的人群之一。

  风时代名词。指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的时期。因列车时速达到200公里以上,像风那样快,故称。也称追风时代

  例:在这个经济、交通、观念等高速运转的风时代,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不过是水到渠成

  地出/地落动词。(从月球上观察)地球从月平线上升起/落下。

  例: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日本广播协会13日联合公布了月亮女神卫星拍摄到的地出地落的高清晰度图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减法生活 人人创意

 

 

 

 

 

减法生活由著名主持人李霞发起,活动吸引了众多明星参与,无论是“节能减排,快乐出行”“桌面绿植认养活动”,还是持续宣传的“为生活做减法”的环保生活方式,都赢得了不少FANS。

特别是“明星环保设计大赛”更做到了与国际前沿接轨,在这个不环保即落伍的时代,中外设计师都在思考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明星们虽然小试牛刀,但都有模有样,众多网友的作品也令人惊喜。这个活动,似乎把每个人身上的创意分子都激活了。

 

减法概念大家一起来定义

减法生活的概念强调精神和心灵的环保,提出减排、减负、减污、减欲、减速“五减法则”,并细化了30条减法生活行为法则。无数明星踊跃加入了减法生活的阵营,也影响了很多普通人,据说最后的数字是3亿,这个数字说明减法生活已经成为“乐活族”的新口号。它的包容性使得每个人都定义了它。

 

发起人定义:身边小事皆环保

 

李霞,著名主持人

 

有很多人问我,身在纷繁复杂的娱乐圈,怎么会想到发起“减法生活”,又怎么做得到“减法生活”?其实,我是坚信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大家愿意去做公益,只不过没有平台去发挥而已。减法生活就是这样的平台。我们希望用它来普及环境意识,改变一些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倡导的是身边简单易行的环保方案,比如少开一天车、随手关灯等等,这是每个有环保意识的人都能做到的。

中国的公益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有很多企业有了这种意识,并开始在公益事业中投入财力,但并不是常规的模式。我们也希望操作“减法生活”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让有志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把公益植入品牌,渗透到消费者的生活中。所以,“减法生活”是哇噻网和中国绿化基金会倾力打造的公益品牌,我们希望能够一直做下去,影响到更多人,为地球减负。

 

形象大使定义:减法首先是改变自己

 

周迅,著名艺人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因为经济高速发展,地球出现很多问题,这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心理、生理都是一个太快的过程。其实大家应该慢下来,把生活里太多浪费的东西减下来,你会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这同时也是在为地球做贡献。

减法生活和我的OUR PART中心思想差不多,就是节能减排,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善待环境。

我是艺人,条件比较便利,我很愿意在各个场合说说关于环保的事,像现在大家都知道的不用一次性筷子、不用塑料袋、拔插头、少开车等等。虽然我在说,大家都在说,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大家离这种生活还是挺远的。所以我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地讲,直到大家把那种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改掉为止。同时,我也很愿意同各种平台和团体合作,共同推广环保生活。

 

LINK

他们的减法定义

1.享受减法生活,品味健康人生——关松林(中国绿化基金会秘书长)

2.随手关灯,小小提醒——苏醒

3.别忘记打印纸也有背面——苗圃

4.随手带走垃圾,为自然留下美丽——金海心

5.个性购物袋,环保“袋袋”相传——查可欣

6.认领一棵小树,多留一片绿荫——杨坤

7.自带环保筷,安心又健康——韩红

8.拒食野生动物,让自然精灵远离我们的餐桌——陈晓东

9.多用手绢,少用纸巾——尚雯婕

10.每日关闭电源,待机状态也会产生电消耗——陶红

11.随身携带自己的水杯,减少一次性水杯的使用——胡海泉

12.废电池害处大,集中回收为大家——黄征

 

国际设计 减法至上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曼曾经说,目前看起来轰轰烈烈的绿色环保运动充其量只能称为一场绿色派对而绝非绿色革命,因为大家只是把一切装扮成绿色而已,所谓的“绿色革命”并没有“伤亡”。可以把弗里曼的话理解为“绿色”过于先锋而不适合推广,但我却认为,个人主义的绿色没有噱头,它只与自律有关,如果能解决结构和工艺问题,人人都是绿色设计师。节选了国际设计界的几个片段,也许你能从中受到启发。

 

Rolf Disch 的节能屋Heliotrop。图/ 段妍玲

 

把很多旧抽屉捆在一起,就成了Droog Design 的书柜。图/ 王海欣

 

Droog Design 的代表作牛奶瓶吊灯。

 

一座城市德国弗莱堡

真正阳光的小城

德国的弗莱堡小城是900年前,建在葡萄园上的。现在,这个城市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新型资源,环保与绿化全球领先。早在20世纪70年代,绿色概念还不像现在这般流行,弗莱堡就开始环保了。1995年,德国建筑师Rolf Disch甚至把他的家——圆形太阳能屋Heliotrop建到了弗莱堡市郊,这里现在是全世界环保主义者朝圣的乐园。设计师运用机械构造让建筑物随着太阳缓慢自转,屋顶的太阳能光板能获取最大限度的太阳能与热能,驱动屋内一切设备。Heliotrop屋外有座生态水池,房间里没有灯和冰箱,厨余的废物直接做成有机肥,干式马桶也可以堆肥,浴室用水则回收成灌溉用的中水。总之,这座小屋完全做到了自己自足,所有的废物都得到利用。

点评:设计师花了160万欧元来建这个家,我们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但是太阳能和水的重复运用还是可以借鉴的。

 

设计师Pawel Grunert 用数百个蓝色废塑料瓶做的椅子。

 

一个品牌荷兰Droog Design

生活皆设计

Droog在荷兰语中是“干燥”的意思,表达其简单、清晰、没有虚饰的理念,设计重点永远是创意、简单以及实用性。Droog Design的产品非常特别,也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它们与人非常亲近,每一件作品都会令人会心一笑,然后陷入深深的思考。这个品牌的灵魂设计师是Renny Ramakers 和Gijs Bakker,他们的所有设计都着眼于背后的创作精神与意义,代表着对常规生活的实验和反省。

点评:我常常都有冲动做一件Droog Design风格的产品,它太巧妙了,但实际上是那么简单,那么绿色。

 

Droog Design 的另一件作品,用废旧衣服和织物做成的沙发。图/ 王海欣

 

一把椅子 SIE43

废物美丽新生命

2009年米兰家具展上,波兰设计师Pawel Grunert展示了一把灵感来源于花朵的椅子,它是用数百个塑料瓶制作而成,附着在不锈钢材质的框架上。据说,这把椅子的支撑力还不错,触感也非常奇妙。它还有个好处就是如果瓶子出现问题,拧开瓶盖就可以轻易换掉。这成功解决了塑料瓶的回收问题,但是换下来的塑料瓶呢?设计师没有给出答案。

点评:中国人最会进行废物利用,80年代初,谁家没有个把由废旧家具改造的小板凳、小推车呢?我们的父辈都有无限的创造力,只不过我们没有继承罢了。

 

Matthe wames 的衣服都像一块布直接围在身上。

 

一件衣服?Matthe wames

满足功能就足够

来自布鲁克林的设计师Matthe wames在纽约时装周上大获好评,令他收获赞扬的是其今年的转型作品,设计理念是将服装简化至“必不可少”的程度,设计师很自信这一理念是今后所有的潮流趋势。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模特身上的衣物以斗篷、束腰外衣和连衣裙居多,虽然有垂坠感,线条很美,但怎么看都是没有裁剪和缝纫的初级作品。

点评:看到这些衣服,立刻想起小时候玩的过家家游戏——把床单、被罩披在身上做成简单的戏服。这没准儿也是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明星设计一场有意义的绿色游戏

减法生活环保设计大赛,最后有5个明星胜出,他们的设计虽然简单稚拙,但是确实包含环保的小点子。快看看吧!

 

开关贴

 

设计师:苏醒

 

设计点评:随手关灯的动作虽小,但很环保。苏醒选择用这个开关套的形式去表现这个主题,直接简洁。

瓷质便签本

 

设计师:安琥

 

设计点评:看上去像纸质便签本,实际上它是瓷的,便于清理,可重复使用,节约用纸。的确是个好思路,但是用起来可能很麻烦,瓷器易碎、沉重、字迹易脱落。

冰火烛台

 

设计师:苗圃

 

设计点评:很浪漫的设计,冰和火结合,火慢慢将冰山融化,提醒大家全球气候变暖。我认为这是最实用的设计,在冰箱里就能制成。用的时候放在一个容器里,蜡烛燃尽,水会把火扑灭。

绿色节能扇

 

设计师:查可欣

 

设计点评:这种小巧的节能风扇外形可爱,拧开上面的盖,扇叶就露出来了,两节电池就能带来凉风。拿在手里,能让脸很凉爽。,查可欣希望用它呼吁节约用电,少开空调。

护森林年轮时钟

 

设计师:黄征

 

设计点评:提示性设计,表盘是一个大树的年轮,指针是伐木锯子,这是多残酷的画面。黄征用这个表提醒大家,一棵树形成年轮需要很多年,而砍伐一棵树只需要几分钟,珍惜森林。

网友小创意

 

盘烛台

把小蜡烛放在废旧的光盘上,形成一个镜面效果,上面点缀干花、玻璃珠子,效果非常华美。

键盘包

用废弃键盘做成的手提包,时尚又实用,不亚于任何大牌包。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碳生活 环保时尚

 

 

 

网上流行特殊计算器计算个人排碳量 低碳生活渐行渐近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网上也开始流行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记者走访广州“低碳一族”,看他们是如何给减碳支招的。

 

 

图:Gettyimages

 

何为低碳生活?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有的人认为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能尽可能接近低碳生活。

 

 

网络“CO2排放量查询”计算器页面

 

宣言:“你今天减碳了吗?”

“据我了解,低碳如今在公众中还不是一个普及的概念。但在政府、企业层面已经引起关注,在民间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周琬君是我国公益型促进网站“中国低碳网”的工作人员,她如是说道。

目前,网上出现与低碳生活有关的族群。豆瓣网上建立了几个与低碳生活有关的小组,他们积极推广着“碳中和”的概念。他们研究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可以怎么做,并想各种办法抵消自己的碳排放。一个名为“低碳生活”的小组,创建者旗帜鲜明地在主页上写道:“你今天减碳了么?”

与之相伴,一些可以计算个人排碳量的计算器在网上日益火爆。它有一套精确的计算公式,将“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碳补偿”这一链条直观而简洁地呈现出来。

例如有一个“CO2排放量查询”的计算器,你只要任意输入飞机飞行公里数、汽车耗油公升数以及用电度数,你就可以简要地查出你的二氧化碳排量,然后屏幕还会提示你应该种上多少棵树才足够进行补偿。另一个名为“全民节能减排计算器”的软件则更全面,只要输入你的家庭人口数以及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节约的信息,就能计算出你的家庭全年的减排量和节能量。

“在国外,低碳的概念很流行,一些国家的产品上甚至标明它的碳排放量,作为人们购买时的一个参考标准。在国内,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我相信它在未来必定会形成一股兴盛的潮流。”周琬君介绍道。

 

 

和风自制的肥皂

 

 

和风自制的肥皂

 

 

和风自制的唇膏

 

寻访广州低碳一族:废油变肥皂

在全国的一些大中城市,低碳一族正在慢慢形成。他们不差钱,但追求一种简约的低碳生活方式。在广州也有这样一群人,和风就是其中一个。土生土长的她如今是一间公司的股东,她看起来热情而开朗,对低碳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发达的现代工业制造无数产品,但这些都是以消耗大量能源为前提的,对我来说,回归最简单而天然的生活方式,就是低碳生活。”

和风有一个独特的“本领”:用废油自制肥皂,全面代替日用化学洗涤剂。如今在她家中,从洗头、洗脸、洗澡到家务,都是使用她自制的各种不同性能的手工皂。自制手工皂,和风动用家中各种各样的“垃圾”。抽油烟机的废油人们避之不及,她收集起来使之成为原料;皮蛋盒、月饼盒、饼干盒、矿泉水瓶子等,可以作为皂模……如今,她已俨然一个化学家,因应不同季节,研制不同的“配方”以制作手工皂。

 

吃素菜穿棉质衣服

和风和她的一些朋友现在奉行简单生活的模式,渗入生活中方方面面。

在饮食上,他们以素食为主,这并不是由于宗教信仰,而是畜牧业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相比之下果蔬要少得多。他们少喝或基本不喝果汁等碳酸饮料,和风这样解释:“我们会更倾向于吃新鲜水果。把水果制作成果汁,撇开果汁含量不说,从果实到工厂处理、灌装、运输、销售,事实上消耗了很多不必要的能源,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容器还可能是不可降解,造成污染。”

在穿的方面,他们尽量少买衣服,如果买,多数人选择穿棉质衣服,拒绝皮草和化纤衣服,他们希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小习惯的改变来减少碳排放。而在用方面,和风买电器的一个原则是:如果一个星期没有使用两次以上的,坚决不买,尽量减少不必要浪费。

 

日常生活减碳窍门

家居篇

改改你的“电动依赖症”吧,电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变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室内以走简约设计之路设计以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减少使用风扇、空调及电灯的几率。通常,在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约50%是在门窗上的能量损失。中空玻璃不仅把热浪、寒潮挡在外面,而且能够隔绝噪音,降低能耗。小户型无论在节约建筑材料、节能节电、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优于大户型,碳排放量也明显小于大户型。

静下心来把杂乱无章的书房收拾一下吧。布艺和地毯统统都拿走,散落的杂志都收进柜子里去,开放式的书架里不要放太多的东西。只要记得简单就好,简约风会使你的房间在不知不觉中就变得凉爽惬意起来。

交通篇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开车出门购物的人,请有计划购物,尽可能一次购足。开车族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地铁。

办公篇

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办公室内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吊兰、非洲菊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放出的苯,并能咽下尼古丁。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商家发来的广告宣传品,大多数人将它们丢进垃圾桶,每天有那么多纸张白白地被当成垃圾一样扔掉,着实让人心疼,可以收集起来进行集中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晒秘密正流行

 

 

《花样年华》中梁朝伟曾经对着一个树洞说出了自己对女邻居的爱慕之情。那个故事没有发生在网络时代,如果是现在,那个男人大可以在秘密网上把心迹表明得更加详细,而且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今天广大白领迷上了各个秘密网和晒秘密论坛,他们正把自己的爱情故事公之于众,看了之后你也不用过于惊奇,谁没有秘密呢?

 

 

    晒秘密正流行

 

Case 1晒自己的心事

某白领秘密网上有很多秘密,在首页有秘密网的宣言:敞露心扉,释放、理解、讨论和分享。你无从知道秘密的主人是什么身份,你能看到的只有秘密本身所隐含的各种情绪。也许大家只是发泄一下而已,抑或他们真的是在寻求帮助。

A:好想找个人接吻,可是好讨厌那种感觉,有点恶心,可是一看到那种场景,心里又会有些期盼……谁告诉我该怎样解决?

网友回帖:找个你喜欢的人,就不会了。那是一种幸福。

B:在我寂寞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人,疯狂地喜欢他。想见他,想与他做爱,可是最后我才发现一切是那么的不现实。我们相隔十万八千里,我们有各自的家庭。于是一切结束了,我们又缩回到了原有的生活轨道。

网友回帖:关键问题在于你有没有让他知道你的心情,如果你是真的想他,十万八千里也并不遥远,家庭也不是障碍,幸福要靠自己努力用行动实现!

 

Case 2晒偷听

很多人会在偷听城市网上晒见闻,诸如偷听广州、偷听西安等论坛也有不少拥护者。偷听网的宣传语是:今天你听到了什么?其中一则晒偷听的内容如下:

前天在五道口的一个咖啡厅等人,被动地听到了左、右相邻两桌大学生的对话。左边是两个女学生面对面坐着,其中一个说:“我觉得我对他一直蛮好的,没有什么对不起他的地方,但是他的脾气实在太坏了,真让人受不了。”另一个问:“你们最近怎么了?又吵架了?”“不知道算不算吵架。”“昨天不是去找他了吗?怎么那么快就回来了。”“因为刚到门口看到他,他就让我滚,所以我就滚了……”女孩子说完这句话后,忽然引来了周围N个人好奇的目光,她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声音太大了,于是压低嗓音与女伴继续交谈,接下来的内容就听不清了。左边的声音很快就被右边桌子客人的声音掩盖了,这边的状况是,一个女生对面坐着两个男生,一个男生说:“今天当着朋友的面,我们把话说清楚,我对你怎么样?”女孩低着头说:“我没说过不好呀。”“那为什么动不动就见不到你人影,电话也不接呢?”“没听到嘛!”“一次听不到也就算了,你算算多少次了?”另一个男生捏了一下这个男生的胳膊,示意他声音小一点。主讲男生沉默了一会儿说:“你到底什么意思?说清楚。你的一切要求,凡是我能做到的都做了。你这么不把我当回事,如果不喜欢我们就分手。”女孩子只低头不语。

我正想着年轻真是个有趣的事,朋友来了,关于邻桌的事就没有再听下去。

 

Case 3晒别人

自打网络上有了人肉搜索,很多奇特的私人事件就被晒了出来。比如两年前,有个未婚妈妈把自己被某已婚男人欺骗怀孕,并最终被抛弃的血泪史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而在故事终结处,此男的家庭住址、姓名、身份证号码也被一一披露,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女人不是好惹的。不久前开心网上也有人被晒了出来,一个是交友网上某上海女白领以约会名义骗吃、骗喝、骗礼物的事儿,另一个是已婚男子在交友网上寻情的聊天记录,并且全部有图、有真相。

以上被晒当事人是否已经被“人肉”到还不可知。而曾经火爆一时的“菊花香香”事件已经水落石出。去年,一名叫“菊花香香”的姑娘发博文说,自己是一个在校女大学生,很喜欢做二奶的感觉,并提倡用青春换物质的行为。博客中有N张姑娘美丽的肖像照。“菊花香香”姑娘很快被“人肉”到了,意外的是,此帖是有人冒名顶替的恶意之作,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可见,网络虚虚实实如雾里看花,看帖的网友们还是不要太激动为好。

 

递进式晒隐私

初级晒 · 找朋友倾诉

你或许也有这样的经历,把自己的爱情经历讲给最好的朋友听。比如暗恋了一个人、被别人追求、和恋人间相处的细节、婚外恋时的心理感受等,你可能认为哥们儿和闺蜜在遇到感情问题时格外有用处,他们的存在让你感觉有了依靠和支持。

向好友倾吐心声是晒秘密活动中最传统的方式,大多数人,特别是女人对这一方式乐此不疲。秘密总是需要出口的,每个人都有三两好友,有的甚至是一生的挚交。和朋友分享感情的点点滴滴,是一件很温馨的事。对方会设身处地为你着想,提出解决方案,并会以真诚的心来与你分担快乐与忧愁。你会因朋友的理解而感到快乐与轻松。

把秘密说给朋友听之后,你自己往往认为可以解脱了,心理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并且好朋友一般不会批评你的所作所为,她(他)会表示理解,甚至支持你为爱情而付出的执著。表面上看你坦然了,但实际上向好友晒秘密隐藏着两方面的弊端。一、有些朋友客观上成为了你的垃圾桶,你的心理负担转嫁给了他人,对方无端承担本不属于她(他)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笔巨大的人情债。二、随时有泄密的可能。正像你无法忍耐而与别人分享隐私一样,你和好友共同的隐私,也有再次被泄露出去的可能,哪怕是在无意之中。

中级晒 · 网络晒

在网络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你经常会在网上看到一些雷人事件。比如有美女正在实施向100个帅哥索吻的另类计划,亦有美女称自己就是愿意当二奶,当然还有美女售卖自己的剩余人生。在网络上,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本来是秘密的事,通过网络可以同时与成千上万的人分享,白领晒秘密网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自己的心事拿出来晒,其实哥(姐)晒的不是秘密,是寂寞。世界因网络而变小了,人心反而更加孤单。

网上晒秘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给“电波怒汉”万峰老师打热线还安全,因为你连猥琐而颤抖的声音都没有留下。如果不是专业人士,也无法搜索到你的ID,当然专业人士对你的ID也不会感兴趣。所以你可以把自己藏在内心最阴暗处的小秘密呈现出来,反复欣赏两遍,一按回车键,你那点小九九便呈现在全世界网民的视线之内,简单易行且不暴露身份。

秘密网上晒秘密的人,很多希望网友们提供解决方案。但是《电车男》的感人故事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文艺作品。现实中的网友要么看过一笑,要么可能会回复各种奇怪的信息以追求一种喜剧效果,也许你正为你内心的秘密感动着或困扰着,而拿出来一晒,经过各路网友们的热捧,很有可能成为了一个笑话。所以为了晒一下而晒也无妨,真正的解决办法,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到。

 

高级晒 · 酒吧涂鸦

很多酒吧或者咖啡厅都会为客人提供一些可供涂鸦的册子,你可以在上面留下一些自己当时的情感记录,也可以随意地涂涂画画一番。这些涂鸦本身是精彩的都市生活浮世绘。每个客人拿过来翻看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很多鲜活故事与各式各样的情绪,色彩斑斓。

只要你不署名,它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搭配一些图画或设计,情感涂鸦就像个艺术品那样可爱,或许在创作的过程中,秘密带给你的压力已经逐渐地释放了。

它会在人们的翻看中逐渐泛黄、破旧,退出大家的视线,可惜的艺术品,要是当初复制一份拿回家就好了。

变态级晒 · 电视节目晒

美国有一档收视率超高的真人秀节目《真心话与大冒险》,以50万现金为诱饵,吸引一些普通人来充当主角,回答主持人的20个尖刻而刺激的提问,现场还对参与者进行测谎以判断她(他)的回答是真是假。“你有爱慕过你的同性好友吗?”“你怀疑过自己的好友与你的女友有私情吗?”“你在与女友的交往中,与别的女人有过私情吗?”“你在自己的办公地点与女人行过好事吗?”“在做空姐期间,你有过至少一次与你的乘客做爱吗?”参加这个节目是不可以戴面具的,你敢当着亿万观众的面回答上述问题吗?答案是至今没人拿到50万的奖金,只有几个20万奖金获得者,并且做完节目后,基本上已经众叛亲离。国内也有一些情感隐私节目,只不过没这么刺激。

此类节目内地也流行过一段时间,当然大家多是为了到节目中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拿奖金。并且一些主人公会戴上面具。台湾的此类真人秀节目更加火爆,甚至有一对情侣在节目中大打出手的场面。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顶级的发泄手段,可以让性格偏激的人爽到极致,也许你认为人生就是体验,那么来上节目吧。

不需多说,为晒秘密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后悔肯定是来不及了。

 

 

    专家解析

晒秘密并不能晒出心理健康

严文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在现实生活中,向朋友倾诉被视为健康的减压方式。那么在网络上,晒秘密是不是也会让人们心理更健康呢?

倾诉之所以是有效的减压方式,是由于在诉说的过程中,当事人会借此机会理清自己,并且得到对方在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尽管对方不一定完全同意你的观点),这种被包容、被接纳、被理解可以承托起我们的各种负面情绪,如委屈、不安、焦虑、难过、悲伤等。再加上对方的劝解、从另一种角度看问题等,会让我们失衡的心逐渐恢复平衡。

但在网上晒秘密,则不是倾诉,而是一种暴露。在现实生活中的倾诉也需要自我揭示,但那是有控制的、理性的自我揭示。在一些晒秘密的网上,晒出来的很多都是情色秘密,最被人们追捧的也是情色秘密。晒秘密者拥有暴露的快感,而读秘密者拥有窥视的快感。借助网络所创造的距离,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但是,这并不能带来心理健康。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就是因为它不适宜光明正大地来到阳光下,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单纯地暴露秘密,没有跟进的支持、理解和解决方案,晒秘密让人们心身轻松的作用非常有限。而网络上的反馈者由于匿名,通常反馈得肆无忌惮和极端,有时不仅无法让晒秘密者得到心理支持,反而会让其心理受挫。

另外,在晒秘密的网络没有分级、没有进行限制之前,所有年龄阶段的人在同一个网页上晒秘密,对青少年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有些晒秘密网页上,前一条秘密是高中学生关于学习困难的抱怨,下一条秘密就是夫妻性事的矛盾,真让人为那些上这些网的青少年捏一把汗。

晒秘密其实是对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降低、人际互动深度降低的一种反动。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有足够社会支持的人,轻易不会到网络上晒秘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他们揭示秘密的信任和强度。

而那些不能说的秘密,有一些还是让它成为想象、意念或秘密更合适。人类的欲念,应该是有控制的、在理性驾驭下的。控制也是一种力量。当秘密被晒出来后,人们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失控了。一个失去理性监控、道德控制的社会,哪怕只是在局部,也会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抠门虾米族

 

 

 

 

    “虾米族”,新晋族群之一。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指的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诞生的全新时尚族群,他们动脑筋、拼创意,在有限的资源下,花好每一分钱。面对房价高攀、工资不涨等不利条件,虾米族的生活依然有滋有味,简直是新一代“抠门男女”。

 

有一种头衔叫“省长”

“省长”,并非一省之长,而是省钱高手。这年头,谁还甘心当月光族、穷忙族?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和消费指数,你除了提升自己赚银子的能力,还得提升自己省银子的技巧。

 

有一种帖子:省钱经

谁说抠门就一定不能落落大方?这些帖子会正大光明告诉你:晚上9点去超市,因为很多超市的果盘、沙拉、糕点、熟食等,都会在晚上9点开始打折;上午购买机票最便宜,因为机票的折扣通常会隔夜重新调整;电影要看打折的,这年头电影院不仅仅是周二才是打折季;看杂志可以去下载电子版的;能发飞信时,绝不发短信……你别说,这些“省钱经”总是因为切合实处而粉丝众多。

 

有一类活动:百元周

100元也能做有钱人?一个昵称“郁闷昊”的网友在论坛上首发,还在小资和文青众多的豆瓣网站上发起百元周小组,号召大家“就是用100元钱过一个星期,指在上班工作日(周一至周五)期间,所有的餐饮、交通、娱乐、购物、保健运动等消费加起来控制在100元以内”。

点子新鲜有趣,兼具游戏性和挑战性,搞得有抠门潜质的网友们手心痒痒地加入这活动。尽管实践了的网友中失败者众多,但素日手脚大方的年轻人开始学会聪明地花钱,按照需求给消费欲望排序。

 

有一个典型:住厕所

谁说享受生活,就一定要住豪宅?《80后艺术系美女,住厕所抵制高房价》,今年7月份的一个文图兼备的帖子惹得网友们无限唏嘘。这位80后女孩把单位的卫生间兼杂物间改装成住所,把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空间打点得有鼻子有眼,洗手台、卫生设施、单人床、绿色植物,不乏闺房的温馨。最令人惊艳的是,这位80后MM把存下来的钱买了一辆车。所以别说你什么都买不起,关键在于你有没有真正舍得集中火力。

 

有一些客人:拼客、换客、试客

从拼客开始,AA制的消费不仅限于饭局。

换客们则用自己闲置的东西,换来自己需要的东西。

做试客更能让你轻松享受拮据时的生活乐趣,你给商家提供试用报告,商家就向你提供免费样品,如果你想到了月底还能享受最新款电动牙刷、DHC或薇姿化妆品,闲了看看《NBA体育时空》、《名牌》等刊物,累了用用日本新乐敦眼药水,你都可以以试客身份从各种试客网上去索取。

 

有一类账本:网络账本

谁说记账就一定要当严谨又苦行僧式的记账先生?通过网络账本,节约开支、抵住诱惑性消费之余,你自然也可以享受现代化记账的乐子——当偷窥狂,关注跟你同一个城市的账客开支;当唠叨狂,没事就写写自己的柴米油盐,开一个账本博客让自己有话可说,满足自身的啰嗦欲;搞个情侣账单,共建和谐情侣的柔情蜜意……无需繁琐的财务报表,各类网络账单都能帮你把记账这回事化繁为简,门槛低,更有生活气息。

 

新抠门男女守则

请注意,在新抠门男女眼里,抠门的目的并不是像葛朗台那样仅仅为了抠门。

·“抠”出创意,省要省得精彩

一家人用一桶水来冲厕所?看电视时不开灯为了省电?兜里永远只装10块钱?OMG,上一代人的省钱经有时简直是为了省钱而省钱。

轮到了新一代抠门男女,省钱就得花点小心思,哪里有最经济的打折券?如何设置一条精彩又节约荷包的旅游线路攻略?用100元怎么把日子过得风调雨顺?哪些饭店有更好的附加值服务?怎么样把自己的小户型装修成万事皆备的大空间?新抠门守则讲究的是要合理利用各类有效信息,不当葛朗台,但也不当消费时代的冤大头。

·“抠”出质量,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既要节约省钱,又要享受生活,这才是抠门的最高境界。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这才是省钱的聪明法则。譬如55BBS的小妞们天天在上面炫耀着自己的淘货帖,从动物园批发市场淘出来的一件一件衣服,搭配起来贴出图片贴出价格,性价比之高赢得了其他姐们的喝彩。嘿,谁会说这种抠门没有质量?每天都能穿着不同风格的衣服上班,而且还在自己的收入范围内,败了衣服却不败家,年轻的小白领们何乐而不为?

·“抠”出耐性,省钱就不要怕麻烦

我有一个朋友,超喜欢关注打折信息,她的口头禅就是,要想省钱,就不能怕麻烦,把一些事情做得复杂点,往往就能省到钱。她会把自己的一些闲暇时间花在淘宝网和商场超市的宣传单上,也是个最大限度利用商场返券的高手。购物省出来的钱,她会用在旅游等休闲上,别人没走过的名山大川,她都已经一一欣赏过了。

·“抠”出精致,小空间玩出大生活

网上充斥着这样的帖子:《3万装修小户型》,从户主提供的照片来看,最终的装修结果往往会让小户型看起来像是“大户型”,不仅让银子花得经济实惠,还会把空间利用得不遗余力,在小空间里玩出大生活,这也是新抠门男女追求的抠门品质。缺乏这种精致抠门精神,说不定月薪4万依然会觉得生活拮据。

·“抠”出成熟,给消费欲望排序

新抠门族不是不花钱,而是懂得给欲望排序,知道怎样花钱和该把钱花在什么地方,甚至更懂得钱生钱。在新抠门达人眼里,只会省钱的抠门,不过是低层次的抠门,抠门到一定高度的人,是通过花钱来赚到更多的钱。

 

   

从抠门中来,到生活中去

 

 

抠门,终于不再是一个贬义词。抠门,也不再属于穷人和无钱人的专利。

据说作为首富的比尔·盖茨生活上是个典型的“抠门主义者”,这位世界首富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

盖茨在生活中遵循一句话:“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就会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在他之后,带领起一批IT“抠门”新贵,人们称他们为 “年轻、富有但是普通”。

好莱坞的明星们也有各种抠门怪招。

朱莉娅·罗伯茨在一家二手店里看上一件有点贵的套装,竟然跟店员商量说,“既然你们是二手衣店,那我拿身上穿的这件牛仔外套跟你们交换好不好?”芭芭拉·史翠珊到咖啡连锁店消费,拿出从报纸上剪下的折价券,只为节省0.5美元。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懂得,抠门不一定要过坏生活,有智慧的抠门也能带来优雅的生活质量。我们开始大大方方地享用“抠门”的成果。

抠门讲究放弃生活的面子,而抓住生活的里子:

我们可以放弃大牌的LV、PRADA,却不会放弃小市场里有型有款的时尚。

我们可以放弃在外面餐厅的大吃大喝,却不会放弃亲手蒸煮一顿美味宴请宾朋。

我们可以放弃一套大房子的奢侈宽敞,却依然可以营造出小房子的精致情调。

我们还学会放弃在热季旅游和在商场购物狂潮前做冤大头。

……

真的,新抠门时代我们越来越向国际看齐,越来越知道理性和有节制的消费,抠门真正成了一门学问,而不是一个负担。

精打细算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有智慧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80后职场的“司马他”规则

 

 

苦干谁不会,巧干才更难!

金融危机下裁员风潮频起,职场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网友总结:work hard不如work smart——在职场中,除了要努力干活外,更要聪明地干活。于是,与英文smart(精明的)谐音的“司马他”(或“司马TA”)一词在网络迅速走红,受到大批“80”后职场人士追捧。

 

 

“80”后总结“司马他”职场生存法则

这个另类的“司马他”生存法则最早源于天涯论坛的一篇热帖,题为“不疯魔不成活,爆一爆办公室里的那些极品男女”。帖子中对金融危机下的办公室生活有评论如下:“我们80后的,基本什么好事都没赶上。上小学的时候,大学不要钱;上大学了,小学又不要钱了。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该工作了,费死了劲才能找个饿不死的活儿。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的;能挣钱的时候,拼命攒一年都不够买个卫生间。就这媒体还老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怎么着都会被冠个负面的大帽子。在公司干了两年,上不着村下不着店,夹在中间两边不得好。” 此帖一出不到一周时间,点击人气即刻飙升至2万人,并在各大BBS竞相转载,“80后”如何适应职场,成为众多网民热议的话题。

随后,一个名为“抚摸三下”的知名博客撰文与之相和。他总结出“80后”职场Smart生存法则,即work hard不如work smart,正迎合金融危机环境中的白领需要。博文中最精彩的是对Smart所作的注解,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可衡量)、A-Achivement(可完成)、R-Realistic(现实的)、T-Timebond(时间段)。

随着两篇文章的热传,开始有热心网友将职场Smart改称为“司马他”,将身边充满Smart精神的同事朋友称为“司马他一族”,并总结该族群特点如下:白领,受过高等教育,睿智,时尚,内敛等。

而由搜狐娱乐主播大鹏主演的3分钟系列轻喜剧《司马TA呀》在网络上的广为流传,更是将大家对“司马他”一族的推崇不断升温。“司马Ta”成为了继杜拉拉之后的第二个职场标杆人物,这一次他将白领work smart(聪明地工作)的特征发挥到了极致。司马他一族还创作了《蓝精灵版司马他之歌》,并发起司马他指数投票、办公室风水帖、十二星座讨好老板帖等趣味性职场话题。

 

 

《蓝精灵版司马他之歌》:

那都市里面高楼里面有一群司马他,他们聪明又努力,他们勤奋又上进,他们忙忙碌碌奔波在那职场生活里,他们睿智勇敢永不退避。

 

“司马他”生存法则:

1.找工作要不抛弃不放弃;

2.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

3.要懂得如何让BOSS满意;

4.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5.讲原则不要乱了大局;

6.注重实践并且谦虚谨慎;

7.善于思考和处理问题;

8.做好补给和放松。

 

司马他语录:

◎扬长避短胜于取长补短。

◎领导是你工作中最有利用价值的资源。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更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

◎只有变化才能赶得上变化。

◎如果一个人说不是钱的问题,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

◎如果你最近的工作很闲,注意了,这可能是危机的先兆。

◎别带着情绪工作,没有人会可怜你,反而令人生厌。

◎你的上司越忙,你的饭碗越危险。

◎你的工作究竟是酷还是恐怖,取决于你自己的看法。

◎低调做员工,高调做工作。

◎自省和换位思考,是你职场交际的秘诀。

◎让自己去适应环境,因为环境永远不会来适应你。

◎大方一点,不会就学大方一点,再不就装大方一点。

◎办公室里,千万不要吝惜你的掌声。

◎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

◎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

◎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课。

◎好心不一定会换来感恩,但千万不要因此而灰心 。

◎对上以敬,待下以宽。

◎责任胜于能力。

◎记住,不可替代的是工作本身,而不是你。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韬光养晦的意思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千万别觉得自己无可替代。

◎我们能干脏活儿,但是不能让人觉得我们就是干这个的命。

 

苦干是基础,巧干是升华

如果说,《杜拉拉升职记》推出的办公室女主角主要靠着“老黄牛”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干出一番成就,那么《司马Ta呀》所推出的办公室男主角,则是靠高超情商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任何企业中,都会有“杜拉拉”和“司马他”的存在。作为公司的骨干员工,“杜拉拉”们对待工作积极主动、勤勤恳恳,是保证公司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的实干派。而“司马他”们用小智慧化解办公室大小危机的做法,不仅让人际关系更润滑,也让本人对职场的投入收到更多的回报。

苦干和巧干,究竟哪个是王道?哪个才最适合自己?其实两种工作方法并非矛盾对立面。

说句实在话,几乎每一个在职场中有所作为的人,差不多都是从苦干开始,并且在未来漫长的职业经历中,苦干的片段还要不时闪回。因为初入职场的新人没经验没资历业务领域一片空白,只有在职场摸爬滚打过几年之后,才能慢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巧干经验。

不过,当职业资历逐渐丰厚,业务水平到达一定层次,职场人士就开始出现微妙的分化——一部分人继续苦干的优良传统,另一部分人则在常规做法外寻找“捷径”,并且,后者的数量总是远远少于前者。

平心而论,苦干谁不会,巧干才更难。“司马他”之所以引起职场的热烈反响,就是因为真实地反映了职场中的情况——无论同事还是老板,都更乐意与“有趣”的人进行交流。除了埋头苦干外,有时候稍微机灵点会更受欢迎。在职场中,掌握一定的职场交流技巧,的确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司马他”正是这样老少咸宜的聪明族群。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杯具洗具”窜红 成09网络流行语

 

 

 

杯具

 

灵感来自易中天感叹 代替“悲剧”迅速蹿红

 

 

  你的“杯具”是哪个版本?

 

  你今天“杯具”了吗?中国网民从来不缺创意,在网民们的集体智慧下,“杯具”一词就像WIN-DOWS系统一样,不断升级。日前,网民“猫扑第一杯具大师”总结出了《2009版网络第一杯具使用指南》,全方位立体式地网罗了“杯具”的各种版本,并收录了30条经典语录,为网民提供全面的使用范例。

 

 

  09网络流行语“杯具”你了解吗?

 

  “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和餐具。”如果你还不知道这句话,还以为杯具是装水的杯子,回帖的时候不懂得感慨“杯具啊”,2009年底的你真的OUT了。赶紧恶补“网络杯具使用指南”吧,把“悲剧”变成“杯具”,再把“杯具”变成“洗具”。

 

 

  小贴士

  杯具

 

  原指盛水的器具,后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词性多变,可作形容词、名词等等。不少年轻人在网络上甚至生活中都常常用“杯具”来代替“悲剧”,形容人、事、物。

 

  “杯具”主观地表不如意,不顺心或者失败,或者是委婉地对别人表示某方面的不满,主要靠意会。

 

 

  “杯具”经典语录

 

  1.就算生活只是个杯具,我也要做个上品青花瓷杯具。

 

  2.男人是泥塑的杯具,经得起“烤焰”,才能拥有水做的女人。

 

  3.不要迷恋锅,锅也只是个杯具。

 

  4.人总是觉得自己的杯具太多了,但上帝是兼职推销的。

 

  5.人生就是一碗“内牛满面”……少了……盛它的是杯具……多了……装它的是餐具……

 

  6.我是你的什么?——你是我的杯具啊。——啊,原来我只是杯具啊?——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了啊。

 

 

  “杯具”的前世今生

 

  杯具在网络上成功替代了谐音的“悲剧”一词,风靡各大论坛,成为网络流行语,并发展出庞大的“杯具”家族。

 

  在网上搜索“杯具”,词条解释称,“杯具”源于“悲剧”。其实原声词“悲剧”早在2008年底到2009年初就已经在网上流行。“始作俑者”是易中天,他在一期《百家讲坛》中说了一句“悲剧啊”,这张截图在各大论坛中如喜剧般逗引着人们的笑神经。资深论坛版主“侠客”对媒体透露称,“杯具”的创意灵感来自易中天的图片,但句式模板则来自张爱玲。“张爱玲有句名言‘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我们最早看到的仿造版本就是‘人生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杯具”具体出自哪位网民,已经难以考证。笔者搜索发现,早在今年8月中旬,就有网民在论坛提问“什么是杯具啊?”可见“杯具”一词已经诞生,不过并没有及时走红。

 

 

  一套“杯具”正当红

 

  10月以来,用“杯具”代替“悲剧”来形容对各种事物感受的句子,在各大论坛繁衍流行起来。

 

  笔者发现,“杯具”走红的最大动力,在于它适用范围很广。如同此前流行的“囧”字,网民们无论考试失败、恋爱受挫还是工作压力大,今天摔跤了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负面事情,都可用“杯具”一词来形容。此外,“杯具”本身的日常用品的特性,更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就比如“杯具地喝汤,被烫了”,在网上可就是一语双关了。

 

  “杯具”的走红并不孤单,最后以“杯具”为核心,越来越多的谐音词诞生并风靡网络。如“洗具”等于“喜剧”,“餐具”等于“惨剧”,“茶具”等于“差距”,“桑心”等于“伤心”,“内牛满面”等于“泪流满面”等,“杯具”家族正在不断壮大,逐步超越曾红极一时的“贾君鹏家族”。

 

 

  “杯具派”渐成主流

 

  “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具(悲剧),也可以把它看成洗具(喜剧)”……在以“贾君鹏”为代表的“寂寞党”盛行后,“杯具派”正在迅速成为各大论坛的“主流”,大有赶超“寂寞党”之势。

 

  笔者观察QQ和MSN的签名档发现,不少年轻人开始在生活中频繁使用“杯具”,如“今天又没有赶上公交,杯具啊!”“堵车中,杯具啊!”“你是杯具还是洗具?”等等。如果“悲剧”代表的是一种真实的负面情绪,“杯具”倒像是一个调侃的玩笑,玩的是个性,借自嘲苦中作乐。

 

  网民“在水一方”说,我们这些现实中承受着高房价、高压力的人,在虚拟世界里自嘲能够放松一下。

 

  “杯具”虽然主要表达负面情绪,却并未走向阴郁与消极。

 

  有评论指出,自全球金融风暴后,都市白领们对未来的思考更加务实。在这种大环境下,代表不太明显负面情绪的“杯具”忽然走红,也就不奇怪了。其实,那些自嘲人生“杯具”的网民,更愿意相信“家里有杯具,也一定会有洗具”。

 

 

  “杯具”的发展史

 

  原版:人生就像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1.0版:人生是杯具。

 

  2.0版:我的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3.0版:人生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人生又像茶杯,本身就是个杯具;人生更像茶叶,终究要被浸泡在杯具之中。

  4.0版: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具,也可以看成洗具。

 

  5.0版: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当你努力跳出一个杯具时,却发现自己跳进了一个餐具(惨剧)。

 

  6.0版: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当我们认为自己跳出一个杯具时,却已经掉进了另外一个杯具。而若你发现你没有跳进另一个杯具……那恭喜你……你掉下茶几了。

 

  7.0版:人生就像一个透明的杯具,我们自知身在其中,偶尔和另一个杯具一见钟情,却出不去。

 

  8.0版:我跟上帝说我渴了,于是上帝给了我一大堆杯具。

 

  9.0版:女人是水做的,为了迎合她们,男人注定成为一个个杯具。

 

  10.0版:人生要泡在杯具里才能入味。

 

  11.0版:人参要泡在杯具里才能入味。

 

  终极版:人生是一只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而本身就是杯具的我们还非加上茶叶自以为与别人没有茶具(差距),结果人人都说咱现在要用就用餐具(惨剧)。我们在沉默中灭亡,成了文具;在沉默中爆发,成了火炬。我们想明哲保身,都成了面具。我们想一鸣惊人,都成了京剧。不能再次相聚,执手相看泪眼,成了默剧。生活是自己的杯具,别人眼里的洗具(喜剧)。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发表于 2009-11-2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很实用 谢谢读雨 周末愉快:a015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6 17: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