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03|回复: 23

【大家小书】10部名著,百种滋味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09-12-5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小书”,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大家”好比两道高低相间的门槛:

入选书目的作者都是对人类文明有真正贡献的大家;面对的读者则是“未被偏见染污的普通读者”。

小巧的篇幅容纳了文明的博大,精致的文字表达出了智慧的深沉。   


这些大家们的小书,或是在攀登深奥的术业之余,为求得大众理解撰写的普及读物,

或是坐拥书城时掩卷遐思的随笔,或是漫游归来的旅行散记,或是冬日炉火边的人生回忆杂感。

题材宽广,体裁各异,细碎而不冗长,亲切而不拉杂。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新月集·飞鸟集 / (印度) 泰戈尔 著


许多批评家都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因为他们都是天真的,和善的。在现在的许多诗人中,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便是一个“孩子的天使”。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感到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正相爱。


一生纠缠于心灵与世界之间


赋闲在家,于一个静穆的下午,整理居处凌乱堆放的各种书籍,也希望借此梳理一下自己纷乱的思绪。一本本书在地板上堆成一座起伏的小山,伸手去抚摸那些柔软的书页,一种久别经年的熟悉感觉,油然从心底升起。恍惚中,一本老书从“山顶”坠落于膝旁,那是华宇清主编的《泰戈尔散文诗全集》,信手翻读几页:“手握着手,眼恋着眼,这样开始了我们心的记录。”“在我干枯的心上,好多天没有受到雨水的滋润了,我的上帝,天边是可怕的赤裸———没有一片轻云的遮盖,没有一丝远雨的凉意。”“没有人永远活着,兄弟,没有东西可以经久。把这谨记在心,及时行乐吧。我们的生命不是那个旧的负担,我们的道路不是那条长的旅程。一个孤独的诗人,不必去唱一支旧歌。”“就在前不久,我赤条条来到你的大地,无名无姓,只带一声哭叫。”“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疑问。天空呀,你回答的是什么?是永恒的沉默。”

……哦,老泰戈尔,世界在变,唯你不变。你的嫂子也即你的密友自杀后,你说:“不管世界如何将她遗忘,我却永远不会忘记她。”“是她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青春不变。”老泰戈尔,这冰冷的世界因为有了你,而令人勇气倍增,可你凝问的目光是含愁的,仿佛在时时提醒着我们:逝去的终已逝去,未来的依然未来。你说你是生命的不速之客,在诗里写着静默的心声,我仿佛看见儿时的夜空中,凝着一颗遥远的泪珠。你说唯一的原因是你对听众的同情,还说假如一定要倾心于你,我们的心一定会充满忧愁,你告诫我们:应该把他铭记在心,然后再把他永远忘却。我愿这样回答:交给我,交给我珍藏。
 

我就这样头枕着一堆书,静静地躺在地板上,想着泰戈尔:他8岁学作诗,14岁发表处女作,此后笔耕不辍,历时80余年。他22岁结婚,52岁获诺贝尔奖,被加尔各答大学授予博士学位。54岁被英国国王授予爵士称号,100岁在祖居去世。他活了整整一个世纪,生命横跨两个世纪,身经两次世界大战,足迹踏遍欧亚,作品传遍全球,一生纠缠于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写下了百年心路历程,却没有搞清“心物谁是主宰”。50多岁了,悟出一个道理“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书的封面是他须发尽白,双目炯炯的脸庞,银须遮住了他的嘴角,却令额头下的眼睛更能摄人心魄。那是一双斜视前方的眼睛,从任何角度都不能与他对视,不像他的心对所有的人敞开,人们感了他的恩,却不得不带着满心的羞愧告辞。他却说:“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还没有唱出。”


随手翻到《游思集》中的一首小诗:“你还认识我吗?我是你年轻时遇到的第一次巨大的悲哀。她的眼睛仿佛是那空气中还含着朝露的清晨……”读毕,心中一悸,恐怕所有的人此时都会陷入那深深的思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夏沁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12-9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月集·飞鸟集 / (印度) 泰戈尔 著

读书时候最喜欢这两本诗集了。 可惜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红桃八---水妖
发表于 2009-12-9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需要重温一下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风儿私秘
发表于 2009-12-10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泰戈尔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09-12-10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沁 于 2009-12-9 16:34 发表 读书时候最喜欢这两本诗集了。可惜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原帖由 眸憶 于 2009-12-9 19:40 发表 有时间需要重温一下了<img 

借梯发一帖。

回复 使用道具


韶华一笑间

发表于 2009-12-10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才一部嘛:jiyan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 先知·沙与沫 / (黎巴嫩) 纪伯伦 著


纪伯伦,一个黎巴嫩人,用英语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与他早期的阿语作品相比,纪伯伦的英语作品较少“造反和叛逆喧嚣”更像是一片真善美的净土,犹如他为自己诗篇所作的几近女性柔美的插图。他曾说过:“心灵本是纯朴简单的,心灵的表现也是纯朴简单的。”确实,他的语言纯洁明净,他道出的真理也同样纯洁明净,时而晶莹如冰雪,时而灼热似烈火。


纪伯伦简介


纪伯伦(1883—1931),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家,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他又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二十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以纪伯伦为中坚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曾闻名全球。 在短暂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与他艺术的灵感。十二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 

1898年,十五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1902年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1908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1911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四十八岁英年早逝。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他反对愚昧和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力、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

文学与绘画是纪伯艺术生命双翼。纪伯伦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此外还有诗歌、诗剧、文学评论、书信等。《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曾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二十世纪的布莱克”。1908年—1910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在东方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他极有个性的语言。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

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象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早在1923年,纪伯伦的五篇散文诗就先由茅盾先生介绍到中国。一九三一冰心先生翻译了《先知》,为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纪伯伦开阔了文学的窗扉。近十多年来,我国又陆续出版了一些纪伯伦作品。这位黎巴嫩文坛骄子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知音。


纪伯伦文学遗产的精华/钱满素

1918年,随着《狂人》的问世,纪伯伦进入用英语创作的新阶段。至1931年逝世,他在十三年间写下了八部英语作品,其中除诗剧《大地神》外,均为散文诗,它们构成了纪伯伦文学遗产中的精华部分。《先知》是为纪伯伦赢得国际声誉的杰作,对这本他“思考了一千年”的书,纪伯伦最初曾用阿拉伯语构思写作,但后来改用英语,这无疑为它的迅速传播创造了条件。《先知》自1923年发表后,已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仅在美国,便一版再版,销量高达四百多万册,可见读者的热情历久而弥新。

纪伯伦,一个黎巴嫩人,用英语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与他早期的阿语作品相比,纪伯伦的英语作品较少“造反和叛逆喧嚣”,更像是一片真善美的净土,犹如他为自己诗篇所作的几近女性柔美的插图。他曾说过:“心灵本是纯朴简单的,心灵的表现也是纯朴简单的。”确实,他的语言纯洁明净,他道出的真理也同样纯洁明净,时而晶莹如冰雪,时而灼热似烈火。什么是诗人的本质?不就是生活的本质,美的本质吗?当真和善以如此美的方式道出,难道还需要将它们纳入某种理论的范畴去进行诠释吗?每一位读者都不难像汲取阳光空气那样自然地去品味纪伯伦的智慧和境界,去体验自己内心的渴望与满足。

纪伯伦的特殊经历使他有可能放弃本民族文化的偏见,将不同的文化视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融会贯通,兼收并蓄东西方文化的精华。东方的神韵和西方的意识,神秘博大的精神向往和自由平等的变革思想,在他的诗篇中被锻造成一种古今相通、东西合璧的艺术境界。毫不夸张地说,只有很少艺术家能这样同时进入东西方文化的深层,取长补短,综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品质。

纪伯伦文学遗产的精华通观纪伯伦的作品,首先感受到的是其中浓重的宗教气息。作为一个诗人,纪伯伦关注和思考的是宇宙、人、社会、真理这些最本质的问题。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他的作品从激越的感情更多地转向形而上的思考,这种思考的最高形式对他来说不是哲学,而是宗教。无论从内容、形象、隐喻或情绪上说,他的作品都离不开宗教。纪伯伦出生于受伊斯兰教浓郁影响的黎巴嫩,后来又基本上在基督教的欧美接受教育和生活创作。双重的宗教背景如同他双重的语言背景,并不对他构成冲突,却似乎成倍地加深了他的宗教意识。他相信,精神是最高形式,而“任何精神都体现在上帝中”。在他的作品里,上帝被喻为“陶工”,“射者”,“至高无上的诗人”;是上帝把宇宙、世界和人生凝聚起来并赋予其意义。上帝永远是人们崇拜、追求、热爱的对象,是一切思想感情的核心和终结。正如大地神所言:“人类的一切若止于人间便毫无价值。”正是在上帝的光环照耀下,纪伯伦写耶稣,写神,写先知,写人。纪伯伦显然喜欢以先知自居。在传统宗教中,先知是直接受神的启示,并传达神谕的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自称为最后一位先知。但纪伯伦的先知更像是一名人间的先知先觉者,他走在众人之前,想得更多,看得更远。在《先知》和《先知园》中,他是智慧而孤独的,在精神上居高临下俯瞰众生,人们敬重他需要他,却未必能理解他。他象征着人的精神追求和终极理想,表现了人的超验而神秘的宗教情绪。

然而,纪伯伦的宗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宗教,而是反传统反偶像的。他提倡的是一种新的关于神的观念和新的神人关系,他的上帝其实就是人自己。他不止一次地说过:“我们就是上帝”,“上帝是长了双翼的我们”。在《狂人》“上帝”篇中,上帝并不理会人对他的顶礼膜拜,时过三千年,人终于认识到自己与上帝的合一,要和他在太阳面前一起成长,上帝这才拥抱了人。关于人和神的关系,大马士革的波斯哲人在《人子耶稣》中这样说:“叙利亚这里的人正如所有人一样,他会在他的理解之镜中照影,从中发现自己的神性;他会按自己的喜好造就神,膜拜那反映自身形象的神。”纪伯伦是一个从无形的脚镣手铐中解放了的灵魂,他对自己充满自信:“我将走自己的路,直到抵达理想的目标。我决不取悦那些膜拜往昔之神、谨守陈腐见解、带着古老愿望生活的人!”


纪伯伦的耶稣是人子,是兄弟,他还有三大神迹未记于《圣经》:“第一,他是像你我一样的人;第二,他有幽默感;第三,他知道自己虽被征服,却是个征服者。”但是,正如《人子耶稣》中推罗的商人巴尔卡所说:“遗憾的是,他的弟子们设法要把这样一位贤哲造成神仙!”纪伯伦对基督教独霸拯救之路颇不以为然,在《游子》“闪电”篇中,他让闪电焚毁教堂,非基督徒得了救,而不许她得救的主教反被大火吞噬。纪伯伦甚至超越于有神论及无神论之上,在《狂人》中他写了两夫子在对神的有无进行了持久的争辩后,各自放弃了自己的观点。无神论夫子祈求众神宽恕他迷妄的过去,而有神论夫子则将他的圣书付之一炬。纪伯伦反对宗教中原罪式的负疚感,鼓励人们欢乐地生活。他也反对使用“魔鬼”作为吓唬人的工具,在《沙与沫》中他写道:“魔鬼死在你出生的当天。现在你不必穿过地狱去会见天使了。”但纪伯伦并不否定上帝和宗教,因为他理解人的精神需求,理解许多人对崇拜的需要,对崇拜对象的需要。既然崇拜信仰有助于人精神的升华,既然“精神需要上帝”,那就让我们崇拜我们内在的上帝吧。“涅是有的”,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天堂就在人间,“在门背后,在隔壁屋里”。人将带着“自觉和知识”向上帝奔去。

既然神就是人的本质,纪伯伦真正关心的也就是人。纪伯伦对人类的爱完全超越区域种族,甚至超越了生和死。但他对人的爱并不盲目,他清楚地看到人的多重性:人既有神性,又有人性,还有低于人性的侏儒性。关于人性,纪伯伦强调的是善而非恶,在《先知》中,他把恶视为善的扭曲或丧失,是“善被自己的饥渴折磨而成”。在自然状态下,人既不高于罪犯,也不低于先知。纪伯伦不仅崇尚人,而且崇尚个人,因为每个自我都既小又大,既是碎片,又是穹苍,既是沙与沫,又是大海。而每个灵魂又都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己的关系。每个个人都有完善自己的可能性,人应该以自己的神性来克服自己的侏儒性,实现自己的价值,做自身的先驱,最终超越“小我”,升向自己的“大我”、“真我”,与万物合一,与上帝合一。

纪伯伦心目中的自然是和谐的,“自然界的竞争不过是混乱在渴望有序”。人与自然应该相互依存,他的人与天地万物,花草虫鸟共同生息,生于自然,归于自然。自然提供人类生存的条件和美的享受,人在自然中获取灵感,升腾精神。他的诗篇行进于峰峦峡谷,大江湖海,既有狂风呼啸,又有日光绚丽。那里有四季的节奏,夜莺的歌唱。

纪伯伦歌颂积极而有朝气的人生:无私地奉献,快乐地获取,就像花和蜂那样彼此给予和接受。纪伯伦最高的理想是爱和美,“爱情无往不胜”,爱和爱的欲望能超越神的疑问,大地神这样呼吁:“让我们这些大地神入睡,而让爱情,这人类的柔情,去做来日的主宰。”纪伯伦把美和真视为世上两大要素,人生的真谛,对他来说,超越美的宗教或哲学是不存在的。他常常把诗人和哲学家相比,嘲弄没有心灵的空洞的理论。纪伯伦最崇尚的品质中有沉默和宽恕,他的主人公孤独沉思,因为沉默乃是真我的居所,力量的表现,伟大的歌手无不歌唱沉默。强健的灵魂又是宽恕的,宽恕是受伤害人的荣誉。他最鄙视的品行是奴性,他向准备废黜暴君的人们建议:“先看看他在你们心中的王位是否已经摧毁。”

纪伯伦对人生的思考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变革的精神,二是辩证的观点。他对人生,对自我,对人与人的关系都表现出一种新型的变革的姿态。每个人都需不断更新,“每天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一个新区域”。爱情也一样,“不能每天自我更新的爱,就变成习惯,而且终将成为奴役”。纪伯伦的辩证观点几乎涉及一切矛盾的对立面,如善与恶:“你有数不清的善,但你不善时也不是恶。”如罪人与圣人:“罪行都由众人犯下。”如生命与死亡:“你们若不在生命中去寻找,又怎么能发现它呢?”如学说与真理:“许多学说都像窗玻璃。我们通过它认识真理,但它又把我们与真理分开。”如精神与物质:“纵然是最高超的精神,也不能逃脱物质的需求。”即使对他酷爱的自由,纪伯伦也不绝对化,他看到自由本身也可能成为最沉重的桎梏,这是他思想上不同凡响之处。

纪伯伦说过:“我的生命原是两个生命:一个生命,我用来工作,研究,与人们交往和斗争,穷尽人们内心的秘密;另一个生命,我把它用在遥远的、宁静的、严肃的、神奇的、划不清时间和空间界限的地方。”凭着他的悟性与智慧,纪伯伦在四十岁便写下享誉世界的《先知》。他的悟性是艺术家的悟性,洋溢着青春气息。他的智慧是诗人的智慧,用形象和寓言来说出人生的真理。纪伯伦始终认为思想是诗的绊脚石,对他来说,“诗不是观点的表达。它是从流血的伤口或是微笑的唇间涌出的一首歌”。他正是这样来创作的,他的形象别致而又深刻,令人难忘,人们会记住:理性是舵,激情是帆;会记住:爱情是个打谷场……这些优美的诗篇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仍然给人抚慰与激励。纪伯伦,这位被先知塑造,又塑造了先知的人,这位自称是一团雾的人,他渴望被人理解,他也得到了这种理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思想·山水·人物 / (日本) 鹤见辅 著


作者的专门是法学,这书的归趣是政治,所提倡的是自由主义。其中关于英美现势和国民性的观察,关于几个人物的评论,

都有明快切中的地方,滔滔然如瓶泻水,使人不觉终卷。但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书,从每一个人看来,有是处,也有错处,在现今的时候是一定难免的。我希望这一本书的读者,肯体察我以上的声明。(摘自鲁迅译序)


鹤见祐辅出生于1885年,自由主义者,政治家,他的主要作品,随笔集《思想•山水•人物》在大正十三年,也就是1924年三十九岁时成书。


鹤见祐辅的此书著于二十年代,正是日本大正民主时期,各种思想非常活跃,社会主义思潮也非常流行。虽然不如社会主义思潮激进,但在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日本,他的自由主义仍是有进步意义的。然而到三十年代,日本的左翼社会主义、中间自由主义、右翼军国主义三种力量的对比中,军国主义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发动九一八事件的石原、板垣征四郎等都是军国主义者的代表,而日本政府中的自由主义中间温和派的代表鹤见佑辅,币原喜重郎等相对理智的力量逐渐失去分量,但鹤见佑辅仍然参加了军国主义法西斯政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的人生故事 / (美国) 海伦·凯勒 著

不管需要出现什么样的过程来承认某些人是“世界公民”,显然海伦·凯勒是符合标准的。这位又聋又盲的女强人访问并研究过的美国以外的国家,可能和别的任何一个从事社会福利工作的个人一样多。她掌握几国语言,学习语言的能力仅仅是部分原因——它实际上反映了她对世界其他地方人民的文化和民族传统的本能和深刻的尊重。



如果现在我站在生命的终点,生命的火花即将灭亡,我会是怎么想?怎么做呢?是否也会感叹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而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呢? 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抚摸每一件你想要抚摸的物品吧,犹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犹如明天你再不能嗅闻品尝。人啊!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呢!为什么总要如此贪心,极少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却渴望那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也许,你总认为,上帝赋予我们这些美好的东西,甚至生命,都是理所当然的。可你有没有想过,当某一天,你拥有的东西,甚至生命,都将失去,你会是怎样,后悔懊恼,还是自暴自弃?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可悲了。是的,我不能重踏他人的覆辙,我宁可现在就珍惜。1968年6月1日下午,海伦·凯勒在睡梦中去世了,享年89岁。凯勒在出生后18个月的时候就失聪失明成了个聋哑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



用毅力之光驱散生命的黑暗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诞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的一个城镇。她的一生为人们树立了与命运拼搏的榜样。

海伦·凯勒是举世敬仰的作家和教育家。尽管命运之神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这位女子却用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她的名字已经成为坚韧不拔意志的象征,传奇般的一生成为鼓舞人们战胜厄运的巨大精神力量。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亲爱的老师。”

在一岁零七个月时,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产生的高烧使海伦失明、失聪,成为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由于聋盲儿童没有获取正确信息的途径,心灵之窗被禁锢造成她性格乖戾,脾气暴躁。7岁那一年,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她的身边,此后半个世纪一直与海伦朝夕相伴,用爱心和智慧引导她走出无尽的黑暗和孤寂。海伦一生创造的奇迹,都与这位年轻杰出的聋哑儿童教育家密不可分。海伦在她的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发她对莎利文老师的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亲爱的老师。”


莎利文到海伦家担任家庭教师的那一天,就送给她一个玩具娃娃,并用手指在海伦的小手上慢慢地、反复地拼写“d-o-l-l”(玩具娃娃)这个单词。海伦立刻对这种游戏产生了浓厚兴趣。她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着老师的动作,从此开始懂得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名字,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叫“Helen Keller”(海伦·凯勒)。此后,海伦陆续学习并掌握了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聋盲却能掌握五门语言,海伦的成功被称为“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成就”。

海伦的“哑”是因为丧失听力而造成,声带并没有受损。十岁那年,海伦开始学习说话,因听不到别人和自己的声音,只能用手去感受老师发音时喉咙、嘴唇的运动,然后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模仿和纠音。当首次像正常人那样说出“天气真热”这句话时,惊喜之余,她和莎利文老师都意识到,在她们顽强的毅力面前,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海伦的一生中,在世界各地巡回演讲甚至成为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除了嗜书如命,还喜欢骑马、游泳、划船,酷爱戏剧表演艺术,靠着不屈不挠的意志,海伦学会了唇读,可以通过“手”听到马克·吐温为她朗诵的短篇小说,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的学业。读书不但使海伦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也陶冶了她美好的心灵。

她喜欢信马由缰地徜徉在森林中,也喜欢月夜泛舟,靠水草、睡莲散发出的芬芳来辨别方向。她还喜欢骑着双人自行车兜风,在飞驰中体会力量和速度,并像男孩子一样喜欢在国际象棋的较量中斗智斗勇……她还爱大自然,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前虽看不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人间胜景,听不到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却可以从空气的震颤中领略到世界最宏大的瀑布的雄奇壮观。

在博物馆和艺术品商店里,海伦就像用手指去“观察”写在人们脸上的喜怒哀乐一样,可以用灵巧的十指去感受古希腊雕塑之美,从那些变幻的线条中“看到”月亮女神狄安娜的清新和维纳斯的秀美。1937年,海伦访问日本时受到特殊礼遇,被允许用手抚摸皇室的艺术珍藏和被视为日本国宝的中国鉴真和尚塑像。


马克·吐温称她和拿破仑是19世纪最杰出的两个人物

海伦师从莎利文学习三个月后,就开始尝试用稚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写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封信。从1902年4月开始,她又在莎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在美国的一家杂志上连载她的自传《我生活的故事》。第二年结集出版后轰动了美国文坛,甚至被誉为1902年世界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 

许多人不相信,如此优美的文字居然出自一个聋盲人之手。虽有马克·吐温为此作证,还是平息不了怀疑。不过海伦平生的成就对此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她一生共出版专著14部。一个世纪以来,《我生活的故事》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曾有专家称其“就文学成就来说,和卢梭的《忏悔录》相比毫不逊色。”如果说海伦那种紧紧扼住命运喉咙的顽强毅力令人鼓舞的话,那么她的爱心更是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刚开始跟莎利文老师学习的时候,聪颖的小海伦很容易就学会了拼写身边许多物品的名称,可是却理解不了“爱”这种非常抽象的名词。年轻的莎利文把她的爱心化作无比的耐心,使得海伦越过了盲聋学生学习中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小海伦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莎利文老师的爱心。凭着这份爱心,10岁的海伦为一个5岁聋盲儿童成功地募集到了两年的教育费用。也许从那时起,她就已经立志要帮助世界上所有像她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她给世界以爱心,世界回报她崇高的荣誉。1919年,海伦的故事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由她本人出任主演。1955年,她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妇女。 

从海伦童年时起,每一任美国总统都邀请她到白宫做客,还被政府称为全美三十名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之一,荣获过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 “自由奖”,并被誉为美国的高级公民。1959年,联合国在全球发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伦·凯勒”运动,以资助世界各地的聋盲儿童。1960年,描写她成长经历的剧本《奇迹的创造者》获普利策奖,并被拍成电影。同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在海伦八十岁生日那天,宣布颁发“国际海伦·凯勒奖金”,以奖励那些为盲人公共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1968年6月1日,88岁高龄的海伦走完了传奇般的一生。

人类在发展的历程中,有着许多宝贵的共同点。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制度下的人们都能从海伦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激励斗志,这是因为那种不畏困难勇于同自身弱点拼搏的精神,始终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8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