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7|回复: 8

[汇编] 【咬文嚼字】一字之异,两重天地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09-12-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发了一帖《咬文嚼字》的“年终盘点”,趁热打帖,再汇编一套“咬文嚼字”。

 

 

 

汉语语词的讹变


【提要】


本文以“行李”、“请假”、“目不识丁”、等为例,分析了汉语语词在传承过程中的讹变现象。指出汉语语词讹变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有语言传播条件的限制和语用因素的影响两方面。认为汉语语词讹变主要有音近变体、形似变体、语义变体三种。
  
【关键词】

汉语语词 讹变 音近变体 形似变体 语义变体
  
  
  
  一、引言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字体的变迁、传抄的错误等原因产生了一些错别字,后人继续袭用这些错别字,以讹传讹、习非成是,这些错别字就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字,这种现象在文字学中叫讹变。汉字的讹变影响到语词,就产生了讹变的语词。这些语词人们长期使用,具有了固定的音、形、义,但仔细推究一下,却发现它不符合汉语构词的一般规律,不能由字义来推知词义的由来,如“行李”、“请假”、“逃之夭夭”等。这就是汉语语词的讹变现象。

  
  二、语例分析
  
  1、行李
  
  “李”字主要有两解:一是指一种果树,就是李子树,或是这种果树上长的果子,这是“李”字的本义;二是用作姓氏,这是后起的意义。它为什么又出现在“行李”一词中呢?“行李”的“李”与上述“李”的两种义项有什么联系呢?
  
  “行李”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中。《左传·僖公三十年》中有这样一句话:“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据此看来,这个词不会是“音译外来词”,也不可能是“同音假借”。
  
  唐代就有人注意到“李”字出现在“行李”一词中的不合理。唐人李涪在《刊误》一书中指出,这句话中的“行李”原写作“行使”,指的是“行人”(远征的军人)和“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消灭郑国,留下它做秦国在东边的落脚点,那么,秦国的军队和使臣要到东边来,郑国就可以为之提供驻地和物资,这对秦君来说有利而无害。问题在于,“行使”为什么会变成“行李”呢?原来,“使”字在秦代统一文字以前写法不一,从地下出土的《左传》古简看,“使”字可写作“”(由山、人、子三个构件组成)。后来有人在传抄《左传》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不了解“使”字的这种写法,把“”字误作“李”字,于是“行使”就变成了“行李”。后人以讹传讹,“行李”一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2、请假
  
  “假”字有“伪(非真)”、“借”以及从“非真”之意引申而来的“假定”、“假设”之类的意思,也用于姓氏。用作以上各个意思时,“假”读上声。但还有用于“告假”、“放假”、“假期”等词中读作去声的“假”字,人们一直弄不清它的来历。
  
  实际上,这个“假”字为“暇”字之误。初唐诗人王勃的成名之作《滕王阁序》中有一句“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其中“暇”字有的版本也作“假”。从五代和两宋时大量的唐文选本来看,“休暇”、“休假”两词在当时是同时存在,并行不悖的。一般认为它原是衙门中师爷的行业性“别字”,以后流传到民间。明代顾起元在《客座赘语》“辨讹”一节中就指出:“假,音贾,伪也,又借也。官衙借用作休暇之暇,音如嫁,曰告假、给假……”以前老百姓没有“告假”、“给假”这类问题。官府给某个官吏几天空暇时间,这叫“给暇”或“放暇”,官吏向上司要求休暇,这叫“告暇”。但衙门中的师爷常使用一些行业性“别字”,惯于把“暇”写作“假”,以后逐渐流传到民间,时间长了,人们习非成是,结果就没办法纠正了。
  
  3、目不识丁
  
  人们称文盲为“目不识丁”,是不是说连“丁”字都不识,可见其不通文字的程度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目不识丁”一词是“目不识个”的讹变。《唐书·张宏靖传》:“背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宋人窦苹在《唐书音训》一书中,则说:“丁恐当作个”,也就是说,“不如识一丁字”中的“丁”,应当是“个”字之误。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亦认为如此,说明《唐书》所说的确实应该是“目不识一个字”。后来由于印刷或抄写时的一时讹误,一般读者又不深究,故而流传为“不如识一个丁字”,后演变为“不识一丁”或“目不识丁”。

  
  三、讹变原因
  
  1、语言传播条件的限制
  
  语词讹变现象的发生,首先同语言传播的条件有关。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传播者的文化水平和传播工具的限制,容易发生种种讹误。汉语中大部分讹变的语词都是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有因读音相近而造成的音近变体和因字形相似而造成的形似变体。上述的“行李”、“请假”、“目不识丁”都是形似变体。
  
  音近变体的例子如“二黄”一词。“二黄”是京剧里的一种唱腔,近人杜颖陶在《二黄来源考》一文中认为,“二黄腔”最早起源于江西宜黄,原称“宜黄调”。后来传入浙江西部,再从浙江传到安徽。由于江浙方言中“宜”与“二”读音非常接近,讹变为“二黄腔”,再通过徽调和汉剧向外传播,因而后人只知“二黄”而不知“宜黄”。据《江西日报》2005年1月12日《戏乡锣鼓响四方——记宜黄农民业余剧团》报道,近两年来,宜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宜黄戏”的挖掘和保护,组织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举办“宜黄戏”骨干培训班,改造“土剧团”,组建农民业余剧团。
  
  这种音近变体在地名中较为多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河水”条:“高奴县,民俗语讹,谓之高楼城也。”卷二十一“汝水”条:“贾复城,俗语讹谬,谓之寡妇城。”就是典型的例子。另外如北京的一些地名:“交民巷”是“江米巷”的讹变,“黑芝麻胡同”是“何纸马胡同”的讹变,“岱北寺”是“大悲寺”的讹变,“辟才胡同”是“劈柴胡同”的讹变,“协资庙”是“蝎子庙”的讹变,“烂漫胡同”是“烂面胡同”的讹变,……
  
   俗语中也有很多这种讹变,如:“有眼不识金镶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等俗语,含意模糊,令人费解。用金子镶在玉器中并不特别难辨认。猎人打狼难道要用孩子作诱饵不成?其实这些俗语都是讹变的结果。“有眼不识金镶玉”,本作“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或楚地;“荆山玉”,指卞和在荆山发现的璞玉。“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本作“舍不得鞋子打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
  
  2、语用因素的影响
  
  语词讹变现象的发生,也与语用因素有关。言语行为中,理解对语义的超越,表达对语义的创造,使语词的语义发展变化,这种语义的变化导致了语词形式的变化。这种变体可以叫做语义变体。例如《诗经·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一句,是描写桃花的盛开,“夭夭”就是茂盛的样子。但后来却演变出一个与之意思毫无关联的“逃之夭夭”来。这种变化,应该是诙谐的说法引起的,即表达者为了取得诙谐的效果,在表达时故意超越原来的语义,而创造出一种临时性的新语义。而这种创造性的运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仿效,于是逐渐流行了开来,这种临时性的新语义也就沉淀了下来成为一种固定的语义。由于新的语义与原来的语义毫无意义上的关联,为了区别,“桃”字也就被改为“逃”字。这种讹变就如现代网络语言所带来的语词的变化,如“美眉”、“灌水”。当然,这些网络语言能否沉淀下来进入现代汉语的“内核”,还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这一类的例子还有:“必恭必敬”讹变为“毕恭毕敬”。这两种写法曾经长期并存,现在却“反客为主”,以“毕恭毕敬”为规范写法了。案《诗经·小雅·小弁》有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为父母栽下而遗留给子孙的树,子孙必定恭敬地对待。“必恭必敬”一词即源出于此,“必”字就是必定、必须的意思。后来这个词语的意思讹变为十分恭敬,“必”字就由原来的表肯定语气的副词变为表程度的副词。由于“必”字并没有表示程度深的意思,所以有人就用“毕”替代了“必”,这样就有了“必恭必敬”和“毕恭毕敬”一对异形词。现在国家语委颁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将“毕恭毕敬”确定为规范写法,这恰当与否可以讨论,但可想而知,随着语言规范的推行,不久的将来,“必恭必敬”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另外,像“不到黄河心不死”,本作“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今名乌江浦,在安徽省和县东北,是项羽自刎的地方。后来有人为了夸大“心不死”的程度,将乌江改为黄河,于是逐渐讹变为“不到黄河心不死”。

  
  四、结语
  
  语词的讹变现象并非汉语所独有,世界上其他语种也有。但汉语作为世界上至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这种讹变现象更复杂、更普遍。了解汉语语词的讹变现象,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这类违背汉语构词规律的语词,而不至于望文生义,理解错误,也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语言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在遵守语言规范的同时,以更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语言的变异和变异的语言,使古老的汉语在信息时代焕发出青春的异彩。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大成语拦路,12亿国人过不去

  
   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原始意义,甚至驴唇不对马嘴,乃至出现成群结队的“拦路典故”、“傻瓜成语”。长期的、集体的以讹传讹,逐渐掩盖了成语的本来面目。其实,这种近乎数典忘祖的无知,绝不应听之任之,约定“俗”成。姑且挑选八个最常见的“拦路成语”,以飨亲爱的博友。恐怕至少有12亿中国人,没资格百分之百地跨过去。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也不能幸免。

   (1)七月流火(本指“天气转凉”;后人竟望文生义,愣说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为啥天太热?原来“太有柴”了。)
  
   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豳风》里这两句话说:“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
  
   (2)娑婆世界(佛教名词,常被生吞活剥地改装成“婆娑世界”——善哉,善哉!佛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教主即释迦牟尼佛。“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共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3)空穴来风(原指有根有据的事儿,结果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真是“瞪眼说瞎话”。)
  
   这个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
  
   (4)床笫之私(床笫,是个迷人双眼的“马甲”,很容易误作“床第”。虽然两者模样酷似,可惜,后者根本不是中国话——对不起,俺眼神儿不好。)
  
   床,好解释;笫(读作“子”),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但换上“床第”这套“马甲”,就什么“讲儿”也没有了。
  
   (5)明日黄花(指“过时之物”。或许有人觉得,“明日”哪里不过时?“昨日”才过时哩,便想当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黄花”——谁下的命令?凭啥愣改呀?)
  
  这个成语的出处,源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6)美轮美奂(只形容建筑之美,如今,被滥用到所有事物上。尤其是电台、电视台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半吊子主持人,往往是张嘴就来,出口成错——错了也不改,脸皮就是厚。)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晋文子赵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晋国大夫张老去祝贺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轮,是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这个成语指高大的意思,专门形容房建筑屋高大华丽。现在?连唱歌跳舞、喝酒吃饭都“美轮美奂”了,上哪儿说理去?
  
  (7)振聋发聩(本意是声音很大,令人警醒;竟被误作听力下降,像个呆头呆脑的聋子——把醉汉弄醒?把醒汉弄醉?甭官怎么说,先把意图闹清楚;否则,干完活儿,准挨大嘴巴。)
  
  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清代大才子袁枚那里,他写过《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中有句话:“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聩,耳聋。“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8)始作俑者(原指做坏事,引领歪风邪气的“第一人”,现在,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起码也是开先河的任务——看来,“屎盆子”完全可以扣在正面角色脑袋上。尝尝鲜儿吧您呐。)
  
  出处在《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是理所当然的“贬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渡”与“度”
  

“渡过难关”用“度”行吗?
  
  度、渡是古今字,先有“度”,后有“渡”。在“渡”之前,凡是表示“过”的意思,一概用“度”;“渡”出现后,“度”的任务有所分化,其中“济”即渡水这一义项,由“渡”承担。但在实际使用中,分工并不严密,"度"仍可用渡水,如《汉书·贾谊传》“犹度江河亡维楫”;“渡”则不限于渡水,如《史记·高祖本纪》:“淮阴已受命东,未渡平原。”
  
  在现代汉语中,“度”、“渡”逐渐形成的分工是“度”的对象是时间,如度日、度假、光阴虚度;“渡”的对象是空间,如渡河、渡江、渡过难关。有一个简单的区分方法,“度”是自然而然的,非度不可的,比如你不想度周末也得度周末;而“渡”则须通过主观努力,没有船就不能渡河,不是群策群力,“难关”也是渡不过去的。(摘自《咬文嚼字》2005 年第1 期)
  
  
度和渡
  
  不容易掌握的是用在时日方面。表示“过(时日)”的,用“度”, 如“度时光、度蜜月、欢度国庆、虚度年华”。“渡”是“通过”,指不容易的时光,这种时光有“江河险阻”的意味,如“渡过困难时期、渡过今后关键的几年”。后面有“过”,用“渡”的比较多,但是还是要看表示什么意思,“度过暑假”的“度”指一般的“过”,所以不用“渡”。此外,佛教术语“度人、超度”里,不用“渡”。(摘自《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法研究:园“林”正误

 
  关于“林”字的用法,有一个典型的误用词语。
    
  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平土有丛木曰林。会意字。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是:丛聚的树木或竹子。比如:树林。森林。林海。林薮(本义:山林小泽;引申义:比喻丛集的处所)。

  引申义一: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引申义二: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比如:武林、儒林、书林、艺林、园林、西安碑林、民族之林等。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等。
    
  今天我要说的一个典型误用的词语就是园林,其中误用最甚的就又要数苏州园林。

  我们常听人说到苏州园林,例如:现在人们在书面上和口头上都喜欢说苏州有“许多”园林,或者某人(在苏州时)说“想到苏州某某‘(一)个’园林去看看”,或者刚来苏州的人喜欢问“苏州有哪几座(个)园林”,或者很多城市都喜欢自诩为一座园林城市。在这些语境里,我们不难理解此“园林”是指代苏州那些古代遗留下来的独具江南特色又不失传统风格的私家花园式高墙大院自成体系的休闲庭院住宅,比如: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沧浪亭、留园、怡园、退思园等等。但是,如果这样,这个“园林”之林做何解释呢?是指树林或竹林吗?
    
  很显然,从林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可以不难看出,武林、儒林、书林、艺林、园林、西安碑林、民族之林等名词是一个同类人或事物的整体概念,打个比方就好像是英语里的不可数名词,我们不宜以数量的多少来限制/修饰/称呼它们。其实即便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其得名也是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大者有九头,小者百十来头。可见狮子林之林字意思是引申义二。
    
  其实,所谓园林,通常就是指在某一个地域范围内所有具有古典风格的庭院花园建筑(或者说古人私家花园式休闲庭院住宅)群落的总称,不管是古代建筑的还是近现代仿古建造的。

  因此,园林是指古典庭园私家花园式休闲住宅的总称!不可以论数量的单独述说。否则就是误用!
    
  我记得叶圣陶先生写过一篇名为《苏州园林》的文章,其内容主要就是介绍苏州的几座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典私家花园式休闲庭院住宅的,我找来文章重新拜读了几遍,也没有发现叶先生将园林一词做为苏州古典庭园的总称,可见叶老当时也用错了。可问题不仅止如此,因为叶老的名气,《苏州园林》一篇介绍苏州古典庭园的说明文广泛传播,社会遂以古典庭园总称的园林误为单个庭园矣!
    
  也许有人会说这已经以讹传讹约定俗成了,也许在叶圣陶先生之前的时代就已经开始这种误用了,我们现在何必要另有不同见解,以免有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嫌疑,不如将错就错算了。此论谬矣!我们不能因为叶老是德高望重的名人,就不敢指正这个误用,其实以叶老虚怀若谷的胸怀和从善如流的气魄,我相信他老人家生前如果听到了这个不同声音,他肯定会爽快接受这个语法上的小瑕疵。

  我相信名人都有大的胸襟魄力去接纳一些切中肯綮的善意建议,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更能知错就改,因为他们比我们一般人肩负更多的“行为世范”的表率作用和社会责任。
  
  所以,对于园林一词的不可数用法,我希望社会能够改正过来,以保持我们民族语言语法的纯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

叶圣陶先生《<苏州园林>序》

  
  一九五六年,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园林的照片多到一百九十五张,全都是艺术的精品:这可以说是建筑界和摄影界的一个创举。我函购了这本图册,工作余闲翻开来看看,老觉得新鲜有味,看一回是一回愉快的享受。过了十八年,我开始与陈从周教授相识,才知道他还擅长绘画。他赠我好多幅松竹兰菊,全是佳作,笔墨之间透出神韵。我曾经填一阕《洞仙歌》谢他,上半专就他的《苏州园林》着笔,现在抄在这儿:“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图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

  这是说《苏州园林》使我回想到我的童年。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是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条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只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细说。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旁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各种花开的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病后心思体力还差,因而不再多写。我还没有看见风光画报出版社的这册《苏州园林》,既承嘱我作序,我就简略地说说我所想到感到的。我想这一册的出版是陈从周教授《苏州园林》的继续,里边必然也有好些照片可以与我的话互相印证的。

  1979年2月6日作

  选自《叶圣陶散文乙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杜永道:要正确区分的十个词语


  1.“气象”与“图像”中的xiàng为何不同?
  
  问:“气象”与“图像”中的xiàng为何不同?
  
  答:" 气象""图像"中的xiàng虽然都是名词性的,但意思不同。“气象”中的“象”指某种形态或样子。也就是说,词语中表人或物的“形态或样子”时要用“象”,例如:
  
  表象 旱象 幻象 假象 天象 险象 现象 形象 意象 印象
  
  “像”指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或光线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也就是说,“像”指的不是人或物本身的形态或样子,而是人为的或自然形成的相似图景。所以,以下词语中都应用“像”:
  
  画像 录像 偶像 摄像 神像 塑像 图像 肖像 绣像 影像

  
  2.“考查”和“考察”的区别是什么?(语文出版社 杜永道)
  
  问:“考查”和“考察”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呢?
  
  答:“考查”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查看评定”。“考查”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等。例如:
  
  考查干部的工作成绩 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考察”是“实地观察了解”的意思。例如:
  
  考察国外水利工程 考察环保产业现状
  
  两者的目的和对象都不相同。

  
  3.“跨越式发展”还是“跨跃式发展”(语文出版社 杜永道)
  
  问:现在各地都在提发展,有用“跨越式发展”的,还有用“跨跃式发展”的,哪个更规范?
  
  答:应该写“跨越式发展”。“跨越”是越过地区或时期界限的意思。例如:
  
  跨越天险 跨越古今 跨越地区进行合作 跨越了三个阶段
  
  在《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上,只有“跨越”没有“跨跃”。所以,表示“越过地区或时期的限制”的意思时,应当用“跨越”这一规范词形。从互联网上的使用情况看,“跨越”也远远多于“跨跃”。可见,“跨越”也是社会实际使用中的主流用法。所以,写“跨越式发展”是妥当的。
  

  4.“权力”还是“权利”?(语文出版社 杜永道)
  
  问:保留追究赔偿的“权力”还是“权利”?
  
  答:“权力”指政治上的支配力量。例如:
  
  国家权力 权力机关
  
  “权力”也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例如:
  
  会议主席的权力 县长的权力
  
  “权利”指依法享受的权力和利益。例如:
  
  公民的权利 村民的权利 妇女的权利
  
  “保留追究赔偿……”涉及追究者的利益,这里应当用“权利”。

  
  5.“其他”和“其它”应该用哪一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室 晁继周)
  
  问:"其它"和"其他"的区别是什么?
  
  答:“其他”和“其它”意思相同,都是“别的”。“其他”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事物;“其它”只用于事物。在写文章该用这个词时,不论指人还是指事物,用“其他”都是对的。“其它”则只在指事物时才能用。

  
  6.“的”“地”“得”能都写成“的”吗?(语文出版社 杜永道)
  
  问:有人说“的”“地”“得”现在可以混用了,可以都写成“的”,是这样吗?
  
  答:答:“的”“地”“得”在说话的时候是一样的,都读为轻声的de,“的”“地”“得”的区分是书面上的。例如:
  
  (1)这是一次愉快的回见。
  
  (2)他愉快地会见了外国客人。
  
  (3)会见进行得很愉快。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看到,“的”“地”“得”将定语、状语、补语区分开来,有利于我们迅捷、清楚地读懂意思。所以,区分“的”“地”“得”在书面表达中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应该继续这样做,不应该将他们混合地写成一个“的”。

  
  7.“发明”与“创造”有什么不同?(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杜翔)
  
  问:“发明”与“创造”有什么不同?
  
  答:“发明”和“创造”确实是一组同义词,它们语义的侧重点和使用的场合不尽相同。跟这两个词语义相近的还有“发现”。现一并辨析:
  
  “发现”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发现规律,制造出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强调原创性,一般用于具体事物,如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中国人首先发明了火药等等;“创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一般用于抽象事物,如创造新记录,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您说的相对论是属于抽象事物,可以使用“创造了相对论”,但如果强调这一探索过程的原创性,用“发现”、“发明”都未尝不可。

  
  8.“赢利”“盈利”“营利”有什么区别?(语文出版社 杜永道)
  
  问:“赢利”“盈利”“营利”有什么区别?
  
  答:“赢利”跟“盈利”的意思相同,都是指“获得利润”。两者是一对异形词。用那个为好呢?工具书的意见不一致。从使用的情况看,两者用例数量相差很大。例如,笔者从google网上查得,“赢利”有282,000,“盈利”有1070,000;从百度网上查得,“赢利”有978,000,“盈利”有2200,000。从流通性的角度看,显然用“盈利”为佳。
  
  “营利”则指主观上谋取利润。例如:
  
  营利性活动 以营利为目的
  
  指某组织是谋取利润的组织,应写为“营利性组织”。
  
  以上供参考。

  
  9.“唯一”还是“惟一”?(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词典室 杜翔)
  
  问:有一段时间,一些报纸包括人民日报等都将“唯一”写作“惟一”,但现在又逐渐改成“唯一”了,还有“想像”现在有把写成“想象”了。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
  
  答:“惟一”、“唯一”,“想像”、“想象”都属于异形词问题。《现代汉语词典》的处理是以“惟一”、“想像”为推荐词形。关于这两组词中应该推荐用哪一个的问题,国家已经颁行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并未作出规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作出规范。

  
  10.“制订”与“制定”有什么区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 王楠)
  
  问:请问“制订”与“制定”有什么具体区别?
  
  答:“制定”和“制订”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动词,都有表示创制、拟定的意思。区别是“制定”是动补型,“制订”是联合型。“制定”偏重于做出最后决定,使完全确定下来,“制订”偏重于从无到有的创制、草拟而后的订立。“制定”常与政策、法令、方针、路线等搭配,“制订”常与计划、方案等搭配。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翟华:“卡”——史上最洋的汉字


  往前追溯一些日子,2007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是“摔了一跤”(看图作文)。我注意到,“摔了一跤”这个作文题目东北三省没有选用,如果他们选用的话,他们会说“ka了一跤”,写出来应该是“卡了一跤”而不是“摔了一跤”,因为摔了一跤,多半是因为被卡了。但如果写出来,“卡了一跤”让其他省份的人念,那就会五花八门了,因为“卡”字的读音可不简单,且不说各地方言,就是普通话里面也有两个读音:kǎ(咖的三声)和qiǎ(掐的三声)。

  到底“卡”字什么情况下读kǎ,什么时候读qiǎ?一般说来,凡是与英语词card(卡片)对应的意义或者外语词的译音,就读kǎ的音,除此之外的场合就读qiǎ音。举例来说,“圣诞卡”、“信用卡”这种舶来品中的“卡”字当然是念kǎ,“卡路里”、“卡宾枪”、“卡尔·马克思”这样的外国名词、人名译音,也发kǎ的音;而凡是与卡片无关的“关卡”、“卡壳”之类的词汇就发qiǎ的音。换句话说,kǎ音的“卡”字是外语,而qiǎ音的“卡”字是国粹。

  “卡”字在汉语中出现很晚,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没有这个字,唐诗宋词中也没有这个字,直到明代《篇海类编》才见“卡”字,音“直甲切”,很接近qiǎ。从字型来看,是个会意字,上不去下不来的卡住了。康熙字典收入了“卡”字,“楚属关隘地方设兵立塘谓之守卡”。从清朝学人钮琇《觚剩.粤觚上.语字之异》(成书与1700年)一文中,我发现这个“卡”字当时很不常见,被认为是个粤语中的“俗字”。钮琇在谈到“广东语言文字之奇异”时写道:“粵語少正音,書多俗字,如謂平人曰狫,謂新婦曰心抱,謂父曰爸,謂母曰妳,謂子曰崽,子女未生曰孻,衣一襲曰沓,稻一熟曰一造,禽之窠曰鬥,禽之卵曰春。其字之隨俗自選者,如安坐之為(上大下坐),音穩。人物之短者為(上不下高),音矮。人物之瘦者為奀,音芒。山之岩洞為(上石下山),音勘。水之磯激為泵,音聘。蓄水之地為氹,音泔。通水之道為圳,音浸。水之曲折為乪,音囊。路之險隘為卡,音汊。”请注意这最后一句“路之险隘为卡,音汊”,这个“汊”字普通话中读音为chà,指河流的分岔。

  古代汉字中没有“卡”字还有一个旁证,那就是历史上输入了大量汉字的日本人没有从中国学到这个“卡”字。中国人说“关卡”,日本人说“関所”。日语中有一个自造“汉字”“峠”(とうげ,tougai),一般解释为“山顶”,但是其最初的意义应该是指上山下山分道的山岭。英文中card所指的那种东西一般来说是又薄又小又硬的长方型体,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日本都是不存在的,那时的“名刺”、“帖子”多半是写在布帛、宣纸上,又厚又大又软,与card完全对不上号。所以翻译card找不到对应的汉字词,不得不用音译。日本人翻译card的办法是用片假名音译为カード(kado),而中国人则采用了汉字来音译。

  19
世纪在上海编辑《英字指南》的杨勋在《别琴竹枝词》100首连载于同治十二年二月的《申报》上,“别琴”就是pidgin的中文音译,现在维基百科上翻译为“皮钦”,指洋泾浜英语。《别琴竹枝词》的第36首写道:“小车名片总称揩,灰二车轮沙四鞋。买得尘帚勃腊喜,照牌新做煞因排”。这段顺口溜中有7个洋泾浜英语单词:小车、名片总称“揩”,“揩”就是car或者card;“灰二”就是wheel(车轮),“沙四”就是shoes(鞋);勃腊喜就是brush(尘帚),而“煞因排”应该是sign-board。请注意carcard都被翻译为“揩”,没有用“卡”字。中华书局1935年重印的《中华大字典》(初版于1915),“卡”字那时还没有收入外语译音kǎ,只有两个这么两个读音:(1)从纳切,音杂,指兵卡、税卡;(2)楚嫁切,音汊,见《觚腾》。这样看来,“卡”字在明代前后才进入汉语,或音“杂”,或音“汊”,路之险隘为“卡”,属于一个生僻的地方俗字。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是个偏僻字,才用来翻译鬼佬的话,比如首任英国香港港总督,被广东人翻译为“臆甸乍”。 “卡”被选用来翻译英语carcard应该是是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事情。用“卡”来表示car的音还勉强,翻译card不是少了一个d的音吗?词尾的辅音不念出来,这是中国南方人(波及到东南亚)说英语的一个常见现象。种种迹象标明,把card翻译为“卡”是中国南方人所为,此后“卡”字以表示关隘的俗字和表示card的洋字双重身份的逐步北上,“卡”字也就有了含义不同的qiǎ kǎ两种读音。

  近年来,虽然卡介苗、卡车、卡宾枪、卡尔已经很少提及,但信用卡、积分卡、贵宾卡、优惠卡、IP卡、手机卡、公交卡等等甚嚣尘上,上班还要在会社“卡一下”,外加卡通、卡拉OK、奥斯卡,读书还有卡夫卡,因此发音为kǎ的外来语“卡”字大有取代那个不上不下、发音为qiǎ的国粹“卡”字的趋势。比如“哨卡”、“关卡”这些词中的“卡”字,现在很多中国人都习惯成自然地发kǎ,而不是标准的qiǎ。前些天中央电视台报道大陆居民赴台的消息,我听见主持人问嘉宾:“大陆赴台旅游到底kǎ在那里?”据说国家语委已经有意考虑将“卡”字的发音统一规范为kǎ,如果真有这一天,那么“卡”字就完成了从一个广东俗字演变为史上最洋汉字的过程。

  不过,令我疑惑的是,在全国人民都成为“卡奴”的时候,一贯引领时尚新潮流的香港人还有一些广东人却不再使用“卡”这个字了。不信您去香港翻翻当地报纸,香港人买东西从不“刷卡”,而係好多時用“信用咭”的啦。我这里香港的读者不多,哪位广东网友帮助解释一下左個“咭”字怎么唸的啦。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字之异,两重天地 —— 易混成语20例析


  1.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前者意为“不认为是对的”,例如:“明摆着是歪理邪说,本应不以为然才是,却有那么多人相信,真令人想不通。”后者意为“不在意,不放在心上”,例如:“朋友在头一天说要送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当时我不以为意,第二天接到礼物,我着实大吃一惊。”
  
  2.不虞之隙、不虞之誉
  
  前者意为“意外的误会”,例如:“既亲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后者意为“意想不到的赞扬”,例如:“你们要表彰我们,在我们是不虞之誉。”
  
  3.不忍卒读、不堪卒读
  
  前者“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忍心读完”,例如:“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写得真实感人,常常让人不忍卒读。”后者“形容文章水平低劣”,例如:“这套书选题虽佳,但编辑水平却甚差,有几本简直有些不堪卒读。”
  
  4.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前者“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至理名言不可磨灭。例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方针已经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不刊之论了。”后者“形容不可变更的言论”,用来指论点或意见正确。例如:“周老师的发言是不易之论,我们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
  
  5.不胜其烦、不厌其烦、不厌其祥
  
  第一个意为“忍受不了的烦恼”,例如:“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遇到的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胜其烦,兴味索然。”第二个“形容不嫌麻烦”,例如:“这道题太难了,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一个“形容不嫌详细,越详细越好”,例如:“李老师不厌其祥地为我讲解那道数学难题。”
  
  6.不足为训、不足为奇
  
  前者“形容不值得当作典范或法则”,例如:“楚霸王在鸿门宴上的所谓‘宽容’是不足为训的。”后者“形容不值得认为奇怪”,例如:“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农民之家天天吃细粮也不足为奇了。”
  
  7.不容置喙、不容置疑
  
  前者“形容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例如:“这本书没读过三遍不容置喙!”后者“形容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例如:“‘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勤奋’,这句话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8.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前者“指很有发展前途,值得一做”,例如:“我国农业的发展前途大有可为。”后者“形容能够大大地发挥作用,做出显著的成绩”例如:“我们只有学好本领,将来对祖国建设才能大有作为。”
  
  9.各自为战、各自为政
  
  前者“指各自分别对敌作战”,常用来指各人干各人的。例如:“在学习中我们同样需要团结互助,不能各自为战。”后者“指各按自己的主张办事,不相互配合”,引申为“不顾全局,各搞自己的一套”。例如:“各科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各自为政’,使学生应接不暇,负担过重。”
  
  10.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前者“指出于某种目的,有意夸大或捏造事实而使人震惊”,例如:“他说的故事耸人听闻,无非是在炫耀自己。”后者“指使人听了非常震惊”,例如:“那天早晨,家属区里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谋杀案。”
  
  11.目光如豆、目光如炬
  
  前者“形容目光短浅,缺乏远见”,例如:“胸无大志、目光如豆的人,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后者“指目光像火炬那样明亮”,用于形容发怒时眼神逼人。例如:“话说至此,宋参谋怒形于色,目光如炬。”也用来比喻见识高明、深远。例如:“没想到你把这个问题分析得如此深刻透彻,真可见你目光如炬。”
  
  12.无微不至、无所不至、无所不为
  
  第一个“指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例如:“周总理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第二个“原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现多形容坏人到处干坏事或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偏重于到什么地方都干坏事,到处干坏事。例如“日本侵略军在南京烧杀淫掠,无所不至,其手段之残酷,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最后一个“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例如:“这伙歹徒无所不为,不会有好下场的。”
  
  13.吹耳边风、吹枕边风
  
  前者“比喻经常在某人耳边散布某些言论”,例如:“他刚上任,就有几个人经常围着他吹耳边风,说了好些原局长的坏话。”后者“指妻子要求丈夫满足自己的愿望”,例如:“她多次向丈夫吹枕边风,要求给她的表弟安排一个理想的职务。”
  
  14.一文不名、一文不值
  
  前者“指一文钱也不占有,形容非常贫穷”,例如:“高老头给了两个女儿许许多多的钱,结果自己死在阁楼上时一文不名。”后者“指毫无价值”,例如:“老王家藏有一个汉代的陶罐,据说价值连城,但被他孙子失手打碎了,就一文不值了。”
  
  15.付之一笑、报之一笑
  
  前者“形容不值得理会,不当一回事”,例如:“听到这些风言风语,他只是付之一笑,毫不理会。”后者“指用一笑来回报、示意”,例如:“获得市三好学生称号的黄芳,从市领导手上接过奖牌,热泪盈眶,对着台下报之一笑,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6.养虎遗患、养痈遗患
  
  前者“比喻纵容敌人,给自己留下后患”,只用于他人,“虎”比作敌人或坏人。例如:“对那些罪大恶极的流氓盗窃分子,必须予以坚决打击,不能养虎遗患。”后者“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宽容,结果自己遭殃”,多用于坏人坏事,有时也用于错误或错误的思想等;多用于他人,有时也用于自己。例如:“有了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痈遗患。”
  
  17.在所不惜、在所不辞
  
  前者“形容决不吝惜”,例如:“许多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连生命都在所不惜。”后者“形容决不推脱”,多用于冒险、不怕困难方面。例如:“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即使是赴汤蹈火,我们也在所不辞。”
  
  18.一蹴而就、一挥而就
  
  前者“形容轻易地取得成功”,多用于贬义和否定句中,用于不能轻易就取得成功的巨大工程、伟大事业等方面。例如:“现代化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几代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才能实现的。”后者“形容写文章、写字、绘画非常敏捷,很快就完成了”,多用于褒义和肯定句中。例如:“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19.一扫而光、一扫而空
  
  前者“指一下子就扫除干净”,多用于跟人的精神情绪有关的方面。例如:“当得知被重点中学录取时,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一扫而光。”也指“一下子把食物吃个精光”,例如:“他饿极了,把桌上的饭菜狼吞虎咽地一扫而光。”后者“指一下子就扫除得一点不留”,多含贬义。例如:“劫匪过后,屋里的东西已经一扫而空。”
  
  20.一清二白、一穷二白
  
  前者“形容非常纯洁,没有一点污点”,例如:“他的历史一清二白,你完全可以放心让他去干。”后者“指经济基础薄弱,文化科技落后。形容基础差,底子薄”,多用于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有时也用于个人。例如:“对于书法,我刚刚学起,基础很差,几乎是一穷二白。”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09-12-2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以达意,话来表情


我真的想拷贝一下回复,但实在是做不出来


现在再咋说,也是个有文化的人啊,会被人家笑话的


所以,不能拷贝,只能胡扯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续:

 

 

这些词你用对了吗?——易混词辨析

 

 

        “爱护”、“爱抚”与“爱戴”
  
  
   “爱护”“爱抚”与“爱戴”这三个词词义相近,但存在差异,是不能混用的。  
  
   “爱护”指爱惜并保护,指人时常用于上对下,如老师爱护学生、要爱护年轻一代;指物时,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如爱护公物、爱护集体荣誉。“爱抚”指疼爱抚慰,如母亲爱抚地给女儿梳妆。“爱戴”的意思要高一层,指敬爱并拥护,只指人不指物,常用于下对上,大多用于对领袖,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可用于对有名望、有突出贡献的人,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学家受到人民的爱戴。对一般领导不能用“爱戴”,只能用“爱护”,如尊重领导、爱护领导。 
  
  
  “场面”与“局面” 
  
  
   “场面”与“局面”这对近义词,因意思差不多而常被混用,其实是有细微差别的。  
  
   “场面”指一定场合的情景,所表示的范围较小。如舞台的场面、晚会的场面、婚礼的场面。“局面”通常指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如稳定的局面、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也可指规模,如这家商店局面虽然不大,货色倒齐全。书报刊上常有滥用“局面”的现象,如形容宴会“那局面真气派”,形容精彩演出“那局面真动人”,形容球赛“那局面真热烈”,这里“局面”都用错了,应用“场面”。  
  
  
  “称赞”、“称道”与“称颂”  
  
  
   “称赞”“称道”与“称颂”这三个近义词,词义基本相同,都表示赞扬的意思,但词义有细微差别,表达的程度不同,要根据内容使用不同的词,避免混用。  
  
   “称赞”是用语言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如:他做了好事,受到老师的称赞。“称道”也表示称赞的意思,“道”表示述说,“人人称道”,说是人人夸奖。这是我应尽的责任,不值得称道。而“称颂”表示称赞颂扬,比“称赞”“称道”表示的程度要重,一般对功德业绩卓著的人,才用“称颂”,如:称颂民族英雄,某某的丰功伟绩万民称颂。对一般需要表扬的人和事,用“称赞”“称道”就可以了,不能随意用“称颂”。  
  
  
  “成长”与“长成”  
  
  
   “成长”与“长成”这两个近义词,词义是有区别的,不能混用。“成长”表示生长而成熟,或向成熟的阶段发展,着重在“长”,指在“成”里长,表示发展变化。如年轻一代在茁壮成长,不能说“茁壮长成”;又如阳光雨露哺育人成长,也不能用“长成”。而“长成”,表示因“长”而“成”,指成为、变高。如长成有用人才,不能说“成长有用人才”;又如当年一片小树已长成森林;也不能说“已成长森林”。总之,表示“长”的结果,用“长成”:表示怎么“长”的,用“成长”。  
  
  
  充分”与“充足”  
  
  
   “充分”与“充足”是一对近义词,书报刊上常被混用。这两个词词义基本相同,都表示足够、不缺乏的意思,但同中有异,不能互相代替。  
  
   “充分”表示足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理由不充分、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还有尽量的意思,如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而“充足”表示多到能满足需要,适用对象均为具体事物,如光线充足、经费充足、时间充足、商品充足、物资充足等。  
  
  
  “诞生”与“诞辰”  
  
  
   “诞生”与“诞辰”这两个词义近而有区别,意思并不相同。每逢伟人诞辰之际,这两个词频频见诸报端,若不正确掌握这两个词的意思和用法,便常会误用。1995年周总理百年诞辰之际,有家刊物发表了题为《为周恩来诞生100周年设计纪念邮票》的文章,文内却说“……为设计总理诞辰百年纪念邮票组稿”。同是说周总理出生100周年,题目用“诞生”,文内却用“诞辰”,哪个对呢?需要辨别清楚。  
  
   “诞生”意为出生,是动词。这是个中性词,对任何人部可使用。而“诞辰”意为生日,是名词。这是个褒义词,多用于值得尊敬的人,除诞辰外,还有华诞、寿诞,都用于值得尊敬的人。周总理无疑是最值得人们尊敬的伟人,可用“诞生”,更应用“诞辰”。问题在于“诞辰”是名词,不可带上“百年”这个宾语。正确的用法是:将“百年”移至“诞辰”之前,改成“百年诞辰”就对了。  
  
  
  “功夫”与“工夫”  
  
  
   “功夫”与“工夫”也是常用的同音词,音相同,但意思有差别,必须辨清词义,区别使用。  
  
   “工夫”表示三层意思:①表示占用的时间,如一会儿工夫就完成、用了两年工夫写成一本书:②表示空闲时间,如我现在没工夫、双休日大家都有工夫外出旅游了:③表示时候,如刚解放那工夫,我还是个孩子。  
  
   “功夫”主要指人的本领怎样、造诣如何。如他的表演真有功夫,演员都得练功夫。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工夫”表示时间,“功夫”不表示时间,指人的本领。  
  
  
  “交代”与“交待”  
  
  
   “交代”与“交待”这两个同音词,词义有区别,但在书报刊上常常被混用。  
  
   要正确使用这两个同音词,首先要仔细辨别词义。“交代”主要有三层意思:①移交、接替,如交代工作:②嘱咐、吩咐,如领导一再交代我们要按政策办事;③说明、解释,如交代问题、交代政策。而“交待”也有三层意思:①交际接待,如交待无礼;②吩咐、说明,如他话也没交待一句就走了;③交账、应付,如把这些事做完,一天工作就交待了。其中,“交代问题”“交代政策”的“交代”也作“交待”,不过习惯用“交代”,也就约定俗成了。  
  
  
  揭发”与“检举”  
  
  
   “揭发”与“检举”这两个近义词常在书报刊上一起使用,其实这两个词的词义不尽相同,存在细微差别,是不能混用的。  
  
   “揭发”是揭露的意思,把隐蔽的东西揭露出来,多指坏人坏事,如揭发罪行、揭发坏人坏事等。“检举”是指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和组织揭发违法、犯罪行为,或叫“举报”。“揭发”仅仅是把别人的问题或罪行揭露出来,并不包含向有关部门“举报”的意思。  
  
  
  “朗诵”与“朗颂”  
  
  
   人们往往把“朗诵”误写成“朗颂”,以表示又朗诵又歌颂的意思,其实用错了。“颂”是颂扬、祝颂的意思,不表示发出声音的读或念,因此,不能与“朗”构成词,没有“朗颂”这个词。若把“朗诵”与“颂扬”合而简化成“朗颂”,也不对,成了生造词。“诵”表示读出声音来,如朗诵、背诵、诵读、过口成诵等,都要用“诵”。虽然我们朗诵的内容大多是颂扬、歌颂性的,但“朗诵”只表示读或念,并不表示歌颂的意思。  
  
  
  “落后”与“后进”  
  
  
   “落后”与“后进”这两个词,初看词义相同,其实意思存在细微差别,使用时要避免混用。  
  
   “落后”指在进行中遗留在后面,如全班同学登山,我们小组落后了;“落后”又表示工作进展迟缓,落在人家后面,如我们厂今年没有完成生产任务,落后了;“落后”还表示落在客观形势发展的后面,或停留在较低的发展水平,如落后的思想观念、落后的机器设备、落后的经营方式。  
  
   “后进”则指进步比较慢、水平比较低的人或集体。如后进生、后进班组,不能称为落后生、落后班组。“进步”与“落后”相对,“先进”与“后进”相对,使用时不要混淆。  
  
  
  “年轻”与“年青”  
  
  
   “年轻”和“年青”这两个词,在书报刊上很常见。那么它们是否可以通用呢?一般可以通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人们更多的是把它们加以区别使用的。表示年纪不大,区别于年纪小、年纪大的时候,一般用“年轻”,如年纪轻、年轻人、年纪轻轻的。“年轻”一词的构成,是陈述式,“轻”有数量少、程度浅的意思,可以用来陈述“年纪”。在表示区别于少年、老年的时候,一般是用“年青”,指15岁至30岁左右的人。  
  
  

  “启事”与“启示”  
  
  
   “启事”与“启示”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又常见混淆的同音词。把“寻物启事”“招聘启事”写成“启示”,这类错误常见于书报刊上的广告词中。在合成词“启事”与“启示”中,“启”所表意义并不相同。“启示”的“启”意为开导启发,“示”也表示同样的意思。“启”与“示”是同义并用。“启示”的意思就是给人启发,或指从别人那里获得的启迪。至于“启事”的“启”,则为陈述表白的意思。“启事”即陈述某件事情。因此,为寻找失物、招聘职工或其他事物写个文告,都应用“启事”。  
  
  
  “轻视”与“忽视”  
  
  
   “轻视”与“忽视”这两个近义词,虽都表示不重视,但程度上有不同,因此不能混用。  
  
   “轻视”意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是故意不重视的意思,如轻视劳动,受人轻视,重视理科、轻视文科。“忽视”也表示不重视,却不是故意不重视,而是出于不注意,即疏忽大意,如忽视安全生产、忽视文科学习。使用时要加以区别,不要混用。  
  
  
  侵蚀”与“腐蚀”  
  
  
   “侵蚀”与“腐蚀”是两个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词义是有差别的,不要混用。  
  
   “侵蚀”是指逐渐侵害使变坏,包含“由外及里过程”的意思,如病菌侵入人体,又如侵蚀公款,指暗中一点点侵占公款。而“腐蚀”是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如铁生锈;也指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包含“由里及外过程”的意思,从思想变质发展到行为变坏,如黄色读物会腐蚀青少年。“拒腐蚀,永不沾”,不能用“侵蚀”;而“抵制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蚀”,也不能用“腐蚀”。  
  
  
  “权力”与“权利”  
  
  
   “权力”与“权利”是两个同音词。  
  
   “权力”与“权利”,从构成的词素就可以看出它们的词义有明显区别,不能混淆。“权力”包含“权”和“力量”的意思,“权利”包括“权”和“利益”的意思,所以词义有根本区别。“权力”是指在政治上有强制力量、在职权范围内有支配力量的意思。如国家权力、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司法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安机关有依法拘留违法犯罪人员的权力等。  
  
   “权利”是与“义务”相对而言的,指人民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权利”也就是“权益”的意思。如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所以,凡表示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强制力量、支配力量的意思时,用“权力”;凡表示人民的权益时,就用“权利”。人民也可使用“权力”,如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但这种权力不是直接行使的,而是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


 

  “商量”与“协商”  
  
  
   “商量”与“协商”这对近义词,词义基本相同,但有细微差别,不能通用,要避免混用。  
  
   “商量”指交换意见,一起讨论。如遇事要与群众商量、这件事要与他商量一下。“协商”则指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如友好协商、有问题可以协商解决。“协”表示“共同”的意思。所以,表示向谁征求意见,与谁交换意见,一起讨论,只能用“商量”,不能用“协商”;表示有关各方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通过共同协商,达成共识,取得一致,就要用“协商”。  
  
  
  “事情”“事件”与“事故”  
  
  
   “事情”“事件”与“事故”这三个近义词,它们的基本意思都是指所发生的事情,但具体词义上存在细微差别,所概括的范围大小有所不同。  
  
   “事情”所概括的范围最大,指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包括职业、工作,如他在公司里找到一件事情。“事件”则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一般指政治事件,如“九一三”事件、天安门事件。而“事故”一般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多指在生产、工作上发生的),如工伤事故、责任事故、交通事故。使用时要具体分析所发生的事,区别使用这三个近义词。   
  
  
  “维持”、“保持”与“坚持”  
  
  
   “维持”“保持”与“坚持”这三个近义词,虽然基本意思相同,但仍有细微差别,使用时应认真辨析,不要混用。  
  
   “维持”,意思是使现有的状况继续存在下去,如维持秩序、维持生活、维持现状。“保持”,指维持原状,使之不消失或减弱,如水土保持、保持冷静、保持物价稳定、跟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坚持”比上述两个词的意思更进一步,指坚决保护、维护或进行,如坚持原则、坚持己见、坚持不懈、坚持到底。  
  
  
  “掩盖”与“掩饰”  
  
  
   “掩盖”与“掩饰”是一对近义词,词义基本相同,都表示把真相遮蔽起来不让人知道,但存有细微差别,不能混用。  
  
   “掩盖”指遮盖,是个中性词,适用对象既可以是具体事物,如大雪掩盖着田地;也可以用于好的或坏的思想行为,如掩盖罪行、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掩饰”是个贬义词,指通过某种手段掩盖真实情况,如掩饰错误、掩饰险恶用心等。  
  
  
  “移动”、“挪动”与“转动”  
  
  
   “移动”“挪动”与“转动”这三个近义词,它们的词义都表示动,但所表示的动法不同,需要加以辨别,不能混用。  
  
   “移动”意为改换原来的位置,指位置转移、变动,且移动的位置较大,如汽笛响了,船身开始移动了。“挪动”的意思也是移动位置,但动的范围不大,如往前挪动了一下。而“转动”指转身活动,如腰部转动自如。“转动”一般不会与“移动”“挪动”相混,但“移动”与“挪动”有时会被混用。如在这里工作不顺心就移动移动,这里应用“挪动”,表示挪离。轮船缓缓向江心挪动,这里应用“移动”,表示位置转移。  
  
  
  增殖”与“增值”  
  
  
   “增殖”与“增值”音同但词义有别,在应用中常有混淆现象,主要是常把“增值税”写成“增殖税”。要区别这两个词,关键在于分清“殖”与“值”的含义。  
  
   “增殖”是增生和繁殖的意思,繁殖是指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意思如增殖耕牛、提高牲畜增殖力等。“增值”是价值增加的意思,如小麦变成面粉,价值就增高了,就是增值。“增值税”是指增加数值应缴纳的税。这里的“值”是指数值,与生物繁殖不是一回事,不能用“增殖税”。  
  
  
  “侦查”与“侦察”  
  
  
   “侦查”与“侦察”是两个同音词,但词义有区别,不能混用。  
  
   要区别并正确使用这两个同音词,关键在于把“查”与“察”的区别搞清楚。“查”包括检查和调查的意思,如检查、审查、查究、查阅等。  
  
   “察”包含仔细观察和调查的意思,如观察、考察、察访、察觉等。“查访”和“察访”,“查看”和“察看”有时可以通用,但表示的意思有细微差别。查访、查看的“查”主要指检查:察访、察看的“察”是指观察、仔细看的意思。  
  
   “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所进行的查明犯人、搜集证据、确定犯罪事实等活动。对案件所进行的各种调查活动,就叫侦查。  
  
   “侦察”的意思是指为弄清敌情、地形和有关作战的其他情况,通过观察和调查所进行的活动。“侦查”是司法用语,主要指调查和检查;而“侦察”是军事用语,主要指观察和察看,在词义和用法上都有区别。  
  
  
  “执著”与“执着” 
  
  
   “执著”与“执着”这两个同音词,书报刊上很常用,《现代汉语词典》也作通用;但按词的原意用“执著”为好。  
  
   “执著”原为佛教用语。佛教分为大乘、小乘两派:大乘以“无所得”为宗旨,故曰解脱;小乘以“成果”为目的,故曰执著。解脱、执著这两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执著这个词广泛用于指专注于某一事物而不能解脱,表示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也指固执或拘泥。现在常用的“执著的追求”,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词自古延续下来,我们还是保持原来写法“执著”为好。  
  
  
  “阻击”与“狙击”  
  
  
   “阻击”与“狙击”是两个形音相近的词。两者同为军事术语,缺乏军事常识的人,因分辨不清,常会用错。  
  
   要正确使用“狙击”与“阻击”这两个近音近形词,关键在于弄清“狙”与“阻”的词义。“狙”古书里指一种猴子,又意为窥伺。“狙击”意思是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凡是伏击杀敌者,军事上称之为“狙击手”。而“阻”是阻挡、阻碍的意思。“阻击”指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这是阵地战所采取的一种军事行动,无论在规模上、方式上或目标上,都与“狙击”有明显的区别。因此,这两个词是不能混用的。  
  
  
  “做客”与“作客”  
  
  
   “做客”与“作客”这对近义词在书报刊上常常被混用,关键在于不了解这两个词的词义是有区别的。  
  
  “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如到亲戚家做客,这个词用得较多。而“作客”是指寄居在别处,是常用的书面语,如作客他乡。杜甫的《登高》诗有“万里悲秋常作客”句,指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涯。书报刊上常见“到他家作客”“作客本报”之类用法,这些都用错了,应为“做客”。有的报刊误用“坐客”,更是莫名其妙。“坐客无毡”是成语,意为客人来了,连一条可供垫坐的毡子也没有。这是形容生活清贫,与“做客”风马牛不相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09-12-29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浩瀚啊,晕头了,怪不得外国人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7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