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10|回复: 31

【闲窗细语】成长中康乃馨的味道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0-5-9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出生的那个早晨,妈妈被推进了医院产房的手术室,爸爸和外婆守候在门外,兴奋而焦急地等待着你的降临。虽然,我们不知道上天赐给我们的是儿子还是女儿,但是有一种自信,说不出理由的自信:我们会有一个非常可爱又非常聪明的孩子。后来医生告诉妈妈,是个‘特别漂亮的大胖闺女’,并把你抱给妈妈看。妈妈说,看到小宝贝的脸蛋儿红红的胖胖的嫩嫩的,闭着眼睛,黑发浓密,眉毛细长,小鼻梁鼓鼓的,嘴巴是那么那么的小,喜得泪都要流出来了。等候在手术室外面的爸爸像迎接英雄一样的迎接妈妈和你,并用相机拍下了那幸福的一刻。”

  这是我出生那一天父亲的记录。

  那天起,父母在心里一万次地想象过我美好的未来。他们真诚地祝福我能够成为一个拥有终身精神幸福的人,希望我能够成长为一个有知识、懂艺术、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如同漆黑的夜晚,去把一盏灯点亮,即使最平凡的日子,也需有个美好的愿望”。多少个不眠之夜伴随着我的哭声过去了,多少个黎明曙光伴随着我的笑声到来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正是在他们的美好期待和辛勤培育中,我走到了今天。

  那天起,我的每一个生日,父母都会写一封信给我。无论我是否能读懂,也无论我当时是否在他们身边。信中不仅记录了我的成长,也记载了父母对我的嘱托与期望。积累到今天,成为我一笔傲人的财富。

  难忘记,12岁月经初潮,母亲像迎接一个重大节日般欣喜。那天,母亲拿出了一张早已备好的亲手缝制的一米见方的漂亮的小棉褥子,说,以后每个月都会有这么几天需要它。还叮嘱我,来月经的时候不能吃冷食,脚底要保暖,否则会肚子痛,还有可能生大病。晚餐时,母亲煮了红枣小米粥,放了红糖,浓浓的,甜甜的。很多个月,很多年,一直到现在,这些呵护已经变成一种习惯,母亲的坚持也变成了我自己的坚持。为了消除我月经期睡眠的顾虑,母亲还想出一个好办法:让我用尿不湿。那是我在婴幼期都没有用过的东西。父亲笑,我们也笑,笑归笑,自从有了尿不湿,我便可以安睡到天明了。后来传授给我的闺密,她们说,你妈妈真棒!

  在我18岁生日那一年,父母在写给我的《吾儿当知》中郑重而真诚地说:女儿,你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都让我们感动和欣慰。长大了,有许多风景在等着你。出发之前,你要有所准备。

  ……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发生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早晨,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感恩信。这是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老大在纸上写了八九行字,妹妹写了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两三行。再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语句。原来他们写给妈妈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其实,感恩也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有一种情感,它伴随你而来,没有条件,绵绵不绝,那就是母爱;有一个人,无论你成功或失败,也无论你给予的回馈是什么,都会永远爱你,她的名字叫母亲。

  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母亲的绵绵思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小诗,一首名叫感恩的小诗,伴我们乘着成长的船,在人生中航行。

  母亲,您是我成长中的康乃馨。

  我爱您,永远。祝您一生平安。





  敬重母亲、弘扬母爱的母亲节,至今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国际性节日。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今天就是母亲节了,为了这一天,读雨特选编了几篇代表性的诗文,以“回放”母爱和儿女们对母亲的爱。并借此,对所有已为人母的朋友及朋友们的母亲道一声:一生平安!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该是最早的唱给母亲的歌了。


原文


凯风自南,
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
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
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
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
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
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
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


译文

飘飘和风自南来,
吹拂酸枣小树心。
树心还细太娇嫩,
母亲实在很辛勤。
飘飘和风自南来,
吹拂酸枣粗枝条。
母亲明理有美德,
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
源头就在那浚土。
儿子纵然有七个,
母亲仍是很劳苦。
小小黄雀宛转鸣,
声音悠扬真动听。
儿子纵然有七个,
不能宽慰慈母心。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

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印象是多么深刻。






《祭母文》  □毛泽东

《祭母文》是一首四言诗,情真意切,诚挚感人。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族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逛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责。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这是一篇朴素优美的典范性记叙文。文中朱德同志怀着崇敬的心情,追述了自己母亲感人至深的一些事,唱出一曲发自肺腑的对千千万万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深情颂歌。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一九○○)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一九○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浴着光辉的母亲》  □林清玄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受到惊吓。

  “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车很安全。”——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了。

  乘客们都用非常崇敬的眼神看着那浴满爱的光辉的母亲。

  我想到,如果人人都能用如此崇敬的眼神看自己的母亲就好了,可惜,一般人常常忽略自己的母亲也是那样充满光辉。

  那对母子下车的时候,车内一片静默,司机先生也表现了平时少有的耐心,等他们完全下妥当了,才缓缓起步,开走。

  乘客们都还向那对母子行注目礼,一直到他们消失于街角。

  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的溶人爱里会有那样庄严的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人的庄严境界。

  完全的溶入,是无私的、无我的,无造作的,就好像灯泡的钨丝突然接通,就会点亮而散发光辉。

  就以对待孩子来说吧!弱智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是那么天真、无邪,那么值得爱怜,我们自己对待正常健康的孩子则是那么严苛,充满了条件,无法全心地爱怜。

  但愿,我们看自己孩子的眼神也可以像那位母亲一样,完全无私、溶入,有一种庄严之美,充满爱的光辉。






《荷叶母亲》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很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子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姐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到了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外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的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北风乍起时  □叶倾城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晚都没睡好。第二天一上班就匆匆给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 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

  儿子只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他絮絮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 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 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年过7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竞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月光母亲》  □孙友田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苦涩童年的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在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又叫数来宝)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溶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给母亲的短柬  □佚名

  年前在纪伊国屋书店,发现一个专柜:“角川MINI文库”。

  专门出版多种迷你“掌中书”。

  每本小书约巴掌大,一见惊为天人,它们精致、优悠、多姿。此系列什么书种都包罗,设计悦目,我爱不释手。

  看不懂日文不要紧,有些有汉字,有些是小诗,还有美丽的画。买了一大堆回来,光是掀掀也很快乐。

  曾经向“天地图书”推介。但香港读书风气比不上日本,而且日本人很多因租金昂贵只住在城市外围,每天得花上大量时间在交通工具上,他们习惯了人人捧一本书路上看。小如手掌的又轻松又方便。——它没“历史”,市场潜力未可估计。在香港,发行方面似乎不易为。

  小书每本售价二百日元,他们的罐装饮品可乐、果汁、红茶,一百二十日元。那是说约值不足两罐汽水。

  角川出版在日本很闻名。旗下书种茂盛,名作家也很多,在他们的专柜上抄,已经有:宫贤治、五木宽之、吉本芭娜娜、菊地秀行、椎名诚、银色夏生(诗人)、村上龙、赤川次郎、田中芳树、森瑶子、林真理子、大菽春彦、坂东真砂子、司马辽太郎、清水一行……(余不一一)。

  选辑小说固然是宝库,专题作业也很有趣。

  例如:银色夏生那配合鬼马插图的诗集,介绍日本各地温泉食宿的旅馆(有图片、地图、价目……),作家推荐自己爱书的专辑、CD、俳句岁时记(分春夏秋冬和新年)、喝咖啡的好去处、小说家的《投稿少年》往绩、全国美味面包店访问、学习汉字的小字典(设计成骨牌状好可爱)……

  我问他们,哪一本最畅销?

  ——是《给母亲的短柬》。

  但买时只剩一本,幸好我得到它!

  这小书选辑了五十一则给母亲的短柬,能看懂只因这本有英译。

  真是一本动人的书。

  我跳着看,最先看到千叶县一位七十一岁的须藤柳子写:

  “妈:
  转眼间我已古稀之年了,请千万仍然活着。我渴望有机会与你见面。
  ——我此生仍继续尽力寻找你。”

  信很短,但“故事”跃然欲出,这是一个自欺欺人幽澹渺茫的梦,但无人忍心戳破。

  挑选一些意译送给各位:——

  “当我见到桔梗花突砰然绽放,令我想起你在年轻的日子,大太阳下,持着一把伞。”

  “妈,不要再操劳了,你做得够多了,让我们把爸由医院带回家去。——我好担心你俩都会死。”

  “妈,每当我软弱,夜里想哭,我会梦见你,温柔地拍着我的背。”

  “在我小时候,曾骂:‘你去死吧!’。我多想把那小孩杀掉。”

  “妈,节日来了,我常忆起好想吃你做给已故父亲的供品。现在,我的孙儿也有我当年那么大了。”

  “求你来领我出去,妈,我在森林中迷路了!”

  “在电话中说真有点不好意思,所以我偷偷写个字条:‘对不起,妈’。”

  “你那么忙:煮饭、洗衣、清洁、照顾小孩、种种之外,还有桩大事,便是紧盯爸的艳遇。妈,你好棒。”

  “妈,你别遮瞒自己穿几号衣好不好?我很难给你选购外套的。”

  “你一定很奇怪,我是从来不跟你写信的。彩子她有孕了,妈。”

  “妈,你快乐吗?满足吗?——你猝然去世后四年,我才有力气问你这问题。”

  “你常插嘴,又是个爱离间的八婆,好讨厌呢。——但你保持现状吧,因为这样证明你很健康。”

  “妈,我今天在巴士站见到一个女人很象你,我帮她提袋子了。”

  “妈,当哥哥战死沙场,你从未当众流过一滴泪。你究竟在何时何地哭泣?”

  “我很后悔没告诉你,你只得三个月寿命。你一定有很多很多话未说。我一点都帮不上。”

  “妈,你同那个男人一起开心吗?——爸至死也一字不提。”

  “妈,不要死。直至我觉得是时候了。不要死,要等我完全报答你,你不要死……”

  ……

  柬虽短,用字纯朴,但发自真心,令人泫然。

  你会给母亲写个短柬吗?一切要“及时”啊!

  写给爱人的情书,脆弱、迟疑、忐忑。但写给母亲的不同,因为你们曾血脉相连,呼吸相牵。你想,你从前躲在她肚子中,她把自己体内最好的,无条件先给了你。你诞生时,她的痛苦是撕裂、血崩、命悬一线……






名人称赞母亲的十大名言

  All that I am or ever hope to be, I owe to my angel Mother. I remember my mother's prayers and they have always followed me. They have clung to me all my life.
  —Abraham Lincoln 1809—1865
  无论我现在怎么样,还是希望以后会怎么样,都应当归功于我天使一般的母亲。我记得母亲的那些祷告,它们一直伴随着我,而且已经陪伴了我一生。 ——亚伯拉罕•林肯

  My mother was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I ever saw. All I am I owe to my mother. I attribute all my success in life to the moral,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 received from her.
  —George Washington 1732—1799
  我的母亲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我从她那儿得到的德、智、体的教育。 ——乔治•华盛顿

  There never was a woman like her. She was gentle as a dove and brave as a lioness... The memory of my mother and her teachings were, after all, the only capital I had to start life with, and on that capital I have made my way.
  —Andrew Jackson
  从来没有一个女人像她那样。她非常温柔,就像一只鸽子;她也很勇敢,像一头母狮……毕竟,对母亲的记忆和她的教诲是我人生起步的惟一资本,并奠定了我的人生之路。 ——安德鲁•杰克逊

  A good mother is worth a hundred schoolmaster.
  —George Herbert(1593—1633)
  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乔治•赫伯特

  Youth fades; love droops; the leaves of friendship fall. A mother's secret hope outlives them all.
  —Oliver Wendell Holmes 1809—1894
  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奥利弗•温戴尔•荷马

  God could not be everywhere and therefore he made mothers.
  —Jewish proverb
  上帝不能无处不在,因此他创造了母亲。 ——犹太谚语

  The heart of a mother is a deep abyss at the bottom of which you will always find orgiveness.
  —Balzac 1799—1850
  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 ——巴尔扎克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 father can do for his children is to love their mother.
  —Author Unknown
  父亲能够为孩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爱他们的母亲。 ——无名氏

  In all my efforts to learn to read, my mother shared fully my ambition and sympathized with me and aided me in every way she could. If I have done anything in life worth attention, I feel sure that I inherited the disposition from my mother.
  —Booker T. Washington 1881—1915
  在我努力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母亲一直分享着我的抱负、充分理解我,尽她所能帮助我。如果我一生中做了什么值得人们注意的事情,那一定是因为我继承了她的气质。 ——布克•T•华盛顿

  It seems to me that my mother was the most splendid woman I ever knew... I have met a lot of people knocking around the world since, but I have never met a more thoroughly refined woman than my mother. If I have amounted to anything, it will be due to her.
  —Charles Chaplin 1889—1977
  对我而言,我的母亲似乎是我认识的最了不起的女人……我遇见太多太多的世人,可是从未遇上像我母亲那般优雅的女人。如果我有所成就的话,这要归功于她。 ——查尔斯•卓别林




 临窗读雨特辑 2010-05-09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莫问四书意

发表于 2010-5-9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永远都是我们成长中的康乃馨!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发表于 2010-5-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出生的那个早晨,妈妈被推进了医院产房的手术室,爸爸和外婆守 ...
临窗读雨 发表于 2010-5-9 09:47



    女儿写的母亲节 是那么的温馨 妈妈爸爸好细致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0-5-9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读雨,母亲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梦、扬子、青青...{:131:} {:131:} {:131:}

送上祝福...{:015:} {:015:} {:015:}

PS:早晨发了帖子就匆匆外出了,回来编辑时不慎失手将二楼删掉,只好将内容合并到顶楼。{:066:}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发表于 2010-5-9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快乐!


人一辈子想活得开心点必须放下压力、放下烦恼、放下自卑、放下懒惰、放下消极、放下抱怨、放下犹豫、放下狭隘......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发表于 2010-5-9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母亲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韶华一笑间

发表于 2010-5-9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一些人,对汹涌而来的“洋节”进行过抵制,但想到“母亲节”的时候,他们的抵制就失去了力量。

生而为人,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又用勤劳善良哺育我们长大,我们的每一步脚印,都伴着母亲逐渐逝去的青春光华。多少人赞美讴歌母爱,但却没有人能用语言将他们描述完备。母爱深深深似海,点点滴滴润心田。

愿天下的母亲幸福快乐{:015:}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0-5-9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母爱的大恩大德,就蕴涵在一点一滴的琐事和岁月中~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0-5-9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朴素着 没有凡高笔下 向日葵张扬的欲望 在废弃矿山回填的坡岗 你静静地开在大地的肩上 用你脆绿中的芬芳 修饰母亲贫瘠而健康的形象 河流经过 风在歌唱 小鸟飞翔 蝶儿舞荡 你是胚芽中隐含着的温情 你是儿女敬畏母亲养育的目光-------------文章来源:《圣洁的母爱》


好温馨的帖子 欣赏{:1_419:}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2 04: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