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510|回复: 166

[汇编] 从《87版红楼梦》看古代礼仪、习俗、服饰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0-10-11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7版《红楼梦》的原著是相对淡化了历史背景的,

即是说并没有出现具体的朝代及鲜明的历史特征,

这就给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相当宽广的平台。

但根据“贾雨村”、“甄士隐”的写作特点以及曹雪芹生平时期,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勾画出明末清初的背景氛围。

 

 

红楼梦主题曲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在沈从文、曹禺、邓云乡、王蒙、周汝昌等名家的指导之下,

精益求精于每个场景、情节、语言、体态、服饰的细节设计,

在尽可能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全方位展现了明末清初的

 社会氛围、皇家气派、官场秩序、官衙作风、科举制度以及

 基于封建伦理制度下的家庭(不论是公府大家还是平民小家)

生活中的男女、尊卑、主仆关系、日常节气、喜丧、婚嫁、礼仪、禁忌习俗;

在服饰方面,以宋`明两朝做为人物造型与设计的基础,

同时还大胆加入了清代服饰的细节特征,

如众脂粉的中衣便多采用了立领小盘扣的设计。

女性角色的外衣样式是以宋时的直身褙子为主,

搭配绣花曳地长裙,裙子有百褶式,围裙式,直筒式。

男性角色式样多为直身长袍,注重从面料的选择运用方面表现不同人物的特征。

可以这么说,电视剧《红楼梦》在很好的表现原著故事情节的同时,

也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礼仪和服饰文化的精髓。

 

 

左沈从文先生 右周汝昌先生

 

 

 

左起蒋和森、王扶林、曹禺、戴临风、王立平、胡文彬

 

 

 

右起杨乃济、蒋和森、王扶林

 

 

一排左起:王枫、蒋和森、吴祖光、王蒙、朱家缙、戴临风、王扶林

二排左起:刘耕路、周雷、欧阳奋强、东方闻樱、吴珊、阮若林、邓婕、陈晓旭、杨乃济、右一史延芹(服装)右二孙桂贞(副导演)

三排左起周岭、任大惠

 

 

电视剧与其它文学作品一样,要取得成功、征服观众,

必须做到细节的真实性、典型性,人物个性强烈而鲜明。

87版红楼梦很好地做到了,

可以说是由细节的真实和精美、人物个性的

强烈和鲜明打造出的一部经典之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於对2010版红楼梦,本帖不作过多评论,
若非特别需要尽量避免场景对比;


现引用两帖资料,个人认为算是相当客观和客气的:

一、《中国文化报:谁动了我的红楼》:
当后世编导们没有绝对把握能够在演员阵容上超越87版的《红楼梦》电视剧时,重拍必须慎之又慎。
尤其是,当编导并没有在最基本的艺术构成上对经典具有全新阐释的基础和必要的时候,
为什么一定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在电视剧的编导中玩什么版本学之类花样,
以为用不同的版本故事换换结局就能收买观众,只能说是缘木求鱼了!
老百姓就是要看你的林黛玉、王熙凤演得真也不真,像也不像。这才是根本!

二、老梁故事汇的几段视频:
1、搞不懂的贾宝玉


2、历经20年两代林妹妹


3、最复杂的人物王熙凤


4、红学专家王家惠 :评新《红楼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回到87版红楼梦,欣赏其中的人物、情景、细节、服饰之美,体验还原的古代传统礼仪:

从古典诗词语句中寻找红楼美女特质:

回眸一笑百媚生,身如巧燕娇生嫣。清风轻摇拂玉袖,湘裙斜曳显金莲。
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姿。
春笋纤纤娇媚态。斜軃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


娇娇倾国色,缓缓步移莲。貌若王嫱,颜如楚女。
如花解语,似玉生香;国色清清,兰味馨馨。
一髻弯,真是锦江滑腻蛾眉秀,赛过文君与薛涛。



佼佼乌丝,玉带珠花。   
兰性喜如春,娇面红霞衬,朱唇绛脂匀。   
巧眉杏眼,袅娜如花轻体,窈窕嫣姌美仙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87版林妹妹这个坐在凳子上的姿势,那么柔软,那么娇美,身段如流水般缠绵婉转!
这是要功底的,是要古典文化底蕴的,3年严格的琴棋书画诗书礼仪的培训,文化民俗大师手把手的教引指导,
在这样的浓郁的古典文化、传统风俗的熏染下,才能于不经意间把一个简单的姿势做得这样好,这样令人叫绝!
类似的令人叫绝的动作姿势在87版中不胜枚举,
体现了主创班子--红学专家、礼仪专家、服饰专家、导演、摄影师、化妆师以及演员们的功力和对艺术的执着~
注:中间掩面做害羞状的就是林妹妹~
(正是:娴静如娇花照水,



行动似弱柳扶风)



林妹妹的坐姿势之美甚得这张仕女图中神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露足的问题:

在古时候,女子,尤其是未婚的闺秀,是轻易不能在外人面前,更不能在陌生男子面前露足,
穿鞋的时候不能露,光着脚被看到了,那更是很耻辱的事,
我就听老人家说过,在解放后50年代的时候,女孩子在河边洗脚被男子看到了,
最后事情闹得很大,可见这个问题不是小事,
87版红楼很重视这一点,女孩子裙子都特别长。
这一张,看看三春裙子的长度,保证不会露脚,更不会露出光腿



这张,林妹妹下台阶,伸出腿,脚还是不会露出来。这是文化。


比较古画上的林妹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笑:

关于笑的最基本规范是笑不露齿。
传统淑女的行为规范是:
笑不露齿
行不摇头
坐不露膝
站不倚门
有的版本还有一句
步不盈尺
(这也是过去妇女裹足的原因)
~~~~~~~~~~~~~~~~~~~~~~~


笑不露齿,嘴角微翘,已经堆砌了美美的笑意,
笑,不光是肌肉运动,眼睛也要会笑,看宝姐姐眼里的笑~



晴雯的笑:
花生丹脸,水剪双眸。德性温存。德容兼备。仪容绝世。德容两全。双蛾颦蹙。
脸际芙蓉掩映,眉间杨柳停匀。绝世芳姿。眉如春柳,眼似秋波。丰姿美艳,
体态轻盈。莲脸生春,秋波送媚。丰姿迨丽,天然绰约。眉弯杨柳,脸绽芙蓉。



古人不仅重视女性的容貌外,
也特别注重内在美即所谓妇容妇徳的统一,
秀外惠中,芳容才德,才貌端妍。
莺儿的笑也很端庄,体现女子的才德。


在公众场合笑的控制不住时也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作揖:

作揖的正确手势是: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
反之,“右手成掌,左手握拳”则为凶拜,一般用于吊丧。
中国古代讲究以左为尊(中国说左右是用“左右”这个词),直至今天,中国官方依然是继承这一传统的。
比如领导人的排序,二号领导人一定在一号领导人的左侧。
国际通行的惯例则是以右为尊(比如英语说左右是“right left right”),所以在接见外宾时,外宾都是坐在右侧的。
87版里面,不管男女老少,都注意这个问题,没有谁会随便右手抱左手弄个凶拜,请看:
祭祖时,左手抱右手,吉拜。


众小姐清虚观打醮,左手抱右手,吉拜。


忠顺府来要人,宝玉对长史官作揖,左手抱右手,吉拜。


~~~~~~~

现在很多古装戏不讲究了,大家也可以试试,
两只手一拿起来,总是习惯右手抱左手,面对神佛,凶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发表于 2010-10-11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兄辛苦了,这篇帖子作的很好,谢谢分享,回头给你加精!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见面礼节:


黛玉初进贾府,每一秒都是礼啊,啧啧,赞啊,且做得认真细致~
看这里,林妹妹给老太太请安,脱了披风,为啥?
外衣在外面沾染了风尘,不洁净,自然要脱下来了,




第二集宝钗给老太太请安是在院子里,所以不用脱披风。






这里,雪雁和王嫲嫲(?)请安后退着走出去,什么叫“退下去”,
87版是理解原著这个词的,退下去是退着走出上房(老太太的房)
,退这里做到了,是倒退着走路,
下是相对于“上房”的上而言的,退下去不是转身走出去,
人家是老太太,你转身走,拿个背对着人家,那是不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黛玉进贾府,
长辈见晚辈有一种礼,是比较亲近的关系的才用,
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
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
这张,贾母的右手从上至下,
依次经过了额头,眉,鬓角,一丝不错。



王夫人介绍迎春,一手摸肩,一手抚背。
这是长辈见晚辈的礼,俗称“摸礼”,
为了表示爱昵,要摸一摸晚辈。


关于摸礼,原话是这样的:
如幼辈见长辈,长者用手抚其肩背。
这张,一手摸肩,一手抚背,是为摸礼也。


探春这里,平辈女孩之间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
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并合于腰,膝略屈如半蹲状。
(不是万福,万福是较正式的礼,女孩平辈之间一般用不着)。


惜春这里,女孩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5 15: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