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03|回复: 40

[推荐] 经典古语欣赏(转编)

[复制链接]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发表于 2010-12-30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道中庸 方是懿德
   [原文]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译文]
  清廉纯洁而有容忍的雅量,心地仁慈而又能当机立断,精明而又不失之于苛求,性情刚直而又不矫枉过正。这种道理就像蜜饯虽然浸在糖里却不过分的甜,海产的鱼虾虽然腌在缸里却不过分的咸,一个人要能把持住这种不偏不倚的尺度才算是为人处事的美德。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忠恕待人 养德远害
  [原文]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养德,亦可以远害。
  [译文]
   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不要责难别人所犯下的轻微过失,不要随便揭发他人生活中的隐私,更不可以对他人过去的过失或旧仇耿耿于怀,久久不肯忘掉。做到这三点,不但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也可以避免遭受意外的灾祸。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辟众善路 以弭恶源
  [原文]
   反已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译文]
   一个经常做自我反省的人,他日常不论接触任何事物,都会变成修身戒恶的良药;一个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只要思想观念一动就像是戈矛一样带来杀气指向别人。可见自我反省是使一个人通往行善的途径,而怨天尤人却是走向各种奸邪罪恶的源泉,两者之间真是有天壤之别。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心一真 金石可镂
  [原文]
   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镂;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译文]
   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功夫如果能做到至诚地步,就可以感动上天,变不可能为可能,如邹衍受了委屈感动了上天,竟在盛夏降霜为他打抱不平,而杞植的妻子由于悲痛丈夫的战死竟然哭倒了城墙,甚至就连最坚固的金石也会由于真诚的精神力量把它凿穿。反之,一个人如果心存虚伪邪恶的念头,那他只不过是空有人的形体架势而已,肉体虽存,其实灵魂早已经死亡,由于心术不正,与人相处,也会使人觉得面目可憎而惹人讨厌。一个人独处时,会忽然良心发现,不由得面对自己的影子也会觉得万分羞愧。
  ——摘自《菜根谭》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
  [解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这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què)劝谏卫庄公的话,卫庄公不听劝谏,他的宠子公子州吁终于招致杀身之祸。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弗,不。纳:入,使入。
  
  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解读]不要去挑剔别人的小毛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点。求:找寻。疵:毛病。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迁怒:转移怒气。贰:再,重。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标准,法度。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解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解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7 15: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