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02|回复: 43

[汇编] 【文化周末】中国年的迷惘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1-2-1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月十五过去了,没有雪打灯,只有鞭炮们最后的欢腾。按照老礼,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年,到此就算过完了。回首中国第一节,不仅有喜庆温馨,恐怕很多人也有各自的烦恼。在文化观点多元,现代意识崛起的当今,春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正在经历着成长的烦恼。


回家过年? 回家的脚步越来越沉


对很多人来说,回家过年市每年最重要的事情。可如今,各种因素却让人们回家的脚步越来越沉,甚至出现了一群过年不敢回家的人。现在,一个名为“恐归族”的群体在悄然壮大着。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进行过的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上千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77.2%的人表示身边存在“恐归族”,其中20.6%的人发现身边这样的人“很多”。被调查者中,41.1%的人认为自己就是“恐归族”。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人“恐归”?调查显示,我们上边提到的“回家的各项开支太大,无法承担”成为“恐归”首因,70.0%的人选择此项。此外比较突出的还有:怕春运压力大(38.2%)、怕父母逼婚事(37.2%)、怕往来人情债(36.6%)、怕饭局“车轮战”(26.1%)。

调查显示,69.4%的人认为,“不能衣锦还乡,面子上过不去”是“恐归族”不愿回家的主要原因。

面对部分年轻人的各种“恐归”理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觉得“非常没必要”。“虽然时代变了,春节一家团聚的传统不会变。”已为人父母的陆士桢提醒“恐归族”,父母其实并不在意孩子是否“衣锦还乡”,或者给他们丰厚礼物,“至少我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孩子能平安地回来。”

陆士桢说,对于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年轻人来说,过年给长辈送点礼品也是应该的,但不必太奢侈。大多数长辈,更看重孩子的心意。“还听说有年轻人因为离婚了,不敢回家。但是做父母的,其实是很希望能帮孩子分担一些烦恼。”

调查中,50.4%的人也认为,人们应打破面子观念,平安幸福才是亲人最大的愿望。

此外,64.3%的人认为,春节回家主要是孝敬父母,其他方面的开支可以尽量减免;51.1%的人表示,过年的意义更多在于家人团聚而不是送钱送礼;43.9%的人觉得,应该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多陪陪父母家人。

“很多人说送礼是负担,其实标准都是我们自己定的,我们只是受困于自己了。”心理学家钟谷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钟谷兰认为,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和别人对我们的期望,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使得一个人在人情世故上,即使自以为做到了100分,最终的结果可能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所以,面对春节的开支,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打算,不要过多在意别人的看法。关键是,你想要什么样的春节。”

“衣锦还乡”之外,能否“结伴还家”也成为当代年轻人头疼的一件事,因为稍有不慎就要陷入被“逼婚”的窘境。今年29岁的魏小姐是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在单位的工作也颇受好评。身为独生女的她,按理说本该开心回家陪父母过节,可一想到自己至今还单身一人,魏小姐心里又是另一番滋味。

“虽然我并没觉得自己已经是‘剩女’了,可家里人却不这么想。他们总希望我能快点有个婚姻归宿,甚至总安排我在春节期间相亲。可他们不明白,这婚也不是想结就结的,要缘分也得讲条件。我自己也着急,他们比我更着急,年年盼,年年催,一到过年就提这茬儿,全家人都跟着郁闷!”

而看到自己儿时的伙伴们大多都为人父母了,魏小姐心里多少也会感到有些失落。“想起这些烦心事,就不想回家了!”魏小姐说。(来源:新华网)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爆竹声声? 鞭炮还该不该放下去


都说“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年不放点鞭炮怎么行?可今年,烟花爆竹着实没少惹祸。放下污染噪音之类的不提,但是酿成的火灾与伤害事故,就让多少人家从大喜直接跌入大悲。于是,有些人提议再次禁放。

同样的爆竹声,有人听起来是浓郁的年味,有人却认为是噪音污染。

“不仅春节要放,搬家也要放,结婚也要放,生日也要放,扫墓也要放。尤其在春节,想什么时间放就什么时间放,半夜也会肆无忌惮地放,想放什么就放什么,爆竹越做越大,吵得让人无法忍受,硫磺味刺鼻得很。”郑州市民刘鹏说,在他看来,燃放爆竹就是陋习,早该移风易俗。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王浩也认为,“燃放烟花爆竹,且不说会造成经济损失,仅环境污染这一项就应该禁止了。”

尽管燃放烟花爆竹存在空气、噪音污染,火灾隐患等种种弊端,像沈阳还发生了大火,但据沈阳的当地媒体报道,仍有超过六成的受访者支持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认为这不仅是一种传统,更能增加节日气氛。

南京当地媒体也称,从1月29日至2月6日,南京市民买走了约600万元烟花爆竹。

和以往一样,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面临来自民俗的巨大压力。

武汉市民刘正春认为,过年时发生的火灾不能都归咎于烟花爆竹,“大过年的连烟花爆竹也不能燃放了,那过年还有意思么,很多问题不是靠简单围堵或禁止就能解决,关键还是在于增强安全意识。”

但也有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仅靠增强安全意识并不可行,近年来,烟花爆竹的“威力”越来越大,礼花一放,感觉地都跟着震动,烟花越飞越高、爆竹越炸越响。出于安全考虑,首先应该禁止威力大的烟花。

“如果需要年味,需要听声响驱灾辟邪完全可以燃放电子烟花,有声音够热闹就完全可以了。”刘鹏认为。

湖北省咸宁市民王志也认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可以增添一份节日的气氛,“我认为还是适度为好,一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再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民间的习俗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在微博上,也有很多网友就是否应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进行热烈讨论,有网友称,“放鞭炮是习俗也是权利,但一部分人实现权利,是以损害另一部分人利益为前提的,且每年导致巨额经济损失和生命伤亡。可见,禁放鞭炮与否,不只是‘少数服从多数’问题,也是一部分人必须承受另一部分人损害的问题。”。”(中国青年报 田国垒)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年贺喜? 便捷了,也乏味了


过年都要上亲朋好友家去拜年,送去新春的祝福。如今,科技发达了,人们拜年的方式也更加便捷了,手机、网络让你瞬间“搞定”所有亲朋好友,客人们却觉得,这样的拜年乏味了。

春节发拜年短信,据说已成春节几大俗之一,虽然大家似乎都不太喜欢,但人人都在乐此不疲地互发着,拜年文化基本上已被这种拇指运动所主宰。不少原创的拜年短信是很不错的,语言或幽默,或精粹,或温情,或妙语如珠,或将时尚、时弊、世象与祝福以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让人阅后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兼备娱乐、文学审美功能——不过再精彩的段子,都经不住我们这样无数次你来我往复制群发的糟蹋。看第一遍时会笑,第100遍时就恨了。无节制的复制群发,同质化的短信,枯竭的拜年创意,贫乏的祝福语言,拜年短信越来越鸡肋化。

很多人调侃说:谁给自己发了祝福短信不一定知道,反而是谁没给自己发短信也许能记得。发,还是不发,让许多人感到很矛盾。万般纠结中,多数人最终还是未能免俗。这种在拜年短信上的随大流,倒不是源于从众或拜年文化的压力,而源于这种短信满足了他们内心一种隐秘的需求。春节拜年短信的新民俗背后,隐藏着一种我们未必感知到、却客观存在的社会学功能——过年发短信,祝福拜年远在其次,这是一个借拜年盘点个人社会资本的机会和仪式。

在铺天盖地的复制群发和贫乏的祝福语言的轰炸下,一般人收到拜年短信时,很少会去认真欣赏和细心品味短信的内容,去看朋友是怎么祝福自己的,而只会看这个短信是谁发的,对发送者的注意远远高于短信的内容——这种受众的反应与传者的预期是一致的,多数人在发拜年短信时,并没有指望发送对象会认真阅读自己发的祝福,只是让对方知道“我已经给你拜年了”就行了。拜年短信,很大程度上就只承载着这种功能,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没几个看重到底发了什么,而是“发了短信拜了年”这种形式。

正因为如此,才没几个人会认真地斟酌拜年短信的编写,短信文学乏善可陈,复制群发也才会成为一种时尚。电信运营商深谙此道,聘写手写了一堆看似精彩的拜年短信供人复制群发,满足了懒惰的现代人对拜年短信的社会学依赖。粗糙简单和复制群发并不重要,谁也不会把内容太当回事,现代人在意的都只是形式。短信把拜年变成了人们盘点个人社会资本的文化仪式。

当一个人在除夕翻找和选择短信对象时,不是为了祝福,而是为了对自己的社会关系进行一次整理,认识了什么新朋友,与哪些人的关系渐渐淡了,需要巩固哪些关系,需要与哪些人有进一步的交往。过年,是一个很特别的时间坐标,它是对一年进行盘点的时候,这个特别的时间点赋予了拜年短年在盘点社会资本上特别的社会学功能。拜年短信是一种很微妙的形式,它对人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着微妙的确证,最亲近的人往往不会互发短信,很疏远的也不会,而只会发生在一些觉得日常有某种关系、或以后会有联系的人之间。短信,传递着一种信号:我们之间保持着某种联系。我们常会用这样的言语描述某种关系:平常很少联系,不过至少会在过年时发个短信问候一下——这意味着,拜年短信,差不多是所有日常关系最底线的联系方式,是有关系的人进行联系时的“最大公约数”。”(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有删节)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庙会大餐? 庙会正处在尴尬境地


逛庙会对于春节来说曾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可如今的庙会除了人挤人还有什么。真正的传统恢复不了,新的风尚又容不进来,它只能越来越乏味,越来越可有可无。

相信多数人逛庙会还是希望看传统的、吃传统的、买传统的。在庙会上,人人都有怀旧心理。

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的制片人李欣,连续两年用镜头寻找庙会上的传统事物。结果,镜头里主角的重复率很高。花会是传统庙会必备的表演项目,老北京的幡鼓齐动十三档花会,今年首次凑齐了演出,他听说后特高兴。“可是全市只有这一支队伍,好几个庙会拍来拍去都是这一拨人。会这些传统表演的人太少了,一支队伍根本跑不过来。”

1米多长的糖葫芦,是发源于厂甸庙会的专有传统玩意儿。这种糖葫芦需要用一种一米多长的荆条才能串起来。北京的北部山区里可以找到这种荆条,但厂甸庙会每年到很晚的时候才能决定到底办不办,商贩们每年提前很久就费九牛二虎之力寻找、收集荆条,却无法保证都能卖出去,而且即便卖,也卖不了几个钱,最后都觉得实在划不来,就不做这生意了。原料缺乏,一米多长的糖葫芦卖了三年就绝迹了。

就是普通的糖葫芦,想进庙会也没那么容易。按照卫生管理规定,糖葫芦不能现场熬糖、粘糖,得提前做好了套上包装才行。想找那种随随便便插在草把子上的糖葫芦?不可能!糖葫芦的卫生和情趣成了一对矛盾,如何取舍?

在庙会小吃街,也常看到打着“老北京”旗号的小吃,其实这些摊位大部分是由东华门小吃街的摊主和开“成都小吃”的店主包下来的。要想找正宗传统老北京小吃还得去找老字号。“但是,老字号大部分是国企,他们春节期间来庙会的成本非常高。”业内人士解释,春节期间增派人手加班得付三倍工资,而且老字号店里的生意本来就不错,所以他们大都不愿意来凑热闹。为了吸引老字号,很多庙会不得不降低摊位费请他们来,可是降得太多了,其他摊主又闹意见,很难两全。

传统不成,那创新呢?

著名民俗专家郭子昇在《北京庙会旧俗》一书中说得很清楚,过去的庙会对商品流通起到过积极作用,庙会的集市是吃穿用玩无所不包的。但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不必到庙会上买生活必需品了,那么,庙会应该卖些什么呢?

其实,每年庙会都出售上千种商品,除了风车等年年必有的热门小商品,能被人们津津乐道、记忆犹新的,只有一两种而已。就像牛年的牛粪充气棒,去年印着网络热词的个性徽章,还有今年“愤怒的小鸟”。

今年的地坛庙会上,有一个摊位卖电子游戏《愤怒的小鸟》的衍生品玩偶,因为是全城独一份儿,大火特火。大年初三上午已全部收回成本,初七撤场时,全部2000只“小鸟”基本卖光。而且,最后一两天,别的摊位都在降价,这个摊位却在涨价。摊主小马说:“其实,每年都有新鲜事物出现,关键看你能不能抓住,抓住以后能不能付诸实施。”他和同伴距春节只剩一个月时才锁定《植物大战僵尸》和《愤怒的小鸟》两款电子游戏的衍生品,但考察了北京和天津大部分批发市场和零售店之后,发现后者根本没有人卖,于是就把宝都押在了这上面。

还有龙潭庙会上卖快板和创意纸巾的嘻哈包袱铺相声演员高凤鸾。他的叫卖本身就是一种创意。穿着传统长衫,手拿一副快板儿,先打板把人吸引过来,再吆喝“打竹板儿,迈大步,眼前来到包袱铺,包袱铺,卖快板儿,卖快板儿,点对点儿……现场教,现场会,包教包会包分配……”如果要卖创意纸巾(万宝路香烟包装模样的纸巾),他的词儿又变了。“哎,看了,哥卖的不是烟,也不是寂寞,是纸巾。”高凤鸾曾在厂甸庙会上卖过6年快板,那里卖快板的不止他一个,但因为他的吆喝更有特色,每每是卖得最多最贵的。还有那创意纸巾,他的朋友在莲花池庙会也卖同样的货,庙会期间一共卖了7条(1条10包纸巾),高凤鸾呢?卖了20箱!每箱45条! “庙会不是为了文化而文化,而是在参与中感受文化。叫卖为什么就不能艺术点儿,有点儿创意呢?这也是文化啊。”高凤鸾说。的确,老北京叫卖现在不就是被当作艺术作品来欣赏吗?

摊位和摊位的错位经营靠的是摊主自己,但庙会和庙会的错位经营靠的就是各个主办方了。

也许,庙会真到了去粗取精的时候。这个精,就是对新与旧中精华内容的撷取,就是对怀旧与创新的分寸要把握精当。近几年出现过一些新庙会,盲目照搬旧有庙会或西洋模式,都不能持久。其实,办庙会还是要胆子再大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事实上,只有创新,才能给传统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使怀旧也怀出别一番滋味,可以回味的滋味儿。(摘编自北京日报李洋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的人文内涵在弱化


上千条空中航线,9万多公里铁路,近400万公里公路,40天的时间,亿万民众辗转于各种交通工具,只为了回家过年。据国家发改委预测,今年的春运客流量将达到28.5亿人次,同比增加11.6%。这些数字折射出“回家团圆”是中国大地春节永恒的主题

与此同时,放鞭炮、贴春联、挂福字、吃年饭等传承数千年的春节习俗依然是每年的“必修课”。显然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未消退。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春节的人文内涵正受到现代文明的严重冲击。春联照贴,福字照挂,可自家动手写的少了,更多则是商家的赠品。

尽管样子很精致,但其中的文化内涵渐失。

变味的还不止这些。譬如拜年的习俗没变,但形式却变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还记得,三十年前他读研究生时,会挨家去给老师拜年;后来有了电话,就用电话拜年;现在则变为发发短信了。

春节的符号是强化了,还是弱化了?祁庆富认为,就“回家过年”这一点而言是强化了。农业社会流动性很小,现代社会流动性则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回家过年”,客观上强化了“过年”的符号。此外,与春节有关的节日商品、广告等商业运作和炒作行为明显强化了。

但是“弱化在精神。”祁庆富认为,从文化角度看,春节有弱化的一面。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魂”,春节是最大的“魂”。其符号意义在于“辞旧迎新”——与芸芸众生的生命律动相关。因此有关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亟待梳理、继承和强化。

在田青看来,当下节日精神文化内涵的淡化都与“礼”和“敬”的传统丧失有关,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研究和重建,就是对“礼”的重建。

中国是礼乐之邦,非常强调礼仪,礼仪的核心是“敬”--敬祖先、敬神明。田青认为,“我们在礼的培养上不但缺少仪式化,也缺少连续性;现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最重要的是要讲它的精神内涵,展示传统节日和民族精神深层的关系。”

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年味儿的恢复,是找回文化记忆的过程。要借春节团聚的传统,加强人伦道德的培育和发扬。这位著名人文学家呼吁,在传统节日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应尽快恢复春节“年”的叫法。要将传统的春节正名为“农历年”或“中华年”,作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民俗年,共同的精神家园。

对此,浙江温岭的教师王军荣则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年”不在于改名,而在于保持年味。年味的淡化,在于民俗的日渐式微。过年,需要有一种浓浓的年味,年味离不开民俗,离不开“历史”的东西,应该研究如何保持、增添年味。(赵达 来源:光明日报)

古老中国年如何迎接未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文化生活明显丰富,人们过年的形式也发生变化:年夜饭到酒店里去吃;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及网络来拜年;礼物也从传统的吃穿类变为表达心情的一束鲜花……

时代的发展,岁月的变迁,让过年从传统的“吃穿年”迈向了“休闲年”。武汉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涂险峰说,农业文明色彩的消退与工业文明色彩的增加同时进行。看春晚、短信拜年、旅游过年逐渐成了春节的新风俗,过去闭门守岁、作揖拜年等旧俗渐渐被这些新风俗取代了。

“内容变,形式也变,但是年还在,传统年节文化也在,只是春节在社会的发展与融合中,更像一个充满张力的节庆机制,可以生产、消化更多种类的社会、文化现象。”涂险峰说。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宪认为,“过年”的传统永远不会改变,而变的只是春节的习俗,不变的是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到工业文明时期许多习俗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因此需要转型,需要引导,需要用一种新的形式来承载。

“要想办法让‘年文化’更适应小孩子、适应青年人、吸引青年人。”他认为,数千年的“年文化”有这个魄力在转型期容纳更多的社会新元素、更多的文化价值。(新华社记者 廖君 黄艳)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曾经这样过年


关于过年的影像记忆




除夕之夜,家人团圆,守岁围炉,温情四溢。图为1953年春节,天津市汉沽区芦台王德铸(左一)一家人吃团圆饭。




1954年,东北各地的工人和农民们在春节期间展开盛大的工农联欢活动。图为当东北各省农业劳动模范参观团到达辽宁省鞍山市时,受到工人们的热烈欢迎。




1954年春节,河北省唐山解家套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小女孩陈小翠正在试穿妈妈刚做好的新衣。




1954年,在朝鲜前线某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一起欢度胜利后第一个春节。这是欢度春节的集会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表演化装高跷。



1955年春节,北京市的小学生们慰问军人家属洪老先生和洪老太太。




1956年春节前夕,四川双流县彭镇供销合作社的流动推销小组把大批年画及文具用品送到农村。这是彭镇乡第一高级农业社的社员们正在购买年画。




1957年春节期间的上海街头。扯铃摊上发出一片嗡嗡声,吸引了不少小顾客。




1957年,天津天后宫春节庙会景象。




春节是结婚的好日子。这是1957年春节,辽宁省沈阳风动工具厂的工人鞠复海(新郎)和俞凤仙(新娘)在婚礼仪式上接受朋友们的祝贺。


每代人心中都有小时候关于过年的不同回忆。“还是小时候过年好玩。”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不同年代出生的人回味小时候的年味,是否可为今天的幸福生活加一把糖?


[60后]总想着天天过年该多好

“我们那个年代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日子谈不上好与坏,只看哪家能吃上猪肉,我和弟弟最盼望的就是过年那几天。”在三三一厂工作的林阿姨回忆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言语中充满了幸福。

据林阿姨介绍,她小时候只有在过年时才能穿新衣服,春节前,母亲会带着姐弟俩去百货商店扯几米花布,然后回家自己做新衣裳。

林阿姨说,那时候必须有粮票、布票及肉票,商店里的店员只认票不认钱,什么东西都是限量供应,年二十九早上排队买肉的人特别多,“那个时候才叫过年,不管你走到哪家串门,都能闻到很浓的年味儿!”


[70后]吃顿饺子就很满足

苏先生在市区的一个土鸡养殖场从事家禽养殖,他的老家在河南新野,来株洲两年多。

苏先生称,如果养殖场没什么事儿,他尽量选择回老家过年。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非常穷,可过年的气氛却很浓。

他回忆,在老家有一个风俗,到了年三十晚上,大家会在家里包饺子,新年第一天早晨,邻里之间再互相交换做好的饺子,“吃到了很多种不同形状、味道的饺子,有种吃百家饭的感觉。”苏先生说,现在回想起来,吃饺子是过年最幸福的时候。


[80后]围着一起看春晚

今年26岁的小宁在河西某媒体工作,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她准备在株洲买房结婚。

小宁说,她家过年很注重相互拜年,亲戚间一般都是约相同的日子去同一家。

“我印象中每到过年,街上都显得格外冷清,没几个人在外头逛,都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小宁说,大人们聚在一起打打麻将,小孩子聚在一起玩玩游戏,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人见一份,很是热闹。


[90后]旅游过年也不错

“年,渐渐失去了其味道;是‘年’在变?不,是我在变……”这是90后毛毛发在博客上的一段话,正在武汉音乐学院上大三的她,对于“过年”,似乎提不起兴趣。

“小时候最好玩。”毛毛说她最爱放花炮,什么窜天猴、摔炮、小鞭、小蜜蜂、小蝴蝶、飞碟……有时候等不及三十晚上,拉着哥哥姐姐就去放,因为只有过年不限量,放多少都管够。

毛毛说,现在哥哥姐姐都成了家,大家不在一起过,一家3口显得冷清,中央台的春晚总是老面孔,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

“过几年我准备背上包,做个背包客,一个人旅游过年。虽然都是陌生人。但是年味儿应该很足、空气又好。希望在旅游中找回那个快乐的童年、快乐的记忆。”毛毛说。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1-2-18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1_527:}{:1_49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1-2-18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夕   呵呵   很会有柳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2-1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1_527:}{:1_498:}
柳随风 发表于 2011-2-18 20:34

周末快乐...{:1_493:}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1-2-1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没设门槛,屁颠屁颠地跑来

咋还是被风抢先了呢

郁闷{:05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5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