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12|回复: 8

[推荐] 乡情作家“梁祝文化”篇章集精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1-8-7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1-8-7 21:24 编辑

浙江上虞——中国英台之乡(梁祝文化)


《祝英台是上虞女儿》陈秋强
  祝英台何许人?历来众说纷纭。近年来,根据史料考证,实地调查,确证祝英台是上虞女儿。
  (一)由众多史料证实
  早在唐代,张读所著《宣言志》就有明确记载:“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若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归马氏子矣。山伯后为
令,病死。葬 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之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
  唐中宗时梁载言《十道四蕃志》写道:“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宋李茂诚在《义宗王庙记》中说:“神讳处仁,字山伯,姓梁氏,会稽人也……尝从师过钱塘,道逢一子,曰姓祝,名贞,字信斋,肄业三年,祝思亲而先返。后二年,山伯亦归省之上虞,访信斋,举无识者,一叟笑曰:我知之矣,善属文者,其祝氏九娘英台乎……”
  明朝邵金彪《祝英台小传》云:“祝英台,小字九娘,上虞富家女,生无兄弟,才貌双绝,父母欲为择偶,英台曰:儿当出外游学,得贤士事之耳,因为男装,改称九官,遇会稽梁山伯,亦游学遂与偕之……”
  《鄞县通志》云:“晋,梁处仁,字山伯,会稽人。母梦日贯,怀孕十二月而生。及长,就学,笃壮愤典,尝从名师过钱塘,道逢祝贞字信斋,其人问奚自?曰:上虞之乡……”
  (二)由祝英台同代同乡谢安的举措证实
  《上虞县志》有这样的记载:“……英台闻有山伯墓,临冢哀恸;地裂而埋壁焉。马言之官,事闻于朝,丞相谢安奏封义妇冢。”
  唐张读《宣言志》有关记实可资佐证:“……晋丞相谢安,表其墓曰‘义妇冢’。”
  宋张津《乾道四明图经》明确写道:“义妇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旧记谓二人尝同学,比及三年,而山伯不知英台为女也,其朴质如此。”
  作为东晋著名宰相谢安,专门向皇上写了奏本,为一个弱女子祝英台之墓讨了个“义妇冢”封号,似乎有悖常理。有道是“伴君如伴虎”,作为文人谢安,他当然知道个中深浅。但竟然冒着风险讨封,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他的举措:那就是“亲不亲,同乡人”。
  (三)由众多的民间传说证实
  有关梁祝故事的民间传说,不胜枚举。其中咬定祝英台是上虞人的传说举例如下:
  1、《金童玉女风月记》,流传于浙江宁波一带,整理者:毛觉人、何戌君;
  2、《祝英台钟情梁山伯》,流传于上虞,整理者:陈秋强;
  3、《梁祝情深上天庭》:流传于浙江、上海一带,整理者:丁一;
  4、《观音寺结缘》,流传于宜兴一带,整理者:仿于;
  5、《焦骨牡丹女儿心》,流传于浙江杭州,整理者:莫高;
  6、《续诗遇山伯》,流传于浙江杭州,整理者:莫高;
  7、《祝英台梦游善卷洞》,流传于浙江、江苏一带,整理者:应长裕;
  8、《梁祝终身不娶嫁》,流传于上虞望梁村,整理者:滕占能;
  9、《三生三世苦夫妻》,流传于浙江、江苏一带,整理者:白石坚;
  10、《梁祝还魂团圆记》,流传于浙江,采录者:白岩;
  11、《梁县令治水》,流传于宁波,白石坚采录;
  12、《千万阴兵助康王》,流传于宁波,麻承照整理;
  13、《马文才塑像的传说》,流传于宁波,白岩整理;
  14、《蝴蝶梦与蝴蝶碑》,流传于鄞县,白岩整理;
  15、《祝家庄与望梁村的传说》,流传于上虞,瑞兴整理;
  16、《梁祝与双蝶节》,流传于江苏宜兴,定华整理。
  其它还有很多传说,都说到祝英台是上虞人。浙江著名梁祝文化研究专家莫高先生在《浙江梁祝传说流变考察记》中写道:“流传全国的梁祝传说,几乎百分之九十都说祝英台是浙江上虞人。”
  (四)由众多学者专家证实
  大学者张恨水在论述梁祝文字来源时写道:“……收罗梁祝故事,其间提到会稽上虞的,要占百分之八十。”
  《中国人名大字典》中有关“祝英台”条目内容是“晋,家上虞,与会稽梁山伯同学;英台先归,山伯过上虞访之,始知为女,欲娶之,而英台已许马氏子;后山伯为鄞令,病死。遗言葬清道山下,英台适马氏,过其处,舟不能进,英台走山伯冢恸哭,忽地裂,英台投而死”。
  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静书在“沪、杭、甬、绍梁祝文化研讨会”上明确指出:“在中国,至今有梁祝文化遗迹达几十处,而祝英台故乡也有五处以上,成为学术争论的焦点。但本人认为从四个方面可以论证,祝英台故乡就在上虞。”
  上海华东师大博导、教授陈勤建说:“‘梁祝’故事虽是传说,但它一是体现了艺术的真实,二是体现了历史的真实。传说的一半寓示着真实,传说往往有一个依附点,‘祝英台’的依附点就在上虞。”
  浙江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史地学家陈桥驿明确断言:“上虞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讲:祝英台是我们的!”
  (五)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调查证实
  1953年春天,由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华东戏曲汇演中,获得了演员、剧本一等奖,并北上中南海,为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作专场演出。这一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的爱情悲剧,一下子轰动了全国,文化部决定把它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彩色影片。在剧本的再创作过程中,碰到了一个难题:祝英台家乡究属何处?为澄清这一问题,当时的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特地派人来上虞调查,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之后,最后下了结论:“祝英台是上虞人。”所以确定影片的第一句唱词为:“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
  (六)由上虞文化基因的剖析证实
  古人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祝英台出生在上虞决非偶然,凝聚在她身上的文化基因与上虞的人文精神一脉相承。
  上虞历史上很少出过大企业家和大政治家,但却出过很多文人,有的文人都是中国顶尖人物,如东汉哲学家王充,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中国方志学家章学诚等。上虞还有一个人文特点是“重廉耻,讲气节”,如东汉十四岁少女曹娥为救父投江,大文豪嵇康视死如归,上虞“四谏”敢与权倾朝野的严嵩对抗……所以清《上虞县志校读》曾有这样记载:上虞“士勤诵读,尊师友;廉耻为尚,气节相高。”
  祝英台为了求学杭城,女扮男装;作为封建卫道士的代表人物祝员外,居然也同意女儿离家求学;这些文化现象正与上虞“重教兴学”的人文渊源相吻合。至于祝英台以身殉情的刚烈之举,也与上虞“讲气节”的人文特点一脉相承。
  连祝英台与梁山伯的最后“化蝶”,与传说中虞舜的鸟衣而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共同传递了一种精神永存、人鸟转化的生命理念。
  (七)由祝家庄众多遗迹证实
  1985年,上虞政协和有关考古人员曾专门到祝家庄进行调查考察,发现了一块清乾隆四十四年建造的祠堂碑记。虽然石碑已被当地农户用水泥浇盖过,但剥去水泥,上面尚能见到“吾族肇义望重太原……西汉魏唐……”字样。考证表明:祝家宗族是汉代北方战乱时由山西太原廷居上虞的一个分支。同时据当地一位80高龄的王姓老婆婆回忆:祠堂旁边那条玉水河,早年叫做“千金河”。祠堂周围有10多亩菜地,过去一直叫做“花地”,早年曾建有三座砖雕走马楼和花园。园内有荷花、九曲桥,栽有金桂、银桂、石榴等奇花异木。1966年,在这里破土建造上虞石棉厂时,还在祝家祠堂边挖出一条街道,街面下水道完全用红石板铺成。周围的山坡上,又发现大批汉晋两朝的古墓群。这一切也与梁祝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吻合。


《叩问一座城市的文化觉醒》——从“中国英台之乡”命名透视文化软实力底蕴
徐 芳 俞立青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上虞为“中国英台之乡”的决定,对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而言,仅是倏忽一瞬,但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在经济前沿地带疾行的这座小城,演绎的一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精深对话,仍足以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随着上虞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上虞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和经济这两轮高速驱动器,发达的经济,可以给上虞带来富庶;悠久的历史,可以闪亮上虞积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是经济的灵魂,通过上虞近年来的建设,文化更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的力量,已经融入到上虞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英台之乡”花落上虞,犹如一个契合时代脉博跳动的动力源,使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开启这座城市魅力之门的一把钥匙。

借历史文化之力觉醒

  老祖宗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更留下了识别财富的眼光。上虞人要将历史的“包袱”变成城市的文化品牌。“这是一次非常务实而坚决的行动!”我市有关“英台之乡”申报行动的参与者这样评价。首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市人大、政协领导对申报高度重视,并专门组成申报工作班子,准备了充分的梁祝文化材料。如果说,积极地参与、翔实的资料、与考察专家诚恳地讨论在申报中起到一定作用的话,那么,我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挖掘梁祝文化中所付出的努力,梁祝文化在我市普通百姓中流传的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则最终打动了评审专家的心。

“中国英台之乡”是种文化符号

  虽然申报英台之乡的缘起或多或少还有着不甘落后或者自家的宝贝将被别人抢走的不情愿的成分,但正是通过申报,对英台文化甚至我市其他文化遗存的抢救、保护甚至开发和弘扬都有了更为深沉的认识,更为广阔的思路。
  直接参与此次申报的市文联主席陈荣力认为,申报的过程不仅仅是让一种资源名至实归的过程,更是对这一资源的认识再提高的过程。申报让上虞不再仅仅局限在对资源单纯的名义的抢夺和纷争上,更重要的是更为明确了申报成功者自身开发、保护和弘扬的责任。
  上虞申报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在梁祝文化的挖掘、传承、弘扬上,上虞更为重视,工作更为到位,以后也必然是上虞擦亮这张“英台之乡”金名片最主要的任务和职责所在。一定程度上,“牌子到手,不可高枕无忧”,也确实无法“高枕无忧”,大量的工作在后面。
  而这些弘扬和开发工作,也始终离不开与文化的关系。有关研究者指出,从对“英台文化”的认识上看,狭义的来讲是指围绕着梁祝故事而派生的民俗、民风和文学艺术作品、研究等;广义上来讲,则包含了对爱情的忠贞,甚至通过斗争来获得爱情上的自由、获得自身的幸福,以及对学问的追求和肉体死亡、灵魂提升等方面的丰富含义,是一种女性文化的典型代表,而非单纯代表和表现祝英台一个人,许多精神和文化内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因此,对“中国英台之乡”品牌的开发与那些单纯的功利性的开发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英台之乡”的开发不仅仅意味着旅游上多了条线路,多了张牌子,作为文化,它更应该而且可以渗透和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脚印,关键是如何从更高的角度,从更开阔的视野去认识它的价值,放大眼光,自觉弘扬。

传承和保护,一个新的起点

  英台故里一直是我市人民倍加珍惜和引以为荣的瑰宝,我市历届党委、政府也对这一瑰宝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做了许多实质性的工作。
  目前,申报成功已在上虞大地上引发又一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关注的热潮。有关人士指出,对于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上虞来说,英台之乡申报的成功必然推动其他历史文化遗存的传承和保护,也给类似的如“中国青瓷之乡”、东山文化、隐逸文化、士大夫文化等的挖掘和保护以启迪和借鉴的意义。如此所形成的关注大氛围,也必将进一步推动上虞现有历史文化积淀的研究和传承。
  从另一个较为直接的层面来看,申报成功本身已经大大提升了上虞的知名度,如何通过文化的形式,给予她更符合文化特性和规律的利用、开发,而非单纯功利性的利用,成为让英台真正回到“娘家”的关键。
  对我市的文化界人士来说,政府对这些文化遗存的积极保护和弘扬的姿态,更是一种无形的鼓舞和鞭策,如何把英台文化资源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整理、归纳和总结,将是无数文化人日后行动的方向和主要内容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1-8-7 21:24 编辑

《祝英台“回娘家”》陈秋强

 

  “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蝴蝶成双对。千年万代不分开,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美丽凄婉的“梁祝”故事,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近日国务院颁文将梁祝传说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祝故事闻名遐迩,誉满全球,但长期来围绕着祝英台的籍贯问题一直纷争不断,一段时间,“把祝英台户口请回娘家来”成了上虞市民的热切期盼。

  今年216日,上虞人民终于如愿以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批文,授予浙江上虞为“中国英台之乡”称号。523日,美丽的上虞玉水河畔丝竹声声,彩蝶翩翩,“中国英台之乡”授牌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当中共上虞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手中接过这块沉甸甸的牌匾时,上虞市民欢声雷动,欣喜异常。

 

 

  世界上太凡一部经典作品的诞生,都离不开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尤其是文化的烛照。上虞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灿烂的古文化,自秦建县以来,名人辈出,造就了光辉灿烂的虞舜文明。

  “美哉名区,秀美孕育,达人志士,史不绝书。”这是清代著名学者徐致靖对上虞的赞美。史载:“舜避丹朱于此……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虞(通‘娱’)乐,故曰上虞。”2200余年来,上虞这片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灵气的土地上,走出了一个个响彻神州的硕贤俊达:远古圣帝虞舜、孟尝、李光、唯物大儒王充、炼丹鼻祖魏伯阳、竹林贤士嵇康、一代名相谢安、山水诗人谢运灵、以身尽孝曹娥女等等,以至贞爱情蜚声中外的祝英台,无疑是其中最浪漫最瑰丽的一朵奇葩。

  东晋六朝年间,祝英台出生于上虞祝家庄。自幼聪慧的英台,受到吴越文化中原始的“女权”意识影响,伪为男装求学杭城,路遇会稽同去求学的梁山伯,与之义结金兰。在三年同窗中两人结下了深厚感情,但梁始终不知祝为女子所扮,后梁得真情后赶往祝家求亲,不想先归的英台已许马氏,梁终于忧郁病故。最后,祝英台婚嫁中途经梁墓,地忽自裂,刚烈的英台跳入梁墓,为爱殉情。

  故事的梗概原本如此,它最早记载于唐代张读的《宣言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守处仁。祝先归,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若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氏已归马氏子矣。山伯后为 令,病死,葬 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之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

  后来,同样的情节在唐中宗梁载言《十道四蕃志》、宋李茂诚《义宗王庙记》、明邵金彪《祝英台小传》等文中都有所记载。《上虞县志》和好多史书中还有这样的记载:“……事闻于朝,丞相谢安奏封其义妇冢。”作为东晋宰相谢安,专门向皇上写了一个奏本,为一个女子祝英台之墓讨了个“义妇冢”封号,这也是件不寻常的事。

 

 

  古往今来,爱情故事可谓车载斗量,恒河沙数,然而要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则爱情故事那样流传1600多年而不衰,实在屈指可数。更为奇特的是围绕这则故事的地域之争,可谓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它成了中国十分奇特的文化现象。

  关于梁祝故事遗存地的历史争论近百年来至少有三次大的风波:早在1930年,广州《民俗》、北京《晨报》、杭州《民国日报》先后向全国征求梁祝资料和涉及各地地方志中的传说、唱本、戏曲等,以考察梁祝传说的历史发展、故事演变以及地域的传布,于是全国掀起了第一轮梁祝纷争。

  越剧《梁祝》1953年春天进中南海,为毛泽东主席和中央领导作专场演出,一下子轰动了全国,接着文化部决定把它拍摄成为我国第一部彩色影片。在剧本的再创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争论不休的难题:祝英台家乡究竟何处?一时众说纷纭,争执四起。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为此专门派人调查,在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后,得出结论:“祝英台是上虞人”,才最后确定影片的第一句唱词为:“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

  200210月,苏浙两地就梁祝邮票的“发源地”战火再起。因为邮票首发的落地戳,意味着对当地是梁祝故事起源地的认可。不得已,国家邮政局一碗水端平,在其中的四省六地同时首发“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以避免各地争得面红耳赤的局面。

  其实关于祝英台的故乡究属何处?大型工具书《中国人名大字典》中有关“祝英台”条目早有明确记载:“晋,家上虞”。近代著名作家张恨水是一位创作态度相当严谨的学者,他作为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者,曾经对“祝英台家乡究属何处”一事作了大量的调查统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其间提到祝英台是会稽上虞人的要占80%。”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周静书也就此进行了大量的考证,指出:“在中国,至今有梁祝文化遗迹的达几十处,而祝英台故乡也有五处之多。本人认为从四个方面可以论证,祝英台故乡就在上虞。”

  200211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大陈勤建教授来上虞考察后说:“传说中人物总要有一个依附点,祝英台的故事依附点就在上虞,一是体现了历史的真实,二是体现了艺术的真实。”

 

 

  祝英台故乡浙江上虞丰惠镇祝家庄村,距县城百官7.3公里。

  祝家庄以祝姓为主,地处半山区,三面环山,南边有一条清澈的玉水河,与开凿于西晋的四十里河贯通,玉水河既是祝家庄的内河,又是连接外界的主要河道。

  上虞祝家庄至今尚有一处保护完整的祝氏祖堂,它是上虞市市级文保单位。祖堂内有“纯嘏堂”横匾一块,系清代上虞状无梁国治所题。还有祖堂碑一块,从斑驳的碑面可见,祝氏一族原籍山西太原,汉代迁居到此定居。祝家庄还有一对“夫妻树”,高约10米左右,胸径30厘米,在离地1米左右的地方树枝连在一起,仿佛是一对手牵手的情人,当地百姓称之为“连理枝”。

  老辈还传下一个说法:在100多年以前村中曾有座规模宏大的宅院,唤作员外府第,建有99间气势恢弘的砖雕走马楼,花园内有荷花、九曲桥,栽有金桂、银桂、方柏等奇花异木。后来太平天国闹浙江时,一把火将它全部焚毁。村民祝国忠说:“10多年,邻近几户村民在挖土造房时,挖掘出大量被烟火燎过的古代砖瓦。”祝家庄村86岁的祝莲花说:“因为英台是祝员外的千金,所以早年的玉水河叫‘千金河’,当年祝英台就是从这条河乘船去杭城读书的,故事从玉水河开始,从此有了‘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楼台会’等情节。”如今在祝家庄流传的“梁祝”,至少有五个版本:《九娘钟情梁山伯》、《梁祝终生不娶嫁》、《千金湖的传说》、《聪明伶俐祝九娘》、《祝英台自许终身》等。

  “梁祝”故事原本有个误区:故事主角为梁山伯。其实真正的主角应当是祝英台。试想在夫权、父权统治而女性完全被排斥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弱女子要奋力与父母、与封建婚姻作抗争,无论从哪方面讲祝英台都要比梁山伯承受更多的磨难,可以说祝英台是吴越文化孕育出来的一个光彩夺目的中国女性文化符号,勇敢的祝英台是历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光辉女性,是中国女性形象的完美代表,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今天“英台之乡”花落上虞,我们应该共同把这一非物质文化传承好,才无愧于先人,对得住后代。

 

 

  上虞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眼下正围绕英台文化主题,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则,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更高档次上对英台文化作广泛有力的传播弘扬工作。当前一个集梁祝文化,融传说、文学、戏曲、表演于一体的“梁祝专题网站”已经建立;为保护挖掘、传承弘扬英台文化的“梁祝文化展室”也已诞生;汇集考古、历史文献的《梁祝文化大观》一书已经正式出版;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40集新编电视连续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前不久,上虞祝家庄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企业家打算投入2.3亿元开发祝家庄风情旅游景区,整个项目控制保护面积达5000庙,建设面积2500亩,将构建历史文化祝家庄、浪漫风情祝家庄、休闲度假祝家庄。项目开发将充分依托英台文化资源,有效利用自然山水资源,建设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交流、诗意居住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景区,真正擦亮“中国英台之乡”这张金名片,使英台文化与经济相融,使英台文化神形兼备,让它更具价值与生命力,以演绎好浪漫的爱情经典,让梁祝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上虞人的梁祝恋歌》徐   俞立青

 

  当“中国英台之乡”花落上虞的消息传来,犹如被唤醒的一池春水,在虞舜大地上泛起层层涟漪,有人欣慰,有人激动,有人思考……

 

英台“回家之路”

 

  2006216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终于把“中国英台之乡”的称号授予上虞,千年英台终于魂归故里,上虞获此命名乃实至而名归。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我市就开始了对梁祝文化的挖掘工作。到了90年代,逐步加大对英台故里的保护、开发力度。1998年,市规划建设局对英台故里祝家庄风景区作出专题保护规划,并通过论证,意味着我们对英台故里的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2002年,市文广局建立国内第一个以梁祝文化为题材,集传说、文学、戏曲、表演于一体的“梁祝专题网站”。随着对梁祝文化的进一步觉醒,市委召开专题会议,对英台文化的保护、挖掘、传承、弘扬作出专项部署,市政府还拨专款50万元,设立250平方米的“梁祝文化展室”;2004年,市政府将祝家庄祝氏祖堂列为第八批市级文保单位,投入专款修缮祝氏祖堂。市文广局还组织力量对祝家庄凤停山等进行考古挖掘,市文联启动了编纂《梁祝文化大观》一书。同年6月,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组织的“中国梁祝申遗磋商会”,邀请了来自四省六地的“梁祝”研究人员与申遗代表交流各地梁祝遗存的保护情况,最后达成了联合申遗的“宁波共识”;2005年,我市启动建设投资2.3亿元,控制面积近5000亩,建设区域面积1300亩的开放式英台故里主题公园,市文广局进行了“梁祝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市政府投资130万元,与中央电视台等联合拍摄40集新编电视连续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510月,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触动了一直以英台故乡人自居的上虞人,祝英台怎么成了河南人?我市对此做出积极反应:梁祝文化与其继续在口头上争论,不如取得“中国英台之乡”命名的成果。市委、市政府和人大、政协领导对中国英台之乡的申报工作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温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畅,副市长陈泉标和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乡贤研究会负责人组成的“上虞市申请中国英台之乡”工作班子。经过精心准备,20051225日,上虞市的申请小组成员赶赴北京,与专家一起探讨。翔实的材料、诚恳的谈论,得到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们的一致认可。2006125日,丰惠镇蔡岙村迎来了考察英台故里的北京专家,他们实地踏看梁祝文化在上虞的流传和遗存,深切感受到了梁祝文化在当地流传的广度和深度,并不住地惊叹。216日,“中国英台之乡”的命名终于花落上虞。

 

命名只是第一步

 

  当“中国英台之乡”最终花落上虞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市乡贤研究会和英台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秋强的心久久不能平静。20多年的执着追求和探寻,已经让他和“梁祝”结下了解不开的情结,现在这场绵长的“梁祝”恋歌终于有了一个开朗的局面,然而在欣慰、激动之余,保护、开发和弘扬好这一文化品牌就成了他现在最急迫的心愿。他说,命名是第一步,大量的工作在后面。首先利用命名授牌契机,通过向全国征集英台文化研究的论文等形式,做利用“外脑”挖掘、挖透“英台文化”的文章,进一步提高上虞的知名度,使研究逐步深化,借势加快推动这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把《梁祝》演得更活更好”

 

  曾经是梁山伯的扮演者,市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长郑亚萍在接受采访时,已经显得比较平静。她说,从报纸看到上虞被命名为“中国英台之乡”的消息时,一时间还反应不过来,突然间就觉得戏曲中的梁祝离自己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同时更为自己能有幸成为梁祝的扮演者之一感到高兴和骄傲。当她把这个消息在第一时间告诉剧团其他成员时,一种思考已经在她的脑海中形成:作为英台的家乡人,是不是需要在戏剧中赋予梁祝人物更为丰富的形式和内涵要素。“在今后的演出中会与梁祝中的人物更为贴近,同时也为舞台提供一个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做了最重要的注解。它在不断地提醒我们有责任把《梁祝》这出戏演得更活更好。”郑亚萍深有感触地说。

 

英台后人的心愿

 

  王永祥,一位土生土长的丰惠蔡岙村人,作为英台之乡最为“正宗”的后人,他一直说自己与梁祝结下了一段不可割舍的情缘,几年后他竟然把自己的餐饮生意与英台扯上了关系,如今蔡岙村的员外山庄就是他一手创建起来的。“以前不管有多忙,总要抽空回来看看,哪怕是在玉水河边走走,也会让自己感到一阵舒心。”王永祥笑着说,“有‘中国英台之乡’这块牌子比花50万块钱还值!身为祝家庄的后人,理应做好文化的保护工作,否则对不起老祖宗。”

  玉水河边,王永祥还聊起了今后发展的打算,他指着远处说:“有很多事情要做起来,那里以后得造个凉亭,挂上灯笼,岸边的柏树要换成樟树,这边的垃圾箱要拆掉,实在不雅观……”这一番话表达了王永祥作为英台后人的一番苦心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1-8-7 21:24 编辑

《想起乡贤祝英台》金

 

  上虞闺女祝英台终于“回归故里”,最近上虞被命名为“中国英台之乡”,博得了一张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虞山舜水幸甚,当代上虞人幸甚,化蝶翩翩飞的祝英台更是幸甚。越剧开篇第一句唱词:“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终于得到社会公认。

  上虞人文底蕴丰厚,不论是实有其人的历史名人,诸如王充、曹娥、谢安、谢灵运和以家谱为证,后人遍布虞山舜水的王羲之,还是传说中的祝英台、魏伯阳,都为上虞这块火热的土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囿于固有的“重农桑、不乐商贾”的传统思维,上虞对做好这些名人的文章,显得有些滞后,也显得有点儿太忠厚老实。前几年,苏州也想对唐伯虎进行地方立法,要给唐伯虎这个花花公子正名,说其“点秋香”纯属“捏造”,贬低了唐伯虎的清名,其实也是违背了唐伯虎自诩的“江南风流才子第一人”的初衷;一个学者还为其乡贤宋叶公子高正名,说刘向的“叶公好龙”也是玷污了叶公的清白,理由却是“世上本没有龙”,而且叶公子高在历史上是一个较有声誉的政治家、军事家,指责刘向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挺身而出,为其伸冤。而乡贤祝英台,那是一个封建社会叛逆的女性,在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是一个有口皆碑的人物,时不时地被传唱、被讴歌,不论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戏剧片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那个曲调优美传遍大江南北甚至全球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杭州、宁波、上虞、宜兴四地同时发放的特种邮票,还是最近一段时间传唱不休的经典歌曲《九妹》、《两只蝴蝶》,都是脱胎于祝英台这个才貌双全的上虞姑娘,也便造就了傅全香、何占豪、王鹤祥、庞龙等一大批人。外人只恐祝英台与自己无缘,而作为真正祝英台乡亲的上虞人却为什么还“守着金山不开发”,说来实在让人汗颜惭愧,实在是对不起祖宗,对不起那个勇敢的祝英台。而邻近的诸暨做足做透西施的文章,旅游、文艺一股脑儿一起上,那种“促足一佰”的劲儿确实令人感动,更值得仿效。而现在“中国英台之乡”正式命名,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还等什么呢?!

  日前与朋友聊起这个话题,朋友说,有人传言,祝英台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是一个作古已久的前辈,按照“立足当前”的思维,应当抓好我们正在做的事,不必纠缠于历史的恩恩怨怨。此话诚然不错,但失之偏颇,抓住当前当然十分重要,而抓住历史抓住过去抓住祝英台也未尚不是为了当前。抓住命名“中国英台之乡”这张金名片,乘势而上,在商标的抢注上打上“英台”、“祝英台”、“英台之乡”、“九妹”等名目,在旅游上开发“祝家庄”、“玉水河”等风情项目,难道不是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旅游事业的兴旺?借口抓住当前而腹诽这件命名事,那是一种不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偏见!有识之士抢先注册了四个有关祝英台的网站,那确实是一个明智之举。应该学学这些乡贤,千方百计来个捷足先登,这才是棋高一筹。

  不论是信史还是野史,都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遗产,值得好好珍惜并加以发扬光大。据说,原来并不是申报“中国英台之乡”的,而是“中国英台故里”,但由于缺乏看得到、摸得着的历史遗存,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霜侵蚀,“祝家庄”衍变成几间倾危的院落,玉水河也只是一条小溪样的农村小河,“祝英台”也便只是活在民间口舌交流的空间,因此也只能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畅行于世,好在当地的丰惠镇政府在申报时痛下决心,把建在玉水河边的养鸭场花本钱搬迁异地,还玉水河一个流水清清。在经历了一个破坏的长久时代,作为当今的英台同乡,有责任既要保存仅有的几个历史遗存,更要想方设法建筑起“祝英台”的生活家园,不论是十里长亭、“结拜草桥”、观音阁、照得出梁祝倩影的清水井,还是那两只代表高雅的大白鹅、两只翩翩展翅的彩蝶,都必须择地兴建布置,打上浓浓的“祝英台”的印记,甚至穿上仿古的服装妆扮那个梁山伯、马文才、四九、银心、祝员外,演绎那个经久传唱不衰的故事。

  我们失去的已经太多,仅有的几个先人的遗产还有权力放弃不管吗?绍兴市把“祭祀大禹”搞得那样轰轰烈烈,成为绍兴市一张经典的名片。而现在“中国英台之乡”花落上虞,大好的机遇已经降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当“近视眼”,对此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否则,当我们作古的时候,又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值得骄傲的资产?!

 

 

《打造“上虞第一庄”——祝家庄》范文忠

 

  玉水河畔,一群英台故里的农民们,不经意间打造出上虞市最大的劳保用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在“祝家庄村”复名后,村民们踌躇满志,开始书写新的历史。

  当笔者来到群山环抱的上虞市丰惠镇祝家庄村时,听到一串发生在村庄里的新鲜事:“正元袜业”接到了来自韩国的大宗订单;“池袋针织”老总应俄罗斯客商邀请前往考察;“益达袜业”忙着收购镇上的另一家企业,准备在日本设立“窗口”……

  一个个数字为这个上虞最大的劳保用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作了注解:全村160余家企业,去年销售额达12亿元,产品远销日本、俄罗斯、美国、韩国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

  家家机声隆,户户织袜忙。这是祝家庄村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随便推开哪家农户的房门,就能见到村民在自动袜机旁忙碌的身影。村干部说,全村进厂务工人员达5000多人,其中大多数来自外地。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祝家庄村,村务工作小组组长王苗生说起“益达袜业”董事长龚苗娟,竖起大拇指:今年“益达袜业”销售将突破1.5亿元。这样的业绩在上虞女企业家中首屈一指。

  值得一提的是,祝家庄村的“英台嫡系”祝信标,也在上海滩闯出了一番新天地。他创办的丰惠建设集团公司已成为国家一级资质企业,年产值达到10亿元。

  该村党总支书记龚志庆自豪地说,今后,祝家庄村将一方面继续做大块状经济,使村民的口袋鼓起来;另一方面将投入巨资建设玉水河、英台人家等,利用“中国英台之乡”的美誉,把旅游三产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上虞第一庄”。

 

 

《让浪漫的梁祝化“蝶”,飞向全国,飞向世界》李金海

 

  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我总喜爱到田野山间摄影,用镜头捕捉鲜花丛中的彩蝶。眼前一对对漂亮的蝴蝶不停地在花丛间前后追逐,上下相随,时而两嘴相接,时而两尾相粘,缠缠绵绵,形影不离,欢快自在,翩跹飞舞,绚丽多姿。不由得让我想起发生在上虞梁祝故事中的“化蝶”情景,这对美丽快乐的彩蝶不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身吗!于是乎,“咔嚓”、“咔嚓”,随着相机快门不停的地按下,彩蝶飞舞最优美最生动的瞬间被凝固定格成一幅幅精彩的画面。

  上虞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祝英台是上虞女儿,这早已有大量证据可以证实,“中国英台之乡”的冠名花落上虞也就顺理成章。我们为上虞拥有“中国英台之乡”的美誉而欣喜,因为这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梁祝故事源于现实生活本身,是人们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沉重桎梏的强烈社会心理反映。因此,一经产生,就在民间引起共鸣,广为流传,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宋代以前封建时代婚姻上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迫使无数男女青年就范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无法冲破旧势力的枷锁,要么是没有爱情的凑合,苦度一生,要么是殉情,以死抗争。祝英台选择了后者,她在梁山伯墓前恸哭墓裂,钻进去以死殉情,实现“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的誓言。较早的梁祝故事并没有“化蝶”的情节,其结局只是以死殉情的悲剧。

  梁祝“化蝶”的情节,最早见于宋代文人诗词和志书中。宋人薛季宣在《游祝陵善权洞诗》中云:“蝶舞凝山魄,花开想玉颜。”南宋咸淳年间《毗陵志》记载:“昔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事类于诞。”宋祝英台词名《识小录》谓《金楼子》载梁祝故事,云:“吴中呼黄色花蝴蝶为梁山伯,黑色花蝴蝶为祝英台,谓死后焚衣所化。”到了明清两代,梁祝故事最后结局“化蝶”已广泛纳入民间文学流传。明人谷兰宗《祝英台近词》:“只今音杳青驾,穴空丹凤;但蝴蝶满园飞去。”明杨守祉的《碧鲜坛诗》云:“双双蝴蝶飞,两两花枝横。”清初浙江忠和堂刻本长篇叙事民歌《梁山伯歌》,说的是梁山伯墓开口,英台闯入,“条条罗裙扯碎了,双双蝴蝶上天台”。清乾隆年间江苏民间艺人抄本弹词《新编蝴蝶传》的“化蝶”结尾写道:祝英台轿过梁山伯坟,“豁然一声坟塘裂,鬼哭神嚎好怕人,只见英台新娘子,将身投入裂坟中……地裂全然无痕迹,只见花蝶满丘坟。白衣黑点梁山伯,白点黄衣九姐身。却是二人魂变化,飞来飞去共相亲”。

  梁祝“化蝶”,美丽而浪漫。尽管人不会变蝴蝶,但人们可以梦想,可以幻想,在遐想里,美丽的蝴蝶自由悠闲地翻飞轻舞,在蓝天白云下,原野山坡上,花丛绿树间,一对对蝴蝶演绎着永恒、美妙的爱情经典。“化蝶”,是人们在精神上对封建礼教的摒弃,对爱情自由的追求和完美结合的向往,给人以优美的感动。因此,“化蝶”,成为电影、戏剧、小说等梁祝故事中的情节高潮,最能激动人心,以至于后来完整的梁祝故事,都离不开“化蝶”,即使改编成电影、戏剧也改不掉“化蝶”。19545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在瑞士为出席日内瓦会议的外国记者放映彩色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开映后,观众一下子被吸引了。放映到楼台会一段时,一位法国女记者用手帕擦了眼泪。祝英台纵身跃入梁山伯的坟墓时,一位日本记者感动得哭了。而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蝴蝶翩翩起舞时,全场爆发了掌声和赞叹声。由此可见,梁祝传说,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故事,而是隐含着深层次的优美的文化意蕴。作为“中国英台之乡”的上虞人,要以这一命名为契机,充分珍惜、保护和发掘、研究梁祝文化,大力传播和弘扬梁祝文化,让梁祝文化这朵奇葩绽放得更加光彩夺目,让美丽而浪漫的梁祝“化蝶”飞遍全国,飞往世界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1-8-7 21:23 编辑

祝家庄遗址、遗存简介:
  英台故里祝家庄,辖属上虞旧县城丰惠镇,距现市区百官约7公里许,以祝姓世居,地处半山区,南、西、北三面环山,最高的梁岙山海拔420米,其余的凤停山、青龙山、缸窑头山、凤翅膀山、夏大山等相对较低。凤停山南麓有一条皂(湖)梁(岙)公路自东向西在庄北逶迤而过,庄东1500米左右,有百(官)丰(惠)公路,此路叉西即为皂梁公路。庄的南北两缘,分别被两条清澈的小溪缠绵夹持,南溪前50米即为“玉水河”,河呈南北长条形,前面不远与开凿于西晋的四十里河贯通,玉水河既是庄的内河,同时又是连接外界的主要交通河道。庄之北溪有一眼千年不枯的古井,当地人称“井空洞”。此地平均气温16.5度,年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无霜期约240天,传统种植水稻、麦类、油菜,同时兼有林业生产。
  上虞祝家庄至今有一处保留完整的祝氏祖堂,它是英台故里在现实中的一个依附点,是贯穿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是上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祝氏祖堂建于道光六年(1826)。祝氏一族原籍山西太原,汉代南迁到此定居,其祖先原在虞城教授为业,生三子,移居上虞各地,此支系其次子贵宗公。这些史实至今尚刻在祖堂碑上。
  祖堂内有“纯嘏堂”横匾一块,系上虞著名乡贤、清代文科状元梁国治所题。
  祝家庄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宅院,面积约500平方米,还有一座700平方米的花园遗址,当地百姓俗称“花地”,原有假山、池塘、石榴、云柏等景物。
  祝家庄还有一块祠堂碑,从斑驳的碑面上可以看出,祝氏祠堂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
  祝家庄还有一对“夫妻树”,树高10米左右,胸径约30厘米,在离地1米左右的地方,树枝连在一起,仿佛是一对手牵手的情人,当地百姓称之为“连理树”。其实此树名叫“枫香树”,一到秋天,红叶似火,是祝家庄一个引人入胜的景点。
  祝家庄附近的洪山湖,2004年发现了距今1700多年的历史古墓。该墓系东晋时代的墓葬,古墓长5米、高2米多、宽1.8米,整个古墓宽敞,内部结构十分讲究。砖块上的花纹精致,做工考究。史料记载,东晋时期的百姓生活普遍贫困萧条,一般墓葬不呈显贵。据文物部门鉴定,从发掘的古墓看,这样精致的古墓极有可能是一处贵族子弟的墓葬。当地百姓说,这墓很可能是祝英台上代的墓葬。


英台文化保护、发展实录:
  1、1956年,上虞文光越剧团首排《梁山伯与祝英台》,由张芳娟、钱月芳主演。精湛的演出轰动虞城。
  2、1985年,市文化馆对祝家庄府第进行考查。丰惠镇的祝家村村中原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宅院,有假山、池塘、石榴、云柏等景物,前有玉水河环绕。该村今尚存祝氏祠堂、祖堂一座,留有当年建祠堂、祖堂时立下的两块石碑。据碑文记载考证,当年九娘英台的府第就在此地。
  3、1986年,上虞市文联、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浙江省梁祝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的30余位梁祝研究专家汇聚上虞,交流学术论文20余篇。我市陈秋强、阮其龙也在会上发表了论文。
  4、1994年,经著名导演谢晋提议,用20世纪90年代的眼光,拍摄故事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上虞市人民政府通过媒体向海内外剧作家征稿,共征集到剧本51本。
  5、1995年,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二级作家、市文联副主席顾志坤的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该书线装豪华本重版。
  6、1996年,上虞越剧团重排《梁山伯与祝英台》,受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受到尉健行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演出百余场而不衰,并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万里行展演优胜奖。1998年受文化部委派,剧团出访芬兰,参加赫尔辛基亚洲艺术节,载誉而归。
  7、1998年,上虞市规划建设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英台故里祝家庄风景区进行规划,并通过论证。
  8、1998年,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虞春晖中学学生何文杰创作的12集电视文学剧本《梁祝恋》,由大连出版社出版发行。
  9、2001年1月8日,“上虞市英台文化研究会”成立。
  10、2002年,上虞市旅游局、上虞市文联、上虞市英台文化研究会联合召开“英台文化与旅游经济开发研讨会”,围绕“梁祝与旅游业”、“英台传说与祝家庄开发”等专题进行研讨。
  11、2002年,为落实国家邮政部“梁祝邮票”发行,上虞市人民政府召开联席会议,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为迎接2003年10月“梁祝邮票”在上虞举行首发式作准备。
  12、2002年,上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召开沪、杭、甬、绍梁祝文化学术研讨会。著名导演谢晋、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等40余位梁祝研究专家出席研讨会。
  13、2002年,上虞市广播电视局注册建立“梁祝文化网站http://www.liangzhu.org”,设有梁祝传说、梁祝史考、梁祝戏剧、梁祝小说、梁祝故事、梁祝研究、梁祝音乐、梁祝艺评、梁祝演出等栏目。
  14、2003年10月18日,“上虞梁祝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梁祝邮票首发式隆重举行,下午举行了“梁祝文化研讨会”,晚上在文化广场举办了“梁祝之夜”大型文娱晚会。
  15、2004年6月12日,上虞市英台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秋强与祝家庄实业发展公司副总陈宋江出席了来自江苏、山东、河南、浙江等四省六地“梁祝”遗存地代表联席会议,达成了“联合申遗”的“宁波共识”。
  16、2005年10月1日,上虞英台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秋强赴宁波出席“海峡两岸梁祝口传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的代表来自江苏、山东、河南、浙江、安徽五省七地“梁祝”遗存地及意大利、台湾等地。
  17、2005年9月,市政府投资130万元,参与新编30集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拍摄制作工程。


名人心目中的祝英台
(辑录)
  笔者收罗的梁祝事故,其间提到会稽上虞的,要占百分之八十。
——张恨水   
(著名言情小说家)  

  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溪滨,有一个祝英台,秀丽聪明。
——徐 进   
(彩色越剧电影《梁山伯与  
祝英台》、《红楼梦》剧作家)

  上虞是民间传说中的英台故里。
——袁雪芬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  

  我演了几十年的祝英台,人们戏称我是祝英台,我的“娘家”就在上虞玉水河边。
——傅全香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吸取了越剧的优美旋律与情节才成了国际名典,祝英台理所当然是浙江上虞人。
——何占豪   
(著名作曲家)  

  传说中的人物总要有一个依附点,祝英台的故事依附点在上虞,一是体现了历史的真实,二是体现艺术的真实。
——陈勤建   
(华东师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上虞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讲,祝英台是我们的。
——陈桥驿   
(浙江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市委外宣办
  “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拥有2200余年置县历史的浙江上虞市,山川毓秀,文脉悠远,名士荟萃,人杰地灵。舜会百官,王充论衡,伯阳炼丹,嵇康抚琴,东山雅聚,曹娥寻父,学诚立志,春晖聚贤……一个个让人目不暇接的名字,一幕幕浪漫而瑰丽的故事,上虞的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乘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势的上虞人,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坚忍不拔,改革创新,使古老的上虞彰显出青春的活力,凸现了巨大的发展潜能。上虞先后成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浙江省经济强市、省首批科技强县、省文明城市、省园林城市和省教育强市,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9.5亿元,财政总收入20.2亿元。
  风起云涌长三角,风生水起上虞城。今日之上虞,将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杭州湾绍嘉跨江大桥立项飞架,曹娥江口门大闸奋战正酣,杭甬大运河上虞段新姿初现,上虞港新港循势而造,世纪丘围涂促淤而动……一个个重大经济促进工程的风云际会,预示着新一轮红日将在杭州湾南岸喷薄而出!
  盛世迎盛典。值此上虞被命名为“中国英台之乡”之际,上虞市78万虞舜子民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四海宾朋上来上虞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1-8-7 21:23 编辑 梁祝翩翩到眼前

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商场或餐厅里,人家一定会经常听到作为背景音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如泣如诉,婉转动人。这也没有什么奇怪,在当下的商业社会中,一切有关梁祝的音乐、电影或戏剧,甲已被迫或主动成为文化消费。人家在消费梁祝故事的同时,也会有片刻时光被梁祝的爱情故事所打动。然而消费结束,立即便将之抛掷脑后。在这个祝英台铁定会嫁给马文才的时代里,同窗共读、十八相送等桥段,或许还能挑起人们心底最后的那丝浪漫情怀:但非要说什么欠志不渝的爱情,竟是对现实的入骨讽刺了。

  然而,寻找一种合适的方式来表彰梁祝的爱情,以期契合当下的现实,却始终是一些严肃的学者在积极思考的事情。宁波学者周静书、施孝峰两位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宁波地方文化的研究,他们对发源于宁波的梁祝故事尤其倾心,曾在中华书局编纂《梁祝文化大观》等著作,近又有《梁祝文化论》(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一书而世,对家喻户晓的梁祝故事从诸多角度进行了分析,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于梁祝故事的了解。

  所谓“文化",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本书所讨论的梁祝“文化”,除有关梁祝故事的文本记载之外,还包含一切与梁祝故事有关的实体文物和各类表演艺术。文本记载包括各类民间资料、说唱文本、戏曲剧本、小说创作、现代影视剧本、学术研究资料及大量根据各地口头传说所整理的资料等,实体文物指各地的梁祝读书处、梁山泊墓、梁山泊庙、祝英台庙、碑刻、古村落、园林等,表演艺术除越剧、川剧、秦腔、豫居4等各地戏曲艺术外,还有说唱、影视、音乐、舞蹈甚至动画片等。可见,本书要讨论的是一切与梁祝故事有关的、包括文学、艺术、历史、考古等各个学科在内的整体“文化”观。不过,如此包罗万象的内容,如何在本书中得到系统表述和研究的呢?作者煞费苦心,从六个角度入手,提纲挈领地对梁祝文化加以总结。

  首先,本书讨论了梁祝文化的渊源,如唐宋时期如何记载梁祝故事,元明清三代的史料情况又如何流衍。其二讨论梁祝故事在全国各地的传播,并以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广西等五个地区为代表,加以重点介绍。其三讨论了梁祝文化的丰富性,分析了梁祝故事在戏剧、曲艺、诗词、小说、电影、音乐、舞蹈乃至电视民间艺术等不同艺术门类中的呈现。其四从理论上总结梁祝文化的发展,提出“建构梁祝文化学”的思路。其五,对梁祝文化在朝鲜半岛、印尼、越南、日本等东亚的传播加以总结。最后,本书针对梁祝文化目前的困境,提出一整套方案,希望加以抢救保护和传承。

   全书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不但论述有力,而且能启迪思考。作者在表明撰写目的时曾说:“梁祝文化发展到今天,不管是发源地还是传播地,梁祝已不是单单属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第348页)确实,梁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从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加以概括总结并不断发扬光人。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除了国籍之外,还因为拥有一些共同的文化传统,并尊重它、信服它。不过在眼下汹涌的全球化浪潮中,这种尊重和信服正在不断地被削弱。而包括对梁祝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整理和研究,正是要在相当程度上唤醒大家对文化传统的记忆和重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清月近人 于 2011-8-7 21:38 编辑

   

    相信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梁祝美丽的爱情故事,那对翩翩起舞的彩蝶是两情相悦两厢倾慕两性向往生死相随之最完美体现。同时我也相信每个喜欢音乐的人,无一不被其优美动听感人心魄的旋律所打动。梁祝是中国管弦乐作品中极富代表性且为数不多能在国际上有影响并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品之一。众所周知,梁祝的灵魂来自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且在作品中极好的借鉴、运用并吸收、展现、升华,使其深入人心、亲切感人,并使其最经典的表现了中国的民乐文化,展现出一幅极富中国文化特色的凄美画卷!

《梁祝》小提琴演绎的版本很多,著名的有:俞丽拿、盛中国、薜伟、孔朝晖、吕思清、窦君怡、日本的西崎崇子等,不同版本的演绎或许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在所有的《梁祝》录音里面,余丽拿的录音始终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她的演奏委婉抒情。

经典不朽——俞丽拿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俞丽拿,这位《梁祝》的首演者,也是这部作品公认的权威演奏家,在数十个春秋中将这部不朽的作品演绎了无数次。

亲情演绎至情。那么,对《梁祝》,母子的第一次沟通缘起何时?往事久远。透过尘封记忆看到那一幕情形:曾经,很小的李坚翻看家中橱柜,不经意间发现几张旧旧的唱片。俞丽拿取出一张,放在旧唱机上,母子俩贴着唱机倾听———“文革”,《梁祝》已是“毒草”,岂敢放大音量呢?儿子由新鲜到惊喜,他听到母亲低低的声音:“这是我拉的……”一直,没有人告诉他母亲正是第一位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人,没有。母亲证实着,骄傲开始潜藏李坚心中。长大、远去美国,钢琴弹奏出悠远之声,李坚的生命竟也与音乐相伴。小提琴、钢琴,母子融通的亲情终于展示《梁祝》,展示爱的至情。

 

 

 

一千年来,梁祝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历久弥新,曾被誉为是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959年,著名音乐家何占豪、陈钢先生根据梁祝的故事创作了音乐作品《梁祝》,曾轰动全国。如今《梁祝》音乐已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经典,走上了世界经典音乐的殿堂。
  我曾无数次痴迷沉醉于《梁祝》的音乐中,尤钟情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记不清多少次被荧屏中俞丽拿琴弦下的《梁祝》所倾倒,记不清多少次曾被MP3《梁祝》音乐所痴迷。更多的时候,喜欢独自一人打开电脑,用右手食指轻轻拨动鼠标,随着“千千静听”的波纹上下跳动,倚在舒适的转椅上,闭目倾听,一曲《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飘然萦绕于耳际。协奏曲采用交响乐与民间戏曲音乐融合的表现手法,细腻地鸣奏出相爱、抗婚、化蝶的历程和意境。
  曲子的第一部分,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华彩乐章。接着,双簧管柔和抒情,让人仿佛置身于碧草青青、百花盛开、彩蝶飞舞的大花园中。随后,独奏小提琴如诗般奏出主人公爱情主题。大小提琴的潇洒音调形成的应答,整个乐队的齐奏,充分展示了梁祝的纯洁友谊与爱慕之情。静听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我的眼前仿佛出现梁祝同窗三载、吟诗作画、追逐嬉戏的美好场景。后来时断时续的音调,则又演绎出十八相送、长亭惜别、难舍难分的动人画面。真的是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山伯永恋祝英台。”
  曲子的第二部分,音乐突然转为低沉阴暗、凄苦哀怨。阴森可怕的大锣、惊惶不安的小提琴,又把我们推到了乌云密布的荒凉世界中。低沉的音调、冷峻的节奏,烘托出悲痛欲绝与惊惶不安的氛围。乐曲后来强烈的快板合奏,衬托出小提琴反击抗争的音调,展现出祝英台为争取自由婚姻强烈的抗婚场面。接着大小提琴的交互对答、时分时合,又营造出了一种缠绵俳侧、如泣如诉的哀婉情景,这个时候,祝英台悲痛欲绝的心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最后的锣鼓齐鸣,则暗喻了祝英台“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的悲痛结局,使乐曲进入了高潮。
  曲子的第三部分,长笛再次响起华彩音符,带领人们舒缓的走入仙境。独奏小提琴重新奏出了那令人难忘的爱情主旋律。接着,钢琴在高音区轻柔地弹奏出起伏的音律,宛如两只彩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让人充满了无限的遐思。至此,整首音乐已经步入了尾声。
  《梁祝》,是一首荡气回肠的交响乐,也是一首千古绝唱的爱情诗。她有小桥流水般的轻柔舒缓,也有珠峰壶口般的非常气势,她有乌云压顶般的悲愤忧郁,也有风雨过后的彩虹。静静的聆听小提琴《梁祝》曲,滚滚红尘、是非恩怨、苦辣酸甜、一切的一切,都如浮云、都似流水,一去不复返......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梁祝传说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它蕴涵着深刻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哲学等种种“文化基因”。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影响,梁祝传说传承的环境正在消失,传承者后继乏人。因此,将梁祝传说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由梁祝文化所想到的

    梁祝与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但这四个故事,是否是民间的创造,其中的人物是否是民间的人物,值得商榷和研究。譬如孟姜女的故事,孟姜女的原型是杞梁妻的故事,杞梁妻的故事并非出自民间,最早的记载,出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到汉魏之际,采用杞梁妻故事入诗者,唯有曹植一人和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中有。曹植《精微篇》的“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崩”和《黄初六年令》中的“杞妻哭梁,山为之倾”,为其中的重要文献。后者曹植写于黄初六年,以杞梁妻哭梁,山为之倾倒,来说明“精神可以动天地金石”。不论十九首还是曹植,都还不能属于所谓民间的范畴,而是属于贵族文化,诗人文化的范畴之中,这是无可争议的。也有学者争辩,说孟姜女和杞梁妻并非同一个故事来源,但专门研究孟姜女的学者们一旦离开杞梁妻的原型,就立刻失去了史料的凭依,孟姜女的故事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牵牛织女星的演变,也同样如此。牵牛织女原本是天上的两颗星座,一直到所谓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和曹丕曹植的诗文作品,才将其转化为男女相爱不能相见的故事,由于十九首这些诗作找不到作者,因此,后来才将这个故事附会为民间的传说。我认为所谓十九首,主要是曹植和甄氏所作。甄氏和曹植,这对在人间不能实现爱情自由的恋人,才是真正牛郎织女故事真正的创造者。
    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看《梁祝文化论》(周静书、施孝锋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非常可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民间传说研究的视阈之内,停留在所谓田野调查,而是将梁祝作为一种历史的真实存在来进行学术性的研究,包括对有关梁祝问题研究史的梳理,对于梁祝产生十大地域的学理辨析,采用大量的文献资料考证,从而得出了令人颇为信服的初步结论。根据该作所提供的诸多资料来看,梁祝故事最早的记载,应该见于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和《会稽异闻》。明代学者徐树丕在《识小录》中讲述过梁祝故事,然后评说:“梁祝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金楼子》一书在明代散佚后今无完本,《会稽异闻》也不见传书。
    最早能见到的梁祝故事记载,见于中唐张读的《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其告父母为聘,而祝氏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理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参见该书20页)在这里,梁祝传说中的“同装、同窗、同葬”的主要故事情节已经具备。鄮城在今宁波。宁波,公元前222年,秦定楚江南地,置鄞、鄮、句章3县,属会稽郡。
    根据北宋大观元年明州(今宁波)知府李茂诚《义忠王庙记》(又称《梁山伯庙记》)所载,梁山伯于东晋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生于会稽,还记载了祝英台殉情时间为梁山伯死后两年之暮春,以及梁祝读书之地为“钱塘”(今杭州),墓葬之地为鄮西九龙墟等。这些史料,无疑让人信服梁祝之事,确实史有其人,文献甚多,只不过在民间流传过程中,加以传奇化、小说化,譬如其中“地裂而埋”,“化蝶而飞”等。
    梁祝同在钱塘同窗读书,六朝时期并未进入到科举时代,根据王瑶先生的相关论证,这个时代的教育和文化由贵族世家所垄断,梁山伯被举荐为鄮令:“后简文帝举贤,郡以神(梁山伯)应诏,诏为鄮令。”自魏文帝九品中正制以来,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可知,梁山伯和祝英台都不是所谓民间人物,梁祝文化,应属于传统的世家贵族范畴之中的文化现象。
    一向所说四大民间传说之首的梁祝故事,实际上却是东晋时代的士族文化产物,这是我在开始阅读斯作时候所始料未及的,但它,确实是我阅读之后的深切而真实的体会,同时,它也应是令我们深思而回味无穷的一个命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1-8-7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是要下线了,看到这个帖子,因为有关梁祝,加上月儿发帖,不看是种遗憾。
喜欢梁祝很小的时候,起源很简单,因为喜欢蝴蝶。
小的时候,看不懂故事哀婉的情感发展,震撼着一直保留记忆的是最后的化蝶飞舞的场面。
后来,开始喜欢相关的梁祝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缺失般的获取心理,而是真的关注梁祝文化的影响和中国拥有此文化的窃喜。
感谢分享月儿的精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1-8-8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初遇《梁祝》,是陈钢与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那时候我还小,很小。

古老而动人的民间传说,被谱写成一曲永恒的旋律,感动世界数十年,最终成为一种中国的“文化符号”。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这部《梁祝》也见证了中国人精神记忆的成长。

直到现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梁祝》,我就会沉浸其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6 17: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