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回复: 10

[律绝] 中山陵.七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5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韵

第一陵墓民国造,天下为公大道言。
八万平方文物保,百年建筑景区传。
人头攒动参观热,松树排植浩气颜。
刚毅挺拔冠塔状,相陪总理供人瞻。

(近代第一陵)

Image_1715764708950.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彩凤 黑猫 月亮MM 小蟹 滑板小白 可爱辛巴
发表于 2024-5-15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南京就是因为小胖在上海孙中山纪念馆参观后,知道孙中山先生葬在南京,想去看看中山陵。可惜因为腿痛在家养半年,没太好利索,怕登山累着就没去。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片阳光耀九州。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渤海湾的风 发表于 2024-5-15 20:23
去南京就是因为小胖在上海孙中山纪念馆参观后,知道孙中山先生葬在南京,想去看看中山陵。可惜因为腿痛在家 ...

中山陵最长的那段阶梯,我们也没登。4月17日那天,我就看了一些网络资料,昨天又看了网络文字详细资料,震惊,建设工程不小。
回复 使用道具


彩凤 黑猫 月亮MM 小蟹 滑板小白 可爱辛巴
发表于 2024-5-16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笑雨 发表于 2024-5-16 03:10
中山陵最长的那段阶梯,我们也没登。4月17日那天,我就看了一些网络资料,昨天又看了网络文字详细资料, ...

景区太大了。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片阳光耀九州。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笑雨 于 2024-5-16 07:57 编辑



原先我是认为中山陵像我市的烈士山那样,就是规格稍大点。现在知道了,规模,那是天地之差!

获得 小财神卡 一张

卡片说明:笑雨发贴高质量,回贴认真,年终被奖励2 颗钻石。

卡片效果:获得 2 颗 钻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东 城 十 里 外
发表于 2024-5-16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小呀,中山陵哪大了,不就巴答巴答走上阶梯后,就那么一点儿地了。你们都是体能方面不太适应了点儿,反正我跑上去真觉得很小。

获得 小财神卡 一张

卡片说明:结交流浪诗人,诗人嫌东城十里太穷,送了1 颗钻石。

卡片效果:获得 1 颗 钻石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城十里 发表于 2024-5-16 13:45
很小呀,中山陵哪大了,不就巴答巴答走上阶梯后,就那么一点儿地了。你们都是体能方面不太适应了点儿,反正 ...

不是小大,是造价一定高。
阳光灿烂时,对于旅游几天了的人,还是望而生畏的
我们家先去的明孝陵,已经很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城十里 发表于 2024-5-16 13:45
很小呀,中山陵哪大了,不就巴答巴答走上阶梯后,就那么一点儿地了。你们都是体能方面不太适应了点儿,反正 ...

https://m.toutiao.com/article/69 ... ream_biz=toutiao_pc

中山陵的最全介绍

小步走天下
3年前
关注



【简介】

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的南麓,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作为南京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已成为南京的名片和标志,是金陵四十景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景点,也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之一。



中山陵原名总理陵园,由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广场、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



【半月形广场、孝经鼎】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陵前广场,陵前广场位于中山陵的正南端,为陵墓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势。广场呈半月形,是“钟”的下缘。广场南面的八角形石台上的孝经鼎,高4.3米,重万斤。壁上铸“智仁勇”,内藏六角形铜牌,上刻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之母黄太夫人手书的《孝经》全文。孝经鼎于1932年由金陵兵工厂制造,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与国立中山大学师生捐赠。



【博爱坊】

由广场拾级而上,迎面的便是“博爱牌坊”,位于墓道前列正中。这是一座四柱三檐的冲天式牌坊,建于1930年,高12米、宽17.3米,用福建花岗岩仿古代木结构牌楼形式建成,由四根大石柱和六个长横额相连组成。横额上覆蓝色琉璃瓦,柱脚前后夹抱鼓石。柱底为长方形石座。牌坊上雕刻莲瓣云和古代建筑彩绘等图案。因为其正中的横额上有一块石匾,上面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镏金阴文,所以被称为“博爱坊”。“博爱”一语出自唐韩愈《原道》中的“博爱之谓仁”。据说孙先生生前最爱题这两个字送人,这两个字也成为他一生极好地概括和写照。



【墓道】

穿过牌坊,是一条长480米、宽近40米的墓道。墓道分为左、中、右三道。中间墓道宽12米,水泥路面;两侧为9米宽的草坪,其间种植了雪松、桧柏等常青树木。左右两边的墓道各宽4.6米,在它们的东西各有草坪,其间不但种植了银杏等树木,还设有供谒陵者休息的水泥长椅。从墓道的设计,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中山陵既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精神,又具有独特的风格。严格的中轴对称,给人以法度严谨的感觉。以两两对称的雪松、桧柏、银杏、红枫等树木代替古代帝王墓前常见的石人石兽,喻示着中山先生的精神如青松翠柏万古长青。



【陵门】

走过墓道,迎面便是陵门。陵门是一座南北各有3座拱门的大屋顶建筑,前后贯通,全部用福建花岗岩建成,角梁和檐椽为紫铜。门顶九脊,覆蓝色琉璃瓦。南面三门洞,装有对开的镂空花格仿古式铁门。中门南面石额上有孙中山先生亲笔所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取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儒家学说所阐述的一种“大同”的社会理想,是与“家天下”相对立的思想,三民主义中“民权”所阐发的也正是这种思想。这是孙中山先生毕生奋斗的目标和追求的理想。陵门两侧半环形的石壁与陵墓的围墙相连,勾勒出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的下端轮廓。



【碑亭】

过了陵门便是碑亭。碑亭宽约12米,高约17米,为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亭身由花岗岩建造,东、西、南各有一座拱门,北面为一立窗。碑亭中央立有花岗石墓碑,碑高8.1米,宽4米,上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颜体楷书镏金大字,为原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谭延闿所写。碑额上有阴刻的国民党党徽。这块碑的重要特点是突出了孙先生的葬礼为“党葬”。



【台阶】

从碑亭到上面的祭堂共有八段大石阶,每段设有一平台。上三下五的八段平台,设计寓意为“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这八段大石阶共有290级,如果从博爱坊算起,共有392级台阶。在南京,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山陵的台阶就像卢沟桥的狮子一数不清”。这392级台阶的设计并非巧合,而是寓意当时全中国的39200万同胞。设计者为避免墓道台阶的单调,又将392级台阶分为10个平台。更绝妙的是,当我们从下往上看的时候,是一望到顶,石阶连绵不断,却不见平台。而当我们爬上顶层朝下看的时候,却反而看不见台阶了,只能看见宽阔的一级级平台。整个石阶的设计意图是让游人在攀登时记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革命的道路虽曲折,但到革命胜利,前方会是充满希望的坦途。



【紫铜鼎】

在第五段石阶的平台上,有一对铜鼎,上面刻着“奉安太典”四个篆书大字,这是当时的上海市政府为纪念中山先生的葬礼而敬献的。西侧的鼎腹上有两个洞,为1937年12月日军炮轰紫金山时留下的“纪念”,这两个弹洞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莫忘国耻。



【祭堂】

走完台阶,就是陵墓的最高处,最后一层平台,而祭堂位于平台的正中。这座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宫殿式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墙全部采用香港花岗岩砌成,四周有堡垒式的建筑物,并有两座高l16米的华表拱卫。祭堂屋顶重檐九脊,上覆蓝色琉璃瓦,檐下有石质斗拱和铜质椽子。双檐之间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地正气”直额。祭堂正面有三扇拱形大门,上刻花纹。每扇门有对开的镂空花格紫铜门,门楣上方从东到西分别刻着“民族、民权、民生”6个篆体大字,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手书。进入祭堂,祭堂内部以云南产白色大理石铺地。黑、白两色为传统孝色,祭堂内的主料为黑色大理石,与纯白色石像一起烘托出隆重哀悼、静穆庄严的气氛,而白玉坐像在黑色衬托下,显得更加高洁。堂内四周还可以看到12根黑色石柱,直径0.8米,四隐八显。祭堂两侧的护壁上还刻有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祭堂正中是一尊孙中山全身坐像,只见孙先生一身长袍马褂,双脚紧靠,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神情专注,透出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的深沉和睿智。坐像是法籍波兰著名雕塑家保罗·兰窦斯基于1930年年初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坐像底座四侧还镌刻有六幅浮雕,再现了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生动画面。正面一幅为《如抱赤子》,东面两幅是《出国宣传》和《商讨革命》,西面两幅浮雕是《振聋发聩》和《讨袁护国》,背面一幅为《国会授印》。堂内主料是黑色大理石,与纯白色石像一起烘托出凝重、哀悼、静穆、庄严的气氛。白玉般的坐像在黑色的衬托下,更加显得高洁。



【墓室】

祭堂与墓室两端相通。墓门分两道,外门为两扇对开铜门,上面饰以门钉和铺首衔环。门额上刻有“浩气长存”四字,由黑色大理石砌成,取自孙中山为黄花岗烈士墓的题字。第二道门是单扇铜门,门上刻有张静江篆书“孙中山先生之墓”,只有墓门关闭时,门上的字才能见到。墓室是一座半球形封闭式建筑,直径约18米,高11米,顶呈天穹状,上有马赛克镶成的国民党党徽图案。



墓室中央是一大理石圆圹,直径4.3米,深1.6米,圹口用大理石栏杆围护。圹内置大理石石棺一具,棺面上仰卧着由捷克雕塑家高琪雕刻的白色大理石孙中山全身卧像。孙先生身穿中山装,双手放于胸前,安详而眠。此像与真人的比例为1:1。孙先生的遗体就安葬在石圹下5米深处的长方形墓穴里。墓穴用花岗岩垫底,四周砌隔墙,孙先生的遗体安放在一具美国制造的紫铜棺内,棺上盖有一层密封的水晶透明板,铜棺由四根金属条悬吊空中,穴门再用钢筋水泥密封。孙先生的遗体自奉安大典之后放入墓穴,从未被打开、移动过。



沿祭堂外广场两侧后壁有一道门,可以通向墓堡公园。公园的中部为墓室宝顶,呈覆钟形。墓堡后墙设有“中山陵建设史料展”近200幅珍贵历史资料展现了中山陵的设计方案、建设和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奉安的全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彩凤 黑猫 月亮MM 小蟹 滑板小白 可爱辛巴
发表于 2024-5-16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笑雨 发表于 2024-5-16 07:54
原先我是认为中山陵像我市的烈士山那样,就是规格稍大点。现在知道了,规模,那是天地之差! ...

哈哈哈,涨见识了吧!那也是国父的陵墓,帝王级别的。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片阳光耀九州。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渤海湾的风 发表于 2024-5-16 16:37
哈哈哈,涨见识了吧!那也是国父的陵墓,帝王级别的。

确实帝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10 20: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