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96|回复: 6

[汇编] 【中国符号】漫话古代酒旗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09-11-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江南春》,一开头就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尽在眼底。

酒旗的名称很多,以其质地而言,因多系缝布制成,称酒旆、野旆、酒帘、青帘、杏帘、酒幔、幌子等;以其颜色而言,称青旗、素帘、翠帘、彩帜等;以其用途而言,又称酒标、酒榜、酒招、帘招、招子、望子……

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广告形式,酒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这里的“悬帜”即悬挂酒旗。

酒旗大致可分三类:一是象形酒旗,以酒壶等实物、模型、图画为特征;二是标志酒旗,即旗幌及晚上灯幌;三是文字酒旗,以单字、双字甚至是对子、诗歌为表现形式,如“酒”、“太白遗风”等。有的借重酒的名声作专利广告,如明代正德年间朝廷开设的酒馆,旗上题有名家墨宝:“本店发卖四时荷花高酒”,荷花高酒就是当时宫廷御酿。有的酒旗标明经营方式,如《歧路灯》里的开封“西蓬壶馆”木牌坊上书“包办酒席”;更多的酒旗极力渲染酒香,如清代八角鼓曲《瑞雪成堆》云:杏花村内酒旗飞,上写着“开坛香十里,就是神仙也要醉。”

酒旗在古时的作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招牌、灯箱或霓虹灯之类。在酒旗上署上店家字号,或悬于店铺之上,或挂在屋顶房前,或干脆另立一根望杆,让酒旗随风飘展,招徕顾客。除此之外,酒旗还有传递信息的作用,早晨起来开始营业,有酒可卖,便高悬酒旗;若无酒可售,就收下酒旗。《东京梦华录》里说:“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这“望子”就是酒旗。有的店家是晚上营业,如刘禹锡《堤上行》诗里提到一酒家“日晚出帘招客饮”;一般都是白天营业,傍晚落旗,如宋道潜《秋江》诗:“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酒旗还常常成为骚人墨客绘景述事、抒情言志的媒介。“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沽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宋代辛弃疾《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的词句,借飘动着的酒旗描绘出了一种令人神往的美好画图和意境。

读雨以下所辑篇章源自“佛教天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酒旗、匾对、题壁与酒店

  
一、酒旗

  “酒旗”是初是官方的政令、标识、信义之义,是“王”者所用。后来渐渐变成了经营者的标识与号召。酒市悬旗的目的,是招徕顾客。作为一种标识,一般又称为“表”,如《韩诗外传》:“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这种标识,一般都高悬在酒家门首,非常醒目,使过往行人在很远处便能见到。标识一般用布(素、青)缝制而成,大小不一。上面大书“酒”字,或标以名酒,或书写店名,甚至有警语文句其上者。酒旗,又叫“酒帘”、“望子”。如《清明上河图》名画中的诸多酒店便在酒旗上标有“新酒”、“小酒”等字样,旗布为白或青色。但酒旗用料不限于青、白两色。如唐韦应物《酒肆行》,描写了京师长安酒肆及豪华大酒楼拔地而起,彩色酒旗在春风中招展的繁华景象。

  古时酒旗上的了多为方家或妙手所写,就是不必怀疑的。酒旗上书以招徕文句的历史文化现象,自然而然地反映到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水浒》中好汉武松乘醉以“五环步,鸳鸯脚”踢翻蒋门神的精彩故事,发生在孟州道快活要酒店。且看书描述:武松“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早见丁字路口一个大酒店,檐前立着望竿,上面持着一个酒望子,写着四个大字道:‘河阳风月’。转过来看时,门前带绿油栏杆,插着两把销金旗;每把上五个金字,写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水浒》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后来,那“两把销金旗”渐渐变成了风吹不动的木、竹或金属等制的楹联,至于酒旗则为光彩夺目的各种闪光金属或霓虹灯等现代化招牌所取代。那种帘望高悬,随风飘扬的诗情画意多是电视屏幕中历史文化场景的臆造了。
  

二、匾对

  匾、对为两物,匾县之门楣或堂奥,其数一(虽庙宇等殿堂有非一数者,但极为特殊);对则列于抱柱或门之两侧,或堂壁两厢。古时多为木、竹为之,亦有金属如铜等为之者。匾对的意义应互相照应连贯,匾文多寓意主旨。古代酒店一般都有匾对,有的还多至数对或更多。这些匾对目的在于招徕顾客,吸引游人。匾对内容或辑自传统诗文名句,或由墨客文士撰题,本身又是书法或诗文艺术作品。如五代时,张逸人题崔氏酒垆句:“开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云游道士饮一斗,醉卧白云深洞口。”(胡山源《古今酒事》)因是名人、名字、名句、小小酒店的生意便名噪一时,“自是酤酒者愈众”。又徐充《暖姝由笔》载: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间,顽童天子别出心裁地开设皇家酒馆,两匾文字为:“天下第一酒馆”,“四时应饥食店”。酒旗高悬,大书“本店出卖四时荷花高酒”。此事虽如同嬉戏,却是全照市俗而行。匾对之于酒店,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亦是中国食文化的一大成就。


三、题壁

  题壁为古代文士骚人的雅事,多在风物名胜之所,楼阁堂榭之处,酒店壁上固是一区。酒店为八方咸聚、四海皆来的文客荟萃之所,乘举挥毫于白壁,自是倜傥风流这至。大凡问壁留吟者,都是诗句文字并佳,才能光耀侪人、留誉后世,否则岂不被人耻笑。

  文人倜傥、才子风流挥洒无余,酒店之中,顿然白壁为之生辉。《水浒》讲那位文武不济的刀笔史宋江在苏东坡手书匾额的“浔阳楼”酒楼上醉后,也曾“乘着酒兴,磨得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题了两首歪诗。其一曰:“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其二云:“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正是这两阗歪诗,虽没丢了脑袋,却也让他吃尽苦头。相比之下,陆放翁淳熙四年(1177年)正朋于成都一酒楼的题壁则胸宇磅礴、荡气回肠,意境高远,远非仅抒个人胸臆的骚人黑客所能及:“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岂知蹭蹬不称意,八年梁益调朱颜。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奇得松亭关。中原机会嗟屡失,明日茵席留余(左氵右(上林下白))。益州官楼酒如海,我来解旗论日买。酒酣博簺为欢娱,信手枭卢喝成采。牛背烂烂电目光,狂杀自谓元非狂。故都九庙臣敢忘?祖宗神灵在帝旁。”(《楼上醉书》,《剑南诗稿》卷八)可谓不多的长句。


四、酒店


  (一)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酒店

  酒店又有酒楼、酒馆、酒家等称谓,在古代,泛指酒食店。中国酒店的历史由来久,饮食业的兴起,可以说是相伴调商业而产生的。(左讠右隽)周《古史考》说姜尚微时,曾“屠牛之朝歌,卖饮于孟津”,这里讲的是商末的情况。汉代,饮食市场上“熟食遍列,殽旅重叠,燔炙满案”。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为追求婚姻自主,卖掉车马到四川临邛开“酒舍”,产生了一段才子佳人情节酒店的佳话。

  一些西北少数民族和西域的商人,也得中原经营饮食业,将“胡食”传入内地。辛延年《羽林郎》诗反映了这一情况:“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倚仗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酒店不仅卖酒,百且兼营下酒菜肴。


  (二)唐宋时期的酒店

  唐宋时期,酒店十分繁荣。就经营项目而言,有各种类型的酒店。如南宋杭州,有专卖酒的直卖店,还有茶酒店、包子酒店、宅子酒店(门外装饿如官仕住宅)、散酒店(普通酒店)、苍酒店(有娼妓)。

  就经营风味而言,宋代开封、杭州均有北食店、南食店、川饭店,还有山东河北风味的“罗酒店”。

  就酒店档次而言,有“正店”和小酒店之分。“正店”比较高级的酒店,多以“楼”为名,服务对象是达官贵人、文士名流。据《东京梦华录》载:

  (开封)麦曲院街南遇仙武正店,前有楼子后有台,都人谓之“台上”,此一店最是酒店上户,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

  郑东仁和店、新门里会仙酒楼正店,常有百十分厅馆,动使各各足备不尚少阙一物。在抵都人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只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

  这种豪华酒店,消费水平如此之高,平民百姓绝不敢问津的。

  另一类是普通的或低级的酒店。宋元以后,酒楼一般专指建筑巍峨崇华、服务档次高的大酒店,而酒店则逐渐特指专营酒品,没有或只有简单佐酒菜肴的酒家。

  就经营所有制而言,既有私厨酒店,也有寺院营业的素斋厨房,还有官志的酒店。


  (三)明清时期的酒店

  明清时期酒店业进一步发展。早在明初,太祖朱元璋承元末战争破坏的经济凋敝之后,令在首都应天(今南京)城内建造十座大酒楼,以便商旅、娱官宦、饰太平: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上以海内太平,思与民偕乐,命工部建十酒楼于东门外,有鹤鸣、醉仙、讴歌、鼓腹、来宾、重译等各。既而又增作五楼,至是皆成。诏赐文武百官钞,命宴于醉仙楼,而五楼则专以处侑歌妓者……宴百官后不数日……上又命宴博士钱宰等于新成酒楼,各献诗谢,上大悦……太祖所建十楼,尚有清江、石城、东民、集贤四名,而五楼则云轻烟、淡粉、梅研、柳翼,而遗其一,此史所未载者,皆歌妓之薮也。时人曾咏诗以志其事:“诏出金钱送酒垆,绮楼胜会集文儒。江头鱼藻新开宴,苑外莺花又赐酺。赵女酒翻歌扇湿,燕姬香袭舞裙纡。绣筵莫道知音少,司马能琴绝代元。”(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

  有理由认为,明初官营大酒楼的撤销,除了管理弊窦、滋生腐败等内部原因之外,外部因素则是兴旺发达起来的各种私营酒店企业的竞争压力所迫。因为明中叶时,已经是“今千乘之国,以及十室之邑,无处不有酒肆”(胡侍《珍珠船》卷六)的餐饮业十分繁兴发展的时态了。酒肆的“肆”,意为“店”、“铺”,古代一般将规模较小,设务简陋的酒店、酒馆、酒家统称为“酒肆”。

  除了地外繁华都市的规模较大的酒楼、酒店之我,更多的则是些小店,但这些远离城镇偏处一隅的小店却是贴近自然、淳朴轻松的一种雅逸之趣。因而它们往往更能引得文化人的钟情和雅兴。明清两工的史文典献,尤其是文人墨客的笔记文录中多有此类小店引人入胜的描写。同时,由于读书人的增多,人仕的艰难,和商业的民展等诸多原因,一方面是更我的读书人汇入商民队伍,另一方面是经商者文化素养的提高,市民文化有了更深广的发展。明代中叶一则关于“小村店”的记述很能发人深省:“上与刘三吾微行出游,入市小饮,无物下饭。上出句云:‘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三吾未有对,店主适送酒至,随口对曰:‘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明日早期召官,固辞不受。”(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二《小村店》)文中的“上”,当是今北昌平明十三陵“地下宫殿”定陵墓主神宗朱翊钧。这个在位48年之久(157~年)的尸位皇帝,于国事几乎一无建树,明帝国其时已是落叶飘忽,满目西风了。那位小村店主人或许就是位洞悉时局的大隐于市者,因而才坚定地拒绝皇帝让他做官的恩赐。

  清代酒肆的发展,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九衢处处酒帘飘,涞雪凝香贯九霄。万国衣冠咸列坐,不方晨夕恋黄娇。”(清·赵骏烈《燕城灯市竹枝词·北京风俗杂咏》)乾隆(1736~1620年)时期是清帝国的太平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活跃繁荣的鼎盛时代,西方文明虽蒸蒸日上,但尚未在总态势与观念上超越东方文明中心的中国。这首描述清帝国京师北京餐饮业繁华兴盛的竹枝词,堪称形象而深刻的历史实录:早克时节,日朗气清,银屑扬逸,暖意可人。京师内外城衢,酒肆相属,鳞次栉比,棋布星罗。各类酒店中落座买饮的,不仅是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的中下社会中人,而且有“微行显达”等各类上层社会中人;不仅有无数黑头发人种,而且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异邦食客,东西两半还应操着说不清多少语言,服饰各异的饮啖者聚坐在大大小小的各式风格、各种档次的酒店中,那情景的确是既富诗意又极销魂的。

  清代,一些酒店时兴将娱乐活动与饮食买卖结合起来,有的地区还兴起了船宴、旅游酒店以及中西合壁的酒店,酒店业空前繁荣。中国酒店演变的历史,总的趋势是越来越豪华,越来越多样化。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酒人、酒礼、酒道与酒令

  
一、酒人

  《史记》云“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史记·刺客列传》卷八十六),首次得及“酒人”。何谓“酒人”?裴骃集解引徐广曰“饮酒之人”(《史记·刺客列传》卷八十六),即好喝酒的人。好喝酒而成习惯,常喝酒而成癖好,以酒以为乐,以酒为事,无甚不可无酒,无酒不成其人,言其人必言酒,是可谓“酒人。”由此观之,酒人是一切爱酒、嗜酒者的统称。但中国历史上酒事纷纭复杂,酒人五花八门,绝难统为简单品等。若依酒德、饮行、风藻而论,历代酒人似可略区分为上、中、下三等,等内又可分级,可谓三等九品。上等是“雅”、“清”,即嗜酒为雅事,饮而神志清明。中等为“俗”、“浊”,即耽于酒而沉俗流、气味平泛庸浊。下等是“恶”、“污”,即酗酒无行、伤风败德,沈溺于恶秽。纵观一部数千年的中国酒文化史,以这一标准来评点归类,历史上的酒人名目大致如下:

  (一)上上品

  上上品可谓“酒圣”。李白《月下独酌》诗云:“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二,《月下独酌》之四)。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北部托克马克附近),白出生于此。用酒来缶时世抗争,来缓解自己在政治和精神重压下的痛苦与压抑,达到一种“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满,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巴中趣,勿为醒者传”(同上之二;又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贵事》卷四《醉圣》,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正是在这种境界中,李白才发为奇语,歌为绝唱,进行了辉煌的创作,为民族留下了珠光,璀璨的伟大诗作。这种凭酒力返本还真,充分实现自我,创造非凡业绩的酒人是当之无愧的“酒圣”。酒使李白实现了自我,“天生我才必有用”,成就了伟大的业绩;酒又帮助他超越了自我,成了中华学人不阿权贵,率直坦荡,成名立业的楷模,成了民族历史上士子文人的自况形象。正如史论所称:“李白嗜酒不拘小节,然沉酣中所撰文章未尝错误,而与不醉之人相对议事皆不出太白所见。时人号‘醉圣’。”陶潜(365或372或376~427年)字渊明,一说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人,也堪称酒中圣人。历史上有许多可以列为酒圣的文学圣手、思想哲人,他们饮酒不迷性,醉酒不违德,相反更见情操之传岸、品格之清隽,更助事业之成就。

  (二)上中品

  上中品谓“酒仙”、“酒逸”辈。“酒仙”是虽饮多而不失礼度,不迷本性,为潇酒倜傥的酒人。杜甫《饮中八仙歌》云:“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乡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全唐诗》卷二百十六)诗中所讲的“八仙”分别是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

  (三)上下品

  上下品谓“酒贤”、“酒董”辈。孔子云:“唯酒无量不及乱。”这应当是酒贤的规范。喜欢有节,虽偶至醉亦不越度,谈吐举止中节合规,犹然儒雅绅士、谦谦君子风度。此谓有“酒德”,是深得酒中三昧——“酒中趣”者。东坡居士、公安袁中郎(1568~1610年)辈虽“不胜杯杓而长夜兴勃勃者”,当属此类。苏舜软(1008~1048年)“少慷概有大志”,“在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益读书,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豪放,往往惊人。善草书,每酣酒落笔,争为人所传。”(《宋史·苏舜软传》卷四百四十二)其人可称为“酒贤”的极好代表。这类酒人的另一类型是精于鉴别酒味酒质的“酒董”:“娄江酒董别酸甜,上第青齐落感二三。”(曹寅《南辕杂诗》之八)。其实许多酒人也都精于品酒,而作为酒人的标准,则更重在酒事的修养和风度。

  (四)中上品

  中上品当指“酒痴”。此辈人沉湎于酒而迷朱性灵,沉沦自戕,达到痴迷的地步。晋人张翰(约258~319年),是其代表人物。翰字季鹰,吴(今江苏苏州)人。见“天下纷纷,祸难未已……求退良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辞官归里。曾宣言:“使我有身后名,不即即时一杯酒!”(《晋书·张翰传》卷九十二)东汉未年的著名文人蔡邕(133~192年)亦属此辈。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博学多才,然性耽酒,每饮无拘,常“饮至一石”,又“常醉在路上卧”,时人送其雅(左讠右(上虍右壬)之号,曰“醉龙”(《酒颠》上卷)。在他看来惟有酒才是实在和有价值的,人世间其他任何事都毫无可取。

  (五)中中品

  中中品当指“酒颠”,“酒狂”之类。晋人阮籍(210~263年)、刘伶(约221~300年)堪为代表。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又能为青白眼,以区别待雅俗之客。嗜酒荒放,露散发,裸袒箕踞”,以为“通达”“得大道之本”(《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二十三注引壬隐《晋书》)。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微宿县西北)人,是个有名的豪饮至颠狂的酒人。史载,刘伶“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而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拆耳。便可断之。’伶曰:‘善!吾不能处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六)中下品

  中下品当指“酒荒”。此辈人沉湎于酒,荒废正业,且偶有使气悖德之行。三国刘琰“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三国志·蜀志·刘琰传》传四十)晋建武将这军王忱“性任达不拘,末年尤嗜酒,一饮连月不醒,或裸体而游,每叹三日不饮,便觉形神不相亲。妇父尝有惨,忱乘醉吊之,妇父恸哭,忱与宾客十许人,连臂被发裸身而入,绕之三匝而出。此所行多此类。”(《晋书·王湛传》卷七十五)晋人胡母辅之、谢鲲、光孟祖等可视为同类。

  (七)下上品

  下上品是“酒徒”辈。饮必过,沉沦酒事,少有善举,已属酒人下流。曾与猪共饮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豕饮”典故的晋人阮咸常醉不醒,骑在马背上右摇右晃,“如乘船行波浪中”。阮咸以及晋代码王的王恭、三国时的郑泉等应均属此类酒人。

  (八)下中品

  下中品是史文所谓“酒疯”、“酒头”、“酒魔头”、“酒糟头”辈,可以统称为“酒鬼”。指嗜酒如命,饮酒忘命,酒后发狂,醉酒糊涂,甚至为酒亡命一类的酒人。现今社会亦多有此类酒人。他们嗜酒如命,酒未饮而先见其醉态见酒必饮,饮则必醉,醉则无形:面赤眼直,鼻肿嘴斜、口出胡言、言多秽语,秽气直冲、唾沫上溅,举上失常,行止猥琐,种种令人作哎之行状,不一而足。笔者六十年代末在东北某农村曾识得一生产队人,其人正属此类。渐有一晚自某农家作竟日饮后出,凉风一袭,即一头栽到村中路北柴禾垛旁,翻肠兜肚吐出,一小犬随来尽吞其秽。次日清晨,村民但见此人仍酣唾路北;而小犬竟醉死路南。此事竟传为民间笑谈。

  (九)下下品

  下下吕类是“酒贼”辈,为酒人之最末一流,最下之品。此类酒人人品低下,不仅自身酒丧德无行,且又因酒败事,大则误国事,小则误公事或私家之事,且此类人多是以不光明、不正当的手段吸民之膏血,揩国之脂泽,即饮不清白之酒,脏污之酒,其行为实同于贼窃。故名其为“贼”,当在力戒绝杜之列。

  
二、酒礼

  酒礼是饮酒的礼仪、礼节。我国自古有“酒以成礼”之说。《左传》云:“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煽动,弗纳于淫,仁也。”“酒以成礼”,则佐礼之成,源于古俗古义。史前时代,酒产量极少,又难以掌握技术,先民平时不得饮酒。只有当崇拜祭祀的重大观庆典礼之时,才可依一定规矩分饮。饮必先献于鬼神。饮酒,同神鬼相接,同重大热列、庄严神秘的祭祀庆典相连,成为“礼”的一部分,是“礼”的演示的重要程序,是“礼”得以成立的重依据和礼完成的重要手段。周公就曾严厉告诫臣属“饮惟祀,德将无醉”。只有祭祀时才可以喝酒,而且绝不允许喝醉。酒,在先民看来,与祭祀活动本身一样,都具有极其神秘庄严的性格。

  酿酒只是为了用于祭祀,表示下民对上天的感激与崇敬。若违背了这一宗旨,下民乍行饮用起来,即成莫大罪过。个人如此则丧乱行德,邦国如此则败乱绝祀。这就是“酒为祭不主饮”的道理。饮酒之前要行礼拜之礼,《世说新语》有两则内容讲到饮酒前要行拜礼。其一曰:“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其二云:“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县讬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而后,由于政治的分散,权力的下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关于酒的观念和风气也发生很大改变,约束和恐惧都极大地松弛淡化了。于是,“拜”便是象征性的了。即估最初严格规定“饮惟祀”,那“祀”所礼拜的便是天、地、鬼、(祖先)、神。而这种酒祀,在三代以后虽然仍保留在礼拜鬼神的祭典中,可非祀的饮酒却大量存在了。

  于是,饮酒逐渐演变成一套象征性的仪式和可行的礼节。饮前先“拜”。“拜”而后饮,就是这种象征性的仪式。表示饮者不忘先王圣训的德义,仍将循从那“无醉”的先诫。至于是否真的“无醉”,就另当别论了。而可行的礼节还是要循的,尤其是在特定的礼仪或严肃的宴饮场合更应如此。后世的酒礼多偏重于宴会规矩,如发柬、恭迎、让座、斟酒、敬酒、祝酒、致谢、道别等等,将礼仪规范融注在觥筹交错之中,使宴会既欢愉又节制,既洒脱又文雅,不失秩序,不失分寸。中国历史修久,地域辽阔,文化构成复杂,在不同的风俗人情影响下,各时代、各地方、各民族的酒礼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三、酒道

  在中国古代先哲看来,万物之有无生死变化皆有其“道”,人的各种心理、情绪、意念、主张、行为亦皆有“道”。饮酒也就自然有酒道。

  中国古代酒道的根本要求就是“中和”二字。“未发,谓之中”,即是对酒无嗜饮,也就是庄子的“无累”,无所贪酒。“发而皆中节”,有酒,可饮,亦能饮,但饮而不过,饮而不贪,饮似若未饮,绝不及乱,故谓之“和”。和,是平和谐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就是说,酒要饮到不影响身心,不影响政党生活和思维规范的程度最好,要以不产生任何消及的身心影响与后果为度。对酒道的理解,就不仅是着眼于既饮而后效果,而是贯穿于酒事的自始至终。“庶民以为饮,君子以为礼”(邹阳《酒赋》),合乎“礼”,就是酒道的基本原则。但“礼”并不是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礼的规范也在不断变化中。在“礼”的淡化与转化中,“道”却没有淡化,相反地更赵实际和科学化。

  于是,由传统“饮惟祀”的对天地鬼神的诚敬转化为对尊者、长者之敬,对客人之敬。儒家思想是悦敬朋友的,孔子就产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平!”以美酒表达悦敬并请客人先饮(或与客同饮,但不得先客人而饮)是不为过的。贵族和大人政治时代,是很讲尊卑、长幼、新疏礼分的,顺此在宴享座位的确定和饮酒的顺序上都不能乱了先尊长后卑幼的名分。民主时代虽已否定等级,但是华民族尊上敬老的文化与心理传统却根深蒂固,饮酒时礼让长者尊者仍成习惯。不过,这已经不是严格的尊长“饮讫”之后他人才依次饮讫的顺序了,而是体现出对尊长的礼让,谦恭,尊敬。既是“敬”,便不可“强酒”,随各人之所愿,尽各人之所能,酒事活动充分体现一个“尽其欢”的“欢”字。这个欢是欢快,愉悦之意,而非欢声雷动、手舞足蹈的“轰软”。无论是聚饮的示敬、贺庆、取联谊,还有独酌的悦性,都循从一个不“被酒”的原则,即饮不过量。即不贪怀,也不耽于酒,仍是传统的“中和”,可以理解为一个“宜”字。

  这样,源于古“礼”的传统酒道,似乎用以上“敬”、“欢”、“宜”三个字便可以概括无遗了。


四、酒令

  酒令也称行令饮酒,是酒席上饮酒时助兴劝饮的一种游戏。通行情况是推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按一定的规则,或搳拳,或猜枚,或巧编文句,或进行其他游艺活动,负者、违令者、不能完成者,无罚饮,若遇同喜可庆之事项时,则共贺之,谓之劝饮,含奖勉之意。相对地讲,酒令是一种公平的劝酒手段,可避免恃强凌弱,多人联手算计人的场院面,人们凭的是智慧和运气。酒令是酒礼施行的重要手段。

  酒令的产生可上溯到东周时代。有一句成语叫“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有一典故,《战国策·齐策二》云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中。’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共卮曰:‘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这其实就是一则最古老的酒类故事。《战国策》是西汉末齐向根据战国末年开始编定的有关游说之士言行和各种小册子总纂而成的,故此酒令的出现,中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功史。

  据《韩诗外传》中记载:“齐桓公置酒令曰:‘后者罚一经程!’管仲后,当饮一经程(酒器),而弃其斗,曰;‘与其弃身,不宁弃酒乎’。”齐桓公和管仲为东周初年人,这表明距令2600多年前已有了酒令的名称。汉代,由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空前繁荣,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饮酒行令之风开始盛行。在东汉时期还出现了贾逵编纂的《酒令》专著。

  酒令的真正兴盛在唐代,由于贞观之治,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空前繁荣,后代流行的各种尖型的酒令,几乎都是在唐代形成的。酒令的种众多,且各有特点,现分类中以简介。

  (一)流觞传花类

  曲水流觞是古人所行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饮酒娱乐活动。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流觞活动,要算公元353年3月3日在绍兴兰亭举行的一次。大书法家王羲之与群贤聚会于九典水池之滨,各人在岸边择处席地而坐。在水之上游放置一只酒杯,任其飘流曲转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取饮吟诗。

  也有人用花来代替杯,用顺序传递来象征流动的曲水。传花地程中,以鼓击点,鼓声止,传花亦止。花停在谁的手上,犹如飘浮的酒杯停要谁的前面,谁就被罚饮酒。与曲水流觞相比,击鼓传花已是单纯的饮酒娱乐活动,它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很适合在酒宴席上进行,宋代孙宗鉴《东皋杂录》中称,唐诗有“城头击鼓传花枝,席上搏拳握松子”的记载,可见唐代就已盛行击鼓传花的酒令。在无任何器具的情况下,文人饮酒行令,又常和诗句流觞。曲水流觞是一种很古老的民俗活动,后世不少酒令,都是由流觞脱胎变化出来的,堪称我国酒令之嚆矢。

  (二)手势类

  搳拳又称划拳、豁拳,拇战,是一种手势酒令,两人相对同时出手,各狂猜所伸出手指之合计数,猜对者为胜。因是互猜,故又称猜拳。

  搳拳由于简便易行,故流传极广而又久盛不衰,是所谓酒令中最有影响,最有群众基础的一种。如猜拳令中有这样一种;行令者二人各出一拳,且同时各呼一数,猜度二人所伸指数之和,猜对者为胜家,由负家饮酒。如皆猜对,则各饮酒一杯。如皆未猜对,则重新开拳。每次每人最多出五指,最多呼十数。猜拳令辞因时代、地域的不同,略有区别。拇指必出,是“好”意。令词很多、如:

  一点儿。
  哥俩好。
  三指头(三星照)。
  四季财(四敬财)。
  五魁首。
  六六六。
  七个巧。
  八匹马。
  快喝酒。
  全来到。

  猜拳时往往附加:“哇”、“啊”、“哪”,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另有“剪刀、石头、布”手势拳等。

  (三)骰子类

  骰子是边长约为五毫米的正立方体,用兽骨、塑料、玉石等制成,白色,共有六个面,每面分别镂上一、二、三、四、五、六个圆形凹坑,酒宴席上常用它行酒令。

  骰子的四点涂红色(近世幺点亦涂红色),其余皆涂黑色。将骰子握在手中,投之于盘,令其旋转,或将骰子放在骰盘内,盖上盖子摇。俟停,按游戏规则,以所见之色点定胜负,故骰子又称色子。

  (四)猜枚类

  猜枚是饮酒时助兴的游戏;是一种酒令。行酒的人取些小物件,如棋子、瓜子、钱币、莲子等握于手中,让人猜测,一猜单双,二猜数目,三猜颜色,中者胜,铡者则罚饮酒。

  (五)筹类

  筹,本为记数之用,后来又被引用到酒宴席上,做行酒令之用,称作觥筹或酒筹。筹在酒令中主要有两种用途:其一,仍作记数之用。唐代王建《书赠旧浑二曹长》:“替饮觥筹知户小,助成书屋见家贫。”酒量大者,谓之大户,酒量小者,即是小户。多少觥筹就得饮多少酒,如应饮的觥筹之数自己不能胜任,还要请别人代饮,可知是个酒量小的小忘掉了。很明显,这里的觥筹是作记数之用的。酒令如军令,为保证酒令的正常进行,当遇有违反酒令不遵守规则之人,可取出一种特制的酒筹,形如旗状或纛状,谓之罚筹,有如军中之令箭,或如今日足球裁判所使用之黄牌、红牌。

  以上两种作用的酒筹,都是行酒令时的畏助工具。而作为一种以筹为主的筹令,则是由筹简和一定数量的酒筹组成,每根酒筹上都注有如何行令的具体内容。

  (六)骨牌类

  骨牌一般是以竹为背,以兽骨为面,二者以燕尾榫互相铆合的长方体,也有的采用高贵的象牙倾向面,故又称牙牌。现在以不同颜色的有机玻璃制成背和面,用胶粘合。骨牌共计三十二张,其点分别涂以红、绿两种颜色。每张骨牌都有特定的名称,如:

  天牌:上下皆六点。
  地牌:上下皆幺点。
  人牌:上下皆四点。
  和牌:上为幺点,下为三点。

  用骨牌行酒令,主要根据骨牌的色点象形进行附会,行令者或说诗词曲典赋,或说成语俗谚,只要应上色点就行。有时为了翻花样,又常将三张骨牌的色点配合志来,附会一个名目,称作“一副儿”。行令时首先由令洗牌,每三张码成一副儿,挨次逐一翻出并宣出名目,行令者则相应与之对句,这犹如单张骨牌的组合,只是增加了一个必须押韵的要求而已。

  (七)游艺类

  酒令中还有一种是以动作或技巧为主来进行的,如行令者作一杂耍,以自忖他人不能效行为度,哪鼻子动、手枝、戏法等等,然后要求他人仿作,不能者饭。简便易行的拍七令,当代颇受欢迎的“钓鱼”的游艺活动也属此类。

  (八)谜语类

  谜语类是以谜语酒令。方式很多,比如“求底令”,令官出一谜面,行令者轮流配出不同的底来,配不出或配不切者,皆罚饮。如果令官以成语“哄堂大笑”为面,则可从不同的谜目范围内构思,先报谜目,再报谜底,可有许多配法,略举几例如下:

  ①打文学名词一:乐府
  ②打音乐名词一:室内乐
  ③打《水浒》人名一:乐和
  ④打影片名一:喜盈门
  ⑤打黑龙江地名一:齐齐哈尔

  再如“配面令”,令官出一谜底,行令者隽 次数之配面,不得雷同。配不出或配不切者,罚饮。如果令官要求为字“一”配面,则可配出许多面来,略举几例如下:

  ①大干快上,个个有份。
  ②无木之本。
  ③天上有它,土下有它,画上面也有它。
  ④乘以它一样大,除以它一样大。
  ⑤上不在上,下不在下,
   不可在上,且宜在下。

  (九)文戏类

  文戏类是将文字游戏引用到饮宴席上作为酒令,约起于唐而盛于宋。所谓文戏,或为嵌字联句,或为字体变化,或为辞格趣引。酒席上行文戏类酒令,即是智慧与才识的较量,也可通过游戏以达到培养人们敏捷的构思和诙谐风趣的目的。

  (十)阄类

  在遇到难以决断之事时,古人往往采取一种机遇的方法,即取一些外形相同的小物具,做上记号,放置在器物之中,供拈取以作决断,这些物具,便称作阄。用这种方法做出决断,对所有拈阄的人机遇是均等的、公平的。把这种方法用于酒席上,阄作为酒令之作,便成了阄令。阄令与筹令相似,但比筹令灵活机动,可在宴饮时现做现用。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酒文学


一、中国酒文学兴盛的原因

  “李白斗酒诗百篇”,“酒隐凌晨醉,诗狂彻旦歌”;很能说哪能一种物质文化、一种物质生活,同文化活动有如酒和文学这样新近紧密的关系了。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关系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史上的一种特有现象,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一座不可企及的历史文化高峰。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即是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也是属于历史上的中国的。它是文化人充分活跃于政治舞台与文酒社会,和文化被文化人所垄断的历史结果;是历史文化在封建制度所留有的自由空间里充分发展的结果。

  在蒸馏酒开始普及的明代以前,人们饮用的基本是米酒和黄酒。即使是明代以后,乃至整个明清时代,白酒的饮用基本是以下扩展。黄酒和果酒(包括葡萄酒)照中国的历史传统酿制法,酒精含都比较低。现在行销的黄酒和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在12~16度之间(加蒸馏酒者不计在内)。而历史上的这两种酒,尤其是随用随酿的“事酒”或者平时饮用的普通酒,酒度可能更低,甚至低得多。这种酒低酌慢饮,酒精刺激神经中枢,使兴奋中心缓缦形成,在一种“渐乎其气,甘乎其味,颐乎其韵,陶乎其性,通乎其神,兴播乎其情,然后比兴于物、直抒胸臆,如马走平川、水泻断崖,行云飞雨、无遮无碍!酒对人的这种生理和心理作用,这种慢慢吟来的节奏和韵致,这种饮法和诗文创作过程灵感兴发内在规律的巧妙一致与吻合,使文人更爱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不尽的趣闻佳话,也易使人从表面上觉得,似乎兴从酒出,文自酒来。于是,有会朋延客、庆功歌德的喜庆酒,有节令佳期的欢乐酒,有祭祀奠仪的“事酒”,有哀痛忧悲的伤心酒,有郁闷愁结的浇愁酒,有闲情逸致的消磨酒……“心有所思,口有所言”,酒话、酒诗、酒词、酒歌、酒赋、酒文——酒文学便油然而发,蔚为大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二、繁荣的酒文学

  一部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从《诗经》的“宾之初筵”(《小雅》)、“瓠叶”(《小雅》)、“荡”(《大雅》)有“(左马右必)”(《鲁颂》)之章,到《楚辞》的“奠桂酒兮椒浆”(《东皇太一》)、《短歌行》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文选》、《全唐诗》到《酒词》、《酒颂》;数不尽的斐然大赋、五字七言,多叙酒之事、歌酒之章!屈子、荆卿、高阳酒徒、蜀都长卿,孔北海、曹子建、阮嗣宗、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贺、王昌龄、子瞻(苏轼)、鲁直(黄庭坚)、务观(陆游)、同叔(晏殊)、耆卿(柳永字)、尧章(姜虁),文翰林(征明),袁中郎(宏道),归愚(沈德潜)、板桥(郑燮)、随园(袁枚),渔阳(王士祯)、北江(洪亮吉)、龚定庵……万千才子,无数酒郎!

  谷,年复一年地收;酒,年复一年地流。数千年来,在偌大的国土上,几乎可以说,无处不酿酒,无人不饮酒。酿了数千年的酒,饮了数千年的酒,但真正优游于酒中的,只能是那些达官贵人,文人士子;一部酒文化,某种意义上就中上层社会的文化,酒文学也是他们的文学。无数的祭享祀颂、公宴祖饯、欢会酬酢,便有无数的吟联唱和、歌咏抒情。酒必有诗,诗必有酒,中国的诗是酒的诗,中国的文学是酒的文学。

 

 

 

 

 

从辛弃疾词作中看他的酒风侠气

  公元一千一百六十二年闰二月的一个夜晚,齐鲁大地,月黑风高。

  大帐内,骠悍的金兵将士们正在为投降过来的起义军叛将张安国庆功――向来被金兵畏如豺虎的耿京起义军,因张安国攻杀耿京而群龙无首,乱作一团,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此时的金兵帐中么五喝六,沸反盈天,到处都弥散着刺鼻的腥膻和酒气。张安国也因新得济州知府的重任而豪情满怀,与金将开怀暢饮。正在他们耳热酒酣兴致正浓的时候,突然,一位彪形大汉闯入帐内,满座的金国兵将立时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还没有反映过来,张安国早已被大汉一把抓起,绳捆索缚,疾奔而出。待金兵惊魂稍定,披挂招架之时,大汉已将张安国撂上马背,一行五十余骑呼啸而去。

  当我们把宋词读到"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时候,无论如何不会把这种缠绵悱恻的情怀与身长八尺、膀大腰圆、叱咤风云的赳赳武夫联系在一起。然而,让近千年的文学史都纳闷的事情既复杂又简单,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上文提到的那位大汉就是"惜春常怕花开早"的南宋大词人辛弃疾。那一年,他只有二十三岁。

  按史料所记,辛弃疾从体格上一点都不象个文人。他"肤硕体胖,目光有稜,红颊青眼,壮健如虎"。他出生在北宋灭亡十三年后金人统治下的山东济南,从小饱受国破家辱之痛,立志收复失地,报效朝廷。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诸路豪杰在"南望王师"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纷纷揭竿而起。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在济南南部的山区起义,拉起了一支两千多人抗金队伍。不久,这支队伍投奔了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正当耿京义军日渐壮大之际,叛徒张安国杀害耿京投降金国。辛弃疾闻讯义愤填膺,与几个兄弟一商量,便有了本文开首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辛弃疾都可以称为旷世英雄。这是个千年一现的盖世奇才,无论文韬还是武略,无论政治还是经济,无论才情还是功底,不说有宋以来,在中国历史上也属罕见。有人说他生不逢时,一腔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与满腹经纶无由施展,我倒觉得他似乎并没有多少落魄与悲哀。他的一生似乎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能尝试的东西都尝试了,可以施展的也基本都施展了。尽管金人南侵给他带来了国仇家恨,尽管偏安朝廷对他进行了重重的限制与束缚,但好象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豪放的气质与胸怀,一点没能束缚住他狂傲咨肆的个性,也一点没能削弱他对千百年来文学史的影响力。虽然我们不能说他已经具备了"宠辱偕忘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的放达修养,但可以肯定地说,他绝对是那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汉子――但,那得有酒。

  我真正留意辛词,也是从酒开始的。

  二十年前,在上大学期间,我印象中辛弃疾是继大苏之后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且他能将豪放与婉约风格能并存于一身,这一点要比东坡更胜一筹。当时因为手头只有一本仅选了七十八首的《辛弃疾词选》,读起来不够过瘾。因而虽然喜欢,印象总不十分清晰。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高中任教。副校长兼语文教研组长王友桐先生因家境变故,经常借酒浇愁。我开始和他接触的时候,几乎每天都看见他醉眼朦胧的样子――但他的学生们都说,他在这种状态下课讲得最好,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左右逢源,汩汩滔滔――于是我们几个年轻教师就劝他,说喝酒上课影响不好。当时他的表示是欲进不能,欲罢不忍。我问怎么会是这样呢?他没有再说,而是给我抄了两首辛弃疾的沁园春词,一首的要戒酒的,一首是要破戒的。戒酒的一首题目为"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开戒一首的题目是"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两首词全阙如下: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如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亦须来。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更高阳入谒,都称虀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麹糵埋。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沉灾。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

  这两首词,当时读了之后,虽似懂非懂,但让我看到了辛弃疾的另一面,较之我从前接触的辛词可以说耳目一新,而且也隐隐感到他与东坡豪放词的不同既不完全是内容的不同,也不完全是技巧的不同,似乎更多地融入了人格的差异。但是,由于手头资料所限,要想真正弄明白这些东西还真是不容易,包括弄明白上列的两首沁园春。不懂的事可以存疑,先生们的话我还懂得。于是我就将这个心事连同这两首词一并记将下来,夹至那本词选之中,一放就是二十年。

  虽然放下了,但一直萦绕在心中。因此,当二十年后我用几张拙字换得一套《全宋词》的时候,首先做的事就是找辛弃疾的那两首词。

  这一回,我真的找到了。不仅找到了那两首词,而且将唐圭璋先生《全宋词》中收录的辛词六百二十七首、连同有题无词的七首翻遍,居然查出三百一十二首与酒有关,整整占了辛词全部的一半!

  一个词人一生中一半的词在记录自己的畅饮与酣醉,在我了解的历代文人中绝无仅有,恐怕单以壮志难酬后的借酒浇愁来解释就不够了。

  中国古代的大才子多数都是酒徒――请恕我直言,我不想用"酒仙""酒圣"之类的溢美之辞,更不想把那些我一向景仰备至的先贤糟蹋成"酒鬼"。但是,这些好饮的才子们却各有各的风格。刘伶颂酒,陶潜持觞,多多少少都带有点自矜出来的名士脾气;"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李太白"举杯邀明月""一饮三百杯",狂饮之态呼之欲出;"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的苏东坡能在月圆之夜"把酒问青天",喝醉酒后回家,在家僮不开门的时候他还能够"倚杖听江声",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儒雅之气。到了辛弃疾,就大不一样了。这位山东大汉才大脾气大块头大酒量也大,使酒任侠,嗜酒好饮,一生豪爽,狂放不羁。可以说,辛弃疾的豪放如果没有了酒,减掉的绝不会只有三分。

  看看下面这些词句,便知道辛弃疾是如何看待酒的了。

  "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待从公,痛饮八千余岁,伴庄椿寿"(沁园春)。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满江红)。
  "为公饮,须一日,三百杯"(水调歌头)。
  "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念奴娇)。
  "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洞歌仙)。
  "且华堂,通宵一醉,待从今、更数八千秋"(八声甘州)。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水调歌头)。
  "三万六千排日醉,鬓毛只恁青青地"(渔家傲)。
  "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清平乐)。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满庭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贺新郎)。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鹧鸪天)。
  "总把平生入醉乡,大都三万六千场"(浣溪沙)。
  "老我伤怀登临际,问何方、可以平哀乐。唯酒是,万金药"(贺新郎)。
  "一壑一丘吾事,一斗一石皆醉,风月几千场"(水调歌头)。
  "我爱风流,醉中颠倒,丘壑胸中物。一杯相属,莫孤风月今夕"(念奴娇)。
  "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八十余年入涅槃,且进杯中物""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卜算子)。
  "官事未易了,且向酒边来。""五车书,千石饮,百篇才"(水调歌头)。
  "忆对中秋丹桂中,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采桑子)。
  "醉乡深处,不知天地空阔"(念奴娇)。
  ………………

  不敢再抄录了。因为我前文说过,在六百多首辛词中,有一半左右有这样的句子。


  不过我还想再抄一首,那是辛弃疾写自己的醉态,传神之至,我不敢贪没。

  那是一首西江月,题为"遣兴"。词人写道:"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醉耶?醒耶?是醒中之醉?还是醉中之醒?任凭人们猜想去罢。

  辛弃疾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要这样,我思考了很长时间。

  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排除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境况之下的借酒浇愁,当他精心写就的《美芹十论》、《九议》献给皇上如石沉大海,当故乡还在焦土之下,"佛貍祠下",已经"一片神鸦社鼓",当自己辛辛苦苦写就的"万字平戎策"居然还不如"东家种树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见词人是何等无奈,有谁还能阻止他拿酒去浇胸中那万千块垒呢?

  但是,仅仅这样来理解辛弃疾就未免浅薄了些。从宋史中的辛弃疾传记到他六百二十多首词作,再到历代诗话词话对辛弃疾评论,后来我还专门找到了邓广铭先生的《辛稼轩年谱》,从中我清晰地感到,在辛弃疾的文化人格之中,酒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成了成就辛弃疾一代文武雄豪的催化剂。

  酒壮英雄胆

  正如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齐鲁大地的豪饮和豪放也是声名远播的。辛弃疾的胆大,也多半是让酒给壮起来的。本文开头的那则故事,洪迈在《文敏公集》卷六中也曾有这样的评论:"余谓侯(辛弃疾)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各种资料虽然没有辛弃疾事前喝酒的记载,但我们都可以想见他们以五十余骑入五万众中之前,那种慷慨赴死的行色是怎么壮起来的。

  辛弃疾的胆大不仅在武略上,在做官上也是如此。四十岁时他做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上任之后他大胆改革,不仅整顿乡社、罢黜庸官、兴办学堂,还改革了传统的赈灾办法,以工代赈。而且,他为了保境安民,还顶着压力创建了"湖南飞虎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上司重重设阻,经费、物资无着的情况下,他多方斡旋,一一办妥了所有的事情。就连要他立即停下来的御前金牌,他都敢冒着欺君之罪压下来,秘而不宣――这是何等胆大――事成之后他亲自向皇上秉报了详情。尽管他确实建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军队,连皇帝都"释然"了,但他却得罪了许多官场小人。在以后的一生中他的胆大曾不断惹祸,但他从来没有把胆大造成的麻烦当回事儿。设若没有英武的胆识,没有使酒任侠的豪放气质,没有"无穷身外事,一醉都休"的豪迈与超脱,的确是不可想象的。

  辛弃疾不仅为政胆大,用兵胆大,甚至作诗填词也胆大。辛词的豪放与东坡词的豪放不一样,首先是内容上的不一样。国破家辱之感东坡没有这不能强求,但豪迈人生当豪饮、敢将文章入词中在东坡的确没有做到。东坡的创造在于以诗入词,将"词为诗余"发展到了诗词弟兄,可以写到诗中都写进了词,把词的内容从"绮罗香泽"中拓展出来。到了辛弃疾则更进一步,他甚至将文章也写进了词里。关于这一点,岳珂的《桯史》曾有一段关于刘过(改之)记载,从侧面反映了辛弃疾词风对当世的影响,很有意思。

  嘉泰癸亥岁,改之在中都,辛稼轩弃疾帅越,闻其名,遣介招之,适以事不及行,作书归辂者,因效辛体赋沁园春一词,併缄往,下笔便逼真。其词曰"斗酒彘肩,醉渡浙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苏公等,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诸人者都调头不顾,只管传杯。 
 白云天竺云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看纵横一涧,东西水绕,两山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疏影,只可孤山先探梅。蓬莱阁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辛得之大喜,致馈数百千,竟邀之去。馆燕弥月,酬唱亹亹,皆似之,逾喜。垂别,赒之千缗,曰"以是为求田资。"改之归,竟荡于酒,不问也。

  刘过在南宋词坛也当属风云人物,以刘过的才华,竟佩服辛弃疾到这样的程度,足见所谓的"辛体"在当时的影响。

  那么"辛体"到底有何特征呢?我们不妨看看下面几首辛词:

  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傍人道我轿儿宽。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难。  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知他热后甚时难。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南歌子》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愧余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芬芳,团龙片凤,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简瓢些。《水龙吟》

  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便去嗏。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 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南乡子》

  医者索酬劳,那得许多钱物。只有一个整整,也盒盘盛得。 下官歌舞转凄惶,剩得几枝笛。觑著这般火色,告妈妈将息。《好事近》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知,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水调歌头》

  我们且不说辛弃疾按常规词体写就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青玉案 元夕》、《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等豪放与婉约兼备、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单看上边列举的几首词就当能够看出辛弃疾是如何把写词不当回事儿的。什么俚语、经文、平白话,只要到了他手里,几乎不费经营都是好词妙句。辛弃疾的才大在这里表现的特别突出,他不仅胸中丘壑万千重,而且胸中诗书万千卷,身轻万事如鸿毛。他"五车书,千石饮,百篇才",有了这样的大才,加上"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放,他就不可能象有的人那样,面对森严的诗词格律无所适从,因而削足适履。他的一双"大脚"遇到"小鞋"后不是让""被箍住,而是轻轻一踩,便将"小鞋"给撑破了。而且露出来的"脚丫子"又是那么鲜活生动,异彩纷呈。

  酒育浩然气

  研究辛弃疾的生平是很有意思的。他虽一生坎坷,却也一生潇洒。他在南宋不仅是个文人,甚至可以说就不是个文人。他首先是个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然后才能算得上文人。他的人格是十分复杂而丰满的。如果把他当成爱国文人,把他描绘得象陆放翁那样十分凄惶潦倒,而且执着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绝不是他的本色;如果把他当成岳鹏举精忠报国忠勇可嘉,但在政治大势面前愚不可及以至于自投罗网,也不是他的特点。纵观辛弃疾六十八载的一生,可以说活得潇潇洒洒,什么样的人生况味他都挥洒得淋漓尽致。

  他出身名门,从始祖辛维叶就开始做官,祖父辛赞曾为朝散大夫,知开封府,可以说是显赫一时。尽管靖康难后辛赞被迫在金人治下做了官,留下了"一臣事二主"的不好名节。但在他的作用下,辛弃疾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些教育既有正统的儒家经典,更有兵家韬略,甚至辛赞还利用职务之便不断带辛弃疾勘察幽燕齐鲁地理形势,为以后辛弃疾收复失地打下了战略战术和思想方面的基础。因此,在爷爷去世的第二年,辛弃疾就举起了义旗,拉起了抗金队伍。耿京死后他南渡出仕,先后做过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府、江西提点刑狱、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潭州知府兼湖南安抚使、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等职,也算做了多年偏安朝廷的封疆大吏。尽管才高从来遭人嫉,但几乎做到了"达则治国安邦、穷则诗酒酬唱"。干一行爱一行,什么事情都做得有声有色。

  他26岁时写的《美芹十论》和31岁作的《九议》,现在读起来还是难得的佳作。其间从宋金两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方面分析了北伐收复失地的可能与可行。尽管当时主和派占上风,他的建议未被采纳,但却为他后来成为主战派政治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说辛弃疾有了这样的思想、理论及至于实践的基础,他应该十分执着于他的北伐事业,如遇不用当倍现消极才对。但是他不。当江西茶商赖文政起义,朝廷感到辛弃疾还是个有用之材,让他做江西提点刑狱时,他照样慷慨赴任,且三个月解决问题,诱杀赖文政,平息茶商军,干得干净利落又漂亮;38岁做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时,他采取措施严治盗之法,使奸盗屏迹;40岁做潭州知府兼湖南安抚使时他整顿乡社、改革税法、赈法,且创建的湖南飞虎军,这支军队后来"为江上诸军之冠",成了最具战斗力的地方军队之一;53岁他做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时"厉威严,以法治下",且整顿盐务、钞法,设置备安库,很短时间内就筹措了足够的钱粮军需;直到64岁(去世前4年)做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时他还兴农事、罢税官、整盐务、惜贤才,做了许多彪炳史册的事情。总之,我感到辛弃疾从政为官,几乎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从政做官,他不在乎同僚的议论甚至皇上对他的迁黜,只要他认为对政通人和、富国强民有好处,他都大胆地做,大胆地闯,闯出了祸便坦然承担,敢作敢当。

  当然这样做使很多人不舒服,有的是在辛弃疾的改革中触动了利益,对他恨之入骨;有的是让辛弃疾给比得昏聩无能,也对他嫉恨有加。说他"奸贪凶暴"者有之,说他"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者有之,说他"贪污酷虐"的也有之――但从乾隆年间铅山县志上得知,这个"贪官"死后竟"家无余财",剩下的只有些诗词、奏议、杂著书稿――中国人容不得俊才之劣根时时处处不可得而灭之。甚至连在中国哲学史和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象山陆九渊,也在其间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一边写信与辛弃疾讨论政务,一边又将诬告信写给了足以影响辛弃疾命运的徐之谊,且用语十分恶毒。果然当年冬天,辛弃疾被罢免,且这一次就是十二年的赋闲。

  看辛弃疾频繁地转任,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是皇上重用,实际多数是受了小人的鼓噪与诬陷。当然,辛弃疾的大大咧咧、我行我素也给了那些小人以诬陷的口实。尽管他屡遭小人暗算,但从来不把小人的暗算当回事儿。你让我做官我就要做事,你不让我做官也无所谓,但要我低眉折腰、随波逐流却做不到――辛弃疾的浩然之气从他"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之中便可找到准确的注脚。

  这时我想起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名句: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还有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当然,这是写李白的。但我分明感到,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抱国志愿也因酒而被酿造得沉郁顿挫,潇洒风流,色彩缤纷。

  壶里乾坤大

  辛弃疾的人生很是特殊,他豪爽做人,潇洒为官,数度起落,几经兴衰,在八任知府六任安抚使任职的过程中,极尽宦海浮沉,时有大起大落。虽然小人不断在他身边拨弄是非,把他整得十分尴尬十分狼狈甚至啼笑皆非,但他居然越活越受重视,越来身价越高。六十七岁(去世前一年)朝廷还要任命做绍兴知府兼浙东路安抚使,然而他真的看透了这一切,也厌倦了被人颠来倒去地整,上书辞掉了这一任命。六十八岁,也就是在他去世那年,主战派重臣韩侘胄当政,还要把这个重病缠身的老头子拉出来做兵部侍郎。他去世前几个月,朝廷先后给他加封朝请大夫、朝议大夫、枢密都承旨。去世之后,又追赠了四个官职。甚至在他去世后第二十六年,追赠光禄大夫;去世后第六十八年,又加赠少师,勅谥"忠敏"

  官场上人走茶凉的定式在辛弃疾身上表现得如此悖逆,实在不可思议。固然有主战主和此起彼伏的影响,但对于辛弃疾的人生来说,的确是太具有讽刺意义了。

  辛弃疾所受的教育是非常正统的教育,生活的环境又是酝酿慷慨悲歌的环境,正义加血性,常常会把人引向极端,再加上如此雄才大略,设身处地想一想,我们实在难以想象他一次次被政治风波抛入谷底时的那种感受,实在不知道他是怎么挺过来的。

  然而他的确挺过来了。不仅仅挺过来的,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千古的名篇佳作。

  究竟是谁帮助他度过了一次次的难关,是谁一次次地为他抚平心灵的创伤,让他的人生负载具有那么好的弹性?这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又想到了酒。

  常常想,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以降,文人在文化哲学上,多数都是脚踩两架船的――儒家的入世哲学和道家的出世哲学"两样货色齐备,各有各的用途"。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虽然讲的是儒家最负盛名的治平之道,但如果把老庄加进去后,这种处世哲学几乎成了世代文人自我调节的最有效的办法。当然"独善"也不是不要"道具",酒就成了最好的凭借。

  晋王朝不让士子们议政,他们就谈玄饮酒,竹林七贤兴致上来的时候甚至裸饮狂啸。李白醉酒后让高力士穿鞋侍候,看似醉态百出,实是不平心理的借酒表现。辛弃疾的饮酒,如果说生命的前半部是地域因素和性格因素使然,那么到了后半部,随着人生况味的历炼,酒在生命中的作用自然也就具备了缓冲政治挫折的功能。有人说这是自我麻醉,是消极对待人生的表现。甚至有人还说这是"精神胜利法",是阿Q式的国民劣根。我倒觉得,这恰恰是积极人生态度的表现。在遇到不可抗力的时候多一分柔韧就多一分自我保护,只要青山不倒,终有复兴之日。如果把这样的东西也当成"精神胜利法",那么鲁迅的"韧的战斗"精神如何解释。就连美国的摩天大楼钢筋水泥还允许有一定的摇摆幅度――那摇摆也是为了自我保护――我们如果没有更隐蔽的目的,干嘛不允许人家有些许的变通?!

  我们且看辛弃疾是如何将酒"御寒"的:

  万事一杯酒,长叹复长歌。杜陵有客,刚赋云外筑婆娑。须信功名儿辈,谁识年来心事,古井不生波。种种看余发,积雪就中多。  二三子,问丹桂,倩素娥。平生萤雪,男儿无奈五车何。看取长安得意,莫恨春风看尽,花柳自蹉跎。今夕且欢笑,明月镜新磨。《水调歌头》

  老去浑身无着处,天教只住山林。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试向浮瓜沈李处,清风散发披襟。莫嫌浅后更频斟。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临江仙》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浪淘沙》

  四座且勿语,听我醉中吟。池塘春草未歇,高树变鸣禽。鸿雁初飞江上,蟋蟀还在床下,时序百年心。谁要卿料理,山水有清音。  欢多少,歌长短,酒浅深。而今已不如昔,后定不如今。闲处直须行乐,良夜更教秉烛,高会惜分阴。白发如许短,黄菊倩谁簪。《水调歌头》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感到,辛弃疾尽管在仕途上失意后端起了酒杯,但他并不是凄苦地借酒浇愁,而是看得更开了些。虽然有些及时行乐的感觉,但此时他不这样做又能怎样做――万千抱负都付之烟云,连杯酒也不让喝吗?

  辛弃疾如此嗜酒,是不是够得上一个十足的"酒鬼"了。其实,只要你留意,就会发现,辛弃疾的喝酒绝不是贪杯,他并不完全沉緬于酒。除了本文开头引用的要戒酒的沁园春外,他抒写止酒的还有好几首词,因为他也感到了酒对于身体的损坏。但是,一但是豪兴上来,或是挚友相聚,就顾不了许多了。他有一首《最高楼 送丁怀忠》,写得情真意切:

  相思苦,君与我同心。鱼没雁沉沉。是梦他松后追轩冕,是化为鹤后去山林。对西风,直怅望,到如今。

  待不饮,奈何君有恨。待痛饮,奈何吾有病。君起舞,试重斟。苍梧云外湘妃泪,鼻亭山下鹧鸪吟。早归来,流水外,有知音。

  虽然他的确身体已有问题,但为了知音朋友的情意,为了使朋友不留憾恨,就顾不了太多自己的事情了,"君起舞,试重斟"吧。豪侠之气溢于词表。

  从古到今,诗酒是不分家的。有诗无酒终叵耐,有酒无诗不风流。且在诗酒相谐的问题上,诗胜于酒者近乎儒雅,酒胜于诗者近乎粗蛮。但古往今来多少诗酒英豪,随着无情岁月的雨打风吹,已变得日渐漫涣。辛弃疾之所以让我一直激动了二十年,是他在诗酒之外又多了些英风侠气,多了一些潇洒风流。在浩然正气的激励之下做自己的事,活自己的人,宠辱不惊,应付裕如。出入之间,进退之度,把握得十分到位。难怪有人要把他推上宋词第一个的高位。

  辛弃疾的两首词让我激动了二十年,相信他的潇洒人生还会让更多的人更长久地激动下去,他的人生态度还会使更多的人参悟出更多的人生至道与真缔。

  辛弃疾是两宋的骄傲,也是上一个千年的骄傲。在我们思接千载、顾盼辛弃疾的时候,更期待着新千年伟大人物的诞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09-11-9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化太博大精深了,随便找个东西,做个碳检验,一看就是几千年的历史,比如酒


这个着眼点进去,折射出世间百态


穿千人肠,过万人肚,你来我往中,有时喉头一热,心头一凉


为皇帝释兵权,为将士增豪气,为骚客祝雅兴


终归,是个工具,看怎么使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发表于 2009-11-9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化注重精神,几千年来的酒,到现在并没留下什么外在的喝酒仪式,从这里想到茶,茶传到日本,发展成为形式极其精细的程序化,有时感慨,其实想想一点也不遗憾,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一种形而上的传承,中国魂!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发表于 2009-11-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头慢慢细读。先言谢!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7 05: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