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94|回复: 7

[推荐] 我不跟你玩了–棒槌和雷闷谈中国经济

[复制链接]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09-11-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作者:萨苏



虽然是在一家跨国金融公司工作,但萨本职是做IT的,所以对经济这块儿基本是一个棒槌。

萨是棒槌,但棒槌的朋友未必是棒槌,每次公司开会,坐一块儿的几个部门头脑都是华尔街溜达过的,人家应该不是棒槌 – 当然,从现在华尔街的情况看,也许那儿的也都是一帮棒槌。

无论如何,雷闷刘不能算棒槌,正经的通E公司金融部亚洲区高级分析员,准确预测了泰铢将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主儿,人家能是棒槌吗?

其实雷闷刘是美国出生的二代中国人,干吗中国人叫这鬼名字呢?没办法,外国人膝盖倒是能打弯的,但舌头转不过圈儿来,咱得照顾他一下不是?这不要紧,只要雷闷中国话说得倍儿棒就成了,咱们不是没语言障碍吗?

雷闷生在美国,长在新加坡,加拿大的教育,又在大陆呆了快十年,对哪儿都门儿清,真正一个国际牌的大香蕉。

一直比较喜欢和雷闷谈经济方面的事儿,他这人说话我能明白 – 废话,雷闷在广东南沙建厂的时候,一套经济理论跟老广都能说得明白,何况咱一正经中国人呢? -- 慢,这什么话阿,好像老广都不是正经中国人似的?这话也。。。那啥,在日本接待了几次老广,白天都道貌岸然,精力充沛的,晚上有事去人家住的酒店却不敢敲 门,因为里头老有日本小妞说话,有时候还不止一个。

老广当然是中国人,但正经不正经,那就得看怎么说了。。。

萨这阶段家中有事,故此在北京休假,本来没有机会听雷闷侃山。不料雷闷得了个机会来北京开会,我们这个公司对员工下黑手通常都是背后来,表面上一副绅士派头,所以,雷闷就奉命带着两盒槽子糕来慰问了。

这一慰问,自然说说公司业务,萨也假惺惺问候问候同事们安否?佳代子秘书怀孕否?。。。

正在说着没营养的话,忽然雷闷对着饭店里大屏幕一拍大腿 – 萨,你看我说的怎么样?果然吧?厉害厉害,中国人不玩了。

怎么了?

回头一看,原来电视里在播一条新闻,用我们土著中国人的看法,也是没多少营养的 --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

依我看来,这不是近似套话么?但雷闷既然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 – 据我所知,类似我所在的这个国外金融公司,作对中国业务的上层个个都看《人民日报》,而且往往还不是看海外版,而是看翻译了的中文版剪报。这倒不是《人民 日报》多精彩,而是他们认为通过这个报,能够了解中国的政策走向。

这就是喉舌作用的好处了,要在美国,你看哪个报纸能保证是美国政府的真实想法呢?听雷闷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 《人民日报》也不会直接写中国政府要干吗干吗,但这不要紧,《人民日报》就是中国政府的一个表情,你要猜一个人心里想什么,看他表情是很重要的。关键你会 看不会看。

凝神想雷闷这是啥意思。看这段新闻,说的是对应世界金融危机的,那么,休假以前关于世界金融危机,雷闷说过什么?

对了,他说过日本这次是先跑了 – 尽管问题出在金融领域,而且日本是世界银行业的重头,但在美国房贷危机爆发之后,日本金融界却几乎毫发无伤。

原因是日本银行界早已经看出小布什经济政策存在的巨大问题,二级房贷引发危机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自从山本五十六在布干维尔被打死以后,日本人中的赌徒越来 越少,碰上这种事儿采取了最稳妥的办法 – 提前撤退。结果这次危机日本金融界几乎没有损失。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慢了一步,未能及时撤出(当然这个撤危险性也太大,日本撤是拆大门,中国要撤则是拆柱 子),是吃了些亏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日本摆脱了这次危机,因为它一直依赖的出口面临着巨大的缺口,此事,世界经济学家都没法给日本出什么主意。

对中国,雷闷说过什么?

好像,他说过这次危机可能给中国巨大的帮助,这个帮助对中国的未来是决定性的。

因为这个观点十分怪异(危机可以帮助中国?梦话么)

雷闷当时说中国的经济班子十分“狡猾”,早晚会看出来的,而信号就是“不跟你玩了”。

看来,雷闷认为,《人民日报》这个社论,就是“不跟你玩”的意思。

雷闷说中国的经济班子十分狡猾,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举个例子来说吧。前些日子中国曾经出现过一则笑话 – 沙僧给孙悟空打电话,说现在二师兄的肉比师父的还贵啦。

这个说的是猪肉涨价的问题。

当然,让猪肉价格莫名其妙地涨起来,说明我们的经济体制有很大的毛病,可是对应这个问题的招数,却可以充分显示出中国经济班子的“狡猾”来。

今天,猪肉的价格已经基本降下来了。据我所知,中国政府应付这个问题,只花了比其他国家少得多的银子。其中奥秘,是因为采用了财政部一位经济智囊的手段。

这位经济智囊,说不定此时也在看我的文章,所以我不敢乱吹,只能据实而言,不过,得知这个招数的时候,真是忍不住叹口气 – 这招儿。。。非中国人不能为也。

现在,猪肉的价格是落下来了,这其中有怎样的故事呢?好吧,我们来看看,猪肉价格疯长,中国的经济班子有什么应付的办法。

传统来说,碰上这种事,有两种办法。

第一个,是马英九的办法,那就是猪肉涨价了,但这个猪我姓马的管不了,只好给大家发点钱吧,一个人一个月一千新台币,来个猪肉补贴。大家有钱了,就不会抱怨猪肉贵了吧。

第二个,是布什的办法,猪肉涨价了,明显是市场上猪太少,因为猪都跑到白宫去了。布什他们家是资本家,所以肯定向着资本家,来,给个养猪补贴。养猪的还可以拿补贴,一高兴就多养了,价格自然降下来。

其实,这两个办法,看似有效,都是有副作用的。

小马哥的办法,猪肉涨价给猪肉补贴,恐怕未必管用,因为大家拿了猪肉补贴可能去买共匪饼中正油条,并不去买贵离了谱的猪肉,于是还是一面拿钱一面抱怨,解决不了问题。

小布兄的办法,全国有多少养猪的?那补起来可是天文数字。而且一旦补起来,这玩意儿可就没完没了。没有哪个国家的这类农业补贴能够轻易断奶,那会带来社会危机的。这种政策对本来就国债高筑的美国,无异饮鸩止渴。

中国人,不这么干。

那,中国人怎么干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这中国猪肉价格暴涨,可是补贴养猪的和补贴买肉的似乎都不大是个法子。

怎么办呢?财政部那位不紧不慢冒出一句来 –

那猪八戒他不还有一妈么?

的确,猪八戒不是亚当夏娃,当然会有妈,民间传说他妈还不是独生女,至少还有一妹,猪八戒他二姨赫赫有名呢。

解决猪肉价钱,关键就在猪八戒他妈身上。中国经济口的这帮家伙出台的政策就是在猪八戒他妈身边挖坑。

出政策,要琢磨问题卡在哪儿。

按一般的逻辑呢,猪肉涨价,农户们琢磨着养猪赚钱,都养猪,猪多了,价钱自然就降下来了。

这在其他国家也就是这样儿了,但在中国就有点儿不同。

中国这儿,事儿就卡在养母猪户身上了。

所谓“养母猪户”,并不是所有养雌性猪的都算,而指的是那种专门养优良品种母猪,靠下小猪卖猪崽子赚钱的专业户。

大家都知道咱国人脑子很聪明。养母猪户是中国人,当然也聪明,这一聪明,就麻烦了。看到猪肉涨价,养母猪户们把猪崽子的价格抬得高高的,达到正常情况的六 倍。物以稀为贵,猪八戒的女儿不愁嫁,养母猪户利用时机狠狠赚一把完全符合经济规律。但结果对整个经济可是不太好,养母猪户倒是赚钱了,但农民养猪的积极 性也被打下去了 – 一个猪崽子就要六百块,猪肉价格能降下来吗?再说,六百块对农民来说是满大一笔投资,养不好还会死掉,养活了明年猪肉还不能掉价钱才会赚钱,这里头变数太 大了。

养不养呢?本来顺理成章的事儿,到这儿就成了问题。所以,猪肉价格暴涨的时候,农民养猪的数量并没有如期待的那样增加太快。

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搁从前的做法,干脆,把养母猪的都按投鸡倒把,不,投猪倒把抓起来,强迫降价。

这符合逻辑,但有杀猪取卵的问题,养母猪能养到劳改队去,以后谁还敢养母猪呢?照某位老大的说法,咱们的经济班子最擅长的不是做强盗,而是做骗子的,骗子当然不会举着刀去抓养母猪的除暴安良。

好在我们中国人办事经常是不按逻辑来的。。。那谁,你说老萨造谣?那你看看西直门那立交桥去,那咱们中国人造的吧?一个桥造得跟阿基米德螺线似的,你说他有逻辑?

没话说了? -- 是,肯定没话说了,有话说的还在西直门桥上绕着没下来呢。

好,咱们接着说猪。好在我们中国人办事经常是不按逻辑来的,于是,财政部出台了一个古怪的好政策,不补贴养猪户,专门补贴养母猪户。

邪阿。。。

养母猪户本来已经肥得流油,对这点儿补贴并不是很看得上。不过,给你兜里送钱你也不会往外推不是?

本来养母猪户就赚钱,还给他补贴?!那不是肥的肥死,饿的饿死?要这样大家都养母猪去了。。。

!!!

“要这样大家都养母猪去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养母猪户网兜里装补贴的时候,就掉财政部的坑里了。

这个结果就是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农村养母猪户蜂起。您想啊,补贴的钱是中央调拨的,不用花地方一分钱,养出小猪来可是能卖好价钱的。地方政府拿政绩,养母猪的拿现金,这种买卖谁看了不喜欢?

问题是,养母猪的多了,猪崽子自然也就多了。猪这个玩艺儿一下一窝,七八只算是少的,不像狗熊一年就生俩大熊猫三五年也没准生不出来。我想这可能是古人驯养猪而不是狗熊或大熊猫的重要原因,虽然要算出肉率的话,狗熊和大熊猫可比猪多。

这么多的猪崽子怎么办?总不能都圈家里当宠物养着,那一窝一窝又一窝,没几个月养母猪的他们家就没地方儿睡觉了。

那就只有卖。

市场上猪崽子大量增加的结果是仔猪价格大幅回落。

农民买得起猪崽子,成本和风险大降,养猪的自然就多了。与之相对应的,猪八戒的肉价自然回落到唐僧肉下面去了。

对于这件事,有位道号老猪来了的兄弟昨儿大概不堪老萨挖坑,冒着猪肉价格暴涨时刻的风险挺身而出,已经给出了答案,他的描述在这里 – 链接出处

这个答案基本是比较全面了,只是还客气平缓了一点儿。

就在猪肉刚开始降价这个时候,补贴养母猪户的政策,已经开始紧缩,虽然没有停止,但已趋向严格,或向保险等形式转化 – 你不能说国家没信誉,国家本来也很明确这是一次性补贴(虽然很多一次性补贴贴来贴去就变成长期性的了),那帮骗子可没有把这玩意儿弄成长期负担的意思。

慢着,您不是说这种农业补贴很难轻易停止么?再说了,会不会没补贴猪肉价格又涨回去了?

这得看情况,比如养母猪补贴这事儿,说变就变,一点儿值得担忧的地方都没有。

说得轻巧,法国农业补贴稍微降一降,农民就把巴黎四面儿给堵上了,中国农民这么好说话?

中国农民是好说话一点,但本质上也是一样的,法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可没有我们多。真因为财政部的政策弄出俩陈胜吴广来,项怀诚只有抹脖子的份儿。

事实是政策出台的时候坑就已经挖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被海军去索马里打海盗的装备吓住,昨天的注意力跑到那边去了。现在,军舰也走了,海盗估计也做好当饺子馅的思想准备了,那么,让我们回到财政部和母猪的话题来吧。

估计看到这句话财政部那位老大会把他的茶壶扔过来 – 财政部和母猪怎么能并列呢?

好吧,我们修改一下,财政部和猪肉。。。好像还是怎么看怎么别扭似的。

反正意思大家都能明白,咱们回到这个话题就是。

话说财政部补贴养母猪的,补贴完了又往回收 -- 这是通过另外渠道了解到的。萨以为这是很成功的调控,经济上的某项措施若是玩成一项惯例很容易成为长期负担。日本的燃油税就是这样,一项紧急临时的税收, 如今成了日本政府离不开的经济来源,变成法案老百姓不干 – 你当初不是这样说的啊!抢钱吗?可不变成法案呢,到期以后有人振臂一呼,不让它延长,那等于眼瞅着政府破产。

您瞧这买卖做的。

那么,往回收会不会造成农民赶着母猪把财政部大门堵了这种事儿?

那是不会的。

首先,财政部在长安街上,北京市区禁止养猪,想把猪赶进城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道城管是吃干饭的?

其次,补贴不是没有了,而是逐步向保险方向过渡(当然这样额度会小得多)。根据市场分析,现在养母猪只要不是借债经营及遍不补贴也是赚钱的,原来的补贴只 是把犹豫观望的农民往这条路上推一把,现在转成保险可以使这种钱赚得更加稳定。所以,撤除补贴不会引发特别大的反弹。当然你要想靠养母猪一夜暴富,那是你 自己的问题,不是政府可以保证的。

最后,只补贴养母猪户的好处现在出来了 – 养母猪户的比例在农民里面毕竟只占很小比例,人单势孤,想闹也闹不起来。历次政治运动TG的法宝就是只打5%,拿到经济领域就是这个干法。想想看,如果补贴的是全体养猪户,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我那次把这件事情讲给雷闷,他听完后若有所思,说这里面还有文章呢。中国财政部的补贴和养母猪户高价卖猪崽子,会造成其他农户对他们的嫉妒和不满,认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暴发户。如果他们出来闹事,其他农户只会支持当局严厉对待而不会和他们联合。

你很熟悉中国了。我告诉雷闷,其实,我还有一些话没跟你说呢。这种挑动群众斗群众是我国财政部的一贯风格。您看,每年财政部税收都超额完成百分之几十,中国税率这么高,难道大家还对缴税特别踊跃?

美国的税率比中国低,可是大家也不踊跃缴税。雷闷纠正我。

不管踊跃不踊跃吧,反正钱是收上来了。我曾请教过收税的朋友,这钱是怎么收上来的?是不是很暴力?

人家说也不是很暴力,现在用暴力不吃香了,您没看这两年强奸犯都少了吗?都勤奋工作赚钱然后上歌厅找小姐去了,两厢情愿不比霸王硬上弓强?咱堂堂公务员,总不能比流氓水平还低吧。

那你们用什么招儿呢?

就直接找个媒体,给它上条消息 – 某某大款,名车别墅,包了二奶包三奶,却偷漏国税,为富不仁。。。

得了,不用再描述了,现在老百姓最恨的就是“为富不仁”,被新闻媒体这么曝光法,以后税务部门怎么整治你都没人同情,老百姓只有拍手称快。这样的软刀子哪个老总也吃不消。

不过,我对雷闷说,这似乎表明今天中国的经济班子只有小聪明,这类手段解决个小问题还可以,却没有引导整个经济健康发展的能力。

没想到人雷闷脑袋晃得跟过马路似的,拿出在Rockwell作Trainer 时候的讲义来给我看。他的看法,无论说经济还是说金融,千万不要被有大聪明的人掌了舵,那会是人类灾难。经济这个东西影响的因素太多,它自有行进的规律。 你想引导或者控制它的走向其实是不可能,自古以来没少人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多么聪明的人都是以失败告终,无一幸免。而且,这样的大聪明人有无数的对手。现在世界玩经济的,研究的目的绝少有为了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都是为了利用经济规律给自己捞钱,所以人们的种种措施手段,对经济的扭曲大于帮助。雷闷拿我 们自己的金融产品说话 -- “对市场来说,不是毒药就是春药,二者必居其一。”经济班子的主要精力,应该是应付这些乱七八糟的投机倒把分子 -- 而且还大多数是合法的投机倒把分子。雷闷不认为世界经济套用某一套理论就可 以永远健康。他认为经济学家或者负责经济的官员,最理想的就是有小聪明的人。他们用小聪明解决具体的问题,但不会认为自己有“引导经济健康发展”的钥匙, 这才是他们真正应该做的。经济危机来了,你不要想力挽狂澜,只要想怎样度过难关。按照雷闷的说法,世界上的经济危局,十个有九个是那些自认为有“大聪明” 的人促成的。比如这次的经济危机,如果不是小布什一班人在房贷市场实行完全不合情理的宽松政策,怎么会发展到这样严重?

那么,雷闷关于中国“我不跟你玩了”,又是怎样一条理论呢?

雷闷一直认为,中国自身并没有危机。

他认为,在这次席卷全球的危机中,中国自身的经济并没有什么毛病,比如,今年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广告拍卖结果还比去年高了二十个百分点。现在的问题,是出在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身上。

但是,美国是中国的大客户,只有两亿人口的美国占了世界市场的一半,中国人赚的钱很多要从美国人的腰包里掏。现在美国出了问题,腰包里掏不出钱来,中国的产品卖不出去,市场小了,这就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那么,中国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分析起来十分容易,无非是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我跟你玩,第二个选择,是我不跟你玩。

雷闷的看法,第二个选择,大约是中国多年来一直想选,却始终无法下决心去选的,这次危机,恰好帮中国解决了这个决心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9-11-9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09-11-9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例会刚结束,过来看看,看到这题儿就忙不迭跑进来了。

 

果然,见作者是老萨便先自嘴角上扬,不用看,一准好玩儿...<img

 

初识老萨在2007年,是碟兄引荐的,以后就与碟兄一道成了他的粉丝。

 

虽然老萨也像很多网中人一样四处跑,但他常驻的地方是西西河,很多文章首发在那里。

 

老萨是北京人,在日本生活工作了近10年,娶了个日本媳妇,他叫她小魔女,且很多文字的主角都是她。

 

小魔女的性格与老萨极相像,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扇门。

 

老萨笔下的小魔女的故事也都很好玩,其中总会有很多“包袱”抖给读者,让人忍俊不禁。

 

曾经有一篇是写老萨教小魔女读中国的古典名著,看到最后我哈哈大笑。

 

转来同乐乐:

 

 

小魔女喜欢看中国文学读物,常常对《小说X报》作泣不成声状。夜半娓娓道来,宛若读后感。萨取原文读之,觉得不至感动如此,久而久之,渐渐明白,原来这人思维和我们不一样的,我们一眼看去胡编滥造,很荒唐的事情,她能很忠实地跟着作者走进荒唐世界,看得认认真真,感受得认认真真,同时为主人公从小保姆到女上司十七八个情人的命运忧心忡忡。

我问她,你也在北京住过好几年的,你相信在隆福大厦门口见着一女大学生,聊上十分钟就爱得天焚地轰,回家上床这种事情么?

魔女的回答是隆福大厦应该不会,王府井就没准,我上次看一个小说,就说的是有个男的在王府井

这就是绝症,没治的。


后来看日本的小说,发现其不合逻辑,其荒唐也差不多。日本人的拗性天生大约不适合写小说,-- 自古日本就没有几个能被世界人民接受的诗人和文学家 -- 所以日本小说多半犹如自说自话,全不注意情节的合理性,文笔只顾在人物心眼的螺丝壳里绕来绕去,几下子俺这老外就要产生催眠效应。看日本小说类似看中国古代人物画,解剖投影完全不对,立体平面根本不分,怎么看怎么不象活人可偏偏还有意境要你体味。说起来中国的文学作品,逻辑上多少还可靠一些,自然不会被追究不真实喽。

日本的女性读者很多,看书是很多日本女性的第一大爱好。就上面提到的作品,经常有日本女性看得不能自拔,欲生欲死,你说她单纯也不是,就是见了那种风花雪月,缠绵故事仿佛猫见了鱼,立即失去理智,这不能不说是某种民族性格作用其中了。朝鲜间谍金贤姬讲她们在接受假扮日本人的训练时,特别强调要学会爱哭,容易感动云云,看来是抓到精髓处了。

题外话,这种民族性在日本肯定男女有别。在我看来日本男性在感情上大条异常,和日本女性的细腻天壤之别,简直不象一个民族也许,他们把细致一面都放在工作和处理上下级关系上面去了。

看得多了也不能不佩服日本作家,书中经常有些你觉得日本人都没法相信的生硬情节怎么办呢?人家处理的方法几乎是统一的把主角设计成曾在外国生活过就可以了,日本人看到此处,几乎都会毫无阻碍地恍然大悟这人在外国呆过么,难怪阿难怪。

在一些日本人的眼里,外国人是异星类人生物,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都正常。

不过我是不支持小魔女沉溺其中,老看她这样感动法,会掉鸡皮疙瘩的。

当然也不能强行压制对吧,咱引导么。

于是,引导小魔女了解中国文化那《小说X报》不过是当代小说,我们最优秀的作品,那叫四大名著,看那个,才叫真汉学呢。

别说,这番说教很是管用,而且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魔女看古文版的西游水浒比白话版的理解更顺畅,这件事让我很困惑。及至看日本历史看到西乡隆盛的信件干脆是全部汉字的古体文章,方才释然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最强盛的时代,白话文还没诞生呢。

典雅。魔女评价中国的古文说。

魔女看四大名著很是津津有味,时而还能和老萨说说牛魔王的故事,这可比每天听她讲北京某无业青年的爱情故事好多了。

但这种学习也会引发某种意外。。。

那次魔女的妈妈发了胆结石,医生诊断需要动手术,于是全家一阵忙乱,安排医院病房等等,魔女孝顺,天天早早赶去陪伴。

到了手术那天,恰好我父母也在日本旅游,于是三人一起去看望,不料去的路上堵车,等到了病房,床上已经空了,只剩小魔女在那儿神色紧张地转来转去。

怎么样?开始手术了吗?萨赶紧问。

嗯,已经送进去半个小时,魔女看到我父母,很恭敬地行个礼,道:请不要担心,这种手术没什么危险,现在应该已经。。。已经麻翻了。

麻翻?萨一时没反应过来。


是啊,我妈妈应该已经被医生那厮麻翻,很快可以手术啦。魔女咬着舌头一本正经地说。

在严格要求肃静的医院里,岳母住院手术的痛苦时刻,实在不是一个应该笑的时间场合。

可是那天我们都没能忍住,害得魔女莫名其妙,以为老萨一家都生了毛病。

内子从哪儿学来这等古雅词句,是智劫生辰纲,还是打店十字坡,兄弟可就不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发表于 2009-11-9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妈妈应该已经被医生那厮麻翻,很快可以手术啦。”魔女咬着舌头一本正经地说。 :lol 笑晕。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再转一篇,哈

不一样的爱人

前两天参加一个活动,遇到以前一起工作过的一位吴大姐,吴大姐到处向人介绍 – “这就是当年散布谣言,坏我清白的那个小萨。”弄得我哭笑不得又无从辩解,谁让人家说的是真事儿呢?
那么,萨到底把人家吴大姐怎么了,以至得了这样一个坏名声?

其实,真的是很无辜。

当时,萨到日本不久,和吴大姐是一个办公室,多受她的照顾,正在感恩图报的时候,机会就来了。一天忽然有个电话打进来找吴大姐,其他的就什么也说不清楚 了。吴大姐恰好出去办事,大约因为在地铁里面,手机也接不通。接电话的秘书脑子还算快,对话一番以后,终于猜出对方是个中国人,于是把电话转到了萨的桌子 上求救。

原来,是吴大姐的丈夫打来的,这位姐夫前几天刚刚从国内飞来探亲,大大咧咧出门转悠,一下就找不着北了 – 他心里大概以为日本的城市道路也该象北京一样横平竖直,谁知道吴大姐住的神户市一面是山,一面是海,所有的道路都象蚯蚓似的,两个钟头以后姐夫发现自己上 了一座一百多米的桥,再不敢乱走,只好找当地警察帮忙。

日本警察还是负责任的,拿了姐夫记的地址,到地方以后怎么看姐夫怎么摇头,这楼好像陌生得很,尤其是地址记的单元居然还住着一个日本老头,这。。。

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记错了!姐夫没了辙,想起钱包里有吴大姐一张名片,就打到公司里来求救了。

萨一看这个忙肯定是要帮的,马上找公司人事部的斋藤要吴大姐的住址。

斋藤是个很严格的人,说这属于个人隐私啊,如果没有足够理由不能随便给你的。谁要呢?

这可就麻烦了,萨的日语非常有限,我怎么形容姐夫和吴大姐的关系呢?丈夫?不行,“丈夫”这个词在日文里面含义截然不同,是“结实”,“坚定”,“好汉” 的意思,“大丈夫”是日文常说的话,意思是“没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很豪迈,就是和中文的“丈夫”拉不上关系。那么,说“先生”?“先生”这个词 日语里面也不能乱用的,只有教书的,特别是教授才可以叫先生,日本的教授地位崇高,走大街上管谁都随便叫“先生”,那位多半会红着脸表示不敢当。老公?日 文肯定没这个字,要斋藤认真起来去查闹不好和太监拉上关系。

怎么办?用手比划长头发,表示吴大姐,用挎胳膊表示姐夫,比划半天,看斋藤还是两眼发直。

这日本人的脑子怎么长的?榆木的?这么明显的事儿就是理解不了。

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中国对丈夫还有一个说法,萨就用上了 -- 这位啊,是吴大姐的爱人。

嘿,别说,斋藤的榆木脑袋立即开了窍,露出理解的表情,却又带点儿狐疑,眼珠一转,好像要确认一下,比划了一个房子的样子问我 – 他们。。。他们住在一起?

当然了。不过,吴大姐的爱人是从中国刚来的,所以没有记住住址。

斋藤作恍然大悟状,一面连连点头,一面忙着找吴大姐的住址去了。

萨把地址告诉姐夫,他写在纸上给警察看,此事果然顺利解决,原来为了迎接姐夫前来,吴大姐特意换了个宽敞些的公寓,而马大哈姐夫呢?还拿着过去的旧地址呢。

大姐回来,当然是一番致谢。这事本来圆满解决,萨觉得自己做了件积德的好事,但唯有一点让人放心不下 — 这斋藤的表情怎么有点儿不对劲儿啊,看着有些鬼头鬼脑?

不料,没两天,吴大姐就打上门来了 – 好你个小萨阿,有这么拿你大姐开涮的么?那天你姐夫来电话,你说他是我什么人?

爱人阿,有什么不对?

我说嘛,这几天公司里同事看我老跟看失足青年似的,原来是你搞的鬼,你这不是造谣生事么?

怎么,难道我说错了?姐夫当然是您爱人么。

那是在国内,他是我爱人,在这儿,他可不是我爱人。。。

大姐,这可就是您的不对了,见异思迁也得先把手续办了吧,现在您和姐夫可是合法夫妻,何况姐夫这人还不错嘛,说扔就扔,您也太狠了吧?

嘿,我让你气糊涂了。吴大姐这才解释起来。原来,这两天吴大姐总看日本同事眼神不对,还偶尔听到有人说她养了个情人在公寓里。不但养了,还公然把电话打到 公司里谈两个人同居的事情。中国人对涉及两性关系的事情一向严肃隐晦,居然有这样大张旗鼓的,堪称新闻。。。 吴大姐属于那种爱惜名誉的人,这还了得,赶紧找了个熟悉的扫地大妈旁敲侧击一番,才知道是萨惹的祸。 -- 从吴大姐找扫地大妈打听小道消息,可见日本人传谣言八卦的本事绝不亚于国人。

萨大叫冤枉 – 我可没说过这话阿,我说姐夫是您爱人。

哼哼,回家问问你媳妇去,日语里头,“爱人”的意思,就是情人阿!

事后,向我家小魔女讨教,才明白果然是犯了错误。在日语中,“爱人”可不是什么好词,表示的是包养二奶一类的关系,我这段连比划带说,的确可算得上吴大姐 的“污人清白”了。此后,吴大姐带着姐夫出席了几次我们公司的聚会,通过他的反复自我介绍,才算抵消了萨“造谣”的不良影响。斋藤后来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 – 你看你看,这个误会,我还以为吴女士在搞“不伦”呢。

不伦?萨又吓了一跳,心想包养情人毕竟和乱伦还不是一个概念吧,难道还有更厉害的谣言在飞?那可不关我事。

看萨一付要杀人的表情,斋藤一愣,问发生了什么事情,等明白过来,急忙解释 – 不要误会,我们日语里面“不伦”的意思就是你们中国说的包二奶阿,和乱伦没有什么关系的。

因为用错了一个词,造成这样的问题,萨回家忍不住问小魔女:“那,在日语中表达中文“丈夫”的意思,比如你介绍我,应该用哪个词呢?“

“嗅筋。”小魔女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嗅。。。筋?”听着这个怪异的词,萨的脸色不是很好 – “怎么发音这样古怪?”

看到萨脸色不豫,小魔女连忙解释:“这个啊,是简称,还有表示尊敬的说法。”

“那你说说看。”

“狗嗅筋。”

“狗。。。还嗅筋??!”岂有此理,萨勃然大怒,“消遣老爷我不是?拿咱家大勺来,我要执行家法!”

“慢,慢,”魔女一副笑得肚子疼的样子,一面解释。原来,日文中表示尊敬的“御”字,发音正是“狗”,而“嗅筋”一词,写出来却是 – “主人”。

在日本,妻子要称呼丈夫为“主人”,如果尊敬的说法呢,就是“御主人”

天,从这一点看,男性在日本的地位,真不是一般的高。-- 虽然说发音有些不幸,竟然是“狗嗅筋”。

不过,地位高,萨这个“御主人”吃完了饭,还得刷碗。

敢情再怎么称呼,它也就是一个马甲。。。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他写的国破山河在,有点像不务正业的IT人士:(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6 14: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