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20|回复: 7

[汇编] 【文化深度】“当场质问”体现了大学精神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1-5-10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大学生“当场质问”,更大的价值是告诉大学,究竟该怎样定位讲座、报告,以及怎样组织讲座、报告。

唐骏在南林大演讲,遭遇南大女学生“踢馆”,事发已经一周,但余波未平。据新京报“京报调查”的结果显示,62.6%的受访者至今认为唐骏去大学演讲“不合适,涉嫌学历造假没有道歉,容易误人子弟”,而与之对应,又有47.7%的受访者赞同“允许唐骏大学演讲,也要允许学生‘踢馆’”,以及37.4%支持“他有公开演讲的自由和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这组调查结果,本就显得很“纠结”,依照上述结果,大致有10%的受访者是既选择“不合适,学历造假问题没有道歉,容易误人子弟”,又“允许唐骏大学演讲,也要允许学生‘踢馆’”的。在笔者看来,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大家对大学报告、讲座的模糊认知。

这次风波,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分析大学报告和讲座的极好案例。在大家的传统印象中,大学报告应该请各种成功人士,整个报告,也应该洋溢着一片和谐气氛,如此,就皆大欢喜。以此来分析南林大请陷入丑闻的唐骏做报告,就觉得有不妥,而现场出现学生“踢馆”,也让组织者觉得不爽,是不尊重嘉宾。——调查中,29.8%认为女大学生“踢馆”是“没有礼貌,不照顾主办方颜面,可以私下表达意见”。争议由此而起。

然而,这本就是对大学报告的错误理解,把邀请做报告视为对嘉宾的认同、认可,也把报告视为对学生的“教育”。但真正意义的大学报告,主要在于给学生提供了解更多事、更多观念、更多人,以及与不同人对话、交流的机会,因此,在大学做报告的,可以是各种人,而且,不同层次、类型的人越多,表明这所大学越开放、越多元。从大学学术自治、学生自治角度说,大学的报告不应限定演讲者的身份、观点,也不能要求所有听讲者配合报告者。

如果对大学的报告持上述观念,那么,南林大请唐骏,以及其他任何人做报告,都没有问题,同样,在现场,出现有女大学生质疑唐骏,也根本谈不上侮辱,活动组织者和唐骏本人,都应该对现场出现这种状况,有准备。

遗憾的是,从南林大的活动组织和事后对女生“踢馆”的态度看,他们对大学报告的理解是分裂的。在邀请唐骏这一问题上,他们持有的是开放、多元的观念;而在具体的报告组织中,又回到了传统观点,不允许开放、多元。如果他们在请唐骏开讲座时,不预设立场,不回避唐骏的“学历门”,甚至在讲座前主动提及,并允许学生自由提任何问题,这场报告,当不会是这样的走向。其意义,也不是变成唐骏的宣讲,而变为对“成功”的自由讨论。

我不大喜欢用“踢馆”这样的词汇,用“当场质问”似乎更好一些。这件事情更大的价值是告诉大学,究竟该怎样定位讲座、报告,以及怎样组织讲座、报告。当质问“常态化”,大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就实现了回归,那时,也许不再有争议,而会成为大学的一段佳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博时代愚乐至死:文化批评,拿什么拯救你

同文化一样,文化批评显然是异常复杂的概念。文化批评水准的高低,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观照、文化反思、文化发展的能力,但正是由于这一概念无所不包的复杂性和包容性,它也是我们社会生活中难以界说和难以回避的话题。

值得警惕的是,由于文化批评的乏善可陈,凌空骂架的微博、插科打诨的秀场、泛娱乐化的舞台、权力寻租的理论期刊……正在遮蔽主流批评并汇聚成新的话语阵地。

1. 新型文化贫困笼罩着批评

文化批评泛娱乐化,批评家们趋红包化,批评载体无序膨胀

“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

“鉴于国内油价不断上涨,国家决定成立新的产油企业以打破垄断遏制油价。现在共有四家成品油生产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中地沟油。”

这是风靡荧屏、网络的“周立波语录”。语录主题分散、重心游移,“没有风格,只剩腔调”,“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这些靠庞大的幕后团队由网上流行的“段子”整合而成的语录,却因聚集当下周遭社会、生活、情感的一切“桥段”——调侃、恶搞、社会情绪、人间乱象、流言飞语、流行时尚、恶性事件而迅速“走红”。不能否认的是,由于文化批评的乏善可陈,凌空骂架的微博、插科打诨的秀场、泛娱乐化的舞台、权力寻租的理论期刊……正在遮蔽主流批评并汇聚成新的话语阵地。

“个个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有麦克风”,科技的高度发展改变了信息的发布方式,让每个人平等地拥有了发布信息的权力,以至有人惊呼,“在这样的时代,甚至连讨论互联网都显得有些过时了!”据CNNIC发布,我国2010年网民总数达4.57亿,2011年第一季度手机用户总数8.89亿——在“13多亿只麦克风”的舆论场内,中国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传播机制、干预机制、评价机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全媒体时代是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边界不断远拓的新媒体场内,在“众声喧哗”中吸引注意力,如果不能及时作出切中肯綮的文化判断,就只能依赖“先声夺人”的“异声”。然而事实是,文化批评既大量泛滥又严重缺失,文化理论既庞杂丰富也相当匮乏。在文化批评的日渐失落中,高发“异声”的“意见”领袖正在抢滩占地。“一种新型的文化贫困正笼罩在各种批评之上,文化批评像促销广告一样华而不实,内容贫乏。”一位网友质问:“文化批评,我拿什么拯救你?”

文化批评的失落不仅广受文化界质疑,同时也深为批评界诟病。“文化批评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有一种不正常的倾向,就是某些文化批评不是以追求真理为目的,而是更多围绕某种需要而展开。”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认为,文化批评存在着两个颇为极端的现象值得人们思考——一极是过度吹捧,一极是一味谩骂。过度吹捧,毫无疑问不足取。一味地谩骂,把批评等同于骂,打冷枪、出冷拳、打群架,同样有巨大的危害。

文化批评本是一种借助文化学剖析文学或借助文本探讨文化的研究方法。但不幸的是,文化批评的时尚化、边缘化、口语化、散文化、纪实化、低俗化,批评家们对于重大文化现象的缺席、缺位、失语、乱语、无序膨胀,使批评载体滑向媒体化、口号化、红包化、核心刊物化,这些是文化批评丧失生命力、降低文化品位的重要原因,是文化批评失去读者、失去喝彩的重要原因,也是“微博撬开文化批评大门”、批评流于“泛娱乐化”的重要原因。

有人一针见血地说过,文化越是泛滥,整个社会就越没有文化。“现在文化不仅表现为一种热热闹闹的浅层化,还存在着明显的文化被滥用的情况。当任何东西都可以冠上文化的时候,实际上,文化被消解得差不多了。”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认为。文化批评也是如此。当失语、乱语成为常态,评论也就逐渐失去了自身的独立品格,甚至“受雇”于商业利益,为人吆喝,变相炒作,抢夺眼球,制造卖点,文化不再是尊严的存在。

2. 警惕“群体盲思”和“信息茧房”

如果信息聚合和文化判断失当,人们很快就会失去理性,人群很快就会变为暴徒

微博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言论的门槛,移动终端更使这种言论的发布趋于简便。在信息爆炸与媒介膨胀的时代,众声喧哗,观点纷杂,“意见”领袖的“意见”、“石破天惊”的表达,不仅成为信息世界的新“入口”,而且主导着动辄数百、数千万“粉丝”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观念与态度。

不能忽视的是,微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是一个传播媒体和娱乐工具,它巨大的潜能正在被挖掘出来。微博的“意见”渠道正在成为互联网公司“圈地运动”必争之地的时候,动辄数百、数千万的“粉丝”其实是由某些利益集团操控的。“微博的作用与商业价值是建立在一个微博运作成功的基础之上的,试想,如果你的微博粉丝‘寥寥’,关注者非常少,怎么可能达到效果呢。”一位叫做史光启的研究者撰文道。

他举例,在Twitter上,戴尔公司的@DellOutlet这个专门以优惠价出清存货的微博,目前已经有了近150万名关注者;而通过这一渠道宣传促销而卖出的个人电脑、计算机配件和软件,已经让戴尔进账650万美元以上。

值得警惕的是,在一个信息超负荷的时代里,人们对信息的随波逐流很容易使自己退回到信息封锁时代的偏见。文化判断是容易受到影响并且是可以模仿的——86年前,鲁迅先生借助他的短篇小说,写出了他有感于中国人求同心理太重容易形成文化盲从的基本判断,从而高呼:“向庸众宣战!”

“在一个正见和八卦日益难分伯仲的世界里,许多头脑聚在一起上网的努力可能会提供最好的通向信息乌托邦之路。”美国白宫信息与监管事务办公室主任、原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说。

桑斯坦把对信息社会多年的研究成果集纳为一部著作《信息乌托邦》,在书中他提醒大家注意,全媒体时代须警惕“群体盲思”和“信息茧房”效应。在泛滥的信息中,团体决策往往不能“群策群力”、“各抒己见”,相反常常由于种种原因而随大流。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当某种声音成为主流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不再去深究其合理性,而是尽力让自己显得与多数人的价值观相一致,从而导致“群体盲思”。与此同时,在泛滥的信息中,人们很容易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只跟从与自己气味相投的声音,于是作茧自缚。他对于人类积蓄信息和运用知识改善我们生活的潜能非常乐观,却也不无担忧,如果信息聚合和文化判断失当,人们很快就会失去理性,“人群很快就会变为暴徒”。

“有人曾经以为我们会毁于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著名文化评论家尼尔·波兹曼说,“不!”在文化成为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中,“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个“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就是“过度娱乐”、“泛娱乐化”,“新闻、文化、体育、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我们从而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3. 文化的一小步,通向自由的一大步

文化批评关乎民族自在的想象资源和人类永恒的价值判断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世纪70年代,顾城在一首诗中吟诵。对于今天这个更加多元、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时代来说,批评家们何尝不是引导文化世界走向光明的眼睛?

从学科起源和知识谱系来看,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批评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滥觞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评整合了语言学、符号学、结构主义、叙述学、精神分析、文化人类学等思想与学理资源,是文化思想界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一种新的认识。在这种意义上,文化批评的研究方式远离文学批评对于文学文本、叙事、喻义、象征、原型、文体、能指、所指、节奏的琐碎剥离,远离对艺术形式、艺术技巧的抽象把握,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它更关注人性、关注当下、关注实践,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判断和意义识别,关注文化工业、文化市场、大众文化以及中国现代化模式,这些标志着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的重新凸显,标志着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

“批评与创作是有通识的,对天地人的魅性的追问和呈现,关乎命运,关乎情境,关乎情感,关乎肉体,关乎伦常与破戒,关乎民族自在的想象资源和人类基本价值……”鲁迅文学院副院长、评论家施战军深情写道。懂文化、爱真理、有悟性、明是非、重史识无疑是一名优秀的文化批评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从这个源点和这些素质出发,才能够建构出文化判断的光明之城。

从汉语的使用习惯上看,“批评”起码包括两个部分,“批”和“评”。钱文忠认为,“批”不是大批判的“批”,而是中国传统中的读书方法,即努力使自己冷静理性的“批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获取知识、表达意见的渠道和方式。“评”,我们尤其需要注意到言字旁边的“平”。语词、语气、态度应该努力平和,尤其应该避免为了耸人听闻而故意走极端。“批评家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批评的生命正是朝向公正、公平、平和的努力过程。”

“人类文化上的每一小步,都是通向自由的一大步。”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历史上文化的昌盛也总是伴随着批评的活跃。文化兴盛,则言路畅通,批评健康的时代一定也是文化繁荣的时代。与往昔相比,文化批评今天有了一个更宽容的空间,如何不辜负这个空间,主动维护文化和批评的纯净,主动抵制人情的诱惑、商业的诱惑、名利的诱惑,这是值得广大文化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时代的瞬息万变造就了文化变幻不定的品格,无论是科技手段的提升还是文化体制的改革,无论是信息资源的多元还是舆论平台的开放,中国文化正处于前所未有发展建设的最好时代。积极健康的文化批评的价值在于,批评家们不应仅仅徜徉于文化舞台的聚光灯下,更应该跋涉于文化思想的边界、人类精神的顶峰。今天的时代是文化走向繁荣和发展的时代,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对批评家的约束越严格、他们的自律性越高,就说明他们需要担负的文化责任越重大。批评家应该通过跟文化作品、文化产品、文化环境的相互砥砺、相互应对和相互磨合,规范文化批评的法则和样式,预言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路向。尽管“转型”中的文化批评失却了20世纪80年代的那种荣耀与锋芒,但应该肯定的是90年代以来文化批评一直在自我反思中前进,而且脚步越来越坚定。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认为,许多严肃的批评者,始终兢兢业业地坚守在文化批评的第一线,在文化批评之路上,他们的步伐坚定而从容,他们的反思严苛而深刻。由此,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批评的希望,也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人心中都有只愤怒小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勇敢、愤怒的小鸟,随时准备射向那该死的绿猪。这款简单到有些“低智商”的游戏,每天花费掉全球游戏用户们2亿分钟时间,迄今为止已经为Rovio公司赚进5000万欧元。现在,他们与3D动画大片《里约大冒险》展开了跨平台合作。“请不要把Rovio当作一家手机游戏公司,其实我们是一家娱乐媒体公司 。” 《愤怒的小鸟》全球市场发展总经理彼得·维斯特巴卡说。

“我可以模仿小鸟啊!”李开复站了起来。50岁的他在《愤怒小鸟》上的通关级别相当高,这在IT圈早已不是秘密。但是,他甚至愿意当众模仿那只粗眉怒目的小鸟吗?在 2011年创新工场年会上,面对起哄的同事,他真的做到了。不过,李开复指了指其他人,“要不,你来(模仿)头小猪吧。”

“小猪”们坐在地上了。李开复用手比划成小鸟的尖嘴,“嗖”,一个弧线快步起跑后,就准确地撞到了“仇敌”的身上。

“你知道这些故事吗?”当记者问起彼得·维斯特巴卡(Peter Vesterbacka)的时候,他笑:“我们粉丝的年龄,是从5岁到80岁。”

彼得·维斯特巴卡身材不高,微微发胖,独处的时候带着北欧人的严肃。不过,一打开话匣子,便滔滔不绝。

无论走到哪里,彼得·维斯特巴卡都会穿一件猩红色的“小鸟套头衫”。43岁的他头顶稀疏,但手上永远有一只“天真、愤怒”的小鸟玩具,或黄色,或红色。

“只要我从包里掏出毛绒玩具,”这个不苟言笑的芬兰人说,“人们大多会围上来问,还有多的吗?” 此时,《愤怒的小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下载了1.4亿次。

这款游戏情节简单明了,小鸟们心爱的蛋被绿色的小猪偷走了,于是小鸟们前赴后继,表情坚毅地向邪恶的绿猪们发起进攻。

但正是这款“简单到有点弱智”(玩家评语)的游戏,却在2010年风靡全球。

地铁上,咖啡厅里,写字楼中,到处都能看到“小鸟撞绿猪”的场景。人们一次次发射出小鸟,让它们带着很“蒙”的叫声在空中画下完美弧线,然后享受城堡倒塌带来的成就感。而在听到绿猪的嘲笑声后,又不由自主地点击重玩按钮。

这些人中,就有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英国互动游戏协会的安迪曾在自己的Twitter上透露,首相卡梅伦是《愤怒的小鸟》的狂热粉丝,并且购买了完整版的游戏;而作家拉什迪接受采访时,则号称自己是玩愤怒小鸟的高手。最近一点的例子,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州长们开会,有一个州长却用iPad 玩起了《愤怒的小鸟》,并引来了众人的围观和喝彩。

据Rovio 公司统计,在 2010 年,全球至少有3万亿只绿猪被击中,而每天全球用户有2亿分钟都用来发射那些小鸟,几乎相当于全部美国人每天看电视时间的总和。

《愤怒的小鸟》,甚至还被《纽约时报》称为 2010年的“年度文化符号”。

彼得·维斯特巴卡则在4月22日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2011年度百人榜。而这次为他撰文的,正是好莱坞当红“炸仔鸡”安娜·肯德里克。

“我两眼冒金花,觉得每个通关级别上都有三颗星。”这位曾经获得英国学院奖提名的女演员写道,“我如此沉迷于《愤怒的小鸟》,是不是要通过治疗,才能摆脱它呢?”

聪明人的“低智商”游戏

“我觉得我out了。”乐淘网公关总监刘羽在坐地铁的时候,忽然想起来要不要玩玩《愤怒的小鸟》,“因为听到它要入华的新闻。”最后他的感觉是“这游戏挺轻松,但也挺弱智的”。

“为什么聪明人,却会喜欢玩看起来有点低智商的游戏呢?”当彼得·维斯特巴卡被当面问到这个问题时,他脸上没有一点意外。

“不,不,”他答说,“很多人以为这个游戏简单,但这种简单是用户玩起来简单,研发层面却不简单。”

“事实上,这是 Rovio 公司研发的第52个手机游戏,”彼得·维斯特巴卡说,“我们以前给诺基亚制作过一个游戏,曾经被下载过 2.2亿次,但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愤怒的小鸟》的诞生极其偶然。它的出世也挽救了濒临破产的Rovio公司。

Rovio 公司创建伊始就和彼得·维斯特巴卡有着不解之缘。2003 年,还在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系读书的尼克拉斯·赫德和两个同学凭借一款名叫《卷心菜之王》的游戏,赢得了惠普与诺基亚合办的手机游戏大赛冠军。

三个年轻人随即向当时还在惠普工作,并担任大赛组织者的彼得·维斯特巴卡征求意见,“接下来,我们该干什么?”彼得·维斯特巴卡鼓励他们,“做游戏吧。”

“他们设计的游戏真的很有趣。”回忆此节,彼得·维斯特巴卡甚至还记得获奖作品内容,“玩家控制一只小鼹鼠,向对面另一玩家控制的鼹鼠扔垃圾,大家可以挖地洞躲避攻击,如果被砸到就输了。”

一年后,尼克拉斯·赫德成立了一家叫Relude的游戏工作室,起始资金就是《卷心菜之王》的奖金。他还拉来自己的堂兄弟麦克·赫德担任 CEO。

没想到市场非常残酷。在全球,几乎所有的手机游戏制作公司都处于弱势。在美国,手机游戏市场一直被手机设备厂所左右;在日本,则又完全被运营商决定。在欧洲,像Relude这样数以万计的小游戏公司“根本没有发言权,生存相当艰难”。

“以前,一个游戏是好是坏,通常是由诺基亚公司里的人来决定的。”彼得·维斯特巴卡告诉记者:“如果他们的工作人员挑中了蛇吞象,好吧,那你就只能去做它。”

很快,赫德兄弟手中的钱就被烧完了。这时,麦克·赫德的叔叔出现了。凯杰·赫德是一个风险投资家,即便Relude 公司是自己儿子和侄子的心血,在这些年轻人历经坎坷时他也从未出手。直到开始相信“手机游戏,在未来会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时,他才决定出马。

彼得·维斯特巴卡对此一直深信不疑。作为IT界的传奇人物,他早已在 2000 年就成立了Mobile Monday 这个组织。该机构把全球在移动无线互联网上富有创意的人士和公司定期召集到一起“聊天喝咖啡”,以期推动该产业的发展。“总有一天,互联网游戏会取代TV游戏。”彼得·维斯特巴卡坚信。

此时,离“愤怒的小鸟”的一鸣惊人,以及彼得·维斯特巴卡在Rovio出场的时间,还有大约5年。

尼克拉斯·赫德创业期间一直和彼得·维斯特巴卡保持着日常的联系。有时候,后者还会稍微提点小建议。

彼得·维斯特巴卡对于 Rovio 的处境洞若观火。2004 年底,赫德兄弟决定把公司更名为“Rovio”,在芬兰语中就是“火”的意思。但局面并没有太大好转。凯杰·赫德和儿子在游戏开发的方向上出现严重分歧。

因为无法把注意力放在休闲游戏上,麦克·赫德负气出走。Rovio放弃了对分销和市场营销能力的培养,转而承接更多的外包项目,但由此获得的收入却难以支撑起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

2007 年,Rovio 开始被迫 裁员。 到 2008 年时,Rovio公司的规模,已从巅峰时的50人变成不足10人。

“必须要想个新办法来拯救了。”尼克拉斯·赫德向叔叔提出请回麦克,并要求叔叔放权。麦克回来后,不再把重点放在外包上,“我们要试试做自己的游戏。”2009 年初,Rovio的戏设计师占克·可里萨洛在百无聊赖中,画出了一群小鸟草图,圆乎乎的身子,夸张的眉毛显出愤怒的表情。出人意料的是,同事们立即喜欢上了这些小鸟。

那时,还在给EA等游戏厂商做外包研发为生的Rovio正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于是,赫德兄弟决定孤注一掷,围绕这些小鸟设计了整个游戏和故事情节。

在一旁冷静观察的彼得·维斯特巴卡,觉得这是一次异常正确的决定。“不同的是,Rovio首先设定了小鸟这样一个角色,”他说,“更重要的是一开始他们就把进军苹果商店,看成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占克·可里萨洛和他的团队接着开始了对《愤怒的小鸟》的精雕细琢。2009年初,正是猪流感肆虐之时,团队成员突发奇想,便将小鸟的敌人打造成了无精打采的绿色猪头。

Rovio 有个房间专门放一箱箱的啤酒和一种女生更爱喝的甜味酒。员工自己开发出很多小插件加在各种游戏开发工具中,比如一到下午五点,小图标就变成啤酒瓶,告诉大家“下班了,可以喝点酒啦”。

一次喝啤酒时,大家一起唱歌,“哼哼,就哼出来了《愤怒的小鸟》的背景音乐”。在8个月的时间里占克·可里萨洛对草图修改了几十次, 比如不同颜色小鸟有不同的功能,排队上弹弓都是自己跳上去,还有小鸟和小猪的声效,“这些都不是简单能做出来的。”

彼得·维斯特巴卡很快就体验了一把《愤怒的小鸟》,“它上手简单,但要全部通关却有些难度,很能让人上瘾。”在他看来,这正是“成功的秘密之一”。

《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作家麦特·里德雷,后来则尝试从人类进化的角度解释问题。他认为《愤怒的小鸟》的流行,源自人类对抛物线的迷恋。“人类独特的身体构造在对准目标投掷物体上很在行。”

2010年5月,尼克拉斯·赫德邀请彼得·维斯特巴卡出山了。“你可以兼职,帮我们在北美推广一下《愤怒的小鸟》吗?一周来两天就好了。”前者在电话中试探道。当时《愤怒的小鸟》已经红透了北欧。彼得·维斯特巴卡飞了一趟美国之后,回来告诉尼克拉斯·赫德:“我可以来 Rovio,而且是全职。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我们必须把《愤怒的小鸟》做成全世界最好的品牌。”

不花钱的推广

九死一生的Rovio 刚进军苹果运用商店时,并非一帆风顺。要知道,《愤怒小鸟》的研发费用只有10万欧元。类似级别的休闲小游戏在苹果商店里多如牛毛,总共有30万种。

“幸好,我们芬兰人在营销方面,总是很擅长的。”彼得·维斯特巴卡说。

Rovio奇招迭出:为了打动苹果公司,也为了尽快收回投资,Rovio甚至把价格定到了每次下载仅需0.99美元的超级低价,将游戏的大部分利润留给了苹果公司。接着,他们开始了“反传统”的推广模式。就算《愤怒的小鸟》现在已经红透全球,Rovio 公司目前82人中也只有5-6名营销人员。而且,Rovio从来不做广告。

“我们是来自一个小国家的小公司,”彼得·维斯特巴卡解释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大部分的人力都要用在游戏研发上,推广最好是不花钱。”

“那怎样才能想出好点子呢?这就要求我们时刻都要动脑子。”彼得·维斯特巴卡典型的一天,就是一个接一个开碰头会。电光火石的灵感,通常会碰撞而出。

“有时候,芬兰的会议结束了。他就接着开美国的会议,因为时差,那边又天亮了”,Rovio中国市场负责人潘天一说。

《愤怒的小鸟》在芬兰的推广的确没有花过一分钱。一开始它完全是凭借公司员工及其亲朋好友的推荐口口相传的,但仅此一项就让它成为了芬兰苹果商店的第一名。

不过它在全球得以病毒式地传播开来,却是源于一个著名的滑雪运动员告诉瑞士的电视观众她玩过这款游戏;之后这款游戏就在欧洲的其他国家大受欢迎,吸引到了美国的玩家,最终获得了苹果的认可。

很快,彼得·维斯特巴卡就在美国用上了同样的一招。脱口秀主持人科南·奥布莱恩在 YouTube上传的一个视频中,吹嘘自己已经闯到《愤怒的小鸟》的第四关;诺基亚执行副总裁恩瑟对他的同事说:“我喜欢这游戏!已经玩到39关了!”

此后,每当有公众人物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发表关于“小鸟”的言论,Rovio公司总是第一时间将视频上传到YouTube,这样的视频随后会在短时间内被“运作”到点击排行榜。

公众人物的推荐使更多的玩家产生好奇心,而在粉丝的跟风中,《愤怒的小鸟》见证了互动这种行为对于一款游戏产品的作用。一旦形成全民互动的氛围,游戏必定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乃至于如果一个社会精英还没有玩过小鸟,自己就会难免感觉“out”。

“当然,没有苹果就没有这一切。”在谈到过去的成功时,彼得·维斯特巴卡不止一次地这么说。

直到iphone和ipad出现后,移动互联网的商机才真正出现。《愤怒的小鸟》就是其中的一个,“我们的时机刚刚好”。

就在麦克出走 Rovio的2007年,苹果应用商店推出了“无摩擦”(friction-free)商业模式,无论大小软件开发商都能够从中抓住赚钱的机会。

“苹果颠覆了整个生态系统,使游戏公司摆脱了过去那种由运营商来决定游戏生死的旧体制。”游戏在苹果游戏商店里直接和消费者见面了,这就是彼得·维斯特巴卡在十年前的预言——人们只需要一个计费渠道。

“好吧,”他说,“现在,剩下来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游戏要足够好。”

当《愤怒的小鸟》登临苹果商店第一宝座后。彼得·维斯特巴卡的朋友总是忍不住问道:“难道它会一直呆在那里吗?”

对此,彼得·维斯特巴卡并不直接回答。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慢热型的人”。长城会创始人宋炜记得,2009 年第一次和他见面的时候,感觉他非常严谨、话语不多,“就像典型的北欧人那样”。

但“其实他的内心充满了激情。”潘天一说,“你看,我25岁,他34岁,可我觉得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里。”潘天一从来没有感觉到彼得·维斯特巴卡老了:“他的点子太多、太新了。”

有一次,5岁的伊凡设计了一个关口,他的母亲将图样寄给了Rovio。经过讨论,在彼得·维斯特巴卡的力主下,《愤怒的小鸟》真的完全按照伊凡的图样设计了一个关口,“而且,我们还把他的名字也打在上面了,这一关就叫伊凡关。”

这一招相当巧妙,既充分调动了玩家的参与热情,更关键的是它解决了一款游戏持续更新的创意来源。成千上万的粉丝提供的创意和意见确实对改进游戏本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在彼得·维斯特巴卡的组织下,小鸟的超级玩家开始不断在游戏主题网站上公布自己的通关图片,并且罗列出通关攻略。公司也在各方面积极响应这种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制造话题。

在 mobile2.0的时代,Rovio 非常重视与用户互动。“一度 Rovio40 个人的团队中,有23个人专司回复邮件和twitter。这种投入比例是其他公司所无法比拟的。”彼得·维斯特巴卡说:“我们尽量回答每一封电子邮件里的问题,有时候我也在twitter上面回答。”这时候,他就会在网上热情地向粉丝们打招呼:“嘿。你好,我是魔法老鹰。”

当在网络上又听到什么妙招之后,彼得·维斯特巴卡通常会以最快的速度告知同事,“你知道,我们的房子不大。有时候,我只大喊一声,他们马上就知道了。”

“我们是一家娱乐媒体公司”

潘天一最近有点咳嗽。他是 Rovio中国的负责人。“嗯,目前来说,整个中国市场就我一个人。”

这两天,潘天一陪着彼得·维斯特巴卡在北京频频造访各大IT公司、游戏网站,引得各方猜测不已。他是应长城会之约前来参加全球移动大会,顺便来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的。

“我们的野心很大。”彼得·维斯特巴卡有时候很直接,“请不要把 Rovio当作一家手机游戏公司,其实我们是一家娱乐媒体公司 。”

说到这里,他摆了摆手,“愤怒的小鸟,就像迪士尼里的米老鼠一样。”

在中国的这几日,彼得·维斯特巴卡既喜且忧。“《愤怒的小鸟》是被盗版最多的玩具品牌之一,仅仅排在迪士尼和kitty 猫之后。”

在游戏之外,小鸟们的势力范围早已全面渗透到现实世界。从各种毛绒玩具到T恤、手机套、箱包挂饰。彼得·维斯特巴卡则还在马不停蹄地和各路传统商家洽谈。

他早就瞄上数字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我们将在多个方向上扩展《愤怒的小鸟》帝国,例如电影、广播和电视。”

彼得·维斯特巴卡将任天堂的《马里奥兄弟》和迪士尼的Pixar作为榜样,计划利用募集的资金加速《愤的小鸟》品牌的增长。前不久,Rovio刚刚从Skype创始人尼古拉斯那里融来了4200万美元。

2010年11月,时任福克斯数学娱乐副总裁的安德鲁·斯塔伯坐飞机赶到Rovio——福克斯计划拍摄一部全新的动画片《里约大冒险》,并希望Rovio提供合作。

在电影推出前一周,Rovio 将推出《愤怒的小鸟里约》游戏,这是一款基于iOS平台的全新游戏。游戏与之前设置类似,但猪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猴子。游戏不再攻击小猪,而是通过打碎鸟笼,营救被囚禁于其中的珍稀小鸟。这也是 Rovio向娱乐帝国方向迈出的又一大步。

为了提高知名度,彼得·维斯特巴卡还破天荒、第一次大手笔地在今年“超级碗”橄榄球赛的中场休息期,推出了一个《愤怒的小鸟》的广告。这段时长30秒的广告费用是300万美元。

Rovio 的下一个目标是 Facebook,据介绍游戏将会有全新的情节,小猪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之后,他们还计划出版漫画书、拍摄动画连续剧和电影。看起来,《愤怒的小鸟》正在努力创造出一个综合娱乐产品,包括销售、游戏、电影、动画片和喜剧,正像是迪士尼2.0。

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一点。也有分析师指出:“100 年之后,我们有可能仍然讨论米老鼠,但不再会讨论愤怒的小鸟。”

最新数据显示,Rovio 有40%的收入来自与游戏并无直接关联的活动,包括玩具和其他授权交易等。

总体而言,这个品牌已带来5000万欧元的收入,而游戏本身的成本不过10万欧元。

全球最大的独立应用商店 GetJar的首席执行官Ilja Laurs则预测,手机应用的市场规模在未来三年将达到300亿至500亿美元。

“而在这个市场Rovio已经占据了有利地位,我们想要得到的更多。”彼得·维斯特巴卡说。

2009年,宋炜第一次见到彼得·维斯特巴卡时候,后者给他谈了自己很多创业的想法和故事。“当时我完全没有想到,他日后会干这么大一件事情。”宋感慨道。

但彼得·维斯特巴卡自己却觉得,“在创建 mobile Monday的时候,我早就预料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他说,“我真的没有想到情形会是这样的。这一天,我等了足足10年。”

彼得·维斯特巴卡和 Rovio 的经历,很像李开复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勇敢、愤怒的小鸟。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里,都有一头该死的、又拿它没办法的绿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让“五道杠孩子”官模官样

黄艺博,这个13岁男孩这几天成为备受争议的新闻主角。

13岁的争议人物应该受到保护,包括他的形象,他的姓名,他的准确信息。然而这一点已经无法做到。他的全部信息已经公之于众,名字、照片、家庭、学校、各种荣誉、成长经历,一索即得。自述、采访、报道比比皆是,这个早已成为新闻人物的孩子,在进入争议情境时无以隐身。

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潜在的透明人,包括孩子。无论有意或无意的信息活动,都在构造着一个人的“信息存在”,并且公之于众。大量的信息在沉睡,可一旦被关注,有关某人的所有信息立即被激活,已经存在的信息将被解读,构造一个人“电子人格”的那些信息,将被重新打量。

黄艺博,这个孩子的相关信息,就是这样被连缀起来。此前有关他的所有信息,其实不是为着引起争议而被构造,而是为着传达一个优秀孩子的概念。引起争议的那些信息,无论“五道杠”阅读文件的照片,两三岁看新闻联播,7岁读《人民日报》,还是表达“吞吐宇宙的浩然大气”,“中华民族之复兴,续写汉唐之盛世”的志向,“坚信中国雄踞东方,称霸世界,必将在我们这代实现”,都是在完成这样的形象传达。

然而,解读出现了意外。在解读过程中,这些建构“优秀孩子”形象的信息,未能实现初衷。而正因为这是一个孩子,争议并未走向网络反应中常见的乱棍齐发状态。客观来说,成为争议的主角,孩子难免产生困扰和挫折感。但,人们在争议中也没指责孩子,而是在讨论这个社会应给孩子怎样的空间。争议的主角,与其说是这个孩子,不如说是孩子后面的规训之手。无论争议如何激烈,人们无法反感一个孩子,而只是一种心疼。

说心疼,谁能比父母更加心疼自己的孩子呢?一个孩子的养成,正是父母定向努力的结果。而且,谁能说在法律和道德范围之内养育孩子,不是父母的权利?从家庭来说,每个人固然可以对他人养育孩子的做法给予评点、提醒甚至不以为然,但应当承认那是别人的合法权利。

然而,社会对孩子给予怎样的规训,则是公共问题。社会通过禁止和允许、惩罚和提倡、无视和奖励等办法,对所有人塑造,包括塑造孩子来构造未来的社会形态。争议之中的这个孩子,之所以受到关注,在于他臂挂“五道杠”,有着“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等多项荣誉,而人们从照片看到的是早熟得“官体横陈”的孩子,从文字中读到的是“吞吐宇宙”、“称霸世界”的孩子。这是中国式的“政治小孩”,这个孩子的形象,让人联想到更多的孩子。

基于对人性的理解,人们相信“吞吐宇宙”、“称霸世界”不是孩子自然而有的观念,也不是孩子经验世界的产物。基于现代社会的一般认识,人们不认为“吞吐宇宙”、“称霸世界”是孩子应有的抱负,“官模官样”更不是孩子自然的形体表现。孩子当然生下来就在社会环境之中,并不断接受社会规则,但人们相信,对孩子来说,需要接受的社会规则是一般的道德观念和作为公民的简单认知,而不是“吞吐宇宙”、“称霸世界”之类远超其经验世界的伟大抱负。

一个孩子被培养成什么样子,应该是小事。但所有孩子将在何种标准下训育,则是大事。争议的实质,不是黄艺博这个孩子怎么样,而是人们在描摹孩子的应有形象,确认孩子的评价标准。一句话,是在画一幅“孩子在中国”的理想图画。说“孩子在中国”,而非“中国孩子”,是因为孩子生在何处,不应该成为成长中的决定性因素。孩子应当首先作为孩子得到天性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多少孩子“迷失”在穿越文中

“我正是二八年华,碰到了刚刚失去黛玉的宝玉……”刘良是个初二孩子的家长,正在为孩子这种穿越时空的文字发愁。

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刘良从孩子四年级起就给了她一个写周记的任务。“以前虽然也应付,但还是写点儿身边的事,现在倒好,每周都‘穿越’,不是回到秦朝就是到了清朝,越来越不像话了。” 刘良说。

刘良碰到的情况并不稀奇。有媒体报道现在的中小学生不仅日常作文会写“穿越”,有时考试的时候也会写“穿越”。

随着一些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热播,各种体例、各种档次的穿越小说在大、中、小学生中广泛流传着。《穿越时空的少女》、《清梦无痕》、《绾青丝》……都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热门书籍。

所谓穿越小说是网络小说最热门题材的一种。其基本要点是,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从其原本生活的年代离开、穿越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在这个时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说到底“穿越体”只是一种文体,有它存在的道理。但让刘良这样的家长恐慌的是,这个“众中之一”的文体正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挤占孩子们的闲暇阅读空间,甚至正在向他们的生活渗透。

“穿越文已成为一种流行,谁没看过就是OUT”

小鲍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经济学院,是一个资深的“船帆”(穿越粉丝)。一有空她就用手机下载电子书。“船帆”们都知道从2007年起,“披着历史的外衣,借着奇幻的噱头”的穿越小说迅速占满各大原创网站头牌。

有人说,“穿越的年代”到来了。

在“船帆”中十多岁的中小学生不在少数。小鲍有一个比她小9岁的妹妹,刚刚上初一,但已经是地地道道的“船帆”了。说起《尼罗河的女儿》、《穿越时空的少女》、《清梦无痕》等名字是如数家珍。“班上同学基本都看,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我们还会讨论昨天看的剧情,争论哪个男主角更好。”“前段时间湖南台的《宫》我每集都追,后来我妈也跟着看,现在她也会看一些我们喜欢看的穿越书。”小鲍妹妹解释,“穿越文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谁没看过就是OUT(不入时)了。”

小鲍的妹妹平时不能像姐姐一样用手机下载“穿越”电子书,于是每天放了学就钻进路边的小书店。这里有很多盗版的穿越小说,“我们都在那里淘,各自看完了还可以互换分享。”小鲍的妹妹说。

记者走进了北京鼓楼附近一所学校旁边的小书店。这里有很多穿越体小说,同时还有各种“穿越”的周边产品。据店员介绍,前一段热播的《宫》的周边产品就很受欢迎,大到印有各种剧中人物头像的抱枕、小到剧中人物的手机挂件。“这样的商品非常好卖,买主以十几岁的孩子居多。”店员说。

“大家一定要努力地穿!总有一天你咻地一下就穿过去了!”

孩子们看得热火朝天,家长们却看得心惊肉跳。真正让刘良开始担心的是,她发现女儿不仅看“穿越”、写“穿越”,而且还讨论“穿越”,她不只一次地看到女儿在网上跟别人讨论着各种穿越的方法。

在网上,你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各种穿越题材的论坛:穿越形态、方式、地点、身份、故事惯例、时空分类、结局分类、穿越必须掌握的古诗词……

更有甚者,网上还详细介绍了穿越途径:往自己心坎上捅一刀、故意撞车、被雷劈、一刀刀地割自己、吞金、割腕、跳崖、吞安眠药……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大家一定要努力地穿!总有一天你咻地一下就穿过去了!加油!”

“他们这是在谈论死亡呀!怎么好像换成了‘穿越’,就变得轻松和神秘起来。”刘良说。

刘良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

“我孩子的学校去年发生了一件特别让人痛心的事,”北京一个小学六年级孩子的家长王环说,去年一个刚刚升入六年级的孩子跳楼自杀了,“学校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个孩子自杀的原因,但我们私下里打听到,孩子跳楼前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中说现在的生活除了上学校的课就是上各种课外班,太苦了,她要穿越到唐朝去。”

从此,王环没收了孩子的所有穿越小说。

我们现在无法见证王环所说的那封遗书,但是,穿越文所拥有的某种“魔力”却是让不少人沉醉。

“看书都是补偿性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就喜欢在书中寻找。我喜欢‘穿越’是因为在书里可以改变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小鲍说。另一位同学说:看这些书的时候确实会有想穿越的想法,在学校课业压力太大的时候,自己偶尔也会想:如果能像穿越小说里那样,咻一下回到古代就什么烦恼也没了。

而在各大流行穿越小说的贴吧里,总能看到网友们沉醉在“穿越”的世界里。

网友“卡伦”说:“我想穿越到康熙或者顺治年间,反正他俩对西学很感兴趣,到时就说几句English,解几道初中几何,顺便再传播种牛痘防治天花的方法……”

网友“shmily”说:“我想去看看古代帅哥美女,去吃吃古代特色小吃,去逛逛古代的小街,去古代游山玩水。”

连已经成人的大学生都会沉醉在“穿越”世界里,更何况是年龄更小、判断力和自控力更差的中学生和小学生?

“现在三点一线生活太乏味了,除了读书,我们找不到乐趣”

“其实穿越文只是各类小说中的一种,我们爱它并不是因为小说的本身,而是当今在学校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之下,我们暂且躲在穿越中找到一个避风港。那里天马行空,有各种我们想要却在现实中找不到的世界。”今年毕业于长春空军航空大学的小张看“穿越文”已经快4年了,他的话多少解释了那么多孩子迷恋穿越的原因。

刘良家住朝阳区,女儿在海淀区上学,自从上初中后,女儿每天早上6点半就出门,晚上放学到家也6点多了。一天24小时有一半用在学校,回家后吃过晚饭就将近8点了。再加上1个多小时的写作业时间,还有每周两个晚上有数学和英语家教,留给女儿自由支配的时间几乎为零。

一个正上初中的孩子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学校有永远上不完的课;老师布置永远写不完的作业;学习都结束了还要继续听家长关于学习永远也完不了的唠叨。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生不仅感到压力很大,也觉得生活枯燥、没意思。所以,各种看似轻松的图书成了学生们最直接的选择。

小刘是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中学高一的学生。

“看穿越我在网上也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经常交流感受,真的很向往书中主人公穿越到另一个时代无忧无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生活。现在三点一线生活太乏味了,除了读书,我们找不到乐趣。”

“除了学校以外,女儿几乎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有时候经过女儿的房间看见女儿正在偷偷地看那些穿越的小说,也不忍心没收,我也很矛盾,既担心女儿在穿越的文字中迷失方向,又觉得跟我小时候相比,女儿的童年也太没有意思了。”

胡雪燕是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隆街中学初二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同时,她也是一位五年级孩子的妈妈。

她认为目前教育的氛围太令人窒息了,而孩子需要从书籍中寻找榜样,从书籍中吸取精神的力量,通过书籍来释放自己纯真美好的情感和对人世间某些丑陋的憎恨,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但是,现在真正适合孩子读、同时又很能吸引孩子阅读的书籍并不多。

河南的小刘同学说,在她家的书柜里,齐齐整整放着两列书,左边的一列放的都是《论语通释》、《围城》、《朱自清散文精选》……右边的那一列则放着各类娱乐杂志以及《诛仙》、《哈利波特》等小说集。其实,这些书都是老师指定或是爸爸妈妈给她买的,而她平时最常看的则是《美人殇》、《跨过千年来爱你》等“穿越小说”。

文学经典确实是人类的精神良药,但是,对于这些伴随着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这些著作所描述的生活确实离他们很远,同时这些图书的阅读方式与他们的习惯也大相径庭。孩子的精神世界总是要被占领的,不能被这些经典占领,就会被其他的东西占领。

“这个问题得交给电视传媒去思考,在这些题材包围下的我们及学生,是非常无奈的。电视传媒对年轻一代的误导和毒害,常常令我们无能为力。”胡雪燕老师说。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背黑锅成了一门生意

网络背黑族来源于“背黑锅”,是指代人受过、替人受冤屈并从中获利的群体。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发展迅速,成为人们快速传递信息的渠道。近来越来越多的名人陷入“微博危机”,让一些人看到商机。他们在微博内打出了“为名人不当言论背黑锅”的广告,借此赚钱。“你乱说,我替你背黑锅”的“背黑族”应运而生。

明星微博被盗催生“背黑族”

“背黑族”通过这种方式挣钱源于几个月前。当时,有名人通过微博发布一些不当言论,然后常常以微博号码被盗作为解释。自称从事盗号业务的博主宣称,名人在微博上频频“说话出位”是他们“灵感”的来源。一位博主多次发帖对“各位明星、名人、富二代”表示:如果你们说了什么极度不靠谱的傻话,(我为您)背黑锅,让您找回做人的尊严。另一位微博博主还在自己博文中详细介绍了服务项目、付款流程及定价事项。该博主表示:为谋生我铤而走险,开创这个市场,日后如您说错话,或做了错事不敢承认,你都可以背着现金来找我,我们为您背黑锅!这位博主还强调:只接名人明星的活儿,普通百姓恕不接待。有博主还表示,“只为盗号负责,但不负责盗号。”

通过网上搜索引擎输入“明星微博被盗”6个字,可以搜出众多名人在微博时代爆出的危机事件。包括足球国奥队门将王大雷、歌星那英、当当网CEO李国庆等各路名人。特别是在2011年2月25日凌晨,一篇用明星凌潇肃的微博写给其前妻姚晨的言论,引起轩然大波。随后,凌潇肃称其微博账户被黑,他人冒名乱写。

“背黑族”能成一种职业吗?

“背黑族”来势汹汹,但其真的能成为一种赚钱的职业吗?河北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技术部主任梁立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微博“被黑”、“被冒名”等自圆其说的说法是经不起信息安全技术破解的。提供微博服务的大网络运营商的管理后台不大可能轻易被个人攻破。即便管理后台记录的登陆信息被人为改动,也能通过更高一级的技术手段查找到改动之前的信息。那些在微博上试图通过为名人、明星提供“背黑锅”等服务的行为,也经不起信息安全技术破解。梁立新认为,替名人“背黑锅”的市场也不会大。

“背黑族”其实是一种炒作手段

“金泉少侠”是一名网络推手,曾策划深圳版“负荆请罪”、一元团购女友、“灵的女儿”等。其最近在广州策划的“跪行妈妈”颇受争议,成为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

作为网络推手,“金泉少侠”熟谙各种网上炒作手段。他认为,“背黑族”也是一种炒作手段。其操作手法是:利用黑客手段攻击某名人微博(主动或被动),然后制造谣言,利用名人微博攻击诋毁他人。消息被媒体关注并大肆转载,形成舆论主流和网络事件。此时,名人出面澄清,说“不是我干的”,事件告一段落,最终达到拉抬名气之目的。其间,必然有公关手段和金钱交易。在每个网络事件的背后,都有团队在炒作。这些团队有一定社会资源,规模6至15人。他们分工明确,有人专门负责拍照、创意,有人负责联络明星,有人专门负责名博(名人博客)、报纸、电台、网络,手段娴熟,效率很高。

“金泉少侠”介绍说,对这种网络炒作,刚开始人们比较相信,但炒作的次数多了,人们渐渐不信了。他建议人们对网络出现的言论、事件,尤其是名人的言论,不要轻易相信,或评论其对错,否则可能被欺骗利用。

“背黑族”影响诚信社会形成

深圳大学研究员孙忠梅认为,“背黑族”作为微博的危机公关而出现,它迎合了伴随新媒体而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值得人们关注。虽然有专业人员谈到“背黑族”的市场可能性不大,但有需求就有存在的可能。“背黑族”不是以事实为依据开展工作,它的操作极其复杂,对诚信社会造成不利影响,是对法制社会的挑战,对和谐社会发展不利。

“背黑族”的出现也警示名人,应重视自己的微博言论。微博与传统的日记不同,微博具有公共信息、公共言论的作用,尤其是名人的微博,人们比较关注。所以,名人要认真对待,出现危机也要诚恳对待。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人们的关联度大大增强。区分公共意识和个人意识、公共言论和个人言行,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要义。政府和社会也应重视网络媒体的规范和监督,加强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以解决网络世界带来的法律盲点。

“背黑族”面临道德和法律的责问

广东仁人律师事务所刘炜律师认为,由于“背黑族”以名人为服务对象,且以收取一定的费用为条件。基于此,“背黑”行为可能要承受道德和法律两方面的责问。

一是道德方面的问题。名人受公众关注的程度显著较高。“背黑族”为了经济利益而替人受过,实际上是纵容、包庇了名人的错误行为,误导了社会舆论,欺骗了社会公众。这种违背诚信的不道德行为实际上损害了社会的公序良俗,侵害了公众的利益。

二是法律方面的问题。最为常见的是,名人的言论可能会涉及到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侮辱、诽谤),而被侵权人一旦诉诸法律,“背黑族”很可能会为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背黑族”与名人达成协议并替人“背黑”后,再以揭发“背黑”行为或者其他理由继续向名人索要高额好处费,则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犯罪,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相关链接

网游也现“背黑族”

不仅现实中有“背黑族”,在网游中也出现了“背黑族”。在《梦幻迪士尼(微博)》中,有玩家找到了生财之道,进行“背黑服务”。

红娘型“背黑族”。在游戏中频繁更换伴侣已不是新闻。但总有一些羞于表达情感、担心被拒的纯情派玩家,红娘款的“背黑族”成为纯情派的福音:看上哪家的姑娘与帅小伙,想当面表白又怕被拒,“背黑族”便出来牵桥搭线。确定对方有意后,雇主再亲自上场,抱得美人归。

打手型“背黑族”。《梦幻迪士尼》游戏中玩家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摩擦,有气难抒。市场的需求,诞生了打手型“背黑族”。对他们而言,你的仇就是我的仇,你不方便我来报,不过官方可不建议这种行为哦!

掠夺性“背黑族”。在《梦幻迪士尼》中,所谓的掠夺性“背黑族”其实是变相商人,需要下单预订。若你在游戏中看上了什么伙伴或神器,又不方便自己出面购买,就可以联系这批掠夺性“背黑族”。他们将为你砍价,帮你与其他玩家争抢优先的资源,不过佣金可不低哦!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发表于 2011-5-1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帖子,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复。想到自己之前在某个群里的话语来;

我们真幸福啊,有幸生于这个时代,筒子们应当常怀感恩之心呀。有兴趣的筒子可以查阅一下前朝民国之时的学生运动。瞧,他们比之于我们是如何的痛苦不堪啊?你好好瞅瞅,咱这红色中国,咱这社会主义中国学生生于斯是多么幸运啊。你可别不信。建国六十余年了,除了八九年,咱们的二代东方红忆苦思甜,排演了一次他老人家年轻时常干的学生运动之外。咱中国可是再没有学生运动了,为啥,咱泱泱红色中国政治清明,风调雨顺,国富军强的,哪还要你们这些学生为国担忧啊?你再瞧,前民时哪有啥言论自由啊,不就是为当时的政府指点一下时事嘛,还被军警二狗子秘密警察暗害。生命得不到保障啊,说话还遭灾啊,真是旧社会啊,一点不尊重人权。我们伟大的党不就是想为全中国人民过上咱们现在的好日子,才组织一些群众演出,组织大家共同参与国事嘛,何至于要打击报复呢?现在多好,咱们的学子们可以安心的读书,再也没有那些烦心事要麻烦大家上街游行聚众的。咱现在早就没有前民时那些苛捐杂税,更没啥住房啦、医疗啦、教育之类的事情要你担忧的,我们的党早就实现了它在N多年前发表的政治主张,要不,。前民咋会那么快倒台啊?筒子们再瞅瞅,咱们这样的好国家,咱再也不会在国际上吃亏了,都是人家吃咱亏。表提南斯拉夫的事,没看出来吗?咱那是有意地,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咱不是最惠国好几年了嘛。你瞅瞅,前民黑暗啊,国内物价高,咱老百姓没吃没喝的。二三年,日本友邦关东地震,咱政府居然还救援大米白面钱财啥的,这不没过几年,人家就跑你中国来大东亚共荣了。而俺们现在的中国哪是那个前民可比啊?咱友邦又震,咱干啥了?咱啥都没干。切,咱又不是前民,咋会干那些傻事?咱现在很有钱啊,咱们老百姓生活富足,这钱啦没处花呀。所以咱们大国有大国样,免了许多国家欠咱的债务,钱财神马神马都是浮云,要记得有得就会有失,谁叫咱有钱咧?咱不就在欧洲投资一些国债亏了三千亿美元嘛,不就是买了些美日的国债不准备找人家要嘛,咱财大气粗,咱老百姓有钱啊。啥啥的物价都是浮云都是浮云。千万表说油价,这是咱国家对抗外面坏人的基本国策啊,你地明白?筒子们,俺们多看看新闻吧,哪次咱调油价,外国不掉飞机,哪次调物价,外国不发生地震(汶川啊,那时意外,不算)?筒子们我们应该抱着感恩的心态祝福我们的国家长期这样下去,前民可没有这样那样的好事啊。咱现在多好?想说话你就说,而且俺们这国策多好?和谐社会啊,你就说有些语言因为自身文化低的原因放出来了,也保管没事,咱回河蟹啊,河蟹河蟹就没事了。筒子们啊,瞧瞧我们多么幸福啊,我们的学生再也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说话啦,而且随时还有河蟹吃。在这样富有的国家生活多好,时不时还能给你一些河蟹吃吃,老外想吃河蟹还没呢。咱这河蟹只内供,外人只能发干瞪眼。想吃啊,没门!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甘首五朝臣

发表于 2011-5-16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木看,先给美女送花{:015:}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24 00: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