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57|回复: 6

[汇编] 【悦读时光】书摘漫步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1-7-15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周。

这个周末汇编几篇书摘,权当传达一些阅读信息。祝周末快乐。


山川与岁月的惊叹




《书边上的圈点》伍立杨 著


  民国人文的奇人奇事总是令人在喟叹之余挂念不止。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似乎就是给弱女子刘曼卿预设的绝妙好辞。当1930年代初期,她以半官方身份持中枢书信出使西藏,年仅二十三岁。她往复一年,驱驰万里,完成使命后,取海道于1930 年8月返抵南京。她的文化传奇,曾经轰动一时。

  她幼年时期在西藏生长,后在北京求学。成年后因偶然机缘获延揽,在国民政府行政院文官处任书记官。因桑梓观念,要求前往西康、西藏调查人文、政经现状。那是1929年的夏天,西部边区到处是险恶的出生入死之地。曼卿幼习经史,颖悟过人,属文构思敏捷,初不留意,然于人文历史、国际形势,把握论断每有过人之处。她一路上非凡的观察、表述汇为《康藏轺征》,1938 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

  一边是舟车劳顿,另一边则落笔如风雨。她的文字锻炼炉火纯青,极雅致峻洁,而又极富形容力、表达力。不特如此,障川回澜、细意熨帖中,还更有心绪的惨淡经营。

  她和文字好像有先天的血缘关系,一路上的种种经过,描述得那样自然、邃密,良金美玉,内外无瑕。仿佛并不费力,而其驱谴是那样的妥帖完美。山川要害,土俗民风,以至鸟兽虫鱼,奇怪之物,耳目所及,无不记载。至于康、藏地理形胜、民族风貌、民生疾苦,更予以极深的同情和呼吁。

  在藏区,与政军文化界官员及其家属接触,次年三月底,拜会十三世达赖喇嘛,向其转交中山先生遗像,告以中枢垂念边疆之殷,宣扬五族共和观念,取得良好成效。

  她选择的是元明清三朝以来的官道,即古驿道。茶马古道有川滇两造,一为西康雅安产砖茶,以康定为集散中心,马帮从此上路,经甘孜、昌都到拉萨,转运西藏各地;另一为云南所产沱茶,汇聚大理,商队由此上路,经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的邦达或昌都、拉萨,再转各地。刘曼卿首次取道川藏线,第二次则走滇藏线。

  她首次入藏,由南京启程,上武汉,过三峡,入重庆,经成渝路进成都。然后取道康定(打箭炉),理 (理塘)、巴 (巴塘)入藏。又经莽里、古树……王卡、巴贡、包敦十余城镇到达昌都,再经恩达、洛隆宗、嘉黎、太昭到拉萨,单边总行程五千余里,可想行路之难。

  迢迢长路,有时是峭壁凌空,大雪横野,有时是羊肠鸟道,上逼下悬。

  这样一路到了昌都,一路上也不免各地有声望的地方贤达交流,端赖她的言辞明慧,态度恳切,措辞极为得体,不特免除了种种可能的误解,而且地方有力之士,在其循循善诱之下,亦多通情达理,均愿输诚。留在昌都一个月,当地人士并有询问孙中山先生事迹者,她则为之详尽解答,中心为先生坚忍不拔之志,及博爱怀人之慈,听者若有所悟。

  路上遇到的困难非今人所可想象,但她从小在西藏生长,故多能化险为夷。一路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每到险要地方,便找老兵退卒或当地百姓详细询问曲折原委,并与平日所知对勘,所得可补近代地理考察之阙。

  直到到达拉萨后,面谒达赖,所告诉万里奔驰之苦心,也即国家利益和主权完整,此番话语,由于其气象的端丽,增进效果不少。

  刘曼卿二次入藏,则改走滇藏线。这次入藏则主要宣讲抗日理念。取得边陲人民的道义和物质支持。她笔下的人物口吻,只须几句点染,便可捕捉其人心声与情感,此多藉助文字意蕴的追求,其间并蕴涵人物的自身价值以及社会投射在个别生命中的痕迹。

  达赖喇嘛对她说:“至于西康事件,请转告政府,勿遣暴厉军人,重苦百姓,可派一清廉文官接收,吾随时可以撤回防军,都是中国领土,何分尔我。”

  “英国人对吾确有诱惑之念,但吾知主权不可失,性质习惯两不容,故彼来均虚与之周旋,未予以分厘权利,中国只须内部巩固,康藏问题不难定于樽俎”。

  可见当地高层明事理、知大节的底线。而曼卿本人,德言容功,动循矩法,而其别有大志,又仿佛女中丈夫,行事刚健笃实,磊落皎然。

  古代地理书相当发达,也最有文字的兴味。从《水经注》、《洛阳伽蓝记》直到《岭表录异》、《星槎胜览》再到《海国图志》,无虑数十百种。以出色文笔描述自然风月及社会生活,乃是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徐霞客创辟发展的传统,自始至终和文学两位一体。在刘曼卿笔下,沿路的山川、气候、道路、物产以及居民、建筑、风俗、宗教、语言……都得以精彩记录,文中蒿目时艰,流露深郁的家国之念、以及对乡邦民气的信托。

  清代作家姚莹,乃是桐城派柱石姚鼐侄孙。曾任台湾兵备道,咸丰初年,任广西按察使,参与永安打击洪杨之役。曾奉命入藏处理争端。他的著作不少,其中有关边疆地理者尤有兴味。《康輶纪行》16卷记述他于道光年间数次赴藏的见闻,涉及西藏地理、形势、宗教、风俗,以及英、俄、印诸国情形。文体系日记条目式笔记体裁。

  “……天寒地高冰雪坚,百步十蹶蹄踠扯。鞭笔横乱噤无声,谁怜倒毙阴崖下……艰难聊作乌拉行,牛乎马乎泪盈把。”这是说进藏者遇到的首要困难,就是面临高山崎岖和严寒针砭。藏区所需物资,全赖人背畜驮和栈道溜索运输。

  清代地理笔记中,描述了进藏路途中特点突出的若干地理现象。清朝前期,杜昌丁《藏行纪程》记其于某个初夏的观察,在崩达以西不远处,“其寒盛夏如隆冬,不毛之地名雪坝,山凹间有黑帐房,以牛羊为生,数万成群,驱放旷野”。“怒江之水,昼夜温湿,不闻言语。缘江万丈,俯视江流如线,间有奇胜,中心惴惴,无暇领略也。”

  古代文化人,虽置身险峻之区域,仍在下意识地考察城镇、村落的地理全貌,在其笔记中不乏精彩描述。西藏独具特色的生物现象,也会引起某些进藏者的兴趣,1824年的10月徐瀛注意到,“昂地山高雪深,产雪莲花颇多……花生积雪中,独茎无叶,其瓣作淡红色”,姚莹则记述:“察木多杨树告已脱叶,而干下自抽青枝且放新叶。盖高处风寒,下得地气故也。蕃地每七八月间多雨,山上雪已封岭,人且重裘矣。”

  刘曼卿的文字似乎比名作家姚莹记述同样行程的文字还要邃密。

  当中饱含她种种对风俗、人文、地理的超绝睿智的认识。譬如还是在过三峡的时候,原来在东南一带听说峡江是如何的险峻,实地观之,不过尔尔。原因是东南一带人民见大山甚少,故多夸张,在西南住民看来,没啥奇绝之处。峡区的景点,有许多的传说故事,当地人娓娓道来,好像很有滋味,其实很空洞肤泛,她的结论是“古人称西蜀好幽玄怪异之思,诚不诬罔。”

  到重庆,她写道:“船靠岸,担夫走卒率来抢取行李,其汹涌狡猾之态不亚于汉、宁诸埠。”这是实录,于今亦然。这一带农民生计的艰辛,土娼的肮脏悲惨,也都活灵活现的记入笔下。

  到成都后拜见刘文辉于将军衙门,刘以康藏蛮荒,怪她轻举妄动,殊不知她自幼生长边地,自有此地的知识与智能、底气与胆气。

  雅安去康定的路上,“万山丛脞,行旅甚艰,沿途负茶包者络绎不绝……肩荷者甚吃苦,行数武必一歇,尽日只得二三十里。”山城康定,笔者小时候曾经在那里长住,曼卿只寥寥数语就清楚勾勒其基本地理结构、它的确凿形象,实在令人惊讶:“此地为川康之分界,三山夹抱,地势褊狭,急流两支贯其中,水砾相击,喧声腾吼不可终日……普通康人视知识为不甚需要,而亦不能谓为无文化,盖民间有极美妙之歌曲,喇嘛有极深玄之佛理,至于绘画塑像均精妙无伦……”

  过理塘之前,翻越折多山,海拔近五千米。虽在盛夏,高山上“残雪积草上犹作银色”,

  自此而后,对藏地风情和宗教样式、沿途的食宿、驿站、交通的叙写,可谓深入骨髓。真正的难度在表达的深度上,她超越了这种难度,运笔铺陈忧患意识, 广漠崇山中人民生活的精神搏动,民生民俗、历史地理那样和内地迥异而富有别样的生命力。她的表述达到了罕见的高度。

  当然,她的只身闯藏区,事实上还是得到方方面面的照拂。在四川有川军当局签发的特许证,在西康和西藏则有地方军的恭敬护佑。

  川滇藏交界的地方,乃三江流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势高亢,河流切割剧烈,多处是童山濯濯,风景荒凉,寓目景象极其萧索。有的时候,也有旖旎难状的高原美景,“忽见广坝无垠,风清月朗,连天芳草,满缀黄花,牛羊成群,帷幕四撑,再行则城市俨然,炊烟如缕,恍若武陵渔父,误入桃源仙境……地广人稀,富藏未发,亦不过为太古式生活之数万康人优游之所耳”(《康藏轺征续记》)。这是滇、康交界之中甸县城,今已改名香格里拉,笔者2006年夏天前往滇西北驰驱万里,实地印证了她的描写。

  出中甸城北门,“为一广约十余里之草原,四面环山,如居盘底,有小溪一道,曲折流于其中,分草原为若干份,牛羊三五垂首以刍其草。沿溪设水磨数所,终日粼粼,研青稞为糌粑之所也。草原之上,多野鹜,低飞盘旋,鸣声咿哑,与磨之声相和答,在此寂静之广场中,遂亦如小儿女之喁喁私语,益显其悠闲况味。草原尽头,刚见一片巍峨建筑,横亘于山麓之下,则著名之归化寺也”。

  较之古人以日记方式记述途中见闻方式,刘曼卿则将日记统筹处理,扩写成以小标题区分统揽的文章组合。所记的是当日的见闻、思想、心情,比其他私人撰述更具有学术性、原始性。留下诸多关于疆域、山川、交通程站、人事方面的珍贵记录。诸如各地地貌、户口变迁、风俗物产异同以及民间传说,或加考证,或加澄清;对其渊源变化,均有提纲挈领的综述比勘。古代地理学长于描述的悠久传统,在她这里落实放大。山河气质、地理人文……在她的行程中跃然纸上。

  刘曼卿这本书,笔驱造化,细意熨帖,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可谓从肺腑流处,无一字空设。描述的确凿深稳,文字、词汇的贴切妥善,复制复活大地的精神景况、地理特征,满含生命骀荡的律动,她的观察方式,既饶有一针见血的深刻贯穿,也不乏冰雪聪明的机趣附着,端的是无以复加,甚至因其与山川的逶迤磅礴合二为一,为一体化,取得较影片记录更为震撼的效果。

  说起来,古人当然不乏她这样的文笔,但古人并不能预知或栖身生活在她所处的时代风云之中;后人所处环境或有可能较她生活的时代更为复杂,但却至难寻觅像她那样峻洁雅健、势如削玉的高超文笔。

  人文地理,或曰私人地理,乃是近年来时尚写家之热门首选,但就文字而言,多数记叙啰嗦,识量轻浅,一二寻常景点,惊呼夸为独见;琐碎自言自语,衍成冗长篇什。游谈无根,难接大地精神。照片倒是清晰、书籍轻型纸的时髦包装也很招眼,但若谓地理人文脉络的深切契入,则遍寻不得。如果说《康藏轺征》兼具长风振林、微雨湿花之大美,则今之写家笔下但余瓦砾凌乱、顽石载途的少见多怪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金融反恐战争的每一时刻




《全球金融斗士》 约翰·B•泰勒著 蔡彤娟 柳龙涛 译
   

      前言

  本书讲述了发生在2001年9月11日以后几年里的国际金融政策决策背后的故事。从那一天起,全世界开始比从前更加认真地关注全球反恐斗争。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手故事。布什总统一上任就任命我为美国财政部国际财务分部的负责人。经过参议院的确认,我在“9·11”袭击发生前不久宣誓就职。直到2005年的春天,我仍然在那个位置上。我负责领导350名财务专家和职员: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财政部大楼里工作,但是更多人则作为我们的代表在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工作,比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有一些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为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提供建议。我曾花时间到阿富汗、伊拉克、利比里亚和海地这样的地区去实地考察,总共出访达120次,参加了不下400次白宫会议,这些经历赋予我独特而又全面的视角。我负责协调美国的对外金融政策——主要是通过我在七国集团(包括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的搭档们来实现。我还必须和国务院以及国防部协调内部政策。与行政部门之外的国会、金融市场和选民们的联系也是必要的。我在国内做了不下200次演讲,并且50多次访问国内城市——主要是去纽约与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们对话。我曾25次在参议院和众议院委员会面前作证。

  为什么主要关注“9·11”以后的时期呢?因为在这段时间全球金融政策领域发生的事情鲜为人知——这确实是一个从未讲述过的故事。尽管有很多描写“9·11”的书,塑造了很多战斗英雄,描述了反恐战争的政治复杂性,但是却没有人写过有关金融领域战争的书,而在这一领域当然不缺乏英雄和复杂性。实际上,在这场战争中,有数千名训练有素、充满激情的“全球金融斗士”以千差万别的方式奋战着。承接自“9·11”的国际善意和新的战争引起的对更重大责任的需要,我们展开了一连串行动,包括打击恐怖主义财源,阿富汗金融重建,实施抑制金融危机的新政策,改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它们更加务实,以及防止伊拉克发生金融崩溃。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政策都取得了成功。可能发生的严重危机被扭转了,而且有了更加严格的问责制,全球金融体系相比“9·11”之前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困难了。

  所有的战争都包含一条国际财务前线,全球反恐战争也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国际财务事件包括美国与英俄之间的租借法案谈判,利用经济武器阻止中立国家同纳粹德国进行贸易,德国在战前进行的货币改革,以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立等。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Robert Skidelsky)的《为自由而战》(Fighting for Freedom)一书描述了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这些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迪安·艾奇逊(Dean Acheson)的《创世亲历记》(Present at the Creation)讲述了在珍珠港奇袭发生后的日子里人们怎样“做着该做的事情”,而且“制定和执行计划,与朋友、敌人和中立者进行经济交易,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比这里发生的事情更真实。”

  在全球反恐战争这段时期,人们可以从这些人和他们采取的行动上得到必要的经验教训。战争并没有结束,它很可能将持续很多年。金融领域的成就对于最终赢得这场战争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国际合作精神朝涨夕退,我们需要激励和维持人们斗志的新方法。就像所有紧跟时代、记录真实事件的历史故事一样,本书具有介绍新鲜经验的优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他人将会提出不同的观点。同时,反恐战争还将继续,而这些经验能够被立即派上用场。

  

  我曾经对我妻子开玩笑说,如果我要写一本关于我在华盛顿的经历的书,我将称之为“我在白宫情况室的生活”。我在这所著名的房间中参加了数百次会议。这里是我们国家安全网络的神经中枢。

  情况室(Situation Room,简写为Sit Room)是一间镶着木板墙的舒适的小房间,位于白宫西翼建筑的地下室。为了进入房间,你需要经过一道外部安全门,然后再经过一道内部门。手机是不允许带进去的,因此在开会时总是有成堆的手机放在两道门之间的小桌子上。当你走进内部门,你可以看到在对面的墙上有一个显示屏,它被分为若干小屏幕,每个小屏幕分别显示世界上某个热点地区的安全状况。在右边的墙上有很多挂钟,能够告诉你世界上关键地区的时间,比如阿富汗、伊拉克以及总统所在的时区。在屋子的中间有一张长方形的红木桌子,周围摆放着十几把黑色皮椅,多余的椅子排列在墙边。总统在国家安全委员会开会时总是坐在桌子的最前面,正对着显示屏。这个房间太小了,以至于除了在进门的地方有一张小电话桌和一个咖啡招待桌以外,再也放不下任何东西。当桌子旁和墙边所有的椅子都被坐满以后,这个房间的拥挤程度就和高峰时间的城市公共汽车一样,你甚至难以穿过椅子的夹缝从房间的一边走到另一边。

  布什总统通常和其他所有人一样穿过同一道内部门进来,尽管还有一个后门通往更加安全、有着更多监视器的地区。早上开会时有咖啡供应。当总统到来,其他提前进来的人——几乎总是提前——就会全部起立。然后,总统一般在冲上一杯咖啡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宣布开会。会议讨论的内容必然是与我们的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这里几乎总是凝结着一种严肃而紧张的气氛。在我参加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布什总统从来都是以充满智慧、精明的方式来主持:他按时开始和结束会议;他鼓励大家讨论,让人们保持轻松的状态,在适当的时候制造幽默;他仔细倾听,提出深刻的问题,挖掘问题的核心,然后作出决定,最后下达命令。

  总统参加的一次早会

  我对那些早会中的一次记得特别清楚,因为那次我要在布什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面前做一次演示,内容是关于我们为伊拉克制定的金融计划,这个计划的首要目标就是防止伊拉克发生金融崩溃。因为一场金融危机将会引起巨大的困苦,并且迅速削弱盟军以及后萨达姆时代伊拉克新政府的信心。除了其他内容,该计划强调创建一种能够支持人们信心的新货币,以及建立现代中央银行以稳定价格和汇率,这是十分必要的。这份计划是我们同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和西班牙在内的一些盟国共同合作制定出来的,由于它的意义足以同战争本身相提并论,因此我们需要经过总统的批准才可以实施。

  这次会议在2003年5月9日上午9点15分左右开始,房间里挤满了人。除了布什总统,围坐在桌旁的有副总统迪克·切尼(Dick Cheney)、国务卿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尼特(George Tenet)、国家安全顾问康多莉扎·赖斯(Condoleezza Rice)、参谋长安德鲁·卡德(Andrew Card)以及三位对我们的计划有浓厚兴趣的四星级将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Rechard Myers)、副主席彼得·佩斯(Pete Pace)和中央指挥部司令汤米·弗兰克斯(Tommy Franks)。汤米·弗兰克斯那天是亲自来情况室参加会议的,而不是以通常的视频方式。

  当轮到我作简要汇报时,我直起身子坐在椅子前端的边缘上,开始演示我的简报幻灯片。我报告说我们在巴格达的金融专家已经同伊拉克人建立起了紧密的工作关系,并且开始向人们支付美元;现在是时候继续前进,创造一种新货币了。总统明确指出金融稳定应该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但是伊拉克工人和退休人员也必须得到公平、迅速的偿付,并且比他们在萨达姆统治下得到的更多。他了解了与这些目标相关的关键议题,然后开始提出一些很好的问题:“为什么伊拉克第纳尔的价值在经过最初的下跌后恢复了过来?你们将怎样支付这个国家不同地区退休人员的工资?”于是,这次会议从一场正式的演示转变为可以自由提问的讨论会。“谁将设计货币?怎么对付假币?”总统继续问道。幸运的是,我已经准备好了答案。在会议的最后,总统批准了我们的计划。在习惯性地对我说了一些支持、鼓励的话,并感谢我的“良好工作”后,他转向一种更加严肃的语气:“约翰,你们真的很忙。”他说。我这才想起我的工作刚刚已经从演示和回答有关计划的困难问题转变为实际执行计划了。

  我已经在为三位前美国总统做经济顾问时积累了制作和展示演讲的经验,但是我现在承担的责任比作为顾问时更多,我还要负责执行这些决定。很快,我将公开在参议员卢格尔(Lugar)、拜登(Biden)和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前作证,然后飞往巴格达(Baghdad),和我们已经派往那里的财务专家们一起检查这个计划。这次旅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就加快货币转换的启动和结束工作和L·保罗·“杰里”·布莱默(L. Paul “Jerry” Bremer)大使达成一致。他刚刚被总统任命为临时管理委员会(Coalition Provisional Authority, CPA)的负责人。

  巴格达当地的夜晚

  我回想起在2003年6月15日深夜抵达巴格达国际机场时的情景。那是一次短途飞行,从科威特乘坐C?130军用运输机去巴格达。作为副部长,我在旅行时通常外面穿一身深蓝色套装;里面穿一件白衬衫,打领带;脚下穿一双黑色皮鞋。我一般还带一个小皮箱,把所有的衣服都装在里面。飞机上的大多数人都是穿着迷彩服的美国陆军士兵和海军陆战队士兵,他们戴着头盔,穿着防弹衣和棕色沙漠靴。我和我们财政部的一个金融专家戴维·纳米(David Nummy)一起旅行。他在萨达姆倒台后的几个星期里帮助我们同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伊拉克人建立了联系,之后回美国休假,这次和我一起返回巴格达。

  我们的金融团队——他们在巴格达萨达姆的旧宫殿里工作——安排了一支安保小分队到机场来接我们。当我和戴维从C?130的尾部下来、在漆黑的深夜里走上沥青碎石路面时,我们期待能看到安全卫队,却没有看到任何人。于是我们同那些士兵和海军陆战队队员们(他们戴上头盔,穿上了防弹衣)一起艰难跋涉,进入一个巨大的、像帐篷一样的临时驿站,看看发生了什么。驿站里面有一个年轻的陆军调度员和大约100多名睡在帆布床上的士兵。这位调度员对我们的安保小分队一无所知,而且不幸的是,他甚至不能直接给巴格达市内我们的团队打电话,以查明我们的安保分队在哪里。

  幸运的是,戴维正好带着一部卫星电话,那是他上一次在伊拉克执行任务时用来和华盛顿联系的工具。我们拨了一个电话,当时直接通到了华盛顿。当我听到我的高级顾问雷明·特洛伊(Ramin Toloui)的声音时,我激动地说:“嘿,雷明,这里没人来接我们,也没人带我们去城里。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雷明听到我的声音后似乎松了一口气,他能够理解我那令人沮丧的语气。他告诉我,我们的巴格达团队刚刚在几分钟前给他打电话,说巴格达机场公路附近的安全情况突然变得糟糕,安保小分队要到黎明时分才能到来,不过他们说在机场跑道的终端有一个地方可以睡觉。

  “是的,有这么个地方,”我说,“但是首先这不是一个真正的驿站,而是一个大帐篷!第二,这里的确有充足的、排成行的帆布床可以睡觉,但是每张床都有一个士兵躺在上面,而我不准备把我们的某个士兵踢下床,而自己躺上去睡觉!”

  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在地上。好在我的旅行包设计灵巧,我可以把它打开,铺在地上当作睡垫。它让我的屁股和双肩感到舒服一点。我把我的套装叠成枕头状,枕在头下,然后开始睡觉。当我在几个小时后醒来时,天还没有亮,但是很多帆布床已经空了——显然,夜里来了一架军用运输机。现在我可以爬上一张帆布床,更舒服地睡一会儿了。然而地上浅棕色的沙子和尘土弄得我的套装一团糟。这让我后来在那天上午和杰里·布莱默举行关键会议的时候显得相当邋遢。

  最终,我这次的巴格达之旅是幸运的。无论如何,在巴格达没多少人穿正装,因此我可以脱掉我的外套,只有我的蓝色裤子能表明我的不同身份。后来,我的下属告诉我,在这个时候到伊拉克来,对于鼓舞士气是很重要的。而且,我在巴格达度过的不一般的首个夜晚也为打造士气的蛋糕增添了糖衣,因为这展示了我多少也能吃点苦。相比之下,他们已经吃了更多的苦。而我的故事提醒我们在伊拉克的军队和行政人员,我对于货币转换这件事情有多么重视。也许这甚至会成为说服杰里·布莱默的一个理由,使得他迈出前进的步伐,为货币转换制定一个更早的日期。这是件幸运的事。

  作者简介

  约翰·B·泰勒,著名经济学家,2001-2005年担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负责国际事务。现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经济学教授。作为一名备受赞誉的教师,他因货币政策和财务会计方面的创意性学术研究而闻名全球。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无比犀利的笔锋讲述了一场独一无二的金融反恐战争。在反恐战争中,金融战场是最不为人们所关注的领域之一,然而却也是战争中最成功、最扣人心弦的一部分。“9•11”袭击发生时,约翰·B·泰勒正在日本执行一项外交使命。几个月后,他获得了一个新职位,进入了美国财政部。就在那天从日本返回美国的军用运输机上,他突然意识到,他的工作和生命从此将彻底改变!在这场充满危机与成功的旅程中,泰勒对“9•11”后那些日子的详细描述仿佛把读者们带进了白宫情况室,带进了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的现场,带到了世界各地,使金融反恐战争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大利,瞬间即永恒





《分开旅行》 作者:陶立夏


许愿池里的硬币

我第一次去罗马时23岁,天真得可怕。酷热的8月,阳光像热油一样倒下来。这座永恒的城市好像没有树阴,却到处都是古迹,随便找一幢出来都比我老几千岁。走在它们面前,我觉得自己像只朝生夕死的蝼蚁。

按地图的指引穿过威尼斯广场,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依旧像个“结婚蛋糕”,那白色的奶油像是快要被晒到融化,看着有种甜腻的感觉。

罗马斗兽场就在路的尽头。宽阔的大道,是为了方便当年罗马士兵凯旋时八匹马车齐头并进,这座城市的主题就是征服与朝代更替。我觉得头很晕,在路边贩售地图和明信片的小摊上买了一本小册子,每页都附一层透明塑料膜,将膜拿开是古迹现在残旧的样子,覆上就还原成当年的富丽堂皇。好像千年的时光,一开一合,就过去了。

因为迷恋《罗马假日》,一点都不怕俗气,兴冲冲地去西班牙广场朝圣。结果西班牙广场正在进行维修,塔楼被广告帘幕遮得难觅真容,台阶上当然坐着满满当当的游客。即便如此也没觉得有多少失望,又兴致勃勃去看罗马许愿池。听说要扔三枚硬币进去,便不厌其烦去便利店换硬币。

店主是个年轻人,看着我热切的样子,告诉我说,最后一个愿望一定要是重回罗马,这样就代表你的愿望都能实现,你会回来还愿。

我对着喷泉说:“让他爱上我吧,让他爱上我吧,我们一起重回罗马。”

现在我回来了,依旧是一个人。M,我想,我们不应该在自己的愿望里牵涉进别人的意愿,否则神明都不知如何决断。

熟悉的陌生人

米兰到罗马的航班,旅行的旺季已经过去,头等舱里空空荡荡的。我把机舱行李放置妥当,远远就看见机舱内除我之外的另一位乘客。他的脸藏在暗影中,深蓝的双排扣西装,袖扣在阳光下闪着光。

他转头看向窗外。我拿出宝丽来相机,透过取景框看他。俊朗的轮廓在秋天的蜜色阳光中忽隐忽现,眼角眉梢都已经积下岁月的痕迹。快门响的时候,他回过头来,并没有什么言语,只是礼貌地朝我颔首示意。那是一双蓝色的眼睛。

我回以微笑。他的样子在相纸上缓缓显现,我把相片递给他。“刚才我在想,如果这张照片拍得不好,就不给你了。这机器有30多岁了,常常不稳定。”

他接过相片,仔细看过后道谢,然后将照片收进旅行包内。

飞机到达罗马时,我才知道他出生在佛罗伦萨,做葡萄酒生意,为打理生意长居罗马。他坚持让自己的司机送我到酒店。说完再见,他突然问:“明天早上你有时间吗?我们去看海好不好?”

这次预订的俄国大酒店(Hotel de Russie)在人民广场旁边,离西班牙广场只有一条街的距离。这间肉桂红色的酒店曾是俄国沙皇的行宫,后来又有无数意大利豪门在此观赏城内的盛大活动。我的房间有一个小小的阳台,可以俯瞰教堂与方尖碑。

方尖碑来自埃及,而教堂的圣坛前供奉的《圣母像》出自米开朗琪罗之手。开一瓶气泡酒,看着古老教堂的尖顶消失在金色的烟霞中。罗马,就是这样,奢侈地将所有传奇当作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让世界上所有别的城市黯然失色。

天刚亮,他的车就已经到了,私人游艇就寄放在码头边的船坞内。

清晨时分,我们出海。天空是粉红色的。风吹过我的头发,唇齿间都是地中海的盐香。M,你在哪里,在做些什么呢?在你面前的是成堆的文件,或者乏味的工作午餐?此刻我想起你来,因为身处这片古老的海洋,所以我对你的想念也仿佛有千万年那么久长。

他说起自己的故事,少年时代遵从父命读了商科,放弃了自己的艺术理想。成年后,很早为了家族产业与另一家族的长女结婚,又在父亲病逝后离异。如今,产业规模已经是当初接手时的数十倍,他比父亲还要投入,五年前开始投资酒店产业,大部分时间都与顾问和律师一起度过……

“好像这大半辈子,从没有过真正的生活。”他说。我没有想到,外表这样风光的人,说起自己时会如此悲凉。

或许都是这样,没有人会喜欢自己的命运。

回到码头时已近正午,船坞前停着两辆车,一辆载他去机场,他要飞南美。另一辆送我回酒店。

“谢谢你的照片,还有这些美好的回忆。”道别的时候他说,“下一站你去哪里?”

“或许往南吧。”我说。

“大海与阳光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存在,代我好好享受南意大利的海与阳光。”

我说好,然后道别。

离开罗马的前一天晚上,我独自去电影院看了朱塞佩·多纳托雷执导的新片《巴里亚》,讲的是发生在西西里岛巴格里亚(Barberini)地区的人世浮沉。

回去的途中我让司机绕道梵蒂冈。游人散去后的罗马城又恢复时空未辨的恒久模样,没有人能猜中她重重叠叠的心事。独自站在空阔的广场上,圣彼得大教堂的灯光遥远而悲悯。我闭上眼睛,想起第勒尼安海的波涛。

人生浮浮沉沉,也是这样。

再见罗马,快乐太难,那就让我祝你平安。

那不勒斯,日光倾城

从罗马到阿马尔菲海岸的路漫长而曲折,仿佛是蓄谋已久的酝酿。从重重叠叠的帝国旧事走向忘年的地中海,当蓝灰色海洋终于出现在车窗外时,有一种贯穿肺腑的开阔。倨傲的“北方贵族”们常常偷偷跑到南方的这片海域,享受美食、美景、日光浴,然后回到北方,戴上“荆棘的皇冠”继续生活。

海边的那不勒斯城,像是天堂里一个阴暗的角落。但丁早就在《神曲》中暗示,地狱的入口在那不勒斯郊外。

这个城市的历史全写在建筑上了。即便破旧但依然气势恢弘的西班牙建筑中间,是墨索里尼执政期间留下的德式混凝土高楼,战后出现的各式民居又将所有的缝隙填满,接着手法娴熟的涂鸦出现了,它们无孔不入,连教堂的墙壁都不能幸免。但那不勒斯人深信,这是座诞生在美人鱼背脊上的城市。

名为斯帕卡拿波里(Spaccanapoli)的老城区如同迷宫,在新耶稣广场上的耶稣教堂内,那不勒斯人斜靠在商店开放柜台一般的告解厅旁忏悔,就像是和朋友闲聊般随意。将上帝当作邻居,这大概是最虔诚的宗教信仰了。每年,市长都要搭消防梯登上广场高塔的顶端,为圣母玛利亚雕像敬献花束。想担任那不勒斯市长,首要条件大概是不能恐高。

耶稣教堂对面是Chiostro delle Clarisse修女院,经历过二战的炮火之后,这座以美丽瓷砖画闻名的哥特式修女院逐渐修复,从不与世俗接触的修女依旧生活在高窗后面,却把美丽的花园留给游客,那些瓷砖画闪耀着明亮的黄色,仿佛凡·高的《向日葵》,或许正是颜料锑黄又叫那不勒斯黄(Naples yellow)。

那不勒斯这处地狱入口应该离天堂很远,但多的是教堂,且风格迥异。收藏大量大理石雕塑的圣塞维诺(Sansevero)是我见过最特别的教堂,也是异教传说最多的一个。这都因为它有个性格怪异的主人Raimondo Di Sangro王子,这位战士、作家、科学家、炼金术师对生命与艺术有着超越其所处时代的理解力,就如同一位18世纪的达·芬奇。

那不勒斯的午餐当然是披萨。坐在路边的小店里吃比萨,要在50多种比萨中作决定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窗外是破旧的长巷,挂满各色晾晒衣物,远远能看见一线海。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普契尼能在《图兰朵》中把中国江南小调《茉莉花》演绎得如此血腥悲壮、荡气回肠。因为他是意大利人。海这么蓝,花这么红,生活这样多彩,所以意大利人的爱与恨也都浓墨重彩,没有温和的中间路线。

内容简介

这部旅行散文式的情感笔记其实是一部“情感治愈系”的旅行小说。女主人公在长达十三个月的间歇跨国旅行中讲述了一场“我们始终没有牵手旅行”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我”纠结在一段迷失而真诚的恋情中,想要鼓起勇气从中抽身而退,恢复曾经充盈、愉悦的自己,但是亦担心是自己过于看重个人的感受,错失真爱,于是独自出走旅行。在旅途中她走走停停,有异国艳遇,有来自办公室上司的暧昧关怀,有对男友的刻骨思念,有发现坚守七年的恋情中出现不速之客时的震惊与淡定,亦有对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侧耳倾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 章含之 著 洪晃 图说


史家胡同51号

洪晃

我的关于过年的所有记忆,都在史家胡同51号。至今,我心里的家还是史家胡同51号,虽然,这本再版的书几乎是纪念我最终和我母亲的骨灰一起被赶出了史家胡同51号。

我外公在的时候,过年最有意思的事情是躲在他的太师椅后面看所有来拜年的人,我记得很清楚,有各式各样的人。有个老头,像电影里面的地主,穿着大马褂,外面还有个棉背心,头上顶着瓜皮帽,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个老爷子印象特别深,后来才知道他是个学者,“文革”的时候被斗死了。

我记得更清楚的是我的干妈,小时候我的衣服都是她做的。干妈姓周,她每次来拜年都要带好多好多衣服,每件都是她亲手给我做的。她就是个上海太太,嫁了一个很有钱的人家,那时候就她的花样很多,烫了个蜜蜂窝的高高的头发,穿着很紧身的花棉袄,一扭一扭地走到外公面前说:“章老爷子,晚辈给你拜年了。”每次我干妈这身打扮都能把外公逗笑了。大概解放后这种女人实在太少见了。

“文革”的时候,史家胡同51号是最热闹的,这里成了很多人的避风港,大部分是我爸爸的家人,有我小叔叔,北大一个数学系的高才生,学校武斗了,他就躲在51号陪我外公聊天,给我讲小人国的故事。我六岁那年,大人允许我和他们一起熬夜,我就逼着小叔叔给我讲了一晚上的故事,一直到他讲着讲着自己睡着了。后来,小叔叔被分配到贵州去了,他是老三届,我们想了各种办法不让他去,好像都不行,因为他大学毕业了,要服从分配。小叔叔从史家胡同走的那天是阴天,我跟着他屁股后面哭哭啼啼的,拉着他的衣服边儿。他昂首挺胸,背着一个军书包,我爸爸走在他旁边,帮他拎着一个旅行袋,不时地拍拍他肩膀,安慰他两句。我们就这样从史家胡同51号走到北京火车站。

慢慢地,人都走光了,新年也越来越冷清、凄凉了。我外婆是在1970年新年后过世的,所以那年的春节,可怜的外公一个人躺在床上,只有阿姨给他端点年夜饭,其他人都到医院里去陪外婆了。年三十那天,外婆精神非常好,年夜饭的年糕还吃了不少,大家都觉得她也许马上就能回家了,结果没几天,人就没了。大夫说,年三十晚上是回光返照,说老人走之前经常会有一天特别好,为了和亲人最后聚一下。那天晚上,医院破例让我们在外婆的病房里支了一个她最喜欢吃的菊花锅。

外婆走了之后我也被送进了寄宿学校,平常就我外公一个人在家,一定非常寂寞。之后,外公身体不好,记得那时候基本上是在北京的医院过年,我们做好了饭菜,拿棉被包好,带到医院病房和外公一起吃年夜饭。我那时候很胖,但是巨能吃,家里人都不许我吃,只有外公,躺在病床上说:“让妞妞吃嘛!”

1973年,外公去世了,我9月份去了美国,史家胡同51号院就成了乔部长的家。据说那些年间的春节,51号又热闹起来,回到我小时候那种气象,来拜年的能踩破门槛。那年头没有大款和老板,所以部长是非常值钱的,不像现在,说什么北京的部长能拿箩筐装。但是那几年我不在,我1977年夏天曾经回来休假,可以体会当时史家胡同51号的盛况。我家旁边的55号是外交部宿舍,一天回家,突然从那院儿里出来一个阿姨,手里拎着一筐苹果,冲到我的面前,死活要把苹果给我,嘴里说着:“问你妈妈好,问乔部长好!”

但是不到一年,我就在51号过了我这辈子最惨的一个春节。1977年“四人帮”倒台后,乔冠华的部长被撤职了,他和我妈妈都被隔离审查,就是现在的“双规”。我妈妈被关在老外交部楼里一个储藏室里面,乔冠华被一个十二人的学习班关在史家胡同后院,我从半个高干子弟一下子变成了整个“四人帮”爪牙的后代。春节前,驻联合国的使馆把我们从美国人家招回来,告诉我们一周内回国,我知道是因为我家里出事情了,其他四个孩子多少是陪我回去,因为其实我们在美国的学习还没有结束。我们春节前回到北京,外交部没有让我去找我父亲,而是在史家胡同的前院把司机的房间腾出来让我住,让我也好好交代问题。回来以后他们轮流找我谈话,问我知道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错误,我说不知道,这绝对不是我犟嘴,或者有斗争意识,只是我那时候是个十六岁的孩子,除了觉得这些大人完全像美国电影里欺负人的恶霸,对其他事情都毫无概念。后来,这些问话就越来越不友好,再后来,干脆把我外公的图章、烟枪、部分书画,我妈妈的照相机、录音机都摆在我面前,以命令的口气说:这些东西我们没收了。至今这些东西没有还给我们。这天是1978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九。

第二天大年三十,我跟学习班的人要求去见我父亲,他们笑嘻嘻地说:去吧,去吧,随便去。你又没被隔离。我问他们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下我父亲在什么地方,他们都哈哈大笑,说:你还以为你是高干子弟,我们得替你找你爸!之后,乔冠华带来的保姆梅阿姨就差我出去买点虾,她说不管怎么样,是过年,她想给乔部长做点好吃的。再说,作为“黑帮”子弟,我也应该学会干点活儿。

我拿着供应本跑到东单菜市场,已经快关门了。但是还是买到了点虾。走到家,大红门关着,我使劲按铃,就是没人开门,我开始喊,还是没人。我突然意识到,也许“黑帮”子女在大年三十就是卖火柴的女孩,冻死在门洞里。我开始真的害怕了,坐在门墩上开始嚎啕大哭。最后是邻居杜大妈救了我,看见我哭,把我拽到他们家去过的年。

也就是那天晚上,杜大妈和她一家给我讲了乔冠华是部长的时候,51号有多少人来拜年。“多得吓人,比你外公在的时候多!”杜大妈说,“那好日子你可没赶上。”春节过了以后,我决定去找我父亲,或者干脆搬到杜大妈家去住,要不就去朋友家。我打好了包裹,从51号出来,真的没感觉我还会回来。胡同里,我又碰到那位苹果阿姨,她瞪了我一眼,吐了我一口吐沫,恶狠狠地说:“四人帮爪牙!”我的吃惊和半年前她塞我苹果的时候没什么不同。我开始长大了,开始懂得什么是中国的政治。

1979年春节前,我已经在国际广播电台工作了,那天是周六,我上中班,办公室来了一个女的,说是外交部的,找我。我两年没有回51号,更不想跟任何外交部的人有来往。所以对这个阿姨我态度很坏。她却很耐心地把我拉到一边,说:你妈妈回家了,乔伯伯也在家,快过年了,你回去吧。

“你是谁?”我问她。“我是你妈妈学习班的,看她的。但是现在我们俩是好朋友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没有马上回去,缓了两天,心情很复杂。后来那个阿姨又来了,说:你怎么还不回去?你妈难受死了,以为你不认她了,要和她划清界限。听到这个我马上回家了。

1979年的春节我们又是在史家胡同51号过的,那年特别热闹,因为我妈妈刚被放出来,所以大家都决定要好好过。我舅舅一家过来了,带着我的表哥和表妹,我们买了很多鞭炮,说要把外交部学习班的晦气用鞭炮赶走。几个小孩对东西的贵重毫无概念,拿了一个巨大的玻璃盘子放鞭炮,结果一个火花进了盘子,里面所有的鞭炮和盘子一起炸得粉碎。那年大人都心情好,没有骂我们。后来才知道那是基辛格送给乔冠华的礼物,是水晶的。

妈妈放出来之后,我只在51号住了两年,就又自费出国上大学了。当时去的是纽约州立大学,我妈妈还挺不高兴,一是我爸爸联系的,二是她觉得我应该上个好学校。可是我当时男朋友在美国,所以怎么可能听妈妈的劝,再等等出国,火急火燎地走了。

这一走就是五年,就在我大学毕业的前一年乔冠华去世了,我妈妈没有告诉我,我是在《纽约时报》上看见的。我往51号打电话,没人接,怕妈妈想不开,出事。后来才知道妈妈去南方在黄宗英阿姨家住了一阵子,51号对她来说也是很伤心的地方。

1985年,我读完大学,回来替外国公司做事情,又搬回51号陪妈妈住。那时候过年没有什么特殊的,只是亲戚朋友一起吃年夜饭,我家的菊花锅是每年都点的。大概最热闹的一年是2003年,那年我们答应了宁瀛导演,利用过年放假在我家拍了电影《无穷动》,这个年可以说是彻底没过,工作来着。但是也是我们为51号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留下了大量的影像素材。

三年前,我妈妈也在春节前过世了,我的朋友把我拉到海南过的春节,我当时非要抱着骨灰一起去,被朋友劝下。那年的春节,51号院里只有妈妈了。

我妈妈一直说,51号院也就到她这一代,而我也总是在想,这个院子对我最重要的东西我都有了,就是我的记忆,这个谁也拿不走。


旧版序

章含之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即将出版。最初是和老友肖关鸿谈到出这本集子的想法。这大概是一年前的事了。但是我总是拖拖拉拉,到了最后一个月才紧张起来,日夜赶写,血压都升高了。这都怪我自己,我的一生好像总是很被动地被别的人或别的什么力量推着走。

不过出这本集子我是很高兴的。起初,关鸿说我在上海出的两本集子都早已买不到了,但读者还有兴趣,问我是否可以重出一版。我马上同意了,因为我也常收到读者来信,问我何处可以买到,书店没有。我就从自己所剩不多的“书库”中寄给读者。但是,我与关鸿都认为不要简单地重版,要有点新的内容、新的面貌。

所以,我把《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收进了集子,并以此为书名。此外,我又赶写了一篇《昨日旧事残梦》。我承诺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但却从未真正涉及的阶段。但到我落笔时却百感交集、举笔艰难。1971—1983年这十二年,浓缩了我一生全部的情感、全部的奉献。大概很少有人像我这样在短短的十二年中经历了从天堂到炼狱。这十二年中我得到的耀眼光彩使我成了一个公众人物,而我所获得的爱情令世人羡慕,不仅因为乔冠华当时是叱咤风云于国际舞台的佼佼者,而且我们这样年龄相差二十二年的忘年恋爱得这样深、这样真,也这样艰难。但是也就在这短短的十二年中我所得到的这一切又消逝得这样快、这样残酷。从光辉的顶峰一夜之间我和冠华被推进了可怕的地狱深渊。我失去了一切……最后失去的是我唯一的财产——我的爱,我所爱的人。那时我的肢体还健在,但是我的灵魂却是空的。人生的道路似乎走到了尽头。那年上海的冬天是那样冷,彻骨地冷。雨是那样多,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蒙蒙细雨。一个一身黑衣、头戴黑巾的幽灵多少次在黄浦江畔徘徊……

在生与死的关口,使人活下来的不仅仅是生的欲望。在那年寒冷的冬天,对于我来说死的诱惑更大。但是我不甘心就这样沉默地从人间消失,不甘心历史就这样被歪曲。于是我活下来了。

这段逝去的岁月在我写完《十年风雨情》之后就深埋在心底了。我竭力去寻找新的生活、新的激励,甚至新的情感。但是,当我开始写这篇《昨日旧事残梦》时,我才知道,那伤痛依旧存在,它只是被轻轻地掩盖而已。重新翻出旧事犹如撕去那覆盖在伤口上薄薄的纱布,再撒上厚厚的一层盐,它又开始流血。我真的无法再一次直面那原以为已成过眼云烟的过去,最后我选择了逃避。我必须向读者致歉,那篇文章写得很不充实,很零乱。我竭力想写得轻松,竭力想避开伤痛,结果我自己也很不满意。我只能承诺,在我有生之年,如果我的感情真能变得坚强一些,我也许可以给历史、给广大读者交一份更好的答卷。

当我坐在这座我生活了四十二年的四合院中重写这里发生过的一切时,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遗老”两个字。这使我自己十分震惊,不知不觉中,难道我真的变成了沉湎于过去的“遗老”,只能絮絮叨叨地讲述这院子中过去发生的事了?!我的生活就真的只有过去,没有现在和将来了?这本集子题目为《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我一直想的是这大红门是从门外跨进来,展开这院中的历史画卷,揭示这院中曾经生活过的人们的悲欢离合。但是此时此刻在我匆匆逃离昨日的残梦时,我却猛然醒悟,也许这大红门也应当是从里面往外跨出去。我也许应当把自己的情感跨出这大红门,寻找新的生活起点,那时再回头看这两扇大红门时会不会有新的感悟呢?

从这里我又想到,我写的四合院总是停留在我们两代人——我的父亲和我与冠华。我从来不曾想过这院中还有个第三代,女儿妞妞。我一直觉得她不属于这个四合院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她少年时代就离开了这院子,她无法理解这四合院凝重的历史感。妞妞不赞成我把自己埋葬在这院子里,埋葬在早已逝去的情感恩怨中,我却觉得她完全不能理解我这一代人沉重的心路历程。前不久在上海福寿园为父亲的铜像揭幕,学者们都认真地论述父亲的一生,妞妞最后讲话,却说“我觉得我爷爷特别‘酷’,他我行我素,根本不在乎别人对他说些什么”,还说“我不喜欢老讲继承,我喜欢多讲创新”。听众里老一辈的摇头,中青年却大为赞赏。回到北京,这件事总在我的脑中盘旋,我渐渐地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个四合院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个第三代。我们家这一百年中的三代人似乎浓缩了中国社会的进程。一百年前,父亲是反清战士,参与辛亥革命。五十年后我造了父亲的反,成为共产党员。今天,又是一个五十年过去了,妞妞是这院中的新一代,她也正在造我的反,试图把我从过去拉进现在。她降生在这个大红门内,十二岁时从这个大红门中跨出去,但她保留着大红门的情结,十多年后又从大洋彼岸重新跨进了大红门。只是她带进这大红门的已是崭新而陌生的气息。她经营的新概念媒体刊物、她的生活方式都太超前,使我无法完全理解和接受。她的“离经叛道”在我看来已不属于这个院子。但这些天,我却不能不问自己这难道不正是四合院变迁的一个新的里程吗?我凝望着院中那棵最老的海棠树,它的年龄和妞妞相仿,我们搬进5l号时,它刚刚栽上,如今已是枝茂叶盛,给了我们半院子阴凉。四十年来,海棠的老枝已经枯死不少,如今旺盛茂密的多半已是新枝。老干新枝交叉在一起,构成了这棵充满沧桑感的老树。历史和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还想到这大红门中的第一代人我父亲,他的结局是完好的,因为他一生遵循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信念,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第二代人的我却是个最大的悲剧。也许那正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我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也无法实现自己的信念、自己的梦。现在到了第三代人妞妞,她以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在挑战这四合院的过去。她不会再让任何这院中的悲剧重演。我终于心情开朗起来,似乎在陈旧的院墙中看到了新的生机和未来。但愿这大红门内的四合院会随着妞妞这一代人往前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内容简介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新版)是章含之迄今最完整版的回忆录。此新版很多照片是首次公开发表,图说均由洪晃亲笔撰写。

章含之——章士钊之女、乔冠华的妻子、新中国第一代翻译家和外交官。史家胡同51号,因着它的几位主人而著名。他们的荣耀与屈辱,连同四合院曾经的“车水马龙的繁华富贵和门前冷落的世态炎凉”,一起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阴晴变幻,共和国岁月的悲欢离合、人生的起起伏伏……

章含之,从毛主席的英语教师到外交部翻译,从亚洲司副司长到外交部部长夫人,其间卷入并见证了多少政治风云。这位美丽、优雅的名门女子曾梦想做一名话剧演员,却万没想到,自己会被置于时代舞台的聚光灯下,演绎悲欢起伏的传奇人生。

章含之同乔冠华,曾活跃在联合国的外交历史舞台上,见证了中国外交史上辉煌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她用自己特殊的经历记录了章士钊、乔冠华的精神世界,忠实记录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历史风云,讲述大红门里三代人的恩爱情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情六处的产生“很低调”





《军情六处》 [英] 基斯•杰弗里 著 宗端华 廖国强 等译


情报局的起源

秘密情报局是在一种令人好奇的低调方式中产生的。1909年10月7日,海军中校曼斯菲尔德·卡明,情报局首任局长,一整天都在工作。他在日记中写道:“去办公室,在那里呆了一整天,没见到一个人,也没有什么事可做。” 实际上,卡明无所事事了大约一个月才和与他一道被任命管理一个“特别情报局”的弗农·凯尔上尉理清新机构的职责。一开始的迟缓源于对新机构的好奇。它的跨部门性质也很延误事情,受到了资助部门—外交部、海军部和陆军部—因关联作用而造成的一些微妙的传统风格影响,这是秘密情报局前四十年中不时产生的一个问题。新成立的特情局极其隐秘—另一个持久的特点—使得卡明很难取得自己所希望的快速进展。不过,到1909年底,他已经成功地建立起一个致力于秘密收集外国情报的组织的雏形。这一组织在形式和作用上都被公认为“秘密情报局”的前身,而它终将以此名称广为人知。

外国威胁、间谍狂潮和特别情报局

特别情报局建立于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之时,当时英国的战略政策制定者正特别关注极富侵略性而又野心勃勃的德意志帝国的挑战。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英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英国的领导者们能够追逐所谓的“光荣孤立”政策,主要是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其他国家的严重威胁。但到19世纪末,英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主导地位开始受到威胁,而且随着竞争国家的追赶,英国的势力范围—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称之为帝国的“过度扩张”—开始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软肋。1906年,一位外交部官员将英国描述为好像“一个得了痛风症的巨人”,手指和脚趾伸向全世界,想要收拢就“不能不发出尖叫”。在重新对20世纪头十年做了一系列战略评估后,英国寻求通过与潜在的大国竞争者达成妥协的方式来缓和其国际地位。在1902年到1907年的五年间,先后与日本、法国和俄罗斯签署了协议,减轻了英国海军在太平洋和地中海的负担,而且(至少暂时)消除了不得不在印度次大陆保护大英帝国利益而抵抗俄国入侵的可怕前景。与此同时,伦敦还有效地认定,现在绝不会发生针对美国的战争,从而进一步缓解了维护英国世界帝国地位的重负。

一个主要的挑战仍然存在—来自德意志帝国的挑战。它显然绝不仅仅满足于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大国。到20世纪初,它明显效仿英国,已经开始打造一支一流的海军,而且似乎致力于谋求世界帝国的角色。随着英国与德国在欧陆的竞争对手法国和俄国的结盟—即所谓的“三国协约”——政策制定者和公众舆论开始担心来自德国的直接威胁。德国间谍和地下组织准备在德国进攻时采取突然行动(或“晴空霹雳”)的耸人听闻的故事,因危言耸听者“侵略恐怖”的书籍而愈演愈烈,如威廉·勒柯克斯的畅销书《1910年入侵》(1906年)和《德国皇帝的间谍》(1909年)都增强了公民和政府对英国脆弱性的广泛关注。在负责军情事务的陆军部,作战处处长约翰·斯宾塞·尤尔特将军本人,他的同僚詹姆斯·埃德蒙兹上校和乔治·麦克多诺上校都相信,德国总参谋部的对手们都在积极地以英国为目标。但是,正如尼古拉·希利和克里斯托弗·安德鲁所表明的,对在英国的德国秘密网络的恐惧被广泛夸大—甚至到了离奇的程度;在英国的确有德国间谍和破坏分子,但没有间谍军团。然而这些传言似乎击中了英国的时代症,人们已被激发的对英国不断下降的国际地位的普遍关注,又助长了有大批遍布全国的外国特务正试图毁灭这个国家的猜测。

这就是公众舆论的力量,以至于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在1903年3月在帝国国防委员会(英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决策机构)之下任命一个权力极大的小组委员会去考虑“在英国的外国间谍问题”,以此对间谍狂热做出回应。该小组由陆军大臣理查·博登·霍尔丹担任主席,成员包括海军大臣、内务大臣、外交部和财政部的代表,还有斯宾塞·尤尔特和他的海军部同仁海军上将亚历山大·贝瑟尔(海军情报局局长)。除了评估在英国的间谍活动产生的危险外,小组委员会还负责考虑是否需要变动“海军部和陆军部的现有军事系统,以便从国外获取情报”。

实际上,“系统”的要求非常强烈,因为现有的获取国外情报的方式非常随意,毫无章法。英国陆军和海军的要求明显分为两类:第一主要是有关新式武器发展和德国一般军事能力的技术信息;第二是建立某种对德国进攻提出早期预警的可靠系统。1903年,出生于克里郡的前首都警察局特工处处长威廉·麦尔维尔曾被作战处处长带去重点对付在英国的德国间谍活动,但后者又派他的助手亨利·戴尔·朗在商业掩护下去德国执行显然是调查德国海军建设的任务。经常有外国人向英国出售情报。陆军军官也做一些自己的情报工作。1905年,尤尔特的前任作战处处长詹姆斯·格里尔森本人参观了法国和比利时边境,1908年到1911年,尤尔特的继任者亨利·威尔逊在下级军官陪同下,骑自行车环游了与比利时和德国接壤的法国东部边境两侧,探索德军入侵的可能进攻路线并记录靠近比利时边境的德国铁路建设。

1909年3月到7月,帝国国防委员会小组委员会开了三次会,听取埃德蒙兹讲述法国人和德国人如何拥有组织完善的秘密情报机构。他的证据“让小组委员会毫不怀疑在本国存在一个大规模的德国间谍网”以及英国“没有组织与这种间谍活动接触并准确判定其活动范围和目的”。委员会还被告知,英国获取外国港口、码头发展情况的情报组织有“缺陷”,对德国尤其如此,“在那里很难获得准确情报”。海军部和陆军部都认为,“在和出售情报的外国间谍打交道时,他们处于很难的地位,因为他们的交易一定是直接的,不经过中间人”。在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4月20日),尤尔特问“是否可以建立一个小的特别情报局”。于是,成立了一个更具体的分委会来负责处理此事,由查理·哈丁爵士(外交部常务次官)任主席,成员包括尤尔特、贝瑟尔、爱德华·亨利爵士(伦敦警察局专员)和阿奇博尔德·莫里。

1909年4月28日,哈丁的分委会提交了一份报告。“为确保秘密”,报告不打印,“仅存一份”。他们的建议有效地构成了现代英国情报部门的成立章程。他们建议成立一个“特别情报局”,该局“必须同时与海军部、陆军部和内务部保持密切联系”。它应有三个目的。第一,它将“作为海军部、陆军部和可能向政府出售手头情报的外国间谍之间的一道屏障”;第二,它将“向不列颠各地派遣与全国警察保持联系的特工,以确定外国特务正在进行的间谍活动的性质和规模”;第三,它将“作为海军部、陆军部和可能在外国建立的永久性特工组织之间的中介代理,以便于获取外国情报”。委员会认为,此独立单位可以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可以作为“其他英国海外特工提交报告的媒介。较之让这些特工直接同英国联系,这一措施更不容易引起怀疑”。报告还提议该局应包括“两位具有外语知识的前海军和陆军军官”。在爱德华·亨利爵士的建议下,分委会还同意聘用一个私家侦探公司来从事此项工作,并认为“应该派遣一个特别能干的特工……去联系在德国各地、特别是在关系紧张时愿意向我们提供情报的人”。该局的年度总经费预计为每年两千多英镑(相当于当前货币150000英镑),其中至少一部分来自“当前的秘密情报表决拨款”。

这些建议(在1909年7月12日的最后会议上被小组委员会完全接受)的一个有趣特点是,它们明显偏向于在拟建情报局“目的”中包含的搜集外国情报上,这与一开始对国内反间谍活动的关注形成对比。很容易将此结果归咎为负责分配“秘密表决拨款”的查理·哈丁爵士的主席身份。在外交部控制下,“秘密表决拨款”多年来被用于各种目的,包括陆军部和海军部间或雇用间谍的费用。尽管各情报部门已将自己明确确定为拟建新局的主要客户,但在强调分委会的“国外”目的和对资金由“秘密表决拨款”提供的明确感谢中,我们都能看到哈丁的影响。不管怎样解释,陆海空三军的介入和控制权归外交部,是情报局未来四十年一直延续的一个模式。另一个建议是内部的极端保密性和对新情报局运作的官方“否认”。在委任第一批成员时编写的该分委会调查结果的一份纲要(法语)指出,“利用该局,不仅我们的海[军]、陆[军]武官和政府官员可以摆脱与间谍打交道的必要,而且也不可能再获得我们跟他们打交道的任何直接证据”。这也将成为情报局一个长期的重要特征。

建立特情局的报告在7月24日获得帝国国防委员会批准,一组人随即在8月26日开会制定细节。爱德华·亨利爵士和尤尔特都参加了,还有埃德蒙兹和麦克多诺。贝瑟尔派来一个参谋,雷金纳德·坦普尔上尉。会议接受了亨利的建议,前警察总监、现私人侦探爱德华·德鲁应参与进来,情报局应尽快在亨利租用的威斯敏斯特维多利亚大街64号办事处开始办公。会议还同意,由效力陆军部“多年”的朗作为派驻欧洲大陆的海外特工。很显然,朗已经得到通知,因为他“愿意接受任命”而且已同意“在布鲁塞尔开设一个商业办事处以掩护他的活动”。还有人进一步提到,“在德国”已经有一名特工被“海军部雇用”,以完成哈丁分委会提议的德国港口任务。8月26日会议还获知,陆军部和海军部已考虑好调配给情报局的官员。陆军部推荐了弗农·凯尔上尉,“一位特别优秀的语言学家……懂法语、德语、俄语和中文”(曾在陆军部任埃德蒙兹的“远东部得力助手”),海军部提名海军中校曼斯菲尔德·史密斯—卡明,“现负责南安普顿波姆防线,他拥有特殊的委任资格”。为确认外交部对新机构的主导作用,一份会议记录上还写道,作战处处长(尤尔特)“在9月14日对C.哈丁爵士说,他同意上述安排”。

内容简介

《军情六处》一书中文译本共计60万字,内容翔实,引证紧密,把军情六处自诞生之日起的发展经历给予了详细的描述与适当的分析,娓娓诉说了一部以军情六处谍报活动为核心的、范围涉及欧亚美非等各大洲各大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情报断代简史。本书由军情六处独家首次授权,作者接触了数量丰富的档案,在资料收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垄断优势,在权威性上明显超越以往任何一本从局外人角度揭示军情六处的书。书中多次提到的军情六处特工邓德代尔,为“詹姆斯•邦德”系列小说作者伊恩•弗莱明密友,嗜好美女、跑车,是“007”的原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掘幽默感的灵感源泉





《遇见天天微笑的自己》 著者:林以诺 编撰:方芷晴


开篇小寓言:房间的钥匙

彼德、史提芬和约翰三个人到纽约度假。他们在全市一座最高级的酒店,订了第45层的一间套房。

一天晚上,大楼的电梯出现故障,因为客满以及他们所住的层数太高,服务员只好安排他们在大厅过夜。

他们商量后,决定徒步走回房间,并约定轮流说笑话、唱歌和讲故事,以减轻爬楼的劳累。

笑话讲了,歌也唱了,好不容易才爬到第34层,大家都感觉精疲力竭。

“好吧,彼德,你来讲一个幽默故事吧!”史提芬说。

彼德说:“故事不长,却让人痛苦至极:我把房间的钥匙忘在下面的大堂了。”

“这倒也不错,我们可以说更多的笑话,唱更多的歌,讲更多的故事了。”约翰说。

生活痛苦,所以需要幽默;懂得幽默,才能快乐生活。

人人都能“栋笃笑”

点中笑穴,就是要搔到痒处,出其不意地制造惊喜,便可赢取笑声。

曾有一位加拿大心理学家花了40年的时间研究,结果发现幽默感对健康起码有三大功能,包括减低压力、缓解精神焦虑、防止抑郁。

根据我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验,我百分之百地认同幽默感是一种生活态度;要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生,保持赤子之心,就能成为具有幽默感的人。

有人认为幽默感是天生的,难以靠后天的努力练成,但实际上幽默感是可以培养和练成的,只要知道方法,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人人都可以成为幽默大师、搞笑能手!

千万别忘了,我曾经是一个满脑子悲观思想的人,居然也能成为“栋笃笑”牧师。

瞬间开心的法宝

开心其实可以很简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地人的快乐来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能睡一场好觉,翌日醒来就已经很快乐;偶然睡过了头,醒来时意识到快要迟到了,赶紧刷牙洗脸,飞奔出去开车,才发现原来今天是星期日,不用上班,又可以立即返回家中抱着枕头会周公,睡到日上三竿,做个好梦,这个奖励简直比捡到金子还开心!平时,天阴阴的最令人感到不快,但对于香港人来说,阴天的情况下若有台风杀到的消息,一定会让大家喜上眉梢──若是八号台风高悬就最让人振奋了,不用上班嘛,何其快活!

日常生活的细节中蕴藏着许多使人感到愉快的事情,无须用金钱购买,只等待我们去发掘;只要我们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欣赏每一个细节,常存感恩之心,我们时刻都可以很快乐。简单的如相约好友吃一顿便饭,不管是丰富的大餐还是的质朴的茶点,同样都能吃的满足,也能吃出源源不绝的快乐能量!

又或者来一块巧克力,便能产生抗抑郁的效果;不开心时吃几口绝对是乐事,不过后遗症是会长胖,然后又会为多长出来的“猪腩肉”、“豪华臀”发愁,为了歼灭肥肉而烦恼,这样又会不开心!香蕉也是开心食物,吃后还可以“不小心”把香蕉皮掉在地上让你的仇人踩个正着,呵呵。可千万别这样做,万一搞出人命,惹上官非就一生也不快乐了!这些食物要是食用得宜,就会让人快乐,所以我们要备足粮饷,开心的食物不能缺少,发胖也要吃!

我的独门秘方不是狂吃巧克力,也不是劲抛香蕉皮给敌人踩,而是看婴儿照。我一看见精灵可爱的婴儿,体内的快乐细胞便会不期然地活跃起来,整个人自然就变得轻松愉快。我私人珍藏了不少婴儿照,他们活泼搞笑的表情、天真无邪的笑容、会说话的眼神,是医治我不快情绪的灵丹妙药;在我不开心的时候,只要拿出来细看,很快便会找回好心情。大家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和存储些开心的回忆、图片,这些都有助于你在瞬间回复开心笑脸。

讲笑话是另一种能让人立刻开心的法宝。人人见我笑容满面,就知道我爱讲笑话。我不但喜欢在舞台上讲大型的“栋笃笑”,在舞台下也爱讲小型笑话。平时我也会搜罗一些引人发笑的笑话,与朋友分享。现在就掏出这些法宝,跟你们分享一部分吧。

第一法宝:大方得体笑一番(职场适用)

(1)

病人对医生说:“医生,我一睡着就打鼾,怎么办?”

“那你的鼾声响不响?”

“响得很呢!”

“你太太会不会觉得很厌烦?”

“我还没有结婚。”

“你一个人睡,那就不成问题了。”

“就是一个人睡才有问题呢。我已经因为打鼾被炒了五次鱿鱼了!”

(2)

临近面试结束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问刚从大学毕业的工商管理硕士应征者:“你希望的薪水是多少?”

应征者回答:“年薪在12万5千美元左右吧,还要看福利待遇。”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噢,那你觉得五星期假期、医疗费全包、公司给付50%薪水的退休金、每两年可向公司租借一辆新车,比如一辆红色的宝马,怎么样?”

这位年轻的工商管理硕士坐直了身子说:“哇!你在开玩笑吧?”

“是你先开玩笑的。”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说。

(3)

两个小朋友正在闲聊。

小明说:“我们全家人都很喜欢动物,妈妈喜欢猫,哥哥喜欢狗,姐姐喜欢小白兔。”

小华问:“那你爸爸喜欢什么呢?”

小明答:“狐狸精。”

第二法宝:在笑声中“耍花枪” (夫妻适用)

(1)

<结婚前>自上而下看:

他:太好了!我期盼的日子终于来临了!我都等不及了!

她:我可以反悔吗?

他:不,你甚至想都别想!

她:你爱我吗?

他:当然!

她:你会背叛我吗?

他:不会,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她:你可以吻我一下吗?

他:当然,绝不可能只有一下!

她:你有可能打我吗?

他:永远不可能!

她:我能相信你吗?

<结婚后>由下往上看。

(2)

丈夫:“亲爱的,别叫我洗碗可不可以?”

太太:“用这件事试探一下你,碗早就洗了!”

丈夫:“我只是跟你开玩笑的,其实我是很乐意帮你洗碗的!”

太太:“我也是在和你开玩笑,碗还没有洗呢。”

(3)

甲妇:“如果你丈夫有外遇,你会怎么样?”

乙妇:“我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甲妇:“喔!你这么大方!”

乙妇:“不,我是要用枪瞄准他。”

第三法宝:打情骂俏笑一笑 (恋人适用)

(1)

一名孕妇和医生商量分娩的安排,她问医生:“你赞成丈夫在产房里陪伴孕妇生产吗?”

“这方面我一向赞成。你分娩时,叫丈夫陪你进产房吧。”

“噢!这就完了。”

“为什么?”

“孩子的爸爸和我丈夫一向水火不容。”

(2)

一位男士说:“我真不懂为什么法律会规定男人只能有一位太太。”

另一位男士回答:“你肯定是单身汉。你结婚之后就会发现,这条法律其实是用来保障男人的!”

(3)

男生甲与男生乙聊天。

男生甲:“几天前,我遇到一位女孩,看见第一眼我就爱上她了!”

男生乙:“那很好啊!可是,你为什么不娶她呢?”

男生甲:“因为,我又看了她第二眼。”

第四法宝:亲子笑话添情趣 (家庭适用)

(1)

老师:“你考试没有考好的话,父母会怎样惩罚你?”

小明:“80分以下女子单打,70分以下男子单打,60分以下男女混合双打。”

(2)

老师:“小明,请用‘左右为难’来造句。”

小明:“我考试时左右为难。”

老师:“是题目不会答,让你左右为难吗?”

小明:“不,是左右两边的同学写的答案不一样,让我左右为难。”

(3)

一天,小明考试考得很差,爸爸很生气,打了他一个耳光。

小明心里委屈,便跑去向妈妈告状。

小明:“妈,如果有人打你儿子一记耳光,你会怎么办?”

妈妈听后,义愤填膺地说:“如果有人敢这样做,那我一定赏他儿子两个耳光!来,告诉妈妈是谁打你?”

小明不做声了。

第五法宝:开怀大笑无拘束 (朋友适用)

(1)

诊室内,病人向医生诉说自己的肠胃有问题。

医生问:“你的大便规律吗?”

“很有规律!我每天早上八点就大便。”

“那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我每天早上九点才睡醒。”

(2)

有一个人去医院接受检查,护士为他抽血。

护士刚一拿出针筒,他便忍不住问:“姑娘,会不会痛呀?我最怕痛!”

“你放心好了!我做了十多年护士……”

“那我就放心了!”他随即合作地让护士为他抽血。

护士一针就插进了他的血管,随即就听到他撕破喉咙般的惨叫,护士这才慢条斯理地接着说:“……没有一次抽血,病人是不痛死的!”

(3)

一天早上,美丽照镜子时,发现自己长得很难看,便忍不住哭了起来。

男朋友于是安慰她:“你别这样呀,你偶然照一次镜子就这么伤心,那我天天对着你,又该怎么办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尝鲜无不道春笋




《梅酒香螺嘬嘬菜》 作者:谈正衡


脆嫩鲜美的春笋,趁着三月春雨绵绵的湿润,破土而出,成为盘中佳菜。因为它是春天的,吃在嘴里,自然就是春天的滋味了。

一夜春雨,笋与檐齐,是说春笋蓬勃向上,长得极快,故春笋必得适时而食。采春笋,挑那些刚钻出土层笋壳嫩黄的,才特别好吃。笋的节与节之间越是紧密,则其肉质也就越为嫩滑爽口。圩区不产毛竹,所多的是水竹、油竹,还有雅称湘妃竹的斑竹。前二种竹,笋皆味美,唯壳上布满麻点的斑竹笋,乡人喊做麻笋或苦笋的,苦不可食。下雨的时日,竹林里薄雾缥缈,刚破土的笋尖上挂着晶莹的水珠,清新无比。这就是“雨后春笋”,其鲜嫩清雅,可想而知。采笋时,瞄着五六寸高的新笋,脚稍一踢,啪一声就齐根脆脆断了,虽是省事,但留下白嫩的一截在土中殊为可惜。通常是拿小铲贴住笋根斜着往土下一插,再拈着笋轻轻一提就行了。剥笋时,将笋竖割一道口子,约划至笋肉,从下到上完整地掀去外壳,笋不会断裂,切出来是完整的条状。

其实,最好吃的,是那种青润的小野竹笋。小野竹叶细枝韧,多长在荒寂无人处,如圩堤、坟滩上,混杂于野草荆棘中。其笋稍迟,约在四月初的春深时钻出地面,恍如青玉簪,剥尽外壳,细伶伶一小条,那种绝世的不染纤尘气质,和清雅脱俗的纤纤体态,会令你观之动容。我尤喜爱小竹笋切段同肉丝一起炒咸菜,若是再点缀些青莹莹的蚕豆瓣或是圆润的豌豆粒,那真是活色生鲜了。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是东坡的诗吧。数年前,我应朋友邀请,去九华山下一个叫茶庵的地方探访民间学人也是制茶大师赵恩语,在那里住了两三日,餐饮山珍,无食不笋。笋是毛竹笋,肥大壮硕,底部割断处有汁液渗出,非常新鲜。剥净栗色厚壳的笋,白中稍透着一层隐隐青碧,切成厚实的滚刀块且焯过水,与肉红烧,或携上小排骨并加入腊肉同煮,勿需任何调料,肉烂即食,大钵大碗端上桌,满屋子升逸着馋人的香气。期间,我们下到龙池大峡谷的陡坡上看野茶树,方才发现如同我老家的那种小野竹无处不有,只是在崖沟石罅间更显茂盛。春风吹拂,杜鹃花开子规啼,小竹笋从漫山遍野的灌木荆棘丛中探出头来,满眼皆是。我们住的那家,白天大人采茶小孩扳笋,留下一个老阿婆坐在门口的竹椅子上剥笋壳。她将笋先撕出一点皮,往食指上一缠,三绕两绕,就成一支脱去外衣的苗条嫩白的净笋。剥满了一筲箕,就端过去烧一锅开水焯一焯,赶太阳晒出去。竹树四合的林间,一声声鸟鸣清幽。

应时而至的春笋,其本身的味道已是鲜极,无需多加调味,便能充分领略其腴嫩清新的本色。春笋越往上的部分,肉越是嫩,到了笋尖上,连壳也是嫩得一碰就碎。春笋烧肉丁是最简单的做法,将笋用刀拍松,切成丁,油锅烧热,入锅煸炒至微黄,即加入事先已烧入味的半熟肉丁、酱油、糖,续上水,小火烧至汤汁收浓即成。其色泽红亮,鲜嫩爽口,略带甜味,虽是家常味道,却百吃不厌。若是花点心思,也可现学着做道春笋炒腊肉, 腊肉切条,放水煮到肥肉呈半透明状盛起,然后把切片的笋在锅中煸香,再放进腊肉同炒,加红辣椒丝和青白蒜,加盐、料酒、鸡精,就成了。春笋的吃法,可谓荤素百搭,炒、烧、煮、煨、炖都各有风味。浙人还把笋放坛中发酵制成霉笋,炖汤喝。

笋子好吃,大多情况下却处在配角地位,仿佛清新的小家碧玉,虽居于一隅,安宁沉静,却让你怎么也难以忘怀。同时,不事张扬,是那种淡泊出尘的意境,又略带几许文人清苦的气质。我家客厅挂有一幅朋友书赠的郑板桥的诗:“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如今,长江鲥鱼已绝迹多年,但这并不妨碍我对鲜笋鲥鱼的钦羡神往。这些年,每至春深时,我总是要买来“江鮟”——又称“鮰鮟”,做一款春笋鮰鱼,也别有一番滋味。锅中油热,鮰鱼煎香,加高汤,大火烧开,放姜、盐、味精,小火焖至鱼酥油出,投入切成滚刀块且焯过水的鲜笋,烧到汤汁收浓即成。品入口中,鮰鱼腴厚春笋嫩脆,加上那种清香绵绵的笋味,仿佛咽下去的就是氤氲在时空深处的湿润诗情。

春笋还有药疗效果,儿童患麻疹、水痘,就喝点春笋鲫鱼汤,让体内邪气散发出去。若能事先将鲫鱼抹上盐和黄酒腌一会子,爆香姜片,将鱼略煎一下,这样汤容易变得牛奶一般白。再加水,放入春笋,烧开后转小火煮,起锅前放点胡椒粉、葱花,那就是绝美风味在此汤了。

春笋的前身,是“金衣白玉”的冬笋。与春笋相比,冬笋嫩白,尤显少不更事的甜美香鲜,因此越发招人怜爱。林语堂说他自小最爱吃的菜,就是“冬笋炒肉丝,加点韭黄木耳,临起锅浇一勺绍兴酒,那是无上妙品——但,一定要我母亲亲自掌勺”。而在袁枚《随园食单》里,收录有冻豆腐一道佳肴,就是用豆腐加鸡汤汁、火腿汁,以及香蕈、冬笋久煮而成。李渔则称冬笋为“素食第一品”,甚至认为“肥羊嫩豕,何足比肩”!

本世纪初,我在竹乡广德一处农家乐山庄,被人招待尝过一味冬笋名吃:将冬笋连壳埋入红炽炭火中,烧焖出香味,剥下笋肉,以辣酱芝麻油和葱姜汁蘸食,味道热烈,风格独特,记忆颇深。但其奢侈的程度,却令我至今犹存愧疚……

春深又一年,一支支碧玉簪般的新笋透土了,漫山遍野浮升着蓬勃绿意。老阿婆大约又是坐在门边的竹椅上不紧不慢地剥着笋壳,从春笋一样的年华起,每年春天都要这般在盈耳的鸟语里剥笋晒笋,否则,春天就没有来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7 14: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