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70|回复: 7

[汇编] 【国学动态】传统文化大反思:我们是否还应勿以善小而不为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1-11-8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去做;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须要做。但是从最近广东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来看,不少人的冷漠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几乎伸手可及的善事也不愿去做。现代社会,我们该怎样为善去恶,该怎样从自身做起,为这个社会增添一点温暖?

张瑞:积德行善是立身之根本,固国之牢基,小善能体现个人修养、国家希望、民族未来。人人行善成为习惯和自然,才无愧于礼仪之邦之美誉;小恶即大恶,小恶不除,其祸流于滔天,并将最终发展为侵害民族健康肌体的致命病源,古训“慎独”是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最好注解。

liuli580129:这句古训当下很适用,假如我们都能完善自身,都能助人为乐,就不会发生“小悦悦事件”。面对当下信任危机和有些人道德缺失的现状,我们不应一味抱怨和指责,而是应当反省和完善自身:假如有一天我遇到别人需要帮助时该怎样做。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召家人、朋友和周边的人。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

徐建和:能行善而不为者,原因大致有二:不想为或不敢为。前者需要全社会的感召和鞭策,需靠道德教化唤醒内心良知,进而转化为行动的自觉。后者更渴求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以消除行善后“流血复流泪”式的担忧。无后顾之忧方能放心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一味苛责见善不为者亦有失偏颇。

张庆金:其实做善事就是一种平常养成的习惯,而小恶就是家长、学校教育下滋生的不良习惯。善事可以淡定,但恶事必须坚决打掉,消除在萌芽里,不做恶事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了。你做10个善事,一个恶事就葬送了你所有的努力和成果。有时候做了一点小善事吧,反而遭到别人嘲笑。社会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扭曲,但愿人都放下虚伪的那一面吧。

愚岩归来:行善不分小与大,作恶细微皆为恶。若要倡导和谐社会,必须打倒一切的恶,从弘扬最小的善开始。让道德文化在经济物欲的洪流中复苏,这是每个人的历史使命。在美德与利益最大化对决的当下,最小之善,都应得到褒扬。

阳春白雪:经常看到在学校门口发招生广告的,只要是递给我的,不管有用没用都会接过来,这是对别人劳动的一种认可和尊重。也经常看到有的人充满鄙视不耐烦地摆手甚至于拿到手里后当着发行人员的面随手扔到地上,此人的品行可见一斑。其实尊重他人也等于是尊重自己。

陈成强:轻轻捡起操场上一个塑料袋,山师附小的殷傲宇获得了价值8000元的一次免费日本修学游重奖。这应该是学校以功利克功利的权宜之举,是对“善小不为”者的触动和针砭。举手之劳的善行,于己无损于人有利,应该成为我们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经常行为,不能掺杂功利成分,靠监督监控才做。

郭汉杰:很多助人为乐的小事有些人不愿意去做,觉得太微不足道,日久天长,便会养成冷漠的习性。古人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对人们的忠告:这种冷漠的习性会“传染”———现在社会上发生的“冷漠”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nie_gui_zhi:大事做不了,小事不屑做,这就是目前很多人的心态。是好事,再小也应该坚持去做,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如果每个人都能坚持从小的善事做起,时间久了,自然形成习惯,那我们期待的和谐社会,也就指日可待了。

wangsanhua666:其实,国家的道德准则,就是由众多小事组成的。正因为其小,才容易被人们忽视,而这些小善被忽视的多了,我们的社会道德自然严重滑坡了。所以,要想重塑我们的社会道德,还得一步一步从小善做起呀。

郭峰:法律禁止我们作恶,道德提倡我们行善。如果不能行善,那么,至少不要作恶———如果人人都能游走在法律和道德之间,善莫大焉!

马修:活在当下,处处是善。对不公正的事情加以评论,对爱心义举加以转发,对那些肇事者加以关注,给那些被转发的微博署上原创的名字,都是善。对那些对你心灵有所启迪的微博,说声谢谢,小善无声,大爱无疆。

CHAIYAN: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生活本身就是由无数平凡的小事组成的,做什么事最讲究的是要有心,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身边的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使“行小善”成为我们每个人生命中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生活习惯,我想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美好。

杨柳依依:大善让人敬重,小善同样让人佩服。如果说大善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那么小善就是其麾下的涓涓细流,正是这涓涓细流汇就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的滔滔之势,被人誉为礼仪之邦。为人处世,善字当头,丢了善,便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为人处世,心中有善,有善就有阳光,有阳光就有生命。

涩味:假如一味好高骛远,一心想成就一番大事而忽略了身边的点滴小事,人就变得不扎实、内心浮躁,一旦遇上真正的大事,就没了处理好的底气和经验。所以透过对一件小事的处理,就足见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程度,老子说“夫唯吝,是谓早服,是谓重积德”,人人都在意小善的处理,这便是风尚。

芜茗芷:偷鸡摸狗拔蒜苗,勿以恶小而为之,切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患于未然。尊老爱幼学雷锋,勿以善小而不为,琢磨九层高台起于垒土,细节见真章。举手之劳,不亦悦乎!

痛并快乐着:对老百姓来说,就是要遵纪守法,弘扬传统,文明做人,从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多做有益于他人的事情,不袖手旁观,不恩将仇报,懂得感恩社会,感恩他人。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可不可以恶搞 唐诗排行榜是商业时代必然


近日,一本名为《唐诗排行榜》的图书引来了诸多纷争。在书中,作者把唐诗按照现代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历代选本数据、评点数据、论文引用数据等,经过处理之后得出的综合分值排名。

在最终的排名之中,崔颢的《黄鹤楼》排名第一,而妇孺皆知的《静夜思》仅排在第三十一位,杜甫的《登岳阳楼》排名第五。

排行榜出来后,引来网友的批评,很多网友认为把唐诗作为娱乐工具是对唐诗的不尊重,也有网友恶搞排行榜,称:“李白感到压力很大, 王维认为排名神马都是浮云,白居易承认夺冠有困难”……

唐诗究竟能不能排行,量化的标准是否可以适用文艺研究,对此,北京大学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杜晓勤表示,量化是一个手段,虽然未必能反映出艺术的本质,但同样也未必不可以作为一个辅助的方法。而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则表示,对于经典,不必只有一种神圣和敬畏的态度,而应该是多元化的。

排行榜可以分得更细

据了解,给唐诗排座次,其标准主要有四个:历代选本入选唐诗的数据、历代评点唐诗的数据、20世纪研究唐诗的论文数据和文学史著作选介唐诗的数据。每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再加权求和,根据计算机计算出来综合分值排名。

《唐诗排行榜》的作者、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曾表示:“这个排行榜,反映的只是历史上对唐诗的态度与认识,而不是当下人的观点,并没有用这个排行榜颠覆、替代读者心目中的唐诗排行榜的想法,这个数据与每个人的文学审美无关,只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提供一个参考。”

对此,杜晓勤说:“其实,在之前王兆鹏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内容正是哪些唐诗在后世的引用率最高。挺有意思的,作为一种尝试性的研究,也没什么不好,而且也应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那么这种排行究竟是否可信?杜晓勤说:“第一,诗的体式不同,对它的评价肯定也不同,第二,每个时代的审美趣味不同,也会影响到对一首诗的评价,因此,用一个统一的数据来表示,能说明一些问题,但不尽准确,所以,不必太较真。如果把唐诗分得更细一点,不同的体式,不同的时代,各有排行,可能会更好一点。”

数据计算下的文学

用数据来计算文学,这也是许多网友批评的根源。当文学变成一堆冰冷的数据,文学还是文学吗?有批评者认为,即便是真要排行,也应该用文学的方式。

对此,杜晓勤表示,“量化是一个手段,虽然不一定反映出艺术的本质,但是作为一种辅助也未必不可。实际上,在这个排行榜中,那些排行前几名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新审视。”

正如网友们质疑的,所有人耳熟能详的《静夜思》只排在三十一位,而稍显生僻的《黄鹤楼》却能高居榜首。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杜晓勤说:“这个排行并非评判好与不好,而是评判某些诗在历史上受关注的程度。今天的人们所熟悉的那些诗歌,其实都是在现代的审美标准下形成的。所以,今天人们喜欢的,可能在历史上并不那么受欢迎,反之亦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我们的审美趣味是如何变化的?这可能正是我们要思考的,也正是这本书的作用所在。”

古人喜欢什么样的诗歌,今天的人们又喜欢什么样的?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对于诗歌的评价,在排行榜的争议背后,其实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关注。

商业化时代的必然

实际上,很多争议都来自排行榜这个形式,排行榜本来是商业化的产物,如今各种排行榜往往都是和市场、商业、利益甚至黑幕挂钩。因此,把唐诗也排行,似乎有吸引眼球提升关注的嫌疑。

杜晓勤说:“我认为,这本书并不是纯粹的学术著作,是出版社将学术研究成果商业化、娱乐化的产物,所以就不必用严格的学术标准看待它。可能出版社本身有市场效应方面的考虑,排行榜这种东西又和当下的消费趣味吻合,更加能迎合文化市场的需要。古代出版业也曾有过不少博眼球的事情。”

商业和文艺,总是能引起诸多的争议,杜晓勤说:“学术研究和流行文化之间当然存在着界限,但在当今社会二者难免有所交集。因为商业社会和普罗大众总会给学界提出这样的要求,有些学者愿意顺应流行文化要求,满足大众娱乐需要,无可厚非。”

实际上,如今被捧为经典的文艺作品,在当时它们所处的时代,未必就一定代表着高雅和殿堂式的创作,而流传千古的作品,更能代表那个时代的流行文化。以市场为主导的研究固然不可,但是学术研究结合市场潮流,也未必就一定不行。倘若所有的学术研究都只能放在书斋中,束之高阁,不为人所知,岂不是另外一种误区?

恶搞并不可怕

给唐诗排行遭遇批评,并非独有,近年来,诸如“孙悟空和观音是恋人”,诸葛亮是“中国最虚伪的男人”,林黛玉葬花是“行为艺术”,梁山一百单八将是“恐怖分子”等无不引来骂声。

恶搞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有人义愤填膺,也有人乐此不疲。那么,究竟可不可以恶搞?陶东风说:“可能是我们的教育把那些经典弄得太过苍白、刻板,所以会出现游戏、恶搞的东西,这或许是一种反抗吧。”

艺术原本是精神性的财富,每一个人对于经典的理解和态度也并不相同,陶东风说:“有人尊重,有人游戏,都无不可。经典不应该只有一种神圣和敬畏的态度,对于经典的理解和态度,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有人尊重,也可能有人不以为然,这都很正常,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如果对经典只能有一种态度,那才有问题。所以,恶搞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恶搞,或者只有恶搞。”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化急需一场大讨论 现代化是最大的挑战


一场中印文化对话最近三日在纽约亚洲协会上演。亚洲协会邀请了中国和印度的一些作家、艺术家等人出席了此次对话。亚洲协会纽约公共项目执行理事迈克尔•罗伯茨称这是在全世界两个人口最大国之间的文化对话,这样的对话在这个有望成为“亚洲世纪”的时代将变得非常重要。

亚洲协会为此次对话设定的议题包括:地下写作:报告文学的发现,文化跨界:作为旅行者的作家,网络作家和网络苦力:变革中的中国文学空间文学迁徙:迁徙如何重塑社会、突破疆界:文化共同体与民族国家等等。

受邀出席此次对话的中方作家包括余华、苏童、慕容雪村、查建英、哈金等人。

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苏童告诉记者,象今天这种中印在西方平台下的对话,形式意义要大于实质意义,因为这样短短几十分钟的交流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很难说。

但苏童同时指出了一个西方看东方的问题:“当前东方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对东方的了解。但很大程度上,目前西方看东方的评价体系,却是主导世界的主流。”

“就好比说,目前全世界的主流评价体系是建立在以西方价值观为原点的坐标体系上,他们将自己放在坐标原点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的文化呈现出来的各种形态就是他们在这个坐标系中描绘出来的曲线——如果他们感兴趣了,他们描绘的时候就着墨多点,不感兴趣的,则在他们的坐标系中消失,这就是当前世界文化格局的现状。”苏童说。

苏童对中新社记者说,此次中印对话,也是他们在描绘。

苏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的文化很厉害,但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值得夸耀的?中华文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孔孟儒教到现在还存留多少?支撑中国复兴背后的文化形象是什么?这些文化与当今的社会能否产生化学反应?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当中国年轻人的文化消费可能跟一个美国年轻人一样的时候,那么我们文化的特异性和东方性又体现在哪里?

“这些都是要讨论的问题,”他表示,有关中华文化的探讨甚至要放到两岸乃至东亚的背景下去进行。“弄明白什么是中华文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工程。”

本次中印对话的赞助方、中华能源基金会总裁何志平也抱有同样观点。针对最近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有关深化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何志平说,中国文化大发展不是西方的一套、也不全是市场的一套,我们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制。当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制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

这位前香港民政局局长表示,关于什么是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这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一小撮人说了算,这需要引起一个大讨论,包括政界、社会、学术界、群众都要参与讨论

何志平说,现在包括孔子学院在内的中华文化正在走出去,但走出去的更多只是中华文化的符号,“比如在纽约时代广场关于中国形象的广告片,冲击感很强,但我们到底要告诉人家什么东西呢?没有人能告诉我这个答案。”

何表示,中国文化复兴不是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会像西方文艺复兴那样来得猛烈突变,中华文化本身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文化的与时俱进也正是其能延绵5000年的重要原因。

何志平说,中国文化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复兴,面临最大的挑战是现代化:中国古老文化将承载如何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以五千年的价值观去解决21世纪遇到的问题。

他指出,现代社会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炎黄子孙“述而不作,新而好古”的追求正名


每到孔子诞辰纪念日前后,各种纪念活动便纷至沓来:祭孔典、拜师礼、开笔礼、万人宴等等,但笔者觉得,如今最急需的事情,当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探索建设会通中西、融贯古今的中华新文化,并推动它向社会大众传播。这才是对孔子最好的纪念。

孔子有一句自谦的名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述,有“传旧”的意思;作,有创始的意思。古人认为:圣人创始,贤人、能人传承。孔子不能自比圣人,故谦称“述而不作”。事实上,孔子如果真的只述不作,他就不可能成为儒家的创始人。

遗憾的是,后人把孔子的谦辞当成了真实,止于观言,疏于察行,特别是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述而不作”成了很多学者的信条,原创精神和独立思想有所衰颓。不可否认,宋明新儒家、当代新儒家,发展了儒家理论,但其理论内核和基本框架,一直没有变化。同时,这种“述而不作”的“经学”信条束缚,不仅发生在儒家,也发生在中华文化的其他学派,以致可以与战国诸子百家时期相媲美的“百家争鸣”,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再难出现。

前不久,张世英先生在《智慧版》发表的《我们还要“述而不作”吗》一文中提出了“述”与“作”背后的“知识”与“智慧”问题。他认为,“智慧”之不同于单纯“知识”的最大特点在于“智慧”具有原创性。“智慧”包摄“知识”而又超越“知识”,“智慧”是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

若继续追问:“知识”与“智慧”背后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从一定意义上说,“为学”是一个“知识”不断增长的过程;“为道”是一个“知识”不断减损(贯通)的过程,亦即“智慧”形成的过程。换言之,智慧是认识主体(自我)把已有知识融会贯通而获得的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一个重在知识的学习,一个重在智慧的养育,这是“为学”与“为道”的根本区别。当然,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当是“为学”和“为道”的统一体,“为学”是“为道”的基础,“为道”是“为学”的升华。令人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的教育,重视“为学”有余,忽视“为道”已久。世上流行急功近利的小聪明,而缺乏融贯古今的大智慧。

透过孔子的自谦,考察孔子的足迹,我们才能够看到一个在学问探索上朝气蓬勃、充满原创精神的真实孔子:他不仅在“述”,更是在“作”。因此,就孔子开创儒家时代的实质而言,孔子的这句话可以修正为“述而步作,新而好古”,他说的是“述”,但迈开的步伐是“作”;他传承的是“古”,追求的目标是“新”。

如果炎黄子孙都践履“述而步作,新而好古”的追求,中华文化的复兴还会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文化不能只在墙外开花 重拾文明人人有责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台湾作家龙应台来大陆访问。此时她刚刚以《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而享誉文坛,她正在台湾报刊发表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她在自己的专栏文章中斥责“台湾1800万懦弱自私的中国人”,指责台湾人不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普通平民受了欺负不习惯报官,小摊小贩乱占便道经营,造成市容混乱。

但是,一直没有来过大陆的龙应台女士,来到了大陆,所见所闻非常吃惊,对于她看到的大陆境况,与自己心目中那个号称五千年文明礼仪之邦的中国大相径庭。

她在文章中描述自己的感受:“一出北京机场,有人厉声指出,你,你过来!来!你给我过来!”“这种声调,这种气势,好像一条抽得出血的鞭子。”对于城市管理者的傲慢与粗鲁感觉不可思议。她接着说:“7岁的女儿还没有听到过这种凄厉如刀片的话,台湾人也没有这样。”

亲眼见识了大陆人的不文明行为之后,龙应台女士原来对台湾一口否定的立场有了转折,她认为,比起台湾来,北京根本就没有交通秩序,民众更缺乏自觉性,百姓民众喜欢围观看热闹的劣根性更甚,城市管理者的粗暴更甚。

2010年8月1日,龙应台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发表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说,阐述她的“中国梦”。她认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构成了台湾社会价值观的基座,而且永远不会改变。她强调,这是台湾人的梦,是可以与所有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梦,也就是两岸人民基本的价值观。

2002年的时候,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长女李文女士到北京定居。李文博士是著名的美籍华裔,与其父李敖先生一样,李文博士也有一种疾恶如仇的性格。她把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写进《我和李敖一起骂》一书中,探讨了中国的国民素质及社会文明领域方面的问题。她在书中这样描述自己在北京生活的观感:“在这边要防很多人,我被欺骗很多次,许多人的诚信是个大问题。”她对于很多市民和城市管理者的不文明忍无可忍。在北京期间,她搬家5次,投诉1000多次,几乎每3个月就有一次诉讼。她说,她要作为这个城市的一股清流,改变国人的不文明习惯。

我的一个远房伯伯的儿子在美国纽约定居,伯伯被儿子接到美国住了一年,回来之后告诉我说:美国社会真文明。有一次他与儿子一起排队买票,排了一会之后,儿子要去洗手间,他就想像在国内一样自己站在儿子排的位置接着等。孩子立刻拒绝了他,说等自己回来再从后面排,不然那叫加塞,人家会瞧不起的。伯伯很不理解,自己的人接替自己的人排队,怎么叫加塞呢?在我们国内这不是天经地义的现象吗?虽然不明白,老人家还是说:人家真文明。

《环球时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有感于这些中国人》。文章的作者是一位访问学者,他回忆自己在巴黎参观时,有几个人排队加塞。法国人没有询问就立刻认定这些人是中国人无疑,立刻把他们揪出来,并斥责说:请你们按照顺序排队,这不是在你们中国!

还有一篇文章是刊登在日本的一家报纸《日本新闻》上的,这篇文章在论述一些不文明社会现象的时候说:在偌大的东京,只有一处可以看到不按照次序排队的现象,那就是中国大使馆前的留学生签证处。

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在访问中国的时候曾经说:“中国是日本的文化源头和精神故乡,今天,我们日本人之所以一听到丝绸之路、敦煌、长安这些词语就激动不已,就是因为这种文化至今依然强有力地活在日本人的心中。”这话是真实的,也足以让我们骄傲。但是,让我们汗颜的是,我们那些辉煌的文明,仅存留在我们记忆深处,它们在异域被发扬光大,而在我们的国土上却丧失殆尽。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起码让自己成为李文女士所说的那一股清流,让文明的火焰重新燃亮我们的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甘首五朝臣

发表于 2011-11-9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为 于 2011-11-10 00:05 编辑
。。。
徐建和:能行善而不为者,原因大致有二:不想为或不敢为。前者需要全社会的感召和鞭策,需靠道德教化唤醒内心良知,进而转化为行动的自觉。后者更渴求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以消除行善后“流血复流泪”式的担忧。无后顾之忧方能放心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一味苛责见善不为者亦有失偏颇。 ...
临窗读雨 发表于 2011-11-8 19:28




    这位大侠说得极是。
人生一世,无外乎主体客体、主观客观两方面。
即便主体主观小范围内能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可要想长此以往,再接再厉,还得有客体客观大环境上的“以资鼓励”,而不是当头一棒泼冷水呀。

你想啊,要是做恶多半不用负什么代价,可行善却常常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也就是俗话说的,这世道,想做英雄,不仅得“白白”流血,无处“伸冤”,还得“常常”流泪,有苦“难言”的话,谁还会傻里吧唧地学雷锋啊?有病不是{:1_411:}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发表于 2011-11-9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破不立,文化发展亦是如此。既然不能顺意传承,破后而立也不是什么坏事,还不如将她彻底打落尘埃以后涅槃重生。反正咱们已经被入侵几百年了,所谓正统也已经面目全非,我们许多人甚至不知传统文化本来面目是啥了。恶搞就恶搞吧,TX就TX吧,有时候这样飞方式会使人更易于接受生涩的理论,也可以在这种形式下打下基础。为真正的传承做出铺垫来。久治易乱,久乱盼治。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很快就要到来。俺拭目。

不过,现在社会日日喊着复兴,叫嚣着有责,甚至于上升到民族大义上,就有些揠苗助长了。自古兴废有气运,不是以人力人愿可役使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发表于 2011-11-13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下,为与不为,不单纯只是一个小老百姓所能左右得了的。我们的文化始终宣扬着为“善”,而另一面在行动上的私欲贪婪却频频出现。呵呵,这种现象怕是古人泉下都会心寒呢。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23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