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42|回复: 3

诗心鉴

[复制链接]

韶华一笑间

发表于 2012-3-1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接近诗词界,业余时间偶尔也有几首短诗自娱,余便常常自省发问。何为诗?诗的历史是怎样的一种衍迁?诗作的关键是什么?于是乎埋头于经典而自乐,查阅于文献而不疲。

    何为诗?据闻一多先生考证.[][]原是同一个字,[]上从[],下从[],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亦是说中华大地自有人种,在文字尚未形成之时,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现在称为顺口溜的押韵语句,口语相传。便有了诗。

    诗的历史衍迁?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後《春秋》作“,之后数百年,有屈子兴于南服又遭秦灭学,后于汉、晋复兴,至唐因官制体式韵律且以此科士,始盛。而后词、曲并张,直致新民主文化运动至今,抵儒学废八股行白话,韵文隐微。期间代有传世骚人涌现,其吟咏言志诗作广传天下。这便是诗的历史衍迁了吧。此类问题该由热衷于诗史源考学者们行文,余学浅不敢甚多妄言。

    诗作的关键是什么?现代人很多说在于格律、在于遣词、在于意境;亦有人说随心所欲无拘束的放飞心情等等,莫衷一是,余闲暇时偶尔观看刘勰《文心雕龙》、南朝钟嵘《诗品》、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以及清.袁枚《三十二继诗品》,其中诗品罗列纷多,然不外于《诗三百》六义之别,即“风”、“雅”、“颂”、“赋”、“比”、“兴”之分。纵观诗作文献,凡诗皆沾六义之一,其诗人道德亦有儒家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加持,运用各种手法调格,抒咏志向,忠实反映当时社会风貌、风土人情,是映射当时社会真善美标准的一面镜子。然而几千年华夏文明,时名诗人不下千万,缘何得以流芳后世者廖几?余以为关键在于诗人品性,诗品即人品也,佛家有语:“相由心生”。故关键在于诗人的心,即诗心也!

    溯古时诗作有《诗三百》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咏唱着迷惘感伤、向往着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的自然流露,可见其诗心婉约且柔美,不失仁智之德。有屈子《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其诗心大义忠直爱国,六德皆备,后人代代敬仰。有东晋五柳先生《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其诗心藏志向于隐智,咏田园以自娱。至唐时因官制诗风,把诗的发展推向极盛,涌现出孟、王、李、杜等一大批诗人。孟襄阳《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其诗心蕴自然真理,隐咏时机际遇,一派纯真,犹如处子之心。王摩诘《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其诗心高洁脱尘。李白《行路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诗心豪爽侠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其诗心处处显露仁爱。……至宋朝社会,施弃武从文之政,诗词并举,如东波先生《念奴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其诗心逸怀旷达。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其诗心柔美纯洁。柳三变《雨霖铃》“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其诗心缠绵情真。 众多诗人词家举不胜举,品其心声稽其道德,无出真善美左右!

     复思近代,一代伟人毛泽东《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诗心博大广阔,豪放磅礴,志向高远。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其诗心崇真无畏。陈毅《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节,待到雪化时”。其诗心高洁乐观,朴素不屈。故称得上诗人的都具有一颗崇真、仁善、求美之诗心。

    反比宋时,有蔡京《题画诗》“送君不折都门柳,送君不设阳关酒。惟取西陵松树枝,与尔相看岁寒友”;有清朝和珅《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怜此月夜,分外照愁人。思与更俱永,恩随节共断。圣明幽隐烛,缧绁有孤臣。” 两者文采可以说直追唐人并非糙劣,且都官居人臣极位,其作缘何不入经典而被斯文所弃?应是其道德贪渎,其心实乃欺天也!   

    静观现代,缘于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革命破除封建社会的彻底性,“迂腐”已成儒家道德的代名词,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起了根本性变化,以金钱、名利、地位来衡量人生价值标准的潮流澎湃奔放,诗学在社会最深奥的人际关系学科中隐遁,“真善美”令许多人厌恶甚至恨之入骨,“诗”亦便潇洒地摆脱了言志的范畴,坚决且勇敢地拒绝吟咏畅怀于外了。

    于是品几种诗刊刊登的许多大诗人的诗作,发现现时诗心比起古时斑斓多彩了。除了一些葆有古时“迂腐”诗心外,更有了专门写给从事古汉语文字研考者品读的,需大都数人查字典方能明白其词义与典故的博学心;有极尽华丽文辞标榜贪官的包容心;有喜用现时不存的古时景物入词的穿越心;有漠视生活现实的方外心;有描写身边景象而现实特定自然环境却是不曾存在的奇巧心;有喃喃自语而不知所谓的颠狂心;有字阵整齐便是诗的英雄心;有尽显佳词妙句管他符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玲珑心。……实在可赞可叹,可圈可点也!

   


畅意三江水

发表于 2012-3-15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占沙发!端茶!{:1_498:}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发表于 2012-3-15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细品!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2-3-16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周汝昌先生说:以我之诗心,鉴照古人之诗心;又以你之诗心,鉴照我之诗心;三心映鉴,真情斯见;虽隔千秋,心如晤面。

而每个人眼中都有一首自己的诗,这便是唐诗宋词的魅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7 19: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