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23|回复: 8

[推荐] [文化观察]王蒙谈中国文化◇◆国学延长我们的文化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5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选自:中国新闻网
作者:逄春阶 杨嘉昕



原创的中国文化是百家争鸣时期形成的。后来汉代学者归纳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记者问王蒙先生,当代影响最大的是哪几家?最该弘扬的是哪几家? 

王蒙先生说:“实际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其次就是老庄,说是道家也可以。道家概念有点乱,因为出现了宗教——道教。其实,我说的老庄,跟宗教不完全是一回事。老子和庄子也不太一样,庄子更多的是讲人生的选择与态度,老子呢,更多的是讲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庄子更文学而老子更政治。所以我觉得老子对人大有帮助,而读庄子实在是难得的精神享受。其他的几家,也都很精彩。包括法家啊,墨家啊,搞诡辩的,那个阴阳家,名家,都非常精彩。实用性并不强,但是它发展人的大脑。太棒了。我还喜欢看名家,白马非马啊,公孙龙啊,‘坚、白、石’,石头有坚、白、石三个要素组成。公孙龙主张‘坚’为石头的特性,‘白’为石头的颜色。眼睛看到的这块石头是白色的,手触摸到的这块石头才知道它是坚硬的;白色由视觉而得,坚硬由触觉而来,坚与白不能同时被认知。还有‘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啊,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其实,它和西方讲的,数学悖论是一样的。

谈到现代化与民族文化。王蒙说:“现代化对民族文化肯定是一个冲击。我们从晚清看,读书人多么痛苦啊。也有发了疯的呀,自杀的,王国维自杀,严复抽大烟,你看,那么高级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中西学都精通的知识分子。活不下去呀!痛心疾首。眼看着中华文化就要灭亡。他们认定中华文化就是要灭亡。西方那么强大。我们老家河北沧州那边,练硬气功的人,组织义和团,你跟八国联军怎么打啊,中国什么时候见过那么多机器啊。孙中山说,中国面临的是亡国灭种的危险。我看着有时候我都流眼泪。所以,现代化,绝非一帆风顺,过去不是一帆风顺,今后也不是一帆风顺。”

“总体来说,我是这么样一个看法,传统文化曾经碰到极大的困难和挑战,而且在开始的时候无法应对,十分纠结,十分焦虑。因此我们如果认为今天靠传统文化,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那就是自绝于现代化,就是自取灭亡。但是反过来说呢?如果你拒绝传统文化,你就是自绝于中国人民。为什么呢?尽管仁义道德从有皇帝以来都做得并不怎么样。按专家们的说法,只有文景之治实行的是王道,既是孔孟之道,又是老庄的无为而治。但是这里头有一条,就是中国老百姓接受了孔孟之道,老百姓期盼这个东西,老百姓希望这个东西,老百姓希望权力系统讲道德、讲信用,希望权力系统爱民如子,希望权力系统懂得民为贵,亲民,止于至善。这种老百姓的认识反过来说对权力系统有一种文化监督、道德监督,以至于礼仪监督的作用。所以如果我们拒绝传统文化就是自绝于人民,如果我们拒绝现代化,就是自绝于地球。这是我的看法。”王蒙先生说。

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山东曲阜,百家争鸣的中心是在山东淄博。山东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应该能够作出独特贡献。王蒙先生说:“山东在传统文化上的地位,齐鲁在传统文化上的地位是大家知道的,无法否认的,不争之论。山东到现在还较多地保留了对文化的敬重。它还没有完全的变成一个商业的社会。比如我知道山东很多人重视读书,山东很多人重视书法,山东很多人也重视传统文化。包括民族音乐啊、戏曲啊、经典啊,证明山东不管是在经济生活上还是在文化生活上,都有可能在我们国家发挥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另外山东又是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它的一举一动影响也比较大。我祝福山东在文化生活、经济生活上有更大的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7-5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延长我们的文化记忆


作者/中国文化网




    深圳大学国学教育论坛上,正在深圳参加第十届新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著名学者杜维明、朱建民、陈来、郭齐勇等出席,并担任主讲嘉宾。活动现场,深圳大学国学精英班的师生分别演奏了古筝曲《虞美人》和《平沙落雁》,天籁般的余韵将现场300多听众带入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氛之中。

    论坛由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所长景海峰主持,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教授致辞。李凤亮介绍,深圳大学作为一所文理并重的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很早就开始了对国学的研究,1984年深圳大学创办之初即成立国学研究所,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汤一介教授担任所长,深圳大学刚刚也得到国家文化部的批复,第三个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在深大成立,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重点介绍了国学在上个世纪前30年的发展研究状况。陈来说,对国学的概念界定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章太炎那里,国学就是“中国固有之学问”,在吴宓那里,就是“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后来国学的外延更加泛化,成为中国文化全部的代表,接近于中国传统文化;此后胡适提出来将国学作为一种研究体系,“国故”即民族的历史和民族的学问,“国故学”即研究国故的学问,简称“国学”。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介绍了武汉大学国学实验班的经验,对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国学不仅是知识系统,更是价值系统,在国学的熏陶下,学会如何做人、培养心性、陶冶情操;国学教育这种注重德性的养成,与一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培养是不一样的。

    台湾华梵大学校长朱建民教授指出,台湾没有“国学热”,是因为台湾的国学教育是打散融入到中小学的文、史、哲教育中的,台湾注重引导小孩读四书五经,基础教育中有很多古文的篇章,有专门的《中国文化基本教程》讲授四书。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介绍了自己追寻儒学的经历后,提出了三大观念:“文化中国”的观念、“儒教文化圈”的观念、儒家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他指出,儒学应该依托世界文化的总体,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儒学如果要发展,要对西方的神学、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等层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借鉴。“我们的记忆短了,但文化能延长记忆,国学的复兴即是一种文化的自救。”每个人面对这样一笔重大的精神财富,能够自我反思、自我深化、这也是一种文化自救的途径。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发表于 2014-7-8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只有当代中国才会说“国学”的复兴,其实是多么可笑的事情。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都在做什么?我们的语文科目又在干什么?

更加可乐的是,居然大多数所谓文化人都自以为地认出,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的传承,殊不知中国文化是多元的开放式文化传承。夏商周时,中国文化是纯生态的法自然文化;自孔儒窃史,编改删弃,终使儒学一家独大,,使百家文化急速衰落,亦让中华民族逐渐走向愚民奴化。

我们现今谈文化复兴,是为了承继发展,而不该是为一家独大添砖加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4-7-10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我们真正的需要是形象化、生活化、现实化。

因为最终目的是通古今之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发表于 2014-7-11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学习,国学需要我们更好的传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只有当代中国才会说“国学”的复兴,其实是多么可笑的事情。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都在做什么?我们的语文 ...
行天 发表于 2014-7-8 19:58



    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它应是基于前者精髓的创新。这种创新的培育,不在于形式,而一旦贴上利益的标签,,它就只是种工具,在信息社会,能否一家独大,似乎非传统控制力能左右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学习,国学需要我们更好的传承
清歌佐酒 发表于 2014-7-11 20:44



    上课时间,勿带烟酒。{:1_585:}
回复 使用道具


莫问四书意

发表于 2014-7-1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额也来学习,标记号,晚上看~~~{:1_496:}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发表于 2014-7-13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千金博一笑


    {:1_567:}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5 09: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