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87|回复: 8

[散文] 那些歌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3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些歌声》

                                                                                                                           
       岁月如歌,人生如梦。蓦然回首中,歌声飘过三十年。匆匆,太匆匆!

一 、  婚礼上的歌声

      这件事情过去好多年了,我却记忆犹新。当时,我以摄影师的身份去城南庄参加一桩婚礼。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上午十点来钟,迎亲的车队便浩浩荡荡地驶过市区,左转右转,终于来到新娘子的门口。下车后,新郎官在女方家客厅稍坐,一番客套,烟酒侍侯,饺子用过,接下来便是新郎向新娘献花。新娘的闺房门紧闭,任你怎么敲就是不开。没办法,只有往外拿红包。进得门来,单腿跪地,向新娘献花,带戒指、亲吻等礼节。然后便去抱起新娘子上轿,这时候,伴娘不愿意,要让新郎唱歌,起初他还有不好意思,拗不过众人的起哄,终于清了清嗓子,好吧,我给大家唱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url=]/[/url]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歌声优美,旋律欢快,使人们想起了自己幸福的童年,大家沉浸在北海公园旖旎的景色中,竟然忘记了此刻是在婚礼进行之中。稍倾,掌声响起,站在旁边的司仪赶忙说:“新郎官唱得多好啊,让我们荡起双桨,去谱写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好,新人携手上花轿喽”。
       后来,当这一对幸福的小俩口去领取婚礼的光盘时,我还专门问了小伙子。别人在婚礼上一般是唱当下比较流行的歌曲,你为什么选择了一首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儿童歌曲呢?他说:“我俩从小在一起长大,在少年宫里,我们特别喜欢这首美丽的歌曲,中学毕业以后,俺俩就好上啦”。这是后话,本书不表。

二、  山顶放歌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新乡县诗词协会组织会员到汲县的跑马岭游览采风。早早起床,车上颠簸三十里,终于来到跑马岭的山脚下。诗社社长邹海霞女士简单讲了一下诗社的工作和任务,接下来是当地的同志介绍景区情况:“跑马岭是全国独有的空中草原,东西绵延8公里,辽阔无际,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北国风光,”诗友们,不到山顶非好汉,下得山来在聚餐,好不好?“好”,下面一呼百应。   
      开始攀登,真耐山路崎岖陡峭。煞是难走,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到了半山腰。休息片刻,继续前进,感觉真的是:一步一站心一颤,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身跃上四十旋呢。就这样,大家气喘嘘嘘,有的人开始冒汗把上衣脱了。我们几个相互看看说:要不,咱们返回吧?七十六岁的罗体仁先生说,不能退缩,一定要登上去看看山顶草原!
       诗友们紧跟着,咬牙坚持着。就在大家疲惫不堪的时候,山顶上传来了歌声:“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期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哦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 那可是青藏高原”
       歌声是那么动听悦耳,沁人心脾。于是,人们纷纷向上面望去,有人认出了:啊,是县一中的月亮仙子老师。歌声继续:“唱山歌来 这边唱来那边合 那边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唱山歌来 这边唱来那边合 那边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
       下边有会唱歌的也放开嗓子和上了:“唱山歌来 这边唱来那边合 那边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不怕滩险弯又多喽弯又多”
       此时此刻,歌声笑声,汇聚成欢乐的海洋。疲劳与颓丧的情绪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大家在愉快的氛围中登上了山顶,无限风光在险峰!
       是歌声给大家以无穷的力量。是歌声给人以坚强,呵,美丽的歌声多么绅耆而美妙,歌声真好!这是一次愉快的采风活动。她深深印在美好的记忆之中。

三、邻家哥哥的歌声

       在《华林红枫原创摄影文学》网站,有一道绚丽的风景,这就是《想唱就唱》栏目。那里有一位叫邻家哥哥的网友歌儿唱的特别棒,他演唱的曲目众多,演唱技巧高超,情感表达准确,而在红枫独树一帜。哥哥演唱的歌曲浑厚、深沉、润泽而抒情,音域宽广,音色甜美醇厚,将西洋发声和民族唱法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有朋友称邻家哥哥“是严谨的技巧的表现,是炽热情感的交流,风格高雅,多彩多姿,其高音像海浪滔滔,低音的叙述又像花间潺潺流水,令人陶醉。”
。尤其是那首《平凡的世界》主题曲:
       就是这一溜溜沟沟,
  就是这一道道坎坎。
  就是这一溜溜沟沟,
  就是这一道道坎坎。
  那种纯美的旋律,简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这充分显示了歌唱者深厚的艺术积淀和良好的音乐素养。借用叶圣陶老的一首诗《听蒙古族歌手哈扎布歌唱》作为对他的歌唱的评价,再合适不过了。

       他的歌韵味醇厚,
  像新茶,像陈酒。
  他的歌节奏自然,
  像松风,像溪流。
  每个字都落在人心坎上,
  叫人默默颔首,
  高一点低一点就不成,
  快一点慢一点也不就,
  唯有他那样恰好刚够,
  才叫人心醉神移,尽情享受。
       ……
       ……

  他的歌韵味醇厚,
  像新茶,像陈酒。
  他的歌节奏自然,
  像松风,像溪流。
  莫说绕梁,简直绕心头。
  更何有我,我让歌占有。
  弦停歌歇绒幕垂,
  竟没想到为他拍手。

四、关牧村哭了

       在我的家乡牧野大地新乡,出了一位女歌唱家关牧村。她是我国歌坛中一位蜚声中外的著名女中音歌唱家,40岁以上的中年人对她和她演唱的歌曲更是感到格外熟悉和亲切。关牧村的歌,可以说影响了几代人,从《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到《假如你要认识我》、《月光下的凤尾竹》,再到《一支难忘的歌》,在中国歌坛劲风四起之时,关牧村犹如一棵常青藤,葱郁了一方,其歌,其人,悠远绵长,耐人寻味。
       关牧村的音色醇美,厚重,质朴,当年一曲《祝酒歌》醉倒了大江南北。她曾经说过,在演唱这首歌时她没有单从欢乐这方面来理解,而是饱含热泪把那种经过创伤之后赢得胜利的心情演绎得淋漓尽致,结果使这首歌有了一层更深的内涵。
       爱情,在音乐中历来是一个无休止的音符,它或喜或悲,或歌或泣,百转千回,丝丝入扣。而在众多的爱情歌曲中《月光下的凤尾竹》则给人一种唯美的享受:月光下面的凤尾竹,轻柔美丽像绿色的雾,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听多少深情的葫芦笙,对你倾诉着心中的爱慕……
       随着关牧村那磁性、充满诱惑的声音,人们眼前缓缓出现了一幅画面:月光溶溶夜,微风轻拂凤尾竹,远看像一层绿色的雾在舞动,竹楼里一位美丽的女子正对月抒怀,竹楼外爱慕的笙声在静谧的夜晚宛如玉珠落盘……在唱这首歌时,她把自己满腔的情都倾注在里面,柔美,婉转,爱慕,向往,每一处都表现的恰到好处。其声柔,似落花流水淙淙,其声高,如清风月朗鹤唳空。
       有的歌适合在静静的夜晚倾听,一杯清茶,几许月光,满腹思绪,一任心灵在音乐的时空自由游弋,上下翩跹,给予人的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灵魂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她的歌很像一坛酒,愈久愈醇。
       难忘施光南:关牧村从小就喜欢唱歌,中学毕业后曾在钢锉厂当了七年车工。20世纪80年代初有幸遇到了恩师、著名音乐家施光南,接连唱红了由施老师创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等歌曲,使她成为80年代最受欢迎的歌手之一。后来,还主演了由施施光南创作的音乐故事片《海上升明月》。关牧村透露,本来施光南准备为她创作一部音乐剧,可惜天妒英才,施光南不到50岁便猝然辞世。说到恩师,记者注意到关牧村已经眼含泪水了。
       在“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70周年、逝世20周年之际,“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作品音乐会”将于5月2日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上世纪70年代施光南前后创作出《最美的赞歌献给党》、《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清新优美的抒情歌曲,具有浓厚民族风味,流畅上口,受到广大群众欢迎;1976年,施光南谱曲的《祝酒歌》抒发了全国亿万人民的欢乐心情,传遍大江南北;此后施光南创作进入高产期,先后谱写了《月光下的凤尾竹》、《假如你要认识我》等上百首优秀歌曲。施光南还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人民音乐家”光荣称号。截至目前,他是新中国成立后获得该称号的唯一一位音乐家。
        关牧村提到恩师时感慨万千:“光南老师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可我却感觉他一直在我们身边。今天,当我们或高唱或浅吟他那美好的旋律时,不能不想到施老师那高尚的人品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它们给我的人生以很大的影响,使我永生难忘!”
       在演唱现场,当关牧村演唱到《打起手鼓唱起歌》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几次哽咽,唱不下去了,舞台上下一片寂静,稍倾片刻,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这是观众对一位歌唱家最好的褒奖,这是观众对这位德艺双馨的女演员怀念自己恩师的深情理解。关牧村,家乡人民为你骄傲!

五、最让人感动的《大约在冬季》

       2007年五一节,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与公安部消防局再次携手,隆重推出“英雄-母亲”大型公益行动。当晚,全国消防十大英模、55位消防烈士的母亲以及众多来自演艺界、文化界、知名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齐聚北京饭店金色大厅,共同启动此次公益行动。
       据总导演孟欣介绍:《同一首歌》作为文化品牌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自去年“真心英雄铸造和谐”慰问演出后,栏目组每个人都被英雄和英雄母亲的事迹感动着,一直想为他们做点实事。在得知消防英雄李盛元的事迹后,也一直在关注他的病情与他通电话鼓励。“英雄-母亲”大型公益行动不单纯是一场有众多明星参演的公益演出。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与公安部消防局共同倡议启动“消防母亲专项基金”,提议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位“英雄母亲”日。
        当晚,许慧欣、童安格、齐豫齐秦姐弟、阎维文、刘斌、韩红、陈红、甘萍、范琳琳、天山雪莲组合等新老歌手用歌声向在场的消防战士们和英雄母亲们致敬,王姬、梁永斌、李湘、蔡国庆联袂主持。侯咏、宋春丽朗诵了消防英模黄东华和妈妈真实的《母子家书》,朱时茂、丛珊、许慧欣、童安格、齐豫、齐秦作为明星代表共同向现场55位以及更多没有到场的英雄母亲问候。慈善家李春平当场将个人捐款两百万元交给了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作为“消防母亲专项基金”首笔善款。
        当晚最感人的一幕:演员闫学晶作为嘉宾主持与消防英雄的妈妈们真情对话,引出了许多让现场每一个人落泪的故事。消防英雄杨波的母亲带来了她一针一线缝制的鞋垫。儿子生前喜欢用妈妈做的鞋垫,儿子牺牲后,这位母亲不停地做鞋垫给消防队的战士寄去,一共寄送了四千双,每双都绣着平安二字。更有位母亲在大儿子牺牲在消防一线后,又将小儿子送到了消防队……
       当晚演员齐秦唱的是歌曲《大约在冬季》,当他唱到:“轻轻地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漫漫长夜里 未来日子里/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虽然迎着风 虽然下着雨/我在风雨之中念着你/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你问我何时归故里……”与这些英雄母亲拥抱时,台上台下已经泪水一片。我在电视机前已经泪水哗哗的流了。这样动人的场面。令人终生难忘。
       齐秦演唱的《大约在冬季》,让我百听不厌!

六、爱听歌曲的老宋

       前年,厂里来了一位新工人老宋,五十来岁,中等个头,人很随和。他来干的工作是下到两米深的地沟里清理煤焦油。他来之前,这项工作没有固定的人员,三个班组临时抽调人员来挖,效率很低。煤焦油是煤气燃烧后产生的类似柏油的黏糊状液体。挖焦油时水封产生的热气让人汗流浃背。所以这个活又累又热是很不好干的。鉴于这个原因,厂里对老宋的要求不是太严格,可以自由掌握时间,下去挖一个小时,允许上来歇三个小时的。这样,老宋休息的时候,就随便转悠凉快。慢慢地,大家都熟悉了。我的工作是巡视窑炉,没有故障的时候也比较清闲,老板不在的时候也可以看看手机上网、听歌什么的。
       有一次我正在听歌,老宋走过来坐在我的旁边喝茶。当听到李双桨唱的《北京颂歌》时,他也跟着小声唱了起来。我说,“老宋,你也好听歌?”“好呀”,“好听哪些歌?”阿宝、李谷一、关牧村、彭丽媛、韩红等等,多了去了。对了,我特别喜欢葫芦丝独奏”,“哎呀,你可遇是到知音了!”,“来,来,来,我给放一曲《多情的巴乌》和《月光下的凤尾竹》听听咋样”。于是,音乐响起,老宋听得如醉如痴。临走,老宋说,过瘾,真过瘾!
       后来,老宋一有空闲就来找我听歌、听葫芦丝。时间长了,我问他,你既然好听歌曲,干吗不自己下载呢?他说他不会。这样吧,你写个歌曲名单,我给你下载。
       第二天,老宋就把名单给了我。只见上面写着:《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 甜蜜蜜   再回首  月光下的凤尾   .又见炊烟    .一剪梅     竹林深处    康定情歌   .知音  .牧羊曲   .映山红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   彩云追月    .蝴蝶泉边    天路   《理想是不灭的火光》、《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等。
       我把老宋的歌曲下载后给了他,可他的手机的电池总是不顶,也舍不得买新的还是喜欢找我听歌。听得投入的时候,比画着手势,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指挥家卡拉扬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指挥着乐队演奏《拉特斯基进行曲》时,那种忘我的境界。
       有时候,一边听,一边聊:“日本人想占领咱们的钓鱼岛,没门,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咔察!”说这话的时候,他还做了个手势。
      后来,因为儿子在部队结婚,他辞去了厂里的工作,临走的时候我送了一个新唱机。

七  、《我想有个家》

       1989年凭借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我想有个家》,台湾女歌手潘美辰奠定了其在歌坛的地位。她那独特的嗓音以及歌声中所散发出的真挚情感影响了一代人。
       三妞就是她的众多粉丝之一。那时候,我是三妞的房东。三妞是闫庄人,学得一手好裁缝,远近十里八乡的没有人不知道她的。当时,电视剧《渴望》热播,剧中的女主角刘慧芳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刘慧芳身上既有中华民族劳动妇女的淳朴善良、勤劳贤慧的传统美德,更因袭着沉重的历史负荷,才使得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具有复杂性和深刻性,在广大电视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有意思的是,随着凯丽的走红,她在剧中的着装名曰“慧芳服”的无领女装也开始流行起来。三妞的生意出奇的好,每天前来做“慧芳服”的人络绎不绝。她自己先做了两件衣服穿在了身上,显得那样得体、优雅、漂亮。三妞在门市上放了一个音箱,每天播放着流行歌曲。唱得最多要数那首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随着服装生意的热火,前来给她说媒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三妞白天做衣服,晚上还要去和人家见面,忙的很。可是,见来见去,没有一个让她中意的。这可急坏了她娘。因为这娘俩还没少拌嘴。记得当时和她见过面的小伙子足足有几十个之多。三妞对这件事情也很厌烦。到后来,风言风语也多了起来,都说这姑娘太挑,眼光太高。渐渐地,也没有人敢来做媒了。当时三妞二十四岁,在农村这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就这样,一转眼就过去四、五年,三妞还没有结婚。
       有一个雨天,三妞喊我:“三哥,把你小说给我推荐两本看看好不好?”她知道我有很多藏书。我给了她一本苏叔阳写得长篇小说《故土》。过了几天,三妞把书还给我:“三哥,这本小说太好看,那个袁静雅啊,我都好几次看掉泪了,写得真好!再给看一本吧”,我又给了她一本柯兴写得《风流才女------石评梅传》。
       又过了一段时间,三妞一脸闷闷不乐地把书还给我,问她怎么了,她说:“三哥,你的书真耐读,可是,我得走了,最近也没什么生意,我想去市里边学习一下,充充电,”“那好吧!”
       三妞搬走了,我心里空落落的。直到临搬走时,她还没有结婚,当时她都三十了,《我想有个家》真难。




                                                                        〔全文完〕


说明:文中有些地方引用了网络上的一些文字,在此说明,敬请大家谅解,谢谢!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7-13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发了好多帖子,真是高产作者。
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这样的ID,那个朋友离去了,看到你的名字就想起那个朋友,恕不回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5-7-13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歌一段故事,回首间,总有讲不完的心情唱不完的过去。

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城、不倾国,倾其所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5-7-1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伴随着每一首歌,我的心绪也被拉回过去时光,那些旋律曾是那么熟悉。
半笺抒文,见字如面。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发表于 2015-7-14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歌 一段人生 有血有肉 充满昂扬向上的激情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影:
“看到发了好多帖子,真是高产作者。
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这样的ID,那个朋友离去了,看到你的名字就想起那个朋友,恕不回复了。 ”

感谢红影留帖。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然:“一首歌一段故事,回首间,总有讲不完的心情唱不完的过去。 ”

谢谢一然,感谢你的一贯支持与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墨长绮 :
“伴随着每一首歌,我的心绪也被拉回过去时光,那些旋律曾是那么熟悉。 ”
感谢你的鼓励,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清扬 :“一首歌 一段人生 有血有肉 充满昂扬向上的激情 ”

谢谢斑竹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2 20: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