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39|回复: 4

[散文] 欢见观音柳

[复制链接]

韶华一笑间

发表于 2016-3-10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当阳春三月来临,陈家湾村那棵远眺如绿云浮动,近看似盘龙欲腾的古柳,总能让我衰老的心绪再次萌动向季节学习抽芽的欲望,用春的激情和韵律教化懒散颓废的步履,让生命的新绿再度从身体中发芽。
      凤县陈家湾村距县城12公里,据说以前村南1公里处有个山路弯道,形似“簸箕”,便取名簸箕湾,后清末多以陈姓农户居住,又更名为陈家湾。还说它属仰韶文化遗址,曾在村北1500米处,出土过许多红陶、褐陶、钵,石斧、石刀等古文物。故这里不仅历史悠久,有很多看点,而且村头一棵枝叶茂盛,被老百姓称之为“观音柳”的千年古柳让人魂牵梦绕,很多游人乐此不彼地站在树下祈祷,将美好的愿望与梦想寄情于它。
走进陈家湾村,只见古柳与村子隔着双唐红公路两两相望,相护守卫。古柳枝杈上挂着许多祈愿的红灯与红绸,像是在引渡福光普照山湾村舍。当地群众为护佑它生长,在其根部周围铸花岗岩围槽,远远看去,像一个巨大的石碗,栽着一棵巨大的古柳。同时,古柳东西两侧分别铸有五个长方形的岩石槽,并栽着一排排清新袭人的小柳树伴它日益丰盈。细观古柳的主干直径约有4米,树冠冠幅达40多平米。因其粗粗的主干被花岗岩围槽里的黄土堆埋,看上去好像它的主干在干基部位就一分为二地分叉成两个次主干,并把持着个东西两个方向。东边的次主干直径约3米,且次主干再次在干高2米处错落有致地分成九个枝杈,这样古柳便是两大次主枝,十个枝杈,营造起枝蔓连着枝蔓,树叶接树叶,遮天蔽日,气势恢宏生长之势,观之令人肃然起敬。
       正当我摆姿造势,准备用像机拍摄古柳“弄日鹅黄袅袅垂”的诗意之时,恰逢陈家湾村支书来此检查美丽乡村建设进度,我便问他观音柳的来由。他说,这棵古柳已有1000多岁,相传在唐朝,唐僧师徒四人前去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时,一妖精在此地兴风作浪祸害百姓,徒儿孙悟空便举起金箍棒将起其打死,打死的妖精露出原形,原来是一棵断了头的大柳树,悟空又将断树连根拔掉以绝后患。从此此地柳树全部枯死,村景也日渐荒芜。当地民众向观音菩萨求助,观音菩萨便将法器净瓶里的柳枝插入村聚的泥土里,柳枝迎风瞬间便长成大树,而环抱村聚的群山更是绿柳依依,满目烟翠。村支书还指着他们新塑的高大净瓶让我看,并说要在这里建起柳园来发展乡村旅游,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回到县城,我伏案查阅县志,这棵观音柳却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很是为之遗憾。我想,也许柳树在山坳里太普遍和太普通,处处可见,不能“物以稀为贵”缘故,也许是它开不出艳丽的花,洒不出诱人的清香,更结不出可口的果子,便不易惹人注意。然这古柳,并不因此吵闹,它安安静静地生长,那撑天的枝杈年年吐展翠绿,十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一千年也过去了,许多载入史册的华美都已经化风而去,只有这棵古柳依然不被虚名功利所束,不为荣辱得失所累,不分春、夏、秋、冬美丽着村庄。
      很想为这棵观音柳写首诗,可拙笔很难写出与这棵古柳的身姿所媲美相匹配的诗行,更害怕疏浅的语言写不透它的远古与厚重,便在心里套用喀什诗人赵力先生的诗句:“遗世独立小山湾,欲何谋?雄视烈风豪雨,笑千秋。今变古,天地覆,又何求?挥洒山民英气,恁风流”,以此表达我对这棵观音柳的无限敬意。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3-10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事万物中,很多物件原本挺平凡的,只困赋予了一些“灵性”,而变得神奇伟大起来。
这颗柳树就是如此吧,愿生活多一些性灵的心来增姿增彩。
半笺抒文,见字如面。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6-3-11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地方特色,当赋予了其内涵,它便真的就神奇起来~嘿~
想起家乡的榕树,在每个村头都有一颗很大的榕树,它给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带来很多方便,于是,已离开家乡在外发展的老乡,每在一起都会就起当年在榕树下的趣事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2 17: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