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6|回复: 8

[注意] [转帖]《诗词创作的八大弊病》

[复制链接]

畅意三江水

发表于 2007-7-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燥 未入门辄论创新,作为一门艺术,诗词自有它的一套规律,连基本的门道还摸不清,就妄谈超越前人,首先是对传统的不尊重,而传统只容许能真正尊重它的人去跨越它。"啊我素来重意不重律的",这种话听得叫人头痛,却也常常有人说,天!这可是李白的口气!有李白的天资,那当然可以"素来"的不重律。可是如果有这样的才气,也断不至连格律这种从前私塾了就该解决了的东西也驾驭不了吧? 二。假 以砌古为乐。前人创造了绝美的诗词意境,那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成果。"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对一个匠人来说,偷得一招半式绝招,或许可以炫耀乡里,但写诗的人并不等于诗人,外搬前人,中无心源,任你手艺再好,也就是东施效颦的雕虫手而已。。。。唉!坐在电脑前、空调机旁敲一?quot;系莲舟"、"弄玉笛"、"轻罗小扇"的文字,自欺则可,如果要把诗示人的话,岂不是自欺欺人? 三。僵 以仿古为荣。动辄"非诗家语",落笔必平水韵。诗词有它的一套特有的、异于口语修辞的表述方式,要表达时代风貌,就要遵从这种语言的规律,只要在这个框架下,一切新事物都可以写,也应该写,当然写成郭沫若那样又另当别论。现在很有些人看见"时语"就觉得刺眼,殊不记杜甫的名篇,写的都是时语?至于"时音",就更刺某些人的耳了,用平水韵,据说是可以把一篇诗写得音律铿锵,可是现在念起来就觉得怪腔怪调了。平水韵是历史的产物,那今音四声不也是时代的产物吗?学平水韵,是为了理解为什么古人要写得这样的怪声调,带考古的意味。当然用古音在仿古成癖的人看来,会显得不同凡响,与众不同,这就不止是刻舟求剑了而是矫情了。古诗词已经在前几个世纪、在僵化风气中衰落过了,现在再把它抖出来再这样来衰落一次,又何必? 四。唬 以炫学为旨。要震动人心,如果不能感人,就要吓人。感人难度大,吓人比较好办,肯下死工夫就行,天资的成份不须太重,我看这也是许多人学江西诗派的原因吧。黄山谷是顶级诗人,他本身是御用史官,学问之大到了驾驭学问随心所欲的地步,也根本没有唬人的动机,所以他的诗是好的。现在的人也用典,也“无一字无来处",嘿嘿,去找一本<龙文鞭影>加一本<千家诗>背熟了也很可以唬得几个人了的,可惜这两本书在从前也不过是启蒙读本而已。记住了多少典、多少名句,都不是重要的,我倒是很有兴趣看江西派的新门人如何"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纵然有学然而无情,到底还是不是诗? 五。生 这个问题是对那些已经有时代自觉诗人而言的,如何消化时语,是个技巧的问题,与前面四种是不同性质的,但这个问题解决与否,长远来看却攸关典故诗词这种特殊语言的存在价值。好比国画的传统笔墨难以描绘现代都市,诗词的生命力受到怀疑的原因就在于此。至今解决得比较好的是毛泽东,反面的版本是郭沫若,而这两个人又经常一起唱和,形成了很逗的场面。一首诗的好坏,除了有没有情,还要看有没有时代脉搏的跳动,毛泽东做到了,就算炮声、红旗、斧头镰刀等等在他的诗词中也并无滞涩处。当然毛写出最好的诗的年代跟我们所处这个年代比,世界的变化更大了,如何消化当今汹涌而来的时语和泊来语,而又保存古典诗词特有的美感,是我们不可能回避的问题,唐诗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古人们常常娴熟地运用多种语境来状当时之物,而现在呢?是我们的语言能力退化了,还是因为古人比我们聪明得多? 六。油 这与上一个问题有紧密的关系,当消化时语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无论是状物还是讽时,油滑就是无可奈何的。这跟一个拙劣的画家常常把一张应该写实的肖像画成漫画的道理一样,功力的问题可能是最大的原因。有意识的夸张和变形走样是有本质区别的,幽默与滑稽的格调也有高下之分,稍一力有不隶,作品就落了下乘。当然,一件笨拙的创造物尚比精美的假古董要好。不过,难道我们的才力,只能达到打油诗的地步,再一次向市民文化低头吗? 七。浮 充才子确实是一件很快意的事情,古典诗词跟许多艺术样式一般带有游戏色彩,但如果没有高洁诚实(有与无作者应自知)的心灵,剩下的,就是游戏了。许多人习惯于把自己代入唐伯虎的感觉里去,把网络聊天室里的美眉当成了秋香,前人七彩斑斓的诗句,加上一点格律知识,拆开,组合,诗变成了七巧板,下笔千言,倚马可待,这种沾沾自喜心态下生产出来的行货,正是古典诗词生存发展的大碍。 八。散 散的动因是求全,也跟充才子有关,至少是脑力资源管理不善。从前格律的品种越少的时候,好货越多,反倒是越往后越不行了。大家都往全才反面发展,不能样样皆精也要诸体皆备,不然太丢人。这样一来,别的不论,光词牌就有二百六,不全填一次也不大好意思罢?嘿嘿!人生一世,能拿起来的事到底能有多少?前辈巨匠,每人能留下来的东西有多少? 《诗词创作的八大误区》 古典文化论坛 朱天王 一。最大的误区——不要格律 格律是旧体诗词创作要过的第一关,没有了格律,律诗就不成律诗,绝句就不成绝句,词也就不成词了。当然,古风和古绝是痪懈衤傻摹? 现在写诗词的人很多,数以百万(甚至千万),但是不懂格律或不肯学格律的却占很大部分。有许多人认为格律束缚太严,不肯学,还以“突破格律”自诩。事实上,这些“突破”的背后,往往隐含着对音韵的无知和在词汇组织方面的无能!汉语里同意词,近意词相当多,这给了作者很大的选择余地,同一意思完全可以用平仄相反的词来表达。如果词汇严重匮乏,自然无法适应格律的要求! 有人认为格律可有可无,实际上他根本没有领会格律在诗词发展史上的作用。格律是古人总结了上千年经验才制定的,它使得诗词不但歌唱时优美动听,还使得诗词在朗读时一样拥有抑扬顿挫的音韵美,所以,即使乐谱失传,歌词仍然可以流传至今。现代的歌曲,虽然歌唱时很动听,但是一旦用来朗读,顿时觉得拗口——正是因为没有了格律的缘故。如果没有了曲谱,几百年后谁还会记得现在的这些歌词? 二。格律极端化 与第一种误区相反,有的创作者走向了相反的极端。 格律虽然严格,却仍然有许多可以变通的地方供作者自由发挥。无论律诗、绝句、词、曲都有许多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仍然有少数(实际上也不少)为了追求绝对的完美,填词时竟然要求一个字的平仄都不许变通,甚至连四声都要限制。例如宋朝的方千里,把周邦彦的一百多首词全部和了一遍,不但韵脚,连每个字的四声都一样。还有许多人制作的词谱(作者自诩是格律专家,还有许多人对这样的词谱奉若神明),没有用多首作品校验,仅把例作的平仄、韵脚、句读标注了一遍,要求大家一个字平仄都不能错地照填(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最甚),也属于这种情况。 这种做法严重束缚了作者的手脚,使得诗词创作完全失去了意义,成了文字游戏。大家可以看看名家(方千里之流除外)的作品,同一名家同一词牌(尤其是中长调)的几首作品,有没有平仄完全一样的?答案肯定是“没有‘! 三。多填词牌 据《钦定词谱》,词牌有800多个,加变体共2000多个体。但是常见的仅100个左右。有的作者,为了炫耀自己学识渊博,誓将全部词牌都填一遍。今天填一个,明天填一个,后天再填一个,到头来如同狗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最后一个词牌也没有熟练掌握!这也是一大误区!古代名家词人,作品虽多,词牌并非很多,除了少数几个创调大户(柳永、周邦彦等),所用词牌很少能超过100个,有谁能把词牌填完了? 另一方面,填少见词牌,更容易逃避格律(词谱难找,还有的格律根本就没有定型,变体很多),使得许多对格律了解不深的人无法看出他有没有出律,因此反对格律或不懂格律的人更喜欢填少见词牌。于是,填少见词牌就成了逃避格律的绝好办法!(不过,想逃过我的眼睛是很难的!)   因此我建议:禁止使用少见词牌!尤其是罕见词牌!非要使用,必须附带古人例作和词谱! 四。和韵、回文等文字游戏 和韵,又叫“步韵”,就是写诗词时所用的韵脚完全和某篇前人的作品一样。在韵脚全部被限定的情况下,作者组织词汇将受到比格律严十倍的限制,因此自古以来,几乎没有绝世名篇出现!众多名家的传世名篇,全是靠自由发挥创作的,即使是苏轼、秦观等步韵高手,也都是靠自由创作的作品,而非靠步韵作品闻名于世。宋朝的方千里可谓步韵专家,可是作品多数都是垃圾!因此古代名家对步韵多数持否定态度。但是此风越演越烈,竟把文字游戏当作衡量诗词水平的标准。现代的诗词作者,为炫耀自己的学识,追求步韵者极多。自由创作尚没有佳作,况步韵乎?无异于舍本逐末!至于不懂格律的人写步韵诗词,更是东施效颦了! 此外,回文、鹤顶、辘轳体等情况都属于文字游戏,但是总有许多人借以炫耀自己的“才华”。步韵的作品,我仅写了一首《念奴娇·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苏轼原韵) 史书一册,忆当初,多少风云人物。朝鲜鏖兵,三八线,筑起铜墙铁壁。立马横刀,饥餐渴饮,笑卧江边雪。青山座座,长眠多少英杰。 难忘彭大将军,似廉颇未老,六军齐发。排壑怒涛难遏抑,滚滚狼烟淹灭。旧日功臣,斑斑双鬓,后继青青发。长缨在手,岂容妖雾遮月?   虽然经过深思熟虑,顺利完成,格律合格,语句通顺,而且发表在《军旗颂》里,但是我还是要说:今生今世再不和第二首!如果要我当诗词主编,我肯定要对这些文字游戏(尤其是步韵)下封杀令! 五。贪图长度 诗词贵精不贵长。由于受现代文学长大之风的影响,有的人偏好写长调和长古,结果语言拖沓,内容空洞,又臭又长,令人反胃。长调和长古的创作,必须有足够的内容作基础,还要考虑整篇结构的平衡,难度实际上比律诗、绝句、小令、中调更大。有人说绝句和小令易成不易工,这没有错误,但是长调和长古既不易成也不易工,易放难收,弄不好会结构失衡,虎头蛇尾——绝非字数多了就好! 六。贪图数量   诗词贵精不贵多,李白留下的作品有700多,杜甫有1000多,佳作只是一部分,绝世名篇更占少数,其他名家亦类同。名家尚且如此,何况我等?清朝乾隆皇帝写诗几万首,可是没有一首是佳作!全部是垃圾!我们的作品又能如何?有的人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怕连乾隆都不如也! 七 。追求华丽辞藻 有人喜欢华丽的辞藻,写的作品虽然漂亮,实际上却做作得很!古人的许多绝世名篇,并没有什么华丽辞藻,反而浅显易懂,语言流畅,浑然天成!并广为流传。当然,“浅显易懂”、“浑然天成”的背后,实际上隐含了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绝非信手得来! 八。自创词牌 每个学诗词的人肯定都有过这个念头:“我什么时候也能创造词牌呀?”随着诗词学习的深入,有的人真的创造了自己的“词牌”。请问:你对诗词格律真正了解了多少?格律的许多规则你熟练掌握了没有?常见词牌的词谱你能熟记多少?可平可仄字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律句和拗句转换又有什么要求?别人的一首作品拿给你,你能否在几分钟内准确判定是否出律?还是用拗句?你敢不敢否定“专家”制定的词谱?——只怕没有多少人能全部做到!如果做不到,那你还没有创造词牌的资格! 还有一条非常重要:你创造的词牌能否流行?如果不能流行,还是不要创造为好!柳永、周邦彦、姜夔等人创造了那么多词牌,多数都没有流行起来,反而成了垃圾!况且,常见的100多个词牌已经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没有再造词牌的必要了。偶尔玩玩还可以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07-7-3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游子辛苦了~谢谢!
弱质红妆雁影深,柳风杨絮舞清昕;楚江自是锺灵地,腰绊南国第几春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07-7-3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仁见智的诗歌理论。这么多垃圾,怕怕!
清茗一杯,香沁心脾。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7-3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认真看了一遍,长见识了~~ 楼主是有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7-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红尘。我觉得我应该这么写,抒发一时之情,不求千古流芳,理论虽好不实用。: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请将此帖转去新手学堂。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7-7-4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OK!冰心转新学堂了~~:handshake ;P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回复 使用道具


莫问四书意

发表于 2007-7-5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存着,等入了门细读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楼主| 发表于 2007-7-6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编辑下。方便大家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14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