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87|回复: 18

[汇编] 【文化聚焦】八件国宝聚世博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0-5-1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

从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起,150多年间,世博会已举办过40届。这个荟萃全球智慧,彰显各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实力的盛会,是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


本届世博会,园区占地面积达500多公顷,154个千姿百态的展馆,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最能吸引参观者眼球的,当数各国各地区展馆里展出的国宝级珍品。如广为人知的法国著名雕塑《思想者》,丹麦的象征——“小美人鱼”铜像,奥地利的茜茜公主画像,捷克的“幸运之神”浮雕,卢森堡的“金色少女”雕像,中国的针灸穴位铜人,等等。在此次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宝,尤其是这些和人物有关的国宝,都担负着“形象大使”的角色,向参观者“讲述”其代表的特色文化和文明,架起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桥梁,共同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增色添彩。


我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曾说:“东海西海,心同理同。”东方和西方,虽有各方面的差异,但人们交流文化精髓、发展人类文明的使命是一致的。人们更希望借助本届上海世博会这个平台,借助这些来自各国的“特殊使者”,增进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创造更新的人类文明。


为此,本帖将从参加世博会的国宝中选出8位“传奇使者”,将他们靓丽的风采展现给大家。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茜茜公主画像

奥地利国宝——“茜茜公主”亲密接触中国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奥地利的茜茜公主,是最出名的一位欧洲公主。这位传奇女性,不仅在欧洲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更因其个人形象多次被搬上银幕而为中国公众耳熟能详。在本届上海世博会的奥地利馆里,“茜茜公主”将以图画、影像和真人扮演的形式,来到中国观众面前,成为奥地利的“形象代言人”。


年轻皇后破茧成蝶


19世纪初,现今的德国巴伐利亚地区,还是一个小小的王国——巴伐利亚王国。1837年,茜茜公主出生于这个王国的一个名门望族。她的父亲马克西米里安·约瑟夫,是一位并不富有的公爵。这个女儿出生后,父亲给她取名叫伊丽莎白公主,昵称“茜茜”。马克西米里安信奉平民意识,热衷于写诗、弹琴和追逐女人。因为不喜欢贵族政治,他一度被讥讽为“奢华的无产者”。


茜茜的母亲鲁多维卡,是一位传统的家庭主妇。她一直希望通过子女的婚姻来改变全家人的社会地位。机会终于来了——鲁多维卡的姐姐苏菲之子弗兰茨·约瑟夫,因其伯父斐迪南一世无嗣而成为奥地利的皇位继承人,并于1848年登上了皇帝宝座。姐妹俩想亲上加亲,便商量着让茜茜公主的姐姐埃莱娜公主成为皇后候选人。


1852年的一天,鲁多维卡带着两个女儿,与已成为奥地利皇帝的外甥见了一面。埃莱娜公主打扮得很漂亮,浑身上下都透着高贵的气质。而“陪姐姐来玩”的15岁的小茜茜,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身高只有1.60米,满口黄牙,穿着朴素的连衣裙,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但是,年轻的奥地利皇帝,却一眼看上了茜茜,把本该送给埃莱娜的花,递给了这个小表妹。接过皇帝哥哥献上的花时,茜茜甚至不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母亲和姨妈一个劲儿地问她:“你爱他吗,茜茜?”她天真地回答:“他,我又怎能不爱呢?可他要不是皇帝就好了。”


1854年4月24日,奥地利举国欢腾,庆祝皇帝大婚。在一片欢呼声和喧闹声中,茜茜公主乘船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直抵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从此嫁入深宫成为皇后。


茜茜公主怎么也想不到,皇宫内的婚姻生活,竟意味着苦难和压力——繁琐的社交礼仪,压得她喘不过气;可怕的孤独感,紧紧地包围着她……一年后,茜茜公主怀孕了。可女儿刚出生,就被婆婆抱走了,原因是茜茜公主“没有能力带孩子”。后来她又生了两个孩子,同样没能留在她身边。


也许是遗传了父亲自由奔放的性格,几年后,茜茜公主决定摆脱压抑和苦闷的生活,改变自己在皇宫内的被动处境。于是,她组织了一连串的舞会,故意在音乐、舞蹈中消耗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但这很快影响到了她的身体。1861年,她患上了奔马痨(一种恶化得极快的肺结核)。宫廷医生建议她去海滨疗养,那里充足的日光有助于她恢复健康。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奥地利民众再也没在公众场合见过他们的皇后。茜茜公主在有温泉的城市、希腊的岛屿和娘家之间辗转治病,并最终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


恢复健康后,茜茜公主再次出现在奥地利人的视野里。人们突然间发现,他们的皇后已经“破茧成蝶”——身高长到了1.72米,满头秀发,容貌俏丽。据说,在此之前,她每天早晨5时即起床,练剑、游泳、做体操,还坚持洗冷水浴……她逐渐变得成熟而美丽。然而这时,由于聚少离多和皇宫里的钩心斗角,茜茜公主与丈夫渐行渐远。人们在史料中注意到,摄影师为茜茜公主留下了一张张倩影,却鲜有她与奥地利皇帝的合照。有人甚至说,她“宁愿与爱犬合照,也不愿与丈夫合影”。


两个男人的“女王”


与其他维也纳贵族不同,身为奥地利皇后的茜茜,却发自内心地喜欢邻国匈牙利。她欣赏那里的音乐、马匹和骑士,也喜欢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她十分欣赏匈牙利的传奇人物安德拉希伯爵。


安德拉希伯爵被称为“英俊的绞刑犯”。1848年,他因曾参与反抗奥地利对匈牙利的过度干涉,被缺席审判处以死刑。1857年,安德拉希得到赦免,结束流亡生涯回到祖国,不久便成为该国的领袖人物。很多人认为,茜茜公主之所以欣赏安德拉希,是因为他与她一样,骨子里都很叛逆、坚强,不为传统所束缚。而风流倜傥的安德拉希也以一种谦恭的态度爱着茜茜公主。据说,两人一度交往甚密。


然而,此时欧洲的形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普鲁士王国迅速崛起,成为欧洲一霸。茜茜公主的皇帝丈夫感到了威胁,意识到奥地利需要与匈牙利结成紧密的同盟,共同对抗普鲁士。可是让谁去说服安德拉希呢?他想到了自己的皇后——茜茜公主。


于是,茜茜公主周旋于奥地利皇帝与安德拉希伯爵之间。对这两个曾彼此敌视的男人来说,茜茜公主是他们唯一都能够另眼看待并予以信任的人。在她的努力下,1867年,奥地利和匈牙利统治者之间达成协议,建立奥匈帝国,茜茜公主出任匈牙利女王,而安德拉希伯爵则被任命为首相。这年6月8日,茜茜公主来到了布达佩斯。在匈牙利民众的欢呼声中,安德拉希伯爵将一顶王冠戴在茜茜公主头上。


虽然已身为匈牙利女王,茜茜公主仍不愿放弃自由自在的生活。她到处游历、做诗、骑马。而此时,她与奥地利皇帝的爱情童话早已破灭。


1898年9月10日中午,茜茜公主结束在日内瓦的度假,准备乘船离开那里。就在她与随从人员一道缓步迈向码头时,突然,一个名叫卢伊季·卢切尼的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冲上来将一把锥子插入了茜茜的胸膛。锥子又尖又细,茜茜公主刚刚遇刺时甚至都没有感到疼痛。她从地上爬起来,自己走到了船上。可刚一上船,她就倒了下去。随从人员这时才发现,茜茜公主原来已身受重伤。船长立刻下令将船靠岸,随后用担架把她抬回了旅馆。然而,一切都晚了。一个只是为了能够出名的刺客,就这样夺走了一位传奇公主的性命。


维也纳世博会上大放异彩


茜茜公主与世博会也有一段有趣的渊源。1873年在维也纳举办的第五届世博会,堪称一届被历史铭记的经典世博会。当时,奥地利建成了一座大型联体建筑物——维也纳工业宫。在工业宫的中心,建有时称“世界第八奇迹”的罗托纳达圆顶大厅——厅高86米,直径107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圆顶大厅建筑;大厅的圆顶以金属制造,重达4000吨,由32根粗大的柱子支撑;在圆顶之上灯塔的最高处,是一个奥地利皇冠的巨大复制品。有人说,铸造那顶皇冠,是为了向奥地利的皇帝致敬;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它是献给茜茜公主的。


在维也纳世博会期间,不少欧洲王室都派出重要人物参加,有的甚至是国王亲自驾临。在欢迎宴会上,当茜茜公主以一身白色华装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成为她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茜茜公主的惊世美貌,成为各国王室的重要话题。可以说,茜茜公主之所以能闻名于世,除了她传奇的一生,世博会也功不可没。


茜茜公主生前也许想不到,她去世后仍能得到热烈的追捧。她的故事被一次又一次搬上舞台和银幕,逐渐成为一位全球知名的人物。在奥地利人民的眼中,茜茜公主代表了“皇室的优雅”、女性的美丽与祥和,成为能够代表整个国家的“国宝”。


上海世博会奥地利馆副总代表穆娥曾表示,在上海世博会上,“茜茜公主”将成为奥地利馆最大的“看点”之一。据透露,进入该馆的游客,将能以不同的方式“感受”到茜茜公主——她的画像将被展示;高科技的幻灯壁画,将为观众演绎茜茜公主传奇的一生;奥地利方面还将从本国选出年轻貌美、面容酷似茜茜公主的姑娘们扮成她,与中国观众进行“亲密接触”……





法国国宝——《思想者》带来震撼



他低着头,右手撑着下颌,浑身肌肉紧绷,身躯弯成一团……这就是100多年前法国著名雕刻艺术大师奥古斯特·罗丹震撼世人的雕塑作品《思想者》。如今,在上海世博园法国馆内,这尊雕塑的真品,将在中国引发新一轮的震撼。


“裸体最具有丰富意义”


在闻名于世的罗丹及其作品《思想者》背后,都有一条风雨密布的坎坷路。


罗丹1840年11月生于法国一个贫困的基督教家庭。年轻时,他因买不起油画颜料,不得不转学雕塑;他曾报考巴黎美术学院,却连续3年落榜……经历了这些坎坷后,他最终迎来了事业的巅峰。1903年,63岁的罗丹成为国际雕塑家协会主席;1907年他被牛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他的雕塑作品广为传颂,其中《思想者》,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罗丹艺术的化身。


1880年,受法国政府之邀,罗丹开始为卢浮宫博物院的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创作《地狱之门》铜饰浮雕。按照原计划,这将是一个7米高、8吨重的青铜大门。《地狱之门》取材于著名诗人但丁大型史诗《神曲》中的《地狱篇》,其有关情节出自“你们进到这里,丧失一切希望”等诗句。法国政府对这项浩大的工程有很高的期待,要求它不仅要极具寓意,更要工艺精美。担此重任的罗丹数易其稿,最终决定用大约200个人物形象,以艺术的表现方式,再现人生和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思想者》正是其中的一部分。


《地狱之门》原计划于1900年竣工。可后来,政府取消了订单,撤销了整个建造计划。已经投入大量精力和情感的罗丹,决定自己完成这个计划。遗憾的是,直到1917年去世,他都没能做完这组作品。


不过,让后人备感幸运的是,罗丹已在1882年创造出了传世作品《思想者》。


在罗丹的构思中,《思想者》原是《地狱之门》门顶上的一部分雕塑。他心目中的“思想者”便是但丁。但在作品中,但丁被塑造成了一个强壮的男人形象,弯腰屈膝,目光深沉。他坐在地狱入口前,似乎在注视人类的悲剧,又好像在全神贯注地思考。他强壮的身体弯成一团,仿佛沉浸在极度痛苦之中。正如罗丹所说:“他不仅用大脑、张大的鼻翼和紧闭的嘴唇思考,他还用胳膊、腿、背上的肌肉思考,用握紧的拳头和紧张的脚趾思考。”


曾有人问罗丹,为什么要用粗壮结实的裸体形象来创造《思想者》。罗丹解释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其心中的情感……对于懂得这种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


传世佳作争议百年


在《地狱之门》的原设计中,作为其中一部分的《思想者》,本应该被嵌在门楣中央。然而后来,罗丹将这一部分雕塑独立出来。1888年,他的合作伙伴将其缩小成一个37厘米高的石膏小雕像,由铸造师浇铸成青铜雕像,送去参加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办的一次展览。这尊小雕塑的首次亮相,并未引起大的轰动。在展览中,有好奇的观众问罗丹:“这个雕像叫什么名字?”他想都没想,随口就说:“诗人!”


1889年,石膏小雕像回到巴黎,以《思想者——诗人》为名,在莫奈—罗丹巴黎联展中展出。从那以后,《思想者》成为这部传世之作唯一的名字。


1900年,《思想者》首次亮相巴黎世博会。在巴黎阿尔玛广场的一座大帐篷里,巴黎市政府为年逾花甲的罗丹专门开设了雕塑专馆,集中展出了他的168件作品。其中,《思想者》引起了最广泛的关注。


此后,《思想者》在德国、美国等国举办的重要展览中频频露面。1902年,在法国著名雕塑复制家亨利·勒勃赛的帮助下,《思想者》被放大。1904年,放大的《思想者》石膏像在伦敦首次展出。同年,放大的铜雕像在巴黎展出。


《思想者》一问世,就引起了很多争议。1904年,它在伦敦展出时,遭到了一些评论家的猛烈抨击,因为他们从没见过如此大胆的艺术家!许多人都否认罗丹雕刻的是一名思想者,“这分明就是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肌肉太多,头脑太少”……


1906年,《思想者》曾被安放到先贤祠(法国埋葬伟人的地方,内存居里夫人、雨果、大仲马等人的棺椁,也是当时法国政府经常举行官方典礼的地方)。然而,它赤身裸体的“无产阶级劳动者”形象,还是“得罪”了当权者。最终,官方以“不适宜仪式场所”为借口,于1922年把《思想者》铜像连同基座一起,运往伯龙花园(即现在的罗丹美术馆)。


“落户”上海很放心


这次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的《思想者》雕塑,是罗丹亲制的原品。中国观众比较熟悉的大型雕塑《思想者》,是将原品放大3倍制成的。事实上,罗丹的《思想者》,一共有3种不同的尺寸:第一种的高度仅为37厘米,是石膏雕像;第二种的高度为72厘米,是《地狱之门》中的原始尺寸;第三种被称作“纪念碑型”,高度为180厘米,相当于真人的身高,质地为青铜,现存两尊,一尊在罗丹博物馆内,另一尊在罗丹墓前。


除正版石膏雕像外,罗丹还留下20多件大小不同的《思想者》青铜雕塑,大部分是他生前在铸造师的帮助下完成的。罗丹去世前,特意给后人留下了他的原始模具,允许后人接着使用。后人根据这些绝版的模具,铸造出了其他一些《思想者》雕塑。


罗丹为何花费那么多精力,制造出几种不同尺寸的雕像呢?其中的原因令人啼笑皆非。由于《思想者》过于逼真,在一些展览中,有观众投诉说,“这哪里是雕塑,分明是个真人藏在里面,浑身涂上铜漆,伪装出来的”……也有人说,罗丹把《思想者》造出大小不同的几个尺寸,是想向世人“炫耀”其技艺之高超——他可以复制其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


据报道,此次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的法国国宝级艺术品,共有7件。起初,不少法国人对《思想者》等在中国展出表示“很不放心”,因为雕塑等艺术品十分“脆弱”,在运输和展出过程中经不起一丁点儿磕碰。后来,法方专家前往上海进行实地考察,看到法国馆的墙皮都是由铅板加固的,这才放心地决定把《思想者》等参展品按时送来。而这恰恰证明,中国已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让各国的国宝级“明星”安全“落户”上海。



小美人鱼



丹麦国宝——“小美人鱼”造访“第二故乡”



2010年3月25日下午,早春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阳光明媚。位于市中心的长堤公园里人声鼎沸。随着“五、四、三、二、一”的倒计时声,一辆大吊车将丹麦国宝“小美人鱼”铜像连同石座一同缓缓吊起,放到了一辆大货车上。


“小美人鱼”铜像将就此暂别家乡,前往中国,出席上海世博会。在启程仪式上,数千丹麦民众挥舞着中国和丹麦国旗,为“小美人鱼”送行。其中,也有不少人恋恋不舍,有的老人甚至流下了泪水,因为这是他们心爱的“小美人鱼”第一次出国远行。上海世博会期间,“小美人鱼”将作为丹麦馆的“镇馆之宝”,与广大观众见面。


童话大师一生凄苦


丹麦有着“童话王国”的美誉。“小美人鱼”的故事,就出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第一部长篇童话《海的女儿》。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世界童话文学的创始人。1805年,他出生在丹麦奥登赛市,父亲是一位鞋匠,母亲是一位洗衣工。他1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只好改嫁。安徒生从小生活十分贫苦,睡的床竟是一口棺材。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过学徒。后来,他对舞台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梦想着当一名歌唱家、芭蕾舞演员或剧作家。


14岁那年,安徒生只身来到哥本哈根,先是在皇家剧院当一名小配角演员,后来因为嗓音条件欠佳被解雇。他开始尝试写剧本,但写的作品不适宜演出,没能为剧院所采用。不过剧院导演科林发现安徒生非常勤奋,决定资助他去一所教语法的学校进修。安徒生学习非常努力,不久便考上了哥本哈根大学。在此期间,他大量阅读名家作品,练习创作诗篇和歌剧,并开始尝试写作。很快,他的作品受到了丹麦上流社会评论家的称赞,这也鼓起他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可毕业后,安徒生始终无法找到稳定的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计。


安徒生因感情生活不顺利,以至于终身未婚。晚年的安徒生一直没有自己的家,寄居在朋友的家里。1875年8月4日,70岁的安徒生在家中去世。在他的身后,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大量传世作品,都是世界童话宝库中的精品。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于1837年创作的,讲述了“小美人鱼”的故事。这个故事被丹麦人认为是安徒生自己的写照。


“小美人鱼”的故事


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小美人鱼”是海王最小的女儿,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大海中。她拥有天使般美丽的容貌和夜莺般动听的歌喉。按照海底皇宫的规矩,“美人鱼”们只有到了15岁,才有机会浮出海面,看看人类的世界。美丽的“小美人鱼”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一天,“小美人鱼”正在海边玩,突然发现一位王子溺水了。“小美人鱼”奋力救活了这位王子,同时也深深地爱上了他。为了能跟王子长相厮守,她找到了海底的女巫师,请求把自己的鱼尾变成人的双腿。但巫师提出,要以“小美人鱼”银铃般的声音作为交换。巫师还警告说,一旦王子日后移情别恋,她就会变成海上的泡沫死去。为了追求爱情,这些都没有让“小美人鱼”动摇,她毅然喝下了变身药水,尾巴变成了修长的美腿。可她从此也失去了说话的功能。


谁料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位美丽的公主闯了进来。这位公主唤醒仍在昏迷中的王子。王子误以为是她救了自己,两人一下子坠入爱河。可怜的“小美人鱼”已经不能说话,无法向王子表述自己的所作所为和对他的爱慕之情,只能一个人默默地伤心落泪。


后来,王子即将结婚的消息传来,“小美人鱼”伤心欲绝。按照巫师的咒语,“小美人鱼”将化作泡沫死去。但巫师告诉“小美人鱼”,还有一个破解咒语的最后办法,就是用刀刺进王子的心脏,让他的血滴在她的脚上。这样,她还可以变回当初的“小美人鱼”。但善良的“小美人鱼”依然深爱着王子,不忍心伤害他。于是,她没听姐妹们的劝阻,最终选择了化作海中的泡沫逝去。


从“小美人鱼”的身上,丹麦人看到了她的原型几乎就是安徒生自己。安徒生年轻时有过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他曾疯狂追求过邻家女孩福格特。但由于家庭条件相差悬殊,他们最终没能走到一起。在安徒生26岁那年,福格特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富家子弟。从此安徒生对爱情心灰意冷,决心独守终身。


在安徒生去世那天,人们发现他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小皮袋子,里面竟装着福格特当年写给他的信。


爱的化身永驻人间


《海的女儿》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丹麦人。1909年12月,由这部童话改编的芭蕾舞剧《小美人鱼》在哥本哈根上演。丹麦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创始人雅格布森观看后,被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他决定以嘉士伯啤酒厂的名义捐献一座“小美人鱼”雕像,“让这个爱的化身永驻人间”。雅格布森专程拜访了丹麦著名雕塑家埃里克森,两人一拍即合。埃里克森观看芭蕾舞剧后,当即构思好了雕像的姿态。


1910年,埃里克森开始制作“小美人鱼”雕像。他想请芭蕾舞剧的女主角普莱斯做雕像的裸体女模特。可她不愿意为制作雕像在男人面前赤身裸体。无奈之下,埃里克森只好让自己的太太当裸体模特,完成了这次意义深远的创作。


“小美人鱼”铜像于1913年8月23日完工。这一天也成了“小美人鱼”的生日。这座铜像高约1.5米,盘坐在一块直径约1.8米的花岗石上,被安置在哥本哈根长堤公园面临波罗的海的岸边。“小美人鱼”凝视着陆地,那冥思苦想、郁郁寡欢的神情,似乎仍在眷恋着心爱的王子。


每年的8月23日,哥本哈根长堤公园都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哥本哈根市长会亲自为“小美人鱼”戴上生日花环。尽管如此,近百年来,“小美人鱼”铜像也遭遇过不测,她的头部和颈部都多次遭到歹徒的破坏,甚至还出现过被推进海里和被泼洒油漆的事件。万幸的是,将“小美人鱼”

铜像视为国宝的丹麦人,每次都将它修复得完好如初。


丹麦的“文化大使”


如同到中国旅游时“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丹麦也有“不看美人鱼,不算到过哥本哈根”的讲究。上海世博会期间,“小美人鱼”将被安放在丹麦馆中象征哥本哈根海港的水池中央。她身下巨大的底座和水池里的水,都是丹麦政府从哥本哈根空运到上海的,以免她“水土不服”。即使这样,丹麦人依然心系“小美人鱼”。工作人员在“小美人鱼”的原址和世博会现场,分别安装了摄像头和转播屏幕,以便丹麦人随时都能目睹她的风采。


当初,丹麦政府决定选“小美人鱼”雕像参加世博会时,还经历过一波三折。很多人听说“小美人鱼”要离开家乡,非常舍不得。后来还是哥本哈根市议会专门进行了投票,最终以多数票通过,“小美人鱼”才得以成行。本次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主题是“幸福生活,童话乐园”。“小美人鱼”的到来,正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实,中国可以称得上是安徒生童话的“第二故乡”。在2005年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时,丹麦曾经做过一次世界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上百个国家中,中国是安徒生“粉丝”最多的国家。安徒生也是在中国出版作品数量最多的外国作家之一。这次“小美人鱼”造访中国,势必会再次掀起一股丹麦童话的热潮。


正如哥本哈根市长延森所说:“‘小美人鱼’此次出访上海,是中丹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很高兴能把‘小美人鱼’雕像送到中国去。我深信,她将成为丹麦的文化大使,为中国人民带去快乐。我知道,中国人非常喜爱安徒生和他的童话。”





捷克国宝——“幸运之神”来了



4月12日早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根据天气预报,这里当天是“雨夹雪”的天气。上午11时,突然间云开雾散。穿城而过的伏尔塔瓦河上,著名的查理大桥在金色的阳光下蔚为壮观。


半个小时后,一个重要的时刻来临了——查理大桥上的圣约翰雕像基座上的两块“幸运浮雕”,将暂别故乡,远赴中国,为上海世博会带去幸运和祝福。


“幸运之神”与“幸运浮雕”


伏尔塔瓦河被捷克人称为“母亲河”。河上共有18座桥梁,其中的查理大桥最古老、最著名。作为布拉格的地标性建筑,它一直是游客们最向往的景点。


查理大桥兴建于1357年,全长516米,宽10米,桥两侧的护栏处,共矗立着30座雕像。它们大多是《圣经》和捷克民间传说中的天主教圣徒的塑像,如今早已是备受捷克人推崇的国宝。而其中,圣约翰雕像更是“国宝中的国宝”。


这尊雕像所纪念的人物叫约翰·内伯穆克。内伯穆克死后,被当地的教会称为“圣约翰”,以纪念他生前对上帝的虔诚精神。


内伯穆克大约于1340年至1349年之间出生在波希米亚王国(主要位于今捷克西部地区)的内伯穆克镇。青年时期,他曾在一所大学攻读教会法,此后投身教会。


内伯穆克生活的时代,是天主教统治欧洲的时代。当时,欧洲的一些天主教派效忠于罗马,另一些则效忠于阿维尼翁(今法国南部的一座城市,14世纪欧洲的另一个宗教中心)。1393年初,内伯穆克出任效忠于罗马教皇的布拉格大主教的副主教,成为波西米亚王国的一位实权派宗教人物。然而,波希米亚王国的国王瓦茨拉夫四世,则支持阿维尼翁,因而与布拉格大主教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这使得内伯穆克不由自主地被卷入纷争之中。


残酷的政治斗争,最终要了内伯穆克的命。不过,关于他的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缘于“克拉德鲁比修道院之争”——在波希米亚王国,有一座闻名欧洲的克拉德鲁比修道院。它拥有一大片肥沃的土地,富裕且势力强大,成为国王和布拉格大主教争夺的对象。内伯穆克当上副主教不久,布拉格大主教又打算任命他出任克拉德鲁比修道院的院长。这引起了国王的强烈不满。1393年3月20日,国王下令将内伯穆克扔进伏尔塔瓦河淹死。这导致国王和布拉格大主教之间的矛盾更加不可调和。不久,布拉格大主教和当地贵族的联军,与国王的军队爆发战争,并最终推翻了国王的统治。后来,当地教会将殉教的内伯穆克封为“圣徒”。再后来,捷克人在查理大桥上为其树起一座塑像,取名“圣约翰雕像”。


然而,捷克人更愿意相信另一种说法——内伯穆克曾是国王瓦茨拉夫四世王后的忏悔牧师。国王因怀疑王后与别人有私情,便找到内伯穆克,要求他说出王后在祷告时透露的隐私。但内伯穆克恪守教规,拒绝国王的要求。国王恼羞成怒,命人将内伯穆克从查理大桥上扔进了河里……在传说中,内伯穆克被河水淹没的一刹那,上方的天空中突然奇迹般出现了5颗闪烁的星星,似乎是要哀悼他的离去。从此,在捷克人眼中,内伯穆克成了为保护美好情感而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对很多渴求爱情的捷克女性来说,这个故事尤其令她们感动。因此,许多捷克人对圣约翰雕像顶礼膜拜,并把其看作幸运之神。


几百年来,在圣约翰雕像下流连忘返的人,已经难以计数。来自捷克各地和世界各国的游客,每次到这里,都会深情地伸手抚摸雕像基座上的两块青铜浮雕。人们相信,只要摸一摸这些浮雕,幸运之神便会降临。如今,两块浮雕早已被摸成了金黄色。


乘“中国龙船”出发


在“幸运浮雕”被拆下运往上海的当天,很多布拉格市民和游客来到查理大桥旁,为其送行。在大桥上,中国记者问上海世博会捷克代表团首席代表斯特赫利克:“布拉格为何选择用圣约翰雕像作为捷克参加世博会的代表?”他望着伏尔塔瓦河,动情地说:“两年前,为了选出上海世博会捷克馆的点睛之物,我一度彻夜难眠。一次,我到查理大桥上散步时,看到圣约翰雕像下,无数人排起了长队,就是为了能摸一摸‘幸运浮雕’。看到这一切,我立刻有了灵感——就是它了,选它做捷克馆的‘镇馆之宝’!”


4月12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上海世博会捷克代表团的工作人员爬上查理大桥的桥头,趴在圣约翰雕像的基座旁,小心翼翼地将两块青铜浮雕取了下来。其中一名工作人员用双手捧着一块浮雕,在桥上转了一圈,让前来观瞻的布拉格市民和游客再看一眼。


据介绍,每块浮雕重约20公斤。如何让这两件捷克国宝安全抵达上海?负责运送浮雕的是捷克DB公司,他们为两块浮雕量身定做了两个盒子,浮雕被装进去后,两个盒子又被放进了一个大木箱。


捷克政府为“幸运浮雕”安排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送别仪式。浮雕装箱后,首先被送到一艘停泊在查理大桥下的中国龙船上。随后,龙船沿着伏尔塔瓦河向东驶去。紧接着,木箱被送到布拉格机场,“飞”赴中国。


对于“幸运浮雕”暂别故乡,布拉格一家咨询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挺好的”,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通过上海世博会了解捷克、了解布拉格。他希望“幸运浮雕”能将幸运、和平带给上海世博会的游客。


北京时间4月14日早晨,辗转了两天两夜后,“幸运浮雕”被护送到了上海,“落户”在世博会捷克馆。展馆里,捷克的艺术家们早已复制好了一座“查理大桥”。虽是复制品,但它所使用的石材,与原桥是完全一样的。桥上也赫然矗立着一座照原样复制的“圣约翰雕像”。而两块远道而来的“幸运浮雕”,已经与雕像“会合”。据悉,为了让每一位世博会游客都能更方便地获得“幸运之神”的眷顾,自5月1日起,捷克馆方面将把“圣约翰雕像”置于展馆门前。



金色少女像


卢森堡国宝——“金色少女”伸出橄榄枝



来自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是上海世博会上的一个靓丽的国宝级“明星”。这位“明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年前。


1920年2月14日,卢森堡大公国政府决定建一座纪念碑,缅怀在一战中为国捐躯的3000名卢森堡战士。著名艺术家克劳斯希托构思的“自由女皇纪念碑”,从18个候选作品中脱颖而出。1923年,纪念碑建成,矗立于卢森堡宪法广场上。


“自由女皇纪念碑”由3部分组成:基座、纪念碑和“金色少女像”。此次到上海世博会参展的,是位于纪念碑上的“金色少女像”。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金色少女像”飞赴上海前,曾到访卢森堡。在宪法广场上,记者看到,“自由女皇纪念碑”前摆满了各国游客献上的花篮和蜡烛。据介绍,“金色少女像”高3.1米,重1.5吨,是卢森堡的一件重要文化遗产。这位身披金色战袍的“少女”,向前微微欠身,双手捧着橄榄枝圈,护佑着下面的两名士兵铜像。


“金色少女像”引起过不少争议。克劳斯希托的创作理念十分大胆,少女的战袍设计得有些“紧”、“透”、“露”,这引起了宗教界和保守派人士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这个形象过于“暴露”,甚至有“色情”之嫌,因而要求政府将其换下。但当时的总理罗伊特力挺这一方案,最终才保住了立于碑顶的“金色少女像”。


二战中,卢森堡被纳粹德国占领。作为卢森堡人民追求自由的象征,“自由女皇纪念碑”成了德国法西斯分子的眼中钉。在占领卢森堡不到一星期后,纳粹德国就下令将其拆除,用一台大型蒸汽压路机将其推倒。其间,数百名卢森堡市民聚集到宪法广场上,抗议纳粹德国的这一暴行,一些抗议学生因此遭到德国士兵的逮捕和殴打。幸运的是,一些卢森堡爱国人士趁着混乱,将“金色少女像”抢回并藏了起来。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金色少女像”从卢森堡民众的视野中消失了。


1944年10月,卢森堡人民获得解放。不久,“金色少女像”在一个足球场的地下室里被发现。然而,它并未在短时间内现身——尽管“自由女皇纪念碑”很快就得到了重建,但是,卢森堡政府决定暂时不让“金色少女像”回到纪念碑的顶端,以避免惹怒实力强大的保守派。


上世纪80年代,卢森堡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多元化,要求“金色少女像”复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1981年,该国著名作家布劳恩在报纸上撰文称,“金色少女像”是“卢森堡获得解放的象征”,因而要求将其复位。经过为期数年的辩论,1985年6月23日卢森堡国庆节那天,“金色少女像”终于再次屹立在“自由女皇纪念碑”上。


据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的工作人员介绍,2010年4月9日下午,“金色少女像”已被安放在世博会卢森堡馆入口处约3米高的钢柱之上。



肖邦像


波兰国宝——“肖邦”奏响《圆舞曲》



2009年8月4日,在肖邦波澜起伏的钢琴曲中,上海世博会波兰馆的建设拉开了序幕。时隔8个月后,当波兰馆耸立在人们眼前时,耳边萦绕的还是肖邦深邃动情的乐章。


对波兰人来说,今年是最值得纪念的年份——3月1日是他们伟大的音乐家肖邦诞辰200周年纪念日。能在这届“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世界博览会”上向世界介绍肖邦以及他的音乐,也是所有波兰人的愿望。


“奇怪”老师的天才学生


1810年3月1日,肖邦出生在波兰华沙市近郊的热里亚佐瓦·沃利亚小镇。他的父亲原籍法国,后来迁至波兰,在华沙的一所中学当法语教师;母亲是波兰人,曾在一个贵族亲戚的家中当管家。因为当时波兰大部分地方被俄国占领,所以肖邦是俄国国籍。


很小的时候,肖邦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对波兰的民间音乐非常着迷。但他对钢琴却没有多大兴趣。据说,肖邦小的时候,有个叫W·日夫尼的老师,是个非常奇怪的人。他总是外面穿淡黄色的大衣、裤子、长靴,里面则穿着颜色华丽但很俗气的背心,还时常拿着一支长长的铅笔,用来敲打那些反应迟钝和不守规矩的学生的脑袋和手指。他的教学富有情趣和智慧。他不仅为6岁的肖邦充分展现了音乐的美,而且让他熟悉了大量音乐大师的作品,尤其是钢琴曲。就是这个“怪异”的老师,改变了肖邦对钢琴的看法,让他喜欢上了钢琴,还弹出了美妙的乐曲。


7岁时,肖邦开始尝试谱曲,并发表了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8岁时,他举行了第一次公开演奏活动。从此,这个“钢琴神童”引起了达官贵族们的关注,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1825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来华沙参加波兰议会,在听完肖邦的演奏后,赐给了他一枚钻石戒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的欧洲报纸这样赞赏肖邦:“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


在备受瞩目的同时,肖邦一直没有停止学习。1824年,他开始跟随德国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埃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1826年,肖邦又进入华沙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开始了早期的创作活动。


在法国19年


18到19世纪,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对弱小的波兰进行了瓜分,局势动荡不安。1830年11月2日,在亲友的劝说下,肖邦告别了亲人,离开波兰去法国深造。临行前,华沙音乐学院的师友们赠送了他一只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一位好友在送别信中写道:“你只要经常记着,民族性,民族性,最后还是民族性……正像波兰有祖国的大自然一样,(音乐)也有祖国的旋律。”


肖邦出国后不久,华沙就爆发了起义,并获得了胜利。肖邦本想立即回国,最终被好友劝阻。而不到一年的时间,俄国军队再度占领华沙,起义遭到镇压。在去巴黎的途中,肖邦听到这一噩耗,悲痛欲绝。出于对俄国侵略者的愤恨,肖邦决定放弃自己的俄国国籍,彻底成为一个流亡者。后来,俄国驻法大使曾以沙皇宫廷的名义拉拢肖邦,并授予他“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理由是他没有参加1830年的华沙起义。但肖邦断然拒绝:“虽然我没有参加1830年的革命,当时我还太年轻,但是我的心是同那些革命者在一起的。”


1831年,肖邦来到巴黎。此时正值法国文化发展进入一个高潮期。欧洲文学家巴尔扎克、雨果、缪塞、海涅、大仲马、司汤达等在这里高谈阔论;音乐家李斯特、罗西尼、门德尔松、舒曼等的乐曲在这里奏响……在这些人的影响下,肖邦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创作,名扬天下。他的代表作如《夜曲》、《圆舞曲》、《革命练习曲》等组曲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里创作的。


在法国,肖邦收获了巨大的荣誉和声望,却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波兰。1849年,39岁的肖邦受尽了身体和心灵的折磨,在巴黎病逝,被安葬在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他从华沙带来的泥土,也被撒在墓地上。按照肖邦的遗嘱,他的心脏由姐姐日后运回波兰。在波兰有个传统,人死后如果身体不能埋葬在家乡,至少应该将心脏留在故土。


为了那颗赤诚的心


在肖邦去世一年后,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了他朝思暮想的祖国,安葬在华沙的圣十字教堂内。


为了保护这颗赤诚的心,波兰人还付出了血的代价。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几颗凝固汽油弹落在了圣十字教堂内,整个教堂2/3被炸毁。就在德国飞机狂轰滥炸的紧急关头,教堂内的神职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教堂的断壁残垣下找到了存放肖邦心脏的盒子。据参与寻找的人员事后回忆,当时共有12位圣十字教堂的神职人员在找肖邦的“心脏”,有7个人被炸弹炸死。其中的两个人,为了保护存放肖邦心脏的盒子,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炸弹……如今,修复的圣十字教堂已成为祭奠肖邦的圣地,这位音乐天才的心脏依然保存在那里。


肖邦一直是波兰人的骄傲。他的肖像被印在邮票上,他的故居成为旅游胜地。华沙的肖邦博物馆收藏着他最丰富的手稿、遗物、画像和照片,还有他最后使用过的钢琴。肖邦生前曾经演出过的华沙瓦津基公园,也成为肖邦作品演奏的中心,每天都有音乐家在这里奏响肖邦的钢琴曲……


与此同时,肖邦也成了波兰文化的象征。 2007年3月,在肖邦诞辰197周年纪念日,一座高7米、重约2.5吨的肖邦雕像——至今世界上最高的肖邦像,在上海的中山公园建成,成为中波两国友谊的见证。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值“肖邦年”,在波兰馆“人类创造城市”的主题下,其文化活动的核心便是纪念肖邦。届时,将举办一场独特的音乐会,请100位音乐家同时用100架钢琴演奏肖邦的作品,创造一个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波兰馆中心广场和音乐厅内,每天还会举办肖邦钢琴演奏会,参观者可以听到用现代的、流行的方式演绎的肖邦作品。



2009年3月2日,“尿童”穿上中国海宁市赠送的真皮唐装



比利时国宝——“尿童”不只是传说


上海世博会期间,比利时—欧盟馆将辟出10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专门展出有“布鲁塞尔第一公民”之称的“尿童”小于连的雕像模型,供游人参观。


这个闻名世界的“尿童”,代表的是比利时人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浓缩了他们不受束缚、充满幽默的独特个性。诚如比利时人所言:没有“尿童”小于连,布鲁塞尔将不再成其为布鲁塞尔。


5个版本塑造可爱男孩


在布鲁塞尔大广场东面,埃杜佛街与橡树街的交汇处,有一尊高约61厘米的铜雕塑像。这是一个四五岁的男孩,长着天使脸庞、爱神模样。他赤身裸体,叉腰挺肚,憨态可掬。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这个小男孩身体后倾,当众不停地撒“尿”;地面上有两个池子,专门接源源不断流下来的“尿”。这就是著名的“尿童”雕像。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经多方探求、考证后发现,关于“尿童”的来历,有着不同版本的传说。


第一个版本与惩罚有关。很早以前,在埃杜佛街与橡树街的交会处,住着一个巫婆。一天,一个调皮的男孩在她家门口撒尿,她非常生气,于是施展魔法,罚男孩在此连续撒尿300年。好心的布鲁塞尔人为了减轻小男孩的痛苦,便制成一座雕像来代替他。


第二个版本与胜利有关。1142年,布鲁塞尔地区的居民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将刚刚两岁的领主(公爵的孙子)放于篮中,吊在树上。战争打响后,小男孩竟然站了起来,从容地往下撒起尿来。士兵们士气大振,一举歼灭了来犯之敌。战争结束后,士兵们将那棵原来位于战场上的橡树,作为胜利的象征,移植到布鲁塞尔市中心。后来,人们又在橡树边立了一尊“小尿童”的雕像。


第三个版本与叛逆有关。传说这个撒尿的小男孩,是一位比利时公爵的儿子。5岁时,他随父参加十字军东征(1096年到1291年,西欧基督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军事侵略行动,因西欧教会授予每名士兵一个十字架而被称作“十字军”)。一天,当举行宗教圣典的游行队伍经过身边时,这个孩子竟然当街撒尿。后来,有好事者将这个离经叛道的孩子的形象,塑成铜像放在布鲁塞尔街头。


在比利时流传最广的版本是:一位富人年仅5岁的独子,在节日期间走失了。5天后,这位富人在埃杜佛街与橡树街交会的街角处找到了儿子。当时,儿子正在无拘无束地撒尿。后来,这位富人出钱在此竖立雕像,复制出儿子撒尿的一幕。


对中国公众来说,最受青睐的版本则是:14世纪,布鲁塞尔遭到外族入侵。侵略者点燃了一根连接城内火药库的长长的导火索,计划炸毁这座城市。一个名叫于连的机智小男孩,发现正在燃烧的“绳子”后,用一泡尿浇灭了导火索,从而拯救了布鲁塞尔。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制成了这尊可爱的雕像。


几经磨难的“圣路易骑士”


比利时一份14世纪的文献,记载了“尿童”小于连的真正来历。


如今“尿童”所处的位置,原本是一个人造喷泉。它像很多其他欧洲城市的街角喷泉一样,属于城市供水系统的组成部分,为附近街区的居民供应饮用水。1619年,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受布鲁塞尔市政府之邀,做成了小于连这个可爱的“水龙头”。19世纪中叶,布鲁塞尔市居民安装了自来水供应系统,雕像的供水作用消失了。但此时,“尿童”的名声已远播全球。


历史上,“尿童”雕像曾几经磨难。1695年,布鲁塞尔城遭到法国军队的炮击。为使“尿童”免受炮火伤害,布鲁塞尔人将它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炮战过后,布鲁塞尔市民抬着雕像,走街串巷,庆祝胜利。之后,人们又为雕像加了底座,并刻上拉丁文:上帝把我在石座上养大,现在他使我昂首于敌人之上。自此,“尿童”小于连成了布鲁塞尔人的“保护神”。


1747年5月31日,两个法国士兵明目张胆地抢走了“尿童”雕像,但因为太重,又随手将其丢弃在布鲁塞尔一家酒馆的门口。法军的这一举动,激怒了布鲁塞尔人。他们奋起反抗,将肇事者团团围住。最终,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出面干预,才使不法分子免于被打死。为了平息事件,路易十五将肇事士兵关入监狱,还向“尿童”赠送了一身镶金边的锦缎贵族服装,并封它为“圣路易骑士”。这一任命,使得法军在经过“尿童”雕像时,必须向它行军礼。此后,它又不断受到各国国王、王子、公爵、伯爵、贵族、政治人物的赐封,荣誉称号越来越多。


1817年10月4日深夜,“尿童”雕像被一个刚获特赦的法国苦役犯偷走。布鲁塞尔人找遍了整座城市,才在城墙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它。但是,“尿童”已经被打碎,遭到严重损坏。悲痛的人们只好将碎片收集起来,慢慢地进行修复。1818年,修复后的“尿童”重归原位,受到布鲁塞尔市民的热烈欢迎。但后来,它又数次遭醉鬼、流浪汉等卸胳膊断腿。为了防止“尿童”雕像被盗或遭到损害,布鲁塞尔市政府决定把原作雕像珍藏在博物馆内,不再让其与普通民众“接触”。目前,矗立在布鲁塞尔街头的“尿童”雕像,是1965年做成的复制品。


800套衣服换着穿


对比利时人来说,“尿童”雕像代表了光荣、反抗、历史伟绩与奇迹,是布鲁塞尔乃至比利时人的精神象征。同样,“尿童”


雕像也见证了布鲁塞尔从无名小镇到世界名城的演化过程。1975年10月16日,布鲁塞尔市颁布法令,将其列为保护文物,此后又授予它“布鲁塞尔民间与文化遗产第一大使”、“布鲁塞尔第一公民”等称号。


从某种意义上说,“尿童”也是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在日本、西班牙、法国等地,人们都能见到它的“分身”。在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上,比利时—欧盟馆还将展出用巧克力制成的“尿童”雕像。


很多喜爱“尿童”的游客都发现,它经常“换衣服”。1698年5月1日,荷兰总督向一批弓箭手每人赠送了一套具有巴伐利亚特色的服装,小“尿童”也得到了一套。这是它第一次收到这样的礼物。此后,它不断收到服装,如今已是世界上拥有衣服数量与种类最多的“男孩”,拥有800多套来自世界各国的服装。1979年,布鲁塞尔建城千年庆典时,北京市向“尿童”赠送了一套中式对襟小褂;2009年,中国“皮革之都”海宁市,向“尿童”赠送了一套皮制唐装。在今年的上海世博会前,海宁市制作了一尊“尿童”雕塑模型,以及一件与此前赠送给它的一模一样的皮衣。该模型将在比利时—欧盟馆展出,供游人参观拍照。


有意思的是,除了服装,小于连的“尿”也会发生变化。它平时“尿”出来的是水,在节庆日“尿”出来的则是红酒或啤酒。如1890年,布鲁塞尔市民庆祝一个节日时,小于连便连续“尿”了两天的红葡萄酒和啤酒。



明代针灸铜人(仿制品)



中国国宝——针灸铜人显千年神奇



上海世博会期间,坐落在世博园中轴线东侧、总面积达15000平方米的中国国家馆,将有数件中国顶级国宝展出,如《清明上河图》、曾侯乙建鼓底座、针灸穴位铜人、秦陵一号铜车马等。而最让国际游客感到神秘和喜爱的,当数第一次与观众见面的明代针灸穴位铜人。它从博大精深的中华医学角度,详细阐释了人体的穴位和经络,铜像全身清楚地标注了数百个穴位和经络的具体位置。


太医局里的奇“人”


针灸是我国的传统医疗方法,距今已有2000多年可考的历史(最早记述于《黄帝内经》)。到了宋代,为了更好地让学医的人练习和使用针灸技术,医官和工匠们专门铸造了标注人体穴位的铜人。


北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10月的一天,天还没有完全亮,汴京(今河南开封)太医局的门外,已经有一群年轻人站在寒风中等待了。这里将要进行一场毕业考试,其结果将会影响这群年轻医者们未来的命运。


太医局是北宋培养医官的专门机构,每年春季招生,经过层层筛选,对出众的年轻人再进行3年严格的专业训练,期满后进行毕业考试。其中成绩优秀的,将被选入翰林医官院,成为一名享受朝廷俸禄的医官。


当主考官宣布时辰已到、太医局的大门打开后,等待考试的年轻人鱼贯进入一个大房间。在这里,他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个“人”早已立在房子中间。这是一个奇特的金属“病人”。他面色蜡黄,表情僵硬,两只手大大地张开,就像要让裁缝量身的姿势。


通过考官的说明,考生们明白了,这个“人”是为他们考针灸专门准备的。这是一个铜人,全身布满了小孔。考试的方法是,由考官陈述此“人”的病征,考生对症在铜人身上施以针灸。


当第一个考生准确地将针刺入铜人的穴位时,一股极细闪亮的水银从穴位处悄然流出;而当考生选错穴位时,竟然无法刺入铜人的身体。众人无不对这个神奇的铜人啧啧称赞:莫非这个铜人也像人体一样遍布经络?


翰林医官亲自铸造


太医局里那些满心狐疑的年轻人也许并不知道,这个铜人的发明者,正是他们未来的最高领导人——翰林医官王惟一。


王惟一是北宋著名医学家,约生活于987—1067年间,籍贯不详。他历任宋仁宗、宋英宗两朝医官。仁宗时,他任翰林医官、朝散大夫(相当于上五品官)、殿中省(专管皇帝生活的部门)尚药奉御骑都尉(官名)。


北宋时,针灸非常盛行,但关于针灸穴位病理以及施针之法等却众说纷纭,其中还有不少谬误,以至于医疗事故频发。针对这一情况,时任翰林医官的王惟一受宋仁宗的委派,对人体解剖、穴位、经络循行、针灸主治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并撰写出《铜人腧(音同“树”)穴针灸图经》3卷。在编绘此《图经》的过程中,王惟一发现,平面图谱很难详细阐述穴位经脉和脏腑之间的关系。于是,他决定铸造一个和真人一样大小的模型,来标示穴位和经脉的位置以及它们与内脏的关系。


王惟一亲自设计铜人,与工匠同吃同住。从塑模、铸造,到雕刻,他全程紧盯,力保这个人体模型能够与真人无二。经过了长时间的艰苦攻关,两个针灸铜人终于面世了。它们的高度跟成年男子一般,外壳可以拆卸,胸腹腔能够打开,可以看到腹腔内的五脏六腑,其位置、形态、大小比例都与真人基本相同。在铜人身体的表面,刻着人体十几条经络循行路线,各条经络及穴位名称都详细标注出来。每个穴位留有针孔,针孔里注有水银,用蜡封住。只有当针准确刺入穴位后,水银才会流出。


北宋铜人和“正统铜人”


王惟一铸造的针灸铜人,轰动一时,被视为国宝。一尊放在太医局供学生们学习使用;一尊放在大相国寺仁济殿中供人参观。

北宋的针灸铜人很快引起了北方金人的注意,他们千方百计想得到它。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汴京,大相国寺的针灸铜人在战乱中失落。


1925年,一位老中医在日本曾见到一尊针灸铜人,他撰文提出也许这尊铜人就是北宋铜人。30年后,中医专家陈存仁再次在日本东京博物馆见到了那尊铜人,他认为这就是北宋铜人。著名医史专家马继兴推测:当年金兵攻破汴京后,一尊针灸铜人被金兵抢走,16世纪时辗转流入朝鲜。几十年后,这座针灸铜人又被日本人掠走。但对这个说法,学界至今仍有质疑。如今,存放在东京博物馆的针灸铜人究竟是真品还是仿造品,仍未有定论。


北宋败亡时,存放在太医局里的那尊针灸铜人也不翼而飞了。有传说认为,当时金人掠夺大批财物运回金国,其中就包括了这尊铜人;也有说这尊铜人在金兵破城之前已经被北宋大臣偷运出去;还有一种传说,认为当时的襄阳知府赵方得到了这尊铜人,后其子赵南仲献给了南宋皇帝赵构。宋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蒙古国派使者来到临安(今杭州),逼要北宋针灸铜人。于是,软弱的南宋朝廷将北宋铜人拱手给了蒙古国。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召见尼泊尔工匠修复那尊北宋针灸铜人。4年后,修复好的铜人被置于元大都(今北京)的三皇庙内。在它的身后,立了一块石碑,刻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100多年后,当元大都被明军攻陷时,针灸铜人及石刻仍然立在原地,于是这尊铜人便被收入明宫。明英宗正统年间,鉴于这尊铜人在漫长岁月中已破旧得难以辨认,皇帝下令以这尊铜人为原型,重新铸造了一尊新的针灸铜人,被称为“正统铜人”。


“正统铜人”在明清两代一直得到了精心保存,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被掠走,从此再没音信。


针灸文化的魅力


所谓“正统铜人”,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是针对当时的一些其他铜人而言。除了明英宗下令铸造的一尊铜人,当时还有官府和民间也仿造了几个北宋铜人,这些都被称为明代针灸铜人。此次在世博会上露面的,就是一尊明代针灸铜人。


“正统铜人”失落后,当时的清廷太医院仿照其珍藏的一张针灸铜人图,又重新铸造了一尊高2.13米的针灸铜人。当时是光绪三十年,因此这尊铜人又被称作“光绪铜人”。1958年,“光绪铜人”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同年,有人在苏联的列宁格勒又发现了一尊针灸铜人。从外形上看,这尊铜人和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光绪铜人”很相似。但当2004年中国专家到俄罗斯亲眼见到这尊铜人时,却发现它与“光绪铜人”有很大的不同。它只有1.73米高,且服饰、姿态和一些细微之处都与“光绪铜人”迥异。专家们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发现这尊铜人与清廷文献中所记载的“正统铜人”完全相符。八国联军劫掠北京时,太医院正坐落在当时的俄国占领区。由此,专家们认定,在俄罗斯的这尊就是失落于1900年的“正统铜人”。


在我国历史上,除了北宋铜人、“正统铜人”、“光绪铜人”这一脉相传的铜人之外,明清两代的官府和民间还铸造了一些针灸铜人。如嘉靖铜人、高氏铜人、蜀府铜人、半跪式铜人、乾隆铜人、雍正铜人、锡制铜人,等等。这些也都是我国中医界的传世国宝。


起源于中国的针灸医学,目前已经传播到世界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世界医学界普遍公认,针灸现在可以治疗的病症已达800多种,治疗效果显著。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针灸非常喜欢,同时也特别好奇。此次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针灸铜人,将进一步增加世人对针灸术的了解,使中医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发表于 2010-5-13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103:}如果能弄一件放在家里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编完之后看到有跟帖,吓一跳,你来啦,欢迎啊...{:1_406:}

哎呀,系统升级后,编辑一套帖子真是费力呀。

而且那些字呀图的还不听话,要想方设法让它们各就各位,最后还不是很理想...{:125:}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发表于 2010-5-13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加精!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加精!
我心悠然 发表于 2010-5-13 13:48

问好悠然...{:131:}

我又笑啦,谢过悠然,只可惜你我都无权呀...{:lol:}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一段访谈——


“国宝”聚世博:只看热闹太可惜


  ●文化交流这件事从来就不容易。这次世博会邀请到那么多国宝级展品,我们在认真欣赏之余,还应怀抱一颗感念的心。面对那么多精彩的展品,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看看国宝”、“轧轧闹猛”的心态上,实在太可惜。

  ●如果我们能够透过文化的表象,破解人性,沟通双方,就会收获许多身心的愉悦。有交往,才有更新的文明的诞生。向我们走来的世博会,正是这么一个跨文化对话的理想平台。

  ●主持人:《解放日报》记者 柳 森

  ●嘉 宾:李天纲(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柳森:这几天,各国陆续运抵世博会场馆的国宝级珍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不仅将有国人耳熟能详的罗丹的著名雕塑“思想者”、“巴尔扎克”,更有丹麦的象征——“小美人鱼”像、布拉格查理大桥上的“幸运浮雕”、卢森堡的“金色少女”雕像等。若真想不枉费那么多绝世珍宝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作为参观者的我们,是不是也该多做些“观前准备”呢?

  李天纲: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好好思量一番的问题。这次能有那么多珍贵的国宝级文物顺利参展,首先是缘于主办国的诚挚邀请,但关键还是有赖于各国的响应和全力支持。当然,不要把世界各国的热情奉献,理解为中国古代的“万方来朝”。

  就以“小美人鱼”铜像为例。大家都知道,她脱胎于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海的女儿》,后来由丹麦雕塑家埃里克森于1912年用青铜浇铸而成。由于这个故事在中国传播了近百年,“小美人鱼”像在中国就成了丹麦文化的象征。然而,自“小美人鱼”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安家后,她就未曾踏出过国门一步。所以,此次当上海世博会向丹麦发出参展邀请,并希望对方能携若干重要的文明标示来中国参展时,对于是否允许“小美人鱼”远赴他乡,哥本哈根市议会特地慎重地组织了投票。

  在目前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国宝”出境是很忌讳的。就是博物馆里珍藏的、可以移动的文物珍宝,出境展览都是慎之又慎。把具有本国象征意义的地标性建筑拿到国外展出的先例,更是少见。每个民族都珍视自己的“国粹”,这是很自然的情感。正因如此,当他们舍得将自家的好东西拿出去与世人分享,我们就更应懂得感谢。

  柳森:那么,最终究竟又是怎样一些原因促成了“小美人鱼”们的“2010世博行”呢?

  李天纲: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文化的雅量,一种对跨文化交流的珍视与真诚。尤其,这些年由于持续的贸易顺差,“中国制造”被一些人视为“竞争对手”。在此背景下,他们在讨论是否将“小美人鱼”送来中国参展时,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见。但是,我们看到,最终在一种为了增进文化交流的良好初衷面前,理解与沟通的善良愿望弱化了对立和竞争的利益冲突,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慢慢积蓄为一种源自互信与相互尊重的温暖力量。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当下这种积极而美好的文化互动,也缘于中国综合实力崛起、国际地位提高后,其他国家民众对于我们的一种看重,一种建立在不断了解与沟通上的再认识。但是,我们切不可因此盲目、简单地沾沾自喜、自以为是。

  文化交流这件事从来就不容易。这次世博会邀请到那么多国宝级展品,相信在每一个宝贝的背后,必有一段文化交流的佳话。我希望策划人能把它们都说出来,让中国观众分享。

  此外,我们固然应该珍视“国宝”级展品,但对于一切来自远方的“文化使者”,我们应一视同仁。我已经看到了尼泊尔馆的芳容。给我带来震撼的是:尼泊尔馆的展品和装饰品都是用纯手工工艺制作的!后来一了解,这些展品和装饰品不仅累加起来总重达500多吨,参展方光是要把这些东西运来中国就耗资巨大,而且是由约350户尼泊尔家庭凝聚了近两年的心血倾情完成的。对于如此的用心良苦、深情厚谊,我们在认真欣赏之余,还应怀抱一颗感念的心。面对那么多精彩的展品,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看看国宝”、“轧轧闹猛”的心态上,实在太可惜。

  柳森:不过,无论是“小美人鱼”、“幸运浮雕”还是“金色少女”,她们之所以独一无二,还在于她们往往是与其所处的当地风土人情融为一体的。如今孤身来到上海,从旅游观赏学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大量信息的折损。

  李天纲:确实,欣赏异域文化需要更充分、全面的信息,更需要“沉浸式的参与”。好比如果去布拉格旅行,你真正希望探寻的,是属于整个布拉格的印象、氛围、感觉。诸如“幸运浮雕”这样的“文化地标”,当然能激发你的初步兴趣,但它们只是文化整体中的一些切面。对于理解“他者”文化而言,才刚刚是个开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世博会能诱发人们的好奇和想象,进而使参观者在各种信息的引导下慢慢了解、想象其他民族的艺术和生活、历史和现实,但它能起到的作用终究还是“抛砖引玉”。

  柳森:也就是说,具体到世博会的观展,尽管各参展国定会运用各种“展会语言”来演绎属于他们的“城市智慧”,但作为一位有心的观者,我们还是有必要为参与这些高密度的观赏活动做些知识上的储备吧?

  李天纲:看世博,对历史背景知识的了解还是相当必要的,否则很难去领会很多文物背后真正的文化内涵。当然,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能有一些对这些国家、文化有深刻了解与认识的人,愿意参与进来,并为公众做些引导或者解说,效果会更好些。作为学者,包括你们媒体在内,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做中西文化交流的“摆渡人”。

  陆九渊曾有名言:“东海西海,心同理同”。这也是我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一个信念和心得。东方和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当然很大,但我们应该相信:中国人、外国人,人性中的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如果我们能够透过文化的表象,破解人性,沟通双方,就会收获许多身心的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交往,才有更新的文明的诞生。向我们走来的世博会,正是这么一个跨文化对话的理想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读书巫妖
发表于 2010-5-13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整理这篇帖子 也是一场文化盛宴了 给读雨沏茶~~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0-5-14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忒有文化啦,看了一部分,找时间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0-5-14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咦,尿童的小鸡鸡是不是歪了?
随喜随欢。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6-4 00: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