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临窗读雨

[汇编] 【文化专题】中秋团圆 —— 月·夜·家

[复制链接]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发表于 2010-9-2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月圆人圆,与月圆之人缘事描绘甚多。无论古今都因拥有这一轮明月,倍感人生缘亲。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节将近,不再另开帖,续上来:


是什么淡化了中秋


谁让中秋节淡化?

中秋将至,各路商家早已经厉兵秣马,各种豪华的、天价的月饼纷纷上市。然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以及文化内涵却越来越淡漠。有调查显示,除了吃月饼,很多年轻人并不了解中秋节还有哪些习俗。

节日的生命力,本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生活方式已经改变,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也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逐渐成为古董。如何在现代社会重建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已成为很多人关注的话题。但是,消泯节日内涵的,仅仅是现代化吗?独立学者苏冀说:“造成传统节日文化精神消泯的,不是现代化,也不是城市化,而是畸形的现代化和城市化。”

节日变成消费日

节日本有两重涵义:休闲和仪式。然而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逐渐演变成消费日、休闲日,甚至是送礼日,节日的仪式感,以及仪式所代表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已经淡化。

不仅仅是中秋节,重阳、端午甚至春节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很多人年复一年地感慨“节味儿”、“年味儿”变淡,节日没有节日应有的气氛,过节也没有感觉了。

究竟是什么让节日没有了气氛?学者、评论家乃至网友纷纷表示,今天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渐消解了传统节日的气氛,比如中秋,传统的中秋节,人们坐在种满桂花树的院子里,于万籁俱静之时,举头望明月,把酒问青天,但如今都市里高楼林立、霓虹闪烁,想看月亮,可不是抬头就有,现代化建设让人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再比如一家团圆,农业社会通讯、交通不发达,一家团圆显得非常珍贵,人们千里万里地奔波回乡,只为一日团聚,但是现代通讯技术发达,沟通变得非常简单,电话、网络无处不在,节日的团聚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当传统节日只剩下休闲和消费的时候,传统节日的延续和传承,也成了许多人思考和担忧的问题?

节日传承面临危局

现代社会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让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面临困境,但节日的传承危局真的是现代化乃至城市化导致的?

苏冀并不这么认为,他说:“从农业社会转变到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了,节日具体的形式也随之而变,实际上,不仅在今天,在传统时代节日习俗也是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其中所体现的价值并没有变,比如说团圆、家庭、亲情等,在任何一个时代它都非常重要,因为没有这些,人们就会变得流离,变得没有根。”

真正导致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变化的,是畸形的城市化、畸形的现代化。苏冀说:“一个社会普遍的价值观,是经过无数年的积淀、演变而形成的,虽然说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但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比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家庭伦理、对祖先对历史的尊重、对亲情的重视,它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农业社会需要,现代社会也需要。”

但是不均衡的发展往往会破坏这些社会维系的纽带,苏冀说:“人们怎么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我们现在的生产方式没有注重这个。自然注重平衡、均衡,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地域和地域之间也同样如此。当今社会的人们蜂拥进入大城市,是因为乡村和城市的不均衡,小城市和大城市的不均衡,资源、机会等都向大城市倾斜,如果在乡村生活,可以和大城市获得同样的待遇、机遇,那么人们还会纷纷背井离乡、涌进大城市吗?当然,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但在中国尤其严重。”

现代化并不排斥传统

传统节日在现代化的今天正面临着仪式性、习俗性的改变。与此同时,网上祭奠、网上团圆等形式层出不穷,似乎这也印证了传统习俗现代化的必要性。

但网上祭奠、网上团圆是不是真的是传统节日的出路?苏冀说:“其实现代性本身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国内外也有不少的学者一直在反思现代性所带来的伦理、道德、社会的矛盾。”

在苏冀看来,现代性本身并不是确定的某种生活方式,他说:“不存在通向天堂的道路,未来本身也并非确定的,它需要总结过往的经验,吸收思考的成果,现代性并不排斥传统,而是要吸收传统所遗留的经验和智慧,延续传承而来的普遍价值观。比如生存方式,人们的生存方式要合于自然,反自然的生存方式必然超出环境的承受力,并带来对健康的直接损害。尤其在一些自然环境特殊的地区,废弃传统而追求经济增长很可能导致致命的问题。”

所以,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应该让人更加舒适地生活,而不是相反。苏冀说:“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要关注其核心精神的新生,不要固守器物。具体的形式可能改变,但其精神是相通的。不必非要改变传统的精神内涵而去找一个现代式社会的内涵。”

需要一个讨论的平台

不均衡的经济形式、不顾自然的发展模式、畸形的城市化,消解的不仅是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也是人与自然相处的观念、甚至是普遍的社会价值观。

苏冀说:“物质生产不能脱离道德的秩序,经济活动需要道德的制约。倘若能够均衡发展,人们散居于村镇,村庄被河塘围绕,绿树成荫;城镇规模适度,人们的居住点和工厂、办公楼被森林、农田间隔,有方便快捷的公交相连……各地生活环境因地取材,根据气候条件进行设计。”

而如何实现这一切,改变传统价值观在当今社会的困境?苏冀说:“第一要改变发展模式,第二要建立公众讨论的平台和渠道,让社会公众参与到社会价值观的讨论中,人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整个社会的集体选择。所以,建立讨论的平台和渠道,是改善现代化、消解传统这个困局的起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甘首五朝臣

发表于 2011-9-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快乐{:1_54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发表于 2011-9-1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圆圆,人团圆,祝卓尔中秋快乐!{:handshake:}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 ...
苏轼 发表于 2010-9-22 22:31

原来是你,当初还真迷惑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搜了一下,贺中秋这帖儿最全,续一篇,祝大家中秋佳节好... {:1_529:}

月饼模具传承中秋文化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如今的月饼制作越来越趋向于机器化生产,纯手工制作的月饼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过去制作月饼的模具逐步转变为人们手中的收藏品。制作月饼的各类模具传承了上千年的中秋文化,在精致的花纹图案里,雕刻着人们的企盼和祝福。

追根溯源

月饼模具是民间雕刻艺术的奇葩


月饼模俗称月饼印,是制作月饼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子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居多。旧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过中秋时自己制作月饼,饼模多为自制,不同年代的印模形式千姿百态,图案丰富多彩,蕴含了国人朴素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将生活和艺术合二为一,历经百年仍韵味犹存,是凝结我们民族情感的实用器和艺术品,是民间雕刻艺术的一朵奇葩。

家住我市城南的民间收藏家、陕西省收藏家协会顾问、西安收藏研究院院长薛勇先生自20世纪90年代始,热心于民间印模的收集与研究,近二十年精心收藏了全国各地印模1000多块,从宋代、明清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年糕板、月饼模子、粿印就有300块。并著有《舌尖上的艺术:中国糕饼印模图鉴》一书,从民间糕饼的发展历史以及印模的用途、雕刻、类型、图案等方面入手,详细地解读了我国民间独特的食品文化和印模雕刻工艺的精神内涵。

谈起月饼模具的历史, 薛勇说,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糕饼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祭品和食品,各种糕饼一直是神案和餐桌上不可或缺、极具艺术性的主角。时令节庆、婚丧嫁娶、暖寿贺诞、祭祀拜祖、满月庆生,都需要大量糕饼。它们造型优美,图案丰富,对大人小孩都充满着诱惑和吸引力。记者看到他收藏的糕饼印模以木为主,小的一般1寸,大的则达1-2尺,形状多为圆形,也有正方形、椭圆形、莲花形、桃形等。在传统习俗中,嫦娥、玉兔、吴刚、桂树成为中秋节的象征,吴刚伐桂是糕饼最常见的图案题材。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为题材的花卉纹饰,“福”、“禄”、“寿”、“禧”等文字纹饰,龙、兔、猴、麒麟、蝙蝠等瑞兽纹饰则表达了人们祈求吉祥如意、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藏家声音

月饼模具延续着民俗文化的根脉


薛勇告诉记者,他收藏的月饼模具分为以下五大类:一是瑞兽杂宝类;二是花卉果蔬类;三是神话典故类;四是吉语祥纹类;五是桂宫蟾影类。此外,还突出了闽南的神龟粿印与状元文化的关联。月饼模具多称饼印或粿印,使用最多的是桃子、龟、鱼、钱和八卦的形象。以厦(门)、漳(州)、泉(州)为主的闽南人制作粿印的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把粿做成龟的样子,表现了这一方土地的人们敬仰的“龟文化”。在闽南人看来,龟是健康长寿的象征,而中国人自古就崇尚“多福、多寿、多子”。在闽南,龟粿的使用一定要与红色相配合,变成“红龟粿”。不论是春节、中秋等喜庆节日中的祭祀、请客和拜访亲友,还是日常里婚嫁、生子、做寿、迁居等喜庆时刻的宴请、送礼,都是必备红龟粿的。记者注意到,薛勇还收藏有不少反映闽南地区状元文化的粿印,十分生动有趣。薛勇说,糕饼印模不仅是糕饼定型的工具,也是精美的木雕工艺品,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延续着我们民俗文化的根脉。

谈到月饼模具收藏的市场行情,薛勇坦言,它既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件件精美的将生活和艺术结合为一的传统工艺品,现如今更摇身变成一种日渐罕见的精美藏品。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韩国人来中国收购月饼模子,当时10元一个,被韩国人大量收购,价值被严重低估。目前,中国的月饼模子大都较贵,大号的、雕工精细的模子可卖到2500元左右;机械化生产的普通饼模也在百元以上。和其他藏品一样,饼模也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年代久远的弥足珍贵,一个清代的饼模可卖到几千元。一枚明朝万历年间“狮子滚绣球”饼模在藏界已难得一见,这些纹理已然斑驳的木质模具因传承了上千年的中秋文化而受到后人的追捧。

月饼模子可以说是对中秋节民俗演化的一种记录和存档,它的艺术形态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民间传统审美观念的一种物化,在一定意义上展现出了中国民间传统的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发表于 2013-9-18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恰当时:)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3-9-1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快乐。{:015:}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3-9-2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中秋,梦江南,临窗雨,悄著柔。
回复 使用道具


独赏二月雪

发表于 2013-10-6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你们在过中秋,我在实验室干到凌晨三点。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10 10: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