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06|回复: 13

[汇编] 【国学杂谈】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1-6-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构成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通过的《全球伦理宣言》的基石。这是因为,孔子的这句箴言,从观念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有效地调节人与人之间彼此关系的底线伦理,是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律”。

据《论语·卫灵公》记载,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请教夫子:“有没有可以值得一个人一辈子都始终不渝地躬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答曰:“它就是‘恕’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的那句名言的来历。它告诉人们,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其实《论语·颜渊》也提到了这句箴言,可见它的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明是“推己及人”得出的必然结论。这个命题的肯定形式是孔子提出的另一种说法,即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道德律是普遍有效的,它不会因人而异。

孔子讲究的是“忠恕之道”,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按照朱熹的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子贡所谓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说的也是这个“推己”的意思。《中庸》重申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就是给出了一个同他人打交道的最基本的准则和底线。显然,这种致思取向体现的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方法。推己及人实则即是去私,私即人为,违背自然而然之意,去私即意味着顺应天理,如庄子所言:“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庄子·德充符》)。而体现于人间的“自然”,无非就是那个通达于所有人且普适性的天理或“道”。可见,“私”与“自然”相对而言。只有推己及人,才能在协调人际关系中顺应人的自然而然的本性,此亦即道家所谓的得道。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就是“推”的功夫。孟子认为,如此一来,“天下可运于掌”。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按照人的本然之性去为人处世,去接人待物,那么治理天下就变得非常简单了。这类似于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有意思的是,孟子与老子都谈及“治国”。

关于“推”,孟子说:“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人不仅本性一致,其弱点也一致。怎么才能够保证所“推”者为道德意志和道德属性而不是人性的幽暗面呢?孟子还说过:“心之所同然者”。这恰恰就是“推”的根据。正是基于这种同一性,“推”才是可能的。而“心之所同然者何?谓理也,义也”(《孟子·告子上》)。“同然”之“心”构成同情心的内在根由,而同情心又是道德的心理基础。同情地了解他人,是唤醒自己的“恻隐之心”的必要条件。问题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呢?是不是可以说“己所欲,可施于人”?不然。关键是不能把个人的偏好,即所谓“私”,强加给他人。道德律是普遍的命令,它可以通过人的内心的觉解而变成自觉的诉求,从而得以开显并在不同的人那里普遍地有效。

据说德国近代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有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其实,我们同样可以说,世界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个说法可以并行不悖、相互补充。前者强调的只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而后者强调的则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同一性。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无论离开了哪个方面,都不能构成矛盾。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强调了对他者

的尊重,同时又不游离道德的普适性,从而完美地体现了差异性与同一性的兼容。它教导我们,首先要充分尊重他人的个性,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还必须在道德上成人成己。

现代社会的人特别推崇人的个性,强调差异,并把个性同人的权利联系起来。一般地说,这也没有什么不对,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把这种对个性的推崇变成了无条件的崇拜,恐怕就很危险了,因为它意味着人的个性有可能沦为人的任性。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呢?事实上,人的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它无非是指一个人的独一无二性,即时间上的不可重复和空间的不可替代。倘若超出了普遍道德的约束,人的个性的张扬就难免妨碍他人利益。个性一旦变成任性,它就不再是正当的了,而是人的偏执。如此一来,它不仅不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反而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相反,只强调同一,而不尊重甚至忽视差异,就将剥夺人的个性,到头来也会漠视人的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从而抽掉使德性和责任赖以成立的基础。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走向和谐社会在观念层面上的保障,它无疑能够为民族和谐、国家和谐、地区和谐、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谐提供某种精神资源。耐人寻味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构成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通过的《全球伦理宣言》的基石。这是因为,孔子的这句箴言,从观念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有效地调节人与人之间彼此关系的底线伦理,是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律”。

人间和谐、世界大同,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天下为公”的达成,离不开孔子倡导的“忠恕之道”的施行。因为只有人人都能推己及人,从而既“立人”、“达人”,又“勿施于人”,方能做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方可实现“选贤举能,讲信修睦”。从德性觉解的角度说,人类追求了数千年的大同理想,归根到底不过系乎人的“忠恕之道”而已。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禅的启示


目前,在国内和国际上,禅学很热,很多人都在学禅,都成了禅的狂热的粉丝。那么,到底什么是禅?这是很多朋友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禅,是印度梵语“禅那”的音译,意译就是“静虑”、“思维修”、“摄念”,也就是冥想的意思,是指通过禅坐训练,将意念集中在一处,思考人生真理,从而使大脑里的杂质沉淀下来,使思维如水一样清澈、透明。

用现代话简要地说,禅是一种境界,一种方法,一个家园。

首先,禅是一种境界。禅是一种觉悟的境界。禅的境界远离分别,去除了一切二元对立。在禅学看来,世上万事万物,形相上虽然有差别,本性上却是平等的。

其次,禅是一种方法。禅是开发智慧的方法。禅运用“不二法门”,让我们摆脱分别的枷锁,充分显现出一切众生原本具有的“如来智慧德相”。

其三,禅是一个家园。他乡虽言好,不如早还家。禅的开悟,就像游子归乡。禅给了漂泊无依的现代人一个温馨的精神归宿,使我们回到“主客未分之前”的精神本源。禅师们使用各种语言、机锋,都是为了使所谓精神结束流浪,回到它的“故乡”。

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坛经》)——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能超越形相,不为所动,这就是“禅”;超越外部的形相时,心灵就保持了自由,这就是“定”。有了“禅定”的功夫,生命境界就会改观。

禅,也是当代人缓解压力、增强定力、开启智慧有效的方法之一。

减压:现在的人成天到晚都在喊,说自己很“忙”,很“累”,很“郁闷”。禅可以将这些东西一扫而光,可以减缓工作压力,把压力转变成动力。

增定:现代人受到的诱惑太多,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面对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时,把握不住自己,心神杂乱,恍恍惚惚。禅可以把我们的心理调节到最好的状态,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增加禅定的力量,获得宁静、安详、舒适、快乐的心理体验,从而让我们滚滚红尘得自在,大风大浪不翻船。

开智慧:为了各种利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明枪暗箭,那不叫智慧。禅的思维方式可以使人从生命的最深层次,打开最根本的智慧。打开了这个最根本的智慧,对宇宙人生就会看得透透彻彻,明明白白。


明心见本性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在睹明生悟道时的感受,是佛教的终极关怀。释迦牟尼在悟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由于有了妄想执着,而不能让这原本就具有的佛性(最基本的、清洁美好的本性。编者按)充分地显示出来。禅的宗旨,就是要唤醒隐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沉睡的“佛性”,使人们获得一种觉悟的生命,充实的生命,自在的生命。

禅的出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正准备说法时,大梵天王来到座前,他献上一朵金色婆罗花。释迦牟尼拈起了这朵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没说。当时前来聆听释迦牟尼说法的人有很多,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面面相觑,唯有大弟子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对大家说:“我有纯正的禅法,清净的禅心,现在,我把它传授给大迦叶!”(《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安详地拈花,会心地一笑,就这样,禅,在拈花微笑的诗意氛围中诞生了;禅,从师父的心上传到了弟子的心上。它的传承,没有机械形式,不用过多语言,只是心与心的相印。因为禅是活泼的,它超越形式;禅是微妙的,它超越言语。

释迦牟尼把禅传给迦叶的同时,也把金缕袈裟和钵作为信物传给了他,所以后来禅宗习惯上把禅法的传承叫做“衣钵相传”,传到达摩大师时,成为西天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从西印度来到东土,将禅传到中国,被称为中华禅宗第一祖。达摩之后传了六代,慧能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禅宗。

达摩大师被称为禅宗东土初祖。他有一句著名的诗偈,叫“一花开五叶”。“一花”指从释迦牟尼传承下来的禅法源头;“五叶”指禅宗之的流变,即六祖慧能门下的五个宗派。自达摩经六传而至六祖慧能。慧能之后,中国禅宗分化出五宗,“五叶”就是指禅宗的这五家。后来,临济宗又衍化出黄龙、杨岐二派,所以又叫做“五家七宗”。

禅的十六字真言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不立文字”,是不拘泥于文字,强调要人们体悟语言文字之外的意义。禅宗有一部著名的书叫《指月录》,用手指和月亮来比喻文字和真理的关系。真理如同月亮,语言好比指向月亮的手指。见到了月亮,就要忘了手指,不要执著文字。这就叫“见月应忘指,归家罢问程”。

“教外别传”,是指禅的传承和佛教其他宗派传承方法不同,很独特。禅宗注重的是像拈花微笑一样,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的感性方式。而禅师,往往用行棒行喝、竖指擎拳、开单展钵、穿衣吃饭等方式,来企图传达最为精深微妙的“禅意”。

“直指人心”,禅的一切机锋、语言、方法,都直截了当地指向人本来具备的觉悟之心。禅师们的种种努力,都是旨在让人们直面生命的本源,回到没有受到各种俗世欲望污染的清澈纯洁的生命的源头去。

“见性成佛”,而当特纳们见到了自我的本心本性,也就获得了“觉悟”,生命就是觉悟的生命,我们也就成了觉悟的佛陀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道理,我们看一则禅学中的经典寓言。

从前有个商人,结识了四个朋友。他对第一个朋友言听计从,给他穿最好的,吃最好的,住最好的,用最好的;第二个朋友,气宇轩昂,仪表堂堂,商人对他非常看重,想尽种种办法维持和他的关系,并带着他在人前炫耀,以拥有这样的朋友而洋洋得意。对第三个朋友,商人的态度较为平淡了一些。但因为这个朋友料理事务的能力非常强,商人对他也很满意。唯有对第四个朋友,商人几乎从来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有一天,商人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想要带其中的一位朋友前去,以解除旅途寂寞之苦。问第一个朋友,第一个朋友说,我们只能共欢乐,不能共患难,我没有陪你出远门的义务。商人很是伤心,问第二个朋友,第二个朋友说,我知道你对我很好,但是我也知道普天之下的所有的人也都对我很好,所以我也不会陪你前去。伤心的商人问第三个朋友,第三个朋友说,我可以送你走一段路,但只能送你到门外。送到门外后,我还要返转身来,因为有很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处理。伤心的商人这时终于想到了第四个朋友。出乎他意料的是,第四个朋友什么话也没说,就陪他一起上路了。

在这样的一则禅的故事里,那位商人不是别人,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他要去的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不是别处,就是死亡的国度。因此,这则故事的主旨在于说明:当我们的有朝一日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到底能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什么?

第一个朋友,是衣食之友,象征我们的肉体。人一辈子都围着肉体打转,满足一己感官享受,但到最后,这具肉体并不能随我们而去。第二个朋友,是名利之友,金钱、地位。人生辛辛苦苦地追逐它,惟恐稍不努力,这些东西就会离我们而去。第三个朋友,是亲属朋友,是我们的妻子、同事、伙伴。在我们的生命中,与这些朋友相聚共处,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缘分。但是,当我们离别这个世界时,他们也不能同去。第四个朋友则是心灵之友,是我们的心灵、感受。人,能从这个世界上带走的,是这颗干干净净、清清纯纯的心灵。只有它和我们生死不离,不抛弃,不相离,但人们活着的时候,往往偏偏忘了它的存在!

这则经典的禅学寓言,指明了禅学的根本目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认识了你的第四个朋友,就是明白了本心,见到了本性。


冷暖自家知

禅学里,“悟”含有“心”和“我”两个意义,就是“我的心”,意指“我心中感觉到”,或“我心中体验到”。

在禅的里面,是非常注重体验的,这种亲身的体验,就是《六祖坛经》讲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什么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呢?当我们在喝这杯水的时候,我说烫,你也说烫,虽然我们都在说“烫”,但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因为对我来说,可能是60度的水我才说烫,而对你来说,可能是45度的水你就说烫。虽然我们都在说烫,但到底它的温度怎样,只有自己知道。

临济的禅风向来以峻厉著称,临济禅师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定上座的,也很有临济禅的峻厉风格。有一次,定上座在桥边碰到三个游方僧人,其中一个人问他:“什么是禅河深处,须穷到底?”

定上座听了,一把抓住这个人,要把他从桥上扔到河里去!其余两个人见了,连忙劝他:“请您不要生气,这位师弟刚刚出道,还不知临济禅的厉害。”

定上座这才停下手来,说:“要不是看这两位的面子,今天一定要让你亲自到禅河深处走一趟,让你自己‘穷到底’!”

每个人的“禅河”深处,需要每个人去探到底。禅提倡透入生命的至情至性加以体验。只有透过自己亲身体验,生命才会发生惊喜的改变。圆悟克勤禅师的得意弟子大慧宗杲,是宋代非常著名的禅师。大慧宗杲的门下,有一个和尚叫道谦。他参禅多年,却没有发现禅的奥秘。

有一次宗杲派他出远门去办事,道谦非常失望。他想,为时半年的远行,对自己的参禅有害无益。

道谦的同门宗元禅师很同情他,说:“既然你这么不开心,我陪你一起去好了。我想我可以尽我的全力来帮助你,没有任何理由使你不能在路上继续参禅啊。”于是,他们结伴远行。

两个人餐风宿露,好不辛苦。一天晚上,道谦向宗元诉说了自己长久以来苦苦地参禅却一直不能悟道的苦恼,并请求宗元帮忙。

宗元说:“我能帮助你的事,我会尽量帮助你,但有五件事我是没办法帮你的,这五件事你必须自己去做。”

道谦忙问是哪五件事,宗元说:“当你肚饿口渴时,我不能代替你吃饭、喝水,你必须自己去吃饭、喝水;当你想大小便时,你也必须自己去做,这四件事我一点也帮不上你。最后,除了你自己之外,谁也不能驮着你的身子在路上走!”

这席话立即打开了道谦的心扉,他顿时感到快乐无比!原来,参禅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永远是无法替代的啊。

半年之后,道谦回到了原来的庙里。大慧宗杲在半山亭远远地看见他,高兴地说:“这个人连骨头都换了!”

当“连骨头都换了”的时候,就会对生活的禅河,别有一番独特的感受。


禅定止乱心

杯子里的水,如果动荡摇晃,就不能反射出外部的事物。心也是一样。如果老是动荡不安,就不能平静地反映出外部的事物。所以,须借助禅的功效,使自己安静下来。

我们的意识,时时刻刻都在躁动不安,像猿猴爬树一样,不停地从这棵树上,爬到那棵树上,不能安安静静地待在一个地方。

我们的意念,也像马儿一样,不停地飞驰。所以禅把我们的意识叫“心猿意马”。心神散乱,就是心猿意马。参禅,就是要把心猿意马给拴住,让心静下来,正如唐玄奘法师上唐太宗的表文中所说:“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驰。”

禅有使心灵安静的功能,就像将一块明矾投到浑水中,使浑浊的水变清一样。《涅槃经》卷九说:“摩尼珠投于浊水,水即为清。”《弥陀疏钞》云:“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过去在没有自来水之前,都是从河里打水来吃。如果是下雨天,河水不太清,这时候怎么办?就在水缸里打明矾。打了明矾之后,过一会儿,水就变得很清,水里的杂质就沉了下去,水就变得清亮清亮的,就可以来饮用了。这就是静心的道理。

让杂质沉下去,让思想变得纯净、明澈。儒家的经典《大学》里也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放下与端起

如果我们到寺院去,请求禅师开示,几乎所有的禅师都会给你说六个字:“看破,放下,自在!”

人生在世,需要的就是这份从容洒脱。对于忙忙碌碌的现代人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放下。

中国人都很熟悉日本一休禅师,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据说有一天,一休打破了一个茶杯,这个茶杯是他师父非常喜爱的稀世之宝。打碎了杯子,肯定会受到师父的批评。怎么才能逃过师父的惩罚呢?一休想到了一个办法。当他师父回来的时候,他就问师父一个问题:“师父,人为什么一定要死?”“这是自然的事情呐。世间的一切,都是由缘分决定的,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死。”这时,一休恭恭敬敬地说:“报告师父,现在我要告诉你老人家一个好消息:你最喜欢的那个茶杯啊,它的死期到啦!”师父听了,哭笑不得,当然也就没有责怪一休了。

当我们无法改变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去面对它。端得起,更要放得下。

现在我端起的这杯水,大家认为这杯水有多重呢?大家会说250克重。但我要问的是,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端多久?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没什么:“250克的水杯而已,端的时间再长又能怎么样!”

确实,端10分钟,大家肯定会觉得没问题;端10个小时,大家就会感到手酸。如果端上10天呢?那你的手臂就会成问题,就会发酸、发胀、发麻、发肿,你就得叫救护车了!虽然这杯水只有250克,但是如果你放不下,端得越久,就会越来越重。到最后,你就会被它压垮。

在登山运动中,有一条人人畏惧的死亡线,这就是海拔6500米的高度。超过了这个高度,登山的人一定要携带氧气,否则就会缺氧而死。

但是,有一个人,却没有携带氧气瓶,多次跨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并且,最终登上了世界上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乔戈里峰的海拔是8611米。这一壮举,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个人,就是美籍印第安人蒙克夫·基德。他之所以不带氧气瓶却能登峰造极,是因为他发现了无氧登山运动的奥秘。在颁发吉尼斯证书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说:

我认为无氧登山运动的最大障碍是欲望,因为在山顶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你感觉到需要更多的氧。作为无氧登山运动员,要想登上峰顶,就必须学会清除杂念,脑子里杂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欲念愈多,你的需氧量就愈多。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为了登上峰巅,为了使四肢获得更多的氧,必须学会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

生命在高处,“觉悟”在高处。大雄峰,就是大彻大悟的生命境界。在这样的高度,任何欲念都不能生起,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就会身陷险境。

放下杯子,就是看得破、放得下;端起杯子,就是认得真、担得起。在人的一生中,似乎每个人都该做好这两门功课。

这就是中国禅给予我们的启示。

拈花微笑《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载:“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

在印度,禅之起源有一个“拈花微笑”的故事:佛陀的晚年,有一天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不知其用意,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摩诃迦叶尊者成为如来禅的第一祖,此后代代相传,第二十八祖为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是如来禅的第二十八祖,也是中国禅的初祖。他于梁武帝时候到中国传法。

菩提达摩到中国之时,是中国佛教义理盛行时期,传播“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禅法在文化发达的长江以南很困难,于是他辞别金陵“一苇渡江”,来到河南嵩山。在嵩山九年面壁,等待可以传授衣钵的人,终于等到二祖慧可。此后又经过200多年的六代单传,中国禅从四祖道信开始打开局面,再到六祖慧能,至于兴盛。慧能是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他的著作《六祖坛经》是门人弟子对他生前言论的记录,为中国人所著佛教典籍中唯一称“经”的著作。


【演讲者小传】

吴言生先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禅学》主编,创办有大型佛教网“佛学研究网”。他师从霍松林及方立天先生,论文《禅诗研究》具有很大影响;他的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对禅学、诗学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有《佛缘丛书》、《临济大师传》等禅文学著作20余种,并在凤凰大讲堂主讲“禅宗哲学象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文化:谁在保佑我们


近些年,各大小寺庙香火日盛,逢初一、十五及节假日拜佛者更是摩肩接踵,有人八千八百八十八一炷香也不惜买来烧,因为他们都要求菩萨“办点儿事”,升官发财,考大学、找工作,谈恋爱、生孩子,无所不求, 佛菩萨真的会有求必应?


贪心是道

兰溪:上次说现在人们什么都不信,但好像又很想信点什么,所以,各个寺庙香火很盛。

净因法师:拜佛的人越来越多应该是件好事,拜总比不拜要强,不能一竿子打倒。无事不登三宝殿,没事他拜什么啊,都是有所求的,很正常。

兰溪:升官发财、谈恋爱、生孩子都要求,这种拜的方式是不是反而会让人的欲望膨胀,助长人们的贪心?

净因法师:人都是有欲望的,不要搞得那么高尚,好吗? 佛家讲“贪心即是道”。比如,火箭宇宙飞船,都靠后面的推动器推动上太空。但送到一定高空的时候,一定要把推动器丢掉,独立运行的飞船才能飞得更快。同样道理,承认我们每人都有贪心,若能把贪心作为载体,当成燃料,善加利用,我们的进步反而会快。然而当贪的“燃料”把我们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把它除掉,否则它永远捆绑着你,你不可能自由自在。

兰溪:菩萨会有求必应?

净因法师:与其说让菩萨帮你做,不如说把菩萨当成见证人。平时拜佛,佛、菩萨很多很多,看起来很乱,其实很容易理解。比如说一个人成功,至少有五个很重要的心理素质,或解释成美德:第一个,不管你干好事坏事,当然主要是好事了,首先要下定决心,有个愿望或誓言,不达目的不收兵,这不就是地藏菩萨吗?


拜佛是观想

兰溪:地藏菩萨代表愿力。

净因法师:对。没有愿力,没有计划的人,还能干什么呢?任何成功都是从愿力开始。大愿地藏王菩萨,是世界上愿力最大的,他要把地狱弄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狱空得了吗?这种愿他都敢发,让儿子考上大学有什么不可以呢?跟地藏菩萨比容易多了。愿力来自欲望,每个人都是从地藏菩萨开始的。有了愿力以后,第二个,要有行动的,那么在佛家里面力量最强的就是大行普贤菩萨,代表有行动力,要想成功就要去做,没有行动只有愿力没用的。光有行动还不够,还要聪明一点,有智慧,就是第三个,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对不对?智慧就是方向感了。接下来,要想成功,还必须要经营自己的团队,集体的力量,要有悲心,不仅要懂得欣赏跟你能力相似或者比你强的人,还要包容那些能力不如你的,就是观音菩萨,懂吗?就是脾气好的、脾气臭的,你都要包容,同情地理解。

拜佛拜菩萨,其实是一种观想。

兰溪:观想?

净因法师:佛家特别重视一念之间的思维。通过观想,培养好的思维。比如说供花,供的是鲜花,为什么要供鲜花呢?因为鲜花虽然美,但很快就会凋谢腐烂,人的生命也一样,人的美是不可能延续二十年的,美容也没用的,人都有生老病死嘛。所以呢,当鲜花还开的时候要好好珍惜它,生命无常,也应该珍惜生命,任何人都不应该浪费时间。为什么烧香呢?比如说一个人品质好,任何人都称扬他的美名,就像香一样,人家愿意跟他在一起。还有,供水,要清水,希望思想像水一样的清净。这些都是观想。

兰溪:观想自己吗?

净因法师:拜菩萨,观想菩萨的美德,与自己的心理形成感应,化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有了明确的目标,有行动,有智慧,有包容心,再加上善巧方便,生命中若有此五个美德,成功的机会应该比较大了,菩萨不保佑你保佑谁啊?其实,还是你自己保佑自己。

兰溪:现在拜佛的人哪里懂得这么多呢。

净因法师:《六祖坛经》里说得很清楚,什么叫观音,慈悲即是观音,能净即释迦,贪策是地狱,愚痴是畜生。一切唯心造,有据可查,都是说得清清楚楚的。所以说你要是拜佛,不要像民间的拜,第一,你要清楚每尊佛代表何种善德,第二,边拜佛,边观想。反思这些美德,不断强化这些概念,他自然会影响你的行动。

兰溪: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思想决定语言,语言变成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就是命运”。

净因法师:完全同意。《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我们的心如同世界上最优秀的画家,画出了喜怒哀乐的人生。


佛家没有偶像崇拜

兰溪:有一种观点认为,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之初,没有偶像崇拜。为什么传到中国以后就变成崇拜佛像呢?

净因法师:佛教从古到今,都是对人精神的一种提升,思维的升华与转变,转迷成悟,这是真正的核心。刚开始的教义通过口口相传,到公元前二世纪,就有佛像出现,所以拜佛不是从中国开始拜的,印度就有了。

泰国人拜不拜佛啊?我不认为泰国的佛像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汉明帝永平年间(约公元62年),汉明帝夜梦金人,晚上梦到神人,满身金光在朝廷大殿飞绕。然后派人去印度取经。说明佛教传到中国之前,已经有佛像了。

那么,为什么开始没有佛像,后来有了呢?

因为佛教里有的道理太抽象,一般的人很难理解。比如,慈悲是个什么东西,我怎么长篇大论讲解,你也很难理解。但有了观音菩萨代表慈悲,一下就能明白了。就是把本来抽象的一种美德或哲学思想的概念拟人化,形象化。

兰溪:印度的观音菩萨是男性形象,为什么到中国变成了女人?

净因法师:唐朝之前观音菩萨以男性形象出现的居多,但到了中唐以后,观音菩萨形象逐渐转变为女性型。有趣的是,观音菩萨的塑像为什么很少有少女的形象呢?少女不是更动人吗?为什么是结了婚的中年妇人的样子呢?这涉及观音像变性的核心问题,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是有的,但是无条件的爱是少的。男女之间的爱看起来是无条件的,其实是有条件的,一个男孩爱一个女孩,肯定是要她嫁给他,对不对?但有一种人的爱是无条件的,就是母亲对子女。观音形象的变化正是藉母爱之伟大让你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慈悲。那么,在文殊菩萨面前观想,什么是智慧呢?人生有很多问题你想不清的,就像一团乱麻,有智慧了马上就可以解决,快刀斩乱麻。

当初造像的真正目的在这里。

后来,在民间也开始造像,民间信仰把这种高深的理论又功利化。给观音菩萨奉上一个大西瓜,便够胆要求观音菩萨让儿子考一百分,变成了生意式的交换,这是民间的信仰,不是真正的信仰。所以民间有人崇拜偶像,是真的。但这不是拜佛的本意。

兰溪:明白。

净因法师:民间信仰,把高深的理论简单化了,民间传播,需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不是佛家所说的因果的本意,是把因果用最简单的方法让老百姓知道,这没有什么坏处,因为对老百姓有帮助,老百姓可以这么理解。但它不是因果的全部,用这个反过来攻击佛教那是蠢的。

总会有人说我们搞偶像崇拜,我说我们真的没有啊,民间有,没关系啊,人家高兴这么做,我们也不能阻止啊,拜总比不拜强。

他就说这就是我们佛家的,但民间不归我们佛家部门管啊,他就说,拜了佛就是你家的。搅不起,呵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社会还需要因果报应吗


几年前,在北京附近的柏林禅寺,第一次听净因法师讲座,来自各高校的几百学子听得津津有味。

2011年3月某晚,在南京市的一家咖啡厅,笔者向他请教佛法。净因法师仍然一袭浅灰色长衫,有嗔有笑,循循善诱,侃侃而谈。


因果不是宗教问题

兰溪:因果真的存在吗?

净因法师:对于一个游戏来说,游戏规则,你玩就是真,不玩就是假。人类和其他动物比起来,没有强壮的身体,锋利的爪子,为什么人统治了地球?以群体的力量战胜了其他生灵,有其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行为规范。规矩定下来了,就要遵守,不遵守就别玩了,淘汰。

从古到今,这个规范一直存在。古老的时候,这个规矩谁来维护?超自然的力量,老天、祖宗、神、上帝。坏事做多了,别人不知道,但是天知道,被雷打死,遭天谴,这种威慑力量是巨大的。其实,谁来维护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维护这种规范。上天、祖宗、神和上帝都是外在的强制力量。佛教的因果则把它变成了一种内在、自发的力量,不必用外在强制的力量,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怎么讲呢?佛教的缘起法。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偶然,都是由一定的条件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而成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形成了民间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因果循环,奥秘难明,有果报你当下难以看到,只是因为时间有长有短。如果全民都认同因果,便变成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强大力量。所以历史上即使是皇帝,掌握了政权,也不敢乱来的,要用它来治理人心。

兰溪:因果没办法实证,在逻辑上怎么说服别人呢?

净因法师:这个还要怀疑吗?人,饿了,吃饭就会饱。同样,我对你好一点,你也总会对我好点吧!

兰溪:不一定啊,有的人可能不知道感恩和回报,可能为了得到更大的好处会回过头来捅你一刀。

净因法师: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但你别忘了,我对你好,你反而害我,这并不代表没有因果。你害了我,下次我还会对你好吗?大家的关系以后就往坏的方面发展了。因果不是单纯的一次性的,它一环扣一环,交叉影响,错综复杂。有机会帮助别人,尽量成就别人,广积善缘,多种善因,没有坏处。

比如你对十个人好,这辈子有一两个回报就够了。不要把因果当成单纯的宗教的问题,好像谈因果就是迷信,是老婆婆的专利。

维持因果还有一个东西,就是法律,它是外在强制的。比如我说我想杀人,犯不犯法?法律哪一条可以判我?杀人的念头不是一下子就有的。所以信仰、法律要双管齐下,现在少了一半,另一半还有漏洞。


活着不是一个人

兰溪:但现在很多人都不相信因果报应了,眼看着很多人坏事做尽作威作福,而好人没有好报。

净因法师:不能用个案,来否定普遍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都怀疑吗?一个人踏踏实实,也许不能大富大贵,但至少一辈子不会出大问题;如果一个人总是钻营于歪门邪道、结交权贵,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虽然能显赫一时,但最后能全身而退的少之又少。现在中国有很多暴发户,但往往昙花一现,能持续兴盛的并不多。根子上有问题,没有好结果是自然的。

兰溪:似乎现在人们更相信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强,占有的资源多,就能活得更好,别人跟我有什么关系。

净因法师:这是我们教育出了问题,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说的动物生存法则,把它应用到人的生存之道上,是把人倒退到动物。现在的自然灾难这么多,人们早就该明白,人是在相互平衡的关系中生存的,用人的智慧而不是蛮力。适者生存靠的是蛮力,以敌人的牺牲来获得自己的存在。真正的强者生存了吗?恐龙不是已经灭绝了吗,世界上的大型动物不都是人来控制嘛。人的本事也很小,地震海啸都控制不了,虽然很狂妄,但是没用,大地摇几下就完了。

现在社会虽然进入了文明时代,但有些人的思维还很动物,卖假药,卖假酒,不管别人死活。不知道你怎么想,公民的整体素质需要你们来提高的。

兰溪:因为人们不相信因果,所以没有恐惧,无所不为。走捷径就当了官了,做假也能暴发。假药假酒,假奶粉假肉,三聚氰胺,瘦肉精,近几年食品安全出了那么多问题,制造者应该知道会害死人的。

净因法师:这个基因本来在传统文化中有,但现在没有了,一槌子买卖。佛家讲“共毅”,人是生活在一个团体里面,现在人还是只想着自己,不明白一个民族是一群人。这是我们的民族危险的地方,社会继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中国人刚从贫困走过来,急着脱贫,人一段时间之内只能专注一两件事,这些事不是不考虑,是以前没有精力考虑。

一种风气的养成需要几代人,不能急,也不放弃,我们只要尽力,从正面去引导。现在公民整体素质还是提高一些了。


断根的危险

兰溪:轮回看不到,如果不是现世报,还有什么意义?坏人才不管死后是不是下地狱,来世是不是变成猪。

净因法师:信不信没关系,它都在。相信因果,做利己利人之事,现世得到快乐;相信轮回,临终有寄托,心安理得地离开人间,得来世快乐。不信因果,毫无顾忌做坏事,事件败露之前,终日提心吊胆,饱受精神折磨,人未死,却如同生活在地狱一般,那里还要等到来世变猪,一旦事情败露,更是身败名裂,妻儿蒙羞。就是活生生的现世报!

兰溪:中国历史上有的政治人物,愚弄国民,窃取政权,祸国殃民,死后照样被歌功颂德,报应何在?

净因法师:明朝朱棣杀了那么多人篡位,当了皇帝,争到最后,老了,发现还是要去见老爸老妈,所以在明孝陵(朱元璋陵墓)树碑忏悔。人在悔过之前一定经过很长时间的痛苦挣扎,这种折磨也很难过啊。

现在对中国人真是没办法,最后还是用名利和地位来衡量得失,因为中国曾经是政治挂帅的地方,人们现在还是用这些来衡量人生价值,是最糟糕的问题。厅长、处长、科长,人生价值都按照官衔,这是很奇特的社会现象,现代社会发展这么多年,我们现在分的等级更多,人已经不是人了。

因果是整个社会文明理论大厦的一部分,离开了因果,这个大厦建立不起来。现在社会上人的所做所想,都是以前种的恶果。

兰溪:人们现在对教化有逆反心理,你凭什么教我?人们的逻辑是,你要说服我,这件事情对我有利,而对社会有没有利,先不说。

净因法师:我同意。这次日本地震核辐射,日本人还没事,中国人却在抢盐。这种文化也是一种文化,自私的文化。真正的文明不是看建了多少高楼大厦,要看里面居住的主人的精神面貌。现在西方国家都有一整套价值观,中国没有。你说什么叫中国人,黄皮肤不一定叫中国人啊,要有共同的文化思维和信仰理念。

整个地球46亿年,我们进化到今天像个人的样子,当然,我们自己感觉人五人六的,其他动物看我们也很怪。很多物种来了又走了,为什么人类能留下来?因为有赖以生存的一些元素,如果这些破坏了,最核心的东西没有了,这群生灵很快就会消失。

物质上的破坏可以恢复,文化的传承破坏了就动摇了中国人的根,这是很危险的。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鼎盛民族,也必有其根。我个人认为中国急需文化重建。


文章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甘首五朝臣

发表于 2011-6-10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1_507:}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1_507:}
无为 发表于 2011-6-10 01:47

蛮认真的样子,哈,终于还是忍不住的笑,难不成如玉也学你的样子自杀来着...{:lol:}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发表于 2011-6-1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晓 于 2011-6-12 12:29 编辑

{:hug:}想您了哈~请允许我狠狠抱抱读雨老师~
{:lol:}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8个大字N年前曾是我的签名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发表于 2011-6-13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家一脉传入中土及至大发展逾千年,可以说早已发展极致;然至现在已呈颓势,不论现如今各地如火如荼般大力重建,也已经堕入萎靡。无论如何大道言之,也不过欺人之理,惑人蔽目;盖,古往大道再如何至理,一朝堕落红尘与孔方勾搭上,亦是再难复其本真,虽憾亦力证劫数难逃!

今人虽以为自我聪慧,甚至于假想个人远超古典,却早堕凡道,不复慧根。如今妄谈因果、禅定,徒增笑料尔。

太婆辑之成集,实在是很有深意。

古中华已断传承,华夏亦已不存。佛家大智慧也已经清满奴化践踏无完态,大智慧灵根枯萎,却不幸又有所谓‘不破不立’的文化革命蹂躏……去精华留糟粕存于当世。无论孔儒老庄俱已灰飞,国人已自肉体内心忘去本心。若熙熙然谈文论道说经理禅,实是笑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1-6-19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千年来,人类在对待人际关系中始终都遵循这样一条定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如何对待别人,你种的是善因还是恶因,你强加于人的是自己的喜或恶,最后都会报应在你的身上。
  你可以将自己的喜好强加于别人的头上,可不久你会发现,你自己也被别人强加了他们的喜好,尽管你觉得这很难受,可你有什么办法呢?
    其实,只要学会“角色互换”,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己所不欲,却施于人”的问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有为九子能

发表于 2011-6-2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朵儿 于 2011-6-24 22:39 编辑

[wma]http://www.netlab.ecnu.edu.cn/ononcourse/handed062/zs/10040530116/在最美的时候分别.mp3[/wma]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11 15: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