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22|回复: 13

[汇编] 【语林趣话】漫话“柴”、“米”、“油”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1-12-13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样东西,俗称开门七件事。南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鲞铺》就曾说:“盖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或稍丰厚者,下饭羹汤,尤不可无。虽贫下之人,亦不可免。”以柴米油盐酱醋茶为题材,汉语形成了一大批民俗语汇。我们将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语汇系统和语汇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对蕴藏其背后的文化意识及文化背景进行阐释分析,以期用实证的方法来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文化语义作一专题探讨。

  
  
  
  开门七件事,柴排在第一位。柴为形声字,从木,此声。本义是捆束的细木小柴。《礼记·月令》曰:“注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柴通常泛指作燃料的木柴,即柴禾、柴草、柴火。《说文》曰:“柴,小木散材也。”有时又特指枯枝。

  我们知道,在煤炭被大量开采利用之前,传统烹饪所需的燃料主要来自于草木。也可以说,柴是人类开发利用的第一种能源材料,经柴取火使人获得了熟的食物,既容易消化,也比较卫生,有益于肌体和大脑的健康发展。故《礼含文嘉》中就曾说:“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

  谚语的取材是同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密切相联系的。中国古代特别是古代华北烹饪史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早期烹饪以较粗大的薪柴和木炭为主即所谓伐木为薪,随着林木的逐渐减少,人们乃不得不多烧细柴少烧炭乃至焚草而爨。”o反映汉民族经柴取火的历史背景,汉语产生了大量的关于砍柴伐薪的谚语。例如:

  砍倒大树有柴烧
  上山打柴,过河脱鞋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要知山中事,先问打柴人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家有千棵杨,不要打柴郎
  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
  山大无柴,树大空心
  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
  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
  临到砍柴丢了刀
  森林里生火——就地取材(柴)
  森林里野炊——有的是材(柴)
  沙漠里烤火——就地取材(柴)
  山坡上烤火——就地取材(柴)

  在古代,照明、取暖、做饭都靠烧柴,柴是百姓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生活资料。许多含柴谚语都包含着人们对烹调火源重要意义的认识。例如:

  若要冬天暖,需得早打柴
  火大无湿柴,功到事不难
  火旺不怕湿柴,好汉不怕困难
  一顿腊八粥,烧掉一冬柴
  热灶不怕湿柴
  生柴不灼火,全靠四边风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反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展现在眼前的仍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以上谚语具体形象地反映了深厚的民俗文化痕迹。谚语中所说的“砍柴、打柴、担柴、卖柴、买柴、干柴、湿柴、烧柴、柴刀、柴斧以及火、锅、灶”,形象地勾勒出一幅汉民族家居生活画卷。

  
  
  
  柴的古称有薪、蒸。《薪蒸总论》曰:“薪,柴也,所以供炊。大曰薪,小曰蒸,供燔燎曰柴。”也有称作薪樵的,例如《汉书·朱买臣传》“家贫常艾薪樵”。柴还有柑拙、校橄等古称。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许多含柴成语中的所谓“柴”多为薪。

  以柴薪喻理,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薪尽火传”堪为经典语例,意谓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语出《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成玄英疏:“穷,尽也。薪,柴樵也。为,前也。言人然火用手前之能尽然火之理者,前薪虽尽,后薪以续,前后相继,故火不灭也。”后用“薪尽火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一代地流传,或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种族血统及文化精神之绵延无尽,世代相传。也作“火尽薪传”或“薪火相传”,也可省作“薪传”和“传薪”。此外“以荷析薪”比喻继承父业(《左传·昭公七年》),“桂薪玉粒”指柴米昂贵(《战国策·楚策三》),“反裘负刍”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晏子春秋·杂上》)。

  汉代出现了“积薪厝火”和“徙薪曲突”“抽薪止沸”。“积薪厝火”比喻形势危险,隐伏着危机(《汉书·贾谊传》);“徙薪曲突”本义谓预防火灾,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汉书·霍光传》);“抽薪止沸”指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汉·董卓《上何进书》)。

  以柴薪喻理的成语还有:“久束湿薪”,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未焚徙薪”,喻防患于未然:“救火投薪”,喻采取错误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称柴而爨”,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有时作“称薪而爨”。

  人以符号的方式即以体验的方式把世界据为已有。每种语言都按自己的方式分解和结构现实世界。汉语中,以柴薪为题材的俗语谚语往往直接源自汉民族打柴拾柴烧柴燃柴的民俗形态民俗事象,但早已被赋予远远超过其物用价值的文化含义了,大都充满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极富哲理性。换句话说,这些俗语谚语是借助于柴薪蕴涵了百姓的生活经验,寄寓了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概括起来看,俗语以柴寓理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表示条件与因果。

  只要条件在,不怕事不成,这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认识。反映这种认识,汉语最习惯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暂时遭受损失或挫折无伤大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源出明·凌潆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二卷:“七郎愈加慌张,只得劝母亲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宫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又见明·沈受先《三元记》第十六出;“二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可短见。”清代则作“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也见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姑娘身上不大好,依我说,还得自己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话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又作“留得青山在,那怕无柴烧”,见清·张南庄《何典》第三回:“只要留得青山在,那怕无柴烧?若只管这等落水要命、上岸要钱的鬼咯碌相骂,连我也局睛不安了。”“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今一般仍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做“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

  干柴与烈火,这其间都存有因果关系。以这种关系为出发点来寓意说,里,汉语有了“干柴遇烈火,越烧越旺火”“干柴遇不得烈火”“干柴烈火”的说法。

  “干柴遇烈火,越烧越旺火”是说只要条件具备,便会产生某种结果;“干柴遇不得烈火”喻两者相遇会产生不良后果;“干柴烈火”喻男妇情爱浓挚,也形容情绪高涨。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这烈火干柴怎得瞒。”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如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得开。”

  第二,说明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是事物间的一种辩证关系,反映这一抽象道理汉语形象的说法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千日打柴一日烧”“干柴遇烈火”。

  “磨刀不误砍柴工”用的是借喻手法,把喻体“磨刀不误砍柴工”当成本体来说,比喻花点时间做好准备工作,或事先充分做好准备,不但不会影响工作,而且可以加快工作进程。

  “千日打柴一日烧”或“千日砍柴一日烧”,比喻长期准备是为一时的需要。这也是人民群众的经验之谈。“千日打柴一日烧”源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十二卷:“曰:如何是学人着力处?师曰:千日斫柴一日烧。”有时反其义说成“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主张要勤俭。此外,还有“一日打柴一日烧”的说法,喻收入刚刚够用,没有富余。

  第三,比喻人多力量大。

  人多力量大是汉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表现这种文化心理汉语有“人多好办事”“人多势众”“人多山倒,力众海移”“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双拳难敌四手”“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等俗语谚语。而“众人拾柴火焰高”算是表达此义既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又极为普及通用的俗语。

  “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大家共同努力产生的力量大,也比喻人多智广。有时还说成“大家拾柴火焰高”“众人搂柴火焰高”“众人捧柴火焰高”“十指合力抱成拳,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不如二人好,众人捧柴火焰高”“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此外,“独柴难引火,蓬柴火焰高”“人多智谋广,柴多火焰高”“柴多火焰高,人多主意好”“柴多火旺,水涨船高”也都是表示同样意义的谚语。

  第四,用生活经验做比,强调生活经验的重要性。

  许多含柴谚语,表达的是人们的经验之谈。如:“要知山中事,先问打柴人”“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山大无柴,树大空心”“尖担担柴两头脱”“若要冬天暖,需得早打柴”“火大无湿柴,功到事不难”“火旺不怕湿柴,好汉不怕困难”“硬柴缚不住软柴”“临到砍柴丢了刀”“好柴烧烂灶”“根柴莫烧,个崽莫娇”(根柴:单根的柴。个崽:独子)。

  还有一些谚语表达的是人们的一种节省节约的文化传统。如“打了一冬柴,煮锅腊八粥,与有柴一灶,有米一锅,俱诫浪费者也”。“近河莫枉费水,近山莫枉烧柴”“住在山中枉烧柴,住在河边乱用水”,亦然。

  人们一般认为,歇后语仅仅是一种轻松、风趣、俏皮的现成话,谈不上表达出什么深刻道理。其实不然。以柴为“母体”的歇后语,同样有着很强的说理性。例如,以木与柴的关系为喻的有:“大松树作柴火——大材小用”“红木当柴烧——不识货”“楠木当柴烧——不识货”“沉香木当柴烧——用材不当”“枣木做烧柴——难劈”“顶梁柱当柴烧——屈材”;以烧柴燃柴柴火的作用为喻的有:“干柴堆上浇了油——火上来”“干柴碰上火——一下子哄(烘)起来了”“干柴湿柴一起烧——着火也不旺”“天冷偏靠湿柴火——对着吹吧”“木柴塞进火炭里——越煨越有气”“湿柴禾点火——冒烟了”“柴火上浇汽油——点就着”“火种掉进干柴堆——一点就着”“烈火干柴——一点就着”“城隍奶奶烧柴灶——鬼火直冒”;以砍柴拾柴挑柴劈柴抽柴为喻的有:“床底下劈柴——难免磕磕碰碰”“马蹄刀劈劈柴——不是个家伙”“光棍子挑柴——两头脱”“放羊的拾柴禾——捎带”“拾柴打兔子一一举两得”“傻子捡柴禾——就认准这条道儿”“挑柴进山——多余”“上山砍柴卖,下山买柴烧——多一道手续”“板斧劈柴——一面砍”“扁担搂柴——管得宽”“砍不倒大树——弄不多柴禾”“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丢了砍柴刀打樵夫——忘本”。

  含柴熟语这种数量上、语类上的特征以及喻理的多样性,充分说明了开门七件事之首的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出作为一种民俗形态民俗事象即文化对语言成型的作用和影响。

  
  
  
  在一个语言系统中,意义上具有类似性和相关性的一组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这种语义关联而共现,许多含柴熟语呈现着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既可单说,也可连用,表义呈关联性、系统性。

  柴米指柴和米。柴米连用泛指日常最必需的生活资料。《宋书·文帝纪》;“霖雨弥日,水潦为患,百姓积俭,易致乏匮。二县官长及营署部司,各随统检实,给其柴米,必使周悉。”《水浒传》第一一九回;“那个老僧自引小僧到茅庵里,分付了柴米出来,竟不知投何处去了。”《儒林外史》第一回;“年岁不好,柴米又贵。”

  “柴米油盐”泛指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需品,用以指代厨房或烹饪之事引申为不登大雅的琐屑之事。这种习俗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意义的普泛性,正足以表明柴米油盐在民族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柴米夫妻”指系于生计需要而结合的夫妻,特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即俗语说的,“香烟兄弟,柴米夫妻”“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既是过去家庭生活的一种写照,也是百姓喻理的一种方式。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谚语》:“南都间巷中常谚,往往有麓俚而可味者,漫记数则。如曰……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是说谁不当家主事或不当领导,谁就体会不到过日子或办事的难处。这是当家人或领导者的经验之谈,或指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也有“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的说法。

  “米锅刚开啪柴”比喻关键时刻不讲合作。

  “省了盐,坏了酱,省了柴,凉了炕”喻为小失大。

  在考察柴熟语的时候,有一个词虽不是熟语,但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便是“薪水”。

  “薪水”现指工资。“薪水”一词的形成与柴有密切关系。“薪水”本指打柴汲水。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陶潜送给他儿子一个仆人,并写信说,你每日生活开支费用,自己难以供给自己,现在派一个仆人来帮助你打柴汲水。他也是人家的儿子,要好好待他。后来人们便把工资叫做“薪水”了。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当时官员俸禄的名称不止一种,如“月给”、“月薪”、“月钱”等,而明代曾将俸禄称“月费”,后又改称为“柴薪银”,意思是帮助官员解决柴米油盐这些日常开支的费用。至魏晋六朝时,“薪水”一词除了指砍柴汲水外,也逐渐发展为日常开支费用的意思,如《魏书·卢昶伟》中记载:“如薪水少急,即可量计。”这里的“薪水”就是指日常费用。现代一般人按月支取的工资近乎古代的“月俸”、“月费”,主要也是用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因此,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用“薪水”来表:“工资”这一词义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它特定的构词理据,凸显出汉民族重视柴薪的文化背景。

  从语音特性的角度来看,以柴为题材的歇后语还与谐音文化相关联,反映了一种谐音文化习俗和文化背景。如:

  打柴的下山——担心(薪)
  火柴把上绑鸡毛——胆(掸)子小
  扁担挑柴火——心(薪)挂两头
  擦火柴点电灯——其实不然(燃)

     这些都是借音寓意歇后语。

  以柴为题材的歇后语更多的是以柴谐才,以柴谐材,体现出一种婉曲表意的谐音文化价值观。如:

  森林里生火——就地取材(柴)
  森林里野炊——有的是材(柴)
  沙漠里烤火——就地取材(柴)
  山坡上烤火——就地取材(柴)
  烧火不旺——天才(添柴)
  野地里烤火——就地取材(柴)

  也就是说,柴的语音特性为谐音歇后语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语言手段,为人们婉曲表意提供了物质载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早在三千多年前,甲骨文中就有了“米”字。米,象形,甲骨文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本义为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子实。《说文》曰:“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米有时特指稻米。以米为反映对象,汉语形成了大量承载着深厚丰富文化含义的含米熟语和含米词语。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古代的植物性食料主要是谷物。古代有“五谷”之说,如《周礼夏官职方氏》云:“谷宜五种。”汉代郑玄注:“五种,黍、稷、菽(豆)、麦、稻也。”①明谢肇淛《五杂俎》曰:“五谷者,稻、黍、稷、麦、菽也。”此外亦有九谷六米和六谷、八谷、九谷、百谷之说,均是对主要粮食作物的总称、概称。《周礼·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贾公彦疏:“九谷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与小豆、小麦,三者无米,故云‘九谷六米’。”孙诒让正义:“已舂者为米,未舂者为粟。”

  升、斗、石,为旧时量具。升,一斗的十分之一,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反映这种计量工具的含米熟语有:卖米不带升——居心不良(量);一碗米闹饥荒,一斗米也闹饥荒,喻情况相似,却假装贫寒;日无半升米,夜无半床被,形容生活贫困;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谓滴水有恩满则仇;命里该有七升米,临死吃不满一斗粮,旧谓命中注定穷困一生,又作“命中只有八合米,行走天下不满升”,“命里只有八合米,跑遍天下不满升”。

  古时对米的一种加工方式是舂米,舂米的器具叫臼。在远古及上古时代,臼曾是最为重要的谷物加工工具,杵臼舂捣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脱壳加工方法。现代考古发现证实,在新石器时代,杵臼的使用已相当普及并且逐步改进。最初人们“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使用木杵、土窝(臼)进行谷物加工,后来又发展到石杵和石臼的制作、使用。歇后语“米臼捣石灰——白杵”“米臼捣沙——实言(石研)”“米臼里的泥鳅——无路钻”借舂米米臼来说理,同时是也对这种舂米器具的形象记述。

  筛子、箩是对粮食﹑谷物中杂物进行挑选的重要工具之一,用它可以除去粮食﹑谷物中的杂质。“米筛挡阳光——遮不住;米筛里睡觉——浑身是眼;米筛眼里的米——不上不下;米筛罩麻雀——飞不掉了;米筛筛芝麻——空劳神;米筛装水——漏洞多;米筛子筛胡豆——一个都漏不掉;米箩筛糠——直抖;人怕求,米怕筛;淘米筛子做锅盖——气儿不少,眼儿多”等熟语反映了这一农事习俗。

  瓮是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供盛水盛米或装酒等用。仓,粮仓。《说文》中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就是此义。“镰刀吊起,瓮中无米;米仓里的老鼠——不愁没吃;仓里无米稗子贵”反映了这一农事背景。

  谷类加工往往通过适当的碾磨,除去杂质和糠皮。糠,从米,康声。本义就是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由于糠是谷物的皮、壳,故一般不食,只有在生活极其贫困的情况下才不得不食用。因此,反映这种历史文化背景的熟语也就自然产生了。“糠菜半年粮”,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糠豆不赡”,就是吃糠皮杂粮也供养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贫困。“贫贱糟糠”,指贫贱时一起过患难生活的妻子。“尘垢粃糠”,灰尘和污垢,谷粃和米糠,比喻琐碎而没有用的东西。“十米九糠”,饭食中多糠,形容穷苦。“借米还糠——气鼓鼓”,说明了糠的形状。“吹糠见米”比喻收效快。“舔糠及米”,是指舔完糠皮就舔米,用以比喻得寸进尺,侵夺愈演愈烈,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谷类加工是通过适当的碾磨,除去杂质和糠皮,但谷类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多存在于胚芽和麸皮中,所以加工越精细的米面所含的维生素就越少,营养价值不及糙米粗面。常吃精白米面不利于健康。所以,“吃米带点糠,有利于健康”“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反映了汉民族的科学饮食理念。

  “灌米汤”“一锅粥”“吃干饭”“吃生米”等熟语既有其隐喻义,同时又说明了汉民族的饮食方式,反映了汉民族的食俗。

  汉族米食的制作方法丰富多彩,米食制品,不少于数百种。常见的米食加工方法就是熬米煮粥和焖干饭。米汤,又叫米油,是煮饭时凝聚在锅面上的一层粥油。医学上认为,米汤性味甘平,能滋阴长力,有很好的补养作用。清代名医王士雄在其著作《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迹。”《本草纲目拾遗》中做过解释:“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俗谓用甜言蜜语讨好奉承迷惑别人以达到某种目的为“灌米汤”。粥,稀饭,粮食煮成的半流质食品。早在六七千年前,祖先就开始以粥充饥,《周书》上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原来从古人开化之初,粥就已经有了自己最原初的文化形态。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语“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以粥为题材的歇后语有:米饭煮成粥——糊涂,小米粥里煮藕——迷了心窍。惯用语“一锅粥”形容极其混乱,犹一团糟。干饭即谓做熟后不带汤的米饭。惯用语“吃干饭”意思是说只吃饭不干事或只会吃饭不会干事,有时也说“吃几碗干饭”。“吃生米”比喻办事厉害,不讲情理,像禽兽一般。从反面反映出人类的基本饮食习俗,即人是吃熟饭的,只有禽兽才吃生米。由此可见,含米熟语记载了汉民族丰富的米食文化事象,表现了丰富的米食文化民俗。

  
  
  
  人们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用自己的思想、方法、立场观点来认识世界,通俗的语言——熟语就是总结观察和实践的结果。由于这种熟语大都来自社会实践,因此,往往能够准确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及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科学道理。汉语的含米熟语也是这样,它们不仅记载了汉民族丰富的米食文化事象,表现了丰富的米食文化民俗,更重要的是,它们寓理于米,关乎世情,具有很强的哲理性,成了人们评判事理、看待事物的一种方式方法。

  第一,表示缺乏条件事难成。

  根据史书记载,神农教民播五谷,黄帝时期开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齐民要术·耕田第一》引《周书》就这样讲:“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然后五谷兴。”汉代末年,洛阳有童谣唱道:“虽有千黄金,无如我斗粟。斗粟自可饱,千金何所直。”由于米食在饮食中这种基础地位的影响,所以,汉民族都把米作为生存和温饱的一个基础来看待,把有米无米当成了事情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反映这种认识,汉语形成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含米俗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一条常用俗语。字面义是指心灵手巧的媳妇没米也做不出饭来,用以比喻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即使有才能,事情也难办成。或喻能力再强,不具备必要条件也不好办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源出宋陈师道《句》:“卒行好步不两得,巧手莫为无面饼。”又作“巧媳妇无米煮不得饭”“巧妇不能作无米之炊”。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记载:“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宋庄季裕《鸡肋编》记载:“谚有‘巧息妇做不得没面崱饦’与‘远井不救近渴’之语。陈无己用以为诗云:‘巧手莫为无面饼,谁能救渴需远井。’遂不知为俗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时作“巧媳妇煮不得无米粥”,有时作“巧媳妇煮不得没米粥”,有时作“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或“巧媳妇煮不出没米粥,巧嘴八哥说不过潼关去”,也作“巧媳妇难做无米饭,巧姑娘难绣无线花”“猛将军无刀杀不得人,巧媳妇无米煮不得饭”,形式历宋、元、明、清而未定。今基本定型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有时简说成“无米之炊”。“无米不成炊”这句话既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米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米的地位作用给予了科学的定位,又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离开某种基本条件,事情很难办成。

  “等米下锅”意谓等着米来下锅烧饭。比喻生活困难,缺钱少物,形容境况的窘迫或比喻某种急需。《金瓶梅词话》有“常言俗语说得好:借米下得锅,讨米下不得锅”的说法。

  “当家才知柴米贵”,比喻凡事只有亲自经历体验,才知道它的艰难。清李光庭《乡言解颐》解释此句为“物力不可不惜也”②。有时也说成“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心”“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孩才知娘辛苦”“当家才知柴米贵,处世方知世事情”“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当家才知柴米价,出门方晓行路难”,都是一样的意思。

  还有像“吃饭吃米,说话说理;吃的盐和米,讲的情和理;谷多舂出米,人多讲出理;话事要话理,吃饭要吃米;省米有饭吃,省布有衣穿;烧酒米做,人心肉做;煮饭要放米,讲话要有理;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手中没把米,叫鸡鸡不应”,这些谚语用“米”作条件来陈情明理,同样含蓄蕴藉,形象生动,极具说理性。

  第二,表示已然。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汉语有“木已成舟”的成语,而俗语“生米做成了熟饭”恐怕是更为形象生动和口语化的表达法了。

  “生米做成了熟饭”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或难以逆转,后悔不及。源出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生米做成熟饭”亦作“把生米做成熟饭”。刘绍棠《水边人的哀乐故事》:“‘满枝……是我干娘……叫我把生米做成了熟饭,断了你的后路。’龙蛋子良心发现,不打自招。”

  “生米做成熟饭”又作“生米煮成熟饭”“生米已成熟饭”和“生米已经做成熟饭”。

  第三,表示多少得失的辩证观。

  许多含米谚语是用米的微小,来比喻多与少的辩证关系。如“图他一粒米,失却半年粮”,比喻因小失大。源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无》第十五卷:“图他一粒米,失却半年粮。如此行脚,有甚么利益”。又作“贪他一粒粟,失却半年粮”。此外,“一天捡把米,一年一石几;一只蜂酿不成蜜,一颗米熬不成粥;一米不成饭,孤树不成林;一块柴烧不好饭,一颗粮堆不成山;一缕棉纱难织布,一粒大米难熬粥;一粒米度过川,三粒米爬过山;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一粒米养个恩人,一旦米养个仇人;粒米成箩,滴水成河”等熟语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第四,普泛喻理。

  米是中国人的主食,孕育了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以米喻理的熟语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还具有普泛性的特点。如许多歇后语也往往以米为题材来寓意,如“米才下锅就抽柴——存心搞夹生;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扳倒大瓮掏小米——摸到底了;炒了的是米——红人(仁);吃稀饭泡米汤——多余;吃饭泡米汤——喝粥的命;吃多了碎米——啰唆;大公鸡吃米——不计其数;高粱米塌饭锅——闷(焖)起来了;锅盖上的米粒——熬出来的;敲着空米缸唱戏——穷开心;舀米汤洗澡——尽办糊涂事”。

  相当数量历史悠久的含米成语也都有形象生动的比喻概括意义。如“水米无交”,旧时指官吏为官清廉,无所取于民。有时也指互不相涉,或比喻彼此经济上没有往来。源自唐魏征《隋书·赵轨传》:“征轨入朝。父老相关者,各挥泪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请酌一杯水饯奉。’轨受而饮之。”“水火不与百姓交”后演化为“水米无交”。“水米不沾”,表示时间很久未进饮食。“偷鸡不着蚀把米”,意思是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唱沙作米”,比喻以假乱真或以劣为优。“山川米聚”,谓从高处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玉粒桂薪”,米如玉,薪如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数米而炊,称薪而爨”,是指只能干小事,干不了大事,有时用以比喻人极吝啬。“薪桂米珠”,形容物价昂贵。

  
  
  
  有些含米熟语来源于历史故事、典故,带有了特定的文化义。

  “不食周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的故事。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后来二人听说西伯昌善养老人,尽往归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兴兵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手下欲动武,被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后来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史记·伯夷列传》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用“不食周粟”比喻忠诚坚定,清白守节。

  “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不为五斗米折腰”本来是指不为得到微薄的俸禄而拜倒在权贵脚下,屈身事人,后用以比喻刚正不阿,不为得到好处而出卖原则,即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源出唐令狐德棻《晋书·陶潜传》:“(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后演化为“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丁仪《诗学渊源》、沈其光《瓶粟斋诗话》、李昉等编《册府元龟》、清代方浚师笔记《蕉轩随录》、明代蒋一葵笔记《尧山堂外纪》均有记载。

  “不食周粟”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体现了中国人自古就有“不吃嗟来之食”和以吃食来表示自己信仰和节操的文化传统。

  汉语是汉文化的载体。以米为题材的歇后语也与谐音文化相关联,体现了谐音文化习俗。例如:

  米刚下锅就着急——恶(饿)鬼
  米做不熟不揭锅——闷(焖)着
  米店卖盐——多管闲(咸)事
  卖米不带升——居心不良(量)
  小米里掺花椒——麻烦(饭)了
  大婆量米二婆称——凄凉(妻量)又凄凉(妻量)
  穷人买米——只要一声(升)
  缸里打米——进不得身(升)
  米臼捣沙——实言(石研)

  以上几例歇后语,巧妙运用了谐音手段来把客观世界的个别事物暂时地、有条件地联系起来,恶谐饿,闷谐焖,闲谐咸,良谐量,烦谐饭,凄凉谐妻量,声谐升,身谐升,实言谐石研,有意地对词语的语音语义内容之间音义结合关系加以突破、变通、偏离,可谓妙趣横生。这其中,既深深地烙上了悠久而又多姿多彩的谐音文化历史印记,又方便简明地表达着汉人寄予在语言中的语音崇尚心理和汉族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情调。

  汉字也是汉文化的载体。利用“米”字的字形特点来表义,是含米词语在用字上的一个特点。如“双弓米”即粥的别名。从析字的角度来看,“粥”字为两“弓”字中夹一“米”字,故名。而“米字格”也是因米而造之词。在书法汉字造型结构教学方面我们通常使用的辅助手段是格式,在书法教学的发展历程中曾出现过诸如“九宫格”“米字格”“田字格”等传统格式。一般而言,米字格容易领悟字各部之位置大小、粗细轻重,易于掌握汉字的结构、间架,不至于盲目书写。同时“米字格”体现出了汉字的字形美。

  总之,民以食为天,汉民族悠久深厚的米食文化传统是含米熟语含米词语得以产生和广泛运用的历史文化基础。含米熟语以米为喻,以米喻理,反映出一种重要的文化特征,那就是汉民族重视饮食,重视物质基础,反映了米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同时,以米喻理成了汉民族关照外界的一种思维模式,也形象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智慧、经验和情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民族乡情。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扳倒葫芦洒了油


  油,形声字,从水,由声。本义为油水,是一条河流的名字。《说文》载,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清代学者段玉裁在给《说文解字》作注时说,一般人都用这个字来表示“油膏”。按最早的称谓,有角者提炼出来称脂,无角者提炼出来称膏。《释名》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过这样的解释:“凡凝者为肪为脂,释者为膏为油。”意思是说:凡是凝固了的就叫脂肪,稀释的就叫膏或油。清代袁枚说“油有荤素之别”。相对而言,动物油称荤油;以植物油而论,也称素油,又名清油。

  
  
  
  油的最早用途并非在饮食方面。史籍的《隋书·炀帝纪》曾提到避雨用的“油衣”:“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乃令持去。”这里的“油衣”用的是桐油。

  点灯应是油较早的用途,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中形容照明说“焚膏油以继晷”。油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含油熟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反映体现人类文明历史的照明工具油灯形制的一个重要的佐证。如:

  不拨灯不添油——省心(芯)
  灯盏无油——火烧芯(心)
  灯盏无油——光费心(芯)
  灯尽油干——玩儿完
  熬尽了灯油——烧心(芯)
  灯盏添油——不变心(芯)
  大风天的油灯——吹了

  灯是用于照明的工具,实际上只要有盛燃料的盘形物,加上油和灯芯就能实现最原始的功用。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但却奠立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以上歇后语,通过灯盏灯芯、点灯用油、拨灯添油、油助芯燃的描述,就反映了油灯的基本形制和特点。

  油灯在过去的时代里和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它在中国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器皿,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品格,曾经在逝去的年代里为历代文人雅士不断吟颂。魏晋时期庾信的《灯赋》,江淹的《灯赋》,谢朓的《咏灯诗》,唐韩愈的《短灯檠歌》,皆取材于灯而寓有深意。此外,灯火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甚至越来越旺盛,那是因为有油及时补充、添加到灯里去以满足灯火燃烧的需要。如果灯里的油量不能满足灯火燃烧的需要,那么,无论多旺盛的灯火,都必将会逐渐油尽火熄。所以,现在人们常用成语“油干火尽”来形容罄尽。用“油干灯尽”和“灯尽油干”比喻人的精力或财力都消耗一空。用“油干灯草尽”比喻很快就要死亡。用“油尽灯枯”形容人被消耗得心力衰竭,生命垂危。用“长添灯草满添油”比喻做好充分准备。用“不费灯芯也费油”比喻无法节省,总得有些损耗、花费。用“出了灯油钱,站在黑地里”比喻付出代价,没有报酬。用“有芯无油总枉然”指白费心计,不起作用。用“省油灯”比喻耗油少的灯盏,喻指安分、老实、不愿招惹麻烦的人,相反,用“不是省油的灯”这句俗语来表示四处惹祸、不规矩安分的人。“不是省油的灯”有时有褒义,意指精明、干练,有根底,有来头,主意多、智慧高,或非同一般,不简单;但大多情况下含贬义,暗指某人工于心计,奸狡圆滑,老谋深算,不好对付,不甘寂寞,从不吃亏,惯于损人利己等等。

  当然,从字面来看,“省油灯”和“不是省油的灯”的俗语也记载反映了陶瓷文化、科技文化中的节能历史。几千年来的中华照明文明史中,省油灯堪称我国古代陶瓷工匠的一大创造发明,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过去灯油大都采用豆油作燃料。古人奉行勤俭,尤其是清贫文人最注重节油,唐代邛窑生产的省油灯即满足了这种社会需求。它的特点是盛油部位的油碗采用了中空的双层结构,以空气隔热;有的可注入凉水降低燃油温度,减少灯油不必要的蒸耗。此种类型的省油灯很受欢迎。陆游《老学庵笔记》曾评述道:“宋文文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对陶瓷省油灯赞美可谓溢于言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华民族节油的文化史为熟语“不是省油的灯”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

  
  
  
  语言是一个分类系统,每种语言都或明或暗地刻画了一个世界图景,构成了一个语言世界。汉语的含油熟语就反映了汉民族重油的民俗形态民俗事象。

  汉语中有“属芝麻的——不打不出油”和“少一粒芝麻不缺油”的熟语。“属芝麻的——不打不出油”喻只有高压才能使人出血或出力。“少一粒芝麻不缺油”喻少了这一份无足轻重,无妨大局。除了其形象的寓意外,这两条熟语反映了植物油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古时食用动物油很早,烹饪史料表明中国人先用脂后用油,脂油之间有很长的过渡时期。

  使用相当长时间的动物油后,由于榨油技术的诞生,才始有素油。素油的提炼,大约始于汉。芝麻油是最早的素用食油。按《汉书》所说,芝麻乃张骞从西域带回的种子,所以芝麻初名“胡麻”。《梦溪笔谈》:“汉史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种来,故名‘胡麻’。”芝麻油在唐宋成为极普遍的烹饪用素油。至明代,植物提取的素油品种日益增多。

  素油是榨制而成的,“属芝麻的——不打不出油”“少一粒芝麻不缺油”和“糖里榨不出油来”(喻穷困窘迫。又喻吝啬、奸诈) “荞麦皮里挤油——死抠”“荞麦皮榨油——无中生有”“糠里榨不出油来”一方面是概括说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油是榨制加工而成的。

  油坊,榨植物油的作坊,油缸、油瓮、油篓、油壶、油瓶、葫芦,均为盛油的器皿。以油坊、油缸、油篓、油壶、油瓶、葫芦为题,汉语形成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熟语。例如:

  耗子钻油坊——吃香
  皮球掉在油缸里——又圆又滑
  油瓮里捉鲇鱼——抓不住
  打破油缸寻芝麻——因小失大
  红萝卜掉油篓——又奸(尖)又猾(滑)
  老鼠钻油壶——有进无出
  倒了油瓶不扶——袖手旁观;懒到家了
  八个油瓶七个盖——东挪西借
  打烂葫芦洒了油——一无所得;倒霉透了
  扳倒葫芦洒了油——一不做,二不休

  “扳倒葫芦洒了油——一不做,二不休”,也作“一不做二不休,扳不倒葫芦洒不了油”。唐朝赵元一《奉天录》卷四:“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一不做,二不休”,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干脆全部完成,形容下最后的决心。用“扳倒葫芦洒了油”与“一不做,二不休”作比连用,来表示要么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的意思既高度概括,又极为形象生动。

  歇后语“倒了油瓶不扶——袖手旁观”“倒了油瓶不扶——懒到家了”另有俗语的表现形式——“推倒了油瓶儿不扶”。“推倒了油瓶儿不扶”比喻遇见急难不救助,在旁看笑话。此外,俗语“不拿油瓶腻不了手”喻不参与进去,不会受牵连,惹麻烦。“嘴上挂得油瓶”形容人恼怒时嘴撅起的神情。

  烹调手段离不开油。《梦溪笔谈》就记有:“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烹调用油又离不开锅。因此,以油锅为素材形成了众多含油熟语。

  油锅通常指盛有沸油的锅,常用来比喻险境。最凶险不过的就属“下油锅”了。惯用语“下油锅”喻指受熬煎,受酷刑。旧时迷信说法,人在生前造了孽,死后到阴间要受下油锅的酷刑。梁实秋先生曾说,“下油锅”乃是阳间之人所能想像的阴间里最酷的酷刑。“下油锅”与“上刀山”“下火海”一样,都是置于险地的代名词。汉语涉“油锅”的歇后语有:

  滚油锅里捡金子——难下手
  滚油锅里撒盐巴——炸了;炸起来了
  滚油锅里炸油条——翻来覆去
  冷水浇进了热油锅——炸了锅了
  锅里的炸油条——翻来覆去
  臭豆腐下油锅——有点香
  啄木鸟下油锅——嘴硬骨头酥

  以“油锅”为题的俗语有“油锅内添上一把柴”,比喻使事情更加恶化。

  油助燃,与火有着内在的关联。晋张华《博物志》卷四说:“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 “火上浇油”就反映了油能生火,油助火燃,火见油旺的特性。“火上浇油”大概是妇孺皆知的汉语成语,比喻于矛盾中增加激化因素,使人更加恼怒,或使事态更加严重。也作“火上添油”“火上加油”“往火上倒油”“撩火加油”“泼油救火”。

  柴米油盐酱醋茶既可单说,也可连用,表义呈关联性、系统性。“添油加醋”,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添油加醋”有时作“添醋加油”“添盐着醋”和“加油添酱”。“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是指多种味儿混杂在一起,用以比喻心里不是滋味,不自在。“打油钱不买醋”,指专款专用。“卖油的不打盐”,喻不管闲(咸)事。“隔年的黄豆”,喻不进油盐。
  

  
  
  日常生活中,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认为饭菜中所含的脂肪多,就叫油水大,反过来就叫油水少或没油水。因此,人们习惯把意外的物质收获、额外的好处或不正当的收入都叫“油水”,反之,则是没油水或油水不大。围绕“油水”,汉语产生了一些歇后语:“狗嘴里的骨头——没多大油水,苞谷面糊——油水不大,臭虫咬胖子——沾油水,耗子啃骆驼——大有油水可捞,青菜煮豆腐——没什么油水”。另外,还产生了“讨油水”“沾油水”“挤油水”“榨油水”“捞油水”等惯用语。

  “讨油水”比喻捞些好处。“沾油水”比喻从旁捞到一些好处。“挤油水”比喻施加压力、榨取非分收入。“榨油水”比喻用敲诈欺压的手段搜括、榨取他人的钱财。“捞油水”比喻用不正当手段或适逢其会,获得好处。

  油是极黏的东西,油与他人接触,总是被他人揩了些去,“揩油”“揩油水”比喻占了便宜,也多指风月场所男人对女人的轻佻行为。魯迅在《准风月谈》中曾经对“揩油”作出这样的描述:“‘揩油’,是说明着奴才的品行全部的。这不是‘取回扣’或‘取佣钱’,因为这是一种秘密;但也不是偷窃,因为在原则上,所取的实在是微乎其微。因此也不能说是‘分肥’;至多,或者可以谓之‘舞弊’罢。然而这又是光明正大的‘舞
  弊’,因为所取的是豪家,富翁,阔人,洋商的东西,而且所取又不过一点点,恰如从油水汪洋的处所,揩了一下,于人无损,于揩者却有益的,并且也不失为损富济贫的正道。设法向妇女调笑几句,或乘机摸一下,也谓之‘揩油’,这虽然不及对于金钱的名正言顺,但无大损于被揩者则一也。”

  后来,“揩油”喻指一切占小便宜的行为。“揩油”,有时作“揩白油”。上海话有“有揩伐(不)揩猪头三”的说法,反映了一些人典型的贪小心态。

  语言中的词有其广泛的概括作用,这种概括是以其所表示的事物的最根本、最突出的特征为基础的。“油”的一个特性是滑,以此为基础,“油”就有了油滑之义。如果用“油”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办事,那就是浮滑,不诚实。成语“油腔滑调”,指的是说话或写文章轻浮油滑,不踏实,不严肃。“粉面油头”或“油头粉面”,形容人打扮得妖艳粗俗。“油头滑脑”,形容人狡猾轻浮,也作“油头滑面”“油头滑脸”。“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贾母对凤姐说:“这猴儿惯的也不得了,拿着我也取起笑儿来了!恨的我撕你那油嘴!”这里的“油嘴”说的是凤姐嘴上像抹了油,说话浮华,不诚实。

  成语“油嘴滑舌”有时作“油嘴花脣”“油嘴油舌”。表示此义的惯用语有:“油嘴子”,指惯于耍嘴皮子的人。“小油嘴儿”,指说话油嘴滑舌的年轻人。“油花嘴”,指说话轻浮油滑的人。

  表示油滑意义的谚语有:“任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

  表示油滑意义的歇后语有:“皮球掉在油缸里——又圆又滑,掉在油缸里的老鼠——滑头滑脑,吃麻油唱曲子——油腔滑调,吃着油条唱歌——油腔滑调,小耗子钻油篓——油嘴滑舌,手板脚板都是油——滑手滑脚,肉墩子——油透了”。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汉语形成了一大批像“万金油”“老油条”“挂油瓶”这样的惯用语。这些惯用语内容精练丰富,概括性强,且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万金油”,清凉油的旧称,应用范围很广,但不能治大病,用这种说法来喻指什么都能做,但什么都不擅长的人。“老油子”指十分世故油滑的人。“老油条”本是在油锅里炸得过了火的油条,这种油条咬起来爽口,吃起来却有点苦味,常用来比喻集圆滑、世故、练达、狡黠等品质于一身的人,也指“你说你的,我行我素”老毛病总是改不掉的人。有时也用“油条”比喻老于世故的油滑的人。“吃油炒饭”,方言指说不规则的女子。“吃油饼”,义同“揩油”。“兵油子”即“兵痞”,指在旧军队里呆得时间较长,沾染恶习,油头滑脑的士兵。“膏药油子”,指阅历多,熟悉情况而狡猾的人。“抹油嘴”,指白吃别人的酒食。“拖油瓶”,指再嫁的妇女带前夫儿女到后夫家去,也作“带渡儿”。“京油子”,旧时称北京的浮浪子弟,现指某些油头滑脑的北京人。“油花和尚”,油头滑脑不守清规戒律的和尚。“油炸鬼”,比喻十恶不赦的坏人。相传南宋之后,老百姓对奸臣秦桧恨之入骨,用面粉绾制成长条,投入油锅炸烩而食,名油炸烩,即油炸桧,又名油炸鬼。“油瓶头”,妇女重嫁时带往男家的前夫所生子女。“油博士”,方言中形容浑身弄到油迹的人。“油渣子”,喻指废物、没用的东西,用作骂人语。“挂油瓶”,嘴上挂油瓶,形容不如意时嘴皮翘得很高的样子。“搭麻油”,人前说讨好话,捧抬人家,义近“拍马屁”而语气较轻。“一撞三斗油”,喻人鲁莽冒失,到处闯祸。“哪有耗子不偷油”,喻人有贪欲,多指好色。“鞋底上抹油”或“脚底上抹油”,谓悄悄溜走,快走。“卖油娘子水梳头”,油留着卖,自己不能搽,意即为他人服务,自己不能享受。

  
  
  
  一些含油熟语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例如,人们习惯用“油老鼠”这个惯用语指从事偷窃、倒卖食油的人,即“油耗子”, 用“落缸的老鼠——怕出也费劲”比喻陷入困境难脱身。之所以这样指称,有很深的民俗基础。在民间,“老鼠偷油”是一个富有民俗情趣的话题。“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这是中国儿童都喜欢吟唱的经典童谣。此外还有老鼠偷油的民间故事和游戏。当然,惯用语“油老鼠”已失去了幽默的色彩。

  鲁迅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自嘲》诗,跋语曰:“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略)。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添成一律以请之。”鲁迅这里说的打油即指“打油诗”。什么是“打油诗”呢?传说唐朝有一个名叫张打油的人,他曾经以“雪”为题,写过一首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意思是:下雪了,天上地下统统全是白色,只有水井是白雪覆盖不住的,在地上留下一个黑窟窿。雪覆盖在黄狗身上,黄狗变成了白狗,雪覆盖在白狗身上,增加了白色的厚度,白狗变得更加臃肿。全诗都用口语,通俗滑稽,所用的比喻也非常形象,读来让人发笑。后来人们就把那些通俗滑稽的诗叫做“打油诗”。“打油诗”虽非熟语,但与油有关,值得一提。

  “春雨贵如油”是有民俗意味的汉语俗语。我国华北地区春旱较为严重,春雨占全年降水量的10%,再加上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天多,蒸发强烈,往往易形成连续干旱。同时,这时正是农作物播种成苗的好时期,也要求充足的水分,因而春旱显得突出。此时,若能有雨水降临,自然就显得特别宝贵,故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除说明春雨的可贵外,也说明了“油”可贵。中国古代油很缺乏,也很贵,所以,也才有了用“油”来比春雨一说。此外,套用这种表达法,有时人们还说“滴水贵如油”“吃水贵如油”“饮水贵如油”“淡水贵如油”“人情贵如油”“香烟贵如油”之说。可见“油”的价值非同一般。

  “加油”从源头上来说是一个有外来文化意味的俗语,但早已本土化了。“加油”的“油”并非柴米油盐的油。《汉语大词典》对“加油”的解释是:1.指在汽车、飞机、拖拉机等的油箱里添加油类燃料,或在机械的轴承部分施加润滑油。2.比喻进一步努力。为什么鼓励别人进一步努力要喊“加油!”呢?有一说是历史上第一次汽车拉力赛,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观众热情高涨,对即将产生的冠军拭目以待。跑在最前面的意大利法拉力车队的5号车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突然熄火,观众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上。这时,被誉为“赛车之父”的意大利人恩佐·法拉利先生大叫:“你们……加油……”四周的观众们一听,以为这是恩佐·法拉利先生对自己车队的车手的一种鼓励方式,于是也跟着大叫:“加油!加油……”自此以后,“加油”便成了赛场上对运动员的一种独特的鼓励方式。后来,随着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关注与重视,为赛车手和运动员“加油”的这种独特方式渐渐成为观众为他人呐喊助威的最有普遍性最有鼓动性和最流行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015:} {:015:} {:015:}

回复 使用道具


独赏二月雪

发表于 2011-12-1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慕诗客爱僧家。
朝饮稀饭夜食粥,鸡毛蒜皮几时休。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慕诗客爱僧家。
朝饮稀饭夜食粥,鸡毛蒜皮几时休。
十火 发表于 2011-12-14 09:20

问好十火...{:1_496:}

我怎么感觉你有点眼熟呢,尽管带着面具。

比如:火炎焱燚?{:1_584:}
回复 使用道具


独赏二月雪

发表于 2011-12-16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虎本来想眯在草丛里边看着老猫扑蝴蝶。哎~暴露了。这两天不该跟你说那么多话。也怪老猫太敏感!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虎本来想眯在草丛里边看着老猫扑蝴蝶。哎~暴露了。这两天不该跟你说那么多话。也怪老猫太敏感!
十火 发表于 2011-12-16 15:15

哈哈,晕S,我是属猫不错,没想一转眼就迟暮了,真是光阴如梭啊...笑喷...{:lol:}

你是博士,可我是博士后啊。

不能怪人家Q,其实你在我那里早已备注为小野了。

主要还是这十火虽初到,却仿佛对我的帖子格外关注,因此敏感到可能又逢故人来。

再看这ID,我是灵机一动想到的,况且你这头像也太像你了哈...{:106:}
回复 使用道具


独赏二月雪

发表于 2011-12-16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其实就不打算专门把我们叫来,只是在这边不断发帖,做皎皎孤月状。然后等着我们一众老小趋之若鹜,心中暗爽。
恩,你的计谋得逞了!我也中了你的馅饼。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其实就不打算专门把我们叫来,只是在这边不断发帖,做皎皎孤月状。然后等着我们一众老小趋之若鹜,心中 ...
十火 发表于 2011-12-16 17:15

其实只是因为这里并不适合大家来,怡红的文化氛围这里并没有,待一阵子你就晓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13 20: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