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19|回复: 14

[推荐] [文化观察] 特别关注:电影《后会无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8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源自《文化中国》/新华网



《后会无期》票房破四亿 新片场日记韩寒一路向南



http://player.video.qiyi.com/344ece8364bd1dba900ca8c1f8c269ef/0/0/v_19rrhig3xc.swf-albumId=257129100-tvId=257129100-isPurchase=0-cnId=5



韩寒首次担任编剧导演的电影《后会无期》,于7月24日盛大公映后可谓捷报连连,先是在首个周末勇夺3亿元票房,而截止7月30日,票房更冲破4亿大关,走势锐不可当;同时,随着票房不断走高,也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影迷对影片发出要“二刷”、“三刷”的声音,更纷纷表示这是“今年暑期档最值得多看几遍的佳作”,可见《后会无期》卖座之余,口碑更是一往无前!


反响上佳,贫嘴幽默的张小喵当然再度出马,继续为观众带来充满惊喜的片场日记。在本辑日记里,身为导演的韩寒除继续以满身活力及热忱率领工作人员投入拍摄,为了一场台球戏,更不惜“一路向南”,千里迢迢从内蒙古杀回上海,体力过人!

以“每月一辑”的习惯,这辑以“回归”为主题的片场日记选择了以2014年4月20日,即剧组转战内蒙古赤峰为起点,这也是影片开拍以来走得最远的一处地方。但虽然跑到国境线上,韩寒还是不忘在拍摄时大打“幽默牌”:让冯绍峰、陈柏霖、钟汉良并肩“撒尿”不说,竟还有一大群工作人员站在三人下方“观看”,难怪韩寒导着戏也忍不住背对众人笑场;而且,韩寒还在现场体验了一把“一览众山小”的滋味,抛下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们,独自站在一座小山上俯望大地,弄得冯绍峰、陈柏霖等人都不得不辛苦地仰起头看着他,或许,这正是导演的“权威”所在!

但令人意外的是,为《后会无期》担任音乐创作的日本著名音乐人小林武史,也专程赶来现场探班,并跟韩寒“亲切交谈”。岂料,小林武史不知问了什么问题,结果韩寒略带“尴尬”地笑答:“剧组比较穷!”弄得所有人大笑不止,可见,韩导不仅认真,而且非常谦虚。

至于结束赤峰拍摄的标志,则是众人对着沙漠上一个巨大的卫星残骸道具“指手画脚”,似乎在思考怎样将它拆掉运走,但事实上,只要想到这个残骸曾“见证”冯绍峰与陈柏霖的“吻戏”,便知它是片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而既然两位男主角能在卫星前“接吻”,韩寒自然也不甘示弱,在拍摄两人走在公路上的一场戏时,他干脆“五体投地”地趴在地上拿着相机猛拍,投入程度连两位男主角也乐了起来。

但说到接下来的“壮举”,则当属剧组专程从内蒙古杀回上海,只为补拍一幕台球戏份!当然,能如此不远千里,自因另一位女主角袁泉正式进组,而且因她先前不会打台球,所以韩寒必须亲自出马。幸运的是,这场戏的过程颇为顺利,袁泉不仅屡屡一杆进洞,还完成边打台球边讲对白的挑战,难怪杀青后大家都非常开心。

但回到上海的韩寒,却始终坚持耍宝,先是对着睡着的冯绍峰“讲戏”,还故意将一根香蕉放在裤子上“把玩”,令人既无语又忍俊不禁。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 羊城晚报



《后会无期》争议很多但你是否已读懂韩寒?










或许韩寒自己也没想到,《后会无期》竟然会是一部比《小时代3》更具争议的电影。从营销手段到电影本身,韩寒和他的导演处女作所引发的话题成为近一周来的网络热点,而那些观点如此针锋相对,以至于有网友笑说:“多少人为《后会无期》‘友尽’,韩寒你知道吗?”

韩寒自己保持着低调。“朋友们请各取所需。”对于人们对《后会无期》五花八门的解读,他在微博给出了这简简单单的8个字,留下数以万计的网友继续争吵。这部电影注定成为今夏的现象级影片,而韩寒则在喧嚣中悄悄躲到了人群后面。解读这部电影,必须从解读韩寒这个人开始,可以说,这部电影见证了他的成长和改变。

【营销方式争议】

韩寒成“岳父”,

纯逐利还是变轻松?

从韩寒变成“国民岳父”开始,他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就悄悄发生了变化——从前的愤怒文青,如今却变得一脸慈祥。有人失望地说,为了卖电影,连韩寒都变得不酷了。

韩寒过去一度坚持不开微博,对此,他本人的解释是:“这会导致知识分子发言太即兴,那种即兴发言其实是会伤害到自己的公信力的。”如今,因为《后会无期》,韩寒对这种140字的表达方式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变,其根本原因或许是这个曾经死死别扭着不肯跟这个世界握手言和的少年,现在已过而立之年,走进了新的人生阶段。拍电影恰好是一个合适的契机:他找到了一个轻松的话题,可以跟这个世界谈一谈。

微博卖萌,韩寒或默许

韩寒变了吗?在《后会无期》制片人方励的眼中,碰了电影的韩寒确实跟几年前他刚认识的那个孤独写作孤独赛车的少年不一样了,“因为这次不是他一个人在玩”。于是,在很多人看来,韩寒在微博的活跃是某种刻意的营销,但方励却认为这只是韩寒终于懂得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而已。

关于《后会无期》的营销,有个论题被讨论得颇为热烈:拿女儿或者狗狗作为噱头的韩寒,现在还有“底线”吗?其实,这么说或许还真错怪了他。

韩寒本人看到《后会无期》的完整版,其实距离电影公映已经不足一周。电影上映时那则被疯转的广告:“韩寒电影卖得好,小野嫁妆少不了。”韩寒说自己曾在事后特别吩咐过:以后还是尽量少用女儿来做噱头。

同样被热烈欢迎的还有直接成为影片“主演”的阿拉斯加犬马达加斯加。小马达除了拥有自己的个人微博,还有无数张个人剧照,甚至最近已经帮着分身乏术的剧组独立跑影院。在圈中,人人都赞这“狗营销”太成功,但也都清楚这并不关韩寒什么事。只是,韩寒无疑默许了这一切。这说明“卖萌营销”虽然跟影片的气质相去甚远,但韩寒却很清楚这种商业操作的效果是成功的。就像《大众电影》的记者在见过韩寒后所感受到的:“韩寒,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骄子,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他懂得那些俗世里的关窍。”

捆绑小四,无意且无奈

虽然双方都表示不想被捆绑,但韩寒和郭敬明无疑是这个暑期档最解不开的一对。两人初成名时就已经被联系在一起,而到了这个7月,因为《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的先后公映,关于两人关系的恶搞更是变得登峰造极。有人说,郭敬明戏里戏外赤裸裸地玩拜金,恰好被韩寒利用来显摆自己的高冷。

对此,《后会无期》制片人方励告诉记者,“韩郭相争”其实更多来自媒体和大众的想象,韩寒本人其实是既无意且无奈的。一位圈内人则跟记者说得更直接:“这两个人都如此骄傲,又怎么甘心被对方捆绑?”

更何况,这种捆绑也是双刃剑。对于韩寒来说,正面意义是:不少人会买票看《后会无期》,包括已经看过《小时代3》的人,因为不这样便无法加入这个全民话题;负面意义是:韩寒的高冷,有可能让更多的人倒向郭敬明,就像一篇影评中说的:“突然觉得郭敬明这种直接呐喊‘我要钱’的态度,好像更可爱。”

《后会无期》上映前,片方包括韩寒和任何演员,都没有透露一丁点该片的故事情节,韩寒对处女作故作神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他的解释有点玄乎:“我不喜欢谈意义,因为觉得那样会限死了观众的想像,就像是回到了高中语文课,常常要总结中心思想。”再深一层,韩寒或许只是不愿意像其他人那样吆喝自己的电影,这个“其他人”,可不单单只代表郭敬明。

【电影口碑争议】

段子大集合,真深刻还是装文艺?

《后会无期》是不是装文艺,这是最近对于这部影片讨论最多的话题。喜欢的人觉得韩寒这次拍出了一代人的“寂寞空虚冷”,讨厌的人则认为韩寒这次无非是又抖了点“小机灵”。还有人再次把郭敬明拿出来作为对比:“刚发现《小时代3》拍的是PPT,没想到《后会无期》又拍了个Word,中国电影到底怎么了?”实际上,很多看过电影的观众表示,韩寒想表现的并不仅仅是段子集合,但这些密集的金句的确掩盖了电影本身的一些东西。

金句太多,或有损电影   1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了。”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后会无期》公映第一天,片中的种种金句已经开始传遍社交网络。这又是一次很好的营销,但也让很多人误解了影片的风格。很多人得出这是一部“装×片”的感觉,正是因此而来。

“看电影之前,以为这些流行台词就代表了《后会无期》的风格,看完电影才发现它们完全不重要。”网友小辉说,“韩寒这部电影已经拍得很克制,但如果能把这些金句再删减一些,或许电影的整体感觉会更干净。”

对于这些与韩寒小说、杂文风格一脉相承的台词,另一种观点是:或许韩寒担心观众看不懂,所以想把话都给说透了。但不止一个人表示,太多的段子反而伤害了电影。

韩寒自己似乎也在事后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朋友们都很喜欢《后会无期》中那些所谓精彩台词,但我每次都会被三叔边拍自己风衣边说的那一句最朴实的‘只有家里人才会对你好’所深深感动。”韩寒挑选的这句话,在很多观众心中压根就算不上金句。

散文风格,但态度认真   2

“如果作为叙事诗或者散文,这或许是一部佳作。但作为电影,它非常非常的不及格。”影评人朱炫对《后会无期》的批评代表了一群人的观点,他们承认影片的情怀,但同时也厌烦它的散漫和说教。

关于“到底什么才是电影”,这种争论从今年春节档的那部《爸爸去哪儿》电影版票房大火便已开始。年中的几位电影圈新贵将之再次推向高峰,包括被骂没底线地拍出导演处女作《分手大师》的邓超,还有从《小时代》被骂到《小时代3》的“美图秀秀代言人”郭敬明,以及如今的韩寒。不管如何,这三部被骂的电影,票房都很好。

制片人方励如此描述韩寒拍《后会无期》的状态:“他非常自由。”这种“自由”体现出的其中一面,便是冯绍峰等人控诉的“每天早上导演才把当天的剧本发到微信群”。但后来他们又补充,其实韩寒的剧本是早早就完成好的,只不过他到了不同的外景地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于是他每天拍完戏会连夜重新写剧本。”这种创作状态,若用“散漫”来形容,似乎有些过分严苛了。

对于《后会无期》“不像电影”的另一种解读是“不像一般电影”,这跟第一次执导筒的韩寒完全掌握了影片把控权有关,甚至连制片人都不能插手。这导致最终问世的《后会无期》是一部个人风格强烈的“作者电影”,而不是人们熟悉中的三段式的“商业电影”。

对于突破传统的冒险,目前韩寒显然急需得到更多的认同,因此他本人虽然不作评论,却一次次在微博转发网友对《后会无期》的评论——当中不乏被网友戏称为“脑洞大开”的对片中各个角色、细节、镜头的深入解读文章。

妥协现实?体现其成长   3

不少影评将韩寒片中的每个人物——江湖混混、木讷教师、临时演员、笔友妹妹、冒牌妓女、驴友骗子等,都一一赋予了寓言般的含义。在自认为读懂《后会无期》的观众看来,这段从最东到最西的旅程,其实就是被浓缩了的人生之路,苍凉而孤独,但仍旧满怀希望,而韩寒一直避而不答的“中心思想”则被他悄悄地放在了教师江河的身上——这个角色恰好也承担了此片最具争议的大团圆结局,江河名利双收,这样光明的处理和影片之前的风格颇有出入。

韩寒昨日也难得地在微博中对片中的角色马浩汉给出了他自己的解析,侧面印证了这个观点:“浩汉,他说不管他在哪里拉屎,都有人给他送纸。然而一张都没见过。他说别人不适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而他满地都是朋友。然而成功的都是别人。他背着一条狗走了一路,最后连狗都没有跟他走。一路向西,一路失去,如此失意,如此路人,他就像最失败时候的你我。不会有人在乎你,除了你自己。”

韩寒说,希望人们能看到这片子“幽默背后的忧伤”。过去的他曾经满足了很多年轻人“酷”的想象:不拼爹,不走寻常路,早早就宣告跟高考诀别,但他的“酷”没有反映在《后会无期》中,电影在幽默中透着苍凉和无奈。这令很多粉丝感到不解,甚至失望。对这个世界,韩寒通过《后会无期》再次摆出“谈一谈”的姿态,这是否说明他要跟这个世界妥协?或者,这妥协只是已经成长了的韩寒更看透了这个世界,就像他在微博说的:“《后会无期》就像一场各取所需却各自失去的西游记,很多遗憾只能遗憾,有些错过不是过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会无期》:与韩寒小说一脉相承










《后会无期》我给两星半,没够着及格线,但面对太多漫无边际的粗暴影评,总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

我们都活在套子里很久,守规矩的,不守规矩的,其实都有自己严格的一套体系,你批评它与经典电影背道而驰,并表示愤恨,不代表这种背道而驰就是负面。我们谈的不是技术,是技巧,任何的技巧都是先破后立,你可以否认雏形的幼稚,但不能否定雏形的意义。

《后会无期》的特别性在于它与韩寒小说的一脉相承,那种幽默与文艺的夹杂风格是其写小说一路以来坚持下来的,不管你认为是好是坏,它仅属于韩寒一人,别人拍不了这样的电影,《一座城池》便是例证。从泛义的角度来说,这属于作者电影,韩寒一人掌控着所有的层面,只是不同的是,作者们为自己负责,韩寒,则是为读者粉丝们负责。

在电影的范畴中,这是例外的,但在韩寒的语系中,这却是守旧的。你可以在他的其他小说里找到钟汉良这个角色,于小镇上开个修车行在很多小说里都出现过,你也可以找到温水煮青蛙的桥段,甚至妓女,甚至陈乔恩那皮笑肉不笑的“呵呵”。但我们总是反对例外,我们找情节,觉得温吞如水;我们说风格,说它四不像;我们谈表达,认为浮光掠影。但谁又规定人物经历了事件一定得成长呢?谁又规定探讨人生一定需要一个结果呢?这些都不是问题。

我喜欢用“野蛮冲撞”来形容这部电影。你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得到韩寒刻意与常规保持距离,摄影机跟随着行驶的车辆,画外音是收音机里的电话直播,电话无征兆切断,车辆转弯,摄影机却在原有的轨道上继续向前……你可以理解它想表达什么,但也可以批评为没有章法,野蛮得很。

韩寒在写小说时宣称不看别人的书,拍电影时也没有说过多少别的导演,但背地里必然是下了一番功夫。只是与别人不同的是,别人是学习,他是避免。这里面自信与自卑同时存在。而呈现的效果,就是没有章法。没有章法不见得是坏事,不破不立,早年接触思想,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摧毁,至于如何建立自己的一套体系,那是后来的事。

韩寒的体系是他自己创立的。如果放在一个小众作者电影的角度,我们会给他更多的包容,甚至推荐,但韩寒的名字与大众文化联系得太紧密,他必然是个大众的符号,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他放到世俗的框架里来衡量对错。我们欣赏把商业片拍得中规中矩的徐峥,但不会欣赏把商业片拍得奇形怪状的韩寒,只是我们身处的评价体系不同。

这么说并非是说韩寒的这次尝试就是成功的,相反,我依旧觉得失败,一个简单的道理,贾樟柯在说出“大人只看利弊”的时候毫无逻辑感,只有文字上的承接。韩寒还不懂如何运用镜头说话。

我扣除的两颗半星基本都是在镜头和节奏上面,故事、风格、表达,哪里会有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会无期》:文青的面子 顽童的里子










《后会无期》70分

NO.457

观影时间:7月21日

观影地点:博纳悠唐店

观影人数:30人

撰文/禾言

故事

韩氏文本带来愉悦

某种程度上讲,《后会无期》的好,正在于它没那么好。好的地方在于,无论你是不是韩寒这个人的粉丝,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都能获得不少的愉悦,那些狡黠聪敏的台词,空旷清丽壁纸般的画面,而且每一首歌曲都很好听……但这些“手段”,能否帮助制造电影的“灵魂”,则见仁见智了。从整体性上来说,《后会无期》其实非常散漫,由东向西穿越中国的线路上,几个关联不大的片段点缀其间,三个开场出现的主角,在前四分之一便丢失了一个,他们一路遇到身份暧昧、灵魂飘零的男女,其中有心在他乡的老乡,不是爱情的亲情,貌似骗子的真挚,疑似朋友的欺骗,还有一只善于装死的雪橇犬,他们与两个中心人物江河与浩汉产生了或大或小,或恒久或短暂的交集。这种散漫片段非常无机地排列,常常被认为是某种风格,尤其是文艺电影的风格化表达,它和韩寒后期的小说风格,有颇为相近的气息。

作者对故事本体的关注,远远不及他对桥段设置以及语言描述的关注,同样在电影范畴里,韩寒对整体戏剧性的态度,也远远不及他对台词的偏好,他对人物的塑造,也远远比不上他对小段落中的抖包袱兴趣浓厚。《后会无期》有一副文艺青年的面子,却是一个青涩顽童的里子;它讲了很多道理,却真的没把道理放在心上;它看似一个电影,实际上仍是一个用镜头书写的杂文游记。

表演

虽努力而力有不逮

中国电影的好演员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后会无期》中的表演,也只能称“尽力”而已,演员们努力地让自己沉着起来,不动声色地将充满“名言”感的笑话或感慨从唇齿间流出,妄图制造“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可多数只有“于无声处”的模糊,如果没有字幕,相信会有一半的段子不能发挥效用。其中,钟汉良略带夸张的演绎,反倒是整个文艺气息弥漫的电影中最带感的表演,其他演员或刻意迎合的文艺范儿,或刻意制造反差的冷幽默,都让人难想象这是真实生活可能存在的人物。和《小时代》的矫揉造作相比,《后会无期》的表演是不同意义上的轻浮和笨拙,虽努力而力有不逮,这已经是国内电影演员普遍的通病,或者说,“导演”的“导”也稍欠火候。

尤其要批评一下广受表扬的客串大腕贾樟柯导演,贾导的段落确实是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他充满违和感的表演和生硬的台词功力,无论形体、声音和节奏,都完全处于电影语境之外,就像一碗汤里飘过一个瓶盖,也不怪令人难以忘怀。

对白

“金句”就是好台词?

影片最大的亮点,仍是作家韩寒的本职,也是现在众口流传的诸多金句,如最受欢迎的袁泉片中台词“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贾樟柯教导“小孩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之类,都具诱人心动的效果,颇有流传性。但另一方面,“金句”固然难得,放在电影里是否就是好的电影台词,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首先是否与人物个性和背景息息相关,其次是否对情节推动和转折起到关键作用,最后是否对主题阐释有所点睛升华。《后会无期》中的金句,多数与人物、情节和主题并无太大关联,除了陈柏霖几处对于静电的科学传播有点性格介绍作用之外,此外,则多像是韩寒的不同分身在和你说话,或调侃或讽喻,甚至马达加斯加要是能口吐人言,说的大概也差不多。“爱是克制”这种台词,交给王珞丹说也没差别,“从良”这种反驳,更像是文字游戏。

诚然,这些金句都是实打实的原创,且很接地气,与诸多国产电影抄袭网络段子不可同日而语,但若要严格要求,韩寒与电影界那些“金句王”,如王家卫、周星驰,甚至伍迪·艾伦相比还是颇有距离,其入情入理,与角色贴合的程度尚待继续提高。

美国电影协会百佳台词第一位是《乱世佳人》的“亲爱的,我不在乎”,谈不上是“金句”,可却系于全片情感最终的爆发与毁灭,这样的举重若轻,才是真正优秀的电影台词。

王珞丹访谈

陈柏霖比

导演更帅

新京报:你觉得家当导演会和职业导演有什么区别?

王珞丹:其实写作的人就是要很敏感。加上他年轻,本身对社会的敏锐度就要比平常人高。

新京报:很多观众觉得陈柏霖这个角色是韩寒的化身,你怎么看?

王珞丹:我没看过全片,不是特别清楚,私底下大家关系都很好,关系好的朋友肯定身上是有些共通性的,我觉得柏霖本身是蛮文艺的。

新京报:也有不少人觉得他们在形象上也很像。

王珞丹:还是陈柏霖帅吧,我觉得导演应该跟柏霖有仇,所以戏里给他弄那么邋遢。

新京报:之前网上传的那个“小卡片”,很多人都去打了电话,到底那个电话号码是谁的?

王珞丹:交友不慎啊,那个电话其实是可以打通的,因为导演知道我是内蒙古赤峰人,所以号码也是来自那里,上映之后我应该会跟大家积极互动起来吧。

新京报:《后会无期》电影中的金句挺多,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

王珞丹:导演把我的那句台词已经放上了slogan—“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其实还很喜欢贾樟柯的那句台词,“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特别喜欢这句话。

采写/新京报记者安莹

观众评语

●影片用极简单的语言描绘了相聚和分离,回归到人作为自己最坦然最自我的嘴脸。江湖再见,后会无期。(85分)

●作为处女座导演的处女作,相当有韩式风格。在观影过程中虽然没有高潮的紧张感,但是从头到尾都贯彻了娱乐精神,台词有大量金句。(80分)

●这是一个青年导演第一次触电,其中融入了自己对于世界的思索。不论电影好坏,这份具有承担的责任感是我所看重的。(70分)

●看了电影,也许会更喜欢韩寒,但不会更喜欢他的电影,这样的夫子自道,写成长微博吧。(62分)

●为故事主人公慢吞吞的启程节奏着急,也会在现场观众略显夸张干涩的笑声中黑线与冷汗齐下。

(60分)

●《小时代》是真无耻,《后会无期》是伪文艺,目的各有不纯。(59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寒称"后会无期"致敬"西游记"







到创作过程时,将《后会无期》中一路向西横穿中国的旅行比喻为西天取经,而冯绍峰正是大师兄孙悟空。冯绍峰则表示自己的演艺道路,与西天取经的孙悟空十分相似,途中也会遭遇坎坷挫折,但最终都会到达理想的彼岸:“在演戏这条取经路上,再多磨难我都要坚持下去。”

《后会无期》已经于24日零点在全国公映。片中金句不断,早已未映先火,广为流传。如“小孩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我从小就是优,你让我怎么从良”“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处处充满机智与韩寒式的幽默。韩寒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后会无期》是对《西游记》的致敬。片中冯绍峰与陈柏霖横穿整个中国,一路向西也算是西天取“精”,精神食粮的精。而他本人第一次拍电影,就像唐僧一样,一定会遇到重重磨难,需要一个功夫了得的大师兄保驾护航方能修成正果。这个大师兄孙悟空就是冯绍峰。冯绍峰从影多年,虽然没当过导演,但是对电影的各项幕后工作也颇为熟悉。片中,冯绍峰的角色马浩汉也与孙悟空有几分相似。马浩汉是此次旅程中的大哥,他的经历最丰富,也最自信。时常会对兄弟说一些富于哲理的人生感悟,可一遇事就不管不顾,冲到最前面。他活得看似洒脱,却容易被他人误解。最后小伙伴们各奔东西,而他,却成为了一个谜。

冯绍峰则认为马浩汉是他遇到从影以来最难角色,甚至因为角色而抑郁出走。冯绍峰表示,自己一路走来,演艺道路也犹如西天取经,而其中遇到的挫折与磨难,都是取经道路上必经的历炼:“我的演艺经历并非一帆风顺,其实几次都像孙悟空不想去西天一样,有过放弃演艺事业的念头。但最后还是坚持下去。”

(记者 马竞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 北京日报


《后会无期》:为赋新诗强说愁








韩寒作为时下里一批年轻人供奉的文化符号,显然是被过度消费了的,这一点,连他自己也意识到了。韩寒的粉丝们大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藐视陈规,崇尚叛逆,却又渴望关注与掌声,于是注定在世俗生活里逐渐迷失。这个时候,韩寒出现了,他被选为带头大哥,被逼着领路前行,但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路在哪里,他也只是个普通的文艺青年。

韩寒必须是愤怒的。当被扣上“国民岳父”的帽子肆意调侃时,韩寒就逐渐偏离了自己的轨迹,变成了与社会媾和的快乐的中产阶级,那可不行。韩寒自己也愈发惴惴,觉得该拿出点什么证明自己还有足够的才华去补充愤怒的助燃剂,于是有了电影《后会无期》,却不知道这装扮出来的愤怒,原来是那么难看。

韩寒依然选择了自己最为熟悉的“寻找”与“成长”作为电影的主线和主题,企图通过公路电影的类型化叙事,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或者粉丝们希望的)思想或观点。但看完全片,我们失望地发现,除了一些散碎的无厘头笑料,观众很难记住影片的实质性内容,更谈不上在回忆里二度挖掘隐喻和价值指向。当然,这和韩寒作为导演新手,还不能娴熟地驾驭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有关,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将影片的忸怩与空洞一笔带过,因为那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视角模糊是电影最大的忌讳,而本片竟然十分精准地踩入这个雷区。影片开始从胡生的眼睛出发,通过旁白磕磕巴巴地交代了主人公与故事背景。但令人费解的是进行了不到三分之一时,这个视角连同胡生这个人物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浩汉对刘莺莺的寻找仿佛又成了叙事主线。正当观众随着浩汉的思想和遭遇继续前行时,一路酸着脸的江河老师又抢过了话筒,自顾自地说起了他的爱情与迷茫。如果说格斯·范·桑特在《大象》里通过多个视角对同一事件的不断重复,让观者体验到在一种离散的意境里反复聚焦的快感,那么本片通过多个视角对一系列不搭嘎的事件进行的含混的叙述和解读,除了让观者稀里糊涂地好像一个跟着冒牌导游胡混的乡下旅行团,就剩下一堆味同嚼蜡且词不达意的对白留给大家充当纪念品。

《后会无期》这个调调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罗永浩水平不俗的电影处女作《小马》。那个不到一小时的短片拍得真实而有趣,究其原因还是形式与内容的契合。影片围绕现代都市人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克服自身隐疾展开调侃式的探讨,既轻松又丰满。反观本片,由于形散神也散,几处玩笑都开得过于刻意,好像编剧一直在十分钻营地编造一些非要让人记住的台词,最终不仅流于表面,而且匠气十足。比如阿吕说到由于北京堵车没赶上同学聚会时,让人觉得这种讽刺本身比被讽刺的对象还要可笑。

本片最让人无法忍受的硬伤就是价值取向的混乱。主人公江河和浩汉一路走来,到最后我们不仅没有看到他们的转变与成长,反而连他们为什么要开始这次旅行也忘记了(他们自己也忘记了)。最后出现的阿吕,滔滔不绝,金句频出,像个布道者,观众们在云山雾罩中以为这该是对生活和生命的一次总结,却不想他原来不过是个三流窃贼。影片如果就此结尾,勉强还算有几分绝望的力量。但是,正如本文开始所说,作为一个群体的意见领袖,韩寒虽然需要时刻保持愤怒,但更有责任带领众人拥抱希望。所以,他最后还是让江河衣锦还乡,并且得到了爱情。可是,我们看不出这和之前的公路旅行有半毛钱关系。那些在路上的挫折、顿悟、欺骗、关爱难道最终都只能化为世俗意义的功成名就才有意义?我想问韩寒,这究竟是你的所思所想还是你认为这是你的粉丝们想要看到和听到的?你真的确定吗?

韩寒这首次的触电表现,既像是一次漫不经心的玩儿票,又像是一次潦草应付的作业。我们从本片中看不到他以往活跃的思想和犀利的言辞,只有为赋新诗强说出来的愁和几首还算好听的老歌。不过,《后会无期》虽然不是一部电影意义上的好作品,但希望它可以是韩寒继续思考、提高自我的助推器,毕竟,我们不希望和这个有才华的年轻人真的后会无期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发表于 2014-8-23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木有看这部影片~~据说比较有争议的一部电影~~

谢谢一笑的特别关注,让我们对这部影片更多滴了解

我不是韩粉,对他拍滴电影说不上排斥或是喜欢

等影院下线时额搜免费滴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4-8-23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笑哈韩,鉴定完毕... {:lol:}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发表于 2014-8-24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坏不知,韩文没看过,韩剧不准备看,近来舆论广开骂战,是非对错博一乐。

中国人自古都是这般,只要不是科班出身的人物,但有了一些成就,就有科班者出言之。

前有余秋雨、王朔珠玉在前,后有郭敬明、韩寒续貂,要说只能怪余秋雨搞戏剧的居然跨行搞文学,尽斐斐然,差点成了大家,更有王朔文章被改编成影视叫好又叫座,好容易消停了几年,又有俩愣头青冒出来,小时代快出4了,后会无期居然破4亿。

没正规文化学历凭证,居然抢文化圈饭碗,叔可忍婶不可忍啊{:lol:}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发表于 2014-8-26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关于韩寒与郭敬明的争议很多,本人原本对这两人从不感冒的,还是进来了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13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