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47|回复: 18

[汇编] 【文化视野】宋朝最可爱的部分(外五)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5-1-15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朝最可爱的部分

◇蒋勋


我最喜欢北宋。像欧阳修、王安石这些人,都可以进退不失据,是因为他们都有一种对人格的完美要求,他们做官不是为别人而做,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理想,所以他们非常清楚做官与不做官之间的分寸。苏东坡不会因为自己被下放了就不做事,他要做的事情反而更多。他被贬到岭南,觉得那里的荔枝很好吃,这意味着他并非完全为了政治而活,他还有别的事情可以做,比如写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告诉人家荔枝多好吃。

我觉得宋朝最可爱的部分,就是它不像唐朝,在唐朝一切东西都要大,而在宋朝可以小。小不见得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东西。雄壮是一种美,微小也是一种美,没有人规定雄壮的美会影响到微小的美。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以是一种美,宋代画家画的一片叶子上的草虫,也可以是一种美。台北故宫里的《草虫瓜实图》画了一个瓜,瓜上面有一片叶子,上面那么小一只蚱蜢停在叶子上,画得那么美,很多人都在那里盯着那只草虫看,让你感觉到一只小小的昆虫也是生命的一种美。宋代的文人让人看到“小”了。唐诗里能让人看到“小”的东西不多,一看都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看到“长河落日圆”,你就不一定看得到昆虫,可是宋朝是可以静观万物的,静观万物是因为你有了对自己生命的信心,你可以看到生命来来去去,你有更大的包容心,你不去比较和分辨。这个时代既有范宽在画《溪山行旅图》那么大气魄的山水,而同时又有花鸟画家在画一些非常小的虫,而它的大和小都是一种宇宙世界。当然这个背后有一个非常深的哲学背景,就是理学。理学现在常常变成哲学里面我们讲的一种很教条的东西了,人们对于宋明理学好像不太有好感,可是我觉得北宋的理学其实是一个生命之学,周敦颐、张载,他们在谈生命之学,谈生命中的宽容,谈在拿掉所有外在的权力、财富之后,人怎么样才能像一个人,这些问题是他们关心的。

我喜欢北宋的知识分子,我觉得他们最像人了。这个说法有点奇怪,知识分子当然都是人。我的意思是说,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很难做自己,反而一直在文化里被扭曲着,尤其是在政权当中,他们被扭曲以后回不来。

宋朝的美学最喜欢讲的词叫“平淡天真”,就是不要做作,也不要刻意,率性为之。去台北故宫看到《寒食帖》,你会觉得北宋人写字绝对不像唐朝人那样规规矩矩地写楷书,他们可以随意,写错字就点一点,再改一改就好了,没有人规定一幅伟大的书法里不能有错字。所以,《寒食帖》里错字可以存在,他觉得错了为什么一定要再写一次呢?生命里面的错误让别人看到会这么难堪吗?这个字写错了,就把它圈掉,在旁边补上一个字,这些在书法中都出现了,所以黄庭坚、苏东坡的书法里充满了涂改的部分,书法的美学因此从一个官方的很正式的规格转变成为真性情的流露。

也就是说,所谓的艺术是可以看到你的真性情的,你的真性情里面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去掩盖它。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张良旭


公元718年,那是个繁华盛世的年代。古城金陵府的一条街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家豆腐作坊门前挂着一条大大的幌子,那红底黄字的“西施豆腐”四个篆字,分外显眼。再一看,门前正生意兴浓,顾客盈门,空气中流淌着一缕淡淡的豆浆的清香。

老板娘是个年芳二十几的年轻女子。她身着襦裙服,两肩上搭着帔,弯着高高的盘恒髻,髻前插着花钿,脸颊上抹着浓浓的胭脂,正热情招揽着顾客。

都是街坊人,又是老顾客,大家都很熟悉。有人买完豆腐,问道,“西施”小娘子,你家相公怎么没看见?

“西施”听了,俏丽的脸蛋上掠过一丝阴郁,只听到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他呀,整天就知道在屋后看他的书,也不知道来帮我一下,这家里家外就我一个人在操心,我这心啊,都快长出茧子了,哎!

听得出,老板娘的语气里有隐隐的怨言和嗔怪。那轻轻地一声“哎”,仿佛都能把地面咂出个坑,听了,让人有生痛和怜惜的感觉。

有年轻后生边接过豆腐,边偷偷地在老板娘手上轻轻摸了一下,打趣道,你家相公整天守着个白嫩嫩的小娘子不知怜惜,真是太傻了,等哪天让我来陪陪小娘子?

老板娘听了,用手在那后生手背上轻轻地打了一下,含嗔道,就你爱耍贫嘴,看哪天老娘不割下你的舌头,扔到大街上让狗吃了。

老板娘一席话,引起周围顾客一阵哄笑,笑声中,夹着一丝淡淡的豆浆的清香,甜甜的、滑滑的……

与豆腐作坊前人声嘈杂,热闹非凡相比,屋后院子里却是一片寂静。一棵老槐树下,一个30多岁的男子,梳着幞头,身穿圆领窄袖袍衫,正在聚精会神看书。

男子自幼好学,母亲看他喜爱学习,就将他送进私塾。很快,《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他就背得滚瓜烂熟,还写出一手好文章。私塾先生常常夸他天资聪颖,将来必定是个栋梁之才。

从弱冠之年开始,他每年都要赴长安考状元,可每次都名落孙山。他心里有隐隐的不忍和倔犟,从没放弃过。

一晃,又一晃,他成了一个大年青年。母亲非常着急,就托街头媒婆给他讲个女子,好收住他一颗不安分的心。经媒婆撮合,将金陵府上一家开豆腐店老板家的千金讲给了他。

那小女子天生就是个美人坯子,弯弯的眉毛,杨柳腰,说起话来,还莺声燕语。虽说家里是个开豆腐作坊的,但小女子却也知书达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个勤俭持家的能手。

他对她一见倾心,她也是芳心暗许。很快,俩人就张灯结彩,入了洞房。

烛影摇红。他向她发誓,夫妻和顺从今定,这段姻缘夙世成,琴瑟和谐乐万春。

婚后,小女子将家传的做豆腐手艺带到婆家,在街坊开了个豆腐店。凭着小女子的吃苦耐劳和精湛的做豆腐的手艺,这家豆腐店很快就红火起来。由于小女子长得青春、貌美,做得豆腐又白又嫩,人们亲热地称她是“西施”老板娘。

小女子的青春美貌,常常引来许多年轻后生火辣的眼光。他们跑来名义上是来买豆腐,实际上是想和小女子说几句俏皮话。小女子看得清楚,美眉巧兮,也不发怒,回敬几句,惹得后生们更加想入非非,神魂颠倒。

男子对做豆腐毫无兴趣,依然对他的《四书五经》情有独钟,他看不懂小娘子那似嗔含怨的目光,日渐冷落了那春光明媚的倩影。小娘子低垂下盈盈眼神,轻轻叹息一声,转身到作坊里忙去了。那颀长的背影,落满了寂寥与孤单。

又是一年长安状元考试的日子。男子向小娘子道别,说道,这次如果还考不上,我就收了这份不安分的心,回来后,一心一意陪你做豆腐。

小娘子眼睛里噙满了泪水,送夫君走出了家门……

一别又是几个月。当春暖花开时,男子是满脸喜悦赶了回来。他一进家门,就迫不及待地喊道,娘子,我回来了,我考上了!

可是,家里异常冷静,只有老娘独坐在桌边正暗自垂泪。

他忙问,家里出了什么事?

娘抹着眼泪,说道,你不在家时,你家娘子偷偷地跟街坊一个后生好上了,已经走了。

男子一惊,他放下包袱,对母亲说道,您去把娘子喊回来,我给她写一份“放妻协议”,还她个自由身。

女子被老娘喊了回来。小女子见到他,满脸扉红,怯怯地站在一边,一声不吭。门外站着一个年轻后生,在心神不定地徘徊着。

男子轻轻叹息一声,然后铺开纸张,研好墨,含泪写下了一份“放妻协议”: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为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即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蛾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小娘子看着“放妻协议”,当读到“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时,已是泣不成声,她幽幽地说了声,你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伟丈夫,你一定会结识一个“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为夫妇”的小娘子,只怨我们没有那个百年好合的缘分。

说完,抹着眼泪,转身走出屋外……

闲云潭影,物换星移。千百年来,那个深明大义的“放妻协议”一直在民间传诵着。“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人们看到的是这个唐代男子的宽广和大义的胸怀。当爱不在了,还有包容与宽度。

这份唐代的“放妻协议”,后来在莫高窟出土中被人发现,从此一直被北京敦煌艺术中心珍藏着,也珍藏着世间一个男子的包容与宽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酒饭逗

◇老猫


吃饭喝酒,并不是简单的吃饭喝酒。要是能吃喝得妙语连珠,那这顿酒饭就升级了,会让人久久回味。当然,一顿酒饭有趣无趣,并不在菜品,而在人。有趣的人才能吃出有趣的酒饭来。

有个叫石动筩的,就属于这种,一吃饭就忍不住犯贫。此人是南北朝时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手下大臣。有一天吃饭,高欢就说了:“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猜啊。谜面是‘刺啦啪嗒’。”大家都傻了,猜半天也猜不出来。石动筩想了想说:“这是摊煎饼吧?面放在热铛上,一摊,就这声。”高欢点头,说猜对了。石动筩说:“那我也出个谜语,谜面也是‘刺啦啪嗒’。”皇帝这回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石动筩说:“嗨,摊煎饼啊。”皇上一板脸:“你这是抄袭我的。”石动筩摇头:“怎么会呢?我这是趁着铛还热,又摊了一张。”满堂大笑。

后来大家聊着聊着,又说到文学了。高欢说:“郭璞的诗写得不错。比如‘清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有意境。”石动筩又开始贫了:“这算什么啊,我的诗比他强一倍。”皇帝说,你讲讲看。石动筩道:“清溪两千仞,中有两道士。岂不是强一倍吗?”又是一阵大笑。

南方也有这么一位,梁武帝手下的大臣萧琛。他和梁武帝打小一起长大的,关系一向很好,所以君臣之间老开玩笑。有这么一天,皇帝和他都喝高了。皇帝随手就拿了个红枣,投到萧琛脸上。萧琛没大没小,从盘中拿了个栗子,扔了回去,正中皇帝面门。这回皇上生气了,萧琛赶紧解释:“陛下扔来的枣里面是红的,投臣以赤心,臣必须报以战栗。”总算把这事圆了过去。

这是有文化的乐子,当然还有没文化的笑话。宋朝人赵从善在绍兴当官的时候,突然想吃烧茄子了,就给厨师写菜单,写到“茄”字,想不起来了,就问旁人:“‘茄’字怎么写啊?”随从回答:“草字头底下,一个‘加’。”赵从善想都没想,就在草字头底下写了个“家”,看上去,这个字像个“蒙”。从此就留下话把儿了,当地人都管烧茄子这道菜叫“烧蒙”。

食单上常有错别字,例如饭馆总把“宫保鸡丁”写成“宫爆鸡丁”,也有人总把“枇杷”写成“琵琶”。明朝的画家莫廷韩去朋友袁太冲家做客,一进门就看见桌上有一张字条,写着“琵琶四斤”,可能是送果子的人写错了。正好另一位文人屠赤水也来了,三个人看着错别字吟上诗了。屠赤水起头:“枇杷不是此琵琶。”袁接道:“只因当年识字差。”莫廷韩说:“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后来,这首诗还流传开了。

古人讲道理,有时候让人觉得挺装的。比如吃饭喝水,一定要付款,都到了拘泥的地步。汉朝时有个郝子廉,赶路的时候在渭水饮马,马喝饱了,他要扔三枚大钱在水里,算付账。还有一位叫范丹的,去看望姐姐,在姐姐家吃完饭,硬留下一百文钱。姐姐追出门来要把钱还给他,他还不要,旁边有个打柴的小孩儿对他说:“哎呀,你这么清高啊,不是传说中的范丹吧?”范丹更挂不住了,说:“你看你看,连小孩子都知道我,这钱必须得给。”姐弟俩推让半天,范丹把钱扔地上,走了。冯梦龙评价这事,写了俩字:“太过”。但尽管如此,也比现在喜欢公款吃喝的官员们强。

说到公款吃喝,最逗的是唐朝的御史娄师德。这位命不好,当官正赶上武则天下令天下禁止屠宰,所有的酒宴都是全素,一点肉腥都没有。有一次他去河南出差,当地官员接待他,突然就端上一盆羊肉来。娄师德大惊,问接待官员:“你们……哪儿来的羊肉啊?不是禁屠了吗?”官员笑嘻嘻地回答:“这羊不是杀的,是被山上的豺咬死的。”娄师德松了口气,连连点头:“哎,你们这里的豺好懂事啊。”过了一会儿,又端上一盆生鱼片,接待官员说:“这鱼也是被豺咬死的。”

娄师德生气了:“豺怎么会咬鱼?一听就是撒谎。你应该说,是被水獭咬死的。”
自古以来,不切实际的行政命令都会被“巧妙”破解,只为后人徒留笑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女性的幽默和智慧

◇张雪丽


魏末晋初的某日,王浑和他的妻子钟氏正在院子里坐着闲聊,见儿子武子(即王济)从院子里走过,正所谓“自己的孩子总是最好的”,王浑得意地说:“生这么一个儿子,真是令人欣慰。”岂料钟氏笑着说:“如果我嫁的是你弟弟王沦,生的儿子应该比这个儿子还好!”这种可以称之为无厘头的另类回答,相信在中国古时各朝代都是罕见的,足见时风之宽。《世说新语》等史籍中也留下好几则关于这位钟氏夫人的高言妙论,其见识和气度也为时人所称道。

还有一则故事,是说诸葛诞的女儿嫁给了仪表非凡、极具才学和声望的王广,入了洞房,两人开始交谈起来。做新娘子的难免有些羞涩不安,王广便戏谑道:“看你神情卑微局促,一点儿也不像你父亲啊!”按理说,诸葛女听到这种话,应该更加难为情才对,然而她却放开来说道:“你自己都做不到像你的父亲一样,却要求我跟我的父亲一样。”相信听到这种反讥的王广再也不敢随便嘲笑妻子了。

东晋大将桓冲不知道为什么不爱穿新衣服。有一次洗完澡,他的妻子故意给他送来新衣,桓冲大怒,让下人拿走,妻子又让拿回来,并且传话说:“衣不经新,何由而故(衣服不经过新,怎么能变旧啊)?”这种坚持的机智的话语使得桓冲放声大笑,心甘情愿地穿上了新衣。

还有指挥淝水之战的著名宰相谢安的夫人刘氏,善妒,每次家里有歌舞表演,都命令用帷帐将舞姬围起来。谢安请求打开,刘氏回答:“恐怕有损您高尚的德行。”谢安屡次想纳妾均不敢告诉她,于是谢安的侄子和外甥就将谢安的心意转达给刘夫人,还用关雎、螽斯有不忌之德的诗句来讽刺她。刘氏反问:“谁写的这首诗?”答曰:“周公。”于是刘氏说:“周公是男子,当然这样写。假若由周姥来写,就不会有这样的诗了!”这种回答简直令一干女性会心不已。

想来,其时的夫妻关系也是非常开放的。西晋王安丰的妻子,常以卿称安丰,这种称呼大概相当于我们现代口语中的“亲爱的”。于是,安丰觉得很不好意思,就对妻子说 :“妇人以卿称自己的丈夫,从礼仪上是不敬的行为。以后别这样了。”妻子说 :“我亲你爱你,所以以卿称你;我不以卿称你,谁能以卿称你啊?”听了这话,王安丰也无言以驳。这种坦率的情感的表达,在封建时代的后期,再也没有见过了。


不要以为只有大家闺秀和名门淑媛才会这样,其实平民女性的幽默与智慧也颇值得玩味。西晋人刘道真遭遇离乱,为生活所迫,在河边与人拉纤。有一次他看见一位老妇人在旅馆旁边采桑,就说:“女子为什么不在家纺织,反而抛头露面在此地采桑?”老妇人顺口就反问道:“大丈夫为什么不骑马挥鞭报效国家,却在这里为人拉纤呢?”

又是刘道真,有一次正和别人在草舍中吃饭,看见一位妇人带着两个小孩经过,身上都穿着青色衣服,便调笑说:“青羊将两羔(一只青羊带着两个羊羔)。”不料妇人反唇而讥:“两猪共一槽(两头猪共用一个槽)。”想是刘道真仗着有些才思,喜欢逞口舌之快,不料两次都碰了壁,反而成为世人的笑柄。这是不是就叫“嘲笑别人的人,终将会被别人所嘲笑”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不靠的科举作文题

◇马伯庸


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一生中最大的考试就是高考。而对明清时代的读书人来说,科举算得上是他们的高考——不过科举没现在这么多科目,考的只是八股文,应该算是古代高考作文。

和现代作文不太一样的是,八股高考作文对格式有严格要求,设有专门模板,一共八段: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考生不能写得天马行空,必须得严格按这个规程来,不允许自由发挥。后世对八股文抨击最甚的,就是这种墨守成规的死板规定。

不过凡事并无绝对。八股文本质上虽然刻板,但它在明清时代的发展,也有过一段脑筋急转弯式的奇趣。

按照八股文规定,考试的时候,考官会从《四书》中选出一句话,作为题目。考生则需要从这句题目开始发挥,先阐明这句话的微言大义,再扩展开来议论,议论内容还得符合四书以及朱子注经的要义。

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作文题目限定在《四书》里头,可那四本书再厚,也有个限度。各地有县试、府试和院试,每三年还有各省乡试和全国会试。大大小小的考试都从这本书里出题目,很快考题枯竭,无题可出了。

考官都怕自己的题目跟别人重复,所以为了避免这个窘境,他们不得不挖空心思。原来是出一句话为题目,这叫单句题;后来发展出通节题,是以整节为题;还有通章、双扇、三扇等三十几种题目名色,说白了就是《四书》文句的种种排列组合。

其中最为奇葩的一种题目,叫做截搭题。考官会把两句完全不挨边的话搁到一起,算作一题——可见考官已经给逼到什么份儿上了。

截搭题的特点在于,它是随机拼凑出来的,十三不靠。但考生必须得把它们建立起关系,既得合乎逻辑,又得从中阐发孔孟之道。这种题目,考验的已经不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而是他们的想象力和脑洞。

《制艺丛话》里有一道特别有名的截搭题,题目是“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前一半是《大学》里的句子,意思是人难道连鸟都不如吗?后一半是《诗经》里的诗句,是称赞周文王的。这两句话引自两部书,彼此之间完全没关系,对死读书的考生来说,难度很大。人和鸟的比喻,和周文王有什么关系啊?

可偏偏就有高手,把这个题目破成了“夫人不如鸟,则真可耻矣;耻之,耻之,莫若师文王。”意思是:如果人连鸟都不如,真该觉得羞耻啊;如果真觉得羞耻,就该去学学周文王。

一句话就给连缀得天衣无缝。

这还不算最牛的。《清裨类钞》里记载了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嘉兴某一年县试,有两个考生水平一般无二,实在较量不出高低。考官一看,随手一指,说你们就拿这个当作文题,写篇八股吧。

俩人一看,都傻了,考官指的地方,就一个大大的“O”。这个不是英文字母,而是一个圈。中国古代的书里没有标点符号,就用这个圈来表明句读。估计那个考官也是实在想不出主意了,才出了这么一个怪题。

若是寻常人等,只怕早被唬蒙了,有字就算了,这连字都没有,怎么写啊?可这一场考试里出了两个天才,发散思维极其强大,硬生生用这么一个蛋,写出两篇高考满分作文来。

甲写的是:“圣贤立言之先,得天象也”,以O代表天象,一语双关,既指经书上每一段之前都用O标记,又指孔圣之道,得了天意征兆;乙也很厉害,写的是“圣贤立言之先,无方体也”。也是个双关,既说的是形状,又拐弯抹角地称赞孔圣之前,世风日下,要靠他立言挽救人心,提倡大道。

碰到这种题,八股文不再八股,成了脑筋急转弯。考生思维之敏捷、联想之广阔、机变之快慢,一下子就全试出来了。可见死读书别说现在不行,就算搁到明清那会儿,也是没前途的。

哦,对了,这个故事还没结束。考官认为甲的文章更好,录为案首,乙次之。有人问他缘故,考官说甲的破题有浑然天成的大气,而乙则显得有点狡猾,以后肯定得出事。果然,后来甲做到大学士,功名善终,而乙做到巡抚,后来犯事被杀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称呼,水很深

◇老猫


按现在的说法,“吾”和“我”算是同义词了。其实,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宋朝有本《四书笺义》就说,“吾”是对自己说自已,比如“吾有知乎哉”,对别人说自己则是“我”,如“有鄙夫问于我”。这里面的差别挺微妙的。不过呢,这不算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现在很少用“吾”了、这种细微的差别,当个小知识知道也就行了,不知道也无伤大雅。

写信的时候,熟人之间往往不署名,最后写个“知名不具”,透着一种亲密。不过要在唐宋时期,“不具”这个词不能乱用,只能是长辈对晚辈说,上级对下级说。。那要是反过来呢?位卑者对位尊者,要用“知名不备”。同辈朋友之间,只能写“知名不宣”。宋人魏泰在《东轩笔录》里,就讲了这样的区别。魏泰说,从字面看,这三种写法也看不出有什么轻重之分,也不知道是谁定的,“而举世莫敢乱,亦可怪也”。还有两个古装戏里经常用到的称呼,就是“老爷”与“大人”。细说起来,“大人”这个称呼,在明朝以前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明朝官场要称“老爷”,但也有很多区别。外任司、道以上的官员,称“老爷”,而相对低级别的官员,要称为“爷”。至于乡绅、地主之类,那是不能称“老爷”的,只能称“老爹”。有趣的是,如果当爹的已经是“老爷”了,那么儿子无论官做到多大,别人也不能叫他“老爷”,只能叫“大爷”。

而“大人”这个称呼在清代早期还一度不被接受。清代的《柳南随笔》里说,有个县丞叫李玉森,见到朝廷来的巡查官员时,称呼对方为“大人”,对方还生气了。李玉森解释说:“大人这个称呼多美啊,不用来称呼您,这个词儿就贱了。”说得对方脸色立刻就转好了。另外—个版本是,有个叫夏玉麟的小孩,称呼县令为“大人”。县令不高兴了,说“大人”这说法哪儿来的啊?你给我从书里找出一百个“大人”来。夏玉麟聪明,张嘴就答:“孔门七十二贤人加云台二十八将,一共一百个。”一下把县令给说乐了。

后来“大人”就逐渐普及了。总之,张大人李大人什么的就叫起来了。不过有一点得注意,“大人”还是官员之间的称呼,吏员(政府聘任的无功名的办事员)和老百姓,一定还得叫官员为“老爷”“大老爷”。

在古代,即便在一般老百姓之中,也有些区别人的称呼。例如男青年,就被分成两种。学习好的、家里有背景的文艺男青年,会被称为“秀”,如张三秀、李五秀,这个“秀”字一度成了男孩名字中的常用字。而普通的男青年,就叫作“郎”,张三郎、李五郎。慢慢地,“秀”这个称呼,也蔓延到了女子之中。北宋建安有位姓徐的女子,写了本书叫《闺秀集》,从此会吟诗有文化的女孩子,就叫作“闺秀”。再后来,女性基本上抢走了这个“秀”字,男性就不怎么用了。

还有两个常用称呼:老师,同学。其实这两个词全是明朝才有的。在明朝之前,人们称呼老师为“先生”,可到了严嵩掌权的时候,情况变了,阿谀奉承的人把严嵩叫“老师”,再肉麻的,则叫“老夫子”,言外之意严老师直逼孔圣人。从此,“老师”这个词就蔓延开来,其实,”老师”这个词的出身还不太好呢。

至于“同学”,则出现在明末。以前上学,一个老师教的,叫同门,同一届考生,叫同年,没有叫同学的。后来当时的精英黄宗羲在一首诗的注解里写道:“同学之称,’余与沈眉生(沈寿民)、陆文虎(陆符)始也。”看来“同学”这个词不错,很快就被大家用开了。到现在网上有了新叫法,成了“童鞋”了。

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称呼。文艺作品不是史书,可能用错了大家也不知道,反正不是当真看的。不过要用对了呢?那显得自己多严谨啊,多认真啊,多积德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5-1-15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故事,大道理,很风趣,耐玩味{:1_498:}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金博一笑 发表于 2015-1-15 23:14
小故事,大道理,很风趣,耐玩味

辑这一帖,其实是有感而发,感自这些日子在各版及微信里的“闲聊”... {:133:}

同时也想藉此讲些历史故事... {:1_507:}
回复 使用道具


畅意三江水

发表于 2015-1-2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为心役,《十三不靠的科举作文题》道出了死读书没途,更反映了学之道,修为也。
回复 使用道具


莫问四书意

发表于 2015-2-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朝代好的风尚,如果历代传承下来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13 01: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