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32|回复: 34

[汇编] 【文化视野】特辑 文化长廊七周年 做个有“文化”的人......

[复制链接]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6-10-26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知识教育不等于文化教育。

子史经集是国学文化,但文化不拘于此,文化比文本要大得多,其真正载体是生活本身,是生活哲学、生活美学、生活习俗和生活细节。

文化的用途,不是考试,而是生活,是陪你度过整个人生。

木心先生有首诗,叫《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在今天看来,这些令人惊奇的细节叫“美”,叫“诗意”,但在另一个时间,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朴素至简的生活契约,就是“过日子”本身。“诗意”是后来的事,是光阴让其有了锈迹一样的诗意。作者写它,我们读它,就是温习那样一种生活,并向其中那份古老的契约致敬。

其实,这就是文化,文化的背影。

所谓“文化”,在我眼里,即祖祖辈辈积攒的那点家业,即光阴深处的那股静气和定力,即历经淘洗留下的那套规则和标准,即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正是这个宗,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没有它,我们即不知自己是谁,即没有身世和渊源,即缺少基因支持,即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较之“发展”、“前行”这些时代语汇,文化即拖时代后腿的那股定力,那具尾巴。它是一种反向力,是一种制约盲目、防止脱缰的力量。汽车有加速和油门系统,更有减速和刹车装置,文化即后者。它类似松鼠的尾巴,拖着你,纠正你,给你压阵。没这尾巴,你的跑、跳、变向、稳定性,都有问题,你会没有前途。

文化的特征,一是老,二是慢。老就是古老,它帮我们收藏光阴和记忆。有个词很贴切,叫“古稀”,越古的风物越稀少,岁月把它们遮蔽了。老建筑、老村落、老街区、老字号、线装书、繁体字,长者、古董、碑帖、祠堂、族谱、习俗……都是“老”的载体。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不够老,老东西太少,超乎寻常的少。我们的很多“老”都是非正常死亡,“破旧”、“反封”、“割资”,把无数的“老”扔进了火堆。如今,城乡乱改造也是个悲剧,很多“古”被篡改或清空。

慢,即舒缓、耐心、从容,即对细节的迷恋、对节奏的维系、对秩序的遵循。纸质阅读意味着慢,鸿雁传书意味着慢,笔墨纸砚意味着慢,手工馒头意味着慢,长篇小说意味着慢……现在的问题是太快、太匆忙、太日新月异,来不及停驻,来不及凝神,一切进入了快餐年代。那种慢慢读一本书、慢慢写一封信、慢慢爱上一个人的生活,正越来越远。

木心那首诗,留恋的就是这种生活。留恋,不是折返,不是倒退,而是珍惜,是为一路走来却丢了家传、丢了贵重物而遗憾。

在一篇文章中,我说:“变和巨变是一种意义,不变和少变也是一种意义,甚至蕴藏巨大的未来价值。”文化就是那种不变和少变的东西,它意味着某种稳定和永恒的指向性。

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知识人,还要培养文化人,培养热爱文化且用文化来生活和走路的人。

如今“国学”盛行,不少小学和幼儿园也开始“诵经”,甚至读了“三字经”,学生就被要求给父母洗脚。须留意的是,我们常借文化消费之名来行知识消费之实,常把文化当文本来传授、当课业来考试。尤要警惕的是,莫把“国学”当教旨,莫把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当成严苛的道德律令和训诫。要知道,在现代语境下,文化不需要“立威”,它应该是朴素、简明、温和的,而非深奥严厉、让人生畏的东西,它所有的价值观内容,都应以价值观选项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而不是权威,更非宗教和新意识形态。

传统文化,应给现代人提供更多的精神舒适性和心灵自由度,而非相反。

对于未来世界,朋霍费尔曾预言:“在文化方面,它意味着从报纸和收音机返回书本,从狂热的活动返回从容的闲暇,从放荡挥霍返回冥想回忆,从强烈的感觉返回宁静的思考,从技巧返回艺术,从趋炎附势返回温良谦和,从虚张浮夸返回中庸平和。”

这是很乐观的憧憬,但愿它不被辜负。


读雨注:

此文作者王开岭系作家、媒体人,著有《精神明亮的人》、《古典之殇》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值文化长廊建版七周年之际,以此文开篇,至《浅笑看花开》,特汇编一辑以为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学史上的那些第一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也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

很多人物及著作名篇都为我们耳熟能详,但也有很多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人物


第一位著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第一位女诗人:蔡琰(文姬)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一字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为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通音律,据称能用听力迅速判断古琴的第几根琴弦断掉,是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人: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代表作:《龙须沟》、《骆驼祥子》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代表作:《稻草人》

摘选: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怠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处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代表作:《小桔灯》

摘选: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工具书类


第一部按义类编排来解释词义的综合性辞书:《尔雅》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共计有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0,095册,全书字数约3亿7千万字。《永乐大典》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即使是清代编纂的规模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也只有1万卷、1亿6千万字,不到《永乐大典》的一半。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南朝 萧统领人编著)

《昭明文选》李善注六十卷《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号“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又名:《文选》卷数:60卷  。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东汉 许慎)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第一部系统讨论文学创作问题的专著:《文赋》(西晋 陆机)

《文赋》首次把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等问题提上文学批评的议程,对文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天演论》(严复译赫胥黎)

清朝末年,甲午海战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此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三国 魏曹丕)


《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作者曹丕,是他在建安后期为魏太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全书由多篇专文组成,《论文》是其中的一篇《典论•论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二十篇文章之一,按照"子"书的形式写成,是曹丕关于国家大事一系列的问题的论文总集。但是很可惜,这二十篇文章到现在大多已经失散,只剩下残章断简。而幸运的是,《论文》由于被南朝的萧统选入了《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南朝 刘勰)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心》。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第一部专门论诗的著作:《诗品》(南朝 钟嵘)


《诗品》是古代汉民族的第一部诗论专著,南朝钟嵘撰。《隋书•经籍志》:“《诗评》三卷,钟嵘撰。或曰《诗品》。”唐宋时期还是两个名称并行。明清以后,《诗品》一名流行。《诗品》的写作时间,根据有关材料推断,大约是在梁武帝天监元年(502)至十二年(513)间。



史书类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 司马迁)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 孔子)

以鲁国十二公为次序,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 司马光)


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东汉 班固)


《汉书》又名《前汉书》,它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历史。《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



著名诗篇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节选: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

《包身工》节选: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


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



其他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战国策》(西汉 刘向)


中国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晏子春秋》

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晏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第一部以笔记体写成的科普作品:《梦溪笔谈》(北宋 沈括)

节选:《雁荡山》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

《梦溪笔谈》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霞客游记》(明 徐宏祖)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原文】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①,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②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南朝 刘义庆)

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晋 干宝)

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这部书共分二十卷,主要是搜集各种民间关于鬼怪、奇迹、神异以及神仙方士的传说,也有采自正史中记载的祥瑞、异变等情况。


第一部最大的小说集:《太平广记》(北宋 李昉)

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传说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明 吴承恩)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清 吴敬梓)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清 蒲松龄)

香港影视《倩女幽魂》根据《聊斋志异》改编。

大陆影视《聂小倩》根据《聊斋志异》改编。


第一篇短篇小说(新文学史上):《狂人日记》(鲁迅)


点评

文无第一,却在中国三千年文明史上失去真义,说明经典终归由人传  发表于 2016-10-26 21:17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年我们读过的精短古文,寥寥数笔道尽浮生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个高洁之人,灵魂有香气,居室亦有香气!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有所求,有所为,有所忠,方不枉此生!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莽莽红尘,出淤泥而不染者,几人?


《陆游书巢》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dí,察看),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与书为伴,一生足矣!


《书舟中作字》苏轼

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篙声石声荦然。回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

每一个泰然自若的人,都有颗饱经沧桑的心。


《诲学说》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玉不琢还是玉,人不知上进,修养和学识便会有所缺失。


《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人不痴不成事。冷寂湖山寻清绝雪景,非痴人不能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点评

且看文化中国的心灵鸡汤,真美味也  发表于 2016-10-26 21:27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的书信连常用语都那么美





现代生活很方便,QQ、微信让人天涯如咫尺,却总是少了点见信如晤的期待。快递包裹很多,却没了一纸信箴的牵挂。再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已许久未曾写过书信了,甚至连笔也很少拿起?借此,一起回味下书信的美好,如果常用电邮,想来也是有所裨益的。


一、启始

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大示,如见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
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
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二、思念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睽违日久,拳念殷殊。
分手甚久,别来无恙。
故园念切,梦寐神驰。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近况如何,甚念。
鸿雁传来,千里咫尺,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相距甚远,不能聚首,转寄文墨,时通消息。
别亦良久,甚以为怀,何日重逢,登高延企。
奉读惠书,宛如天外飞来,回首往事,不啻依稀如昨。
长怀盛德,聊吐愚衷,谨凭鸿雁之传,伫望白云之信。


三、钦佩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久钦鸿才,时怀渴谒。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久慕英才,拜谒如渴。
顷读诲语,如闻金玉良言,茅塞顿开。
谨蒙诲教,疑或冰释,胜似春风甘霖灌顶。
恩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泰山北斗,谁不思慕。
蒙惠书并赐佳作,浩如河汉,理至还必须真,拜服之至。嗣后如有所见,或有新作,望莫遗愚友之驽,尚请随时见示为盼。
先生德高望重,文才武略,贯古今之论,晓中外之文,下风引领,敢下拜嘉。


四、问病

闻君欠安,甚为悬念。
顷闻您卧榻数日,心甚系念。
闻君甚念,无奈事务缠身,未能前来请安,恳请慎疾自爱。
知尊恙复发,恳祈暂停公务,苓参进,调养莫误,甚念甚念。
尊恙已大愈否?贵体新全,望珍摄自重,衣餐增适,动定咸宜。诸唯珍重,皮之不存,毛岂附焉,来日方长,亟望珍重。
尊恙愈否,念念。
欣闻贵体康复,至为慰藉。
重病新愈,望调养有序,节劳为盼。
闻君抱恙,不胜悬念,特函问候,祝早日康复。


五、时令问候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莺歌,想必神采奕奕。
炎暑日蒸,千万珍重。
盛暑之后,继以炎秋,务望尚自珍为盼。
秋色宜人,望养志和神。
秋风萧萧,至祈摄卫。
日来寒威愈烈火,伏维福躬无恙。
寒风苦雨,恳请厚自珍爱。
近闻贵地大风暴雨,家居安否,念念。
朔风突起,寒潮逼至,想寓中均安?


六、祝贺

顷闻嘉讯,再祝鸿猷大展,万里鹏程。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与希望之心。
喜闻……,由衷快慰,遥祝前程似锦,万事如意。
谨具刀笔书谒,恭贺嘉事吉礼。


1、贺新婚

忽鸣燕贺,且祝新禧。
欣闻足下花烛筵开,奉呈薄礼,聊卺之仪。
附呈微物,聊佐喜仪,忽弃是幸。
喜闻你们有缘终成眷属,至为欣慰。
欣闻你们喜结良缘,无限欣慰。
近闻足下燕尔新婚,特此祝贺。
顷悉你不日西厢叙情,蓝田得玉,天成佳偶,谨祝秦晋和欢,白头偕老。
顷闻吉音,欣逢嘉礼,遥祝如鱼得水,并蒂花开,嘉贺嘉祝。


2、祝寿

×日为先生××大寿,遥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恭祝延年寿千秋。
谨颂受寿家多,长命百岁。
喜贺福寿双全,恭贺全家安好,寿星永照。


3、贺生儿女

闻育祥麟,谨此恭贺。
闻尊夫妇喜添千金,热忱致贺。(贺生女)
弄璋之喜,可庆可贺。(贺生子)
弄瓦之庆,遥以致贺。(贺生女)


七、致谢

大示诵悉,深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之意。
厚情盛意,应接不遑,切谢切谢。
奉报先生殷殷之谊,当俟异日耳。
感荷高情,非只语片言所能鸣谢。
承蒙谆谆忠告,铭感五衷。
承蒙见教,获益甚多,特上寸笺,以申谢忱。
承蒙惠赠各物,衷心感谢,不胜荣幸。
承蒙存问,且赠佳品,感恩不尽。
如此厚赠,实深惶悚,但来从远道,却之不恭,因即拜领。


八、致歉

惠书敬悉,甚感盛情,迟复为歉。
奉读惠书,久未作复,罪甚罪甚。
惠书已悉,近因琐务,未即奉答为歉。
数奉台函,未暇修复,抱歉良深。
所询之事,目前尚难奉复,敬请宽裕为怀。
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
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
见有睽异之处,幸在知己,尚希见宽降恕。


九、拜托

冒味唐突干请,惟望幸许。
拜托之处,乞费神代办,不胜感荷。
谨布区区,尚希鉴明,费神相助。
所恳之事,若蒙慨允,将不胜感激之至。
特沥寸函布达,祈忽他言推诿。
为书请之,便中还请一询为荷。
乞赐……,以志厚谊。
鉴于此情,望您能大解善囊,尽力相助。
人生友谊,唯君多谊,切望惠泽大诿,鼎力为之。
岁月悠悠,与君多谊,还望滋润再三,泽被延绵。


十、致哀

惊闻××作古,家失栋材,悲痛万分。
尊×猝去,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顺变。
前闻令×逝去,为之惨然,人死不能复生,尚望节哀。
闻悉××仙逝,不胜伤悼,足下遭此不幸,伤感必甚,恳请宽辟哀情,善自珍爱。
死者已矣,生者恳请多多保重。
希高年珍摄,勉抑哀思。谨函驰陈,藉申慰问。
惊承讣告,悲悼不已,凡在相好,无不同深惋惜。


十一、赠物

奉呈薄资,尚望笑纳为幸。
区区小物两包,聊供途中之需,即乞晒纳。
所奉礼品虽微不足道,但物轻情意重,望勿嫌弃。
千里鹅毛,聊表寸心。
微物奉上,聊祝吉安,幸祈笑纳。
寄奉百元,聊佐薪水,为数甚微,将意而已。


十二、请教

风雨同舟,愿闻明教。
倘蒙见教,没齿不忘,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倘承不吝赐教家,幸甚幸甚。
甚盼时赐物,匡我不逮。
得暇望时赐教言为祷。
一切恳请详示,万望莫以鄙陋而不堪教也。
苦有所得,祈随时赐示为盼。
倘有所闻,尚祈见告,俾资改进,不胜为盼。


十三、商讨

愚直之言,尚祈嘉纳。
蒙雅爱,沥胆直谏。
叨称至好,故敢缄阻,草沥数行,请鉴纳。
相见以诚,请恕不谦。
微开之言,幸无见阔,不胜大愿。
叨在契末,斗胆直陈,伏维朗照,不尽缕衷。
吾敬先生,尤爱真理,故秉笔直陈,希原谅之为祷。
缘承下询,草复寸笺,种种尚须斟酌之处,尊意如何?
此等事本不累述,惟既屡承下问,慨然如感,遂略布鄙怀,万乞曲矛谅察为幸。


十四、结束

匆此先复,余容后禀。
铁此布臆,余容续陈。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日来事冗,恕不多叙。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驰函寓意,伫望示复。
匆此草就,不成文进,原宥是幸。
忙中即书,言不由衷,不足之处,恕见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点评

竖排黄宣上的毛笔行体,那些精美的礼仪辞调,真真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16-10-26 21:3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52个成语洞见《道德经》的智慧





约250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老者骑着青牛,来到函谷关前。
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过关。
来人正是老子。
他迎入老子,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
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终。
这短短的五千言,便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道德经》。
此书深奥难懂,历来众说纷纭。
以下52个成语均出自《道德经》,或许能够带我们管窥老子思想的魅力。


1、玄之又玄

【解释】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出自】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有无相生

【解释】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

【出自】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功成不居

【解释】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自】第二章:“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


4、和光同尘

【解释】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出自】第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5、天地不仁

【解释】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出自】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6、天长地久

【解释】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出自】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7、上善若水

【解释】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出自】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金玉满堂

【解释】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出自】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9、功成身退

【解释】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

【出自】第九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0、目迷五色

【解释】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出自】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11、宠辱若惊

【解释】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以小失大,患得患失,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

【出自】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12、视而不见

【解释】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出自】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


13、听而不闻

【解释】听到了就像没听到一样。形容漠不关心,不在意。

【出自】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


14、涣然冰释

【解释】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自】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15、虚怀若谷

【解释】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出自】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16、绝圣弃智

【解释】指把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让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抛弃自作聪明自以为正确的主观性见解。

【出自】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17、少私寡欲

【解释】减少私欲之意。

【出自】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8、相差无几

【解释】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出自】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19、如登春台

【解释】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出自】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20、飘风骤雨

【解释】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出自】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1、余食赘行

【解释】余食,即剩饭;赘,即多余;行,古多作形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出自】第二十四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22、天大地大

【解释】形容极大。

【出自】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23、道法自然

【解释】指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

【出自】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知白守黑

【解释】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

【出自】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25、去甚去泰

【解释】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出自】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26、天道好还

【解释】天道:天理;好:常常会;还:回报别人。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出自】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27、佳兵不祥

【解释】意为好用兵是不吉利的,即好战非祥事。

【出自】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8、知止不殆

【解释】指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出自】第三十二章:“知止可以不殆。”


29、自知之明

【解释】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出自】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0、淡而无味

【解释】泛指菜肴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自】第三十五章:“淡乎其无味。”


31、将夺固与

【解释】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

【出自】第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32、无中生有

【解释】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出自】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3、若存若亡

【解释】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自】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34、大器晚成

【解释】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

【出自】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5、大音希声

【解释】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出自】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6、知足不辱

【解释】: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

【出自】: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7、大巧若拙

【解释】指真正灵巧的人看起来很简单。

【出自】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38、知足常乐

【解释】自知满足则心常快乐

【出自】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9、出生入死

【解释】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出自】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0、祸福相依

【解释】是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自】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1、根深蒂固

【解释】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出自】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42、以德报怨

【解释】指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与别人的仇恨。

【出自】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43、轻诺寡信

【解释】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自】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谓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出自】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5、慎终如始

【解释】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出自】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6、俭故能广

【解释】指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又解为行事简单方可广博,俭,同“简”。

【出自】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47、寸进尺退

【解释】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出自】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48、被褐怀玉

【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自】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4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解释】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出自】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0、小国寡民

【解释】国家小,人民少。

【出自】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51、鸡犬相闻

【解释】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指人烟稠密。

【出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2、老死不相往来

【解释】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彩尾狐 小红伞
发表于 2016-10-26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浓浓的书香味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汉语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佛教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许多佛教典籍也陆续被翻译成汉语。

而让你想不到的是,时至今日,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朗朗上口的词语也都来自佛教用语。


刹那

梵语“Ksana”的音译。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现在人们还常用“一刹那”、“刹那间”等词。


牛鬼蛇神

原为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


现身说法

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抖擞

很难想象,该词原是佛教头陀(dhata)的别称。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着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


心无挂碍

挂碍即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群魔乱舞

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地来捣乱、搔扰。佛祖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大彻大悟

彻底的觉悟,达到“不生不灭”的地步,属于大菩萨的境界。现在连我们凡人也可以使用这个词了。


海阔天空

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表达了禅宗自由自在的广阔胸襟和活泼的禅机。后改变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三生有幸

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


前因后果

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


作茧自缚

自因自果。苦果、逆境,都是自己的恶业所招致,不必怨天尤人。


自作自受

自己造下的业因,由自己承担后果。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今日之果是当初之因的延续。众生在尝到苦果之后才“悔不当初”,而菩萨深明“因果”之理,终无懊悔。故曰:“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出自《涅盘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生老病死
佛教认为,人生所必经的四种痛苦,也称为(果报)四相。


愁眉苦脸

“愁眉”是古代一种化妆术。“苦脸”源于佛教。佛教认为人生就是个苦海,并称人的脸形天生就是一个“苦”字:双眉是草字头,两眼与鼻子合成中间的“十”字,嘴下面是“口”,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苦”字。


习气

指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


烦恼

指能扰乱心性的因素。人的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三毒。


尘缘

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六尘是心的所缘,能染污心性,故称尘缘。


差别、平等

在佛学上,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差别”指事物的差异、不同,针对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舍离差别之见,才能达到开悟境界。如众生平等,怨亲不二,即是无差别境界。而所谓“平等”,并不是抺煞现象上的种种差别,而是不去执着这种差别。


心猿意马

指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援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心猿意马之心乃是妄心,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修道的障碍。


痴心妄想

指愚蠢荒唐、不能实现的心思和想法。痴,佛教又称为“无明”,是贪、嗔、痴三毒之一,为一切烦恼之源。不明是非善恶的污染之心,叫作“痴心”。


家贼难防

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舌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内贼。


盲人摸象

为《涅槃经》卷三十二所载的一则故事。比喻对事物只有片面的了解,就妄下结论。


镜花水月

镜中花、水中月,常用来比喻虚无缥缈的东西。《景德传灯录》卷十四载:“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


爱河

爱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没而不能自拔,故喻为爱河。苏轼有诗云:“欲平苦海浪,先干爱河水。”


欲火

形容情欲炽盛如火。《楞严经》卷八详示,其业因、业相、业果皆如猛火。


婆心

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禅门。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犹如老婆子饶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老婆禅”。今演为“苦口婆心”。


解脱

佛教指脱离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无碍。


别具只眼

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只眼”,慧眼,第三只眼——天眼,顶门具眼也。


一尘不染

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故称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是一尘不染。


一丝不挂

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出自《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现在指人不穿衣服。


一刀两断

语本《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断,未称宗师。”意思是,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现比喻干净利落。


一厢情愿

源自佛教《百喻经》。说一个愚人到都城里游玩,爱上公主,相思成疾,几至命危。现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


一笔勾

破除一切尘缘。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袾宏(莲池大师)写了七首《一笔勾歌诀》:“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合称“七笔勾”。勾是涂去之意。“一笔勾”即“一笔勾销”。


味同嚼蜡

指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语出《楞严经》:“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割爱

爱是贪欲的别名,位列三毒之首。有爱便有嗔,爱嗔相激,增长惑乱。而世俗的爱,只是虚妄、不净、自私的贪爱,只有断爱、离爱、割爱,才能获得觉悟。


自欺欺人

佛经中以犯妄语者为自欺欺人,五戒之不妄语。


臭皮囊

皮革制成的袋子,比喻人身。“臭皮囊”这句俗语源于《四十二章经》:“天神献玉女于佛,欲以试佛意、观佛道。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以可诳俗,难动六通。去,吾不用尔。天神愈敬佛,因问道意。佛为解释,即得须陀洹(小乘初果)。”佛把天仙美女视为盛满污秽之物的皮袋子,这叫做“不净观”,专用以破除淫欲。


世界

指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教《楞严经》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佛家语中“世”即是时间,“界”是空间,“世界”所指的就是整个宏观宇宙。“世界”成为常用语后,所指的只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一弹指

我们现在形容时光短暂常用“弹指一挥间”这个比喻。“弹指”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于印度梵语。《僧只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另外,“弹指”也是捻弹手指做声的动作,它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召唤、敬礼、诅咒等。


当下

佛教用语,人能活着和感觉到的只有当下。当下就是现在的这一刻。


晨钟暮鼓

为举行法事时集众而用的法器。唐宋以来,我国各大寺院多在佛殿两侧建钟鼓楼用以悬挂钟鼓。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


觉悟

“觉”,梵语为bodhi,鸠摩罗什译作“道”,玄奘译作“觉”。佛家以开悟智慧会得真理为“觉悟”。现在指政治上的认识水平。


百尺竿头,更进一

语本《景德传灯录》:“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比喻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


醍醐灌顶

“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密宗沿用此法作为僧人升任阿阇黎(规范师)时的仪式。佛教典籍中用以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


心心相印

心者,佛心;印者,契合、符合。禅宗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现指心与心互相契合,形容彼此的心意完全一致。


伸手不见五指

我们现在用来形容光线暗。其实,它本是佛教用语,出于《续灯录》卷七:“伸手不见掌。”这句禅语的意思是:悟道的人见一切事物,不加以主观的虚妄分别与憎爱,因为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平等不二的。


当头棒喝

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用棒,或用喝,作为施教的一种方式。


天花乱坠

佛教传说佛祖讲经,感动天神,天上纷纷落下花来。现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


天龙八部

原为佛教用语,指佛经中常见的“护法神”。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故称。后被金庸用作书名。


小品

本属佛教用语。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的青睐。


智慧

梵语般若(Prajna)的意译。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点评

大道三之唯一舶来品,却根源自准提接引道人,不得不说赤县神州为文明之源  发表于 2016-10-26 21:4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常用的成语都经历了古今词义大变





如果有人说你“愚不可及”,你会不会暴跳如雷?且慢,这词诞生的时候可不是骂人的,而是被先哲孔子用来夸人的。如果有人随便对别人说句“人尽可夫”,你肯定会想象出接下来的一场恶战?但你能想象最初时,这是指人孝顺的吗?

中国的成语精短而又包罗万象,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读书习惯的变化,很多成语词义也在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人尽可夫

《左传•桓公十五年》中记载: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春秋时,郑厉公因祭仲专擅国家大权,害怕对自己的君位不利,于是暗中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祭仲。结果被祭仲的女儿,也就是雍纠的老婆雍姬预先得知。

内心还没想好站在哪边的雍姬,回到娘家后先问了母亲:“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

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

于是雍姬便将丈夫的谋划告诉了祭仲。此后,雍纠被杀,郑厉公逃离郑国。

可见人尽可夫本意为:一个女子,丈夫可以很多选择;至于父亲,为天然骨血关系,只有一人,丈夫又怎能比?这里算是从传统孝道出发的,这个词语本身也根本没有奇淫的意思。

现在却为贬义,形容生活作风不检点的女子,可以和所有的男人产生不正当关系,当自己的丈夫看待。和原本的意思已相去极远。


愚不可及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是说:“宁武子”这个人,在政治清明的国家,就表现得很有才能;在政治混乱的国家,就表现的很愚笨。他在该表现才能的时候表现才能,别人也能做到;他在该表现愚笨的时候表现愚笨,却是别人很难做到的。

而现在这个词的指愚蠢得无人能及,变化这么大,估计连圣人孔子都不敢相信吧。


悠哉悠哉

这个成语当初可不是用来形容悠闲的。“悠哉悠哉”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原句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思念啊,发愁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是用来形容求之不得、相思之苦的。

后世的人大概是被这个“悠”字误导,所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形容悠闲的样子。  


掌上明珠

原一般地指极钟爱的人。晋代傅玄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上珠;何意一朝,弃我河渠。”就是这个用法。

后来“掌上明珠”专用来指受父母疼爱的女儿,男生们是用不了。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是来自《庄子》里面的一个小故事:

纪渻[shěng]子是训鸡高手,齐王于是邀他训练斗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把鸡训好了。”

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的鸡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被吓跑了。因此,齐王和别人斗鸡,场场获胜。

“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呆若木鸡”最早也是形容一个人镇静自若,态度稳重,和“发呆”没有一点关系,和“大智若愚”倒是比较贴近。

现在,呆若木鸡就只剩字面意思了,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勾心斗角

形容几个人不和睦,喜欢给对方“下绊子”、“穿小鞋”时,我们常会用到一个成语——“勾心斗角”。但“勾心斗角”产生之初,无论其范围还是内容,和人际关系这个领域没半毛钱关系。

大家上学时肯定都学过杜牧那首著名的《阿房宫赋》,里面有一句描写阿房宫的句子“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意思是“(阿房宫的)房屋依势而建,屋内建筑向房心聚集,房屋边角对峙而立,大气壮观。”

后来,人们根据自己理解,借用其中的“心”和“角”,用以形容不良用心和口角之争,成语的范围和内容完全发生了改变。


眉来眼

一个比较暧昧的字眼,现代人多用来形容男女间的眉眼传情,或坏人间不正当地勾搭。

但你能想象这个词原本是思无邪的吗?

辛弃疾《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眉来眼去是为山水美景。这个词本只是单纯拿来观赏景色用的。


衣冠禽兽

这算是骂人比较狠的一个词了,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但曾经这也是赞语,还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衣冠禽兽”一语最初来源是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

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乡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 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

当时要是能被称作是“衣冠禽兽”,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且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大而化之

这在过去,可是个极其恢宏的成语。它出自《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谓圣。”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超然的境界,能够感化他人。

现在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四平八稳

出自《水浒全传》四十四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一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原形容身体各部分匀称、结实褒义。现形容说话、办事、写文章等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贬义。


闭门造车

“闭门造车”,都知道它是贬义的,解释是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其实,闭门造车后面还有四个字:“出门合辙”。合在一起指:按照统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起来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也可以解释为只要按照规矩来办事,即使是关起门来造车,也是可以上路的。

语出朱熹《中庸或问》:“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后来用作成语,只有“闭门”没有“出门”,自然就带上了“只凭主观办事,不管是否符合实际”的含义。


明哲保身

本指明智的人善于回避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以保全自己。语出《诗经 大雅  烝(zhēng)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它是一个褒义成语,在过去成为一般人处世的座右铭。

现在人们用来批评那种只顾个人利益,而不考虑原则,不敢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自私自利思想,由褒义变成了贬义。

词义的发展就是如此戏剧性,有的是因为误传,也有的可能是因为引申。再想想近年来,多少好词在网络的浪潮中被毁的面目全非,好像又有些释然。然而无论它们如何不靠谱的衍变,只要自己不固步自封,保持在学习路上的状态,自然就可以灵活运用,避免尴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点评

说道歧义后的成语,不得不说文化的没落,断句掐头去尾成不伦不类  发表于 2016-10-26 21:4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100多座中国城市的名称竟然都大有来头





华北与东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意为“天子的津渡”,明代永乐帝朱棣在这里率领大军渡过海河南下推翻建文帝。

邯郸——城市名押an韵,邯郸意为“邯山至此而尽”,郸同单,“单”意思是山脉的尽头,邯郸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秦皇岛——秦始皇求仙入海之岛,秦皇岛是中国唯一用古代帝王称号来命名的城市。

太原——取“广大的平原”之意。

大同——取自“天下大同之地”,“大同”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长治——长治古称上党,明代在此地设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

赤峰——得名于城东北的褐色孤峰。

包头——包头由蒙古语“包克图”演化而来,意思是“有鹿的地方”,包头由此别称为鹿城。

乌海——乌达与海勃湾的合称。

阜新——取“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

盘锦——盘山和锦州各取一字而成,也取“盘根错节,锦上添花”之意。

大连——大连旧称青泥洼,青泥洼大部分都是山东移民,在山东有一种很流行的事物叫做褡裢,大连就是由褡裢演变而来,另一说大连来自俄语“达里尼”。

本溪——本溪得名于境内的本溪湖,本溪湖古称杯犀湖,杯犀湖因“湖底上阔下窄,状如犀牛之角”而得名,清代雍正年间因杯犀湖名称过雅又难写难辨,故取其谐音改称为本溪湖。

长春——意为“长年春色的城市”,东北的春天是非常寒冷的,以长春命名城市说明了该城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占据主导。

吉林——吉林全称吉林乌拉,满语意思是“沿江的城市”,吉林市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

佳木斯——清代又称“嘉木寺”,在满语是“驿丞”的意思,因为佳木斯在古代地处松花江通往黑龙江江口的驿道。


华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台——意为“狼烟升起的炮台”。

青岛——因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而得名,且与“琴岛”谐音。

威海——明代在此地设威海卫,取“威震东海”之意。

日照——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

淄博——淄川与博山的合称。

莱芜——莱是植物名,俗称灰菜,芜指田野荒芜,古时这里是一片荒凉的地方,故名莱芜菏泽——城市名押e韵,菏山与雷泽的合称,菏泽也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

蚌埠——意为“盛产蚌珠的港埠”,蚌埠由此别称为珠城。

宿迁——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宿迁由此得名。

连云港——意为“在连岛与云台山之间的港湾”,云台山是江苏省的最高峰。

上海——得名于松江(即苏州河)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海意为“通向大海的地方”。

镇江——唐代为镇海军节度使的驻地,到了宋代因地理环境的变化,此地距大海较远,故而更名为镇江,取“镇守长江”之意。

无锡——先秦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

金华——意为“金星与婺女争华之地”。

宁波——宁波古称明州,宁波得名于“海定则波宁”。

莆田——取“莆口成桑田”之意,莆田是极具闽越特色的地名,莆是由蒲字演化而来。

厦门——明代筑厦门城,意为“国家大厦之门”。

龙岩——因城南的翠屏山麓有一龙岩洞而得名,龙岩是中国唯一用洞穴名称来命名的地级市。

鹰潭——因信江南岸龙头山下有一深潭,“急流漩其中、雄鹰舞其上”,故名鹰潭。

宜春——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

九江——九江名称来源于“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泽也”,九是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因而九江也有“众水汇集的地方”之意。

上饶——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上乘富饶”,在古代这里是物产丰饶之地。


中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丘——商丘是商王朝的发祥地,传说远古时期这里有一座叫“阏伯台”的土丘,后来帝喾把阏伯的封地号为商,商丘由此而得名。

开封——开封古称汴梁,开封二字取“开土封疆”之意。

鹤壁——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

焦作——焦作的名称来自焦作村,作指的是作坊,其村民以姓焦的为主。

武汉——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相连而得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

襄樊——襄阳与樊城的合称,襄阳以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樊城因周宣王封樊穆仲于此而得名。

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

黄石——黄石港与石灰窑的合称,黄石港得名于长江岸边的黄石矶,矶是指长江岸边突出的岩石,因“石色皆黄”故名黄石矶。

十堰——古代此地农民为了饮水灌溉,就在这里的百二河和张湾河上修建了十个小水库,分别取名为一堰至十堰,久而久之十堰就成了这里的地名。

株洲——城市名押u韵,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两岸为洲,株洲即出产槠木的岸洲,株是由槠字演变而来。

娄底——因相传是天上28个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交相辉映之处而得名。

长沙——因长沙星而得名,长沙由此别称为星城,另一说长沙得名于湘江中的橘子洲,取“绵长的沙洲”之意,《路史》记载曰“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

汕头——汕头得名于海滨泥沙积聚而成的沙脊,由于韩江泥沙在海滨地带的不断冲积并在潮汐风浪的作用下,在今天汕头老市区一带形成一条自然的沙堤,这种沙堤就叫做汕,开端处称为汕头。

深圳——城市名押en韵,意为“深邃的水沟”,深圳是极具南粤特色的地名。

东莞——因境内盛产一种叫莞草的水草而得名。

清远——意为“香清溢远之地”。

珠海——意为“出产珍珠的海湾”,另一说珠海得名于“珠江入海”。

茂名——名称来源于西晋道士潘茂名,后人为了纪念潘茂名用丹药扑灭了此地的瘟疫,茂名是中国唯一以古代道士名字来命名的城市。

湛江——古代曾在湛江境内的东海岛设立椹川巡检司,湛江即由椹川演变而来,也取“湛蓝的江水”之意。

香港——城市名押ang韵,香港意为“盛产香料的海港”,另一说古时此地有一条小溪 被称为香江,香江入海冲积成的港湾即为香港。

澳门——澳在古代是泊口的意思,门是中国内河通往海洋的海峡总称,澳门是因本地内港的妈阁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的海峡像门。

桂林——取“桂树成林”之意百色——由壮语中原始村落“博涩寨”的名称演变而来,意思是“洗衣服的好地方”。

河池——古时这里是一片平原,缺少大海和水,壮族的祖先莫一神就在此地修筑一座山坝,并日夜灌水,终因操劳过度而逝,此地最终还是没有形成大海,只形成了几条河与池塘,后人为了纪念莫一神就把此地命名为河池。

玉林——玉林是由郁林演变而来,郁林取“郁江两岸森林繁茂”之意。

来宾——取“来者上宾”之意,一看地名就知道这里是个热情好客的地方。


西南和西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庆——意为“双重喜庆”,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因而升恭 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成都——得名于“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宜宾——意为“适宜四方宾客之地”。

自贡——自流井与贡井的合称,自贡自古以来盛产井盐。

攀枝花——在金沙江渡口发现一株上百年的攀枝花大树而得名。

六盘水——六枝、盘县、水城各取一字而成。

昆明——昆明之名取自“云南洪水退除,昆仑山南方有黎明景象”,另一说昆代表万物生长的春天,昆明即“春光明媚”之意,昆明由此别称为春城。

曲靖——曲靖是唐代曲州和靖州的合称,也取蛮夷“屈服平定”之意。

玉溪——得名于珠江源头之一的玉溪河,玉溪河因“河水澄碧透亮,如玉带潺潺流淌在 万亩田畴之中”而得名。

丽江——因元代金沙江称作丽江而得名,丽江古城全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昭通——昭通旧称乌蒙,清代云贵总督鄂尔泰望文生义曲解乌蒙为“乌暗蒙敝”,因而 在请示雍正皇帝改乌蒙府为昭通府的奏章中写到“举前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敝者,易而宣通”,昭通由此得名。

宝鸡——宝鸡古称陈仓,因唐代城东南的鸡峰山有“石鸡啼鸣”之祥兆而改称宝鸡。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和洛水而得名。

榆林——因古代此地“榆树成林”而得名。

平凉——意为“平定凉国”,前秦皇帝苻坚曾率军经此地攻灭前凉国。

白银——早在汉代这里的采矿业就非常兴盛,明代在今天白银境内的凤凰山和火焰山专设矿业机构“白银厂”,白银由此得名,白银市也是中国唯一以金属名称来命名的地级市。

武威——汉武帝征服河西走廊后设置武威郡,以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力军威。

张掖——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酒泉——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吴忠——得名于古代镇守边关的将士吴忠之姓名,宁夏有很多以边关将士来命名的村镇,但一个堂堂地级市的名称也是出自一位历史小人物的姓名,这在中国仅吴忠一例。


其它县级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鹿泉——相传在楚汉战争期间,韩信在此地一清泉处射死一只白鹿而得名。

介休——春秋时期介子推与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介子推竟与母亲抱树而死,介休即因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

侯马——侯马古称新田,明末李自成率军经过此地,由于李自成睡不着觉,他索性让马卧下,自己则靠着马背歇息,士兵们都学李自成的样子过了一夜,转天李自成对大家说道“我们伺候了一夜马啊”,侯马由此而得名。

图们——图们市的名称来自图们江,图们江满语原为“图们色禽”,“图们色禽”就是万水之源的意思。

舒兰——旧时舒兰境内的霍伦川、四合川一带盛产山果,舒兰就是满语果实的意思。

安达——安达市的名称来自蒙古语中的朋友一词。

即墨——因战国时城池临近墨水河而得名,即墨也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蓬莱——蓬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外两座为方丈、瀛洲),汉武帝东巡至此望神山不遇,遂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

文登——秦始皇曾东巡至此召文人学士登山吟诗作赋,文登即“文人登山”之意荣成——因境内有荣山和成山而得名,成山头在古代被誉为“天之尽头”。

曲阜——曲阜二字来源于《礼记》“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曲阜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祥地。

如皋——皋指水边的高地,如皋为“到水边的高地去看美丽的日出”之意。

高邮——因秦始皇在此地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

仪征——西周时期一个叫“蚁”的太子封地在此,到了北宋,传说境内的二亭山发现了王气,皇帝便命人在此塑真武像,因仪容逼真赐名仪真,清代为避雍正皇帝胤禛的讳,改名仪征。

句容——境内有勾曲山(即茅山),山形如“已”字,勾曲而有所容,故名勾容,因古代勾句二字相通,勾容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句容。

金坛——因茅山华阳洞内有“金坛百丈”而得名。

常熟——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岁无水旱”“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意。

义乌——义乌古称乌伤,传说秦时有个叫颜乌的人,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乌伤由此得名,唐代乌伤改称义乌。

上虞——相传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虞舜避丹朱之乱而来此,上虞也是中国沿用最古老的地名之一,郭沫若曾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发现上虞的名称。

诸暨——诸暨意为“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

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名余姚。

建瓯——建瓯是“福建”二字中“建”的由来,由建安和瓯宁两城合并而成。

石狮——相传隋代此处建有一石亭,亭外立有一对石狮,商旅往来都以石狮为标记,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原来的名字就没有人知晓了,石狮就顺理成章变成了地名。

樟树——因盛产樟树而得名,樟树市是著名的南国药都,自古以来就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美誉。

卫辉——卫辉古称汲邑,卫辉意为“卫河之滨,辉煌之城”。

偃师——周武王伐纣,回师息戎经过此地,偃师由此得名。

登封——因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故名登封。

仙桃——仙桃古称沔阳,相传一仙女手捧仙桃前去为王母娘娘祝寿,蓦然之间发现一片绿洲,仙女向这片绿洲撒桃祝福,转眼之间此地桃花灼灼、仙桃累累,仙桃由此得名。

钟祥——因明代嘉靖皇帝生养发迹于此,故赐名为钟祥,取“祥瑞钟聚”之意大冶——取“大兴炉冶”之意。

武穴——武穴是由武家穴演变而来,武家穴是古代长江九穴之一。

石首——因有石孤立于城北的石首山而得名。

恩施——东晋末年桓诞窜流蛮中,在此地自称施王,清代雍正皇帝改施县为恩施,恩施即“雍正皇帝恩赐于施县”之意。

汨罗——汨水与罗水汇合之处,汨罗市被誉为中国龙舟名城。

冷水江——因境内涟溪两岸多井,且井水极冷而得名,冷水江市被誉为世界锑都。

阳春——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

毕节——在夜郎国时代这里以老虎为图腾,毕节就是彝语老虎的意思。

邛崃——因邛崃山而得名,邛崃山名称来源于一种叫“筇竹”的竹子。

绵竹——因此地滨绵水两岸,且竹林茂盛,故名绵竹。

什邡——什邡古称十方,什邡就是由十方演变而来,中国古代中原人习惯上称边域之地为“方”,诸如鬼方、蛮方、朔方等,十方就是四川众多小方国之概称。

华蓥——因华蓥山而得名,华蓥山由华银山演变而成,“雪积颠顶,远望如琼瑶撒地,晶玉铺山,故名华银山”。

个旧——个旧是由彝语“果作”的音译演化而来,意思是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

楚雄——战国末期庄蹻入滇,他的部下有一个叫南雄侯的人到过此地,东晋时期又有一个叫威楚的彝族酋长在这里建筑威楚城,后世将威楚和南雄侯各取一字组成楚雄。

大理——得名于历史上的大理国,大理是白族文化的发祥地。

景洪——景洪在傣语就是“黎明之城”的意思。

敦煌——取“盛大辉煌”之意。

青铜峡——得名于黄河上游著名峡谷名称,黄河穿过贺兰山与牛首山之间的谷地,山光水色相映,宛如开然铜镜,青铜峡由此而得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点评

还有秦始皇命名的“六合”,取八方六合天下安之义  发表于 2016-10-26 21:5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民俗别称,你知道多少,又能记住多少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每一方面都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仅名称就足见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下面这些民俗别称,你知道多少,又能记住多少呢?





【月令】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征月,初月,泰月,杨月,寅月,孟阳,春阳,初阳,首阳,新正,月正,开岁,献岁,芳岁,华岁,岁岁。

二月:仲春,中春,甜春,正春,仲阳,如月,杏月,丽月,令月,卯月,花朝,竹秋。

三月:季春,暮春,晚春,末春,嘉月,蚕月,花月,桃月,桃浪。

四月:初夏,首夏,孟夏,维夏,槐夏,仲月,梅月,阴月,乏月,麦月,余月,巳月,槐月,清和月,中吕,麦候,麦秋。

五月:仲夏,中夏,榴月,蒲月,午月,皋月,天中,端阳。

六月:季夏,晚夏,暮夏,暑月,季月,荷月,伏月。

七月:首秋,早秋,新秋,初秋,孟秋,上秋,兰秋,申月,兰月,巧月,相月,霜月。

八月:仲秋,正秋,桂月,壮月,酉月,获月,仲商,南吕。

九月:暮秋,晚秋,季秋,凉秋,菊月,戌月,玄月,秋白,霜序,暮商,季商。

十月:初冬,孟冬,上冬,开冬,吉月,良月,坤月,阳月,小阳春,亥月,应钟。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辜月,龙潜月,葭月,畅月,黄钟。

十二月:严冬,季冬,残冬,末冬,暮冬,穷冬,腊冬,严月,腊月,冰月,大吕。


【季令】

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金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金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节令】

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

正月初七:人日。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月初八:浴佛日。

四月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

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婚龄】

第一年:纸婚

第二年:棉婚

第三年:皮婚

第四年:花果婚

第五年:木婚

第六年:糖婚

第七年:毛婚

第八年:铜婚

第九年:陶婚

第十年:锡婚

第十一年:钢婚

第十二年:丝婚

第十三年:花边婚

第十四年:象牙婚

第十五年:水晶婚

第二十年:瓷婚

第二十五年:银婚

第三十年:珍珠婚

第三十五年:珊瑚婚

第四十年:红宝石婚

第四十五年:青玉婚

第五十年:金婚

第五十五年:绿宝石婚

第六十年:白金婚


【年龄】

幼儿时期:孩提

童年时期:总角

女子15岁:及笄

男子20岁:弱冠

女子24岁:花信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

60岁:花甲

70岁:古稀

77岁:喜寿

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

90岁:鲐背之年

99岁:白寿

100岁:期颐之年

108岁:茶寿


【时辰】

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其“别称”分别为:

子时:夜半

丑时:鸡鸣

寅时:平旦

卯时:日初

辰时:食时

巳时:隅中

午时:日中

未时:日映

申时:哺时

酉时:日入

戌时:黄昏

亥时:人定





【花卉】

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雅称“贵客”,还有称是“国色天香”、“百两金”、“木芍药”、“富贵者”。

莲花:是花中“高尚君子”。美称“花君子”,雅称“净客”,别称“水华”、“水旦”、“水苏”、“泽芝”、,还有称“君子者”。

兰花:“美称”空谷佳人”,雅称“幽客”。其他有称之为“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空谷幽兰”、“话中君子”。梅、兰、竹、菊共称花中“四君子”。

月季花:历来被称为“人间不老春”。她的美称为“月月红”、“四季花”、“长寿花”、“斗雪红”。

菊花:别称:“黄花”,雅称“寿客”。还有称“隐逸者”,与兰花、水仙、菖蒲称“花草雅”。

茉莉:古尘“没利”,美称“人间第一香”,雅称“神客”。

梅花:雅称“清客”。它和松、竹合称“岁寒三友”,与山茶、水仙、迎春合称“花中四友”。

杜鹃花:雅称“山客”,与山茶花、仙客来、石腊红、吊钟海棠称“盆花五姐妹”。


【器物】

笔(管城子、中书君):古时人毛颖,封成管城,累拜中书令,与用管做成的笔能书写有联系,故得名。

砚台(石虚中、即墨侯):石虚中被封过即墨侯,又为人器度方圆。

墨(松使者):传说唐玄宗用的墨土,有一道士是墨精,号松使者。

纸(楮先生、剡藤、玉版):称“楮先生”,传说纸是由楮叶造的;又称“剡藤”,浙江嵊县剡溪产的藤枝能造纸,故又名:又称“玉版”,成都尝花溪制造出来的纸如同玉片一样而得名。

剑(干将莫邪):因春秋时铸剑名家干将莫邪得名。

扇(仁风、便面):仁风,系晋朝袁宏因谢安送他扇子,称是“当奉扬仁风”;便面,传说汉朝张敞走马章台街,以扇挡面,故得名。

小船(蚱蜢):小船很轻快,像小虫一样,所以叫蚱蜢。

镜子(菱花,专指女性用):菱花本是水里开的一种花。

竹箫(玉参差):因姜白石两句诗“剪烛屡呼银凿落,倚窗闲品玉参差”而得名。

手杖(鸠杖):老年人用的手杖叫鸠杖,因鸠是一种不噎的鸟,取其老人安全的意思。

钥匙(鱼样):传说周穆王时造的一种门锁,样子同鱼一样,因为鱼在水中昼夜不闭眼,取其能守夜意。

琴(绿绮、焦桐):绿绮系汉司马相如的琴名,焦桐是汉代蔡邕的琴名。

香(龙涎、鸡舌):皆以珍贵材料得名。

弓(繁弱):繁弱系地名,以出弓闻名。





【中国的别称】

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为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为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别称、借代杂集】

钱的别称:泉、孔方兄、邓通、阿堵物、青蚨、上清童子、白水真人、没奈何。

酒的别称和雅号:琼、玉液、金浆、家酿、香醪、红友、玉友、欢伯、杯中物、三酉、般若汤、杜康、白堕、曲生、曲秀才、金浆太醴、福水。

雪的别称:琼玉、碎玉、冰花、六出、碎琼乱玉。

月亮的别称:蟾宫、月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望舒。

书信的别称:鸿、鸿雁、尺牍、尺素、函杞。

竹子:抱节君、碧虚郎、不秋草、此君、冰碧、寒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4-28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