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30|回复: 16

[汇编] 【文化专题】一庭夜雨话春思——诗词里的春天

[复制链接]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发表于 2017-3-29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麟:怎一个喜字了得 ——杜甫《春夜喜雨》

人们印象中的杜甫,多少有些苦大仇深、愁眉苦脸的。就连杜甫的朋友李白,也曾经这样调侃他:“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看来杜甫的愁苦,既缘自忧国伤时,也由于作诗辛苦。杜甫的形象,似乎与喜悦快乐绝缘。
  
   然而,杜甫一生却有两首“喜诗”,一首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那种喜悦简直要达到癫狂地步;另一首就是《春夜喜雨》,喜悦之情如草灰蛇线,若隐若现:它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杜甫,一个不总是正襟危坐的杜甫。
  
   杜甫写雨之诗达到五十余首,但凡春雨、夏雨、秋雨、梅雨、朝雨、夜雨、大雨、小雨、久旱之雨、不绝之雨,无不入笔;以“夜雨”为题的诗就有四首,唯有《春夜喜雨》通体精妙,传诵千古。它不只是一首体物精微的咏物诗,更是一首反映诗人胸襟和情怀的政治抒情诗。
  
   要深入了解这首诗,必须提及它的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杜甫因为上疏营救宰相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离开长安出为州县小吏。第二年,杜甫由华州弃官流寓秦州,不久从秦州迁同谷县,再由同谷入蜀中,所谓“一岁四行役”(杜甫《发同谷县》)即谓此。这一年岁暮,杜甫终于到达成都,开始了他人生最后一个阶段--漂泊西南时期。在老友高适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营建草堂,又开辟了药栏、菜园,亲自下地耕种,过起了躬耕南亩的农家生活。这个时期,杜甫既是诗人,也是农民,可以称之为“农民诗人”。草堂生活平静而安定,忧国忧民的杜甫,也终于可以开心快乐起来。
  
   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成都发生了春旱。《春夜喜雨》这首诗正是在久旱逢春雨这一特定背景下写成的。也就是说,即使生活闲适舒畅,杜甫也不忘百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保持了他一贯的忧国忧民本色,这才是真正的杜甫。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为全诗定下基调,可谓先声夺人。开篇一个“好”字,朴素自然,一锤定音,看似毫无理由,却无理为妙,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由衷的喜爱之情。为什么说是“好雨”呢?因为这场春雨竟然知道时节,善解人意,体贴周到。“知”恰恰体现在“当春乃发生”,一到春天就飘然而至。“当...乃...”句式上相当于“一...就...”,仿佛春雨满怀急切和热情,要来体贴万物、滋润万物、催生万物。我们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需要抓住春天,开垦土地,插秧种田。春雨贵如油,正是需要雨水的季节,雨水就来了,不早不晚,不疾不徐,怎能不成为“好雨”,不成为“及时雨”。
  
   雨在这里已经被诗人人格化,成为有生命的个体,从无情变得有情,从无知变得有知。“知”字赋予春雨以灵性和知觉,用得特别传神。这一切,其实都拜诗人所赐,是诗人将一己之情移植物外,用情感去同化外物,这就是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明明是诗人渴盼春雨,反说是春雨渴盼滋润万物,知冷知热。“雨”的有情正衬托出诗人的多情,也只有多情的诗人才能看到春雨的情意。与其说“雨”好,不如说“人”好。这个四川好人,日思夜想一场缓解旱情的绵绵春雨,当春雨应时而至,他怎能不大呼一声“好雨”。那深情的赞叹后面,掩饰不住诗人的喜悦,也寄托了他对农事的关心,对农民命运的关怀。这种“久旱逢甘雨”的喜悦,正是人生四喜之一,与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样,很容易就引起人们的共鸣。
  
   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对仗上属于流水对。所谓流水对,就是对仗的上句和下句之间,往往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诗句的意思要将上下句结合起来理解才完整。这两句实写“好雨”,写出了春雨的性格和灵魂,也写出了诗人的胸襟。
  
   如果雨只是“当春乃发生”,还算不得顶好。因为从雨的形态来说,就有小雨、细雨、骤雨、大雨、暴雨;从时序来说,就有晨雨、暮雨、夜雨。“雨横风狂三月暮”,怕是农民不会喜欢,庄稼估计都要被暴雨淹了吧。若是白天降雨,这雨的功效总要打些折扣:打伞既不便握锄,披蓑又不便伸展,淋雨更不免感冒。但是,别忘了,杜甫写的可是“好雨”啊。雨随着风儿潜入夜,一点都不张扬,“潜”字写出了春雨的轻盈、可人、体贴,道出了春雨的节制、低调、适度。“润物细无声”,写出了春雨的灵魂。“细”言雨小,故而无声。若是暴雨,则不但不能润物,反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作物损坏;而细雨则可滋润万物,轻柔无声,使人不知不觉。“细”字道出了春雨细若游丝、绵绵密密、悄无声息的特点。这两句“潜”言雨之心态,“细”言雨之状态。雨仿佛要给人们一个惊喜,在夜间悄悄发生,生怕惊扰了人们的梦境;在夜里滋润万物,生怕妨碍农民的耕作。这样的雨,才真正通人情、遂人愿,才当得上“好雨”。也只有内心充满喜悦,才可能对春雨的性格这么体味入微。
  
   诗人赞美春雨无声润物的品格,歌颂了一种崇高无私的情操和默默奉献的精神,也表现了自己仁民爱物的胸襟。“润物细无声”在现代常常用来比喻老师对学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教导和影响。因为它揭示了一定的生活哲理,富含情趣,所以引用率非常高,成为学生感怀老师培育之恩的经典名句。
  
   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将笔锋轻轻一荡。如果说上联是写听觉,那么本联则写视觉。如此好雨,假如只是点到为止,毕竟会留下遗憾。“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美丽的江湖夜雨图。四周是黑的,小径是黑的,云是黑的,到处漆黑一片;只有锦江船上的渔火,分外明亮。根据生活经验,雨夜空气湿度较大,灯光凝聚不散,所以倍觉明亮,说明诗人对生活观察入微。
  
   这里用了映衬的手法。诗人借‘黑”来写“明”,原野上的漆黑背景,更显出渔火的“独明”;又以“明”来渲染“黑”,那“独明”的渔火,更能衬托出茫茫无边际的黑暗。“黑”和“明”对比强烈,映衬相宜,在艺术上与“禅噪林愈静”和“万绿从中一点红”相似,都是点与面的相互映衬。“黑”与“明”的互动,暗示了夜雨之长、之透,仍然是在写绵绵春雨。诗人用眼前之景,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悦之情。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想象之辞,从上联“俱黑”联想到“晓看”,与前面的实景正好虚实相生。如果理解是第二天起床后亲眼所见的景象,则诗歌过于坐实,反而不美;而且与本诗标题所示的“春夜”不符。
  
   “红”、“湿”、“重”三字切春雨后的花朵,极其形象、准确地表达了雨后花朵的特征,可谓字字珠玑。“重”是说花着雨而湿,因饱含雨水显得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表现了春雨过后红肥绿翠的勃勃生机。“红湿”为远观之景,“花重”为近察之形。诗人以“红”言花之色彩,以“重”言花之情态,又字字反扣夜雨。“重”字尤为妙绝,化熟为生,化俗为雅,着一“重”字,则境界全出。李清照的“绿肥红瘦”之肥瘦,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锦官城即成都,春天来时整个成都将汇成花的海洋,最能代表春色的当属春花,既然花已如此,那么陇头田亩、山间田园的春色自然不言而喻,读者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尾联中,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虚境,极大地拓展了此诗的情感与思维空间,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境界。诗人心中的喜悦,尽在不言中了。
  
   纵观全诗,首联以“好雨”领起,颔联将“好雨”具体化,颈联状夜雨之绵绵不绝,尾联虚拟好雨之效果。全诗以时间为序,依照景物的变化,巧妙布局:由夜至晓,由物及花,从听觉到视觉,从远景到近景,从现实到想象。全诗用字考究,“好”、“潜”、“重”字都很精警,反映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特点。除诗题外,全篇自始至终不着一个“喜”字,而欢喜之情跃然纸上。整首诗都在喜雨,而喜的表现却时时变化:或直接奔放,或随物赋形,或委婉含蓄,或言近旨远。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与百姓休戚与共的高尚情怀,也会为杜甫的喜悦而由衷高兴。
  
   杜甫为春雨而喜,以其能润泽万物;我们为杜甫而喜,因其能仁民爱物。这次第,怎一个喜字了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行天 于 2017-3-29 11:33 编辑

骆冬青:乡愁与春望——从“静夜思”到“两个黄鹂”|文史知识




  如果一个中国人只会背诵一首古诗,那一定是李白的《静夜思》。一旦吟诵起“床前明月光”,全世界的华人就找到了心灵家园。因为我们来自同一种文化母体,这个母体中最美好、最柔软、最温暖、最让我们神往的家园,无疑是由中国古典诗歌构筑的。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她唤醒我们心里美好的回忆,唤起我们的家园之感,甚至,唤醒我们心灵深处的某种无意识。

  从“床前明月光”谈起吧!这首诗,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会背了。这首诗非常简单,天真而纯净,天真得像一个童话,纯净得像孩子的目光;但是它也非常神秘、神奇,包含着我们中国文化的某种密码。当我们想到这首诗时,就会感觉到某种特殊的魔力;当我们去往海外或者其他地方时,悄悄涌上心头的往往也是这首诗。

  古典诗歌在长期的反复吟诵中,一方面悄然进入了我们内心,进入了我们的日常无意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这样的熟悉,久而久之,我们往往忘记了它真正的含义,慢慢对它失去了感觉。我们的审美、情感教育,核心就是要唤醒我们原来对诗歌的这种感觉,把诗歌的语言变成我们心头的语言,变成我们感受世界的一种方式,变成我们深层次的、内在的某种神秘的情感。对一首诗,我们可能当时不能明白它的含义,但在某个时刻,特定的人生阅历、人生遭遇会使我们突然对这首诗产生感觉,在一刹那,突然理解了其中包含的全人类共通的某种含义。这是古典诗歌的魅力。诗歌把我们内在的修养在某个时刻、某种情况下突然打通,把我们的情感提炼、升华到了新的境界。



  《静夜思》,我们读得太熟了,往往就会忘掉它的特别。我们不妨尝试着重新来读,重新来想,看这首诗里面是否有某种奇怪的地方。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当我晚上醒来时,突然看见了床前的月光照在地上,怀疑是铺了一层霜。“疑”表现了懵懵懂懂、不确定的状态,一刹那间的怀疑,一刹那间的感觉。当我们读完第一句,我们已经明白那是“明月光”了,但诗人最初的反应是地上的霜,为什么“疑是”霜呢?在古人心中,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审美倾向,那就是用自然来感受事物,常常把人比拟为自然界中的事物,比如形容一个女人长得美,我们常常说樱桃小嘴、杨柳细腰等等,都是用植物来比拟一个人。在中国文化中,自然之美是最高的美,古典诗歌很重视人作为“自然人”对大自然的感觉。当我们像植物一样感受大自然的变迁时,当起霜、起冰雪时,在我们心里唤起寒冷的感觉,唤起生命受到寒冷的侵袭、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开始枯萎的感觉。所以我们常说一个人“像霜打的茄子”,蔫了,没有生命力了。霜降之后,作用于自然界的植物、作用于人的心灵,古人称之为萧条、肃杀。所以李白的这首诗,在一开头、一刹那,就唤起了我们的凛冽之感,让我们感觉到生命力受到威胁的、惨淡的、覆灭的感觉,感觉到一股寒意,这股寒意让我们心里所有的花都枯萎、凋零了。所以一开始,在我们念完这句诗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寒冷的、肃杀的感觉。

  但是念到后面又不一样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面是否有某种矛盾、某种悖论呢?我们仰头向上看,知道了地上的不是霜,是“明月光”。这首二十个字的诗中“明月”出现了两次,“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很犯忌讳的,哪怕读音相同的一个字我们都是要尽量避免掉,何况两个字原封不动地重复?但这首诗读来却非常自然亲切,因为它重复得非常好,包含了一个动态的过程。一开始看见的是地上寒冷的月光,再抬头看见月亮本身,感情基调变了。最初的月光是人在寒夜中被惊醒的寒意、凛冽,扩大到人的孤独、寂寞、冷清,以“冷”为基调。后来抬头看到天上的月亮,看着月亮让我们想家、想回家,月亮与家、与故乡联系在了一起,勾起了我们的思乡之情。这里有一种故乡情结、家园情结。“我要回家”在任何文化中都是非常神圣的语言,所有人在某个时刻都会有“我要回家”的念头,家的观念在每个人心中牢牢地缠结。当我们进入现代社会后,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人从“植物人”变成了“动物人”,变成了移动的、流动的人。人可以自由流动了,就会改变“家”、“家乡”的观念。家在哪儿,哪里“好”,我们能在哪里立足,那里就是“家”。但这不代表“家”的观念就没有了,我们所有人还是“想回家”,哪怕我们住的地方离我们原初的故乡已很遥远,但我们在某个时候还是想要回去,寻根。从根本上说,我们是想要回到母亲的怀抱。甚至可以说,我们根本是想回到母亲的子宫里,子“宫”啊!因为在这座宫殿里,我们是王子,是太阳。所以,念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心里会突然涌上来一种柔软的、温暖的、亲切的感情。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有个家。

  这首诗前两句的“月亮”,给我们的是凛冽的感觉,唤醒了我们的冷清寂寞、孤苦无依;而后两句“月亮”与故乡相连,给我们的却是温馨的感觉。与李白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有这样一句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从“露白”说到“月明”,说这里的月亮却不如故乡的美。李白是从“霜”寒说到月亮与“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都是把月亮与故乡联系起来,从月亮之中,找到了故乡。这是否说明,月亮与中国文化深层次的感情基因相关,她代表了我们的家,我们的心。有首流行歌叫《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为什么能代表我的心呢?因为月亮与中国人亲切的情感相关,在李白这首诗中月亮代表我们的故乡。但是,我们应当注意,这首小诗是否出现了一种分裂、一种悖论呢?前面的月亮给人一种寒冷感、异乡感,后面的月亮给人一种温馨感、家园感、故乡感。所以这首天真而天才的小诗包含了很复杂的情感,是很难分析清楚的。

  那么,既然这里的月亮如霜般清冷,不如家乡的好,为什么不回去呢?我们都知道诗人李白一生好游山水。古代诗人或具有诗人气质的人,是否愿意在故乡终老一生呢?一个诗人,一个富有才华的人,一个具有浪漫气质的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他一定不满足于待在一个地方,他一定有一种漫游的、浪游的精神,就像三毛所写的一首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任何人都不愿意永远待在家乡,都渴望着异乡;但我们心里又永远都念着家乡,在家乡又会觉得家乡是异乡,这是很复杂的。《红楼梦》中说,“甚荒唐,反把他乡作故乡”,可是,谁又能够真正分清“他乡”和“故乡”?!德国诗人彼特拉克说,灵魂是“大地上的异乡者”,你在大地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你都是在异乡,因为你心里永远有一个“什么”地方,你认为那儿才是你的家。在李白这首诗里面,我们找到了诗人的故乡,其实是在月亮所在的地方。

  这样的一首诗,我们是否能够把它还原成最初的一霎那的感觉?我们读的遍数多了,听别人转述的遍数多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我们能否让它变得新鲜起来?其实,所有伟大的诗歌都是永恒的、永远新鲜的,只是我们的心不新鲜了,是我们用陈腐的心来对待它,忘掉了在最初的一刹那它给我们的感觉。如果我们认真地、深入地来分析它,我们会发现其实这里面蕴藏着无数的奥妙。这样的一首诗,里面其实蕴含着很深的中国文化的、人类情感的某种秘密。我们为什么不说看到太阳会想家,而是看到月亮会想家?等等诸如此类。纳兰性德有一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第一次相见时一刹那心头的颤动的美好。一切伟大的诗歌就是把初见的、陌生而惊喜的感觉永恒地保留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重新回到那种感觉当中。

  其他古典诗歌是否也如此呢?中国的古典诗歌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小小的一首诗里面往往包含了情感的回环和跌宕、矛盾和发展。在这种矛盾和落差之中,我们感觉到一种特别的冲击力。《静夜思》如此,孟浩然的《春晓》也如此。“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们仔细想想,会觉得很迷惘,孟浩然这首诗到底是说春天美,还是春天给我们的哀伤、悲凉感?前两句诗是一种春天的喜悦的感觉,到处都是小鸟在叫,醒来时心里很开心,但后两句听到夜里的风雨声,想到“花落知多少”,突然一种感觉袭上心来。“花落知多少”看起来像一个疑问句,但我们也可以为它加一个惊叹号,一个省略号,这后两句诗与前两句形成一种情韵的跌宕,这种跌宕却又转换得如此自然。当诗人说“花落知多少”时,是否有黛玉葬花的心情呢?春天、青春、最美好的时刻,当所有这一切到来时,是那么的令人喜悦。但这种时光却又如此短暂,容易失去。一阵风雨之后,很多花在我们的睡梦中凋零了,被吹落、被打湿了。诗中到底表现的是春天的生机勃勃给人的喜悦欢欣,还是青春易逝的哀伤悲凉呢?其中是否包含了生命的领悟和启发呢?这首诗其实存在两种感觉,这两种感觉同样重要,同时作用于我们的内心。当我们懒洋洋地醒来发现生机盎然的美好时,我们也会发现更美好的东西已经在黑夜的风雨中凋零了。这首诗给了我们如此复杂微妙甚至明显矛盾的感觉,我们需要回到诗最初给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深切的感悟。

  从这首“不觉晓”的《春晓》诗,我们很容易想到,也是写春天,同样脍炙人口的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对仗十分工整,像从律诗中截下来的中间两联。这点是很奇怪的,因为绝句没必要对仗得如此工整,看起来像“截句”,把律诗中多馀的东西砍掉,变成了“绝句”。这就像契诃夫教人写文章,要求他试着把小说斩头去尾——把开头砍掉,就直接进入了文章的情境中去,把结尾砍掉,文章就有了馀韵,不把它说完,不把它说满,留下一个“未完成”,反而比“已完成”要好得多。这首绝句为什么好?不是因为它做不成律诗,做不成长诗,这四句其实就是把其他东西砍掉所剩下的。这样做在艺术上更加精美,但在形式上就显得有些奇怪,它是一首像律诗的绝句。

  杜甫写的是初春,和孟浩然的《春晓》一样,表达的都是春带给人的“初见”,一种陡然的唤醒。古人用字考究,表达同样的事物有时用不同的字,如表示“绿”可以用“青”、“翠”、“碧”等。这里为什么用“翠”柳呢?“翠”是一种娇嫩的绿色,是春天刚刚到来、柳树刚刚发芽时微黄的绿,还没有变成“碧”,没有变成“青”。“两个黄鹂鸣翠柳”原意是两个黄鹂在翠柳上鸣叫,但是“鸣翠柳”这种语序却有意无意给我们一种错觉,翠柳好像也发出了声响,也在鸣叫。杜甫特别擅长通过语序造成某种特别的感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与孟浩然的“处处闻啼鸟”也有相似之处。孟浩然的“啼”字,与后面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某种深层次的情感的对应,似乎这个“啼”字在慢慢地勾引出后面的情感。啼叫的声音,像是小孩哭的声音,既让我们感觉到开心,又让我们感觉到某种温柔的揪心,一种娇贵的、娇嫩的感觉。但杜甫写的不同,“两个黄鹂鸣翠柳”,都是形容小鸟叫,一个“鸣”与一个“啼”的感情色调就有了明显的差别。在中国文化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大鸣大放”等,都表现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态势。春天来了,黄鹂很开心地发出充满生命活力的鸣叫,写出了一种娇媚的、温馨的、女性化的甚至情调旖旎的景象。但是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把我们的心带到了高远之处,把我们的眼界呼啦一下提升、提高了。春天来了,它不仅使我们的感情变得温柔了,同时也使我们的心气变得高远了,让我们有一种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态势。所以,这两句诗对仗虽然板滞,但两句的情调有了一种错位、差异,于是我们进入了高远之境。“白鹭”、“青天”和前面的颜色迥然不同,“白”有一种特别的明净,让我们的心体会到一种超越的、纯粹的东西。

  后两句诗特别重要:“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秋雪”,在古代原生态环境中,可以真的是千秋不化的雪,不是诗人的夸大,但“千秋”二字不在于是否真的是“千秋”,而是灌注了杜甫强烈的时间感。在这样的一个春天,诗人往窗外一看,感受到了时间,在这一刹那,他的心通向了千秋万代。杜甫看到春天来了,看到千秋雪,于是想到了冬,想到了千古永恒的循环,所以说诗人看到的春天只是千秋万代之中的一个春天。人们当然可以幻想“四季减去夏秋冬”,但是,初春却反向提醒着“冬”。前两句诗中的春天,让我们感觉到一种骚动、跃动,一种心灵的飞翔和超越,但是在一刹那,往窗外一看,我们感觉到了一种冷静。原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们的人生是很短暂的,只是一瞬。杜甫有句诗叫“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这一联其实就可看作这句诗意境的一种扩展。“时序百年心”,时间不断地变化,让我们有了一种百年的心态。有人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史官文化,特别强调时间感、历史意识,中国人往往会注意在历史的坐标中掂量自己。杜甫用“千秋雪”提示了一种沧桑感,提醒我们春天的短暂,像我们的人生一样短暂,不变的只是千秋的雪,让我们在陡然之间感受到某种冷静,给了我们一种冷峻的、理性的刺激。让我们在时序的变化、大自然的沧桑巨变中,重新掂量眼前的景物。在这样长时段、大历史的对照之中,我们再来看黄鹂、白鹭、翠柳等等,从哲学上来说,是否有一种荒凉、荒谬、渺小和存在的虚无感?在这种变化中,一下子使得前面描写的春天似乎没那么重要了,唤醒了我们生存意识中短暂、渺小、偶然等情感。

  但第四句情调又变了,打开了“乾坤万里眼”。“门泊东吴万里船”,尽管春天短暂、人生短暂,但是春天来了,坚冰破了,船可以向东吴出发了。“万里”赋予了船某种精神、某种动态,把诗人主观的情感加之于船。这艘船,虽然现在泊在这里,但它即将开往万里之外的“东吴”——江南。江南在中国人心中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是人间天堂,停泊门口的船即将开往更加春光无限的江南。因此这首诗有一个统一的基调,“一行白鹭上青天”与“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两相对,一个是已经上青天,一个是停泊在此。为什么船还没有开动却是“万里船”?这就是诗歌的表现方式,用反向的方式来引发我们的情感,虽然它现在在这里,但它注定会开向万里之外。所以我们在分析诗歌时,不能呆板地固定它字面的意思,字面的意思其实反向地揭发了我们另一个方向的理解。

  因此在杜甫这首诗中,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春天的主基调,充满了嫩绿的、生机勃勃的、积极向上的意境,但是也充满了对人生、对世界、对时间的沧桑的一种感慨。在这种感慨中,我们仍然保持着进取的、待发的、潜藏的、蓄积的精神,蓄势待发的态势。

  如果从更深层次分析,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具有一种时间的意识和辽阔的胸襟,即我们的人生注定不会局限在一个地方,当春天到来时,它引发我们向广阔空间进取的一种精神,引发我们向往人间天堂那样一个美好的地方的心愿。在古今的变化中,人生尽管渺小,春天尽管短暂,但当我们把心放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当我们有了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当我们有了某种人生愿望、某种梦乡、某种乌托邦的向往时,我们的人生还是值得的,春天还是美好的。杜甫有一首《春望》,我们以为,这首绝句,写的是思想意义上的“春望”,是哲学的也是诗的“春望”!

  德国大哲学家谢林曾把人类精神比作两个部分的史诗,一个从中心出发而远离,一个是回归,正如古希腊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最具有远游精神的“诗仙”李白,在《静夜思》中写的是希望“回归”的“乡愁”;而“诗圣”杜甫在这首《绝句》中,表达的却是“春望”的心灵远游。悖反么?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悖反、悖谬,在诗歌的文本中就深刻地体现着,它展示了人类精神的复杂、微妙和深沉……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10年第4期“讲堂实录”栏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文鹏:意象的现场与层深——刘敞《春草》|文史知识



北宋著名学者刘敞(1019—1068),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他学问渊博,擅长古文,遂以学问为诗,以文为诗,多不成功。但有一些七绝小诗思致深远、趣味清雅,《春草》一首即是其中的佼佼者。诗云: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咏春草传诵最广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五律《赋得古原草送别》。此诗运用比兴手法表现送别情怀,其颔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烈火之后再生的春草中彰显出一种不畏磨难的进取精神和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对仗工致,唱叹有味,深蕴哲理,激人奋进,成为千古名句。此后,咏春草的好诗便很少见。刘敞这首七绝同样运用比兴手法,借咏春草,寄寓他对一种人生品格的赞颂。在白居易的绝唱之后,刘敞从春草中发现了足以陶冶与启迪人心的新鲜诗意,并能营造出独特的意象,把新鲜的诗意含蓄地表达出来,堪称宋诗中咏春草的佳篇。

诗的前两句描写春草在乡野上旺盛生长的景象。绵绵,形容春草生得茂密,连绵成片。不可名,叫不出名字。原上,原野上。抽荣,一作“抽茎”;荣,本指草本植物的花,这里指抽出嫩芽。春天一到,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小草就茁壮勃发,它们在溪水边、原野上抽芽拔节,连绵成片,织成一张张朴素美丽的绿绒毯,使人们感到赏心悦目,并真切感受到春天的欣欣向荣。“乱抽荣”三字,简洁生动地表现了春草在原野上的蓬勃生机,饶有意趣。

诗的后两句突出展示春草的独特个性和高洁品格,是作者寄寓其人生情怀与理想志向的点睛之笔,也是全篇主旨所在。第三句突作转折,以“车马繁华地”五字,推出一幅与次句所写“水边原上”迥然有别的城市景象:楼台鳞次,街巷纵横,车马奔驰,人来人往,一派繁华。然而,句首的“似嫌”二字表明,这车马繁华之地,却是春草所厌恶的。本来是诗人厌恶繁华的城市,他却把这种厌恶之情移注于春草,将春草拟人化,使它也有喜怒爱憎的情思。“似”字有意表示一种推测、揣度的语气,不作绝对肯定,反而显得真实可信,婉转含蓄。因为这句揭示了春草似是嫌弃繁华之地,所以第四句就如顺流之舟,说明春草只喜长在野外,而不愿生于城里。“入”“生”二字与“嫌”字桴鼓相应,一气贯通,都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春草,由写其心态继而写其行为动态。这一句真是白描妙笔,“春草”的意象活灵活现。我们诵读时,就好像见到一群身着碧绿衣裙的春草姑娘,她们从水边原上走近城市,但刚到城门口,一眼瞧见了车马繁华、尘土飞扬,便立即停下脚步,很快就消失了踪影。

我们品读这首《春草》诗时不难感悟,作者刘敞固然看到当时的城市繁华富庶、景观宏伟壮丽,但他更深切地意识到了城市环境的喧嚣、空气的污浊、政治的腐败、世风的庸俗。他对城市特别是官场中追名逐利、勾心斗角、熙熙攘攘的生活深恶痛绝,从而愈益渴望远离俗尘弥漫的城市,到那清新、淳朴、宁静、广阔的乡野去,追求身心的自由适意,培养一种抱朴守静的道德情操。因此,当他见到只生长在野外而不生长在城里的春草时,突然触发了内心的这些情思意愿,便借着咏赞春草,来表达他对世俗社会的厌弃,对清廉狷介人格的敬重。我想,鄙弃俗气、追求高洁的春草精神,对于今天的读者,仍然具有教育和启迪意义。

这首诗受到宋人的称赞。刘克庄说它“不似本朝人诗”(《后村诗话·前集》卷二)。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十在这首诗后,附录唐代罗邺的《赏春》诗:“芳草和烟煖更青,闲门要地一时生。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东风不世情。”蔡氏评论说:“原父此诗,是将罗邺《赏春》诗意翻一转,真有唐人意度。”刘敞此诗与罗邺诗在意象与意趣、风格与气度方面的确很相似,所以蔡氏说它“真有唐人意度”。张鸣先生说:罗邺《赏春》诗“赞扬春草没有势利的心眼,不论贫寒闲门还是豪门要地都愿生长。而刘敞此诗则把意思翻进一层,说春草也会择地而生,并不愿生在繁华之地凑热闹”(《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40页),解说清晰生动。但笔者还想对刘、罗二诗再作一些比较,以期更深细地领略刘敞此诗表现艺术的高明之处。

首先,刘敞能本罗邺《赏春》之诗意,再用春草作喻象,更翻进一层,开拓出新意新境,是很不容易的。这表明他善于学习,善于创新。

其次,从意象的营造上看,罗邺诗前两句描写春草之色与不择地而生,后两句却以唱叹之笔赞美春风无世俗之情,笔墨分散;春草与春风尽管有密切关联,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意象;何况,既然对春草与春风一并称赏,结句再说“唯有东风”就是自相矛盾,语意抵牾。而刘敞诗,全篇紧扣着春草这一个意象来写:前两句描绘它在郊野蓬勃生长的状态,第三句揭示它厌恶车马繁华地的心理,结句推出它“才入城门便不生”的特写镜头。当代著名诗人兼诗论家流沙河说得好:“一切新闻都有现场,一切诗歌也有现场,一定是某个场所发生了某个事情。”(《流沙河的诗·道·书》,《新京报》2012年3月1日)刘敞诗对春草意象的营造很有现场感,宛然在目,又逐层深入,比罗诗艺高一筹。

再次,从诗的章法结构看,罗诗前两句较生动地描写春草不择地而生;后两句本应进而赞美春草,却岔开笔墨赞美春风,加之说理意味又浓,故而诗的前半幅与后半幅联系不紧,全篇不能一气浑成。而刘敞诗前两句尽情渲染春草在乡野蓬勃生长之态势,后两句陡然一转,写春草才入城门便不生长。前后对比,反差极大,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既突出春草的清纯高洁,又转折跌宕,奇趣盎然。全篇显得章法严谨,意境浑整。

最后,顺便说几句,刘敞的弟弟刘攽(1023—1089),字贡父,世称公非先生,也以博学著称,兼擅诗,其绝句平易自然、清新可诵。例如《新晴》诗云:“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径开门户又翻书。”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十也推许为“佳作”。我们试将兄弟两人的诗做个比较,原父云:“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贡父说:“唯有南风旧相识,径开门户又翻书。”二人笔下的春草与南风都那么生动、亲切、风趣、有灵气,真可谓“公非公是两弟兄,心有灵犀一点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中的“桃李”指什么?

  南朝江淹《别赋》中写道“攀桃李不忍别,送爱子沾罗裙”,初唐李善注云:“当盛春之时,而分别不忍也。”桃李喻夫妻。8世纪初,开元年间及第进士王泠然在向宰相张说毛遂自荐、谋官请衔时写道:“仆虽不佞,亦相公一株桃李也。”这里桃李则特指进士门生,与夫妻之意截然有别。此中“桃李”意象的变迁,与唐代时代风气的转换密切相关。频繁见诸唐诗的“桃李”一词,在宫廷、宴饮、乐舞与科举等不同语境中,内涵有所不同,需要仔细辨析。

  本义“桃李”很早就被赋予人文内涵,唐人接受这一意象,主要有史籍和辞赋两个源头,前者为《史记》和《汉书》,后者则主要是《文选》,两者都是唐代文人日常阅读的书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语借司马迁之笔而流传千古。在《史记·李将军列传》文末“太史公曰”中,司马迁引《左传》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形容李广将军感召世人见贤思齐的巍然正气。这种不言而威的气质,在司马迁看来,正是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描述的情景。这段文字为班固《汉书·李广传》吸收,颜师古注解此句写道:“桃李以其华实之故,非有所召呼而人争归趣,来往不绝,其下自然成径。以喻人怀诚信之心,故能潜有所感也。”贞观十八年(643),太宗问侍臣:“太子志行性度,外人颇亦知否?”长孙无忌就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回应(《册府元龟》卷一四八)。

  史籍之外,“桃李”还见诸辞赋。曹植《杂诗》之四写道:“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这里化用《诗经·召南》“何彼秾矣,华如桃李”,指青春佳丽,明眸皓齿,如花似玉。阮籍《咏怀》其三写道:“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这首诗寓意深刻,东园暗喻皇室,桃李则意指宫中贤臣。

  汉代以后的文人显然发展了史籍中“桃李”的内涵。因此,在唐代诗文中,“桃李”与此前的诸多意象内涵有联系,但也有其独特的时代意味。
  宫廷阮籍“东园桃李”成为唐代诗人频繁使用的修辞。李白《寄远十一首》“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皆点出桃李芬芳多姿、艳丽夺人的外貌。唐前期桃李,特别是桃花,成为与宫廷密切相关的意象。李颀《王母歌》的铺陈最为形象:

  武皇斋戒承华殿,端拱须臾王母见;霓旌照耀麒麟车,羽盖淋漓孔雀扇。复道歌钟杳将暮,深宫桃李花成雪;为看青玉五枝灯,蟠螭吐火光欲绝。栽植于深宫的桃李成为御苑独有的景观,和麒麟车、孔雀扇、青玉灯等一道用来烘托蓬莱仙境的气氛。长安城确实有一处园林名作桃花园,大概位于宫城西四里处(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一“桃园亭”条)。景龙四年(710)三月初春时节,正值朔方节度使张仁愿修筑三受降城后班师回朝之际,中宗特于桃花园设宴款待,群臣毕从侍宴,武平一列身期间,在其《景龙文馆记》中特记此事。这次宴会上,学士李峤等献《桃花诗》,中宗令宫女将其中文辞妙绝者演绎成歌舞,后编入乐府,名曰《桃花行》。这组诗文为《全唐诗》收录,皆名《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氛氲;
  不能拥路迷仙客,故欲开蹊待圣君。
  (李峤)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
  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苏颋)

  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
  从今结子三千岁,预喜仙游复摘来。
  (徐彦伯)

  绮萼成蹊遍籞芳,红英扑地满筵香;
  莫将秋宴传王母,来比春华奉圣皇。
  (李乂)

  红萼竞燃春苑曙,粉茸新吐御筵开;
  长年愿奉西王母,近侍惭无东朔才。
  (赵彦昭)

  诗中的芳林、红萼、绮萼、红英、粉茸皆指桃花,秾华艳丽的花朵竞相绽放,飘散在御苑四处,在这仙境般的庭园里,等待着“圣君”降临。桃花名贵的身份,于此可见一斑。

  宫廷游宴赋诗是唐前期重要的文会形式之一,特别是中宗神龙二年(706)将弘文馆改作修文馆后,修文学士更是以侍从皇室宴会为专门职能。景龙年间(707-710)频繁举行的皇室宴会成为长安城极为壮观的一道风景。神龙二年,中宗下诏,“太平、长宁、安乐、宜城、新都、安定、金城公主并开府,置官属”(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〇八)。此后,众多公主宅邸别业成为皇室宴会的重要举行场所。这些公主第舍“以侈丽相高,拟于宫掖”。景龙二年,安乐公主欲将昆明池据为已有,没有得到中宗同意,安乐公主遂另取土地掘成池泊,其上“累石象华山,引水象天津”,取名“定昆”,以拟胜于昆明之意(同上,卷二〇九)。三月初正是长安达官贵人宴饮游春的时节,京城各处名胜桃花盛开,鲜艳夺目,张说曾赋诗云:“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另一次写这里的宴会:“凤凰楼下对天泉,鹦鹉洲中匝管弦;旧识平阳佳丽地,今逢上巳盛明年。”

  广乐、仙舟、凤凰、鹦鹉都是象征皇室的符号,而桃花成为其间不可或缺的景致,于是我们经常看到“桃李”与“凤凰”对称比拟皇室贵妇,如裴守真《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瑜佩升青殿,秾华降紫微;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刘祎之同名诗也写道:“梦梓光青陛,秾桃蔼紫宫。”无论是桃李,还是秾桃,都意指行将嫁人的太平公主。唐远悊《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那堪桃李色,移向虏庭春”中的“桃李”,也是形容出身高贵的金城公主。安乐郡主婚礼奢华盛大,张说看来,这是“星昴殷冬献吉日,夭桃秾李遥相匹”,也反映出“桃李”与宫廷贵妇之间的密切联系。暮春三月,佳丽游春,便是张说《桃花园马上应制》中“林间艳色骄天马,苑里秾华伴丽人”的画面,这一画面此后经杜甫描摹,成为千古名作《丽人行》。

  (来源:《文史知识》;作者:李丹婕)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赏析

武陵春·春晚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二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出微微的香气。抬头看看,日已高,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听人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那我就去那里划划船,姑且散散心吧。


赏析

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赏析二

历来写愁之作颇多:或直抒胸臆,“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或巧用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或融愁于景,“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这些都饶有趣味,各具特色。李清照的《武林春》,同样写愁,却能自铸新辞。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围亳州。壬午,伪齐犯安丰,韩世忠游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围濠州,高宗如平江。”

鉴赏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风雨。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咏柳 / 柳枝词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及注释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
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作者介绍
贺知章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如梦令·春景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原文: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莺用嘴衔过的花更加红润,燕子用尾点扫的水波泛起绿色的涟漪。天寒手冷,玉笙冰凉,但吹笙的人却亢奋地吹起《小梅花》曲子,声音宏亮悠扬, 响彻天空,听者都感到激越、雄浑,春意盎然。人们都说,照这样吹,这样吹吠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潇洒清秀。注释①玉笙:珍贵的管乐器。②《小梅》:乐曲名。


鉴赏

这首词诸本题作“春景”。乃因伤春而作怀人之思。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为点题之笔。

作者介绍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春词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赏析

白居易此诗,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一拨,引而不发,意味深长。而刘禹锡的和诗(见下),也写闺中女子之愁,然而却写得更为婉曲新颖,别出蹊径。白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青年女子,而刘诗“新妆宜面下朱楼”说得十分明确。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江南春怀
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
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
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
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译文及注释

译文青春能持续多长时间,春天黄鸟鸣个不停。人在天涯,不知回乡的路在哪里,江湖游荡,白了头发。身影迟滞在楚关的月下,心却飞往秦塞云中。此身此世特别烂漫,田园也久已荒芜。眼看又到年终,应该何去何从?高唱长歌谢别金阙。注释⑴《埤雅》:黄鸟,亦名黎黄,其包黎黑而黄也。鸣则蚕生。韩子曰“以鸟鸣春”,若黄鸟之类。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江城子·赏春
朝代:宋代
作者:朱淑真
原文: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赏析

这首词写失恋的悲愁,充满作者心灵深处的凄厉哀鸣。朱淑真在少女时期曾有过一段自由婚恋的幸福,可是后来由父母主婚,强嫁一俗吏,志趣难合,遂愤然离去。这棒打鸳鸯散的忧伤,这琼枝错插、忍遭摧损的隐痛,萦盘郁结于心,使她在恨、愁、悲、病、酒五字生涯中凄然以终,她的《断肠诗》、《断肠词》真实地铭刻着她心灵上的伤。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街南绿树浓荫,春天多柳絮,柳絮如雪飘满游春的道路。树顶上杂映着艳花交织的娇云,树荫下是居住人家的朱红门户。闲懒地登上北楼,疏散的珠帘向上高卷,一眼看到遮护艳女朱户的城南树。倚遍栏杆还懒得离去,经过了几度黄昏细雨。记得暮春时她曾骑马徘徊踏过青苔,曾靠在绿荫深处停马驻足。

赏析

上片写景。起首四句,是北楼南望中的景色和意想。正因鸟瞰,才能看得那样远,看得见成行的柳树和别的花树,看得见花絮红白相间织成的灿烂“娇云”,看得见漫天飞絮。这里,“雪满游春路”是由柳树“饶絮”而生的奇想,同时又点出“晚春”二字。至于“树底人家朱户”,当是从“树头”的空隙间隐约见之,它是掩映在一片艳花娇。

作者介绍
晏几道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减字木兰花·立春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牵着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风无限,来自海上。于是请来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红染得像肉色红。竖立春天的绿幡,剪成春天的彩胜。一阵春风,吹我酒醒。此地不像海角天涯,卷起的杨花,颇似雪花。注释⑴减字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海南时所作,是一首咏春词。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此词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从立春的习俗发端。古时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后汉书礼仪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

赏析二

海南岛在宋时被目为蛮瘴僻远的“天涯海角”之地,前人偶有所咏,大都是面对异乡荒凉景色,兴起飘零流落的悲感。苏轼此词却以欢快跳跃的笔触,突出了边陲绚丽的春光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在中国词史中,这是对海南之春的第一首热情赞歌。苏轼与其他逐客不同,他对异地风物不是排斥、敌视,而是由衷地认同。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元符二年(1099)。苏轼在惠州贬所得到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的命令,于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七月二日到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贬所。这首词为元符二年立春所写春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春夜喜雨
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写翻译 写翻译写赏析 写赏析纠错 纠错全屏 全屏评分: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参考翻译
写翻译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注释1.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2.乃:就。发生:萌发生长。3.发生:萌发生长。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注释⑴知:明白,知道。

参考赏析
写赏析 写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

评解

平常之景最为难写,能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临其境,只有大诗人能够做到。这是一首五律。前两联用流水对,把春雨的神韵一气写下,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体。诗人是按先"倾耳听雨"、再"举首望雨"、后"闭目想象"…

鉴赏

杜甫这首五言律诗是他在成都第二年所作的著名诗篇之一,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当时,诗人在亲戚和朋友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苦心经营,他寓居的浣花草堂基本建成。经过长期颠沛流离和饱经忧患的杜甫,生活总算暂时得以安定,所以他才有町能对成都自然景物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细致的琢磨,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不少吟咏它们的诗篇。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行天 于 2017-4-8 21:38 编辑


 “杏花春雨江南”
  ——虞集《风入松》词赏析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
书诏许传宫烛,香罗初剪朝衫。 御沟冰泮水拖蓝,飞燕又呢喃。
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金字泥缄。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这是元人虞集所写的一首《风入松》词。虞集在元仁宗至文宗之际,号称一代文宗,但所作无非颂扬元室的朝廷典册、官府碑铭。他也写了不少诗,与杨载、范梈、揭傒斯被誉为四大家,但当元代统治稳固时期,所作又多以题画、应酬为内容。倒是他的词,留下虽只有31首,却不乏清新可诵的佳篇。这首《风入松》即是。词中流露出厌倦官场生活、亟望归老田园的心情。虞集仕宦40年,位尊而爵显,颇得元代几个皇帝的信任。然而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权力,仅仅以一个文学侍从,充当皇帝的秘书、顾问而已。并且,作为汉族士大夫,屈膝仕元,内心亦不免违己交病。他的《挽文山丞相》诗,除了歌颂文天祥如效忠汉室的张良、诸葛亮,至于以身殉国之外,还慨叹“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就是惋惜南宋连半壁河山也保持不住,如今北土南疆已经完全沦入外族之手了。他还有《书晚宋诸名公题堕泪碑诗后》一诗,诗中写道:“岘首亭高故国诗,卧龙无复更驱驰。诸公尽向江南老,遗恨长题堕泪碑。”拳拳故国之思可谓溢于言表。所以他几度请求退职,直到70岁时才得以回到江西临川。他祖籍原在四川长寿,元世祖至元21年,当他13岁时,随从父亲虞汲侨居临川,临川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因而他的诗词中常常追忆“江南”。

  这首词在写法上把身留朝廷、神往故乡的矛盾情状交错表现,见出思归之久、回归之难。首先以“倚清酣”的“红袖”与“不胜簪”的“华发”作对比,一开始就突出“画堂”的豪贵生活难以消除岁月蹉跎的凄寂之感。承“华发”的咏叹,再以“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二句加以点染。待诏禁苑,文人向以为位居清要,乐不思蜀,而词人却屡次在东风和煦时,入直途中驻马花间,流连瞻顾,不忍遽去。这里以爱花写伤春,以伤春写惜时,以惜时写思乡,盖春归人未归也。何以未归呢?那是由于朝事拘牵。“书诏”二句表明深受皇帝的重视,荣宠已极。上阕泛写过去,换头转入具写目前。“御沟冰泮水拖蓝,飞燕又呢喃”,与上阕“几回”二句遥相呼应,突出一个“又”字。即使位居清要,荣宠已极,而思乡怀归之情却与日俱增。现在御沟解冻,春波泛碧,飞燕又随春而至,自己倒是一直羁留不返。这使人想起白居易的两句词,“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又使人想起王安石的两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虽然年年都不免“花里停骖”,但一个“又”字表明,这一次迎来春天,思乡怀归之情更切,仿佛飞燕都在呼唤自己。不过,飞燕虽随春而至,但就北国来说,仍是寒意袭人,所以屋宇都垂下“重重帘幕”,飞燕无法进入“画堂”,因此想使飞燕传递思乡怀归的消息,也无由得通。而“凭谁寄金字泥缄”一句,却从反面振起一笔,逼出下文:“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这一次是下定决心,非要回去不可了,回到那“杏花春雨江南”的故乡。作者《腊月偶题》诗的第二首说:“旧时燕子尾毵毵,重觅新巢冷未堪。为报道人归去也,杏花春雨在江南。”意思和这里所说的相同,不过平直写来罢了。作者还有一首《听雨》诗:“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京国多年情态改,忽听春雨忆江南。”题旨与《风入松》词亦同,而将对馆阁生活的厌倦与对江南故乡的怀念,则映照得格外分明。

  通观《风入松》全词,在艺术上毕竟没有什么特出之处,倒是煞尾的“杏花春雨江南”一句,如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三中所说具有“自然风韵”,为全词生色不少。短短六字,排列三样物色,把具体性与概括性统一起来,融合写实与写意,达到了诗中有画、景中有情的妙境。虞集对这句词似乎颇为得意,在《腊月偶题》诗中又写道:“杏花春雨在江南。”可是,因为牵于诗律而添一“在”字,却失去了原句空灵的气象、蕴藉的情致。原句在当时即为人传诵,陈旅《题虞先生词后》诗说:“先生归卧江南雨,谁为掀帘看杏花。”着“掀帘”二字,同样太实,显得境界狭小,笔力窘弱。还是原句六字,既突出了地区、季节、景物的典型特征,使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又以少总多,以实带虚,给读者留下运用自己生活体验、发挥自己审美想象的余地,与作者共同去完成一幅南国春艳图的艺术创造。仿佛是近景、中景、远景的巧妙组合,杏花属即目所见,春雨在整个望中,江南则囊括了视线以外,由小及大,由近及远,逐层推衍开去,意境深邃,韵味隽永。作为视觉形象,烂漫杏花又仿佛洋溢着扑鼻的芳馨,潇潇春雨又仿佛传送来随风洒落的音响,使浓酽如酒的春之气息,伴和着由杏花与春雨所引发的欢欣愉悦之情,充盈于辽阔江南的大地与上空。短短一句“杏花春雨江南”,熔铸客观景物的自然美与作者主观的美感为一体,给读者以心旷神怡的艺术享受。我们有的艺术家、诗人就径直用它作为影片、诗集的名称。

  虞集善于摄取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事物来构制美的形象;这些事物本身有着典型特征,同时,它们之间又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平芜浅绿,柳眼微黄,不过透露些须春的消息,那犹是乍暖还寒时候。及至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则又临近了绿暗红稀,春光渐歇。能显示出春意方酣、春色正艳的就该数繁花满枝的红杏。清人洪亮吉说:“余于四时最喜二月,以春事方半,百草怒生,万花方蕊,物物具发生气象故也。”“因喜二月,于是植物亦最喜杏。”(《北江诗话》)正由于杏花时节“物物具发生气象”,所以古人曾把杏花同春耕播种联系起来,“杏花盛,可播白沙轻土之田”;甚至以杏实预占丰歉,“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善”(并见《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杏花的胭脂笑脸,绽开了春日的兴奋、繁忙和生活的奔腾、创造,难怪南宋时叶绍翁寻春时惊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又难怪近人王国维那么赞赏北宋宋祁《玉楼春》词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以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拿元人柯九思格调卑下的“一枝红杏逞妖娆”(《题钱舜举画杏花》)来相比,这“闹”字确乎是传神写照,精美绝伦。

  但是,“红杏枝头”能显示“春意”的“闹”,还有赖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因春雨“润物”,而红杏催开,而“物物具发生气象”。不有“林外鸣鸠春雨歇”,哪来“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呢?所以,杏花春雨在诗人笔下往往是同时描绘的:“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王雱《绝句》),“杏花雨里带春回”(杨万里《送罗永年西归》),“杏花春雨早寒时”(萨都剌《次程宗赐》),“杏花村落雨霏霏”(王冕《清明后日》)。即使只是听着潇潇春雨,诗人也会油然产生对烂漫杏花的联想,因而“杏花消息雨声中”(陈与义《至节前一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就成了脍炙人口的警句。

  不过,“当春”的“好雨”,在我们纬度距离很大的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并不是同时“发生”的。春天的降临由南而北逐渐推移,不消说,“江南自是春来早”(刘吉甫《闻笛》)。又因南方多江河湖泊,水气很盛,山亦葱茏,所以春雨来时,点缀着水秀山青,景色变化格外显著,给人的季节感也格外强烈。韦庄在《菩萨蛮》词中赞叹“江南好”的同时,唱出“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寇准在《江南春》词中更唱出“波渺渺,柳依依,……斜日杏花飞”。杏花春雨同水村山郭的江南结合,已经形成具有典型性的特定环境与生动画面,以致处在燕山之麓的诗人闻雨见杏而恍如置身南国水乡:“杏花疏雨似江南。”(吴师道《京城寒食雨中……》)

  这样,虞集将杏花、春雨、江南巧妙排列,就确乎构制了美的形象,画出了南国春艳,生动地表明故乡之可爱,归去之刻不容缓,从而强化了全词所要表达的主题。

  虞集在《送张道士危亦乐归临川》诗序中说:“予寓居临川……爱其山水明秀而未尽游也,喜其风俗雅驯而未尽观也,乐其人物修整而未尽交也。然视临川则为故乡矣,以其视之也切,固其怀之也深。”“杏花春雨江南”之所以为《风入松》全词生色不少,之所以成了历久传诵的名句,良由作者于故乡“视之也切”而“怀之也深”者矣。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1987年第8期“诗文欣赏”栏目

作者:赵齐平先生(1934—1993)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他1951年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55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研究生,先后师从于浦江清、吴组缃先生,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直至1993年初去世.赵齐平先生1982年受聘担任中央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主讲教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胸怀六国志

双生莲-烟-白发三千
发表于 2017-3-2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1_1237:}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7-3-29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音乐真好~和着诗词,听着音乐,在这个午后,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如歌的行板
发表于 2017-3-3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电脑,登录九月,就在这里边听音乐边读文字。

中间还跑去厅里看了几眼《人民的名义》,让电脑中的笙乐单曲循环...

逐层读下来,不由得嘴角上扬,想起昨儿的“奶粉”质量,笑。

这一帖果然春色盎然,甚喜... {:1_1292:}

今天的三月三,上下班的路上,以及工作地和小区里的景色也都是姹紫嫣红、满眼春色。

春天,原来就是谁都可以来凑个热闹的大集哇... {:1_1292:}


回复 使用道具


能识八方语

我自行天任遨游
 楼主| 发表于 2017-3-3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行天 于 2017-4-8 21:38 编辑

共赏春美{:1_1292:}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九月家园

GMT+8, 2024-5-13 09: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